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

2016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
2016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

2016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论文奖

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奖项名称奖项等级成果编号方美茹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二等奖LW164284

苏雄杰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高中多媒体辅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一等奖LW163350

潘俊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

音镇幼儿园

浅议如何让幼儿喜欢上绘本阅读一等奖LW166754

黄西萌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四中学试论如何走出高三语文教学误区提高

效率

一等奖LW161053

苏雄杰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高中多媒体辅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一等奖LW163779

余雅婷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创设情境在英语语法教学上的应用一等奖LW163216 韦政君广西崇左东盟国际职业教育学院汉语“死”的委婉语浅探一等奖LW161188 曾满香湖南省宜章县关溪中学关于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想法二等奖LW161246

刘丰云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科学岛实验小

小学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探究一等奖LW166294

王晓玲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中学对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一等奖LW164345 陈慧安徽省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浅谈小学数学开放题一等奖LW162361 李凤香湖北省枝江市第三高级中学论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一等奖LW165512 温小勤东莞市第二中学隐喻的思维本质及其课堂教学研究二等奖LW161556 侯雨鞍山市台安县高级中学浅谈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64586

杨远彦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界河

小学

创造温馨课堂引导学生提问一等奖LW167564

居平欢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天柱路与海

关路交叉口梦园小区内合肥市梦

合肥市小学体育课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与对策研究

一等奖LW166644

孙丽辉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

中学

探索分层次教学一等奖LW169654

都丽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

中学

磨出严肃严谨严格的育人精神一等奖LW169655

周隆胤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广贤完全小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一等奖LW167676

刘文武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广贤完全小

探究学习要有课堂教学策略一等奖LW161671

孔得胜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郭井

小学

儿歌飘飞闻佳音——小学低年级语文

儿歌识字教学探讨

一等奖LW161691

李大鲲辽宁省盖州市九寨学校浅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

志品质

二等奖LW166717

马俊霞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小学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等奖LW161720

吴淑芳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

董庄小学

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幽默的研究一等奖LW161765

黄景辉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姚淀庄中

心校

小学生习作水平提高之我见二等奖LW161685

黄英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一初级中学浅谈中学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教

一等奖LW165785

管彦春贵州省威宁县五里岗街道北镇小

小学数学“微课”的作用一等奖LW162827

虎云贵州省威宁县秀水镇清水小学数学思维的养一等奖LW162828

赵宣贵州省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松林小

小学生作文教学探索一等奖LW161829

叶郁林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第一中学浅谈英语高考新题型语法填空解题之

技巧

一等奖LW163868

周镇中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东华初级民

族中学

关于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对化学实

验的学习兴趣的探讨

一等奖LW164405

周小勇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孔子中学山区中学实施运动教育模式的探究一等奖LW166877 颜良卿西藏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等奖LW162878

覃城斌广西省河池市大化县第五中学

(民族中学)

浅谈提高大化县农村中学生乒乓球技

术的训练方法

一等奖YK166881

白小平陕西省黄陵县河西小学探索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

的方法

二等奖LW168898

覃李莉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共和乡共和初

级中学

我的再发展行动计划一等奖YK168914

蔡媛陕西省黄陵县河西小学美术课堂“乱”点有何妨二等奖LW166902

熊万泽贵州省威宁县中水中学打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型课

二等奖LW158917

张亮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八一中学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循环提

升的探讨

一等奖LW163938

孔庆国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尖峰中心小

浅谈小学数学“主体分层探索创新”的

课堂教学模式

二等奖LW162951

刘莹莹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趋势

二等奖LW161952

薛攀峰山东省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复习的策略一等奖LW161956

侯国辉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药王庙镇

初级中学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二等奖LW167978

郑波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色彩构成教学中引入扎染创作课程

的实践与思考

一等奖LW168983

李忠友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之

我思

一等奖LW166992

冉启兵思南县东华初级民族中学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堂的几个教学环节二等奖LW162999

张志卓贵州省威宁县麻乍镇麻乍中学游戏教学法在乡村中学英语课堂的意

一等奖LW163019

杨玉霞贵州省威宁县五里岗街道北镇小

小学语文微课堂的效果初探一等奖LW161022

袁超,罗术

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浅谈如何改进后进生的学习态度一等奖LW169026

李立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中心

小学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二等奖LW163193

卫琪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泮浦湾学校碧桂园泮浦湾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

与对策研究

一等奖LW166191

曹西超利辛县旧城镇第一初级中学加强体育教学训练展现青春健康活力一等奖LW166073 崔然黑龙江东方学院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策略一等奖LW168092 付广慧提高亲和力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等奖LW161125

向秀志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南薰乡九年

义务教育学校

让物理生活化,促兴趣飞扬一等奖LW164126

李志旭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第二中学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一等奖LW162131

李玉静河北承德第一中学On Improving Senior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一等奖LW163163

王玉慧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数形结合问题初探一等奖LW162164

赵静北京市延庆县第七中学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思路解

一等奖LW161173

黄桂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溪美中心小学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一等奖LW167174

王观柱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中学试析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

一等奖LW164175

王召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中学思品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

力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LW169176

张荣荣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中学初中思想品德“生活课堂”研究一等奖LW165187

