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附录3考核试题题库

一.单选题(单选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选对得1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A)

A.生产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 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2.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因素无关。(D)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3.()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A)??

A.工程技术

B.个体防护

C.教育培训

D.加大处罚

4.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的粉尘,称为()。(A)

A.矽尘

B.石棉尘?

C.电焊烟尘

D.铸造尘

5.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D)

A.煤尘

B.石墨尘

C.水泥尘

D.矽尘

6.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C)

A.铝尘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铸工尘肺

7.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A)

A.矽肺

B.石棉肺? ?

C.电焊工尘肺? ?

D.其他尘肺?

8.煤矿的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D)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煤工尘肺

9.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的()。(B)

A.职业危害?

B.职业病??

C.职业危害因素

D.传染病

10.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B)

A.全面通风

B.局部排风

C.屋顶通风

D.个体防护

11.陶瓷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D)

A.噪声 ?

B.振动

C.毒物

D.粉尘

12.玻璃厂在原料粉碎、筛分、运输配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矽尘,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矽尘可引起()。(B)

A.中毒

B.矽肺

C.中暑

D.职业性哮喘

13.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A)

A.吸声 B.隔声 C.减振 D.阻尼降噪?

14.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C)A.隔声间 B.隔声罩 C.吸声处理 D.消声器

15.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B)

A.1~3 B.5~12 C.12~15? D.15~20

16.通风除尘是控制()的一种方法。(B)

A.粉尘产生 B.粉尘产生源 C.抑制扬尘 D.粉尘吸入?

17.下列不属于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是()。(D)

A.吸尘罩 B.除尘器 C.风管和风机 D.滤袋?

18.下列不属于全面通风除尘的适用条件的是()。(B)

A.现场粉尘浓度低 B.现场粉尘浓度高

C.粉尘原点分散 D.局部通风除尘难以达到效果

19.过滤除尘的优点不包括下列哪些?(A)

A.适于处理高温高湿含尘气体 B.没有污泥处理 C.除尘效率高 D.运行稳定适应性强

20.佩带耳塞是从下列哪种途径控制噪声的危害?(C)

A.对声源进行控制 B.传播途径的控制 C.对接收者的保护 D.吸声

21.车间内墙体布置吸声建筑材料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控制噪声的危害?(B)

A.对声源进行控制 B.传播途径的控制 C.对接收者的保护 D.阻尼降噪

22.下面哪种不是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D)

A.固体物料的机械加工

B.电焊过程中产生的电焊烟尘

C.隧道的爆破

D.运输物料的洒落

23.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是()。(A)

A.WBGT温度

B.湿球温度

C.黑球温度

D.干球温度

24.全面通风送、排风口位置不包括有哪一种?(D)

A.下送上排

B.上送下排

C.上送上排

D.下送下排

25.在局部排风装置中,输送空气和空气混合物的是()。(A)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6.在局部排风装置中,设置在有害物质发生源处,就地捕集和控制有害物质的通风部件是()。(B)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7.在局部排风装置中,作为通风系统中的动力部分是()。(C)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8.在局部排风装置中,将有毒有害气体或含尘气体净化至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装置是()。(D)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9.不可作为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是()。(D)

A.喷雾塔

B.填料吸收塔

C.筛板塔

D.水塔

30.排风罩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下列哪种?(D)

A.形式适宜

B.位置正确

C.风量适中

D.高度足够

31.有害气体净化方法中,不能进行废气回收处理的方法是?(C)

A.回收法

B.冷凝法

C.催化燃烧法

D.填料吸收塔

吸收

3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承担。(B)

A.人民医院

B.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C.社康中心

D.私立医院

33.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每个健康监护体检项目应明确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B)

A.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B.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C.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

D.职业病、疑似职业病

3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为()。(A)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35.生产性粉尘属于哪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A)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放射因素

36.下列那种不是尘肺?(C)

A.煤工尘肺

B.石棉肺

C.棉尘病

D.铝尘肺

37.可导致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D)

A.正己烷

B.二氯乙烷

C.三氯乙烯

D.苯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

A.生产活动

B.职业活动

C.劳动活动

D.工作活动

39.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关系。(D)

A.剂量

B.效应

C.对应

D.剂量—效应

40.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常见于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修、拆旧船、桥粱、建筑时的焊割等作业。国内以铅熔炼、()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C)A.铅矿的开采 B.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C.蓄电池 D.建筑时的焊割

4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B)

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B.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证

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42.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D)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3.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D)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

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以上都是

4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C)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用人单位

D.医疗卫生机构

45. 职业病指()。(D)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6.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C)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47.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包括()。(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D.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4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D)

A.月经期

B.婚期

C. 孕期

D. 孕期、哺乳期

49.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本人的健康档案。(C)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50.可引起腹绞痛的化学物是()。(B)

A.碘甲烷

B.铅

C.苯

D.氯丙烯

51.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种。(C)

A.130

B.131

C.132

D.133

5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的职责。(B)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职业健康监护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53.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C)

A.30

B.60

C.90

D.120

54.正己烷的健康检查周期为()。(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5.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的健康检查周期为()。(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6.三氯乙烯的健康检查周期为()。(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7.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健康检查周期为()。(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8.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健康检查周期为()。(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9.噪声(85dB以上)的健康检查周期为()。(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0.振动的健康检查周期为()。(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1.高温的健康检查周期为()。(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2.电工作业的健康检查周期为()。(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苯所致白血病属于()。(B)

A.职业性化学中毒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64.《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手臂振动病属于()。(A)

A.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65.《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噪声聋属于()。(C)

A.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D.其他职业病

66.《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属于()。(A)

