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通信的发展与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网、环形网、星型网。

2、按网络的规模大小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

(INTENET)

计算机发展过程和特征:

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终端的网络)点对点式。二代(面向通信的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三代(面向应用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的标准化。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终端的网络)

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通信装置使其增加通信共能,将远地用户的输入输出装置通过通信网络(模拟或者是数字的)直接与计算机的通信控制装置相连。最初的连接方法是采用点与点的式专线。每个终端都单独占用一条线路形成一种辐射式星型结构。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通信网络)

在面向通信的网路的外围,具有大量资源的主机系统,这些主机系统本身可以带来大量用户的终端,可直接连接到网络的节点上,这就形成了一分组交换网为通信枢纽,用户系统为资源集散场所的网络格局。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应用的网络)

用户使用另一系统中的计算机资源,利用另一系统来完成或与之共同完成某一项应用。从而形成分布的应用环境个应用系统。

第二章OSI的七层体系结构是什么?功能?

物理层:为一条链路上的数据终端设备与信道上的线路设备之间建立拆除电气连接线。

通过物理层接口规程实现彼此之间的内部状态控制和数据比特的变换与传输。

数据链路层:

1)完成对网络层数据包的装帧\卸帧

2)实现按帧为传送单元的同步与传输

3)在多址公用信道的情况下,为端系统提供接入信道控制功能

4)在数据链路层上的传输过程施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网络层:

1)接收从传输层递交的进网报文,为它选择合适和适当数目的逻辑信道号

2)对进网报文进行划分打包成分组。对出网的分组进行卸包并重装成报文,递交给传输层3)对于子网络内部的业务流量进行统计,作为计费的基础

4)在上述功能上,完成子网络之间互联的有关功能

输入层:

1)接收来自会话层的报文,为他们赋给唯一的传传输的唯一地址

2)给传送的报文编号、格式化、加报文标头数据

3)为传送报文建立个拆除跨越网络的连接通络

4)执行传输的流量控制

会话层

1)为应用实体建立、维持、终结会话关系

2)对话中的“对话”进行管理和控制

表示层

为应用层提供对数据的表示、处理、格式等方面的语法转换服务。主要功能是对应用体所递交的结构数据进行必要的、在语法上和形式上的解释、加工、变换等。

应用层

为对等应用系统中的应用进程提供访问OSI环境窗口和手段所以说他是为系统的应用目的的直接提供网络层访问的功能层。

1判断下面各层的传输过程发生在哪一层?

1)计算机自动拨号建立链路连接的过程(物理层)

2)为一对节点确定一条通过子网的逻辑通路(会话层)

3)将一组数据装成帧在相邻俩节点间传输(数据链路层)

4)对远端用户地址的寻址(传输层)

5)为建立对话关系核实来访用户的口令字和权限(会话层)

6)网络安全与保密(表示层)

7)将收到的一份电子邮件放入邮箱并待机通知接受者(应用层)

3|、判断下面错误发生在哪一层

1)由于噪声影响使线路上传输的0比特变成1比特(物理层)

2)一个数据分组被传送到错误的目的节点(网络层)

3)一个节点接收到了一个帧序号出错的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

4)一台主机从通信子网收到一个序号出错的分组(网络层)

5)一台打印机正在打印从网络接收到的表格,突然打印混乱无法形成原来的表格(表示层)6)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正在发送数据,突然莫名其妙的终止发送而改为接收数据(会话层)3、OSI/RM的分层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分层边界确定着眼于通过边界的信息流通量最

小?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分层原则1)设置合理的层数、2)确保合理性3)标准化4)合并并取消该层

因为层间的信息量放映了改层间的关联性,而层间的关联性对各层的功能的划分和合理性以及他们相对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保证每一个层次仅与它相邻的上下层发生服务接口并且各层应使用统一的标准协议。

第四章

机械特性:RS-232(引脚数25)常用于语音频带调制调节器、公共数据网DCE、电报网DCE、自动呼叫装置ACE,阳接DTE,阴接DCE

电气特性:RS-232C接口电路(非平衡双流接口)V28(数字)