朱会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古罗镇凉风

学校

激趣、实效、发展谈小学语文教学一等奖LW161264

李久英辽宁省盖州市九寨学校浅议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一等奖LW162751

冯贵艺浙江青田江南实验学校湖边分校让荧光棒为自己挥舞——将“粉丝效

应”有机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二等奖LW166419

冯贵艺浙江青田江南实验学校湖边分校《灵魂深处的触动——浅析初中音乐

教学艺术美的潜移默化作用

一等奖LW166274

卞开悦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政研中心人文课spoc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二等奖LW161293 黄声声广西田东县田东中学壮族民居之美一等奖LW166332

崔亚玲内蒙古包头市昆区昆北幼儿园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发与利

一等奖LW166340

陈春丽陕西省汉中市陕西航空职业技术

学院

项目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一等奖LW163368

谭赟四川音乐学院李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一等奖LW156369

黄京明广西横县新福镇第一初级中学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

一等奖LW167735

黄京明广西横县新福镇第一初级中学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二等奖LW169409

谷雨唐山市曹妃甸区教师进修学校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英语教学

中的使用

一等奖LW163414

王艳琼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昙华中学小

学部

论文题目《留心生活,优化积累,让学

生习作激情飞扬

二等奖LW161410

任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

湾第一幼儿园

浅析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一等奖LW166462

郭雅萍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化学探究型课堂中分层教学策略研究一等奖LW164470

朱振兴吉林动漫学院影视戏剧分院舞台节奏一一戏剧表演课堂的教学研

一等奖LW166527

胡毓芳名吉林动漫学院影视戏剧分院肖邦《第一叙事曲》钢琴演奏技法与结

构特征

一等奖LW166528

王飞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思维探究一等奖LW164530 王华安徽省含山县东山中心学校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二等奖LW165543

徐灿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小学静待花开——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的

读写结合

一等奖LW165462

蔚丽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小学孩子,懒羊羊到家了——<要是你在野

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一等奖LW166402

刘陈四川省成都市华阳中学例谈“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在复习

中的应用和体会

一等奖LW168628

葛速有云南玉溪市澄江阳宗中心小学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中的渗透

一等奖LW162770

赵菊稳云南玉溪市澄江阳宗北斗小学以《分数的意义》为例,浅析对教材的

充分运用

一等奖LW16271

程亚琴甘肃省张掖市临泽二中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方法

的运用分析

一等奖LW169830

贾晓润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中作文教学中借势网络的分析一等奖LW161832

贾晓润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视觉美学反思和

语境变迁探究

一等奖LW161833

姚善枝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学初中英语句型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一等奖LW163881 刘丽娜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学初中英语句型教学的情景创设一等奖LW163882

杨超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仙人渡中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等奖LW164883

王秀侠陕西洋县黄安初级中学浅谈初中思品课堂中的兴趣教学二等奖LW166934 葛春胜辽宁省葫芦岛市实验高中一题多解探究向量的运算一等奖LW162735

陈海芬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

浅谈农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60147

叶欣辽宁省葫芦岛市实验高中跳出三角函数的误区一等奖LW162749 米星星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学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二等奖LW163025

李传芹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祝三乡中

心校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二等奖LW161029

罗跃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对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

一等奖LW164096

罗跃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探索初中物理教学建立物理高效课堂一等奖LW164097

罗跃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浅谈信息技术在提高初中物理教育效

率中的作用

一等奖LW164098

向本宽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与探究

一等奖LW164099

向本宽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浅析一等奖LW164100 向本宽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等奖LW164101 李岩吉林省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物理学科分层教学小议一等奖LW164154

韩坤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十中学基于数学思维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分

二等奖LW162161

解小玲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河口镇中心小

浅谈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一等奖LW161168

欧阳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与对策

一等奖LW163172

李应裕安区石板冲乡九公冲小学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一等奖LW162188

赵彬山东省惠民县晨光实验学校体育教学要注重人文关怀一等奖LW166199 杨建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多样化课程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二等奖LW168206 王维维新都区谕小正德实验学校浅谈低段儿童阅读养成习惯二等奖LW161244 裴岩萍黑龙江省新华农场学校小学诗化语文教学的探究一等奖LW161251

代秀德重庆市丰都县实验小学校立足文本,渐入佳境——小学高年级语

文合作学习实效性分析

一等奖LW161255

张德志青海省大通县第七完全中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的重要性探析

一等奖LW162281

温艳哈密市伊州区第八中学高中生物教学师生互动重要性分析一等奖LW164286 王娟哈密市高级中学浅谈高中生物的互动教学一等奖LW164287

周慧哈密市高级中学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一等奖LW164285

杭迪内蒙古艺术学院图像学与符号学转向---基于艺术史研

究角度

二等奖LW166298

樊芳芳山东临汾市五一路学校浅谈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一等奖LW161302 权婷婷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动静结合一等奖LW161308 史炳慧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谈如何做科研型小学语文教师一等奖LW161309 杨冰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如何引导小学生传承孝道家风一等奖LW169310 张华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不循常道一等奖LW161311 郑培英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一等奖LW161312 付玉贞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利用浅探一等奖LW161313

张曼丽西安市长安区细柳街道细柳初级

中学

浅谈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

运用

一等奖LW163317

王海鹏淄川区双杨镇双沟中心小学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研究一等奖LW166330

李加强四川兴文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中心

多媒体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

用研究

一等奖LW162382

万学岩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糜滩乡下滩

小学

试论如何结合生活实践开展小学数学

教学

一等奖LW162387

何君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小学浅析篮球教学中的示范法二等奖LW166356 方小红广西隆安三中城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二等奖LW164610 方小红广西隆安三中怎样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一等奖LW169366 席洁英广西隆安县第三中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教育二等奖LW164611