A.职业性化学中毒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67.我国第一部与劳动卫生有关的国家标准是()。(B)

A.《尘肺病诊断标准》

B.《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D.《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68.职业卫生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D)

A.GB

B.GB/T

C.GBZ/T

D.GBZ

69.经口中毒患者,毒物进入消化道后,多长时间内均应洗胃?(C)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70.毒物是否引起中毒,以及中毒的严重程度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决定的?(D)

A.毒物的种类

B.人体接触毒物的途径

C.人体接触毒物的时间

D.毒物在机体内剂量的水平

71.粉尘的超限倍数是()。(B)

A.1

B.2

C.3

D.4

72.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A)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73.工作场所三氯乙烯的PC-TWA接触限值为()。(C)

A.20

B.25

C.30

D.35

74.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B.《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C.《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D.《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75.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为68%,该粉尘总尘的PC-TWA限值为()。(D)

A. 1

B. 0.9

C. 0.8

D. 0.7

76.以下哪项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A)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7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C)

A.6

B.7

C.8

D.9

78.对突发化学品中毒导致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时,最重要的措施是()。(B)

A.电击除颤

B.心脏按压

C.畅通气道

D.建立静脉通道

79.苯,毒性较高,是一种()物质。(C)

A.致畸

B.致残

C.致癌

D.致病

80.职业活动中,苯主要以蒸汽形态主要由()进入人体。(A)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其他

81.工业用的甲苯、二甲苯中往往含有()。(B)

A.天那水

B.苯

C.甲醇

D.乙醇

82.苯引起的白血病类型常以()多见。(A)

A.急性型

B.慢性型

C.亚急性

D.迟发型

83.三氯乙烯具有优良的脱脂和挥发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工艺,如清洗表带、线路板、不锈钢五金件等。(D)

A.粘合

B.焊锡

C.印刷

D.清洁

84.三氯乙烯敏感者,接触()左右,一般会出现先发热、后出皮疹和肝损害等症状。(A)

A.20天

B.3个月

C.一年

D.半年

85.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接触三氯乙烯的量与病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C)

A.有明显数量-效应关系

B.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C.没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D.没有明显数量-效应关系

86.一劳动者从事“洗板水”清洗线路板工作约20天后发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不适,数天后全身皮疹,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红色,考虑诊断为( )。

(C)

A.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B.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C.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皮炎

D.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

87.发病存在个体差异性,同工种、同样环境下仅个别发病的是()职业病危害因素。(C)

A.正己烷

B.苯

C.三氯乙烯

D.甲苯

88.商品名为白电油、开油水、抹机水的化学品,主要成分是()。(C)

A.苯

B.1,2-二氯乙烷

C.正己烷

D.三氯乙烯

89.()常用于印刷、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手机等液晶显示屏。(C)

A.苯

B.甲苯

C.正己烷

D.二氯乙烷

90.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可引起()。(C)

A.剥脱性皮炎

B.哮喘

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D.多形红斑

91.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初期以感觉障碍为主,继而出现()。(B)

A.听觉障碍

B.运动障碍

C.味觉障碍

D.发音障碍

92.出现手足麻木、两腿酸软无力、行走困难、容易摔倒,严重者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影响运动功能,怀疑可能是()中毒。(C)

A.三氯乙烯

B.苯

C.正己烷

D.二氯乙烷

93.中度和重度正己烷中毒治愈后()从事接触正己烷以及其他可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工作。(A)

A.不宜

B.可以

C.根据身体情况而定

D.无所谓

94.1,2-二氯乙烷毒性为()。(C)

A.中低毒

B.低毒

C.高毒

D.无毒

95.1,2-二氯乙烷可抑制()、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

(B)

A.消化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周围神经系统

D.运动器官

96.ABS514胶、3435胶、快干胶等可能含有()高毒成分。(A)

A.1,2-二氯乙烷

B.正己烷

C.乙酸乙酯

D.丙酮

97.2011年底至2012年初,广州发生多起的“毒胶水”职业中毒事件中,“毒胶水”的主要成分是()。(D)

A.苯

B.三氯乙烯

C.正己烷

D.1,2-二氯乙烷

98.焊锡、蓄电池焊接、铅板制板等生产工艺存在()职业危害。(D)

A.苯

B.锡

C.铬

D.铅

99.铅中毒可用()进行驱铅治疗。(C)

A.活性炭

B.硫代硫酸钠

C.金属络合剂

D.阿托品

100.()职业性铅中毒治愈后必须调离铅作业岗位。(A)

A.重度

B.轻度

C.中度

D.其他

101.()中毒可能与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管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难以辨别,导致误诊。(B)

A.苯

B.铅

C.正己烷

D.三氯乙烯

102.粉尘的()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B)

A.粒径

B.化学组成

C.浓度

D.多少

103.矿物粉尘致肺纤维化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粉尘中()的含量,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的作用越强,病变越快。(C)

A.矿物

B.纤维

C.游离二氧化硅

D.不游离二氧化硅104.早期矽肺往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D)

A.末梢循环障碍

B.神经系统

C.消化道

D.呼吸道105.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声级()dB的作业。(B)

A.≥75

B.≥80

C.≥90

D.≥85

106.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依据,根据连续()年以上的职业性噪声作业史。(C)

A.1

B.2

C.3

D.4

107.根据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GBZ 49-2014,噪声聋患者()噪声作业岗位。(A)

A.均应调离

B.轻度可不调离

C.重度必须调离,轻度、中度不用

D.中度可不调离

108.()是手臂振动病的典型表现,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B)

A.感觉障碍

B.白指发作

C.手麻

D.手痛

109.白指发作特点是(),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C)

