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珍藏版):居民与聚落

专题 05 居民与聚落

★★ 基础闯关 ★★

1)世界上人口居第三位的大洲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 人中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 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亚洲东部和南部

B. 亚马逊平原

C. 非洲北部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4. 读漫画 “苦难的母亲

”,回答下列各题。

A. 非洲

B. 北美洲 (2)亚洲人口的

自然增长率约为(

A. 20 ‰

B. 15 ‰

2.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

C. 南美洲

D. 欧洲

C. 7. 5‰

D. 0. 75‰

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1)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 资源短缺

B. 各国国防兵力不足

C. 劳动力普遍短缺

D.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5. 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

1)有关两种聚落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 甲聚落为乡村 B. 乙聚落为城市

C. 甲聚落高楼林立 ,道路纵横

D. 乙聚落相对集中 ,规模较大

2)若已知乙聚落分布在欧洲西部 ,则推测当地的主要人种及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

A. 白色人种 伊斯兰教

B. 白色人种 基督教

C. 黄色人种 佛教

D. 黑色人种 基督教

A. 环境问题

B. 人口问题

C. 资源问题

D. 水污染问题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6.号称 “世界人种大熔炉 ”的大洲是( ) A. 欧洲

B. 非洲

C. 佛教

C. 北美洲

D. 犹太教

D. 南美洲

7.读甲、乙两种聚落景观图片 ,回答下面小题。

8.在中东游览,可以参观到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的城市,该地是(

18.我国的饮食习惯区域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 )

9. 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10.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13. 聚落分成两种形态,分别是( )

14. 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交会处,这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

15. 聚 落 的 建 筑风 格 与 当 地 的自 然 环 境 密切 相 关 . 下 面的 地 区 与 民居 的 搭 配 正 确的 是 ( )

A. 内蒙古地区﹣﹣竹楼

B.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 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 北极地区﹣﹣蒙古包

16.

北京市历史悠久,留下了

无数名胜古迹,下列属于世界十大旅游胜地的是(

A. 八达岭长城、颐和园

B. 西湖、天坛

C. 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

D. 周口店北京遗址 17.

以下属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 )

A. 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B.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C. 在古代建筑上刻写 “ XXX 到此一游 "为其增添光辉

D. 尽量多地吸纳参观人数,以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A. 麦地那

B. 耶路撒冷

C. 麦加

D. 大马士革

A. 汉语

B. 日语

C. 法语

D. 西班牙语

A. 汉语、英语

B. 英语、汉语

C. 汉语、法语

D. 法语、西班牙语

11.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 )

A. 沙漠地区

B. 高原、山区

C. 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D. 热带雨林地区

12. 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的特性,建造了特有的民居建筑( ) A. 竹楼 B. 四合院

C. 土楼

D. 窑洞

A. 乡村和城市

B. 部落和联盟

C. 城镇和农村

D. 内陆国和岛国

A. 水源

B. 气候

C. 经济

D. 交通

★★ 中考衔接 ★★

【 2019?白银】 19.甘肃省面积约 43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 2600 万,则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

A. 33 人/平方千米

B. 60 人/平方千米

C. 600 人/平方千米

D. 300 人 /平方千米

2019?株洲】 20.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 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 增长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2019?百色】 21.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是( )

A. 亚洲南部

B. 南美洲东部

C. 欧洲

D. 亚洲东部 2019?滨州】 2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 人种、语言不同 C. 自然条件不同

B. 民族习惯不

18.我国的饮食习惯区域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

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

为()

A.I

B. Ⅱ

C. Ⅲ

D. Ⅳ

(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

【2019?德州】23.读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世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B.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

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019?长沙】24.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 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

A. 阿拉伯人

B. 因纽特人

C. 柬埔寨人

D. 菲律宾人

【2019?益阳】25.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 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C.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2019?海南】26.我国有许多古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位于安徽省的是(

A. 皖南古村落

B. 滇西丽江古城

C. 粤开平碉楼与村落

D. 晋中平遥古城

2019?海南】27.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9?威海】28.两河流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中东长期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读两河流城聚落分布图和当地民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两河流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

