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单元检测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单元检测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单元检测

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单元检测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

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栏内)

1. 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A.动脉 B.静脉 C.上、下腔静脉 D.毛细血管

2.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3.右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

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 a、 b、c

B. a、 c、 b

C.c、b、 a D. c、 a、 b

4.尿液排出体外正确途径顺序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5.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切脉”常见的部位是()

A.股动脉

B.肱动脉

C.颈动脉

D.桡动脉

6.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主动脉

B.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

C.公民进行无偿献血,医生在为其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D.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之一是:其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7.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8.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9. 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0.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1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12.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13.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

A.有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14.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 ( )

A.脉搏;

B.血压;

C.心率;

D.心动周期

15.某人的心率为70次/分,则他的脉搏应是下面哪一种情况 ( )

A.与心率一样;

B.比心率高;

C.比心率低;

D.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

16.心脏结构中,与主动脉相通的是()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 D.右心室

17.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

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

18. 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

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19.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20.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或结构时,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是()

A.肝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B.肺泡壁的毛细血管

C.肾小球

D.左心室到主动脉

21.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 ( )

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

B.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C.O型血输给型B血患者

D.AB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22.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尿道

23.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A.原尿 B.尿 C.动脉血 D.静脉血

24.健康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约有()A.150升 B.15升 C.1.5升 D.0.5升

25.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26.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27.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

28. 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出废物 B维持体温恒定

C调节水和无机盐含量 D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29.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集合管

30. 原尿中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排出的尿液中却很少了,这是因为 ( ) A.肾小囊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D.肾小球的吸收作用

二、填空格(1分×4题) 1.血液是由 和 组成的。血细胞包括 、 、 。血液分层后, 在下层,呈现暗红色; 、 在两层交界处,呈现白色。

2.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它的管壁薄,只由一层 构成;其管内血流速度 。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 。 3.肾单位包括 _和 两部分,前者由 和 组成。 4.人体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是指 、 多余的 等。上述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

三、判断题 (1分×2题)

1.一个人的血压数值是17/14千帕,则表明他的舒张压是17千帕,收缩压是14千帕 ( ) 2.静脉血是颜色暗红,含养料少的血液 ( )

四、分析题

1.(4分)下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字母回答)。 ① 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②当图中 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③ 当图中 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④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2. (6分)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 (3)由于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3. (7分)下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G 、H 和图中的C 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 作用和C 作用,通过A 过程形成的液体B 为 ,通过C 过程形成的液体D 为 。 (3)、与图中的G 相连的小血管E 为 ,F 为 。 (4)、液体在A 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 和大分子的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 、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 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I 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 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4.(5分)请根据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

(1)血液循环流动是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进行的,图中②③④⑤组成的循环路线叫 ,⑥⑦⑧⑨组成的循环路线叫 。 (2)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它与肺部毛细血管网之间发生的生理过程叫 。

(3)假若某人意外受伤,左手手指伤口感染,医生在其右手静脉注射青霉素,请问青霉素到达伤口处至少应该经过心脏 次 。

五、简单题(6分×2题)

⑨ ⑧ ⑦

1.简述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

2.简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 一、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管:物质运输的管道 类型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 动脉从心脏→全身厚大小快静脉从全身→心脏较薄小大(有静脉瓣)慢 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脉→最 小的静脉 极薄(仅一层上皮 细胞)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通过) 极慢 2、血液:物质运输的载体 1)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它养料和废物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名称形态结构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蛋白质)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 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 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最少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最小较多止血、凝血 血细胞结构图 3、心脏——物质运输的动力 1)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2)结构: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主动脉 肺肺动脉 肺肺静脉 心脏结构图 3)瓣膜: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4)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4、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 2→组织细 1)过程 胞,CO 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 2→血液,CO 2→肺泡)→肺静脉→左心 房 血液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动脉血 静脉血 2)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 肺循环:静脉血 动脉血 3)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 概念 存在的血管 存在于心脏(左动右静)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肺静脉、其他动脉 心脏左侧:左心房、左心室 静脉血 含氧少,颜色暗红 肺动脉、其他静脉 心脏右侧:右心房、右心室 流动脉血 流静脉血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全身毛细组织O 上下腔 CO 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 血管网 细胞 2营养物质静脉 肺动脉 细血管网肺静脉 CO 2 O 2 肺泡 2废物 左心室右心室

