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

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
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

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

在,改革基本上是在经济学的框架下起来的,因此属于理

论经济学的范畴。但是与通常意义上的理论不同,改革理论并不是以解释世界为目的

的实证性理论,而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己任的规范性理论。所谓经

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现实服务等说法,都反映了改革理

论的这种性质。

; 一、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特点和发展概述

; 改革理论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

; 尽管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但是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非常紧密的

互动关系,它们是相互,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方面,理论的来自

改革实践,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答的认识和理论性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的不

断深化,理论的兴奋点也随之迅速转移,而相关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理论逻辑往往就

会被人们所忽视,较少受到研究者继续关注。另一方面,改革理论的探索和创新为改

革实践开拓出进一步深化的空间,推动和引导着改革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在一定意

义上可以说,经济改革理论是经济改革本身的一个构成因素,是改革中的一种现实力

量。因为,改革固然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但又不仅仅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毕业论文

而且还是社会意识和理论观念的一场革命。人们对待改革的态度通常首先是由利益关

系所决定的,但是又不仅仅受其自身利益所决定,而且还要取决于人们对改革措施是

否符合社会公正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说,包括社会公正在内的某些基本价值,即意识

形态,是决定公众是否支持改革的一个变量,而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则

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 改革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与政治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密切联系

;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党指导思想

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思想观

念。政治经济学因此不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对象,它同时具有了政策

制定的观念和理

论依据、对公众进行宣传和的手段等多重功能。因此,任何理论上的真正突破都

不可能光靠学者的研究工作就能实现,而是要得到政治权威的肯定才能最终完成。然

而,这决不意味着经济理论只是政治的奴仆和附庸,因为政治上的重大决策和变化,

又需要理论研究加以论证才能获得观念上的合法性。因此,经济理论特别是改革理论

的研究在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有其独立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毕业论文

济的矛盾和弊端诚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是,人们虽然能够感受到却不能深刻地理

解,只有经过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将其清楚地揭示出来以后,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它

。而且,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具体办法,即改革的方向和方案,更是需要通过艰苦的研

究和探索才能发现或者设计出来。政治经济学和政治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给改革理

论增添了特殊的困难。一个经济学家进行改革理论的探讨和创新,往往要承担政治上

的风险,越是在改革的早期阶段,这种由于政治原因造成的困难和风险也就越大。因

此我们认为,在过去的1/4世纪里,中国的改革能够成功地越过许多激流和险滩,比

较平稳顺利地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学家特别

是其中那些先驱者和一些开创性的理论贡献功不可没,应当和政治家的英明决策一样

彪炳史册。

; 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78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十四大政

治报告确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别是三座里程碑,标志着中毕业论文

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改革启动和程序设定阶段、双轨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

革道路确认阶段、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阶段。而改革理论的发展,情况则要复杂的多

。按照思维的逻辑顺序,改革理论需要依次研究和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界定改革的范

围和性质、确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制定改革的战略和基本策略,这些问题之间是一

种逐层递进的关系。但是,中国的改革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起步的,实践的迅

速发展和决策的迫切需要,对于上述重大原则问题的理论研究,根本来不及分层次解

决,就在多条线索上同时展开,交错进行。改革理论研究一方面由于受到实践发展的

影响和制约,在各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重心;另一方面,几乎每一个重要问题的探索

和争论在时间上的延伸,都超出了相应的改革阶段,并且存在着反复的现象,因此改

革理论很难从时间上划出清晰而截然的发展阶段。

; 综观25年改革理论的发展,总体上,是沿着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新认识这条

基本线索展开和逐步推进的(注:邓小平多次强调:“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

版社1994年第2版,第312页)。“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毕业论文

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

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

文选》第3卷,第137页)。),是一个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逐步突破和不断扬弃的过

程,同时也是一个对市场经济重新理解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把生产资料公有

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基本特征,也即社会主义的制度

属性。在改革的初期,理论界首先从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的形式和体制模式的角度,对

计划经济与价值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集中的讨论和重新评价,得出了社会

主义也是商品经济的结论,接着又进一步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从而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彻底摒弃。对于公有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虽然没