RS-423C接口电路(准平衡双流接口)V10

RS-422C接口电路(平衡双流接口)V11

MONRD,为D\A .A\D转换。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_知识点,大家看看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2有关通信与网络的概念 1.3网络的类型及特征 重点:通信与网络概念,网络的类型及特征 1.1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面向终端的网络(由一个或多个终端组成) 面向通信的网络(解决传输质量和速度的问题) 面向应用的网络(解决更多的应用需求) 1.2 有关通信与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通信(网):互连的计算机间相互通信。强调通信。 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和通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强调网络资源的使用。它包括: 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资源的自动管理) 应用系统(实现相应的应用服务功能); 通信网络(实现需要的通信功能) 数据:由计算机输入、输出和处理的一种信息编码。 数据通信:以传送数据为业务的通信。传送对象为数据。 数据通信网:数据通信系统的网络形态。 1.3网络的类型及其特征 局域网LAN主机技术特征 城域网MAN主要技术特征 广域网WAN主要技术特征 互联网主要技术特征 移动网主要特征 第2章网络的结构体系 拓扑结构概念:强调硬件设施的组成配置和布局,物理概念 体系结构概念:强调网络功能和服务,一种抽象概念 2.1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是由一些节点和传输链路组成。网络={节点,链路},N={V,L} 节点node 端节点,如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终端 转接节点:对数据进行转接和交换的节点 链路link 连接两个节点的连线,实际中是节点间的传输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卫星) 通路path:从一个节点到另一节点所经的一串节点和链路 端到端通路:从信源端到信宿端的通路 网络拓扑:网络构型,节点与链路互连的不同物理形态。

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通信的发展与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网、环形网、星型网。 2、按网络的规模大小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 (INTENET) 计算机发展过程和特征: 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终端的网络)点对点式。二代(面向通信的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三代(面向应用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的标准化。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终端的网络) 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通信装置使其增加通信共能,将远地用户的输入输出装置通过通信网络(模拟或者是数字的)直接与计算机的通信控制装置相连。最初的连接方法是采用点与点的式专线。每个终端都单独占用一条线路形成一种辐射式星型结构。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通信网络) 在面向通信的网路的外围,具有大量资源的主机系统,这些主机系统本身可以带来大量用户的终端,可直接连接到网络的节点上,这就形成了一分组交换网为通信枢纽,用户系统为资源集散场所的网络格局。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特征(面向应用的网络) 用户使用另一系统中的计算机资源,利用另一系统来完成或与之共同完成某一项应用。从而形成分布的应用环境个应用系统。 第二章OSI的七层体系结构是什么?功能? 物理层:为一条链路上的数据终端设备与信道上的线路设备之间建立拆除电气连接线。 通过物理层接口规程实现彼此之间的内部状态控制和数据比特的变换与传输。 数据链路层: 1)完成对网络层数据包的装帧\卸帧 2)实现按帧为传送单元的同步与传输 3)在多址公用信道的情况下,为端系统提供接入信道控制功能 4)在数据链路层上的传输过程施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网络层: 1)接收从传输层递交的进网报文,为它选择合适和适当数目的逻辑信道号 2)对进网报文进行划分打包成分组。对出网的分组进行卸包并重装成报文,递交给传输层3)对于子网络内部的业务流量进行统计,作为计费的基础 4)在上述功能上,完成子网络之间互联的有关功能 输入层: 1)接收来自会话层的报文,为他们赋给唯一的传传输的唯一地址 2)给传送的报文编号、格式化、加报文标头数据 3)为传送报文建立个拆除跨越网络的连接通络 4)执行传输的流量控制 会话层 1)为应用实体建立、维持、终结会话关系 2)对话中的“对话”进行管理和控制 表示层 为应用层提供对数据的表示、处理、格式等方面的语法转换服务。主要功能是对应用体所递交的结构数据进行必要的、在语法上和形式上的解释、加工、变换等。 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面向终端的网络(由一台计算机与若干远程终端通过通信线路按点到点方式直接相连,进行远程数据通信)缺点: (1) 通信资源主要来源于租用现有的电话、电报网的线路,在传输质量和速率等方面不能满足数据通信的要求; (2) 传统电话网的线路交换和电报网的报文交换方式不能在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和传输迟延两方面获得很好的折中; (3) 没有统一的数据通信体制和网络体系结构,各家网络的发展各行其是,而且往往在同一地区搞重复建设,但又互不兼容,网络之间无法互通 面向通信的网络优点: ?用“通信子网”的概念来研究网络结构中的通信支持; ?更加强调通信资源的共享; ?第一次出现了“计算机通信网”的术语,从而开辟了专门研究计算机网络通信体系的 新技术领域。 面向应用的网络(“资源共享”“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现状(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Internet))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个互连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互连是指计算机之间实现相互通信,并且相互之间能够交换信息。自主是指计算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所有计算机都是平等独立的,自主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完整地实现计算机的各种功能) ?3按传输技术将网络分为广播网(三种地址:单点地址、广播地址、组播地址) ?和点-点网 ?按规模分为局域网(相距十几米至几千米 ?典型特点:距离短、通信时延小、数据速率高和误码率低; ?常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质,按照总线形或环形来组织网络。 ?高速局域网(HSLN):用于主机与主机及主机与高速外围设备之间的连网,采用分 布式控制方法) ?城域网(相距几十千米 ?覆盖邻近的一群办公室或一个城市; ?城域网的使用标准是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 ?典型的城域网是由一些互连的DQDB子网组成的) ?广域网(相距100千米以上 ?广域网地理范围较大,常常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洲,由两个部分组成: ?末端系统:指运行用户程序的计算机集合。 ?通信子网:负责在用户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 ?大多数通信子网也由两部分组成: ?传输线路 ?交换单元) ?按交换技术分为线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信元交换网; ?按带宽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扩大共享资源的地域范围 ?(2) 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全)