A.一过性和持续性

B.持续性和间断性

C.一过性和时相性

D.间断性和时相性

110.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根据()年以上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关节肌肉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A)

A.1

B.2

C.3

D.4

111.常见于“三氯水”、“洗板水”的成分是()。(A)

A.三氯乙烯

B.正己烷

C.苯

D.甲苯

112.三氯乙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C)

A.其他

B.兴奋

C.麻醉

D.刺激

113.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B)

A.运动障碍

B.中毒性脑病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114.出现牙龈边缘蓝黑色线带的是()所致的中毒。(C)

A.苯

B.锡

C.铅

D.锌

115.矽肺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B)

A.胸闷

B.气短

C.胸痛

D.咯血

116.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靠()。(D)

A.胸部CT

B.病理检查

C.普通高质量X射线后前位胸片

D.高千伏X 射线后前位胸片

117.职业性噪声聋为纯音测听为()。(C)

A.外伤性聋

B.听神经病

C.感音神经性聋

D.中毒性聋118.一印刷作业工人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怀疑与工作有关,可能是()中毒。(B)

A.正己烷

B.苯

C.三氯乙烯

D.铅

119.个人防护用品: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事故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B)

A.发生

B.免遭或减轻

C.免除

D.导致

120.个人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头部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等。(D)

A.耳朵

B.听力

C.感官

D.听觉器官

121. ()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最为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其按防护方法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B)

A.头部防护用品

B.呼吸防护用品

C.手部防护用品

D.足部防护用品

122.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应及时存放至职业卫生档案中。(C)

A.物品清单

B.发票原件

C.发票复印件

D.发票存根

123.下列属于油性颗粒物的是()。(D)

A.煤尘

B.矽尘

C.水泥尘

D.沥青烟

12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A)A.耳塞 B.棉塞 C.木塞 D.布塞

125.指定防护因数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_ APF__)是在个人防护

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装备,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值。(B)

A.质量等级

B.防护等级

C.品质等级

D.量化等级126.常见的产生紫外线危害作业有金属制品的金属材料切割工序、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的等离子喷涂与电喷涂工序、机械工业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渣焊、碳弧气刨和气割作业。由于紫外线穿透力小,因此,接触紫外线作业人员的重点防护部位为()部。(C)

A.头面

B.鼻面

C.眼睛和面

D.口面

127.噪声强度在()的场所,可以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A)

A.80分贝以下

B.85分贝以下

C.80分贝以上

D.85分贝以上

128. 手持振动机械立姿作业应配备的防护用品:耳塞;耳罩;防振手套;建议配备的防护用品:()。(B)

A.防振垫

B.防振鞋

C.防振服

D.防振帽

129.某作业场所清洗岗位正己烷浓度为270mg/m3,正己烷国家标准为100mg/m3,则适合该清洗岗位使用的口罩类型是()。(B)

A.纱布口罩

B.自吸过滤式半面罩

C.自吸过滤式全面罩

D.送风过滤式半面罩

1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防毒面具以及滤毒盒均可以长期重复使用。

B.防毒面具配套的滤毒盒适合各种毒物污染的场所。

C.滤毒盒没有失效日期,可以长期保存。

D.防毒面具在佩戴时需要进行气密性检验。

131.甲劳动者在某柴油机生产企业工作,负责柴油机运行的巡检工作,适合该劳动者在巡检过程中使用的口罩类型是()。(A)

A.KP95

B.棉纱口罩

C.KN95

D.活性炭口罩

132.甲劳动者在某石材加工作坊工作,负责大理石材的切割打磨工作,适合该劳动者在切割打磨过程中使用的口罩类型是()。(C)

A.KP95

B.棉纱口罩

C.KN95

D.活性炭口罩

1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当您戴好耳塞后大声说话,您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空洞,您周围的声音将变小。

B.经常检查耳塞是否佩戴良好,如有必要,请离开噪声区域重新佩戴,否则

您得不到正确的听力保护。

C.轻轻的往外拉耳塞,它不应该轻易移动。如果耳塞被轻易拉出,请重新按

正确方法佩戴耳塞,耳塞的三分之一部分应在耳道外。

D.每种耳塞的尺寸以及形状不相同,请选择正确的产品。确保您得到听力保

护及舒适的耳塞佩戴效果。

134.某喷砂岗位总尘(1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矽尘)监测结果为45mg/m3,其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为1 mg/m3,适合该岗位劳动者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是()。(D)

A.随弃式N95防尘口罩

B.活性炭口罩

C.自吸过滤式半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D.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135.某作业场所劳动者需要称量乙酸丁酯和铁氧体粉,并将两者搅拌混合。现场检测显示两者均超标1倍,最适合该劳动者在作业时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是()。(B)

A.随弃式N95系列防尘口罩

B.自吸过滤式半面罩配防尘防毒双重防护滤盒

C.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防尘防毒双重防护滤盒

D.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13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B)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D.救护设施

137.突发性化学物中毒事件减少伤亡、降低损失的关键是()。(A)

A.作好应急救援预案和准备

B.对症治疗

C.及时报告

D.掩盖事实

138.群发性化学物中毒事件申请救援至关重要的步骤是()。(C)

A.作好应急救援预案和准备

B.对症治疗

C.及时报告

D.掩盖事实

139. 应急处理组到达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后的首要工作是()。(B)

A.控制事故现场

B.向指挥部报到

C.现场调查

D.检测事故现场毒物

14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应急预案分为()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A)

A.综合应急

B.专题

C.单项

D.多项

141.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 )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

置措施等内容。(D)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142.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B)

A.《高毒物品目录》 B.《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D.《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

143.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A)A.报警装置 B.检测装置 C.探测装置 D.感应装置144.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A)

