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朱伟2019年版word资料31页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

一、绩效和绩效考核(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的概念:绩效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围绕其任职的职位,为完成或卓越地完成所负责任,

而达到的不同阶段成果,以及在实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2、绩效管理的特性:1、多因性。2、为维性。

3、动态性。

3、绩效管理的内涵: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

的过程,以及促进员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改进与提高组织绩效水平。绩效管理包含几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第二,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第三,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4、绩效管理的特点:1、目标导向。2、强调发展。3、以人为本。4、系统思维。

5、注重沟通。

领会的内容:

1、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绩效界定: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绩效可以解释为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未了能够达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绩效和薪酬时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所作出的承诺。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职责。

2、绩效管理的目的:1、战略目的。2、管理目的。

3、开发目的。

4、信息传递目的。

5、组织维持目的。

6、档案记录目的。

3、绩效管理的作用:1、对企业的作用:(1)奠定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2)增强企业计划管理的有效性。(3)提供企业价值创造循环的动力。(4)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工具。2、对员工的作用:(1)使员工获得工作状况及业绩反馈。(2)提高员工工作效率。(3)促进员工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

3、对管理者的作用:(1)帮助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2)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3)节约管理者的时间。

简单应用内容:

1、绩效管理的典型模式:

(1)、“德能勤绩”式:“德能勤绩”式的管理曾一度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年终考核中普遍采用。其本质特征是:业绩方面考核指表相对德、能、勤方面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考核指标的核心要素并不齐备,没有评价标准,更谈不上设定绩效目标。还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很多企业是初始尝试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重点往往放在绩效考核上;第二,没有部门考核的概念,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等同对部门的考核,没有部门考核与部门负责人考核的明确区别;第三,考核内容更像是对工作要求的说明,这些内容一般来源于公司倡导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等;第四,绩效考核指标比较简单、粗放,大多数考核指标可以适用于一级别岗位,甚至使用所有岗位,缺乏关键业绩考核指标。第五,绩效考核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该模式对刚刚起步的企业有积极作用。

(2)“检查评比”式:其典型特征是: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详细列出工作要求及标准,考核项目众

多,单项指标所占权重很小;评价标准多为扣分项,很少有加分项;考核信息来源是个重要问题,除个别定量指标外,绝大多数考核指标信息来自抽查;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组成考察组,对下属单位逐一进行监督检查,颇有检查评比的味道,不能体现对关键业绩的考核。该模式考核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作用,对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其积极意义。该模式有两个重大的缺陷:一是绩效考核结果没有效度;二是由于考核项目众多,缺乏重点,实现不了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员工会感到没有发展目标和方向,缺乏成就感。大致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考核项目众多,员工感觉不到组织发展方向和期望的行为是什么;第二,考核操作实施过程中,抽查检查是普遍采用的方式。第三,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偏差,另外考核者往往不是被考核者的直线上级,不必对考核者业绩负责,导致绩效考核的随意性。

(3)“共同参与”式:该模式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绩效考核指标比较宽泛,缺少定量硬性指标,这给考核者留出了很大的余地;二是崇尚360度考核,上级、下级、平级和自我都有进行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往往占有比较大的权重;三是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发放联系不紧密,绩效考核工作不会受到极力抵制。改模式对提高工作质量以及团队精神的养成,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维系组织稳定的协作关系,约束个人的不良行为,督促个人完成各自任务,以便完成团队的整体工作。该模式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负面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部分考核指标不需要过多的考核信息,考核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有意识误差”和“无意识误差”。第二,在涉及个人利益关系时,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不可能公正、客观,“吃亏”的往往是“老实人”。第三,这种评价一般与薪酬联系不太紧密,薪酬的激励作用有限。第四,表面的和谐氛围,实则是创新能力的扼杀。

(4)“自我管理”式:这种管理理念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假设坚持“Y”理论:认为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是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自我管理”式的显著特征是:通过制定激励型目标,让员工自己为目标的达成负责;上级赋予下属足够的权力,一般很少干预下属工作;很少进行过程控制考核,大都注重最终结果;崇尚“能者多劳”的思想,充分重视对人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结果除了与薪酬挂钩外,还决定着员工的岗位升迁或降职。“自我管理”式绩效管理有如下特点:第一,由于“自我管理”推崇“Y”理论人性假设,在中国目前社会发展水平下,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期望员工通过自我管理来实现个人目标有时是不现实的。第二,“自我管理”式绩效管理缺乏过程控制环节,对目标达成情况不能及时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和危险,等发现问题时可能已经太迟而没有挽回余地了,因此可能会给组织带来较大的损失。第三,绩效辅导实施环节工作比较薄弱,上级领导往往不能及时对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辅导,也不能及时给予下属资源上支持,因此绩效管理的提升空间有限。第四,被考核者通常小集体意识严重,不能站在公司全局的角度看问题,被考核者绩效目标与组织目标往往不一致,不能保证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一般)

领会的内容:

1、绩效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观点:

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罗杰斯和布雷德拉普。罗杰斯在其1990年的研究成果中阐述了在地方政府中实施绩效管理共同权力范围体系,布雷德拉普认为绩效管理是由计划、改进和考察三个重要过程组成。这种观点的核心是将绩效理解为组织绩效,强调通过对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实施组织的战略目标。个体因素即员工虽然会受到整个体系变革的影响,但却不是绩效管理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

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安斯沃斯和史密斯提出一个三步骤循环模型,认为要用计划、评估和反馈的循环过程来描述绩效管理;特灵顿和霍尔也提出了一个三步骤模型,分别是计划、管理和绩效考察。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该在对雇员的期望值问题上形成一致的认识,提倡员工对组织活动的直接投入和参与。

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这种观点把绩效管理视为一种综合

体,在这个综合体系中,一方面对组织框架的阐述更加清楚,认为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各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体工作单位的宗旨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另一方面又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以雇员为中心参与,认为绩效管理的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并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公司的绩效。

2、绩效管理应用的发展历程:国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成本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财务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绩效管理创新时期。1、成本绩效管理时期:成本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发展的基础,这种考核容易操作,然而这种绩效管理从单一成本的角度进行,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从事多种经营活动的考核需要。2、财务绩效管理时期:从财务角度进行绩效考核是绩效考核的进一步创新,避免了原有的单一从成本的角度进行考核的弊端,结合了收入等收益性指标建立了财务考核指标体系,从而较为全面地进行了绩效考核,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满足了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3、绩效管理创新时期:它的核心是更加关注非财务信息,并将其与财务信息结合起来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践中,这样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管理。这一时期以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提出的平衡记分卡为标志。

3、绩效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应用的发展:绩效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也可以清新地分区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奖勤罚懒(20世纪60、70年代)。第二阶段:主观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德能勤绩(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第四阶段:科学考核(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三、绩效管理的体系(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1、绩效计划。

2、绩效实施。

3、绩效评价。

4、绩效应用。

5、绩效改进。领会的内容:

1、绩效管理中各级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

(一)人力资源部的角色和职责: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主要承担的职责是:制定方案和规则;提供实施咨询和辅导;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设计绩效考核体系。第二,为参与绩效考核的评估者提高培训。第三,监督和评估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二)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在绩效管理工作中,高层管理者在战略方面主要承担以下职责:第一,指明公司工作的方向,确立公司未来的发展;第二,承担公司发展所必须承担的风险;

第三,倡导并执行公司文化及价值观;在对员工方面,高层管理者主要承担以下职责:第一,奖励和鼓励员工出色工作;第二,发现和培养公司未来的高层管理者,并付诸行动。

(三)一线经理的角色和职责:一线经理是绩效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角色。现实中反馈和辅导是一线经理的在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责。第一,这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持续的过程。主管必须及时、主动告知员工的表现,主管的工作目的地帮助员工发挥个人最大的潜力,达到公司业绩目标。第二,一线经理必须帮助员工获得成功的辅导,以确保员工尽可能有效地处理即将出现的问题,应对潜在的问和挑战。第三,一线经理必须提供帮助员工改进和提高能力的辅导,其目的是帮助员工加强某一特定领域的业绩表现,以便达到公司对其业绩的要求。

第四,一线经理必须在员工业绩表现出色时提供辅导,认同员工良好的业绩,目的在于鼓励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表现。

(四)主管人员的角色和职责:在对员工方面,主管人员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责包括:第一,指导或辅导员工按公司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第二,提供员工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有关资源;第三,帮助员工创造运用技能的机会,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第四,排除员工在完成任务中所遇到的障碍;第五,为员工规划良好的职业发展。在对公司方面,主管人员应承担的主要职责包括:第一,对上级和公司目标负责;第二,对公司业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是公司完成目标的中间力量;第四,是公司和员工沟通渠道的中间体;第五,保证公司政令的畅通。(五)员工的角色和职责:员工参与评估过程的益处还基于下述理由:第一,它使员工对所有正式

或非正式的评估都设定了合理的基调;第二,它能减少反馈的负面影响;第三,它能促进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

简单应用的内容:

1、绩效管理的五大关键决策:1、评价什么。所谓评价什么是指如何确定员工个人的绩效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及其目标值。2、评价周期。3、谁来评价。所谓谁来评价是指如何正确的选择绩效评价主体,即对被评价者作出评价的人。4、评价方法。5、评价结果应用。在管理实践中,绩效评价结果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绩效评价结果,诊断员工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二是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其他管理决策的依据。

综合应用内容:

1、优秀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一,绩效管理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以充分利用组织的内部资源并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绩效,从而促进部门和组织绩效提升。第二,建立激励机制要考虑企业员工的成熟度,正激励和负激励要平衡使用,不能走极端。第三,绩效管理体系是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绩效管理不仅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而且绩效管理还能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导向,能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组织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第四,绩效管理体系是站在提高组织和个人绩效的角度来设计的,绩效考核工作仅仅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都是绩效工作的重要环节。第五,系统的绩效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第六,系统的绩效管理需要公司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公司决策领导对绩效管理有一定的认识,注重绩效辅导和绩效沟通环节。第七,绩效考核注重结果考核和过程控制的平衡,对过程控制有实质有效的办法,有相对科学的方法来设定组织的绩效目标,能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接受。第八,绩效管理注重管理者和员工互动及责任分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励员工自我培养、开发、提高能力素质,进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第九,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对人的尊重,鼓励创新并保持组织活力,使员工和组织得到同步成长。

