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之我行

红色文化之我行--安庆岳西

导语: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宣传红色文化。我一行三人利用暑假期间对家乡安徽省安庆市开展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刻体会红色文化理论内涵,走进了位于大别山区的岳西县青天乡青天村。在这片红土地上,我们看不见那熊熊烈火,那英雄留下的殷殷热血,而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却是革命的火种,红色的摇篮。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不仅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见证了一批用热血奋战的抗战青年,更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同仇敌忾的民族气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经过一番调查,才发现走在青天的村级循环路上放眼望去,远处连绵的群山雾气蔼蔼,与小桥流水、农家炊烟相当益彰;近处一望无际的茭白田里,满眼的翠绿迎面扑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南方八省国共两党地方谈判成功的先河,是历史上的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青天村位于岳西县西北边陲。该村地处淮河流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29个村民组,571户,2075人。境内有209省道和青姚线垂直贯通,是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的所在地。1937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双方在此举行了为期7天的“国共和谈”,比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协议早54天,首开了南方八省国共两党地方谈判成功的先河,是历史上的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青天村是2014年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村之一。近两年,该村以保护性开发、建设“国共和谈”为核心,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不断提升美好乡村建设的文化品位,致力将青天村打造成全省首个红色美好乡村。“近年来,青天村利用独特的红色、人文资源,突出展现‘红色’,以建设美好乡村为中心任务,助推基础设施大建设、社会事业大发展,特色产业大转型,全村呈现村强民富,民生和谐的良好局面。”

来到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斑驳的墙壁上刻着历史的印记。走进屋内,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展板两侧陈列,当年‘国共和谈’的历史情景得以再现。一朋友说:“以前从历史书上得知‘国共和谈’,来到青天汪氏宗祠实地看后,对于这段历史印象更加深刻了。”。

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于2012年6月被纳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乾隆41年(1776年)建筑物。“国共和谈不是简单的党派之间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情,更是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见证。勿忘国耻,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该铭记于心的基本准则,我们一定要继续保护好这个文物,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75岁的青天村民汪正续是国共和谈旧址的“守护神”。1999年,

一场大雨让汪氏宗祠千疮百孔,西边倒塌,大殿的梁木损坏,整个建筑面临顷刻瓦解。在这关键时刻,汪正续多方呼吁,号召家族共同集资3万元完成了和谈旧址的第一次抢修。16年来,他用最默默无私地守护方式,保护着这份红色记忆,“只要一下雨,就有汪老的身影,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青天村党支部副书记汪正文如此评价。

在青天新建的红色文化广场,记者看到,高敬亭塑像栩栩如生,廉政文化长廊建设完毕,正在进行广场体育器材的安装工作。近两年,青天乡注重加强对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等红色历史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委托设计院编制了《青天方圆红色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建青天民俗馆、塑高敬亭像、布局和谈陈列室、建设红色廉政文化广场及打造“百米廉政文化长廊”,努力打造“一景一路、一路一品”的红色景观带、绿色生态园和廉政文化阵地,为构建和谐青天树立标杆。同时以老红军汪晓川等革命战士为代表的名人馆,修复抗日碉堡、九龙坎岗哨等历史遗迹,将青天革命史、抗日救国等革命事迹陈列,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鲜活素材。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8月,抗战大型纪录片《抗日风云》摄制组专程到青天乡实地取景,红色电视剧《大别山上红旗飘》剧组到青天开展筹拍工作,用红文化推介大别山。目前,安庆市军分区、市党史办、8302部队已将“国共和谈”旧址列入“红色国防、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挂牌命名。“目前,我村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划筹建农耕用具、农家手工艺品等民俗展示馆,打造“红色人家”系列农家乐,发展红色旅游经济,为发展红色美好乡村插上腾飞的翅膀。”储茂成介绍道。

美好乡村扮靓幸福家园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沿着青天大道行走在青天方圆中心村,只见新开辟的池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波光粼粼,清澈如镜。沿路每家每户门前一排排红白相间的小栅栏依次镶嵌,让人眼前一亮;和谈亭、文化墙的建设,为青天村注入红色之魂。“这里原是成排的猪圈、厕所,出门就臭气哄哄,池塘里全是废弃的砖头瓦砾,现在家门前种起了桂花、银杏,池塘里今年投放了1500尾鱼,我们的生活环境彻底变好了,人的心情也更舒畅了!”青天村村民一边正在设计家门前的栅栏,一边笑着说。

“原来出行只有1米多宽的小路,家里运茭白等农作物出去很不方便。现在好了,水泥路不仅修通了,而且还是循环路,出行方便多了,家门口的环境也敞亮多了。”青天村五方组村民谈起门前的变化,为乡党委、政府和村里竖着大拇指点赞。