A.评估

B.评审

C.评价

D.评定

14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B?)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

146.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147.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A)

A.便携式检测报警仪

B.个人报警仪

C.辐射报警仪

D.气体检测仪

148.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C)

A.1/3

B.1/4

C.1/2

D.1/5

149.急救用品的配置应根据现场防护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考虑生产条件、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用量。急救用品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秒内能够获取。(B)

A.5

B.10

C.15

D.20

150.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其中冲洗设备主要指()、流动水龙头以及冲淋设备。(D)

A.冲鼻器

B.清洗剂

C.吸尘器

D.冲眼器

151.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次/h。(A)

A.12

B.15

C.18

D.20

152.属于单纯窒息性气体的有()。(A)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物

153.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气

154.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A)?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155.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系统的损害。(C)

A.呼吸系统 ?

B.消化系统? ?

C.造血系统

D.泌尿系统

156.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A)

A.生产过程密闭化??? ?

B.通风?? ?

C.发放保健食品

D.加强抽风

157.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是()。(D)

A.最小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绝对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158.化学物中毒的特点哪一条是不正确的?(C)。

A.化学物中毒是一种全身损害性疾病。

B.不同的毒物中毒可有不同的靶器官。??

C.凡是多系统、多器管损害就是中毒。

D.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类似综合症,要想到中毒的可能

159.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几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A)

A.30日内

B.60日内

C.1年内

D.15日内160.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时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

A.30日内

B.60日内

C.1年内

D.15日内

161.下列()项,不是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候应该提交的资料?(D)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C.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D.职工所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

162.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承担举证责任。(C)

A.监管部门

B.职工

C.用人单位

D.职工近亲属

163.以下哪种情形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A)

A.醉酒或者吸毒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患职业病的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4.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 ?)的事项。(C) A.人身保险 B.第三方责任险 ? ? C.工伤保险 D.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6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B)

A.举报 ?

B.建议 ? ?

C.意见 ?

D.批评和意见

166.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

A.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B.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D.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

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167.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A.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B.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C.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D.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168.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A) A.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

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C.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D.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169.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可认定为工伤。(B) A.故意犯罪 B.患职业病 C.醉酒或者吸毒 D.自残或者自杀

170.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A)

A.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B.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复印件

C.他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D.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复印件171.可能释放高毒、剧毒气体的作业场所,或可能大量释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点,一般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位置。(B)

A.上风向

B.下风向

C.南方向

D.随意

172.现场急救用品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秒内能够获取。(C)

A.60

B.20

C.10

D.100

17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规定,在有毒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

和()。(D)

A.告知栏、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警示说明

C.告知卡、警告说明

D.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

174.《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从事井下、管道、地窖、船舱、油箱、油罐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专人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包括、和。(D)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B.一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C.二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D.测氧、测爆、测有毒气体175.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的作业。(B)

A.35

B.规定限值

C.32

D.37

176.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C )

A.热射病、热痉挛和猝死

B.热射病、热衰竭和猝死

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D.热痉挛、热衰竭和猝死

177.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其换气量除满足稀释有毒有害气体需要量,保持冷、热调节外,系统的新风量不应低于()m3/h·人。( A )A.30 B.20 C.10 D.25

178.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D.经本人同意可以

179.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换气次数应不少于()。(A)

A.12次/h

B.10次/h

C.8次/h

D.18次/h

180.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C)

A.下层

B.中间层

C.上层

D.都可以

181.《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要求,高毒物品作业岗位应设置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其内容应包括()。( D )

A.高毒物品名称与理化特性

B. 应急处理与警示标识

C.健康危害与防护措施

D. 以上都对

182.雨后,李某要进入自家的地窖翻看粮食,他最需要警惕()中毒。( A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氢183.某黄金冶炼公司在处理尾矿废液过程中,发生有毒HCN外溢事故,造成人员中毒。已知HCN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遇皮肤或通过呼吸道吸入均会造成严重的中毒或死亡,HCN遇明火或强灯光均会易燃或易爆。它的水溶液是一种极弱的易挥发酸,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C)A.为了防止冶金络合剂氰化钠产生HCN,废液排放前应加入足量石灰和漂白粉

B.检查HCN外溢时,必须穿特制防护服,并用特制的手电筒

C.河水有自净能力,冶金废水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进行稀释、降解

D.实验室配制氰化钠溶液时,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184.生产、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生产、使用高

毒、剧毒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区域警示线。(C)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橙色

185.工作场所内存在多个产生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临近的作业岗位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告知卡()。(B)

A.不能共用

B.可以共用

C.部分共用

D.必须共用186.有触电危险的工作场所使用警示标识应使用()材料。(B)

A.铝制

B.绝缘

C.铁质

D.纸质

187.多个警示标识在一起设置时,应按()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A)

A.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B.警告、禁止、指令、提示

C.禁止、指令、警告、提示

D.禁止、警告、提示、指令

188.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日内更新。(B)

A.15

B.7

C.5

D.3

189.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C)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19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工作场所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或设备()附近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A)

A.入口处

B.休息区

C.操作台

D.通道

191.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可被处罚款()。(C)

A.两千至一万

B.五千至一万

C.五千至两万

D.一万至两万

192.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 (A) A.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B.口头告知劳动者

C.岗位公共告知劳动者

D.培训中告知劳动者

193.警示线设在生产、使用有毒物品的车间周围外缘不少于30 cm处,警示线宽度不少于()cm。(A)

A.10

B.20

C.30

D.40

194.维护和检修装置时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在()设置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B)

A.附近

B.工作区域

C.醒目位置

D.过道

195.下列哪些属于职业性眼病?(B)