钟友辉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天心中心小

浅议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一等奖LW162433

张维态四川省三台县新鲁镇中心小学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一等奖LW168467 陈香阶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大河沟小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二等奖LW161487

陈香阶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大河沟小学浅谈学校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一等奖LW169488 廖益平四川省宜宾县喜捷镇玉龙初中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一等奖LW164525 张晓燕四川省宜宾县喜捷镇玉龙初中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一等奖LW161526

周华四川省宜宾县喜捷镇玉龙初中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

一等奖LW161527

唐洪福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第一中心小

农村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困难及解决方

案探微

一等奖LW161531

于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星中学情境教学在音乐学科的作用一等奖LW166245

袁星瑞贵州省六盘水市互联网舆情研究

中心

社会舆论对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一等奖LW165546

孟庆印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中心学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科学性探

一等奖LW162564

孟庆印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中心学

利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一等奖LW162431

孟庆印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中心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

研究

一等奖LW162566

文艳红重庆市朝阳中学初中教学中耐久跑教学浅谈一等奖LW166567 张秋宏辽宁省开原市高级中学用良好的言行撑起教育的蓝天一等奖LW169570 王玲川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等奖LW161571

石慧春辽河油田胜利小学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应用

一等奖LW161411

石慧春辽河油田胜利小学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小学生习作中的运

一等奖LW161580

林熙成云南省水富县云天化中学试谈初中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

学设想

二等奖LW161583

凌丽荣南宁市隆安县第三中学浅谈农村普通学校高三生物的复习策

二等奖LW164584

陈作辉隆安县第三中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二等奖LW162585 梁燕青南宁市隆安县第三中学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化学情感二等奖LW164586

陆宾清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中学初中学生建立一次、二次函数模型解决

代数实际问题中最值问题的研究

二等奖LW162587

陆宾清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中学提高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的研究

二等奖LW169588

张大伟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团结镇苇

场学校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一等奖LW137607

赵秀芳重庆市潼南区柏梓初级中学校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讨一等奖LW165604

朱丽娟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北辰学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新探一等奖LW163610

文艳红重庆市朝阳中学浅谈中考体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二等奖LW166611

王怀昭四川省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数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二等奖LW162613

俞天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学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二等奖LW161627

黄立艳长春市绿园区四间小学操作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

一等奖LW162632

骆丽梅长春市绿园区四间小学创设情景优化小学品社教学一等奖LW166636 毛启胜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沙子中学物理教师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等奖LW164637 王莹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二中学浅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国际背景二等奖LW165639

卢芳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二中浅谈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育

人功能

一等奖LW165662

杨金莲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永兴完小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研究

二等奖LW161669

宫景致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当好中学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能力

一等奖LW166714

宫景致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新课程背景下拓展训练在体育与健康

教学中的应用

一等奖LW166312

宫景致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一等奖LW166216

宫景致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及

制约因素

一等奖LW166189

宫景致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

一等奖LW166719

金宁理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

趣的培养

一等奖LW156293

金宁理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

养的研究

一等奖LW166314

金宁理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研究

一等奖LW166722

尚颜荣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糜滩乡下滩

小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等奖LW162734

饶英秀江西省广昌县甘竹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

二等奖LW161788

王圆圆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等奖LW169122

赵江新疆哈密市四堡小学习惯养成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等奖LW169859 杨芳安徽省全椒县襄河中学中考英语听力抓分策略二等奖LW163900

郭海君广西物资学校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的实证研究探索——以广西物资学校

为例

一等奖LW169920

陆少娟横县六景镇中心幼儿园农村特色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探索游戏一等奖LW168921

刘辉

郭丽娟

山东省莘县张寨镇联校论优秀班风的建设二等奖LW160903

黄艳芳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温泉高

中)

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原因探究一等奖LW163910

郑振芳广西来宾市金秀县民族高中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二等奖LW169934 宋学军黑龙江省虎林市854农场学校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创建策略二等奖LW162988 王鑫欣江苏盐城市阜宁县板湖中心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等奖LW162042

李朝晖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钟洞学区三

墩中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一等奖LW162046

赵霜湖南省衡山县白果中心完小农村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与实

一等奖LW163055

郭娟娟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向着明亮那方一等奖LW161077 张敏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二等奖LW162107 张青玉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三中学浅谈数列通向公式的求法二等奖LW162110 汪群荣江西省进贤县第六中学浅谈初中音乐趣味教学法一等奖LW166955

余丽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中心

小学

英语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一等奖LW163627

吴雨湘湖南省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

合小学

略谈乡村小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一等奖LW169129

阮瑾丰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四中学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一等奖LW163130 周建文湖南省武冈市龙溪石云完小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二等奖LW162177 于学利克东县第一中学高考易错题举例解析一等奖LW162174

哈斯也提·阿布杜热西提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三道岭第一中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的研究

一等奖LW162206

蒙斌玉广西宾阳县新宾中学数学学习档案对高中生数学学习驱动

作用的实践研究

二等奖LW162207

阮立永广西宾阳县新宾中学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在高中数学学习

中的应用

二等奖LW168208

周卫东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双江口基地

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一等奖LW162281

王金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一中背景知识与听力理解一等奖LW163301

王金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一中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