第四章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一、本章教材分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能量维持,生物体必须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不断地驱动生物体内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以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通常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在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等生物体静态组成后,本章通过几组基本的生命化学反应过程,展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各类生物体细胞获得能量的过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认识生命,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本质,并能与自身生活需要相联系。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四个主题。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其中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最常见的。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使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平稳而有序。光合作用时地球上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合成糖类的过程,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提供能量,是生物圈能量流的起点。细胞通过氧化分解,从化合物中获得能量,这些能量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部分由A TP传递给生命活动需能部位,保证生命活动的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具体体现,它们使生物体与外界实现了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转换,同时也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整个章节的内容着眼于普遍存在于生命世界的新陈代谢过程,诠释了生物体在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上的“动态”规律。这一章的学习将让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在分子水平上得到深化,从而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还为以后进一步认识生命活动信息流本质和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打下基础,因此本章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学习中具有基础意义。 以本章内容为载体,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理生化实验技能,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感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将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命世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形成生命世界永恒变化与发展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建构生命本质的观念,认同并欣赏生命的“巧然天成”,形成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爱。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形成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并将使他们在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分析推理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 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二、课题: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4章的基础,以具体例子介绍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类型与特征,酶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A TP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ADP相互转变的特性,A 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糖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这两个最基本反应过程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本质。在介绍化学反应的同时,引出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特点是催化效率高、转移性高。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是通过酶调节控制的,为此酶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酶的应用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高中学生对酶的名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酶的性质及其作用机理并不了解。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归纳总结出酶的特点,并指出了酶的专一性与酶分子结构的关系。 教材中的“小金鱼”、“广角镜”、“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为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素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同步测试(解析版)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结痂止血了,血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B.在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 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 D.某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 3.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人体的() A.动脉 B.静脉 C.神经 D.毛细血管 4.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图,图中b排出人体的途径有()条 A.1 B.2 C.3 D.4 5.澳大利亚人詹姆斯?哈里森18岁开始献血,如今已经献过1000多次血.你知道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A. 1200~1500 B. 800~1000 C. 400~600 D. 200~300 6. 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造成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正在甘蔗地作业的无辜平民4死9伤.如果有一个重伤病人他的血型是B血型,则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A. AB型、O型 B. A型、B型 C. AB型、A型 D. B型、O型 7.下列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 A. 呼吸系统 B. 泌尿系统 C. 皮肤 D. 大肠 8.贫血患者应多吃含有某种物质丰富的食物,它们是() A. 蛋白质和铁 B. 蛋白质和锌 C. 锌和碘 D. 铁和锌 9.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箭号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为主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 B. ②为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 C. ③为肺动脉,内流动着静脉血 D. ④为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15章维持生物体的平衡第二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学校备课稿 主备人: 教学内容 年级学科 八年级 教学课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 型 教学目标 1、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2、了解血浆、原尿、尿液三者之间的差异; 3、了解汗形成的过程及排汗的途径。 教学重点 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血浆、原尿、尿液三者之间的差异;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分析尿液的形成 读书P 22分析尿液的形成内容 、 完成 1、尿的形成是在肾脏的 中形成的,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过程。 2、结合阅读P 22图14-17尿形成的示意图(或者右图)完成:①从动脉运输来的血液中含有代谢产生的 ,经过 送入肾小球对血液进行 ,在肾小囊腔内形成 ,这是尿液形成的第一过程。②滤入到肾小囊腔中的液体叫 ,两个肾每昼夜形成大约150L ,这种液体中含有 、 和 、 等物质。③原尿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 ,因此不能白白浪费。在原尿流经 时,其中含有的有用物质被 进行了 ,而重新回到血液中,这个过程叫 。是尿液形成的第二个过程。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出重吸收的过程。④经过上面两个主要过程,从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就是 ,每昼夜一般为1.5L 。这种液体中含有 、 和 等物质。 ⑤阅读P 23最上面的小资料,了解三种液体之间的差异。 填写 A 、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 有 ;B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与血液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 3、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 。如果某患者在尿检的时候,发现有血细胞或者有蛋白质,则可能发生了 等疾病 二、尿的排出 1、了解尿排出的途径 →肾盂→输尿管→ → →体外 2、排尿的意义 看书P 24第1自然段了解 3、维持体内水平衡的重要性 看书P 24第2自然段了解 三、汗液的排出 1、流入口的汗是咸的,因为其中含有 。 2、汗是由 形成,并通过它细长的 排出体外。 教学反思 2019年 9 月 2 日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章的基础,以具体的例子介绍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酶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ATP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与ADP相互转变得特性,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地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材以学生能够熟悉的糖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这两个最基本的反应过程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本质。在介绍化学反应的同时,引出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特点是高效性和专一性高。高中生对酶的名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酶的性质以及作用机理并不了解。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归纳总结出酶的特点,并指出酶的专一性和酶分子结构的关系。还要通过广角镜和想一想做一做栏目中设置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酶制品,了解酶与人类的关系。 关于ATP的分子结构的特点,教材先结合前几章知识,指出细胞内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都储存有大量的化学能,但这些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 关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变,课文不仅讲述了ATP水解和合成的过程,讲述了这种转变是十分迅速的,而且讲述了这一特点所具有的重要生理意义,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ATP是细胞维持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最后课本用流通着的能量货币,形象地对ATP进行了比喻。 二、学情分析 本节主题内容抽象,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只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利用前面的知识基础学习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而特点。利用实验探究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关于ATP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ATP的结构图,自学全称、结构、功能,着重讲解结构简式中各个字母和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 2.举例说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理解酶的概念和成分,理解酶的生物学特性。 4.理解ATP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过程与方法 1.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过程,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新陈代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体现在 组成生物体物质的不断自我更新。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科学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 (2)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概念 (3)酶的作用特性和特性。 (4)ATP化学组成的特点以及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导学案苏科版 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液组成。 2、血管----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道的通道种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25“三种血管的功能与分布” 3、心脏输送血液的泵结构:(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2)、心脏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而左右心房、心室是不相通的(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衡量一个人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心输出量的多少 4、血液----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的分层现象(在血液中加抗凝剂)血浆(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大量的水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色,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有细胞核,包围、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凝集血液)贫血(缺铁性贫血)---红