Ch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2、电路交换的特点:面向连接,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3、分组交换: 原理:首先发送方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网络内的分组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各个分组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接收方剥掉各分组的首部,将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组合起来,恢复原始的数据报文。 优点: 1)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2)灵活。每个分组都是独立处理,单独查找路由。 3)迅速。没有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 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4、网络的分类:PAN、LAN、MAN、WAN及其距离尺度 5、发送时延、传播时延的计算

6、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7、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网络的层次、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每一层使用的协议,但 不包括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8、协议的概念:对等层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规则约定,是对该层功能如何实现的一 种定义。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同步。 9、协议和服务的区别与联系 10、OSI参考模型:自底向上,每一层的名称及其主要功能 11、TCP/IP 参考模型,常用协议所处的层次

例题: 1.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C A.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传输层 D. 网际层 2.在TCP/IP体系结构中,负责将数据从一个主机送到另外一台主机的是 B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下列选项中,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BD (不定项选择)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属于 B 。 A.PAN https://www.360docs.net/doc/6b18985518.html,N C.MAN D.WAN 5.数据交换技术可分为 D A. 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分组交换 B. 电路交换、空分交换、时分交换 C.线路交换、空分交换、分组交换 D.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6.在网络体系结构中,__数据链路层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 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__网络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___应用____层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种应用进行标准化。 7.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__语法_____、_语义______和同步。 8.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共分为七层,其自顶向下顺序 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9.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区别: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 关系: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复习资料(含习题和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复习资料(含习题和答案) 1、单处理机联机网络涉及到多种通讯技术、多种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交换设备。 2、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称为三代网络。 3、以相互共享资源方式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4、网络管理软件是用来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对网络进行维护的软件。 5、任何通讯系统都有出错的可能,为了保证传输的正确,差错和纠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6、计算机有线网络可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物理介质来传输数据。 7、模拟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介质传播,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有线介质传播。 8、同轴电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基带和宽带同轴电缆。其中50Ω阻抗同轴电缆属于基带同轴电缆,75 Ω同轴电缆属于宽带同轴电缆。 9、局域网中常用的双绞线为3类、4类和5类,为适应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近年又出现了超5类和6类双绞线,其中6类双绞线可满足最新的千兆以太网应用。 10、同轴电缆经常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双绞线经常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11、光纤按模式可分为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12、光纤在任何时间都只能单向传输,因此要实现双向通信,必须成对出现,一条用于输入,另一条用于输出。 13、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个跳变,既作为时钟又作为数据,从高到低的跳变表示1,反之表示0。 14、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中取值由每位开始的边界有无跳变而定,有跳变表示0,反之表示1。 15、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需要进行调制编码,调制方法主要有三种:幅移键控法ASK、频移键控法FSK和相移键控法PSK。 16、最常见的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两种,其中时分多路复用不仅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17、DTE指的是数据终端设备,DCE指的是数据通信设备。 18、为了达到网络传输的同步以识别信号码元,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19、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通信,由于存在字符间的间隔时间,因而传输效率较低。 20、在网络上通信的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等。 21、报文分组交换的工作方式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 22、分组交换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分组在节点处暂存,是为了排队等候发送、等待节点选择后续路径并纠正错误。 23、在报文分组交换中,不需要在两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其传输单位是分组,长度不变,传送方式采用存储转发方式。 24、OSI中惟一涉及通信介质的一层是物理层,它提供了与通信介质的连接,具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它向上一层提供bit位信息的正确传送。 25、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一般有三种:有连接有确认的服务、无连接无确认的服务和无连接有确认的服务。 26、传送的数据有三种语法形式:产生数据源的应用实体所用的数据表示语法、数据接收方应用实体所用的数据表示语法和表示实体之间传送数据所用的数据表示语法。 27、表示层是OSI的第六层,他提供了应用实体之间通信时所涉及的信息表示,即应用数据的语法,不涉及语义。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它们使得人们能够迅速传输和共享数据、信息和资源。了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在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中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网络结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等方面来介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一、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局域网(LAN)是指在有限的范围内连接起来的计算机和设备的集合,通常用于办公室、学校和家庭等地方。广域网(WAN)是指覆盖范围广泛的网络,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线或者互联网来连接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和设备。而因特网是由全球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它基于TCP/IP协议族,并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连接到全球。 二、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和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TCP/IP协议,它是因特网的基础协议。TCP/IP协议支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分组交换,并提供了IP地址用于设备的标识