有像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争论那么集中,但是却贯穿在改革和转型的全过程。这方

面的理论突破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是

单一公有制的传统观念。提出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是混合经济,重新定义了社会

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方面,否定了的国有国营形式,提毕业论文

出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三是把所有

制关系的研究深入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首先提出了两权分离,进而引入了西方

经济学关于产权的理论和,来研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

革,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在收入分配领域,一是克服了过去长

期存在的以按劳分配形式表现的平均主义观念,开始注重效率以及公平和效率之间的

关系问题。二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肯定了

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注:谷书堂

教授首先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观点。见谷书堂、蔡继明:《按

贡献分配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理论纵横》上篇,河北人民出

版社1988年版;又发表在《经济学家》***年第2期。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提出“在

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

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改革理论的发展沿着时间顺序又可以梳理出四条具体的线索,本文在以下各节分别加毕业论文

以论述。

; 二、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

; 在改革启动与程序设定阶段,改革理论首要的任务是要解决改革的“合法性”问

题(注:改革“合法性”问题是周振华首先提出并加以论证的。见周振华:《体制变

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9年版

。)。因为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结构和秩序的颠覆性改变,如果不能得到社会主流观念

的认可或者足够强大的支持,就会处于“非法”状态无法启动。解决改革“合法性”

问题,就是要对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理论证明,对改革的性质和对象范围做出

界定,对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进行探索和设定,从而造成一种有利于改革的舆论氛

围。

; 在我国,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必要性的理论探讨,最初采取了对价值规律作用问题

探讨的形式。1978年10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胡乔木的文章:《按客观经济规律

办事,加快实现四个化》。以此为开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形成了一个研究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小高潮,其中的要害则是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对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既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新时期的延续,又是改革理毕业论文

论探索的先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规律是一个与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

相联系的范畴,被视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异质因素。所以,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

经济中作用的争论,并不仅仅是对价值规律的理解问题。价值规律问题的背后涉及的

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是坚持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革命性

改造的争论。

; 自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我国学者关于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关系的理论争

论,持续的时间最久,发表的论著也最多[1](p.417)。早在20世纪50年代,孙冶方

就对价值规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提出了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决定价值量,即

价值决定,就是价值规律;时间节约规律也就是价值规律,并且是“社会主义社会价

值规律问题的核心”[2];因此,价值规律不仅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发挥作用,而

且还将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等观点[3]。70年代末期,孙冶方

坚持并重申了自己的观点[4]。当时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争论,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对

其理论的评价上。我国学者对社会主义价值规律问题讨论的核心,则

是价值规律与计

划经济的关系,以及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是否起调节作用。这一时期一般都是强毕业论文

调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一致性,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1979年4月在无锡举行的社

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理论讨论会以后,多数人在认为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

同时,也都承认了价值规律对全民所有制内部调拨的生产资料起调节作用。

; 对于改革性质和对象范围的界定,最初的提法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或“国民

经济管理体制”,1980年以后,开始普遍使用“经济体制”这个概念。但这并不是理

论研究的成果,而是因为国务院设立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作为国家直接领导改革的专

门机构,人们也就开始用“经济体制”这个简化的词语替代原先冗长的提法。然而这

种不经意间的演化,却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规律性。经济体制

作为与经济制度或者基本经济制度不同的概念,最初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制

度、原则和方式等等的总称,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5](pp.278~279)。

它反映出当时中国改革目标的有限性,同时明确表达了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因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当时的中国,一方面在***十年动乱之

后,人心思变,具有很强的改革动力;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要求维护传统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给改革划定严格范围,设置禁区的强大势力。所以,在1978年底做出改革的毕业论文

决定之后,便于1979年3月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此,凡是涉及到所有制

结构调整或所有制形式变化的重大改革,例如,土地承包、经济特区、股份制等

等,都会遇到是姓“社”还是姓“资”的异常激烈的争论。所以有人认为,改革一方

面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是前进,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调整的角度看则是“退却”,