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4、输血与血型 ABO血型包括A型、型、型、型输血原则:同型血互输一般所说的血压实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2kPa或收缩压超过 18、7kpa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2kPa或舒张压低于8kpa 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尿液、汗液、呼吸 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除血细胞和蛋白质外,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等)尿液的排出: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皮肤:表皮:角质化的细胞;深层细胞(分裂能力,使皮肤再生);真皮:弹性纤维(弹性);胶原纤维(韧性);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练习:

15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2018娄底)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A. 尿素 B. 多余的水 C. 二氧化碳 D. 无机盐 2. (2018娄底)人体中血液循环是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B.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3层细胞膜 C. 同一个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拥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D.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是少量输血时,O型可以万能输血,AB型可以万能受血 3. (2018衡阳)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以下能正确表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方向的是() A. 心房→心室→动脉 B. 心房→动脉→心室 C. 心室→心房→动脉 D. 动脉→心室→心房 4. (2018衡阳)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B. 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 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 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5. (2018淄博)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B. ④是左心室,④⑥之间没有瓣膜 C. ③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②流向③ D. ⑤⑥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6. (2018雅安)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卫士”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 D. 血浆 7. (2018雅安) 张华同学在家发生意外,失血过多,急需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给他输血的血型只能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8. (2018雅安) 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A. 动脉→心室→心房 B. 心房→动脉→心室 C. 心房→心室→动脉 D. 心室→动脉→心房 9. (2018自贡)某同学是A型血,按照ABO血型输血关系表,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生物催化剂 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某些RNA也是酶 D.酶活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强 2. 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3. 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的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适于除去细胞壁的物质是 A.盐酸B.脂肪酶C.纤维素酶D.氢氧化纳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的催化效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C .酶在反应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化 D .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5. 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多样性 D .特异性 6. 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 )A .胃不能及时排空B .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C .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 .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7. 习惯上,酶的命名是根据A .来源 B .催化的反应物 C .没根据 D .A 与B 均是 8. 在酶的特性中,与催化功能无关的一项是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多样性 D .不稳定性 9. 下列最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实验是 ( ) A .将FeCl 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H 2O 2的甲、乙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释放氧气的速度远远大于甲试管 B .将10%的淀粉酶和稀释10倍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淀粉分解的速度基本相等 C .将相同数量的人的唾液淀粉酶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加入盛有等量的1%的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发现甲试管中分解淀粉的速度比乙试管中的快 D .将淀粉酶液等量加入盛有等量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乙分别保温在10℃和30℃条件下,结果乙试管中淀粉分解的速度快于甲 B .酶 A .细胞膜 0.青霉素就是通过抑制形成细胞壁的()来杀灭病菌的。1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阅读答案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阅读答案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随着呼吸、吞咽等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后,各种细胞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以为外来的微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他体内遗传菌因控制下,构成了生物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组胚、解剖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整个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或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群结构,菌群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

