有机方程式书写

有机方程式书写
有机方程式书写

有机方程式书写

(黑笔默写,注明条件,红笔订正,课后记忆)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P53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54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P60 (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P60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P60

(4)聚合反应:P60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P62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2)取代反应

①与Br2的反应: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P67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P67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P68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 3CH 2OH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 CH 3

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

P68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P68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 P69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①蔗糖水解反应: P73 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P73 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P73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 2O ?→?酸甘油+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 反应)

油脂+H2O ?→?碱甘油+ 蛋白质+H 2O ??→

?酶等各种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2HgO 受热分解: P80-P81

Ag 2O 受热分解:

2、CO 还原Fe 2O 3

①C 还原ZnO ②C 还原MgO ③O 2还原Cu 2S ④Al 还原Fe 2O 3(铝热反应) ⑤Fe 还原CuSO 4:

3、①电解NaCl : ②电解MgCl 2 ③电解Al 2O 3

4、石油的催化裂化,例如:C 4H 10裂化得到乙烯和乙烷: P87

5、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被热空气吹出的溴蒸汽:

6、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被热空气吹出的溴蒸汽:

7、溴负离子与溴酸根离子酸性条件下归中反应:

(1)氧化反应 CH 4(g)+2O 2(g)??→?点燃

CO 2(g)+2H 2O(l)

(2)取代反应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2)加成反应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 + H 2

CH 3CH 3 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 (3)聚合反应: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C 6H 6+15O 2 ??→

?点燃 12CO 2+6H 2O (2) 取代反应

+ Br 2

???3

F e B r

+ HBr

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 HONO 2

浓硫酸 △ + H 2O (3) 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3H 2 ??→?催化剂

NO 2

(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CH 3CH 2OH+3O 2

??→?点燃 2CO 2+3H 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 3CH 2OH+O 2 ??→?Ag Cu 或 2CH 3CHO+2H 2O

乙醛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 3CH 2OH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 CH 3

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2CH 3COOH+CaCO 3

(CH 3COO )2Ca+H 2O+CO 2↑ 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H 2O+CO 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 . C 12H 22O 11+H 2O →2C 6H 12O 6

(葡萄糖)

(1)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 2O ?→?酸甘油+高级脂肪酸 (2)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油脂+H2O ?→?碱甘油+高级脂肪酸

蛋白质+H 2O ??→

?酶等各种氨基酸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CH 4(g)+2O 2(g)??→?点燃 CO 2(g)+2H 2O(l) (2)取代反应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2)加成反应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 + H 2CH 3CH 3 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 (3)聚合反应: 3、乙炔的主要化学性质 (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2)加成反应 (氯乙烯) ( 聚氯乙烯) 4、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2) 取代反应

+ Br 2?? →?3FeBr + HBr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 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 HO-NO 2 浓硫酸 △ + H 2O ( TNT 三硝基甲苯) (3) 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3H 2 ??→?催化剂 5、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酚的弱酸性 (2)苯酚的取代反应(鉴别苯酚) (鉴别苯酚:滴加FeCl 3溶液,溶液呈紫色) 6、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 7、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NO 2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烃 1.甲烷 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 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点燃 光 光 光 光 浓硫酸 170℃ 高温 催化剂 △ 图1 乙烯的制取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 3.乙炔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 ↑+Ca(OH)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 r 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 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 CH n 4.苯 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 (1)氧化反应 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 2-CH 2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 Br CH 2—CH Cl CH=CH 点燃

高二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

高二年化学有机化学方程式练习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1、甲烷的氯代反应(只写二氯代反应) 取代反应 CH 4 Cl 2CH 2Cl 2 2、乙烯在硫酸作用下与水反应 加成反应 CH 2=CH 2 H-OH CH 3CH 2 OH 3、乙烯与溴水的反应 加成反应 CH=CH 2 Br 2CH 2 =CHBr 4、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溴化氢的反应 加成反应 CH=CH 2 CH 3CH 2 Br 6、乙炔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 加成反应 CH 2 =CHCl 7、由丙烯制聚丙烯(7、8、9不要求写反应条件) 加聚反应 n CH 2 =CHCH 3 CH-----CH 2CH 3 8、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加聚反应 n CH 2 =CHCH 3 CH---CH 2Cl 9、由苯乙烯制聚苯乙烯 加聚反应 n CH 2=CHCH 3 CH--CH 2 10、苯的溴代 取代反应(溴代) 2 Fe Br 11、苯的氯代反应 取代反应(氯代) Cl 2 Fe Cl