②聚落分布区气候适宜,降水丰沛

③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④石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对两河流城所在的中东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宗教文化多元,矛盾冲突不断

B.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C. 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D. 全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2019?兰州】

29.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到②处线路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___________ 。

2)乙河的大致流向是 __________ 。

3)去野外考察,不能在③处露营,原因是 ____________ 。

4)甲村能够形成聚落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019?张家界】30.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 年4 月25 日至27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

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读图,回答下列问

1)“一带一路”经过的②地区所在大洲的水系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呈 ___________ 状分布。

2)“一带一路”途经的④地区局势动荡原因之一是石油资源丰富。据俄罗斯媒体2019年5 月9日报道,日前美国方面宣布,将加强对A ____________ (重要产油量)全面制裁,届时被称为“世界油阀”的B ___________ 可能被封锁,将严重影响依赖④ ___________ 地区原油的国家。

(3)“一带一路”西部深入⑤洲经济圈,下列关于⑤洲西部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_ 。

A. 居民以黄种人为主,多信奉基督教

B.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C. 欧盟是本区域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D. 游“水城”威尼斯应去意大利

(4)位于区域⑤中的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 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大火,是世界文明之痛,也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下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

A. 为子孙后代留下灿烂文化

B. 它承载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C. 为了保护,禁止参观

D. 是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见证

专题 05 居民与聚落

★★ 基础闯关 ★★

【答案】(1)D (2)B

【解析】( 1)世界上人口居第四位的大洲是南美洲,亚洲最多,非洲第二。 ( 2)由图可知,亚洲人口的自 然增长率约为 15‰ 。最低的为欧洲,最高的为非洲。

2.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 人中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答案】 D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题,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

1)世界上人口居第三位的大洲是( ) A. 非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2)亚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约为( ) D. 欧洲

A. 20 ‰

B. 15 ‰

C. 7. 5‰

D. 0. 75‰

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 D 正确。

长率最高的大洲;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自然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

3.

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亚洲东部和南部

B. 亚马逊平原

C. 非洲北部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答案】 A

【解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适宜人类的居住,人口稠密;亚马逊平原、 非洲北部、 西西伯利亚平原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故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

4. 读漫画 “苦难的母亲 ”,回答下列各题。

A. 环境问题

B. 人口问题

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 资源短缺 B. 各国国防兵力不足

C. 劳动力普遍短缺

D.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答案】 ( 1)B (2)A

【解析】( 1)从漫画中看出 ,地球上人口增长过快 ,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故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 的人口问题; B 符合题意。(2)漫画把地球比做人类的母亲,如果人口过多而超过 “母亲 ”的供应能力,会带 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粮食紧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A 符合题意。

5. 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犹太教

【答案】 A

解析】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1)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C. 资源问题

D. 水污染问题

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 D 正确。

BCD 不符合题意,A 项正确。

故答案为:A。

6.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A. 欧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答案】D

【解析】以上各大洲中,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南美洲,该大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又有

欧洲白色人种以及非洲的黑色人种到达该大陆,后来这些不同肤色的人种通婚,慢慢形成各种肤色人种,人种复杂,有“世界人种博物馆”称号。

故答案为:D 。

7.读甲、乙两种聚落景观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两种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聚落为乡村

B. 乙聚落为城市

C. 甲聚落高楼林立,道路纵横

D. 乙聚落相对集中,规模较大

(2)若已知乙聚落分布在欧洲西部,则推测当地的主要人种及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A. 白色人种伊斯兰教

B. 白色人种基督教

C. 黄色人种佛教

D. 黑色人种基督教

【答案】(1)C(2)B

【解析】(1)由图可知,甲聚落建筑物高大密集,道路纵横,是城市聚落;乙聚落建筑物稀疏,规模小,是乡村聚落,ABD 不符合题意,C 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若已知乙聚落分布在欧洲西部,则推测当地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基督教,ACD 不符合题意,B 项正确。

故答案为:B。

8.在中东游览,可以参观到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的城市,该地是(

A. 麦地那

B. 耶路撒冷

C. 麦加

D. 大马士革

【答案】B 【解析】耶路撒冷位于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该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故答案为:B