皮肤黏膜名言系统,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民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生,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魏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5、“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中的“它们”指代的是 A.人体自身细胞B.微生物细胞 C.人体中的各种细胞D.正常微生物群 6、对最后一段引用魏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这一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巩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再从资料分析以及图文讲解得出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单位的结构、泌尿系统的作用、人体其他排泄途径。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尿毒症以及血液透析的原理。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生物圈中的人”一个一级主题。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容之上的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部分内容“尿的形成与排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探求新知前首先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血液的组成,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与关爱生命的情感。 (2)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不久前刚刚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本节内容涉及很多与自身相关的知识与实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3)教学条件分析: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学校各教师已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更加多样化,教学效果更加灵活。教师可使用传统的黑板,也可使用多媒体电脑和电子白板。图片、音频以及动态视频等普遍使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2、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难点: 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知识点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血液循环系统由、和组成。 2.二千年前,我国最早用“切脉”诊病的医学家是。 3.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填写下表: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结构特点管壁、管腔、 弹性 管壁、管腔、弹性管壁由层细胞 构成 血流速度管内血流速度管内血流速度管内血细胞只能通过 个,血流速度 功能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 身体各部位.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到心脏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 位.(能出现脉搏现象 的是动脉) 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青筋就 属于静脉”,是输液时针扎入的血 管)或较深的部位 数量多, 分布广 4.心脏在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次。 5.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_______方,心脏外形像个桃子,它的大小约和本人的相似。 6.心脏壁主要由构成,壁内有心腔。心脏分为腔,分别、、、 ,其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7.左心房连通,右心房连通,左心室连通,右心室连通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血液只能由流向流向而不能倒流。 8.血液由和组成,血细胞包括、、。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上层是,呈色,下层是,呈色; 不加抗凝剂上层是,下层是。 9.血浆血浆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运载、运输和的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和的功能,白细胞具有和的作用,血小板具有、的功能。 10.贫血和炎症时血细胞的数量变化:贫血减少;炎症增多。贫血使血液运输的能力降低,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和铁丰富的食物。 11.人类的血型系统中与输血有较大关系的是血型系统,它包括型、型、型和型4种血型,输血时应以输血为原则,成年人的血液的总量为体重的7%-8%,一次献血范围200-400ml。 13.发现血液循环的是英国医生__________。 14.人体内血液在和全部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人 体内流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运输至人体的各种组织,并将人体的运 输至一定器官而排出体外。 15.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同时 进行的,并且在__________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封闭的循环路线。 16.血液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17.经过体循环血液由血变为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血变为血. 18.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正常范围是90—140/60-90 mmHg。 19.人体将体内、,以及多余的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通过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和少量的;通过系统以尿液的形式 排出绝大部分的、、;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的排出少部分的、 少量的和。 20.泌尿系统由、、、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贮存尿液的器官是,排尿的通道是、、。 21.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22.肾单位包括和,肾小体包括和。 23.原尿的形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大分子的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和等废物,都可以经过过滤到中 形成原尿。 24.尿液的形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等 会被重新吸收。剩下的、和就形成了尿液。 25.排尿的意义:不仅起到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平衡,维持 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氧气、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废物 组 织 细 胞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体静脉 全身各处毛 细血管网 体动脉 肺部毛 细血管 左心房 肺 泡 氧气 二氧 化碳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 沪科版第一册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沪科版第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概念。 理解酶的概念、反应条件和作用特点。 掌握ATP的结构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和生命活动能量供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初步形成对实验的运用及设计能力。 通过对课本中图2—20、2-21、2-23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认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合成反应和分解分解反应是生物体内两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2)酶的特性。 (3)ATP的作用和特性 难点:(1)水解反应和氧化分解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2)酶的活性区域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ATP的作用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实验:2.2探究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实验目的:探究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各种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略) 仪器试剂:(略) 实验方法及结果记录: 分析与讨论: 1.哪些因素影响酶的活性? 2.两种酶显示活性的最佳PH和最佳温度范围一样? 3.分析1、5号试管实验结果,指出安排该两试管实验内容的目的。 实验:2.3探究酶的化学成分 实验目的: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探究酶的化学成分