四、绩效管理的误区(重点)

领会的内容:

1、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与联系:绩效管理是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是绩效考核的拓展,二者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二者之间最根本的联系。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明确二者的区别。

简单应用的内容:

1、绩效管理的认识上存在的误区:1、将绩效管理等同与绩效考核。

2、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

3、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

4、员工对绩效缺乏理解。

综合应用的内容:

1、绩效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3、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4、过分关注企业短期绩效而忽视长期绩效。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绩效评估结果没能得到切实的运用。

第二章绩效管理的基础

一.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管理系统的特征:整体性、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领会的内容:

1、控制论的思想:控制论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理论,它以系统方法为基础,主要研究系统

中的沟通信息流。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控制论认为,无论是自动机器还是神

经系统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为通过

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控制。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

2、系统论的思想:系统论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结构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

整体,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新兴学

科,系统论由卡斯特在《系统理论和管理》一书中提出。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

系统都有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

于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的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

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

3、信息论的主要思想:信息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最早出现在通信领域。20世纪20年代,申农

和维纳从通信和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从通信的角度,信息时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

性的减少或消除;从控制论的角度,信息时控制系统进行调解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

互交换的内容。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接受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观念被引入企业管理系统。

信息论认为,现代化的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整个系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贯穿着两种

“流动”:一种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动,另一种是随之产生的大量数据、资料、指标、

图纸、报表等信息的流动。

简单应用的内容:

1、控制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是一个控制系统。这一控制系统首先

表现为员工、部门、组织绩效因果链中前一环节对后一环节的控制。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反馈和前馈存在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控制论对绩效管理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通过控制活动能提供用来调整目标与手段的反馈信息,在具有既定目标和既定的达到目标计划的情况下,控制职能包含着度量实际情况,把他们同标准对比,传出能用来协调组织活动,使之集中于正确方向并有利于达到动态平衡的信息。

2、信息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过程。同样绩效管理过

程也是一个信息过程,它首先表现为绩效结果与目标信息的比对过程;其次表现为过程监控中的绩效信息的反馈过程;还表现为绩效信息在绩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过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面对大量的、庞杂的信息流,就需要评估者和被评估者迅速、有效地得到必要的信

息。绩效管理对信息的要求,可要可以归洁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反馈。

二、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次重点)

识记内容:

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20世纪50年代,彼特‧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理

论。其基本思想有以下几点: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指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每个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指挥,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评估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进行的。

2、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爱德温‧洛克和休斯在1967年提出“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

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

3、目标设定与绩效之间的影响因素:目标的明确性和目标实现的难度会对组织的绩效产生重要影

响。在目标设定与绩之间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对目标的承诺、反馈、自我效能感、任务策略、满意感、高绩效循环模型。

4、激励理论的基本思想与类型:激励理论是关于激励的基本规律、原理、机制及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是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赖以发挥功能的基础理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理论,又是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需要激励模式。该理论认为需要是多层次的,低层次满足后才会转而追求高层次的需要。2、动机——目标激励模式。这一理论基础源于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激励=期望*效价。3、权衡激励模式。该理论的基础为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4、强化激励理论。概论论依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的强化理论。采用是要注意以下三个方法:第一,要按照员工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物。第二,及时的信息反馈;第三,奖惩结合,以正强化为主。

5、成本收益理论的主要思想:成本收益理论是与市场经济相对于的产物,是属于管理经济学的范畴,

其主要内容是:管理活动是一种价值产出,任何一项管理职能存在的意义在于此项管理活动正在或者即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即现实收益和潜在收益之和大于管理职能本身的成本。

6、权变理论的主要思想: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1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

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作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中心思想是:第一企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第二,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第三,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领会的内容:

1、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1、绩效管理的过程尤其是绩效计划阶段包含目标管理。目管理最

核心的内容是:如何制定恰当的目标并科学地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2、目标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绩效管理。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绩效管理,才能评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制定相应措施,行驶管理的控制职能,促使个人目标的完成,从而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达到目标管理的要求和效果。

2、激励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激励理论对绩效管理的实施有如下指导作用:需要激励模式下,当

员工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追求表现为希望知道自己绩效水平如何,希望自己的工作

成绩得到企业的认可,而这些通过绩效管理才能实现。动机——目标激励模式下,我们在进行绩效管理,目标制定要适度。权衡激励模式下,绩效目标事先沟通且可衡量,绩效管理体系严密。

3、组织公平感的基本思想:组织公平感是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

措施的公平感受;而社会公平感则是以不同的阶层、行业和职业等特征划分人群的公平感。员工的组织公平感来自于三个方面:分配公平感、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

简单应用:

1、成本收益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1、自利性。

2、经济性。

3、计算性。成本收益理论对绩效管理

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员工而言,配合绩效管理与抵触绩效管理均可看作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博弈是的不同决策,企业依据不同决策给予不同收益,员工能预见到的收益最大化应该是支持绩效管理。第二,就企业而言,绩效管理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小于绩效管理所带来的现实与潜在收益之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存在实施绩效管理的经济学理由。

2、权变理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对所有企业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在所有情况下都适合的最优绩效

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随着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具体如下:第一,在绩效评估的方法选择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避免绩效管理工作的简单化和一般化,根据权变理论,企业在选用自己的绩效评估方法时,首先要弄清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应用该方法的其他企业有何可借鉴的地方,分析该方法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才能加以变通,使之在本企业中真正被有效的运用。第二,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上,应注意和不同的企业文化环境相结合。

3、组织公平感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如何使绩效考评系统更为科学、合理,结合绩效管理过程中

影响公平感的因素,企业应该注意三项原则,并建立相应的六大机制。1、绩效考评系统原则:(1)公平解释原则。(2)平等对话原则。(3)相对稳定原则。2、绩效考评系统的建立机制:(1)员工参与机制。(2)自我评定机制。(3)反馈机制。(4)申诉机制。(5)监督机制。(6)绩效信息收集系统。

三、绩效管理的管理根基(重点)

识记内容:

1、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通常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

式,简单地说,组织文化通常表现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2、工作分析的要素:1、工作分析的主体:(1)工作分析小组。(2)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3)

工作任职者。2、工作分析的客体——工作岗位,其包括(1)工作名称的分析。(2)工作任务的分析。(3)工作职责分析。(4)工作关系分析。(5)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分析。(6)工作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及体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需求分析。

领会的内容:

1、组织文化的类型:1、长期导向的文化。

2、开放沟通的文化。

3、关心员工成长的文化。

4、关注

结果还是关注过程。

2、工作分析的原则:1、科学原则。2、系统原则。

3、动态原则。

4、目的原则。

5、参与原则。

6、

经济原则。7、岗位原则。8、应用原则。

3、工作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工作分析对

人员的招聘、选拔与调整具有指导作用。3、工作分析有利于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的进行。4、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和晋升提供了客观的标准。5、工作分析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6、工作分析有利于职业生规划的管理。

简单应用:

1、绩效管理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绩效管理在企业价值观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强化和构建作用。绩效

管理的贯彻,首先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地尊重员工,提供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舞

台。在这种主人翁的意识驱动下,更容易促使员工实现目标而努力,从而巩固、发展企业的文化,同时,绩效管理系统的运动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文化灌输的过程。

2、工作分析对绩效管理环节的作用: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1、职位描述是绩

效目标评估指标的来源。2、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3、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方式。

综合应用:组织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倾向,其中也必然对组织的吧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生关键性的影响。1、漠不关心的人力资源文化,对绩效的关心程度低,对人的关怀程度也低。2、严厉的人力资源文化,对绩效的关心高,对人的关怀低。3、富有爱心的人力资源文化,对绩效关心低,对人的关怀高。4、一体化的人力资源文化,对绩效和人的关怀都高。

第二篇绩效管理的体系框架

第三章基于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战略及其相关概念(重点)

识记内容:

1、战略的定义:战略的定义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把握:1、目标+手段。这是最传统的定义。

该定义战略为两件事情,一是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二是寻找确定实施这种目标的手段。2、问题+问题解决方案。该定义战略也是两件是:一是寻找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二是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3、基于核心能力。该定义战略为三件事:一是寻找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二是根据寻找出来的这种核心能力,确定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三是基于这种核心能力发展出与竞争对手竞争的手段。4、差异化的选择与定位,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战略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来的。包含两件事:一是战略是与众不同的;二是确定一个企业的位置或者定位。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

理。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进入企业的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和策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契合,不仅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更给企业的整个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在管理理念上,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经

过开发的人力资源可以升值增值,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2、在管理内容上,重点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3、在管理形式上,强调整体开发,要根据企业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调整职位,充分发挥个人才能。4、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人性化的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5、在管理手段上,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觉策依据。6、在管理层次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企业的计划于决策。

4、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涵义:战略性绩效管理是指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制定实施过程及其结果采取一定

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并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以战略为导向,并促使企业在计划、组织、控制等所有管理活动中全方位的发生联系并适时进行监控的体系。

领会的内容:

1、战略与绩效管理的脱节:1、观念上误区。

2、战略自身的空洞性。

3、部门间的目标冲突。

简单应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属服务中心,管理的出发点着眼于人,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是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率之目的。传统认识管理以事为中心,将人视为一种成本,把人当作一种工具。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控制和管理,属权力中心,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传统人事管理属企业的辅助部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主要的工作时负责员工的考勤、档案及合同管理等事务性工作。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灵活地按照国家及地方人事规定、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各种人力资

源政策,从而建立起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传统人事管理则主要是制度的执行,即按照国家劳动人事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劳动人事管理规定、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

管理和人本管理,属于预警式管理模式,机采取前瞻态度,防患于未然。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规范管理和事务管理,属事后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泛泛而谈,它有清晰的传导路径:企业的整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立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员工需求得到满足→员工满意度提高→生产率/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和忠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应用:使战略性绩效管理成为现实:1、建立战略目标体系。2、上下结合制定公司战略。3、战略实施过程的适时绩效考核评价。4、多指标半透明的评价方式。综述所述,只要我们更新观念,把企业战略制定纳入到绩效管理中来,对战略实施的过程采取多指标半透明的评价方式进行适时考评,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就一定能实现战略性绩效管理。

二、绩效管理的环境分析(重点)

简单应用:影响绩效的个体和环境因素分析:1、个体因素:知识、技能和动机被看作是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决定因素,而个体的其他特点,譬如性格、能力等,被认为受其他因素的潜在前提。个体因素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这样一个事实:雇员们会将它们带到工作中去,影响绩效表现。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物质环境的特点、目标的特点、任务的特点、工作职责的特点、社会环境的特点、组织的特点等等。环境因素又可分为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制约因素主要指工具与设备、时间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制约因素会阻碍个体发挥他们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及能力,削减个体工作努力的总程度。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某些方面,进而间接影响绩效。

综合应用:绩效管理的组织环境分析:1、企业目标和战略。企业要开发和设计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

体系,首先必须了解组织发展的目标,进而明确组织的战略。2、企业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3、企业

的治理结构。4、企业的动力机制。5、企业规模。6、企业文化。7、组织结构。

三、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低位(重点)

领会内容:

1、如何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企业过去地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决定它成功的核心能力因素是

什么?2、使得企业过去成功的核心因素是否会持续地使我们走向成功?是否其中的一些因素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走向成功的障碍?3、当我们审视未来成功的因素时,我们还缺乏什么?我们可能具备吗?如何培育这些成功的因素?