因此在提出改革前进目标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划定了退却的“底线”[6]。由于经济

体制是一个新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完全确定,这就为各种社会力量、各种观点

提供了一个可以展开重复博弈的概念框架。随着人们所理解的经济体制的涵义演化和

范围的扩大(注:周冰:“经济体制是一个经济机体为了配置资源和对其成员分配利

益所必然具有的、组织协调内部各种经济要素和全部经济活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张卓元主编:《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改革

也就逐步向前推进和深化了。这个概念的提出和被普遍使用,反映出中国的改革和改

革理论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渐进式发展的道路。

; 在中国,改革理论的第一个重要突破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它为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也为改革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毕业论文

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是不能相容的。斯大林根据苏联计划经济的

实践提出,由于存在着两种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中还保留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但它是特殊的商品,仅存在于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交换,全民所有制内

部的生产资料便

不是商品,仅在形式上保留着商品的“外壳”[7](p.578)。中国自50年代起到***

前,尽管有少数人提出过一些有独立见解的看法,但是斯大林的影响还是起着支配作

用。

; 从1979年开始到80年代初,许多学者都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

,或者说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观点(注

:1979年,谷书堂、宋则行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

社1979年版)中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这虽然与传统

理论发生了尖锐冲突,但还是得到了广泛支持和初步论证。1982年初,一位领导人发

表谈话,强调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后的两年中,社会主义经济是商

品经济的观点受到了指责,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学术界仍然有人毕业论文

坚持认为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8],肯定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

征[9],不能退回到老路上去[10][11]。到1984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

经济的观点重新得到较多经济学家的肯定。直到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的观点才开始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作为一

种社会观念的根本转变,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90年代才完成。1990年,谷书堂和常修

泽发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纲》,可以看作是为这个过程最终画上的一个圆满句号

(注:在***年反“自由化”以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一时又成了理论上的禁忌。

谷书堂和常修泽的文章,发表在《经济研究》1990年第9期。)。

; 到80年代中期,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理论

。市场取向的改革理论是在改革全面启动之后,人们从当时经济运行的实际问题出发

,对计划和市场关系深入探索的一种倾向性、过渡性的理论形态。由于国有经济体制

内的改革没有重大举措,而农村包产到户后非国有经济的蓬勃发展,

支撑了国民经济

的高速增长,在改革实践的推动和借鉴国外经济理论特别是西方经济学的启发双重作毕业论文

用下,相当一批改革经济学家超越了改革初期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论,主张市场取向

的改革。相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而言,它更突出市场、市场调节、市场机制在社

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大量的经济活动应该由市场来引导,肯定生产要素

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这一过渡性改革理论为深化改革指出了方向,也为改革

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设计改革目标迈出了第一步[12](p.45)。

; 随着改革开放,学术上的封闭状态也开始改变,东欧改革经济学著作被大量翻译

介绍进来,传统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被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所代

替。在改革启动和程序设定阶段,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

同样的起伏和曲折过程。1979年无锡会议后,多数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利用

市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提出国民经济管

理实行指令性计

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结合。理论研究和争论的重心转移到市场与计划

结合的方式和如何看待指令性计划两个问题上。1984年前后,随着比较经济学的引入

,人们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体制模式,把改革划分成宏观调控、市毕业论文

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以市场取向的改革理论为基

础,1987年十三大报告没有再提计划经济,而是强调“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

社会的”,提出要建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它距离确认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即将要迈出的这一步又是非常的艰难。1989

年***后,一些人把计划和市场的问题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存废直接联系起来

,对市场取向的改革观点展开批判。但是,薛暮桥、吴敬琏等人依然坚定地坚持市场

取向的改革主张,与攻击改革路线的言论坚决进行抗争[13](p.125)。1991年,吴

敬琏和刘吉瑞出版了《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市场

经济的改革理论

和主张。改革实践的效果对改革理论的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到1991年,“以计划经

济为主”的理论已经没有多少追随者了,但是经济理论的突破还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

完成。1992年1月和2月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讲话公开发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