12、苯的硝化取代反应(硝化) 3 NO 2 13、甲苯与较稀硝酸、较低温度下的硝化反应取代反应(硝化) HNO 3NO 2 CH 3 CH 3 HNO 3 CH 3 CH 3 NO 2 14、甲苯在较高温度、浓硝酸下的硝化反应取代反应(硝化) 3 NO 2 O 2 N NO 2 CH 3 CH 3 15、 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反应 取代反应(水解) CH 3 CHBrCH 3 NaOH CH3CHOHCH3NaBr 16、 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的反应 消去反应 CH 3 CHBrCH 3 NaOH CH 2 =CHCH 3 NaBr 17、1- 丙醇的催化氧化 氧化反应3 CH 2 CH 2 OH 2 CH 3 CHO 18、2-丙醇的催化氧化 氧化反应 2 CH 3 CH 3 CHOHCH 3 19 、1-丙醇氢溴酸的溴代反应 取代反应(溴代) CH 3 CH 2 CH 2 OH CH 3 CH 2 CH 2 Br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大全)

天堂de 果冻专业贡献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53.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麦芽唐 葡萄糖 54.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55.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56.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2 57.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COOH+ CH-OH C 17H 35COO-CH 2 58. CH 2OH COOH CH 2OH COOH

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高二化学定时训练 班级______ ________ 得分_______ 有机化学方程式练习1 (一).加成反应 1.CH +CHCHCH 2CCH 2OCCOOH CHO O O 2. + Br 2 (发生1,4 3. +H 2 (二).取代反应 1.甲苯侧链的溴代反应 + Br 2 2.甲苯苯环的溴代反应 + Br 2 3.甲苯的硝化反应 4.苯酚的溴代反应 5.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H + 3Br 2 CH 3CH 3CHO

6. C CH 2OH OH O 7. COOH + CH 2OH (三).消去反应 1.醇的消去反应 乙醇制备乙烯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1).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2).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3). (四)氧化反应 1..醛基的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方程式 ①. 乙二醛与银氨溶液 ②. 催化氧化 ③. 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 2.醇的催化氧化 (五)加聚反应 1. n 2. (六)缩聚反应 1.Cl

n HOCH 2CH 2OH +n 2.n 3. 4.苯酚和甲醛 跟踪练习 1. 2-甲基-2-丁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的产物: 2. 2-溴丙烷的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 3. 环己醇发生下列反应: (1)催化氧化反应: (2)消去反应: (3)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4. 对甲基苯酚发生下列反应 (1)与碳酸钠反应: (2)与浓溴水反应: (3) 向对甲基苯酚钠溶液入CO 2气体: 5. 乙烯水化法制乙醇: 葡萄糖发酵法制乙醇: 乙炔水化法制乙醛: 乙烯氧化法制乙醛: 乙醛氧化法制乙酸: 6.CH 3-CH (OH )-COOH 发生下列反应 ①与金属钠反应: H 3C CH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及高锰酸钾褪色超全

溴水与高锰酸钾溶液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作为检验一些有机物的试剂,反应以溶液中颜色变化来鉴定或鉴别某些有机物。 (1)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①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与烃类及其不饱与烃的衍生物反应,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CH≡CH+Br2——→CHBr=CHBr (或CH≡CH+2Br2——→CHBr2-CHBr2 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②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图1 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④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1)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等); (2)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的饱与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与酯)。 ⑤与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应,使溴水褪色。Br2+2NaOH=NaBr+NaBrO+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Br2+Na2CO3=NaBr+NaBrO+CO2 ⑥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KI与FeSO4等)发生反应, 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浅黄色沉淀) Br2+SO2+2H2O=2HBr+H2SO4 3Br2+6FeSO4=2Fe2(SO4)3+2FeBr3 Br2+2KI=2KBr+I2(溶液变为棕色) ⑦其它: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与烃类及不饱与烃的衍生物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与部分醇羟基、酚羟基(如苯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FeSO4、KI、HCl等)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物质类别性质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燃烧 CH4 + 2O2CO2 + 2H2O 2、取代反应 CH4 + Cl2CH3Cl + HCl CH3Cl + Cl2CH2Cl2 + HCl(或CH4 + 2Cl2CH2Cl2 + 2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或CH4 + 3Cl2CHCl3 + 3HCl) CHCl3 + Cl2CCl4 + HCl(或CH4 + 4Cl2CCl4 + 4HCl) CH3CH3 + Br2CH3CH2Br + HBr 3、高温分解CH4 C + 2H2↑ 二、烯烃 1、燃烧 C2H4 + 3O22CO2 + 2H2O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三、炔烃 1、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 2、加成反应 四、芳香烃 1、卤代 2、硝化