2、绩效管理与多元主体:1、企业组织需要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载体。(2)

绩效管理是构建和强化企业文化的工具。(3)绩效管理是企业价值分配的基础。(4)绩效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的手段。2、企业管理层需要绩效管理。3、企业员工需要绩效管理。

3、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定位:绩效管理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有机系统中占据着

核心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实现了很好的对接。

综合应用:利用绩效管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系统: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在运用绩效管理手段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药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绩效考核计划时要注意从培养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核心能力,是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知识,由很多竞争力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2、因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上到下的渐进过程,只能在拥有运用资源能力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核心能力,因此,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从基础的工作做起。3、最后因为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要反映在企业的绩效考核计划中,所以,企业的绩效标准要随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发展需求而改变。

第四章绩效计划

一、绩效计划概述(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计划的概念: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

领会的内容:

1、绩效计划的主体构成:绩效计划的主题主要是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员工的直接上级和员工

本人组成。

3、绩效计划制定的原则:1、与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绩效计划相一致原则。2、突出重点原则。3、可

行性原则。4、全员参与原则。5、足够激励原则。6、客观公正原则。7、综合平衡原则。8、职位特色原则。

4、绩效计划的组成要素:员工绩效计划及评估表格的主要组成要素:1、被评估者信息。2、评估者

信息。3、关键职责。4、绩效计划及评估内容。5、权重。6、指标值的设定。7、绩效评估周期。

8能力发展计划。

简单应用:绩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绩效计划制定中的问题:有效的计划要从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过高的计划会使员工难以完成甚至无法完成,从而失去应有的指导作用;而过低的计划,虽然容易完成,但组织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展,容易造成资源浪费。2、绩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的问题:在绩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员工个人、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员工不能顺利地执行计划。由于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绩效计划的实施效果。3、绩效计划实施效果反馈中的问题:不少管理者往往认为绩效计划实施效果的反馈就是简单地通报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导致沟通的范围过于狭窄;一些管理者担心如果反馈一些负面信息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员工并不太关心就如何改进绩效和管理进行深入的沟通。4、绩效计划修正中的问题:首先,一些组织认为绩效计划的修正只要听取管理者的意见就可以了,不需要员工的参与;其次,沟通的深度往往不够,多局限与表面现象的讨论,很少涉及问题本质的探究,自然要也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影响计划修正的科学性。

综合应用:绩效计划制定的流程:1、绩效计划的准备。2、绩效标准的确定。3、绩效目标的确定阶段。4、绩效计划的沟通。5、绩效计划的审定和确认。

二、绩效目标的确定(次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目标的概念: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绩效目

标的设定其实就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是的参照系。

2、影响绩效目标的要素:一般来说,绩效目标的制定必须认真考量两个要素:其一是部门战略规划。

其二是往年的绩效目标和结果。

3、绩效目标的组成:一般来说,绩效目标有绩效内容和绩效标准两部分内容组成。1、绩效内容:

绩效内容包括绩效项目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1)绩效项目是绩效的纬度,也就是说要从哪些方面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绩效的纬度,即绩效评价项目的主要有三个: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2)绩效指标是绩效的经度,指的是绩效项目的具体内容。可以理解为是对项目的分解和细化。绩效指标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客观性。2、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指与其相对应的每一项目标任务应达到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性。

4、绩效内容的概念与组成:绩效内容界定了员工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它规定员工在绩效评价期

间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绩效内容包括绩效项目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1)绩效项目是绩效的纬度,也就是说要从哪些方面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绩效的纬度,即绩效评价项目的主要有三个: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2)绩效指标是绩效的经度,指的是绩效项目的具体内容。

可以理解为是对项目的分解和细化。绩效指标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客观性。

5、绩效标准的概念:绩效标准指与其相对应的每一项目标任务应达到的绩效要求。它明确了员工的

工作要求,也就是说,对于绩效内容界定的事情,员工应该怎样来做或者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领会的内容:

1、绩效目标的重要性:1、为员工提供了行动指南,有利用于员工进行自我管理。

2、有助于员工了

解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价值。3、为绩效实施和绩效评价提供了主要的依据。

2、绩效目标的类型:1、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2、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3、一般目标与创新目标。

4、行为目标与结果目标。

3、绩效目标的SMART原则:1、目标是具体的。2、目标是可衡量的。3、目标是可达到的。

4、目

标是与公司和部门目标高度相关的。5、目标是一时间为基础的。

简单应用:沟通在绩效目标制定中的重要性:有效的绩效计划管理离不开充分的沟通,沟通贯穿于绩效计划管理的全过程,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对沟通又有不同的要求。1、绩效计划制定式的沟通。在计划制定之时进行沟通有利于组织成员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增强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绩效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沟通。绩效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沟通,不仅是沟通的重点,也是沟通的难点。在绩效计划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是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为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3、绩效计划实施效果反馈中的沟通。在绩效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管理者要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员工近期的表现告诉员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以及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4、绩效计划修正中的沟通。根据绩效计划实施效果的反馈以及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经常需要对原来绩效计划进行修正。通过认真总结上阶段绩效计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过程存在的不足,在绩效周期内,制定更加合理的绩效计划。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评价指标的含义:绩效评价指标指的是对被评价者的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个人能力、

业绩等因素)进行评价的各项目。

2、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可以大致分为指标名称、指标编号、指标定

义三个方面。1、指标名称:指的是对评价指标的内容作出总体性概括的一个名词界定。2、指标编号:为了便于管理、一目了然,通常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号,以方便查询和管理。3、指标定义:对指标的内在性质和范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界定、说明,防止评价双方在理解上产生差异。

3、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的特征: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具有完整性、协调性和比例性三个特征:1、完整

性:是指各种标准应当相互补充,扬长避短,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完整性反映了标准体系的配套特征。2、协调性:指各种标准之间在相关的质的规定方面的衔接,相互一致协调发展,它反映了标准体系的统一性与和谐性。协调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相关性的协调,另一种是延伸性的协调。3、比例性:指各种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它反映了标准体系的统一性和配比性。

4、绩效评价尺度的概念:绩效评价尺度是用来将实际的绩效和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并确定实际的绩效

处于绩效标准中具体位置的一种工具,它是在绩效标准指导之下用来度量实际绩效的一把尺子。

5、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是一种主要由决策者根据历史数据和他们自己的直观判断来确定权重的

方法。

6、重要性排序法:该方法的操作过程为:对要赋予权重的几个指标,按照他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序,

分别给每一个指标相应的显示其重要性的分数,最终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得分在所有绩效指标整体重要程度得分之和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7、对偶比较法:将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汇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权重的设计方

法。1、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与赋分。2、统计行中指标的最好得分,也就是各个指标所在行的得分相加。3、求出行中指标的权重,用行中各个指标的最后得分除以所有指标最后得分之和,即可求出行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8、倍数加权法:首先选出最次要的评价要素,将之设定为1,然后将其他评价要素的重要性和该评

价要素作比较,得出重要性的倍数,然后进行归一处理。倍数加权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的区分各评价要素的重要程度。

9、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加权设计中的不确定因素,不过它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

首先需要建立评判量化等级表。

领会的内容:

1、绩效评价指标的类型:1、业绩、能力和态度指标。可以分为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工作能力评价

指标、工作态度评价指标。2、目标指标和挑战指标。

2、绩效评价标准的要求:一般而言,一项有效的绩效评价标准必须具有以下七项要求:1、标准是

基于工作而非基于工作者。2、标准是可以达到的。3、标准是为人所知的。4、标准是经过协商而制定的。5、标准要尽可能具体而且可以衡量。6、标准有时间的限制。7、标准是可以改变的。

3、绩效评价标准的类型:1、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2、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

4、绩效评价尺度的类型:1、量词式标度。2、等级式标度。3数量式标度。4、定义式标度。

综合应用: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步骤:1、分解组织目标,确定岗位职责。

2、确定工作要项与工作要求。

3、建议评价指标组合。

4、设置评价指标的优先顺序。

5、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

6、建立评价指

标的评价尺度。

2、绩效评价指标标准的设计:

3、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设计的方法:1、经验判断法。2、重要排序法。3、对偶比较法。

4、倍数加权

法。5、层次分析法。

4、设置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1、战略一致性。2、指标内涵明确性。3、指标独立性。4、指标

具有针对性。5、指标具有可测性。

第五章绩效实施

一、绩效实施概述(次重点)

识记:绩效实施的概念:绩效实施是指员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绩效计划开展工作,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助解决,并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的过程。1、绩效实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2、绩效实施的核心是持续沟通式的绩效辅导。3、绩效实施结果是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领会:绩效实施的必要性:1、绩效实施是绩效计划实现的保证。2、绩效实施可以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3、绩效实施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

二、持续的绩效沟通(重点)

识记内容:

1、正式沟通的概念与类型:一般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分为:书面报告、管理者与员工的定期面谈、管理者参与的小组会议或团队会议、咨询和进展回顾。

2、非正式沟通的概念与类型:非正式沟通方法没有事先的计划,没有正式会议或书面形式,只是利

用非正式会议、闲聊、喝咖啡的间歇时间进行简短的交谈。

领会的内容:

1、绩效沟通的作用:1、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

2、绩效沟通是提供考核制度效率的

基础。3、绩效沟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2、绩效沟通的渠道:绩效沟通的渠道主要包括向下沟通、向上沟通、双向沟通、绩效反馈等形式。

3、书面报告、定期面谈、团队会议、咨询、进展回顾等正式沟通类型的优缺点分析:

书面报告的优缺点:

简单应用:

1、绩效沟通的内容:1、了解工作情况。绩效沟通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了解下属工作情况。

2、适时

进行反馈。绩效反馈是使员工了解自身绩效水平的手段,是绩效沟通的主要内容。3、全程实施辅导。

2、绩效沟通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1、准备阶段的绩效沟通:传播理念。企业在实施绩效

管理之前要做好充分全面的沟通工作,要把绩效管理的目的、目标,以及方法用途普及传播给企业员工,是他们明白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客观考察员工工作的优劣,扬长避短实现绩效的持续改善。2、前期的绩效沟通:目标认同。通过企业正式的战略沟通渠道将企业的战略意图和目标清晰地传达给员工,将企业经营方向转换为绩效指标,产生共同的方向和目标。3、中期的绩效沟通:克服障碍。4、后期的绩效沟通:指导激励。后期的绩效沟通主要是绩效考核结果的沟通和我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员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原因分析等内容。

综合应用:

1、绩效沟通的具体步骤:1、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员工主动交流。

2、阐明管理者的需要。

3、付诸行

动。4、进行协调式的沟通。

2、绩效沟通的技巧:1、坚持绩效训诫的原则。2、慎用评论和批评。

3、不要轻易挑衅性提问。

4、

避免不当劝告和肯定。5、不要贸然提供建议和命令。6、注意语言使用的技巧。7、不要言过其实。

8、主要态度的评估。9、要言之有物。10要巧妙地处理争执。

三、绩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重点)

识记内容:

1、考勤记录法:这种收集信息的方法最常用,主要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如出勤、缺勤及其原因。

2、生产记录法:这种方法在生产服务型组织中常用,主要记录如产品数量、消耗原材料数目、服务

的数量和质量等生产情况。

3、定期抽查法:也称取样法。定期抽查生产、加工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并由专人记录抽查情况。

4、项目评定法:这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指定专人对员工逐项评定。

5、关键事件记录法:就是对员工特别突出或者异常失误的情况进行记录。关键事件的记录有利于主

管对下属的突出绩效进行及时的激励,对下属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纠偏。

6、减分搜查法:按职位或者岗位要求规定应遵守的项目,顶出违反规定的减分,定期进行登记。

7、观察法:观察法是指主管人员直接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并将之记录下来的方法。

8、工作记录法:该法是指通过工作记录的方法将员工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记录下来。

9、他人反馈法:这是指管理者通过其他员工的汇报、反映来了解某些员工的工作绩效情况。

领会的内容:

1、绩效信息的分类及含义:一般而言,可以将绩效管理系统需要的信息分成两类,组织层面的信息

和个人层面的信息。1、组织层面的信息主要包括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计划、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二级单位(如部门或分部)战略经营计划、基层的年度经营计划。(1)长期战略发展计划是公司和各主要部门为了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规划文件。(2)经营计划是短期的(一般为一年期限),当然更详细,各单位在确定的年度中应达到的目标也更明确。

2、员工(个人)层面的信息。基于员工的行为和结果可以将员工绩效信息细分为两种类型:(1)

以行为为基础的信息。(2)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

2、绩效信息的内容:目标和标准达到(或未达到)的情况;员工因工作或其他行为受到表扬和批评

情况;证明工作绩效突出或低下所需要的具体证据;对员工找到问题(或者成绩)原因有帮助的其他数据;与员工就绩效问题进行谈话的记录,问题严重时还应让员工签字。

3、信息收集与分析的目的:1、提供一份以事实为依据的员工工作情况的绩效记录,为绩效评价及

相关决策作基础;2、及时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3、对员工进行行为、态度的信息掌握,发现长处和短处,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与再教育;4、在发生法律纠纷时为组织的决策辩护。4、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意义:1、信息收集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2、绩效信息有助于提高管理

效率。3、绩效信息是决策的依据。4、绩效信息是解决各种纠纷的依据。

5、绩效信息收集的渠道与途径:1、绩效信息的渠道与来源:信息收集的渠道可以企业中的所有员

工。绩效信息收集可以有多种主体:(1)直接客户。(2)总经理。(3)员工。(4)管理者或直线主管(经理)。(5)同管理者的部门和管理者的员工有联系的其他部门的经理和员工。(6)供应商。

绩效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现存的数据。(2)临时调查数据,主要是员工的行为、态度、能力等指标的信息。(3)初加工的信息,这是指将所有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根据一定的目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的数据。2、绩效信息的载体:数据的载体有文档、电子版本。绩效文档可以是复杂的表格,也可以是简单的笔录。3、绩效信息的结果表现形式:绩效信息的最终成果形式是用于不同目的和场合的各类绩效信息报告。

简单应用:

1、绩效信息收集常见的误区:1、绩效管理与日常管理割裂。

2、绩效信息跟踪记录不全。

3、绩效信

息不能体现指标内容。

2、绩效信息收集的原则:1、有目的的收集信息。2、让员工参与收集信息。

3、抽样法收集信息。

4、

将事实与推测区分开来。5、简单适度原则。

综合应用的内容:绩效信息收集的测略:

第六章绩效考核

一、绩效考核概述(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考核的概念:绩效考核通常又被称为绩效评估、绩效评价或业绩考核,它是运用科学的考核

方法依据职位说明书和绩效考核标准对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和工作潜力进行有组织、有步骤地考核和评价,并将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2、信度的概念:信度是指绩效考核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即用同一考核方法和程序对员工在

相近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两次测评结果应当是一致的。

3、效度的概念: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与真正的工作绩效的相关程度,即用某一考核标准所测到的是否

是真正想测评的东西,它强调绩效考核方案方法测量人的能力的和实际绩效内容的准确性程度。

4、常见的绩效考核误差的类型及其概念:1、晕轮误差:通常又称为晕轮效应,是指当评定者对一

个人呢某种特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从而造成以偏盖全,产生评估误差。2、逻辑误差:逻辑误差是指考核者在对某些逻辑关系的评价要素进行评价时,使用简单的推理而造成的误差。3、首因误差:首因误差,也称第一映像误差,是指员工在绩效计划实施初期的绩效表现对考核者考核其以后的绩效表现会产生延续性影响。4、近因误差:近因即最近的印象,由于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不断有新信息提供,而原来的印象已渐渐淡忘,导致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5、宽大化倾和严格化倾向:宽大化倾向是绩效考核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误差行为,它是指考核主体在考核中有意放宽标准,对被考核者所做出的评价往往高于其实际业绩的倾向。6、趋中化倾向:趋中化倾向是指考核者对一组被考核者做出的考核结果相差不多,且都集中在考核标准的中间及偏高的位置,导致考核成绩拉不开距离。7、个人偏见误差:考核者个人偏见是指在进行各种考核时,考核者可能在员工的个人特征,如民族、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等方面存在偏见,或者偏爱与自己行为或人格相近的人,造成人为的不公平。8、对比效应。对比效应是指在绩效考核中,将某一被考核者与其前的某位考核者进行对照,从而根据考核者的印象和偏爱做出与被考核者实际工作情况有偏差的结论。9、溢出误差:溢出误差是指因素被考核者在考核期之前的绩效失误而降低其考核等级。

领会的内容:

1、绩效考核的不同类型划分及含义:

2、绩效考核的意义:

对员工而言:1、绩效考核为员工的晋升、降职等提供依据。2、绩效考核能了解员工的素质状况以及培训发展需求。3、绩效考核为薪酬决策提供依据。4、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

对组织而言,绩效考核已经成为组织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绩效考核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2、通过绩效管理改善组织整体运营管理。3、为下一期的绩效管理指标完成作准备。

3、绩效考核外部和内部的影响因素:(一)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

组织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社会因素和政治、法律因素等。1、国家法律法规。2、企业所处的行业。(二)内部因素。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对考核的认识和绩效考核者的专业程度。2、客观因素。包括企业的发展阶段、员工类型、人力资源系统的规范化程度、成本、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的支持程度。

4、信度的影响因素:影响考核信度的因素有考核者和被考核的情绪、疲劳程度、健康状况等,也有

与考核标准有关的因素,如考核项目的数量和程序,忽略了某些重要的考核维度,不同的考核者对所考核项目的数量和程序,忽略了某些重要的考核维度,不同的考核者对所考核维度的意义及权重有不同的认识等,这些因素都会降低考核的信度。

5、信度的判断方法及其含义:1、重测方法。这一方法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场合,使用同

一考核方法测量同一组被考核者,不同时期考核结果的相似程度比较高就说明信度较高。这一方法实际上是评估绩效考核方法在不同时期的稳定性。2、考核者内部信度测量。即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考核者独立考核统一员工的绩效,检查不同的考核者的结果是否一致,是否不接受考核者的个人因素影响。3、考核量表的内部信度测量。即检查同一考核维度的所有考核项目是否测评的是同一内容,如果测评的是同一内容,则说明考核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高,即内在信度高。

6、效度的影响因素:效度考核的效度首先要受被考核者绩效因素的影响,即是否有效考虑了被考核

者工作绩效的所有重要内容;其次还要受到组织分析层次的影响,是否对组织、部门或团队、个人三个层次的绩效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最后要受到考核时间的影响,过早或过晚地考核均会影响考核的有效性。

7、效度的判断方法及其含义:效度分析有很多种方法,其测量结果反映效度的不同方面:1、内容

效度。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有测量的内容或主题。

对内容效度效度常采用逻辑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主要依据调查设计人员的主

观判断来测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有效反映被考核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绩效要求。2、预测效度。预测效度是指对个体现有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与下一考核期间的考核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是否能够预测员工工作的预期绩效。评价预测效度的方法是相关分析或差异显著性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选择一种指标或考核工具作为一个合适的准则往往十分困难,使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结构效度。结构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测量之间的对应程度,用以考察量表实际测量的是哪些特征,表示绩效考核在多大程度上正确的验证了考核设计时的理论构想。结构效度所采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