养和发展

一等奖LW163137

屈煜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镇中心

学校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等奖LW154312

肖红林湖南省武冈市龙溪镇石云完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

策略

一等奖LW161339

周宇黑龙江省龙江县白山镇中心学校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整合研

二等奖LW163344

周宇黑龙江省龙江县白山镇中心学校激励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培

养的作用

一等奖LW143345

银冬梅湖南武冈市龙溪镇学区石云完小浅谈如何构建简单而有效的小学语文

课堂》2016.12

一等奖LW161341

佟姗姗黑龙江省大庆职业学院基于创新创业视角下的高职物流管理

实践教学研究

二等奖LW167352

巫文涛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朝阳街小

浅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一等奖LW162169

廖琨铧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三小布置阅读作业与提高阅读素养水平的

关系

二等奖LW161357

沈春梅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八中学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

教学中的应用

二等奖LW162359

黎省元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中学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及对

二等奖LW161218

李冬英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中学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困生的语文学习兴

二等奖LW161710

黎省元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中学试论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问

题及其对策

一等奖LW161365

覃高增马山县古零镇杨圩小学农村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二等奖LW160182 覃高增马山县古零镇杨圩小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等奖LW169367

姚锋湖南大学期刊社编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期刊服务模式

的创新

一等奖LW169387

梁奉涛黑龙江省甘南县第二中学高考作文辅导经验谈一等奖LW161388 何素玲河北省文安县河西中心校浅谈数字化教学的应用二等奖LW162130 何红书河北省文安县河西中心校浅谈提高学生朗读技巧二等奖LW161132

殷慧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高中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实

一等奖LW166170

马连义河北省文安县河西中心校浅议如何提高数字化教学技能二等奖LW162131

李玉趁河北省文安县河西中心校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

二等奖LW161132

杨伟建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素质教育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一等奖LW166420

赵建光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闸河初级中

现代化电教设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等奖LW161574

陈伦重庆市潼南区新胜镇民生小学试论如何温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一等奖LW160239

郑永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开安镇第一

中学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

一等奖LW163662

刘春莲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数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研

二等奖LW162704

吴利娟呼兰一中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学习

物理的兴趣

一等奖LW164730

周红平呼兰一中力的合成一等奖LW164731

郭海贞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

四小学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二等奖LW162827

邵芳蒙城县楚村镇王楼小学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一等奖LW162757

朱凌云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岚山镇胡集

小学

发掘学生所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一等奖LW161809

苏玲娟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三多中学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

一等奖LW169901

梁伟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初级

中学校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法”

一等奖LW162959

王婧伊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论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中

的问题和对策

一等奖LW160924

钟海涛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天心镇五龙

小学

谈如何点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

一等奖LW162007

阿鲁尔叶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红莫中学班级管理一等奖LW169022

应玉莲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福兴乡中

心小学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

一等奖LW166113

王艳丰湖南省衡山县第二中学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一等奖LW164153

常少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广厚

中心学校

浅析中考复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二等奖LW162201

华成林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镇南中学初中教研组质量协作体之策略谈一等奖LW168281

张小剑内蒙古商都高级中学试分析高中生物中如何挖掘遗传类题

目中的隐藏信息

二等奖LW164415

陈珍内蒙古商都高级中学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探讨二等奖LW164416 彭运江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交互式教学在高中体育课程的应用二等奖LW166448 赵同梅黑龙江省新华农场学校探究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二等奖LW163190

范杏蓉浙江省龙泉市上垟镇中心小学让音乐之美弥漫课堂——浅谈小学音

乐课中的情境教学

一等奖LW176484

李云武湖南省泸溪县白沙小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

原则与策略

一等奖LW162524

李海妍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走出误区,高效教学--新课改下初中英

语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一等奖LW163566

张道军山东省邹平县魏桥实验学校角的初步认识一等奖LW162609

欧阳添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重石中心小学如何创建生活化数学课堂初探一等奖LW162664

朱莉萍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白圩乡中心

学校

雏谈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与提高

一等奖LW161714

白瑞丽山西省吉县屯里联校太度小学试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一等奖LW161775 宋凤梅哈尔滨市巴彦县教师进修学校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思考一等奖LW161948 季陆军浙江省青田县海口镇小学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景创设一等奖LW168023 冯美丽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德归镇小学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中的应用一等奖LW161054

张鹤文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第

一中学

英语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二等奖LW163433

张小艳黑龙江哈尔滨市桥南小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效性研

二等奖LW161236

孙丽春哈尔滨巴彦县龙庙镇中心学校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

一等奖LW163232

王秀娟哈尔滨巴彦县红光乡中心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一等奖LW161233 纪春红哈尔滨巴彦县康庄乡康庄学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二等奖LW160759 戴海波哈尔滨巴彦县西集镇山前小学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语文素养二等奖LW161217 李立秋哈尔滨巴彦县丰乐乡中心学校师爱是教师的责任一等奖LW169295 耿志祥江苏省靖江市新桥城实验学校小学体育如何渗透爱国教育一等奖LW166460 崔加立黑山县八道壕镇中心小学浅谈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66481

崔晓华黑山县第三初级中学浅谈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

作用

一等奖LW161482

汪良英湖南省衡阳市第五中学试析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

一等奖LW163505

井卫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西集镇

中心小学

浅析小学数学课中的心理教育一等奖LW162175

刘淑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华山乡

中心小学

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等奖LW166176

宋祥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山后乡

中心学校

浅谈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二等奖LW161178

郑晓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西集镇

中心小学

让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绽放一等奖LW166179

修英红哈尔滨市巴彦县黑山镇黑山学校怎样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二等奖LW161263

季金洲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三道小学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