9.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汉语

B. 日语

C. 法语

D. 西班牙语【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英语、发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故本题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A.汉语、英语

B. 英语、汉语

C. 汉语、法语

D. 法语、西班牙语【答案】A

【解析】世界上的使用比较多的有6 大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因其是汉族的主要语言,使用汉语的总人数超过12 亿;英语使用的范围最广,因

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所以A 对,BCD 错。

故答案为:A 。

11.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

A. 沙漠地区

B. 高原、山区

C. 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D. 热带雨林地区

【答案】C 【解析】聚落是人们长期定居的场所,往往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如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聚落密集,而沙漠地区、高原山区和热带雨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故答案为:C

12.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的特性,建造了特有的民居建筑()

A. 竹楼

B. 四合院

C. 土楼

D. 窑洞

【答案】D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各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传统的居所也不相同。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的窑洞来居住,窑洞也成了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居所。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13.聚落分成两种形态,分别是()

A.乡村和城市

B. 部落和联盟

C. 城镇和农村

D. 内陆国和岛国【答案】A

【解析】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

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BCD 不符合题意,A 项正确。故答案为:A。

14.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交会处,这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A. 水源

B. 气候

C. 经济

D. 交通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交会处,这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交通,都在交通使得的地方先发展了城市。

故答案为:D

15.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内蒙古地区﹣﹣竹楼

B. 中国黄土高原﹣﹣窑

C. 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北极地区﹣﹣蒙古包

答案】B

【解析】竹楼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故A 错误;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故B 正确;冰屋

是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的传统民居,故C 错误;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民居,故D 错误.故选:

B.

16.北京市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下列属于世界十大旅游胜地的是()

A. 八达岭长城、颐和园

B. 西湖、天坛

C. 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

D. 周口店北京遗址

【答案】C

解析】北京市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其中属于我国十大旅游胜地的有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

故答案为:C。

17.以下属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

A.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B.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C.在古代建筑上刻写“ 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D.尽量多地吸纳参观人数,以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答案】A

【解析】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将古代建筑全部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接待尽可能多的游客参观,对文化遗产具有破坏性。故排除 B 、C、D 项。

故选A

18.我国的饮食习惯区域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

A. 人种、语言不同

B. 民族习惯不同

C. 自然条件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

【答案】C

【解析】解: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饮食、服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饮食方面,南方地区以米饭为主,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肉食为主,这是与当地自然条件分不开的。

故答案为:C。

★★ 中考衔接★★

【2019?白银】19.甘肃省面积约43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600 万,则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A. 33 人/平方千米

B. 60 人/平方千米

C. 600 人/平方千米

D. 300 人/平方千米

【答案】B

【解析】一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的人口总数除以当地的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甘肃省的人口密度是由2600 万人/43 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是60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

2019?株洲】20.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1)B(2)B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带来还很多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现象。

故答案为:(1)B;(2)B;

【2019?百色】21.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是()

A. 亚洲南部

B. 南美洲东部

C. 欧洲

D. 亚洲东部

【答案】B

【解析】以上四个地区中,亚洲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南美洲东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B 。

【2019?滨州】2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

为()

A. I

B. Ⅱ

C. Ⅲ

D. Ⅳ

(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

【答案】(1)B(2)B

【解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 错误。

故答案为:(1)B;(2)B;

【2019?德州】23.读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世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B.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

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

A. 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A 不符合题意;

B.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B 不符合题意;

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 C 符合题意;

D.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而佛教起源于古印度,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19?长沙】24.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 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

A. 阿拉伯人

B. 因纽特人

C. 柬埔寨人

D. 菲律宾人

【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干中描述可知,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是为了防太阳辐射,防风沙,信仰伊斯兰教。故答案为:A 。

【2019?益阳】25.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 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C.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答案】B 【解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故答案为:B

【2019?海南】26.我国有许多古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位于安徽省的是()

A. 皖南古村落

B. 滇西丽江古城

C. 粤开平碉楼与村落

D. 晋中平遥古城

【答案】A

【解析】解:皖是安徽省的简称,滇是云南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故选项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2019?海南】27.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