和寻址。另外,还有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FTP协议用于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等。 三、数据传输 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是通过数据包进行的。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单位,它由头部和数据部分组成。头部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以及其他控制信息,用于路由和处理数据包。数据部分则是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根据目标地址经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进行转发,直到到达目标设备。 四、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中的重要议题。网络安全的目标是保护数据和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干扰。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数据泄露等。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加密通信、定期更新软件补丁等。 五、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汇总

个人公众号:飞享 第一章: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2.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在一起,而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计算机连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通常称为主机。 3.互联网由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组成。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用户直接使用,用来通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服务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4.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5.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6.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约定。由语法,语义,同步三要素组成。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者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7.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8.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连接方式(P2P)。 9.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组成。运输层最重要的协议是TCP和UDP协议,而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协议。 10.分组交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最常用的分组交换是使用无连接的IP 协议,数据传输过程,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11.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整个通信的过程,通信的双方自始至终占用着所使用的物理信道。 12.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整个报文在网络的结点中存储下来,然后再转发出去。 13.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14.带宽:网络的通信链路传送数据的能力,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15.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16.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7.时延带宽积:是传播时延和带宽的乘积。 18.往返时间: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19.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即有数据通过。 20.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21.实体:任何可发送或者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者软件进程。 22.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实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元。 23.服务访问点:SAP,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3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线路或无线电波等传输介质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它主要由硬件设备、传输媒介、协议及软件系统等几个方面构成。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硬件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设 备等。计算机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设备,它们根据所处的地位可分为服务器、客户端、工作站等;网络设备则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它们的作用是建立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而存储设备则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用于存储和共享数据。 二、传输媒介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传输媒介主要有电缆、光纤和无线电 波等。电缆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其中,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介之一,由两根独立的铜丝互相缠绕而成,广泛用于局域网;而光纤则是一种高速传输的媒介,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可用于广域网和远程传输。无线电波则包括蓝牙、WIFI、3G等,它们支持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 等领域。 三、协议 计算机网络通信需要遵守一系列协议,以确保数据的可 靠传输和正确处理。其中,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 用的协议之一。它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组成,用于网络层和传输层的通信。其它常见的协议还包括HTTP、FTP、SMTP等。 四、软件系统 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等。操作系统是网络中最常见的软件系统,它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资源进行任务管理。网络管理软件用于网络的监测、管理和维护,例如网络拓扑发现工具、网路性能监控工具等。应用软件则是一些专用的网络应用程序,例如邮件客户端、Web浏览器等。 总体来说,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系统,其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广泛,需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学好计算机网络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开拓更多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篇: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开放式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也称为ISO/OSI模型,是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标准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或通 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协议。该模型将网络通信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一、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中最底层的层次,与介质相关, 它定义了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电缆、红外线、无线电波等。物理层所传输的信息是比特流(0和1), 并包括数据传输的速率、编码方式、传输距离等参数。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以便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组成。 2.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采用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环型、星型、网型等。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 要求。 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则和 约定。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4.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包含了TCP、UDP、IP等一系列协议。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UDP协议提供不 可靠的数据传输,IP协议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5.网络传输层协议:网络传输层协议主要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 分配。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UDP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6.网络应用层协议:网络应用层协议是为特定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 服务的协议。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 7.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 密技术等。防火墙用于监控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入侵检测系 统用于检测和阻止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加密技术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 完整性。