一等奖LW161595

梁春梅广西南宁市横县陶圩镇龙头小学怎样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浅议一等奖LW162775 田智力湖南省龙山县隆头镇学区浅析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一等奖LW169808

曾彦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基于微课的音乐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

一等奖LW166818

许桂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富江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二等奖LW163840

卢健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浅谈课堂游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

一等奖LW168712

江立才广西藤县大黎镇初级中学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

作用研究

一等奖LW164731

黄治梅广东省廉江市石角第一初级中学论初中数学如何加强合作学习一等奖LW161165

刘金勇江苏省盐都区实验学校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

习数学

一等奖LW162120

胡成波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一等奖LW162150

熊安胜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用AZ80合金的挤压铸造工艺及组

织性能研究

二等奖LW168147

尹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哈

西校区)

关于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

的探讨

二等奖LW166653

郑传菊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土山中学浅谈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二等奖LW166688

董德新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教师地理素养现状及提升策

一等奖LW165712

刘雄英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胜利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教

一等奖LW161307

刘秀丽吉林省双辽市职业中专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一等奖LW160799 雷霆湖南省衡山县永和中心学校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研究探讨一等奖LW162845

董德新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教师地理素养现状及提升策

一等奖LW165843

王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洼兴镇

中心学校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二等奖LW161866

温柔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

浅谈全媒体时代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二等奖LW161888

谷一松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第五中学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技巧一等奖LW169533

张瑶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宁税

社区479号蓝天小学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二等奖LW169958

夏远德吉林省四平市第九中学农村数学教学二等奖LW162996 夏远德吉林省四平市第九中学初中数学教学比喻艺术运用一等奖LW162515

夏远德吉林省四平市第九中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

二等奖LW162172

夏远德吉林省四平市第九中学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二等奖LW162999 夏远德吉林省四平市第九中学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等奖LW162001 刘畅四川省大竹县欧家镇中心小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等奖LW162061 刘国忠吉林省舒兰市吉舒街响水小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一等奖LW161676 彭国来渣江镇渣江中学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等奖LW164488

许春梅吉林省长春市第157中学如何培养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

学习兴趣

一等奖LW169573

张志国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宋家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

一等奖LW162578

张元梅黑龙江工商学院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二等奖LW168763

刘传礼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金陵乡徐楼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

学中的应用初探

一等奖LW167316

赵杰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姜屯镇中心

小学

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融合途径初探一等奖LW161137

周志平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乾城小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62827

赵艳彪双鸭山市第一中学如何做好高三班主任工作二等奖LW160781

陈立元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

一等奖LW164160

包丽丹黑龙江省财政厅珠算心算研究指

导中心

试述珠心算教育引入脑科学的必要性一等奖LW162858

张淑娟

孙庆春

吉林省镇赉县黑鱼泡镇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等奖LW164007 雷霆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第六中学论南宋武将兵权的消长一等奖LW165733

刘添琼湖南衡阳三樟树中学浅谈初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

问题与对策

一等奖LW163120

董仁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鎮初级中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

应用

二等奖LW165487

于佳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

整合思考

一等奖LW165782

梁小敏广西罗城县东门镇三家小学让公开课还课堂一片和谐的天空一等奖LW160214

徐芸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浅谈常态下的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方法

取径

一等奖LW1661772

徐洪芳江苏启东市折桂中学物理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学二等奖LW1641820 廖耀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分析一等奖LW1652303

赵丹丹哈尔滨市东安英才学校论班主任工作中与心理健康的有效结

一等奖LW1601825

陶娟娟安徽省合肥育英学校新媒体技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一等奖LW1632387

王彦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山后中

心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一等奖LW1612473

刘凤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丰乐学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二等奖LW1610932

王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洼兴中

心小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等奖LW1612734

张晓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洼兴镇

中心学校

浅谈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一等奖LW1612742

刘凤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五中学后进生的转化如何在小组中进行一等奖LW1602694

柳晓磊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浅谈如何激发学生高中化学学习中质

疑的潜能

一等奖LW1642928

关永福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对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思考一等奖LW165420 李晓文双辽市职业中专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学一等奖LW1633171

曲秀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如何营造愉快的生物课堂一等奖LW1656963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及评价

载支持. 第十四章研究成果的评价、转化与推广 本章提要:质量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本章从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功能、内容、一般标准、指标体系、程序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有关问题。本章内容的学习,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水准的提高不无裨益。 本章核心概念有: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探索活动过程,评价处于整个系统的逻辑终点上,是教育研究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价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使研究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并被采用。我国在80年代开始重视和研究教育评价问题,范围广泛涉及学校教育体制、教育教学质量、课程与教材、学生学习水平、教育管理等领域。但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价,这方面的研究至今仍很薄弱。应该看到,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教育科研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质量评价的内容与形式评价,指的是检查、分析和评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评价,就是设计一套客观的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程序,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 载支持.

载支持. 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判定。 为什么要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进行评价? 一言以蔽之,目的在于“诊断”(prove )和“改进”(improve)。教育科学研究并非一做就会有成效。如果对若干教育研究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存在负效、无效、低效、高效几种不同情况。但长期以来,我们很少去计较教育研究取得的成效大小,也很少去计算教育研究投入和产出的效益高低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教育研究发展很快,但由于有关的评价未能及时跟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研究目的、过程的结构认识不全面,在评价目标、内容及方法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指标体系交叉、重复或遗漏。目前仅停留于列出评价特质细目,尚未达到可操作程度,因此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了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不少好的教育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总结推广从而发挥应有的价值效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我们还没有掌握评价这个重要工具。 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它对教育研究起着导向、鉴定、激励、调节和促进的作用。其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评价做出价值判断,将教育科学研究蕴含的丰富的内容价值外化,通过社会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制定教育决策方面的价值 效益。 2.通过评价得到反馈信息,使研究者按照一个好的教育科学研究应有的基本标准,对研究目标、过程和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 载支持.