8、绩效考核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2、公开性原则。3、严格性原则。4、及时反馈原则。5、差别

界限原则。6、单头考核原则。7、定期化和制度化原则。8、针对性原则。

简单应用:避免考核者误差可采用的措施:1、科学选择考核主体。2、对考核主体进行必要的培训。

3、选择正确的绩效考核方法。

4、及时有效地调整绩效考核体系。

综合应用:

1、绩效考核组织层面的实施类型与程序:

二、绩效考核主体(次重点)

识记内容:绩效考核主体的类型:绩效考核主体是组织绩效考核人,合格的绩效考核者应了解被考评者职位的性质、工作内容、要求以及绩效考核标准,熟悉被考评者的工作表现,最好有近距离观察其工作的机会,同时要公正客观。主体可选用被考评者的主管、同事、下属、被考评者本人、顾客和外部专家。

领会的内容:

1、主管考核的优缺点:主管考核指上级主管对下属员工的考核,可以分为直接主管和间接主管考核。

(1)直接主管考核的优点:第一,直接主管平时与员工接触最多,对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表现比较熟悉,因而对员工的考核能够做到全面、科学;第二,考核可与加薪、奖惩相结合,有机会与下属更好地沟通,了解其想法,发现其潜力;第三,有直接主管考核其员工可以增加主管在员工心中的权威性,有利于主管指挥和命令的有效执行;第四,直接主管考核能够增加主管的责任心,提高其积极性,进而可以通过考核工作推动其下属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2)直接主管考核的缺点:第一,由于直接主管掌握着切实的奖惩权,考核时下属往往心理负担较重,不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客观,可能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第二,直接主管容易因个人喜好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三,上级不可能了解员工所有的行为,故考核也存在有失客观的可能;

第四,为了考核好员工,直接主管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员工的工作表现上。

简单应用:绩效考核主体选择的要求:1、绩效考核主体的选择要有助于实现考核的目的。2、绩效考核主体应对所考核人员的工作情况有一定了解。3、注重主管的主导性作用。

三、绩效考核的内容(一般)

领会的内容:绩效考核内容的选取原则:1、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一致。2、对考评内容进行分类。

3、不考评无关内容。

4、考核要有侧重。

简单应用内容:

1、市场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1、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特征与要求,其特征为:需要更高

的人力投资成本;工作压力大;容易衡量;自主性较强;工作时间弹性大;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兼顾。其要求为:首先,量化的业绩指标要占整体考核很大比重,而且这种业绩指标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挂钩。但是,同时需要加入定性指标来约束其日常行为;其次,从团队角度出发,其考核体系里往往加上内部沟通与协调的考核指标,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信息系统建立情况、工作态度等。2、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指标:(1)指标类型:业绩指标、行为指标、能力指标。(2)营销经理考核指标:营销计划完成率、营销经理管理的营销人员的达标率、营销费用使用率、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态度。(3)营销人员的目标考核。

2、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1、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方向:

对于行政人员的考核一般通过下列途径来进行:市场、公司、业务部门、员工。2、行政管理人员的“业绩”量化:①计划管理以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进度量为指标,把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②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和一个计划网络,它贯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生产经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量化考核行政管理人员需要遵循目标导向、成果导向和计划导向,避免跌入“量化陷阱”。对确实找不到直接量化指标的岗位或人员,可以选择吗,满意度调查、内部服务投诉次数、月度工作计划、任务考核等方式。3、素质考核:(1)素质考核的内容。在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考核中,应当着重考察其心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核心是协调能力,相对的权重也最大。(2)考核者选择。(3)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的关系。

3、生产运营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1、生产运营人员的绩效。2、生产运营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生

产运营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员工的工作业绩和态度,一般分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内容。

4、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1、研发人员考核的难点。(1)目的单一、导向不尽合理。(2)指标体

系简单粗放。(具体表现为:第一,考评指标构成不合理。第二,考评指标与被考评者职务工作的关联性不强。第三,考评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第四,团队绩效没有落实到个体。)(3)方法片面僵化,操作程序粗糙。(4)考核主体的选择存在缺陷。2、变革研发人员的绩效考评体系。(1)考评内容要兼顾多个方面。(2)合理设置考评主体。(3)选择相应绩效考评方法。(4)沟通应贯穿于考评的整个过程。

5、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1、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1)考核内容:高层管理人员

是否能“做正确的事”成为对其进行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更多地注重具体的、可量化的且与组织运营相关的指标,主要是一些财务指标,如股东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销售增长率、利润、成本等指标。(2)考核指标。通常有财务指标,包括收入的增长率、成本降低率、劳动生产率、资产的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等;客户指标,包括市场份额、老客服挽留率、新客户获得率、顾客满意度;内部运营指标,主要考核对客户满意度和实现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业务流程创新过程、经营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等;学习和成长指标,主要涉及员工的能力提高、信息系统的建构、激励、授权与相互配合等。(3)自我述职。2、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1)考核内容:第一,绩效考核。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第三,管理能力。第四,指导能力。第五,沟通和协调能力。第六,创新能力。(2)考核指标。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来自于组织的发展和战略目标,通过分解各个方面的目标,形成中层管理人员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中层管理者的考评通常采用360度考核方法。

6、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工作类型。(1)一般性人力资

源绩效工作。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选拔、聘用与评估;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源薪酬福利;人力资源综合性管理。

第七章绩效反馈

一、绩效反馈概述(重点)

识记内容:绩效反馈的含义与组成:绩效反馈是为了让员工了解自己在本绩效周期内的业绩是否达到所定的目标,行为态度是否合格,让管理者和员工双方达成对评估结果一致的看法;双方共同探讨绩效未合格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同时,管理者要向员工传达组织的期望,双方对绩效周期的目标进行探讨,最终形成绩效合约。反馈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由反馈源、所传送的反馈信息、反馈接受者三部分组成。

领会的内容:

1、绩效反馈的作用:首先,绩效反馈在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是考核公开

化,确保考核的公平与公正。其次,绩效反馈是提高绩效的保证。最后,绩效反馈可以排除目标

冲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绩效反馈的分类及其含义:

3、绩效反馈的基本原则:1、经常性原则。2、对事不对人原则。3、对问少讲原则。

4、着眼未来原

则。5、正确引导原则。6、制度化原则。

简单应用:绩效反馈的基本步骤:1、制定绩效面谈计划。2、做好绩效面谈准备。3、被考评人述职。

4、考核人对被考核人预评估。

5、考核责任人与被考核人双向沟通。

6、有分歧,提请仲裁。

7、仲裁意见。

8、确定被考核人年度(或季度)绩效考核得分。

9、考评双方商讨绩效改进计划。10、倾听被考核人对工作的建议及其他方面的意见,作好记录,并给出初步答复。11、填写《岗位责任考核书》。

二、绩效反馈面谈(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面谈的含义:所谓绩效面谈,是指绩效结果反馈者与被考评人之间共同针对绩效评估结果所

做的检视与讨论。绩效反馈面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绩效考核详细情况告知被考核人,给其今后改进工作提供详细的方向和信息;二是从被考核人那里详细了解绩效考核制度及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考核办法积累信息。

2、绩效反馈面谈的具体内容:1、工作业绩。2、行为表现。

3、改进措施。

4、新的目标。

领会的内容:

1、绩效反馈面谈的意义:1、有助于正确评估员工的绩效。

2、有助于探讨绩效未合格的原因所在并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3、有利于管理者向被管理者传递组织的期望。4、有助于员工形成个人绩效合约。

2、绩效反馈面谈的原则:1、建立并维护彼此之间的信任。2、清楚说明面谈的目的和作用。

3、鼓励

员工多说话。4、注意安全身心的倾听。5、避免对立与冲突。6、集中于未来而非过去。7、集中在绩效,而不是性格特征。8、找出待改进的地方,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9、该结束时立刻停止。

10、以积极的方式结束面谈。

3、绩效反馈面谈的类型:1、正面反馈。正面反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表扬”,表扬要对症下药,才

能达到目的。正面反馈要注意三点:①真诚。②具体。③建设性。2、反面反馈。①“批评”的艺术之一:汉堡方法。先表扬特定的成就,给予真心的肯定,然后将需要改进的“特定”的行为表现提出来;最后以肯定和支持结束。②“批评”的艺术之二:BEST反馈。描述行为、表达后果、征求意见、放眼未来。

简单应用:

1、绩效反馈面谈的计划及准备:(一)管理者应做的准备:1、选择适宜的时间。

2、选择适宜的场所。(二)员工应该做的准备。1、填写自我评价表。2、准备好个人发展计划。

3、准备好向主管人员提出的问题。

4、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好。

2、绩效反馈面谈的方法:1、倾听法。2、说服法。

3、解决问题法。

3、绩效结果反馈的步骤:第一,胜深呼吸。第二,仔细聆听。第三,弄清楚所有的问题,以确定理解的程度。第四,承认听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而不去争论。第五,整理听到的信息,然后快速决定,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

4、绩效反馈面谈的注意点:1、具体描述员工存在的不足,对事不对人,描述而不作判断,不能因为员工的某一点不足,就做出员工如何不行之类的感性判断。2、要客观、准确地描述员工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你只要客观准确地描述了员工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员工自然就会意识到问题的所在。3、从员工的角度,以聆听的态度听取员工本人的看法,听员工怎么看待问题,而不是一直喋喋不休地教导。4、与员工探讨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与员工共同商定未来工作中应如何加以改进,并形成书面内容,经双方签字认可。

5、绩效反馈面谈效果的评估:绩效反馈面谈后,主管需要对面谈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调整绩效反馈面谈的方式,取得更好的面谈效果。绩效反馈后员工在工作行为方面表现出以下四种反应:1、积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绩效管理是一门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课程,它包含了 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绩效管理的概念、目的以及操作方法等。在 自考阶段,为了在这门课程中取得好的成绩,我们需要准备相应 的复习资料。 一、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绩效管理指导企业 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通过不断监测和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推 动员工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绩效。同时,在 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估是关键环节之一,企业需要设定合理的绩 效指标,并通过不断客观评估该指标的完成情况,来促进员工的 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二、绩效管理的操作方法 接着,我们需要了解绩效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属于“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评估”,可以有自己的观察记录,销售额、工资、考勤及考核等评估手段