的热烈响应,这才将阻拦改革继续前进的意识形态障碍最终清除掉。1992年10月,中

共十四大报告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至此,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和反复激烈的争论,中国经济改革毕业论文

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终于确立起来了。

; 三、中国改革道路的探索:双轨制与过渡性制度安排

; 80年代中期,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全面展开,中国改革进

入了第二个阶段,即双轨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确立的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理论

研究的中心议题是改革战略的选择问题,其中除了上一节已经论述过的改革目标模式

的探索之外,主要包括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策略和主要步骤等问题

的选择和设计。

改革实践呼唤着新的经济理论,改革也为理论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相对宽松的环境

。这一时期,改革已经成为潮流,对社会主义传统的斯大林模式必须进行革命性

的根本改造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虽然继续固守僵化的传统观念公开反对改革

的言论基本上听不到了,但是在对改革本身的理解,即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上,存

在着很大的分歧。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起步的,在改革

启动阶段,政治决策者事实上设定了渐进式的“改革程序”,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

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实践先行的探索策略对改革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也为理论

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围绕着改革战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中国改革理论的不同流派[12] 毕业论文

。不同改革理论流派的争论集中在改革的主线或“突破口”的选择问题上,形成了不

同的改革理论。

; 中国学者是以一种非常开放的心态向国外各种经济理论进行、借鉴、吸收和

的。受西方经济学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学的影响,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

期,中国经济学界形成了两个比较激进的市场化改革理论派别:一个是以吴敬琏为代

表的“协调改革派”。它是在继承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孙冶方、顾准等人批判传统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无流通论”[14]和薛暮桥等人强调以流通领域的改革为重点[15]

[16],主要吸取新古典经济学和东欧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提出

“整体配套、分步实施”的改革思路,在改革战略上积极提倡企业、市场、宏观调控

三方面改革的大配套。强调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认为当务之急是以

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尽快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机制,避免双重体制久

拖不决的局面[17][18]。另一个是以厉以宁为代表的所有制改革派,提出了企业改革

主线论的主张。厉以宁的理论主要是在吸收了国外非均衡经济学包括科尔内的短缺经

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厉以宁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非均衡状态下,要使市毕业论文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最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可能面临“中等国家陷阱” 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7.1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但不能盲目地认为未来会自动成功,现在离最终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可能遭遇“中等国家陷阱”。 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允许的范围。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的继续快速扩张。收入差距过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并抑制消费,将对经济的高增长形成巨大的影响,即一国在达到中等

收入水平后的增长将面临消费不足的巨大障碍。城镇化长期滞后、地区差距过大等都会产生需求陷阱。在此阶段,缩小增长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推动新的发展,因为它们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 2.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持续的高增长如果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同时,现有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巨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它的过快发展将会阻碍产业升级。 现有发展模式还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方面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即存在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 总之,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对内依赖于房地产,对外依赖于出口,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预见危机

第12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第12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A.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B.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D.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②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2.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病表现为()。 A.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B.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D.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答案】ABCD 【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表现为:①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②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③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④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3.经过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答案】ABCD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市场化取向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⑤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逐步深入。 4.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的特点大致有()。 A.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法 B.曾在较长时间内实行“双轨体制” C.始终坚持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化的原则 D.采取了“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两种私有化改革方式 【答案】ABC 【解析】中国整个渐进改革的过程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中国的渐进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性改革、从低成本改革到高成本改革的推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主要方向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把握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稳定因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 措 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际国内现实忧患的必要途径 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其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名词解释