校本教研成果材料

“减清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师生体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思茅第六小学教导处经验交流材料 【基本情况】 思茅第六小学管理着6 所完小(即城郊的中心小学、土桥小学、光坡小学、思澜路沿线的三棵桩小学、整碗小学,思小路沿线的南岛河小学), 1 所村小(思小路沿线的曼歇坝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55 亩,校舍建筑面积17678 川。在职教职工198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工人5人;有离退休教职工94 人。专任教师中,已评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60人,已聘用107人,未聘用53 人;一级教师31 人;未评职称2 人。本科学历54人,占28%;专科学历121 人,占62.7%;高中、中师学历18人,占9.3%。全校共有9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427人,其中,1 -6年级在校学生4 1 3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住校生1000 人,今年小学毕业生620 人。 【做法与成效】 一、认识到位 我们认识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优势,创立自己的特色,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自己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得靠教师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实践,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进行校本教研。 只有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才能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把学校构筑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不断发展。确立“立足校本培训,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学习促提高,以反思促进步,以校 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指导思想,明确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把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着力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点,促进学校发展和特色形成的生长点,学校采取了目标引领、成果激励、深造学习、 科研带动、榜样示范等策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把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助推力。

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引言 中小学需要大力推进和开展行动研究。这种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显著特点: 其一,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其二,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 一谈到教育科研,很多人以为就是撰写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似乎没有论文发表,就不能称之为研究。没有认识到论文只是教师教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也有自身独到的问题表达样式。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 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以承载的,论文话语方式的抽象、叙述结构的刻板、论点论据的严整,是教师所少熟悉的,同时也并不见得是教师表达自身研究成果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研究成果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除教研论文以外,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也是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独特的话语方式和对教育的独到理解。这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或自由表达,或理性提升,或问题取向,或直抒胸意,成为教师研究的基本存在形态。现对这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逐一作简介、分析。 教育日志: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一 教育日志展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在他(她)把真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 教育日志的撰写最为简单和便捷,只要有纸、笔、有时间就可以写,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写。 教育日志包含一些基本的信息,如事件的日期;脉络性资料,即时间、地点、参与者以及其他看起来可能对研究是重要的事。 日志常用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

㈠备忘录。备忘录是最常见的日志形式。它通过研究者试着去回忆、写下特定时段的经历,而再现教育实践中的生活场景。 ㈡描述性记录。包含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个人肖像与特征的叙述,对话、手势、声调、面部表情的描写,时间、地点与设备的介绍等。 在任何描述的段落,细节的深描比摘要式记录更重要,典型事件比一般化的事件更重要,活动的描述比对活动的评估更重要。 ㈢解释性记录。在日志中,除了描述性记录,还应含有解释性记录,如感受,解释,创见,思索,推测,预感,事件的解说,对自己假设与偏见的反思,理论的发展等。解释不仅会在写下经验时产生,也会在不久之后产生,在写日志有所反思时引发。 教育日志在撰写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克服习惯性因素阻碍。 第二,日志具有隐私性,其中的有些内容不宜直接公布于众。 第三,如果可能的话,教师可以和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日志。 第四,教育日志的书写要持续。 第五,要将事件记录与事件分析结合,并要在形式上保证有一定量的分析。 教育叙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二 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达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作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写作的成形的研究成果。 ㈠教育叙事的特点 1、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 2、叙述的故事中包含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 3、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 ㈡教育叙事的类型 1、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逐件陈述,注重突出其关键部分。 2、着重强调教师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夹叙夹议地陈述事件全过程。

课题研究成果的特色如何写

课题研究成果的特色如何写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和撰写步骤 陈伟忠发布时间:xx-11-42:24:46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和撰写步骤 一项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查阅教育文献、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等步骤,按计划完成了任务后,需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份该教育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专著)。这种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文字加工和表述的过程,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为了科学、全面地总结课题研究工作,而且是为了向教育界以及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以丰富教育理论宝库,推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 一、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类型和结构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课题成果表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课题研究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课题研究论文。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是描述课题研究的过程、结果和发展的文献,是报告课题研究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章。教育课题研究论文是以理论分析为主要写作方法的。它以阐述对某些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教育理论问题为主要内容。无论是研究报告,还是研究论文,它们的结构是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对研究结果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文章要讲究逻辑,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而

不要互相冲突,这是对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基本要求。当然,由于选题的不同,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方法、逻辑推理和所得出的结果不同,“内容决定形式”,所以撰写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所采用的结构、体例会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但是,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最好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格式。于是,我们归纳出研究报告或论文表达方式的共同特点,形成了大家常用的结构形式,即所谓“老三段”,包括导言(绪论)、正文(本论)、结论等三部分。如调查报告可分为:一、导言;二、正文;三、结论等三个主要部分。实验报告可以分为:一、引言(课题的提出); 二、实验过程和结果;三、讨论和结构等三个主要部分。研究论文包括:一、绪论;二、本论;三、结论等三个主要部分。 (一)、导言(绪论)的撰写 导言(绪论)是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开始部分,要写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⒈阐明研究课题及其意义,反映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内容是全文的引子,写好它十分重要。为此要做到:第一、语言要简洁,篇幅不能过长;第二、阐述要明确,应给人以清晰的印象;第三、揭示研究课题的意义要实事求是。 ⒉介绍文献查阅的情况,指明本研究课题所处的理论背景,即根据查阅的文献,简单地介绍前人或他人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达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广应用,来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现将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一.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1.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 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研讨会的举行,采取分组学习方式(如分文理科组),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研讨时有记录人做好研讨情况汇总,并由代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汇报。这种做法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 2.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 (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学校专门制订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计划,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3)实施“蓝青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年成