来确定员工绩效排名。而另一种是“被管理者自我评估”,即为每个员工设立自我评估表,进一步了解个人的自评能力、个人的目标能力以及自身能力水平等,对于提高员工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职业道路选择尤为重要。 三、复习资料的摆放位置 在复习资料的摆放位置上,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整理。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笔记、作业和教材等资料放在一起,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不同的章节内容划分到不同的笔记本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地回顾和理解知识点。 四、自考绩效管理评估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要注意绩效管理的实际应用,尤其在企业中,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激励员工持续发展和改进自身的工作表现。因此,自考绩效管理评估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尤为重要。

05963绩效管理_自考复习资料_自考小抄(新)

豆丁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b18992043.html,/spookdance 若有疑问,请联系QQ :910681770 绩效管理 名词解释: 1、绩效,又称工作表现,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工作结果,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业绩,如工作的效率、工作产生的效益或利润等;另一方面指影响工作结果产生的行为、技能、能力和素质等。 2、绩效评价,又称绩效考核,或者绩效考评,或者绩效评估。不论是在早期人事管理还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评价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开始,即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绩效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制定相关的绩效标准、员工发展目标、行动计划等。 4、战略,是企业为了达成组织目标,应对外部竞争环境的计划。它可以是产品战略、服务战略、管理战略、投资战略等,也可以是整个组织的战略。 5、愿景,是企业为之奋斗而希望达到的前景,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 5、战略性目标:指将员工的绩效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相连,将员工绩效管理的实践活动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这一目标也是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相区分的一个重要方面。 6、开发性目标作为绩效管理目标,是对绩效评估中的相关目标的强化。总之,一个绩效管理系统服务的目标是一个还是多个,最终取决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背景。 7、专家意见法,又分为专家个人意见法和专家集体意见法。专家个人意见法主要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个人的管理经验和认知,对员工绩效指标确定不同的权重。这是一种简单灵活的权重确定方法,一般适合于小型企业或处于初创期的企业。 8、德尔菲法,是一种背对背的集体决策咨询方法。它不需要成员正式出席会议,一般通过匿名的通讯联系,群体成员各自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系统的、独立的方式综合他们的判断。德尔菲法最大的特点是匿名、反复的知识启发、去除差异、提倡群体反馈,这些都是有效的群体决策所必需的要素。 9、层次分析法(AHP )是帮助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确定优先秩序的一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沙蒂博士研究提出。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予以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层次分析法将专家的经验判断与理性分析相结合,通过两两比较,并予以定量,将决策判断中的不确定因素尽可能降低,从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10.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评价方法(简称为目标管理法MBO ),它将目标管理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反馈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绩效评价中,相应地,分为绩效目标计划、绩效指导、绩效检查、激励四个阶段。 11. 行为锚定评价量表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 简称BARS ):是以图尺度评价量表法和关键行为事件法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评估方法。在行为锚定评价量表法中,评估量表不仅包括极端行为,还包括中间层次的行为。 12. ,强制分配法(Forced Distrbution Method ):是按照事物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规律,先确定好各等级在被评估者总数所占的比例,然后按照每个员工绩效的优劣程度,强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 13.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将企业的战略落实到可行的目标,可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的一个战略实施工具。它能使企业有效地跟踪财务目标,同时关注关键能力的进展,并开发对未来成长有利的无形资产。 14. 角色扮演:是情景模拟培训的一种方式,指在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受训人员扮演其中人物,承担其中角色的工作职责的一种培训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受训者能较快熟悉新的工作环境,了解新的工作业务,掌握必需的工作技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15. 行为示范:指通过受训者观摩行为标准样例或录像和幻灯等,并进行实际操作的一种培训方法。行为示范由四个流程组成:注意、回应、机械重复与激励。 16.光环效应,指在绩效评估中,评估者未能区分被评估者绩效的不同方面,产生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倾向; 17. 6σ,σ(Sigma ),中文为西格码,在统计学上是指“标准差”,6σ意为“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缺陷率(PPM )少于3.4。这些缺陷或失误包括产品本身以及产品生产的流程、包装、运输、交货期、系统故障等。 填空题、选择题 1、、绩效既包括静态的结果内容,也包括动态的(过程内容)。 2、企业内绩效一般有三个层面:组织整体绩效、部门或团队绩效、员工个体绩效, 3、选、关键因素分析:人员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有五个:工作者、工作本身、工作方法、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 4、.系统分析,从系统角度,将影响人员绩效素分为两类:个人和情景。 5、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性、能力、技能、知识、经验和动机等。 6、情景因素主要分为工作任务特征、目标责任制特征、工作角色特征、物理环境特征、社会环境特征和组织特征。 7、绩效管理系统,系统性是绩效管理的首要特点。 8、国外学者布里德拉普(H ·BREDRUP )﹠布里德拉普(R ·BREDRUP )研究认为,组织层面的绩效管理由三个程序构成:绩效计划、改进和检查。 9、结合有关学者已有的研究,我们认为:人员绩效管理侧重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促进与辅导、绩效评估与反馈、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是一个四部曲的循环。 10、绩效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一般绩效管理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制定绩效计划、持续不断的沟通、收集信息和做必要记录、年终绩效评估、绩效的诊断和提高五个部分。 11、通常,一份有效的绩效目标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服务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基于员工的职务说明书而做;目标符合SMAT 原则,即SPECIFIC (明确的)、MEASURABLE (可衡量的)、ATTAINABLE (可获得的)、RELEVANT (相关的),TIMEBONDED (有截止期限的)。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作用。 12、组织目标和战略是开发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依据。 13、分析和诊断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组织发展规模、组织文化和价值观、企业利益相关者、竞争对手、可比较的绩效标杆等因素。 14、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组织的特征及存在的理由 15、企业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成功有利益关系的人,主要包括所有者或股东、管理层、员工、联合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等,金融机构、政府和社区、甚至竞争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16、七个特征是组织文化的本质所在:(1)创新与冒险(2)注意细节,(3)结果导向(4)人际导向(5)团队定向(6)进取心(7)稳定性。 17、绩效目标的建立,绩效目标是开发和设计绩效管理系统的首要环节,它是企业目标与绩效管理实践相联结的纽带,在具体的绩效管理实践中贯彻和体现。绩效目标在绩效管理中也称为目的或责任,它为评估者和被评估者提供基本的评价标准,便于讨论和衡量。 18、绩效目标的类别;1,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2,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3,常规目标与创新目标,常规目标指绩效维持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分为五个层次:杰出、优秀、良好、合格、可接受但需要改进。 19、创新目标为特定工作需要而设立,目的是激发创造力、新思维,或者鼓励采取新方法或新思路,大多是一种探索性的绩效目标。 20、绩效目标是对一定时间内、按照数量和质量衡量的、需要实现的具体结果的陈述。绩效目提供了一种行动的方向和责任,是对行动的一种承诺。 21、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1,明确关键作用者,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一般管理者和员工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关键人员。2,分析当前组织背景,3,建立组织及其部门绩效目标;4,设计绩效管理系统流程;5,实施绩效管理的保障;6,评估绩效管理系统,在评价绩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收集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反应信息很重要,为此必须具备绩效管理投诉的通道与制度。 22、实施绩效管理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1,绩效管理培训;2,绩效文化支持;3,沟通渠道与信息技术保证;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支持。 2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作为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更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 1、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2、绩效的三个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 3、绩效性质:(1)多因性;(2)多维性;(3)动态性。 4、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 二、领会: 1、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2)环境因素①制约因素②促进因素。 2、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2)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的系统;(3)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3、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4)绩效反馈;(5)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4、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1)战略一致性;(2)明确性;(3)可接受性;(4)效度;(5)信度。 三、应用: 1、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①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②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③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①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②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③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 2、绩效管理的实践问题分析:(1)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3)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4)绩效评估过于主观;(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绩效评估结果没能得到切实的运用。 第二章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 一、领会: 1、控制论的主要思想、核心问题及诞生标志:控制论是以系统方法为基础的,主要研究复杂系统中的沟通信息流。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标志着控制论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是:反馈对系统的控

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朱伟2019年版word资料31页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 一、绩效和绩效考核(重点) 识记内容: 1、绩效的概念:绩效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围绕其任职的职位,为完成或卓越地完成所负责任, 而达到的不同阶段成果,以及在实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2、绩效管理的特性:1、多因性。2、为维性。 3、动态性。 3、绩效管理的内涵: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 的过程,以及促进员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改进与提高组织绩效水平。绩效管理包含几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第二,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第三,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4、绩效管理的特点:1、目标导向。2、强调发展。3、以人为本。4、系统思维。 5、注重沟通。 领会的内容: 1、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绩效界定: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绩效可以解释为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未了能够达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绩效和薪酬时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所作出的承诺。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职责。 2、绩效管理的目的:1、战略目的。2、管理目的。 3、开发目的。 4、信息传递目的。 5、组织维持目的。 6、档案记录目的。 3、绩效管理的作用:1、对企业的作用:(1)奠定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2)增强企业计划管理的有效性。(3)提供企业价值创造循环的动力。(4)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工具。2、对员工的作用:(1)使员工获得工作状况及业绩反馈。(2)提高员工工作效率。(3)促进员工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 3、对管理者的作用:(1)帮助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2)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3)节约管理者的时间。 简单应用内容: 1、绩效管理的典型模式: (1)、“德能勤绩”式:“德能勤绩”式的管理曾一度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年终考核中普遍采用。其本质特征是:业绩方面考核指表相对德、能、勤方面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考核指标的核心要素并不齐备,没有评价标准,更谈不上设定绩效目标。还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很多企业是初始尝试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重点往往放在绩效考核上;第二,没有部门考核的概念,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等同对部门的考核,没有部门考核与部门负责人考核的明确区别;第三,考核内容更像是对工作要求的说明,这些内容一般来源于公司倡导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等;第四,绩效考核指标比较简单、粗放,大多数考核指标可以适用于一级别岗位,甚至使用所有岗位,缺乏关键业绩考核指标。第五,绩效考核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该模式对刚刚起步的企业有积极作用。 (2)“检查评比”式:其典型特征是: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详细列出工作要求及标准,考核项目众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 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激励,以达到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效益的目标。自考绩效管理课程是对绩效管理理论 和实践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下面将从绩效管理的概念、目的、方法和 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激励的过程,以达到组织 目标的管理活动。它强调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发展,并 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绩效管理的目的 1. 促进员工个人和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绩效管理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 评估和激励,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促进组织整体效益的提升。 2. 确保员工的工作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使员工的工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推动组织向着既定方向前进。 3. 提供员工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机会。绩效管理不仅关注员工目前的工作表现, 还注重员工的能力发展和职业规划。通过评估和反馈,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 势和不足,为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绩效管理的方法 1.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方法之一,它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 标准,衡量员工的工作表现。目标管理要求目标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达 性和相关性,同时也需要与员工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