3、加成 4、氧化 五、醇 1、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 +2 Na2CH3CH2ONa + H2↑ 2、消去反应 3、脱水成醚 4、取代反应 5、氧化

6、酯化反应 六、醛1、氧化 2C2H4O + 5O24CO2 + 4H2O

2、还原 七、酮1、加氢还原 八、羧酸 1、酸性 2CH3COOH + 2Na = 2CH3COONa + H2↑ CH3COOH + NaOH = CHCOONa + H2O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H2O + CO2↑ 2、酯化反应参考醇的性质 九、酯1、水解 十一、卤代烃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十二、酚1、弱酸性

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1.甲烷 烷烃通式: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 甲烷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2.乙烯 烯烃通式: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 乙烯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 与氢气加成: 与氯化氢加成: 与水加成: (3)聚合反应: 3.乙炔 炔烃通式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 乙炔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

与氯化氢加成: 与水加成: (3)聚合反应: 4.1,3-丁二烯 二烯烃通式 (1)氧化反应 1,3-丁二烯的燃烧: 1,3-丁二烯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 (3)聚合反应: 5.苯: 苯的同系物通式: (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 苯能否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反应: ②硝化反应: 苯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它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无色油状液体,有毒。(3)加成反应 苯与氢气加成: 6.卤代烃 (1)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 (2)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 7.乙醇 (1)与钠反应: (2)氧化反应 乙醇的催化氧化:

(4)取代反应: 分子内脱水成醚: 与丙酸酯化反应: 8.乙醛 (1)还原反应: (2)催化氧化: (3)与银氨溶液反应: (4)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9.乙酸 (1)乙酸的酸性 乙酸的电离: 乙酸与氢氧化钠: 乙酸与氧化钠: 乙酸与钠: 乙酸与碳酸钠: (2)与乙醇酯化反应: 10.乙酸乙酯 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碱性条件下(NaOH)水解反应:练习: 1、CH2=CH—COOH 与钠: 与氢氧化钠: 与碳酸钠: 与乙醇: 与溴水: 与溴化氢: 加聚反应: 2、CH3CH=CH—CH2OH 与钠:

《 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共36个)

高考难点汇总32 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写出未曾见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其中的部分物质,需要有一定的类比能力,因而较难。 ●难点突破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为扩大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一些油品中加入降凝剂J,以降低其凝固点,扩大燃料油品的使用范围。J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可以设计如下,其中A的氧化产物不发生银镜反应: 试写出: (1)结构简式: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K→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探究 [例题]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工业上合成有机物J(C19H20O4)过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a. A?→ ?B仅发生中和反应;b.F与浓溴水混合不产生白色沉淀。 (1)写出A、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根据题给信息完成化学方程式或判定反应产物的能力。 知识依托:题给信息、酸的性质、酯化反应、卤代反应。 错解分析:不能准确理解题给信息,得不出A的准确结构,造成错解。 解题思路:先理解题给信息: 则生成A的反应为: F是E水解的产物,化学式为C7H7OH,它与浓溴水混合不产生白色沉淀,则

●锦囊妙计 推导有机物的结构或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依: 1.正推法:根据合成路线由前向后推的方法,即由反应物推生成物的方法。若题给已知信息,正确理解,即可类比应用。 2.逆推法:根据合成路线由后向前推的方法,即由生成物推反应物的方法。若题给已知信息,须逆用题给信息,才能得出答案。 ●歼灭难点训练 1.(★★★)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领域取得原创性贡献和突破性成就的3位科学家,当某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已知葡萄糖在乳酸菌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含有手性碳原子的乳酸(C3H6O3)。 (1)写出符合C3H6O3组成的饱和有机酸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9.0 g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2.24 L气体(标准状况);另取9.0 g 乳酸与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反应,生成0.1 mol 乳酸乙酯和1.8 g H2O。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诺贝尔获奖者之一诺尔斯博士的贡献是使用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合成L—DOPA(用于帕金森综合症治疗的药物): 2.(★★★★)下面列出了8种有机物的转换关系:

有机化学方程式(70个)64811

有机化学基础反应方程式汇总 1. 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甲烷的制取:CH 3CaO △ 2CO 3+CH 4↑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点燃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CH 4+Cl 光照3Cl(一氯甲烷)+HCl CH 3Cl+Cl 光照2Cl 2(二氯甲烷)+HCl CH 2Cl 2+Cl 光照3(三氯甲烷)+HCl (CHCl 3又叫氯仿) CHCl 3+Cl 光照 4(四氯化碳)+HCl (3)分解反应 甲烷分解:CH 高温2 2. 乙烯(烯烃通式:C n H 2n ) 乙烯的制取:CH 3CH 2浓硫酸2=CH 2↑+H 2O(消去反应)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CH 2=CH 2+3O 点燃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CH 2=CH 2+Br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CH 2=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l 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CH 2=CH 2 催化剂 [CH 2—CH 2 ] n 适当拓展:CH 3CH =CH 2+Cl 3? Cl CH -? Cl CH 2 CH 3CH =CH 2+H 2催化剂CH 3CH 2CH 3 CH 3CH =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H 2Cl 或CH 3? Cl CH CH 3 图2 乙烯的制取 图1 甲烷的制取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配平物质系数,有机物用其结构简式表示) (一).加成反应 1. 催化剂 加压 CH +CHCHCH 2CCH 2OCCOOH CHO O O H 2 2. + Br 2(发生1,4加成) 3. +H 2 (二).取代反应 1.甲苯侧链的溴代反应 + Br 2蒸气 2.甲苯苯环的溴代反应 + 液Br 2 3.甲苯的硝化反应 4.苯酚的溴代反应 5. 6. C CH 2OH OH O 7. COOH +CH 2OH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H + 3Br 2 光照 CH 3FeBr 3 CH 3 —CHO CHO

(三).消去反应 1.醇的消去反应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1).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2).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3).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四)氧化反应 1醛基的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方程式 ①.CH CHO CHO ②. ③. 2.醇的催化氧化 (五)加聚反应 1.n (六)缩聚反应 1. 浓H2SO4 n HOCH2CH2OH+n HOOC-COOH 2.n 3. —Cl 催化剂 H3C CH浓H2SO

二.写出下列物质与相关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2. 3.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4.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5.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6. 丁子香酚( )与溴水反应的方程式: 7. 8.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9.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CH ―CH ―COOH Br Br —O —C —H HOOC — O +NaHCO 3 → ——OH HO — C H 2 CH 2CH OCH 3 OH 催化剂 HO C O CH 2CH OH C O O CH 22Br |OH

有机方程式书写(含答案解析)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有机方程式书写【训练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标注反应条件和配平!): 1、由甲苯制2-溴甲苯: 2、由甲苯制一溴苯基甲烷(): 3、由甲苯制TNT(2,4,6-三硝基甲苯): 4、由苯甲醛制苯甲醇: 5、与Br2按1:1发生加成:: 6、氯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 7、一氯乙酸与足量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反应: 8、与NaOH醇溶液反应: 9、的催化氧化反应: 10、发生消去反应: 11、乙二醇与乙二酸酯化成环反应: 12、乙二醇与乙二酸酯化成高分子化合物: 13、苯酚溶液滴入浓溴水:

14、与溴水反应: 15、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16、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17、二乙酸乙二酯发生完全水解: 18、一氯乙酸乙酯与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反应: 19、2-甲基-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 20、丙烯酸甲酯发生加聚反应: 【训练二】读懂信息,正确迁移:根据题给信息进行信息迁移是有机综合题的热点。题给信息理解错了,就无法正确运用信息进行迁移。平时多做信息题可以提高信息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1、已知:则苯甲醛与丙醛发生上述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则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已知:

请写出实现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已知环氧氯丙烷可与乙二醇发生如下聚合反应: 则:环氧氯丙烷与发生类似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式 是: 5、已知:则: + 6、已知:则: + 7、已知:则 8、已知:①② 则:⑴ ⑵+→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全)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浓硫酸 170℃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班级﹍﹍﹍﹍ 姓名﹍﹍﹍﹍ 一、甲烷(CH 4) 取代反应: 1. CH 4 + Cl 2 CH 3Cl (气)+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分解反应: CH 4 C +2H 2 氧化反应: CH 4 + O 2 CO 2+ H 2Ol 二、乙烯(C 2H 4) 加成反应: 1.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2.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3. CH 2 = CH 2 + HCl CH 3—CH 2Cl 4.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聚乙烯 氧化反应: 1. C 2H 4 +3 O 2 2CO 2+ 2H 2Ol 2.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催化剂 浓硫酸 △ 催化剂 △ 催化剂 △ 三、乙炔(C2H2) 加成反应: 1.CH≡CH + Br2CHBr = CHBr CHBr = CHBr+ Br2 CHBr2-CHBr2 2. CH≡CH + H2CH2 = CH2 CH2 = CH2+ H2 CH3 CH3 3. CH≡CH + HCl H2C = CHCl 氯乙烯 nCH2 = CH [ CH2-CH ] n Cl Cl 聚氯乙烯 氧化反应: 1. 2C2H2 +5O24CO2 + 2H2O 2. 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 + 2H2O CH≡CH↑+ Ca(OH)2四、苯(C6H6) 取代反应: 1. + Br2Br + HBr 溴苯 2. + HO-NO2NO2 +H2O 硝基苯 加成反应: + 3H2环己烷 氧化反应: 2C6H6 + 15O212CO2 + 6H2O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方程式

有机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甲烷燃烧: (2·P34)CH4 +2O2CO2 + 2H2O 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2·P56)CH4 + 3Cl2CHCl3+ 3HCl CH4 + 4Cl2CCl4 + 4HCl CH4 + 2Cl2CH2Cl2 + 2HCl 3.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2·P56)2CH4+O22CO+4H2 4.甲烷高温分解(2·P56)CH4 C + 2H2 (二)烯烃 1.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2·P60)CH2=CH2 + Br2 CH2BrCH2Br 3.乙烯与水反应(2·P60)CH2=CH2 + H2O CH3CH2OH 4.乙烯的催化氧化制乙醛(2·P77)2CH2=CH2 + O22CH3CHO 5.乙烯的催化氧化制乙酸(2·P77)CH2=CH2 + O22CH3COOH 6.乙烯的催化加氢(2·P64)CH2=CH2 +H2CH3CH3 8.乙烯的加聚反应(2·P78)n CH2=CH2 9.乙烯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氯乙烯(3·P46)CH2=CH2 + Cl2CH2=CHCl+HCl 10.乙烯与氯气加成(3·P46)CH2=CH2 + Cl2 CH2ClCH2Cl 12. 1—丁烯与氢气催化加成(3·P47)CH2=CH2CH2CH3 +H2CH3CH2CH2CH3 13.环己烯催化加氢(3·P49) H2 + 14. 1,3环己二烯催化加氢(3·P49) 2H2 + 16. 1,3-丁二烯与溴在温度较低和较高时的反应(3·P42) CH2=CH—CH=CH2+Br2 CH2BrCH=CHCH2Br 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17. 1,1—二氯乙烯加聚(3·P47)n CCl2=CH2 18.丙烯加聚(3·P47)n H2C=CHCH3 19. 2—甲基—1,3—丁二烯加聚(3·P47)n (三)炔烃 1.乙炔燃烧(2·P37)2C2H2 + 5O24CO2 + 2H2O 2.乙炔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2·P60)CH≡CH + Br2 CHBr2CHBr2 3.乙炔与氢气催化加成(3·P47)CH≡CH + 2H2 CH3CH3 4.乙炔制聚氯乙烯(2·P60) CH≡CH +HCl H2C=CHCl n H2C=CHCl

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黄山中学优生培养项目部 高二化学定时训练作业纸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 有机化学方程式练习1 (一).加成反应 1.CH +CHCHCH 2CCH 2OCCOOH O 2. + Br 2(发生 1,4 3. +H 2 4.甲醛和丙醛羟醛缩合 (二).取代反应 1.甲苯侧链的溴代反应 + Br 2 2.甲苯苯环的溴代反应 + Br 2 3.甲苯的硝化反应 4.苯酚的溴代反应 CH 3 | +3HNO 3 浓硫酸 CH 3CH 3CHO

5. 6. C CH 2OH OH O 7. COOH + CH 2OH (三).消去反应 1.醇的消去反应 乙醇制备乙烯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1).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2).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3).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四)氧化反应 1..醛基的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方程式 ①. 乙二醛与银氨溶液 ②. 催化氧化 —OH + 3Br 2 Cl

③. CH CHO CHO 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 2.醇的催化氧化 乙二醇与氧化铜反应 (五)加聚反应 1. n 2. (六)缩聚反应 1. n HOCH 2CH 2OH +n 2.n 3. 4.苯酚和甲醛 跟踪练习 1. 2-甲基-2-丁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的产物: 2. 2-溴丙烷的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 H 3C CH OH