研究成果的形式教案资料

研究成果的形式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有两大类:一类是教育科研报告。一类是教育科研论文。 (一)研究报告: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活动中为了检验某个教育理论或假设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如实地描述和记录研究成果所形成的书面报告就是研究报 告。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不同,研究报告也有不同,可以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 二、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教育研究者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于特定的教育问题现象、文献或理论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得出新结论,提出新观点,做出新解释,进行新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 三、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的比较 (1)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表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内容要求 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②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创新性方面 存在差别③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存在着差别

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教育现象 和构建教育理论的过程。 (一)制定研究计划:计划可以避免失误,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是研究实施的蓝图。 1、研究计划的作用:研究计划在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1)研究内容的细化(2)研究行为的指南(3)课题申报的形式2、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1)研究什么(2)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 究(4)有何成效 3、研究计划的形式与内容: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研究方法各不相同, 只要清楚的表达必要的信息与资料就是一份合格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课题名称(2)研究目的与意义(3)研究内容(4)待答问题与研究假设(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6)文献综述(7)研究方法与设计(8)研究进度(9)成果形式(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11)经费预算(12)参考书目与附录 (二)收集研究资料 1、教育文献资料的主要分布 2、教育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要求 3、教育 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式 (三)处理研究资料 1、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整理 2、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 3、教育研究 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的思考

教育科研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有助于促进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随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和教育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科研成果成为支持和支撑教育改革深化与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载体,而作为一种载体怎样更好地影响教育发展并发挥其价值,其中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无疑是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把教育科研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并融入教育实践,进而成为理念创新、方法改进、政策制定、制度完善等实践成果的活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如陈宝生部长所言:“转化为教育事业发展活生生的实践应该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出发点和归宿。理论生产阶段结束后,要转向成果转化应用阶段。教育科学研究绝不是把成果变成抽屉里、书橱里、记忆里的成果,而是要把它融入教育事业发展活生生的实践中,变成指导教学、服务决策、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实践成果。”可见,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们生活福祉等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在当下教育科研人员科研热情不断高涨、教育科研成果数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存在诸多问题,例

如: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观念落后,转化意识不强;转化机制刻板,活力不足;转化模式固化,转化主体单一等。基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系统论、社会建构论为理论指导,提出相关转化策略。 一、树立正确观念,增强转化意识 当前,教育界普遍认同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但是对于教育成果转化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转化意识不强,这就需要教育科研人员及教育科研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意识。 (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以转变人的教育观念为首要前提 教育科研成果与自然科研成果不同,也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成果。教育科研成果属于“人学”科研成果的范畴,“它(教育科研成果)以改变人的观念、调整人的思路、培养人的能力为前提,它要求人们接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以转变人的教育观念为首要前提,而教育观念转变为人的实际行动需要经历感悟、体验、接收、内化、反馈等过程。以叶澜的新基础教育为例,之所以称之为“新”基础教育,根本原因在于该科研成果重新定义了“生命”“实践”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并将其上升到方法论和价值取向的高度。在新基础教育成果中,“生命”不仅包含个体生命特征、个体生命成长,而且包含了群体生命、类生命的意涵;“实践”不是理论的实验田,不是理论的对象和工具,而是作为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是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广应用,来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现将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介绍如下:一.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1.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 2.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级教研经常化。学校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奋斗目标,每个学年都为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举行隆重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 李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22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在进行教育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智力加工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并被同行专家认可的知识体系、方案或产品。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研究项目的理论或实践价值、研究工作本身的广度和深度、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而且还取决于研究者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成果的表述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最终成果的形成和升华,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分类 1.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级别 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般分为国家级、部(省)级、司(厅局、市)级,以及地(市)级、县(区)级、校(中小学)级等级别。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审批国家级和部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各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审批省级和厅局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相应级别专家组的鉴定验收后,可以取得与项目同级别的成果证书。 2.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性质 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按其研究领域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种类型。 (1)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是针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其任务是总结、发现、提出相关的特征、规律和理论依据。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在总结前人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发现、新方法,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创新性,强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2)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以相关的理论为指导,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具有实际价值的成果。应用研究的成果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能够解决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发展研究 发展研究主要运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和制定方案、计划、对策和建议等。发展研究的成果不在于添加新知识,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性。 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有知识、方案和产品等几种类型。 (1)知识类研究成果 知识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报告、论文、著作等几种形式: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教育科研指导活动 科研所魏秀华 2011年3月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用文字记载下来,即形成一份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这种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文字加工的过程,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也是显示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和运用。 (一)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概述 1.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科研成果,是针对某种教育现象,某一教育课题或某种教育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实验或论证后所得出的新的教育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或新的教育理论。表述教育科研成果的目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科学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向教育界以至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以丰富教育理论宝库和推动教育实际工作。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目的意义有以下的方面: (1)深化知识,表明研究的结论及其价值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说明了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研究结果及其价值。通过科研成果的表述,可以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进行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揭示教育的某种规律。实现理论升华,显示其理论价值。同时,又为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建议、方案或办法,从而推动教育的变革和改进,显示其实用价值。因而,科研成果的表述,不仅仅是个反映科研成果的问题,而且是深化和发展科研成果的问题。 (2)有利于学术交流,供他人参考 教育科研过程是我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探索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而且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和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有利于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人进行学术交流。 (3)有助于培养、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要求有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总结、表述不好,课题研究只能是一种无效或低效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有助于培养、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进行有效的科研活动。