A.红眼病

B.白内障

C.色盲

D.细菌性眼炎

196.下列哪种属于职业性肿瘤?(A)

A.苯所致白血病

B.脑癌

C.胃癌

D.尿毒症

197.职业病目录分为()。(B)

A.9大类118种

B.10大类132种

C.10大类118种

D.9大类132种

198.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部门申请仲裁。(B)

A.卫生行政部门

B.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C.社保管理部门

D.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199.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日内如实提供。(A)

A.10

B.7

C.15

D.30

20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D)

A.10

B.15

C.20

D.30

201.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B)A.10 B.15 C.20 D.30

202.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日最高气温

达到( )的天气。(A)

A.35℃以上

B.36℃以上

C.37℃以上

D.38℃以上203.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作业场所温度( ),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第九条规定。(B)

A.低于34℃的(不含34℃)

B.低于35℃的(不含35℃)

C.低于36℃的(不含36℃)

D.低于37℃的(不含37℃)

20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工作及温度在( )的作业场所工作。(B)

A.32℃以上

B.33℃以上

C.34℃以上

D.35℃以上

205.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者降低劳动者工资。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中列支。(B)

A.企业工会费

B.企业成本费

C.工人工资

D.企业所

得税

206.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配备()。劳动者出现中暑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院治疗。(A)

A.常用防暑药品

B.必备降温措施

C.应急救助药品

D.清

凉饮料

207.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申请鉴定。(B)

A.原诊断机构

B. 原诊断机构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诊断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上级医院

208.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

()。( C )

A.两次次全面检测

B.不定期检测工作

C.一次全面检测

D.三次全面检测

209.用人单位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之内,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A)

A.1个月

B.2个月

C.15日

D.7日

210.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的,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C)

A.国家标准

B.国际标准

C.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D.企业标准

211.用人单位未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处罚款()。(C)

A.五千至一万

B.一万至五万

C.十万以下

D.五万至十万

212.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报材料后()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A)

A.5

B.15

C.20

D.30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0001)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 (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项目 3—5星级 饭店、宾馆 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 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 普通旅店、 招待所 温度,℃ 冬季>20 >20 ≥16(采暖地区) 夏季<26 <28 — 相对湿度,% 40—65 —— 风速,m/s ≤0.3 ≤0.3 — 二氧化碳,% ≤0.07 ≤0.10 ≤0.10 一氧化碳,mg/m3≤5 ≤5 ≤10 甲醛,mg/m3≤0.12 ≤0.12 ≤0.12 可吸入颗粒物,mg/m3≤0.15 ≤0.15 ≤0.20 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cfu/m3≤1000 ≤1500 ≤2500 沉降法,个/皿≤10 ≤10 ≤30 台面照度,lx ≥100 ≥100 ≥100 噪声,dB(A) ≤45 ≤55 — 新风量m3/(h·人) ≥30 ≥20 — 床位占地面积,m2/人≥7 ≥7 ≥4 表2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 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个/50cm2 致病菌 个/50cm2 茶具<5cfu/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毛巾和床上卧具<200cfu/25cm2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脸(脚)盆、浴盆、座垫、拖鞋——不得检出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2.2各类旅店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3.2.3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床上卧具

主要岗位卫生标准

主要岗位卫生标准 一,收银台(吧台): (1)下去内物品(电脑、商品陈列柜、单据架、字标等)表面无灰尘、油迹、脏物; (2)做到地面无杂物、烟头、烟灰; (3)垃圾桶内的脏物不得超过三分之二; (4)保证吧台内的物品摆放整齐,茶杯、茶壶的内、外表面均无污渍; (5)注意保持吧台内卫生死角的清洁。 二,更衣室(二次更衣),浴区: (1)更衣箱内、外、衣挂、横梁、号标无灰尘、污渍; (2)长座椅上的浴巾要时刻保持清洁整齐,座椅下每天都要进行清理,地角线、墙角无灰尘; (3)地面(地垫下)、梳妆台上下、镜面、商品展示柜、洗漱台等无杂物、水痕、灰尘; (4)垃圾桶内的脏物不准超过三分之二; (5)保证更衣箱内无客人用过的废旧物品; (6)保证桑拿房和蒸汽房内四壁、地面清洁无异味; (7)保证洗手间内无异味,墙壁和地面无污物,纸篓、大垃圾袋内的废弃物不得超过三分之二; (8)保证池水清洁无浊物,池子四壁无污物,洗面盆内清洁干净;

(9)牙刷、牙膏、浴液、洗发水、香皂、剃须刀、刮胡泡等物品摆放清洁整齐; (10)备品必须及时补充; (11)二次更衣的地垫保持干爽。 三,休息大厅,包房: (1)保证设备、设施表面无灰尘、无污物; (2)保持被单、被罩、枕套等物品整洁无污迹; (3)保持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并做到摆放整齐; (4)烟缸内的烟头不准超过三个,台面物品统一摆放并保持清洁; (5)垃圾桶内的脏物不超过三分之一,包房要做到一客一换(包括床单); (6)注意保持死角处的卫生清洁,如床下、床头柜下、四角、电视四周及电视后、木质墙壁等; (7)保持地面及过道区域的清洁,要做到无杂物、脏物、污渍。 注:每天由当班经理带领各部门的部长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处 罚。

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汇总---2015

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职业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法规(国务院令) 1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劳动保护条例 2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3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4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 规章(部门令)和规范性文件 安监部门 1安监总局令[2012]第51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 3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59号关于汽车加油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问题的复函 4安监总局令[2012]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5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6安监总局令[2012]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7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8安监总安健[2012]89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9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10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11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12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