8.网络路由和交换技术:网络路由技术用于确定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网络交换技术用于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转发和交换数据。常见的交换技术有以太网、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等。 9.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性能优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和质量。常见的网络性能优化技术有负载均衡、缓存技术、压缩技术等。 10.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是一种不需要物理连接的网络传输技术。常见的无线网络技术有Wi-Fi、蓝牙、移动通信网络等。 11.云计算和网络虚拟化: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它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作为服务。网络虚拟化是一种基于软件的技术,可以将物理网络资源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的独立网络。 12.IPv6技术:IPv6是新一代的互联网协议,它提供了更大的地址空间、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性能。IPv6技术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以上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知识点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知识点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 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诸多知识点。本文 将为您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各个方面。 一、网络体系结构 1. 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是计算机网络中 的基本框架。它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当前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套件。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TCP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IP则负责将数据在网络中进行路由。 3.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常 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二、通信协议 1. Ethernet协议:Ethernet协议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它定 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和传输方式,支持各种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 2.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MAC地址。它在局域网中工作,通过广播方式查询目标MAC地址。

3. ICMP协议: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用于在IP网络中传 递控制和错误信息。例如,ping命令使用ICMP协议来测试主机之间 的连通性。 三、网络安全 1. 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它通过监视 和控制网络流量,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2. VPN:虚拟专用网络(VPN)提供了安全的远程访问方式。它通 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实现远程用户与私有网络的连接。 3. 加密算法:加密算法用于保护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安全性。常用 的加密算法包括DES、AES、RSA等。 四、网络管理 1. IP地址管理:IP地址管理是网络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IP 地址规划、分配、管理和监控等工作。 2. 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用于网络设备的远程 监控和管理。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命令和数据格式。 3. 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性能优化旨在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通过调整网络参数、优化路由和使用缓存等方法可以改善网络性能。 五、常用应用 1.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应用之一。它通过 互联网将邮件传递给接收者。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篇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1.三网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阿帕网(aRPa)阿帕网把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资源子网(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标准协议:TcP/iP 3.iSP又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4.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一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5.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6.按范围划分的几类网络: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7.1B=8bit千字节2的10次幂 8.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发生在设备中) 9.oSi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10.TcP/iP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果TELnET、FTP)11.其中网络层对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际层iP对应(网络层)、