2. 行为观察。行为观察是通过直接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方式,评估其工作表现。行为观察可以通过日常工作记录、工作日志、工作样本等方式进行,它能 够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 3.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比较的过程。常用的绩效 评估方法包括360度评估、绩效排名法、绩效评分法等。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激 励和奖惩的依据,同时也为员工提供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4. 反馈和激励。绩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和激励。通过及时的反馈,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和提高。激励机制则可以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动力和效率。 四、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 1. 目标设定。在绩效管理的开始阶段,需要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 目标设定要求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到,并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2.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比较的过程。评估可以通 过多种方法进行,如行为观察、绩效排名、绩效评分等。 3. 反馈和激励。评估结果需要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势 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同时,也需要给予员工适当的激励,激发 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发展规划。绩效管理还应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通过评估和反馈,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效益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对绩效管理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绩效管理的概念、 目的、方法和实施过程,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持。希望以上内容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一、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是指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管理和评估,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促进个 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要素 1.目标设定 绩效管理的第一步是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可量化和可衡量的,以便能够清楚地了解员工工作的完成情况。 2.绩效评估 绩效管理的第二步是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这个过程应该是公正的、客观的,评估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和有意义的。 3.反馈和改进 绩效管理的第三步是给员工提供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工作的哪些方面已经做 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通过不断地改进,员工可以实现自我完善,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 三、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法 1.KPI指标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重要指标。企业可以制定 具体的KPI指标来衡量员工的绩效情况,例如每个月的销售数量、客户满意度等等。 2.360度反馈 360度反馈是指通过向员工的上级、下属、同事、客户等多个方面收集反馈信 息来评估员工的绩效。这种方式可以提供全面的评估信息,但需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流程。

3.绩效考核周期 企业需要规定绩效考核的周期,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一般情况下,绩效考核周期为一年或半年,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绩效管理的应用场景 1.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加入企业之后,需要了解企业的文化、制度、任务和要求等方面的信息。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企业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2.晋升和离职 绩效管理也是判断员工是否适合晋升、是否应该离职的重要方法。对于表现优 秀的员工,可以进行晋升,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帮助他们改进。 3.工资和奖金 企业根据员工的绩效情况,可以给予相应的工资和奖金,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 工作。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对员工绩效进行衡量和评估,以确保奖励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五、绩效管理的注意事项 1.目标要明确 企业制定绩效管理的目标时,要确保目标明确、可衡量。这样才能保证员工的 工作能够得到合理的评估和反馈。 2.评估要公正 企业进行绩效评估时,要公正客观,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避免出现任何 偏见。 3.反馈及时 企业给予员工的反馈要及时,这样可以确保员工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加班效率。 六、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和员工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绩效管理,企业可以提高员工 的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应的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全复习资料

史上最新最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广义而言,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体力、智力)的人口总和;微观层面,是指对企业有价值贡献的人。 2、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自主拥有的,能为其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及管理要素的集合。 二、填空题/选择题 1、个人关于人的基本假设:经纪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参与管理模式)、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性善说、民主管理模式)、复杂人假设(应变理论管理模式) 2、迄今为止,世界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四大类: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资源。 3、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人力资源数量又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 4、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数量与质量是统一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人在投入工作时只能发挥其潜能的30%左右,如果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激励,则人的潜能可以发挥到80—90%。 5、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获取、整合、激励、调控、培训与开发。 *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员工权利、灵活的薪酬制度和管理制度、全员持股方案等成为流行术语。 6、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联系在一起是20世纪后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原因是人们已经达成共识。 7、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第二次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8、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人力资源概念是最早的 9、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一词为企业所熟知 10、比尔等人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 11、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有如下特征: A内隐性B协作和互补性C学习性D路径依赖性E强健有力性F难以替代性H稀缺性 12、人力资源战略,首先要确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战略和目标。 13、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方式A整体式、B双向式、C独立性 14、在众多的企业战略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哈弗大学的波特在《竞争战略》所提出的关键在于产品的独特性和顾客价值两种因素。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一些三种经营战略中的一种A成本领先、B产品差异化战略、C市场焦点战略 15、根据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和对组织的价值贡献大小,可以将人力资源划分为4种:独特人力资源、通用人力资源、核心人力资源和辅助性人力资源。 16、在新形势下,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承担4种新角色:战略伙伴、专家、员工的服务者、变革的推动者 17、*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历史看,这个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来源是早期的工业心理学和以 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理学派,这个时期使用术语最多的是劳工关系、工业关系、雇用关系、劳动管理、人力管理等。泰勒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 18、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实行工作分析制度。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人事管理流行。 19、采用成本领先的企业多为:集权式管理, 采用产品差别化战略的企业主要以创新性产品和独特性产品去战胜竞争对手 采取市场焦点战略的企业主要依靠其高品质的产品 20、基于KPI指标的考核系统 企业建立分层分类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高层领导采用述职报告制度、中基层员工采用季度绩效考评制度、操作层员工采用月度测评制度。 三、简答题 1、企业的发展战略? 答:企业的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重组战略 2、人力资源战略类型? 答:诱引战略、投资战略、参与战略 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哪些依据 答:(1)企业的理念依据,主要有三方面: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2)企业

2021年自考05963绩效管理-考试题库(完整版)

2021年自考05963绩效管理-考试题库(完整版) 单选题 1.以下属于战略性绩效管理工具的是() A、组织管理 B、任务管理指标 C、岗位绩效指标 D、关键绩效指标 答案:D 2.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原因是两个评价要素之间的高相关性。 A、晕轮效应 B、逻辑误差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B 3.公平原则包含多层含义,其中()指与其他组织的工资水平相比,本组织所支付的工资水平必须是有竞争力的,否则将难以吸引并留住合格的员工。 A、外部公平 B、内部公平 C、外部竞争性 D、内部一致性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从“公平原则的含义”入手,公平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部公平;二是内部公平。故选项CD为无关干扰项。题干中是本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工资水平相比,故为外部公平。故正确答案为:A。 4.整个绩效监控体系的落脚点是() A、组织系统协同的监控 B、关键业务流程的监控 C、个人绩效的监控 D、管理者绩效的监控 答案:C 5.()是针对正确的行为进行的反馈,其目的是强化这种正确行为。 A、正面反馈 B、中立反馈 C、负面反馈 D、自我反馈 答案:A 6.()常常与工作记录法配合使用,是为了核对相关绩效信息的真实性而采用的一种信息收集方法。 A、观察法 B、工作记录法 C、抽查或检查法 D、关键事件法 答案:C 7.结果性指标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才能反映出来,其评价周期相对()

A、较长 B、较短 C、不稳定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从“关键词”入手,题干中有关键词:较长一段时间内才能反映,故评价周期相对较长,故正确答案为:A。 8.()是指与组织关系紧密的、对组织影响较大的局部环境。 A、一般环境 B、具体环境 C、社会环境 D、经济环境 答案:B 9.在绩效管理的关键决策中,()是指如何确定绩效评价所需的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目标值等。 A、评价内容 B、评价主体 C、评价方法 D、评价周期 答案:A 10.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横向匹配不包括() A、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结构及组织文化的匹配 B、人力资源具体的实践活动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匹配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点?P3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P4 三、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及功能?P7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领域分别是: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产业模式、投资模式、参与模式、高灵活性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2、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累积型战略、效用型和协助型三种。 四、人力资源战略的特征?3点P17 五、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类型:整体性(这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首选方法)、双向型、独立性。 六、试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P21 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具备能力:经营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变革管理能力、综合能力。 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战略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划分为: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第二章工作分析 现代工作分析思想起源于美国。 早期的工作分析主要是对工作信息进行定性描述。 一、什么是工作分析?如何理解工作分析的定义?3点P36 二、工作分析的意义?5点P37

三、工作分析的原则?6点P39 一般来说,收集工作信息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写实法、访谈法、参与法等。 1、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中最简单的方法,运用观察法时需注意几个原则(稳定原则、信任原则、隐蔽原则、详尽原则、代表性原则、沟通原则) 2、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工作设置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与范围以及任职者所负的责任。运用时把握的原则(尊重原则、互动原则、倾听原则)及访谈法的优点及缺占?P46 3、问卷法从内容上划分为:职位和人员,从形式上划分:开放式和封闭式,在开放式问卷中,任职者可以自由回答所提的问题,比如:“请简要叙述你的主要工作任务” 4、写实法是主要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工作日志法和主管人员分析法 四、工作分析流程包括哪些程序?6点P47 (准备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7点收集信息阶段包括的内容?4点P48 分析阶段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的核心部分包括哪些?4点) 五、在编制工作说明书时应注意的问题?3点P56 工作规范是工作人员为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能力及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的书面说明。 工作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传统的工作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及工作丰富化等理论可以满足环境的变化要求以及员工的需求。 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的根本改变,旨在向工作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所有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及人力资源规划狭义包含的三个含义?P69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05963绩效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于绩效的评价与分析应该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有关绩效的真实评价,这表现了绩效的( ) A.多因性B.多维性C.静态性D.动态性 2.世界一流企业推崇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假设坚持“Y”理论的绩效管理方式为( ) A.“德能勤绩”式B.“检查评比”式C.“一路参与”式D.“自我管理”式 3.系统各要素彼此依存彼此制约,这表现了系统的( ) A.层次性B.集合性C.相关性D.动态性 4.以为管理进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进程的理论是( ) A. 控制论B.系统论C.反馈论D.信息论 5.源于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的鼓励模式是( ) A. 需要鼓励模式B.动机一目标鼓励模式 C.衡量鼓励模式D.强化鼓励理论 6.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以为战略是( ) A.目标与手腕的结合B.基于核心能力的选择 c.问题及其解决方案D.不同化的选择与定位 7.将战略形成看成是一个通过度析而选择竞争优势的进程的学派是( ) A.设计学派B.计划学派C.企业家学派D.定位学派 8.制定公司战略时,企业高层对下属部门不做具体硬性规定,而要求各部门先踊跃提交战略方案,在此基础上,企业最高管理层加以协调和平衡并最终形成公司整体战略的方式称( ) A.自上而下法B.自下而上法C.上下结合法D.总分层次法 9.在绩效计划的各主体中,职责主如果宣传组织战略和目标,分解各部门的任务;引导并推动不同系统的员工成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与下属员工一路制定员工绩效计划的人员是( ) A. 直接上级B.公司高层领导 C.员工本人D.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10.企业制定绩效目标时,要遵循SMART原则,其中S表示目标是( ) A.可衡量的B.相关的C.可达到的D.具体的 11.绩效评价指标组成中,为了便于管理、一目了然,通常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号,以方便查询和管理,称为( ) A.指标名称B-指标编号C.指标概念D.指标维度 12.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针对不同的工作职位设置不同的要求和要项,这表现了绩效评价指