13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14安监总局令[2014]第6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15安监总局令[2015]第73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16安监总局令[2015]第76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17安监总管三〔2013〕12号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及其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2013年完整版) 卫生部门 1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高毒物品目录 2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3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4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5号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标准(未含放射内容) 1GBZ/T 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2GBZ/T 222-2009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 3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4GBZ 160系列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5GBZ/T 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6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7GBZ/T 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8GBZ/T 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9GBZ/T 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10GBZ/T 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 11GBZ/T 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 12GBZ/T 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 13GBZ/T 189.4-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 14GBZ/T 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 15GBZ/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 16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附件: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4版) 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臵,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八)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臵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三、市容环境卫生 (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并正常运行。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无乱扔、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 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 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 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 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 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 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 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第十一条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卫生工程防护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业作业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发生职业中毒的一切技术措施。 第十二条“三同时”原则。“三同时”原则是指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事故应急救援设施。指有毒有害气体工作场所由于误操作、违章作业、生产设备破损或其他意外因素等,引起有毒有害气体大量逸出,为避免发生急 性职业中毒或控制事故危害程度而设的个人防护、通风、紧急停机、防火、防 爆等急救设施。 第十四条毒物源。指作业场所中可能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源头。 第十五条毒物源控制。指针对工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散发源头采取的密闭、隔离、通风排毒等技术措施。 第十六条排毒系统。指作业场所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散发的从毒物源到排入大气之前的全套通风排毒设施。 第十七条毒物排放控制。指排毒系统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向大气排放之前控制其浓度或排放量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各类技术措施。 第三章基本规定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令第80号)解读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卫生部令第80号)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于2011年2月1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铁路部门所属的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车站、等候室、铁路客车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鼓励和支持公共场所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教育,引导公共场所经营者依法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本细则的行为,有权举报。接到举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按照规定予以答复。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七条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 第八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 (二)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 (三)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 (四)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

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后,与其相应的规章、规范及标准也相继出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于2002年6月1日实施至今已近2年,由于职业卫生标准体系由过去的最高容许浓度(MAC)转变为职业接触限值(STEL和TWA),与其配套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相对滞后,造成了目前在标准应用和结果判定上不一致的混乱现象。为了统一职业卫生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同理解和做法,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客观和准确,在此,我们就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与同仁探讨。 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中毒事故处理等工作时,首先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和职业卫生凋查,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人手,结合作业人员的经验和反应来进行识别,因此它是定性的、广泛的、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对已识别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测定,它是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在很多时候,被识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含量很低或囿于我们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而未检出,而建设项

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中对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判定是按定性判定原则,因此往往引起业主单位或被检测单位的异 议和不满。如何把定性和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判定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依据,值得认真探讨。 2 个体采样的代表性 个体采样测定TWA的方法具有直接、简便等优点。一般测定对象的多少是根据岗位人数来定,岗位人数少于4人,测定对象为2人,岗位人数4~6人,测定对象3人,岗位人数大于6人,测定对象选4人。但由于作业人员在操作时随意性大,1个作业岗位2个被测对象同一工作日测定的TWA和1个被测对象不同工作日测定的TWA差别较大,有时个别被测对象出于个人目的故意增大或减少A。作为检测人员,对于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很难把握。因此,个体采样测定TWA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值得商讨,如何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区域采样估算接触水平 区域采样测定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实用的监测方法,它既可以反映工作环境的污染水平,又可以估算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它弥补了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项目 3—5星级 饭店、宾馆 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 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 普通旅店、 招待所 温度,℃ 冬季>20 >20 ≥16(采暖地区) 夏季<26 <28 — 相对湿度,% 40—65 —— 风速,m/s ≤0.3≤0.3— 二氧化碳,% ≤0.07≤0.10≤0.10 一氧化碳,mg/m3≤5≤5≤10 甲醛,mg/m3≤0.12≤0.12≤0.12 可吸入颗粒物,mg/m3≤0.15≤0.15≤0.20 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cfu/m3≤1000≤1500≤2500沉降法,个/皿≤10≤10≤30 台面照度,lx ≥100≥100≥100噪声,dB(A) ≤45 ≤55—新风量m3/(h·人) ≥30 ≥20—床位占地面积,m2/人≥7≥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 2007-03-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A、C、D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E是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全国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批准。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参加起草单位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德鸿、江朝强、王祖兵、余晨、王佩丽、徐孝华、周伟民、刘移民、杨磊、王建新、李霖、齐放、侯强、卢伟。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3.1职业健康监护 3.2职业病 3.3职业禁忌证 4.总则 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4.2责任和义务 4.3工作程序 4.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 4.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4.7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 4.8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 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 4.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4.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 4.12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 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5.2四乙基铅 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5.8氧化锌 5.9砷

单位爱国卫生工作标准

单位爱国卫生工作标准 一、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共性标准 (一)各单位要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小组), 或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 负责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二)各单位要有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 (三)各单位要做到环境整洁 ,绿化美化 ,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 ; 道路硬化 ,路面平整, 下水道通畅 ; 有密闭垃圾容器并清洁完好 ,垃圾袋装倾倒并日产日清 ;厕所为水冲式 ,无破损、无臭气, 壁净地洁 ,无粪垢和满溢 , 粪便经无害化处理 , 定期消毒杀虫。 (四)各单位室内卫生做到地面清洁 , 天棚四壁无积尘蛛网 ,物品用具清洁整齐 ; 楼道内整洁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 , 门窗无破损。 (五)各单位会议室有禁烟标志 , 有公用茶具消毒设施(或一次性茶具)。 (六)各单位职工食堂有有效卫生许可证 ,厨房餐厅无污垢油腻和残渣剩饭, 泔水桶加盖且每天清除 ; 有“防蝇、防尘、防鼠”和餐具消毒设施, 餐具容器做到热力消毒 ; 加工和出售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 , 制作冷菜有专用场所和工具、容器; 仓库物品分类分架 ,存放整齐 , 离墙垫高 ,无霉变和过期食品 ;从业人员有有效健康证 ,工作衣帽整洁 , 个人卫生良好 , 操作期间不吸烟、不戴手饰 , 掌握一般卫生知识。 (七)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 ,并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要求。 (八)各单位饮用水要符合卫生标准。