运输层对于(运输层)、应用层对于(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2.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应用层 13.在物理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比特流;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帧、在网络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包 14.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15.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通常成为服务访问点。 16.信号可以分为两类: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17.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18.导向传输媒体(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远,造价高,激光二极管;多模光纤:传输距离近,造价低,发光二极管);非导向传输媒体(无线传输介质):短波通信、无线电微波、 19.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cmd)常用名次码分多址(cdma) 20.adSL调制解调器;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为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解调。 第三章 2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要点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复习大纲 第1章概论 1.三网融合(哪三种网络) 2.P5 计算机网络三方面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P6-P9网络的分类 4.P9 网络体系结构,P10 协议(网络协议三要素) 5.网络体系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的结构?(分层有什么好处) 6.OSI模型和TCP/IP模型中各层的顺序和名称 7.P15 TCP/IP体系结构中各层的主要协议(协议名称,中文含义,协议主要作用) 8.P16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对比 9.P19 习题1.1,1.3,1.5,1.7,1.8,1.12 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1.概念(数据、信号、DTE、DCE、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信源、信宿) 2.P2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3.P23 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微波红外线)各自的特点 4.P27 数据传输速率(包括传码速率、传信速率,二者的区别,各自的单位)例题2-1 5.P28 “信道带宽”的含义 6.P3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7.P33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传输(会判断某种通信属于那一种传输) 8.P35-P36 掌握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 9.P37 无噪声(理想)信道,奎斯特公式(知道信道容量到底指什么,注意单位) 噪声信道,香农公式(会计算) 10.P38 什么是基带信号、基带传输、频带传输,频带传输的三种调制方法(调幅、调频、 调相) 11.P40 脉码调制的步骤:抽样、量化、编码 12.P41 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了解每种复用 的原理 13.P52 循环冗余校验,会计算CRC码 14.P58 习题2.4,2.7,2.11,2.14,2.16,2.17,2.22 第3章数据链路层 1.P6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透明传输的概念 2.流量控制的作用 3.停等协议的原理 4.滑动窗口的原理,以及最大窗口尺寸如何确定 5.P75 连续ARQ协议中发送窗口、接收窗口的大小 6.P81 零比特插入/删除的方法 7.P87 PPP协议(点对点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PPP帧的格式(注意:PPP帧数据部分 不超过1500字节,什么时候会用到PPP帧?) 8.P95 CSMA/CD含义、原理、在什么网络中用(传统以太网)?在什么信道中用(半双 工还是全双工?) 9.P104 习题3.3,3.4,3.6,3.9,3.14,3.17,3.20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 一、一些基本的概念 ·怎么开通网络(哪些上网方式) ·几个全国性网络:中国电信(ChinaNet )中国网通(CNC Net )等 ·怎么判断能正确访问网络:IP 地址、TCP/IP 协议、网卡地址 IE 浏览器、ping 、tracert 等等 二、进一步挖掘计算机网络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能用来干什么? 3、计算机网络怎么实现这些作用? 三、网络的分类 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主要第二章、第七章)(选择,填空,综合应用) 一、OSI 七层参考模型(图文,每层的功能) 二、TCP/IP 网络体系结构(图文,每层的功能和协议) 三、五层协议体系结构(图文,每层的功能) 四、学会根据网络体系结构分析和处理网络故障(重点) 第二、三章物理层与数据通信接口(选择,填空)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四大特性(重点) 二、数据通信的方式(重点) 1)串行与并行 2)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三、EIA-232 (COM )接口标准 第4 章局域网、以太网标准:IEEE802.3 (选择,填空,简答,综合)、局域网的特点及主要拓扑结构(重点)、以太网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技术标准:IEEE802.3 (重点) a)物理层接口和媒介

