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标准胶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乳胶标准胶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一、乳胶标准胶生产工艺流程:

鲜胶乳→验收→净化→混合→沉降→

凝固剂凝块、杂质干含、氨含检测残渣胶乳

凝固→熟化→压薄脱水→压绉→造粒→

乳清残酸、乳清隔离剂管道输送→装车滴水→浅层干燥→

冷却→

含水量测定

称重→压包→金属仪检测→包装、标志→抽样检验

成品入库

二、乳胶标准胶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1、鲜胶乳的验收、化验、凝固

(1)严格检查验收进厂胶乳数量、质量,每罐(车)胶乳必须取样测干含:

a.取样前,必须由取样人员登记胶水运输车的编号(由司磅员按过磅顺序编号)后,才承诺放胶水。

b.取样人员在放胶水的不同时刻段或按胶罐的上、中、下分段进行取样,每车胶水至少取5次(每次约0.3~0.5公斤)于2公斤的塑料桶中混合,搅

拌平均后,分三份,一份由基地公司带回对检,一份由分公司检测,一份封存。样品编号必须与运输车的编号对应。

c.胶水放完后,基地公司押运员必须对登记的运输车编号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d.变质胶乳应单独存放,另行处理。

(2)进厂胶乳必须通过滤、沉降,除去泥沙等杂质,确保标准橡胶的杂质含量低于0.05% ,池底的杂质应另行处理。

(3)净化后的胶乳流入混合池达到一定数量时,应搅拌平均,然后取样检测干胶含量和氨含量,准确运算凝固总用酸量:

①总用酸量=(中和酸+ 凝固酸)÷酸的浓度

②中和酸用量= 酸与碱中和重量比×氨含量(碱度)×胶乳重

③凝固酸用量=胶乳重×干含×0.35~0.46%

注:酸与碱中和重量比甲酸:2.71,复合酸:2.80

(4)凝固酸用量,应按照不同的季节、气温、氨含量进行调整。用酸量是否适宜的鉴不方法如下:

a.用酸度计鉴不,则甲酸凝固PH值应在4.7~5.0范畴内,复合酸凝固P H值应操纵在5.2~5.4范畴内。

b.用甲基红或溴甲酚绿指示剂时,当胶乳滴入一滴0.1%甲基红溶液,散开后收缩直径约2~3㎝的圆圈,圈中无白点,颜色呈桔红色,则用酸适宜。当胶乳滴入一滴0.2%溴甲酚绿溶液,呈蓝绿色,则用酸量适宜。

(5)氯化钙的使用:正常凝固1㎏/吨干胶,翻槽胶1.5㎏/吨干胶,溶解后加入酸水池中。

(6)胶乳下槽前,必须认真检查凝固槽、流槽、管道、阀门等是否有漏胶现象,以防胶乳流失。翻槽胶乳凝块厚度一样不超过42㎝,正常胶乳凝块厚度一样不超过47㎝。

(7)焦亚硫酸钠的用量一样不超过0.05%(占干胶重),易氧化胶乳应增加用量,但不超过0.08%(占干胶重),溶液浓度为3~4%。要做到每下一槽喷一槽,喷药应及时、平均。

(8)完成凝固后,应及时将混合池、流胶槽及其它用具、场地清洗洁净。

2、凝块的压薄、压绉、造粒

(1)开机前,应检查和调试好各种设备。启动绉片机组、锤磨机时,要按倒数方式逐一启动,先启动锤磨机,待其运转正常后方可启动下一台机;停机时,按顺数方式逐一停机。

(2)凝块熟化时刻8~20小时,翻槽胶一样不小于2小时,应按照凝固情形安排压薄顺序,正常情形下以凝固先后为顺序;翻槽以够槽放为准,踩片时压一条另踩一条,不承诺多踩片。

(3)为节能减排,只需在前两条槽中加清水用于送片,其它的要充分利用乳清循环,每天生产完毕,必须清洗上、下两个乳清收集贮存池。

②进入锤磨机前绉片厚度为5~6mm。粒子直径为5~6mm。粒子大小平均,含水量≤35%(干基)。③加入石灰水碱度值为PH=11~12(石灰池)抽胶池PH=9~10。④装箱量18~20kg/箱,装料平均、平坦、松散,不能用手压胶料,不承诺成团胶料进箱。

(5)在压绉过程中,接送片时,手不能接触辊筒,不能用劲推胶料入机,更不能在辊筒运转时开水管洗手和在辊筒上磨去手中脏物,以免造成意外事故。如果显现专门现象:胶料卡机、堵料等,应赶忙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连续生产。