群众的幸福感是乡、村工作的直接体现。2014至2015年初,青天村以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为核心,利用独特的红色、人文、自然资源,突出展现“红色、惠民、宜居、富民、规范”五个要素,大力整治周边环境,美化青天家园,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在没有上级资金支持的前提下,村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不分日夜做群众思想工作,群众自愿无偿提供土地40余亩,使“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该村拆除路基础范围内的破房屋、猪圈、厕所、牛栏等80多处,加上占地青苗补偿等总共仅支出13万元。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实现了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庭院美化、路灯亮化,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通过青天乡投资350万元修建7米宽的中心大道修通后,方圆中心村向东直接与鹞落坪、明山寨、汪氏宗祠、牛草山、彩虹瀑布等5个景区一线贯通,向北直达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红28军军政旧址,成为通向“大5A”景区和牛草山、明山寨、鹞落坪景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青天村在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实行项目听取‘民声’,决策听取‘民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让群众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后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全村基础设施条件,而且有力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青天村主任王益民介绍。

生态产业绘就村强民富

走在青天的村级循环路上放眼望去,远处连绵的群山雾气蔼蔼,与小桥流水、农家炊烟相当益彰;近处一望无际的茭白田里,满眼的翠绿迎面扑来。

青天村的传统种植以水稻、茶、桑、瓜蒌为主。2015年,为了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富民”的目标,充分发挥高山、生态特色,发挥传统产业优势,该村利用村集体注册成立和谈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集中流转青天畈区农田,建设千亩生态茭白基地,并承包给“茭白能手”经营,由本地农民再参与种植、管理、收割等劳动服务。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同时,还能致富增收。目前该村已栽植茭白500亩,并与武汉客商订立销售合同,这边收割后立即上市销售,预计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据了解,2015年,青天村不断创新形式加大对外合作,村里种植的茭白、四季豆等高山蔬菜还没到采摘季节就已经找好了“婆家”,大大增添了群众发展种植的信心。目前该村正与台湾一家农业观光公司洽谈,拟定流转土地3000亩建设生态观光基地,养殖藏香猪,形成种植、销售、观光一条龙。同时,该村还与广东果木生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发展200亩葡萄育苗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巩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葱翠的植被,清澈的河水,甜润的空气,成就了青天良好的生态,该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5%。为了既保护良好生态、又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该村立足于发展和深化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在山场上大做文章,一边

营林造林,一边封山育林,培育支柱产业。2013年,青天村流转1700亩土地给西班牙客商发展高标准示范园,该公司按“公司+农户四房植树”模式(屋前、屋后、屋左、屋右)操作,种植西班牙橄榄。目前,800株西班牙橄榄长势良好,预计2016年瓜果,20年后,每株橄榄的经济效益能达到8000元至1万元。

在青天汪氏宗祠前,有一大片百合基地,由青天村民汪鑫种植。6年前,他仅用100元购置一些百合种,从最开始的一小块百合地发展到现在种植面积30亩。按市场行情估算,能创造经济效益30万元。据汪鑫介绍,家里除了种植百合外,平时还种四季豆、茭白,加上茶、桑等,一年能赚4万多元。“在家里虽然辛苦点,但赚的钱不比外面少,关键能顾家,就是再累也值得。”汪鑫笑着说。

据悉,2014年底,青天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与钱袋子成正比递增。“青天村民很勤劳,我们以组织带动农户的模式,帮助他们把好的技术引进来,好的成果销出去,让老百姓增收致富,争取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储茂成说。

党建事业坚定发展信心

来到青天村“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刚刚装修完毕的大厅里展新亮洁,把农村职责范围内的党建、民政、计生、林业、社保等事务全部集中,既满足了村民需求,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聚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村级发展离不开一个团结的村“两委”班子。2015年,为了抓好党建工作,青天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该村将流动党员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建立流动党员QQ群,进行网上交流;利用村级网络平台优势,将全体党员的承诺内容在网上进行公开,并适时发布兑现情况。同时,该村严格按照反“四风”规定,杜绝吃喝风,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展党员后备力量。“党建事业的好坏关系一个村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青天村积极开展结对共建,管理流动党支部,党建事业一直在全乡走在前列,为村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青天乡党委书记王朝阳如此评价。

2015年6月,省环科院与青天村成立联合党总支,由省环科院院长方降龙担任党总支书记,储茂成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并到青天开展结对共建“庆七一”,走访贫困户支持贫困大学生,指导美好乡村建设等活动。“青天村与省环保厅及省环科院开展结对共建,为青天村美好村庄环境规划、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助推青天党建事业再上新台阶。”青天乡武装部长、包点干部储健说。

为了解决“空巢老人”老龄化社会问题,青天村“两委”按照中央彩票公益

基金项目要求,拟建设农村幸福院。幸福院起步阶段配备电视、健身器材、建有厨房、餐厅,室外开辟花园和菜地。同时,坚持与村标准化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相结合,方便老人居住和就医。建成后,将真正成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幸福乐园。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村紧紧围绕沟渠治理、河道清淤、危房改造、农村道路等民生工程,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和中石化扶贫项目,新建桥梁3座,新建和硬化7米宽主干道2400米,安装路灯120盏,治理河坝150米,新修堰渠4条,同时实施中心幼儿园、200套保障房,3000人受益供水站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深得民心。在紧抓村级发展的同时,该村重点抓好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护林防火、防汛抗旱、文明创建等系列工作。2014年,在全乡年底测评中,青天村综合排名位居第一。“青天村是个偏远山区,美好乡村是我们发力的根基。下一步我们重点打造红色美好乡村,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让青天的红色不断发扬光大。”青天村党支部书记储茂成对于下一步发展,信心满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