b)MAC 层的主要功能 c)MAC 层控制技术:CSMA/CD d)以太网帧结构 四、带宽、吞吐量、时延、MAC 地址 五、网卡、集线器 六、以太网交换机的功能、转发原理和转发依据(重点) 七、以太网组网(重点) 八、虚拟局域网VLAN (广播域、冲突域) 第5 章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 (选择,填空) 一、WLAN 的组网(重点) a)有固定基础设施的WLAN b)无固定基础设施的WLAN 二、WLAN 设备 三、802.11 标准(重点) a)物理层标准 b) MAC 层协议 i. 隐蔽站/暴露站问题 ii. CSMA/CA 第6 章广域网(选择,填空) 一、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概念 二、多路复用的原理及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 三、拨号接入方式 四、ADSL 接入 第7 章因特网:TCP/IP (选择) 一、Internet 概述 二、Internet 的定义和组成、发展历程 三、Internet 的协议标准 四、了解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第8 章网际互联:IP (选择,填空,简答,综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1. 三网合一,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汁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在物理上互连,按照 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称作计算机网络「 3. 资源共享:⑴共享硬件资源:服务器、打印机、通讯设备(2)共享软件资源(3)共享数据: 数据库 4. 按按地域来划分:局域网和广域网。 建设计算机网络的属性来分: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分: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全互连形和不规则形。 按信息的交换方式来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 5. 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6. 数据崔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是表征事物的形式,例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 7. 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 8. 信道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9. 调制解调器:兼有调制和解调功能的器件。 10. 调制解调器最基本的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调幅、调频、调相。 11. 纠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足够的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在接收译码器的控制 下不仅可以发现错误,而且还能自动地纠正错误。 12. 检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一些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可以对所接收的数据进 行判断看其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错误,它不能纠正错误而是通过反馈信逍传送一个应答帧把这个 错误的结果告诉给发送端,让发送端重新发送该信息,直至接收端收到正确的数据为止。 13. 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仃DM) 14. 线路交换:通过网络中的结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 15. 报文交换:对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采用列一种数据交换的方法叫报文交换。报文交 换方式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在报文中包括要发送的正文信息和指明收发站的地址及其它控制信 息。在这种报文交换方式中,不需要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 报文分组交换:原理是把一个要传送的报文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作为报文分组的数据部分。17.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由低层至髙层分别是物理 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8. TCP/IP体系共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 19. 双绞线主要是用来连接汁算机网卡到集线器或通过集线器之间级联口的级联。 20. 光纤是一种细小、柔韧并能传输光信号的介质,一根光缆中包含有多条光纤。 21.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有以下优点:1•单个工作站损坏,不会对整个网络造成大的影响,而仅会影响该工作站。2.网络的扩展容易。3.控制和诊断方便。4.访问协议简单。 星型拓扑结构也存在着一泄的缺点:1.过分依赖中心结点。2.成本髙。 22•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有以下的主要优点:1.从硬件观点来看总线型拓扑结构可靠性高。

2023年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知识点大全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旳产物 2.计算机网络旳发展大体分四个阶段:1)以单台机为中心旳远程联 机系统,构乘面向终端旳计算机网络;2)多种主机互联,各主机互相独立,无主从关系旳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旳网络体系构造,遵照国际原则化协议旳计算机网络:4)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 3.逻辑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因特网是在原有ARPAnet技术上通过改造而逐渐发展起来旳,它 对任何计算机开放,只要遵照TCP/IP 旳原则并申请到IP地址,就可以通过信道接入Internet。TCP/IP传播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 5.、有线电视与数据等均有各自不一样旳网络(三网合一) 6.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处在不一样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计算能力旳 计算机系统通过传播介质与通信设备互相联接,在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通信软件旳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旳计算机旳集合。 7.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概念上讲) 8.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与网络应用软件 9.分类: a、按传播技术:广播式网络、点一点式网络(星型、树型、网型) b、按分布距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c、拓扑构造: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构造 10.客户机/服务器构造(c/s) 11.计算机网络旳性能指标:速率带宽 12.带宽:“高数据率”旳同义词,单位是“比特每秒“ 13.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道在信道上旳传播速率(米/秒)) 14.误码率=传错位数/传播总位数 15.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互换而制定旳规定、约束与原则 三要素:1)语法:顾客数据与控制信息旳构造与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毕旳动作与做出旳响应。 3)时序:对事件实现次序旳详细阐明 16.层次 N层向n+1层提供服务,n+1层使用n层提供旳服务。 17.层次模型各层旳功能 (1)物理层:单位:比特 物理层旳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播原始旳数据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单位:帧 相邻网络节点旳信息流动 (3)网络层单位:分组