实验原理:蛋白质+双缩尿试剂紫色 淀粉+碘蓝色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加热红黄色 脂肪+苏丹Ⅲ溶液桔红色 材料选择:1%胃蛋白酶溶液 仪器和试剂: 实验方法与结果记录: 分析和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的结论是什么? 进一步探究:探究“嫩肉粉”的化学成分实验原理:同上 材料选择:1%胃蛋白酶溶液 仪器和试剂: 实验方法与结果记录: 分析和讨论: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苏教版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苏教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二千年前,我国最早用“切脉”诊病的医学家是扁鹊。 4.心脏在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心脏跳动的平率)。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 5.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__左下__方,心脏外形像个桃子,它的大小约和本人的拳头大小相似。

6.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壁内有心腔。心脏分为4腔,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左心室。 7.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8.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上层是血浆,呈浅黄色,半透明;中层是血小板和白细胞,呈白色;下层是血细胞,呈红色;不加抗凝剂上层是血清,下层是血细胞。 9.血浆的成分主要有__水分,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及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物___,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的功能。 10.贫血和炎症时血细胞的数量变化:贫血红细胞减少;炎症白细胞增多。贫血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11.人类的血型系统中与输血有较大关系的是ABO 血型系统,它包括A 型、B 型、AB 型和O 型4种血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血为原则,成年人的血液的总量为体重的7%-8%,一次献血范围200-400ml 。 13.发现血液循环的是英国医生____哈维______。 14.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人体内流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运输至人体的各种组织,并将人体产生的废物运输至一定器官而排出体外。 15.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体循环_______和_____肺循环_____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___心脏___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封闭的循环路线。 16.血液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17.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8.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通过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收缩压一般为12—(90—140mmHg )。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舒张压一 般为8—12kPa(60—90mmHg)。 19.人体将体内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绝大部分的水、尿素、无机盐;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的排出少部分的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 20.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贮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排尿的通道是输尿管、膀胱、尿道。 21.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肾单位。 氧气、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废物 组织细胞 主动脉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体静脉 全身各处体动脉 肺部 左心房 肺 泡 氧气 二氧 化碳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学校备课稿 主备人: 教学内容年级学科八年级教学课时共 3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 教学目标⑴.通过观察实验,识别心脏结构,说出心脏的结构组成和特点。 ⑵.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认同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健康。 ⑶. 认同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教学重点 重点:人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难点:人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1、简介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 活动1:感受血管的跳动。 对照书上第3页图,摸一摸自己的头部、腕部、足部有跳动感的部位, 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来源:学科网] 活动2.测一下自己的脉搏。 讨论: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关系吗? 3、观察 三种血管的插图. 讨论: (1)三种血管的分布和功能怎样? (2)从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 填表 血管种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功能把血液从心脏 输送到身体的 各个部分 把血液从 身体各部 分送回心 脏 血液和细胞 间物质交换 的场所 分布 管壁 2019年9 月2 日

管腔 血流速度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1.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主动脉 2.管径小,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主动脉 3.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 A.经络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4.有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适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与心脏的心室相连 D.动脉的管壁薄,弹性小;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 拓展阅读: 动脉相关的典型病症——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类物质过多地堆积在动脉血 管壁上,引起管壁增厚,限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而引起的。由于在动脉内膜 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检测题(解析版)