3. 环己醇发生下列反应: (1)催化氧化反应: (2)消去反应: (3)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4. 对甲基苯酚发生下列反应 (1)与碳酸钠反应: (2)与浓溴水反应: (3)向对甲基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5. 乙烯水化法制乙醇: 葡萄糖发酵法制乙醇: 乙炔水化法制乙醛: 乙烯氧化法制乙醛: 乙醛氧化法制乙酸: 6.CH3-CH(OH)-COOH发生下列反应 ①与金属钠反应: ②与NaOH反应 ③催化氧化反应: ④消去反应: ⑤单分子酯化成环: ⑥两分子酯化成链 ⑦两分子酯化成环 ⑧缩聚反应 3.苯甲酸甲酯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 4.苯甲醛的银镜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材分析】 化学方程式是对前面已学过的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整合,又是往后学习中表示化学反应时必要的表达方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属于化学用语的教学,化学用语是化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表达确切等优点。学生掌握好化学用语可以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化学用语总是和化学事实、化学现象联系着,可以说它来自于事实,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若开头化学用语没有学好,以后的学习就很难进行。所以,初中化学用语的学习成为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一个分化点。故此,我们对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应特别加以重视,决不能认为很简单就忽视,甚至放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说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两个原则,能够根据反映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能够逐步记住一些基本的反应事实及其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体会化学语言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规范使用化学语言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外国人不认识用中文写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不认识用中文写的物质名称(化学式),同样不认识用中文写的文字表达式(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如何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由问题而引出原则 (教师)在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对化学方程式有所了解了,那能否尝试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呢?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从文字的表述中,我们要正确找出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是对于完整的化学方程式来说,这显然还有不足。我们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时知道,方程式可以表示两方面的意义,“质”和“量”,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只是让方程式体现了“质”的意义,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使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的“量”的意义,则需要我们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总结以上两点,要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要遵循的原则。 【PPT】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教师)所以将文字表达式进行“翻译”只是遵循了第一条原则。 【练习】找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地方: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 + O2PO2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 一、取代反应 1、 + Br 2(单质) 2、 + Cl 2(单质) 3、 + HO-NO 2 4、 + Br 2(单质) 5、 +NaOH 6、+HBr 7、 + Br 2(水溶液) 8、 CH 3-OH+H-O-C 2H 二、加成反应 9、CH 2=CH 2+H-OH 10、+ Br 2(水溶液或CCl 4溶液) 11、+ Br 2(二者1:1反应) 12、+HBr (写出主要产物) 13、+HCl 14、+3H 2 OH OH CH CH CH Br CH 3CH 3CH 3 CH 3

15、 +H 2(足量) 16、+ CH 2=CH 2 17、+H 2(足量) 小结:(1 )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有: (2)能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 三、消去反应 18、+NaOH 19、+2NaOH 20、CH 2Br-CH 2 21、 小结:消去反应能发生,在结构上的关键是: 四、氧化反应 22、+O 2 23、+O 2 24、CH 3OH+O 2 25、+O 2 小结:醇催化氧化反应能发生,在结构上的关键是: CHO O Br Cl Cl OH H 2C CH H 2C OH CH 2H 3C H 3C H 3C OH H 3C H 3H 3C

26、 27、 + Ag(NH 3)2OH 28、 + Cu(OH)2 + NaOH 五、酯化反应 29、+H-O-C 2H 5 30、 (1mol ) 31、2 六元环状化合物 32、 +3 HO-NO 2 六、水解反应 33、CH 2Br-CH 2 34、+H 2O 35、 + NaOH 36、 + NaOH 37 、+ NaOH C H CHO CHO CHO H 3C C O 18OH C C H 2 OH O O H H 3C CH H 2C HC H 2C O O H 3C O OC 2H 5C C H 2O O H 2C O C O

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OH 10. CH 2 = CH 2—CH 2Br 11. CH 2 = CH 2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 n 14. 2CH 2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 +H 2O H+H 2O

NaOH H 2 O 醇 △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催化剂 △ 24. + 3H 2 -NO 22O 26. 3CH ≡CH 27.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28.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29. CH 3CH 2Br+ NaOH CH 2 = CH 2 + NaBr +H 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2O 2O O 3O + 2O+CO 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2Ag ↓+3NH 3+H 2O 41CH 3O 42. 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