江苏自考06091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薪酬管理》资料 题型:单选25分,多选5分,填空5分,名词解释15分,简答30分,论述20分 一、单选、多选、填空 第一章薪酬与薪酬管理概述 1. 对于薪酬概念的界定:宽口径{的界定,即将薪酬等同于报酬,即员工由于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获得的各种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中等口径的界定,即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人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窄口径的界定,即薪酬仅仅包括货币性薪酬,而不包括福利。(单选) 2. 一般来说,企业在运用薪酬及相关概念的时候,通常把薪酬和福利两部分之和称为总薪酬,并且将薪酬称为.直接薪酬,(填空)同时把直接薪酬划分为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两大部分。(填空) 3. 通常情况下,将一位员工为某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各种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报酬。(单选) 4. 非物质薪酬!则是指现金之外获得晋升、荣誉等方面的报酬。(单选) 5.薪酬对员工的功能:经济保障功能、激励功能、社会信号功能。(填或多) 6. 可变薪酬是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经济性报酬,有时也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单选) 7.薪酬的结构:可变薪酬处于第二象限,具有高差异性和低刚性;附加薪酬处于第三象限,具有低差异性和低刚性。(单选) 8.薪酬的影响因素:企业因素:企业负担能力、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薪酬政策、企业文化。。社会因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费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同一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工会的力量。(多选) 9. 薪酬管理的目标: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者外部竞争性;薪酬的P内部公平性或者内部一致性;绩效报酬的公平性;薪酬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多选)薪酬管理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合法性原则。 10.国际上通行的薪酬体系有三种,即职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以及能力薪酬体系。(填空)其中职位薪酬体系运用最为广泛。。(单选) 11. 薪酬形式是指员工所得的总薪酬的组成成分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单选) 12. 薪酬管理政策主要涉及企业的薪酬成本与预算控制方式以及企业的薪酬制度、薪酬水平是否保密的问题。(单选) 13. 一个优秀的薪酬管理战略应对企业起到四个作用:一是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二是保留核心骨干员工;三 是突出企业的重点业务与重点岗位;四是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多选) 14. 领导决定模式j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企业初创时期或者人数不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单选) 15. 集体洽谈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与员工的协商确定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薪酬,从而确定企业的薪酬体系。(单选) 16.个别洽谈模式是指在企业总体原则初定的情况下,企业和特定员工就薪酬问题进行个别洽谈,一次确定这些员工的薪酬。(单选) 第二章薪酬战略 1. 薪酬战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薪酬战略要素和薪酬政策。 (填或单) 2. 薪酬基础指确定薪酬的依据与条件,即员工的薪酬由什么来确定。(单选) 3. 薪酬水平扑指组织对自身总体战略薪酬量的定位。(单选) 4. 薪酬文化指组织薪酬战略所贯穿的思想理念。(单选) 5. 薪酬管理可以分为战略性薪酬管理与技术性的业务管理,战略性薪酬管理研究的是整个组织薪酬管理的.总体模式、核心制度与主体方式。(多选) 6. 组织的资源应考虑三个方面的投资:基本工资与福利、可变工资、绩效管理。(多选) 7. 产业环境对薪酬战略设计的影响:行业寿命周期、行业竟争、行业的性质、行业工会的谈判力。(多选) 8. 事业部制组织!以产品、地区、顾客、销售渠道等为部门化依据,实行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的管理体制,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统管所属产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全部活动。(单选) 9.成本领先薪酬战略,在薪酬水平方面,它会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所支付的薪酬状况,本企业的薪酬水平既不能低于竞争对手,最好也不要高于竞争对手,宗旨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控制薪酬成本支出。(单选) 10. 专一化战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单一产品或服务,或者将产品或服务指向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的顾客群。(单选)

2023年10月江苏省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及答案(回忆版)

感谢同学们的帮助,2023年10月江苏省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及答案(回忆版)新鲜出炉。如果有同学记得部分真题的话,也可以提供给乐昇学教育。乐昇学教育会核对同学们给的2023年10月自考回忆版的真题,找到对应的答案,优先提供给对应的同学。众人拾材火焰高,早估分,早做打算。未雨绸缪我们可能不行,但是笨鸟先飞还是可以的哈。因为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指正在此谢过了。以下是“2023年10月江苏省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及答案(回忆版)”的具体内容。 2023年10月江苏省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及答案(回忆版) 四、名词解释(共15分) 36、宽大化倾向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是绩效考核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误差行为,它是指考核主体在考核过程中有意放宽考核标准,对被考核者所做出的评价往往高于实际业绩的倾向。 37、绩效改进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是一个整体性和系统化的工具与方法,指为有效解决绩效问题,运用系统思维,通过分析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并选出最具经济效益的实施方案,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38、关键事件法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关键事件法:由考核者通过观察、记录被考核者的关键事件,从而对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的一种方法。 39、绩效目标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是对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绩效目标的设定其实就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的参照系。 40、工作设计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合理、有效地处理人与工作的关系,而采取的对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特别处理。 五、简答题(共30分) 41、简述绩效计划的制定流程 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绩效计划的制定流程如下: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整理过)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整理过) 前言 管理学是我们创新管理理念的理论依据,对于想要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掌握管理学原理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关于自考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已经整理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管理概述 1.1 管理初探 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协调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综合性社会行为。 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 2.多元性 3.实践性 4.目的性 5.灵活性 1.2 管理理论 经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行政管理理论 3.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1.行为科学理论 2.系统理论 3.信息管理理论 4.综合管理理论

第二章管理者 2.1 管理者简介 管理者是指目标、责任、资源、时间等方面受到约束,在组织中进行管理活动的人员。 2.2 管理者的职责 1.制定组织目标和计划 2.组织和分配资源 3.领导和激励下属 4.控制和改进绩效 2.3 管理者的能力 1.技术能力 2.人际能力 3.感性能力 4.心理能力 第三章组织与创新 3.1 组织基础 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指根据某种目标和任务,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进行有意识地优化、协调和利用,形成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的特点 1.目标性 2.体系性 3.系统性 4.开放性 3.2 创新管理 创新的内涵和特点 创新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变革,创造新的方法、理念、品牌、技术等,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管理的目标和框架 创新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创新管理的核心框架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信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 后记 以上就是关于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的整理。希望能够对正在备考的朋友有所帮助。同时,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些内容,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自考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薪酬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支持。在薪酬管理方面,企业可通过现代化的薪酬管理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员工流失率和成本,以及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本文将概括自考薪酬管理复习资料,以帮助需要复习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薪酬管理的知识点。 一、薪酬管理介绍 1.薪酬管理的定义:薪酬管理是对员工工资、福利等与薪酬有关的事项的考虑和决策,并进行实行的一种资源配置管理活动。 2.薪酬管理的目的:通过优化薪酬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来提高员工的意愿和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薪酬管理的组成要素 1.薪酬管理的组成要素有:薪酬的结构、薪酬的水平、薪酬的体系和薪酬的管理等。 2.薪酬的结构:指工资、奖金、补贴、津贴、福利等因素。 3.薪酬的水平: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酬总额,也就是员工获得的全部直接和间接的回报。

4.薪酬的体系:是一套完整的薪酬规定,包括薪酬岗位分类、薪酬调整规程、薪酬水平等规定。 5.薪酬的管理:薪酬管理是管理人员对薪酬体系的管理、维护和协调,以达到企业提高员工薪酬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薪酬管理的实施 1.薪酬管理的制度与实施。 2.薪酬管理的实际操作流程:招聘-工作评估-薪资水平-组织管制。 3.薪酬管理与激励:通过薪酬激励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四、薪酬管理的应用 1.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薪酬管理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应用:制订有效的薪酬管理政策,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及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 3.薪酬管理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制定符合员工需求的制度和政策,增加员工与企业间的信任感。 五、薪酬管理的趋势 1.薪酬管理的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薪酬管理的趋势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和差异化。 2.用人机制创新:薪酬管理机制要与用人机制相匹配,实现薪酬与能力和绩效的关联。

江苏自考薪酬管理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薪酬管理复习资料自考薪酬管理是江苏自考管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薪酬体系设计与管理。在职场中,薪酬管理是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薪酬管理这门课程,本文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学习方法。 一、绪论 薪酬管理概述:薪酬管理是企业对员工提供的各项报酬进行合理安排、有效管理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积极性、满意度和绩效,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薪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目标 1.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理: (1) 公平公正原则:薪酬分配应当公平、公正,避免出现差距过大的情况。 (2) 激励约束原理: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进行适度的制约。 (3) 动机满足原理: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工作动机,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4) 灵活适应原则: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及时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2. 薪酬管理的目标:

(1) 激励员工:通过合理的薪酬设置,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吸引人才:提供合适的薪酬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3) 调动潜能:通过薪酬管理,发现和调动员工的潜能,提高企业的绩效。 (4) 维护公平: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机制,维护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三、薪酬管理的实施步骤 1. 岗位分析和评价: (1) 岗位分析:对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为后续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2) 岗位评价: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和贡献,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为薪酬设置提供依据。 2. 薪酬调查和分析: (1) 薪酬调查:了解市场上同类岗位的薪酬水平,为制定薪酬策略提供参考。 (2) 薪酬分析:对薪酬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企业的薪酬位置和差距。 3. 薪酬设计和策略制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