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听评课札记

《月光曲》听评课札记

一、激情导入

1、由美好的月光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此处可改为由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直接导入,因为本课主要写月光曲谱写的传说,而不是写美好的月光。)

2、板书,并齐读课题《月光曲》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从题目入手,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

三、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1、找出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一段,先自己读一读。(抓住重点,由此展开)

2、前后联系,说一说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谱写而成的?(感受当时的环境)

3、再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一段,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4、欣赏音乐《月光曲》(让学生体会感受乐曲的美妙)

5、再读描写月光曲的一段。(感受后在通过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6、随课文的描写出示图片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亮越升越高——海面上刮起了大风——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

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学生想象后,教师再用真切的画面渲染,起到很好的效果)

7、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什么?(前面体会的进一步深入,就连双目失明的妹妹好像也看到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总结升华(作为课文学习的拓展升华,起到很好的作用)

1、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关心穷苦人民的情感。

2、音乐家贝多芬的资料

3、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部分选段。

总评:

整节课贯穿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悟后再读的理念,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很好的享受朗读带来的幸福。特别是对于文章重点段落把握准确,并能进行很好的拓展。不过教学活动中整体性稍有欠缺,如果对于文章一开始的介绍再做少详细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在抓住重点段深入品读,会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