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B.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2.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A.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B.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左心房 C.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会上升 D.若X为大脑,则b内氧气含量会降低 3.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4.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A.肺泡B.血液C.组织液D.组织细胞 5.题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A.0→t2B.t1→t2 C.t1→t3D.t2→t4 6.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 A.气体交换B.清洁C.温暖D.湿润 7.在前臂输血或输液时,医生要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动脉B.要在针刺入部位的远心端捆扎 C.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静脉D.捆扎后远心端静脉变扁平 8.如图为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C处所指的腔以及和它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A.右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肺动脉 C.右心室、主动脉D.左心室、主动脉 9.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苏科版八上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练习题

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单元复习 课型:习题主备人:何婷婷审核人:苏萍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时间_______【知识回顾】 血管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 血液循环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 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上、下腔静脉D.毛细血管 2.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4. 人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往往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A.血红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7.静脉瓣的作用是(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8.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A.有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9.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 ) A、脉搏; B、血压; C、心率; D、心动周期。 10.某人的心率为70次/分,则他的脉搏应是下面哪一种情况( ) A、与心率一样; B、比心率高; C、比心率低; D、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 11.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 D.尿道 12.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A.原尿 B.尿 C.动脉血 D.静脉血 13.健康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约有() A.150升 B.15升 C.1.5升 D.0.5升 14.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

生物中考复习专题练习题:专题1-人体内平衡的维持(无答案)

专题一: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一、课本重难点(原文填空) 1 动脉是能够将血液从输到的血管。静脉是能够将血液从送回的血管。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和最小的之间。它的数量多,分布广,通过毛细血管可以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的。 2 血液是红色粘稠状液体,它由和组成。 3 血浆中含有大量,还有、和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血浆有运载,运输的功能。 4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和大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里没有。红细胞有运输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 5 白细胞有很多种,都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有的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体内的病菌,所以,白细胞有作用。 6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细胞核。血小板还有的功能。 7在体循环中,血液是流入,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汇集到,流回右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由进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流回左心房。 8人体的废物除了和少量的是气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的,绝大部分,无机盐和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还有少部分水和少量、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9 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两部分。肾小体由和肾小囊组成。 10 尿液是在肾脏的肾单位中形成的,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和等过程。 11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不含和的。如果尿液里出现或者过量的蛋白质,则可以发生等疾病。 12 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也重要的作用。 13 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这种血液叫作,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这种血液叫作。 14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和以外,血浆里的一部分、、葡萄糖和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里,形成。 15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全部和部分,被重新吸收,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里。 二、结合右图回答 1、填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静脉血的有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充满动脉血的有 __________ __(填名称)。

八年级生物 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测试题 苏科版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主动脉 2.人体内血液呈现红色是由于血液中含有() A 血浆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D 血小板 3,某患者血常规化验单显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该患者可能患有() A 胃炎 B 贫血病 C 坏血病 D 流感 4.管径小,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主动脉 5.心脏壁最厚处位于()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室 6.如图1-1所示,A.B.C.D四支试管加有等量的新鲜家兔血,其中A.B两支试管加入等量抗凝剂,C.D两支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静置一段时间,下列哪一结果是正确的—() 7.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 A.经络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8.人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红蛋白 9.衡量一个人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是() A.脉搏快慢 B.心输出量多少 C.血压高低 D.心跳快慢 10.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葡萄糖液运送到肺时,经过的途径依次为() ①肺动脉②左心房③上腔静脉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肺静脉⑦右心室 A.③一④一⑥一① B.④一③一②一① C.④一③一①一② D.③一⑤一⑦一① 11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输给() A.鲜血和红细胞 B.血浆和红细胞 C.血浆和白细胞 D.鲜血和白细胞 12.张红同学在打预防针后,针眼处血流不止,很长时间未凝固,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血液中有一种成分含量偏低,这种成分可能是() A.红细胞少 B. 白细胞少 C.血小板少 D.血红蛋白少 13.参与体循环而流静脉血和参与肺循环而流动脉血的血管分别是() A.主动脉、肺动脉 B.腔静脉、肺静脉 C.主动脉、肺静脉 D.肺动脉、肺静脉 14.下列有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适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