(九)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相应的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分类标准 (一)学校 1、大学、中学 : 教室采光、照明、通风情况良好 ;学校应向学生供应开水或直饮水 ; 学生宿舍通风、清洁、整齐 ,无异味;学生不吸烟酗酒 , 个人卫生习惯良好 ;开设健康教育课 , 学生健康档案齐全。 2、小学、幼儿园(托儿所): 教室和幼儿寝室采光、照明、通风情况良好;学校和幼儿园(托儿所)应向学生和幼儿供应开水 ; 不得向学生和幼儿供应不符合健康要求的课间餐和点心 ;幼儿玩具、寝具定期消毒 ;幼儿茶具、毛巾专人专用 , 严格消毒;学生和幼儿健康档案及幼儿晨检档案齐全。 (二)医疗保健预防机构 门诊科室和病房室内不吸烟 ,病人物品勤洗勤换 , 严格消毒 ;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毁形 , 医疗废弃物专人收 集 , 有密闭加锁的存放处和交由环保部门指定的单位统一处置的记录。 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消毒记录 , 并符合《国家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三)工矿企业 有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设施 , 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生产原料、物品堆放整齐 ;废料定点存放、及时清运 ; 生产场所清洁整齐。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四)食品加工行业生产场所有空气消毒设施和符合要求的更衣室及洗手消毒水池 ; 加工食品设备清洁完好 , 存放、装卸食品容器和车辆清洁并经常消毒 ; 有“防蝇、防尘、防腐”设备及污水排放设施并使用良好。 加工操作应严格做到食品生与熟、食品与药品、食品与天然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1.《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2.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3.《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4.《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5.《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7.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8.《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9.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10.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11.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12. 饭馆(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13.《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2.2各类旅店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3.2.3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床上卧具至少一周一换。星级宾馆还应执行星级宾馆有关床上用品更换规定。清洁的卧具应达到表2规定。 3.2.4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其细菌数必须达到表2规定。 3.2.5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和抽水恭桶应每日清洗消毒并应符合表2规定。 3.2.6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清洁的脸(脚)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油渍,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3.2.7旅店的公共卫生间(盥洗间和厕所)应该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3.2.8各类旅店应有防蚊、蝇、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并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各类旅店应做到室内外无蚊蝇孳生场所.蚊、蝇、蟑螂等病媒昆虫指数及鼠密度应符合全国爱卫会考核规定。 3.2.9店内自备水源与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二次供水蓄水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 (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项目 3—5星级 饭店、宾馆 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 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 普通旅店、 招待所 温度,℃ 冬季>20 >20 ≥16(采暖地区) 夏季<26 <28 — 相对湿度,% 40—65 —— 风速,m/s ≤0.3≤0.3— 二氧化碳,% ≤0.07≤0.10≤0.10 一氧化碳,mg/m3≤5≤5≤10 甲醛,mg/m3≤0.12≤0.12≤0.12 可吸入颗粒物,mg/m3≤0.15≤0.15≤0.20 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cfu/m3≤1000≤1500≤2500沉降法,个/皿≤10≤10≤30 台面照度,lx ≥100≥100≥100噪声,dB(A) ≤45 ≤55—新风量m3/(h·人) ≥30 ≥20—床位占地面积,m2/人≥7≥7≥4 表2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 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个/50cm2 致病菌 个/50cm2 茶具<5cfu/ml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毛巾和床上卧具<200cfu/25cm2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脸(脚)盆、浴盆、座垫、拖鞋——不得检出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C 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60.10-2004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lead and its compound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2004年5月21日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T 160.10-2004 前言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铅(Lead)、氧化铅(Lead oxide)、硫化铅(Lead sulfide)和四乙基铅(Tetraethyl lead)等]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

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 16010-1995。GB/T 16011-1995、GB/T 16009-1995、WS/T 127-1999、WS/T 126-1999。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绯、裴镅、徐伯洪、徐方礼、宋为丽、李卫东、贺宝芝和刘钢柱。

国家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9664—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文化娱乐场所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噪声、通风等卫生标准值及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影剧院(俱乐部)、音乐厅、录像厅(室)、游艺厅、舞厅(包括卡拉OK 歌厅)、酒吧、茶座、咖啡厅及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等。 2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2.1标准值 2.2 经常性卫生要求 2.2.1 文化娱乐场所室外内外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2.2.2 文化娱乐场所要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2.2.3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等场所内禁止吸烟,宜设专门吸烟室。 2.2.4 放映电影的场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0min,空场时间不少于10min。换场时间应加强通风换气。