计算机通信网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答: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和网络计算的新时代等4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连接多个终端,组成一个远程联机系统。只有中心计算机具有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将多台计算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这里的多台计算机都有自主处理能力,不存在主从关系。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的特点是计算机互连,并具有同意的体系结构,遵守统一的国际标准化协议,这样可以使不同的计算机方便的互连在一起。 网络计算的新时代的特点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每台计算机必须以某种形式联网,并共享信息或协同工作,否则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用。 判断题;ISO's OSI协议层的辨析。 1)物理层不分辨传输的内容;正确。物理层只传输比特流,定义机械、电气等的功能,不分辨传输的内容。 2)运输层是由下到上第一个进行流量控制的层;错误。在数据链路层已经有基本的流浪控制功能,它负责和一条数据链路直接相连的两个节点间的流量控制,只不过运输层是又下到上第一个进行端到端流量控制的层。 3)数据链路层进行的差错控制主要是通过帧序号来进行的;错误。在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主要是通过检错码和纠错码来完成的,帧序号知识在反馈重发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4)会话层进行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错误。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的变换,在ISO's OSI中属于表示层而不是会话层的功能。 什么是网络协议(Protocol)?请举一些你所知道的网络协议并说明它们的相关功能。 答: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对等层通信是,对传送的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都必须遵循的一个共同的约定。在计算机网络的每个层次上都有若干协议。在日常的网络应用过程中,常见的协议如下:1)FTP(文件传输协议)——用来传输文件; 2)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发送邮件; 3)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Web网页浏览的基础; 4)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5)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6)IP(网际协议)——网络层互联的基础; 7)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动态获得主机IP地址等信息; 8)ARP(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翻译成MAC地址;等等。 比较OSI参考模型和Internet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层次模型;都有运输层,且它在两个参考模型中都是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的层次,都能提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运输服务;其最高层都是向各种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应用层等。 不同点:两者划分的层次数不同;对比OSI模型,Internet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Internet没有明确规定通信子网的协议,也不再区分通信子网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Internet中特别强调了互联网层,其中运行的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且互连网层向上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而不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等。 TCP和UDP是Internet模型中运输层的两种协议,试概述两者的差异和优缺点。 答: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需要在用户之间建立连接后,再传输数据,而当数据发送完毕后,必须关闭连接。它能够提供一定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从而保证按顺序传输。而UDP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所以它不提供上述机制,从而也不能保证报文不丢失和一定按序到达。在网络拥挤的情况下,如果要求更为可靠的顺序报文传输,则需要使用TCP协议;而在网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使用UDP协议则能够达到较高的效率。 简述可以从几种不同角度来对计算机网络分类。 答:按地理范围分类:局域网LAN、校园网C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全球网GAN; 按拓扑构型分类:星形、总线型、环形和不规则网形; 按物理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和卫星网等; 按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和专用网。 若某运载工具能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一次传递10盒8mm的磁带,每盒3盘带,每盘带容量为7GB。问在什么距离范围内,该运载工具的数据传送速率为155Mb/s的ATM网络要高? 答:(10*3*7*1024*8)/(3600*S/80)>155 在小于 S=80*(10*3*7*1024*8)/(155*3600)km=246.4km 的距离范围内该运载工具的数据传送速率比155Mb/s的ATM网络要高。 对于一副1024*768像素的图像,每个像素需要3B。假设图像没有经过压缩,也不考虑网络传输中增加的额外开销,那么用56kb/s的调制解调器传输需要多长时间?用500kb/s的有线带宽呢?用10Mb/s的以太网呢?用155Mb/s的ATM网呢? 答:1024*768*3*8=18874368b‘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是知识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能够实现个人、组织与组织外部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人们透过知识网络进行信息合作与交流。目标是把技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有效结合。可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前者强调组织内部员工间与组织间的知识交流,后者强调组织外部的知识来源,包括社区、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竞争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一) 1.计算机科学基础 1.1数制及其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 1.3算术运算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2.1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CPU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 ·存储器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 ·I/O接口、I/O设备和通信设备 2.2软件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配置 ·操作系统的功能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网络管理软件的功能 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1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信号、信道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模型的构成 ·数据传输基础知识 ·数据编码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 3.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构成 ·协议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各层的功能 ·TCP/IP协议的概念及IP数据报的格式、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媒介的性能特点 ·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主要功能和特点·PSTN、N(B)-ISDN、X.25、DDN、FRN、ATM、xDSL、VSAT等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的性能特点 3.3局域网技术基础·IEEE802参考模型·局域网拓扑结构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 ·以太网的分类及各种以太网的性能特点 ·以太网技术基础、IEEE802.3帧结构、以太网跨距·交换型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4.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4.1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 ·因特网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务,以及我国的因特网现状 ·通过PSTN、ISDN、ADSL和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WWW、主页、超级链接、HTML的概念及应用 ·电子邮件、FTP、T elnet、BBS、ICQ、网络新闻组、网络传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