(6)装箱过程中,对洒落地面的胶粒要及时收集,并返回胶粒池清洗洁净后再装车干燥。装箱完后,用清水充分喷淋胶料,同时冲洗洁净干燥车外部,不承诺残留胶粘于车体外。

(7)过渡池应2~3天换水清洗一次。

(8)造粒完毕,应用水冲洗残留于设备的乳清和碎胶,然后停机清洗场地,并做好交接班手续方可下班。

3、干燥

(1)湿胶粒装车后可适当放置让其滴水,但一样不应超过30~40分钟,超过2小时未进炉的湿胶粒应平均喷淋水后方可进炉。

(2)启动干燥设备前,应检查各机组完好状况及供油、供电等情形。

(3)干燥时,必须按照湿胶粒的质量情形确定干燥的要紧技术参数:

(4)司炉工必须勤观看燃烧炉燃烧情形与产品出炉的质量情形,严格监控自动调剂外表的变化,及时调整干燥技术条件。

(5)胶料在干燥柜中的冷却车位抽风冷却至50℃以下才能出车卸料,不承诺未出炉胶料拉出下车,以免胶料过热阻碍产品质量。

(6)燃烧机停火后,应连续抽风30~60分钟,待干燥柜内温度低于7 0℃时,方可停风机,并切断电源。

(7)生产完毕或中途停电,必须打开两个炉门,让冷空气进入干燥柜内冷却胶温,防止胶料长时刻受热,造成发粘,阻碍产品质量。

4、产品包装

(1)每班工作前,必须做好工作场地、所使用的机器、工具用具清洁的卫生;必须对所使用的电子台称、金属检测仪进行校准。

(2)每车胶料出炉时,应在不同的位置随机抽取2~4块胶,从中切割,检查胶料的外观质量,不承诺有外来杂物、团状夹生和严峻大粒状夹生,否则,另作处理。

(3)卸完胶料后,必须清理洁净存在车内的碎胶料。

(4)严格按外观质量八项标准(重量、氧化、外来杂质、团状、粒状夹生、发粘、黑烟、发霉)进行分类处理、分级过称打包。

(5)胶料装箱压包时,要防止将使用的工具如:铁锥、剪刀、缝包线等杂物带到打包箱内,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6)打包时胶料温度应低于50℃时方可打包。

(7)胶料打包要求:面背面、搭称夹中间、颜色平均、深浅差不多一致、装箱要平坦,保压时刻足够,外观无明显缺陷。

(8)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抽检,未经抽检合格的产品、待检产品不准入库。关于少量散粒状夹生,应挑除表面夹生点,对小粒状夹生较多,不能及时挑除的,应做到不封口、不进库、放置3-5天检查后再作处理。

(9)产品包装:胶包净重33.33±0.1㎏(胶包必须通过二次称量);要确保进出库胶包包装完好;外袋按规定要求填写(标明生产日期、托盘号等),袋内必须放有合格证,必须保证胶包号及托盘号相对应。

5、产品贮存、运输

(1)胶包必须分类和分级不堆放,堆放高度不得高于6层。

(2)堆放胶包的仓库,要求通风良好、干燥、不漏雨,胶包不得受阳光直射。

(3)仓库要清洁。胶包不得与铜锰的盐类或氧化物接触,不得与油类和易燃物品一起贮放。

(4)、胶包运输时须用干燥和清洁车厢装运,盖好篷布,以防日晒雨淋导致橡胶发霉变质。

6、干燥车的清洗

(1)浸泡池应先配制好15%的碱溶液,溶液量约为池高的1/2左右,视实际情形定碱液更换或添加。

(2)将要清洗的干燥车拆卸放在浸泡池中浸泡12小时左右,拆卸车时应小心轻放,幸免碰伤,每天至少清洗4~5部干燥车。

(3)清洗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具,清洗过程应小心使用碱液,如不小心溅至皮肤,应赶忙用流淌清水冲洗后再做处理。

(4)对所有粘在车内的胶粒都应清洗洁净,清洗洁净的车应及时装好并推到停车轨道。

(5)清洗完当天的车后打捞洁净浸泡池内的碎胶粒并收集堆放,并将翌日要清洗的车拆卸浸泡。

(6)工作完毕打扫场地卫生并做好清洗车辆的原始记录。

金泉加工厂

2011年11月20日

目录

一、乳胶标准胶生产工艺流程 (1)

二、乳胶标准胶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2)

1、鲜胶乳的验收、化验、凝固 (3)

2、凝块的压薄、压绉、造粒 (4)

3、干燥 (5)

4、产品包装 (6)

5、产品贮存、运输 (7)

6、干燥车的清洗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