A 瑷珲—腾冲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B 标尺竞争:通过把代理人绩效与在类似条件下的其他代理人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包产:把产量包给小组或农户,即小组或农户交给集体一定数量的粮食 “包干”:把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分给小组或农户,即彻底的小组或农户经营 C 城市偏向: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价格制定、土地利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合理的向城市倾斜,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产业同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呈现出某种共同趋向,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形成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 产权保护:英国之所以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有专利、产权的保护等。既然科学革命决定工业革命,而科学革命又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那就要从欧洲当时科学革命发生时的状况进行分析,而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四百年前中国没有的制度,西方国家也不一定会有。例如,现在经常讲产权很重要,但是15世纪出现科学革命的时候,西方并没有完善的产权保护,那时候的研究完全是出于好奇心而没有商业动机,研究的成果也基本上都是公共知识。所以,商业价值也不能够解释科学革命为什么发生的原因。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中村:对内城中的一种低租金社区的称呼。该社区是外来移民首次或第二次的落脚点,具有移民文化特征。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 政府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以及一些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准计算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主要功能 (1)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备几个主要特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控;坚持开发国内资源基础上利用外资的模式;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稳定促发展、和平促发展的根本方针。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点 现存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书本上找不到,只能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并加进了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 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接受的向导,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必备的首位要素。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三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认为到2000年,中国GDP比1980年翻两番后,也只是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2000年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事实,把中国从2000年到2020年的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新情况,在发展目标中加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生动运用和创新。 对于一个后进的国家,找准自己的现实方位,科学地确立本国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十分重要。日、韩两国五、六十年代因发展目标选择恰当而受益,有的拉美、非洲国家近十至二十年因发展目标选择不当而受损。幸运的是,中国确立了2l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并正确规定了2000年、2020年的阶段目标,今天还加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更重要的是,这些目标不仅是国家领导层的理念和战略,而且为广大人民普遍认同。从本质上说,它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目标,是人民在每个阶段均能真实感受到的可望可及的符合实际的目标。 二、逐步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向,这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发展体制 传统的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我国经历了艰难的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确定为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英、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这种体制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它虽然保留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多样化了,更重要的是,它允许私营经济、外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的共同发展。这种体制在保存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人类创造的市场经济这个一般的体制成就。这种体制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散生产、小生产在农业和农村还占统治地位。城市的手工业生产、旧式工商业仍占很大比重,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造和提升这些产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二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仍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边缘地位,贫困落后,边缘化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根本特征,在此条件下,不借助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紧密联系,难以获得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三是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抛弃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公有制为主体及按劳分配,以及借助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参与经济剩余的再分配,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农业科王开国 [授课老师简介]李翀,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 一、中国现行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它包括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如何通过经济体制的变迁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来实现产值增长的方式。后者是指一个国家外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对外金融和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式。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上,中国实行的是以政府为指导的、由市场发挥基础调节作用的发展方式。中国的这种发展方式与日本和韩国采用的“东亚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

中国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的作用,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具有比日本和韩国政府更加重要的影响。 第二,在推动生产能力提高的方式上,中国采用的是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大量地投入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来实现产值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似的,但是中国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强度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 (二)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形成的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方式。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它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原料、材料或零部件,加工成制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形式的附加价值。第三,在对外金融方面,中国对借入外国债务持谨慎态度,实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发展方式。 二、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它是适合于中国改革开发以后的现实情况的。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也不高。再次,在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要通过劳动的高投入来实现产值的高产出,物质资本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急切需要资本。中国通过本国资本积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借入外国债务等方法加快资本形成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刍议我国经济发展模式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轨迹,归纳了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意义,并试图对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意义 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轨迹 建国六十余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先后历经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在一步步的学习、发展、不断完善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在此简要地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轨迹。 1、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建国初期, 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 我国仿效苏联构建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逐渐形成以计划为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1978年以前,我国对资源配置的方式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生产资料的集中计划管理; 二是价格集中管理; 三是基本建设绝大部分由中央统一管理。这样的资源分配方式在当时极大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可以说计划经济时期完成了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形成了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并且积累大量实物经济和生产力, 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1 2、转轨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1979——1992年间, 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实行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市场主体从单一公有制逐步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由于转轨时期是探索性的改革, 改革的最终目标并不明确, 产业发展也是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被动做出的调整, 因此,尽管这一时期加快发展了轻工业, 但并未形成显著特征的主导产业。2但是这段时期摸索、探讨、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为我国后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杨帆,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成就的客观评价——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04 . (V ol 24. No 2) Pp13--16 2孙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新模式的构建.《理论学刊》2010.09. Pp37--3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