2.2.5 观众厅及其他文化娱乐场所的座位套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2.2.6 立体电影院供观众使用的眼镜每场用后应经紫外线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眼镜。2.2.7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必须加强室外内机械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2.2.8 剧场及其他文化娱乐场所内严禁使用有害观众健康的烟雾剂。 2.2.9 舞厅在营业时间内严禁使用杀菌波长的紫外线灯和滑石粉。 2.2.10 观众厅内及其他场所厅(室)内使用的装饰材料不得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2.2.11 放映录相电视的最近视距为显示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倍。采用投影的视距为屏幕宽的1.5倍。 2.2.12 酒吧、茶座、咖啡厅等场所内供顾客使用的饮(餐)具应符合茶具消毒判定标准。 2.3 设计卫生要求 2.3.1 选址:文化娱乐场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中心区或居住区,并远离工业污染源。 2.3.2 影剧院观众厅座位高度为43~47cm,座宽>50cm,座位短排法排距>80cm,长排 法>90cm,楼上观众厅座位排距>85cm。 2.3.3 视距 2.3.3.1 电影院:第一排座位至银幕的距离应大于普通银幕的1.5倍,大于宽银幕的0.76倍,胶片70mm立体影院为幕宽的0.6倍。 2.3.3.2 影剧院观众厅长度:普通银幕应小于幕宽的6倍。宽银幕小于幕宽的3倍,胶片70mm立体影院应小于幕宽的1.5倍。剧场舞台高度为0.8~1.1m。 2.3.4 视角:普通银幕边缘和对侧第一排座位边缘的连线与银幕间的夹角应大于45°。宽银幕边缘和后排中心点连线与银幕至对侧第一排的夹角不大于45°。 2.3.5 舞厅平均每人占有面积不小于1.25m2。 2.3.6 照度:电影院、音乐厅、录像厅室外的前厅为40lx。电影放映前的观众厅为10lx。剧场前厅为60lx。 2.3.7 观众厅吊顶不得使用含有玻璃纤维的建筑材料。娱乐场所应设有消音装置。 2.3.8 座位在800个以上的影剧院、音乐厅均应有机械通风。其他文化娱乐场所应有机械通风装置。 2.3.9 文化娱乐场所在同一平面应设有男女厕所,大便池男150人一个,女50人一个(男女蹲位比1:3)。小便池每40人设一个,每200人设一洗手池。厕所应有单独排风设备,门净宽不少于1.4m,采用双向门。 2.3.10 文化娱乐场所应设有消毒间。 3 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的监测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广州市卫生防疫站、武汉市卫生防疫站、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台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玉珍、尹先仁、董善亨、黄荣、尚翠娥、李长善。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完整版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 9671━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2—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饭馆 (餐厅) 卫生标准(GB16153—1996)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 205-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表2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

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2.2各类旅店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3.2.3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床上卧具至少一周一换。星级宾馆还应执行星级宾馆有关床上用品更换规定。清洁的卧具应达到表2规定。 3.2.4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其细菌数必须达到表2规定。 3.2.5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和抽水恭桶应每日清洗消毒并应符合表2规定。 3.2.6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清洁的脸(脚)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油渍,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3.2.7旅店的公共卫生间(盥洗间和厕所)应该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4版) 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管理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待建工地管理到位,规范围挡,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十一)生活垃圾、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餐厨垃圾初步实现分类处理和管理,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处置。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实现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和集中处理;其他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十二)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等要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机场、港口、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十三)集贸市场管理规范,配备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临时便民市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群众正常生活秩序。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比例≥70%。 (十四)活禽销售市场的卫生管理规范,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实行隔离宰杀,落实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对废弃物实施规范处理。 (十五)社区和单位建有卫生管理组织和相关制度,卫生状况良好,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道路平坦,绿化美化,无违章建筑,无占道经营现象。市场、饮食摊点等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T 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2007—08—13发布200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2) 5 评价依据 (2) 6 评价范围与内容 (3) 7 评价方法 (3) 8 评价程序 (3) 9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编制 (4) 10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编制 (4) 1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表编制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格式 (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表格式 (11)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D都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青、闫慧芳、吴世达、易继湖、张玉慧、缪庆、胡伟江、蔡立群、邵强、余善法、张贻瑞、丘创逸、朱宝立、温亚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编写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完整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创建”基本要求 一、亮证经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显著位置集中悬挂有效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原件;杜绝无证从事公共场所经营行为存在。A级住宿和游泳场所等量化分级等级牌应摆放在接待服务前台。醒目处设置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内容包括卫生许可证、信誉度等级、卫生监督监测、自身检测或卫生评价报告、健康证等,公共区域有醒目禁烟警语、标志。 二、持证上岗: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佩戴合格的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复印件应放在经营场所服务台备查。 三、制度上墙:在前厅或相应的区域悬挂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前厅悬挂“五病”调离制度及卫生管理制度)。 四、“五病”调离:有每年“五病”调离检出及调离情况记录本,详细记录“五病”检出和调离情况。记录要保存三年。 五、消毒间要求:消毒间设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水池、消毒桶、消毒柜等设施,去污池、消毒池、清洗池或消毒容器应标识明确;消毒池或容器液位线清晰;洗涤剂、消毒药、消毒药量杯(自设容器有标识及刻度)配备到位。 六、公共用品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上墙(消毒间或消毒区域),每日填写消毒记录单,记录所有需要消毒的公共用品用具当天消毒的数量。

七、公共用品外送消毒:有消毒单位资质证明、洗消协议合同、每次接收数量和抽查记录。 八、环境及个人卫生:保持内外环境和设备设施整洁,保持从 业人员良好个人卫生状况。 九、管理档案:建立公共场所从业单位卫生管理档案(各项制度、记录本单、监督意见书、内部卫生管理检查、卫生整改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等整理入档)。 十、室内公共场所应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 一、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 案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事先进行健康检查, 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持证(明)上岗,并按规定定期体检。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戊型病毒 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必 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做到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100%, 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调离情况和应对措施。 五、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建立“五病”调离人员登记本,做 好“五病”调离记录,无调离的,每年“零”记录,记录本保存三年。 六、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管理应 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