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报告

开展系列争章活动拓宽习惯培养路径 ——基于习惯养成教育的系列化雏鹰争章活动的实践研究 【摘要】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校的德育工作,围绕“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这一核心课题展开,从礼仪、安全、学习三方面的习惯培养为重点,组织骨干辅导员从三个方面各整理出了十条小学阶段学生最需掌握的习惯要求。为了将习惯教育有效的与雏鹰争章活动进行融合,我校把三十条习惯中相近的培养要求进行分类,设置了18枚习惯章,10枚特色章,4枚荣誉勋章,并开展了基于习惯养成教育的系列化雏鹰争章活动的实践研究。我们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注重活动的系列化,旨在使原先枯燥、单一、无趣的德育教育变得生动、形象、精致起来,使原来空头支票式的评价变得实在起来,使学生厌倦的德育教育变得喜欢起来。笔者将从:活动缘起、活动立意、实践研究过程、活动实施成效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系列化雏鹰争章 【正文】 一、活动缘起 1.习惯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队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中队的保证,如何加强对队员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学校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习惯养成教育始终是德育的主旋律。 2.雏鹰争章是少先队活动的经典载体 “雏鹰争章”是少先队活动的活动载体,从1992年开始,这项活动经久不衰,也激励了一代代人的成长。它打破了传统的单纯靠分数评价优劣的模式,“不看成绩看进步”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我校少先队借鉴雏鹰争章这一经典活动载体,整合、提炼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习惯雏鹰争章活动,使争章活动系列化,力求突出了活动的纽带作用,来凝聚校内外的各方力量促进队员有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雏鹰争章”的老树上结出“新果”。 3.目前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 习惯的养成教育普遍都存在操作性差、趣味性低、延续性无的特点。即教师没有一个直观易操作的载体去评价队员的习惯养成情况;队员面对空头支票式的评价或者只是表格上计分式的评价,一开始有些效果,但久而久之便缺乏兴趣,直至毫不关注;队员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总 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广应用,来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现将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一.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1.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 2.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级教研经常化。学校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

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立项申请书

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选题分类 课题负责人(签名) 责任单位 填表日期 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7年)

填报须知 1. 申请人自愿申报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承诺对所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 2.按照《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课题负责人必须在项目研究中承担实质性的研究工作。课题实行“双负责人”,负责人至少一人须具有一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课题负责人参加并完成过市级以上课题,且同期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3.选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 4.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承诺提供研究条件、经费保障和课题管理职责并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 5.《课题申请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必须使用规定的格式,用A4纸型打印,分别装订。活页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活页务必单独装订。申报时需提交《课题申请书》一式两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四份及其电子版。 6.在确保研究者依法享有《著作权法》等规定的相关权益前提下,同意授权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

2016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

2016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论文奖 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奖项名称奖项等级成果编号方美茹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二等奖LW164284 苏雄杰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高中多媒体辅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一等奖LW163350 潘俊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 音镇幼儿园 浅议如何让幼儿喜欢上绘本阅读一等奖LW166754 黄西萌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四中学试论如何走出高三语文教学误区提高 效率 一等奖LW161053 苏雄杰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高中多媒体辅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一等奖LW163779 余雅婷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创设情境在英语语法教学上的应用一等奖LW163216 韦政君广西崇左东盟国际职业教育学院汉语“死”的委婉语浅探一等奖LW161188 曾满香湖南省宜章县关溪中学关于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想法二等奖LW161246 刘丰云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科学岛实验小 学 小学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探究一等奖LW166294 王晓玲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中学对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一等奖LW164345 陈慧安徽省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浅谈小学数学开放题一等奖LW162361 李凤香湖北省枝江市第三高级中学论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一等奖LW165512 温小勤东莞市第二中学隐喻的思维本质及其课堂教学研究二等奖LW161556 侯雨鞍山市台安县高级中学浅谈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等奖LW164586 杨远彦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界河 小学 创造温馨课堂引导学生提问一等奖LW167564 居平欢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天柱路与海 关路交叉口梦园小区内合肥市梦 合肥市小学体育课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与对策研究 一等奖LW166644 孙丽辉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 中学 探索分层次教学一等奖LW169654 都丽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 中学 磨出严肃严谨严格的育人精神一等奖LW169655

科研立项申请书(多篇)

科研立项申请书(精选多篇) 第一篇:科研立项申请书第二篇:科研立项申请书第三篇:写好科研立项申请书的一些注意事项第四篇: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申请书范例(原创) 第五篇:xx科研立项通知更多相关范文立项申请书是说明文与议论文的结合写作文体,其目的是说服申请书的评审人同意申请人的立项申请计划。 申请人应能够使评审人理解申请书主要内容:大同行能“懂”; 小同行能看出水平。申请人应该站在评审人的角度,使立项申请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行文流畅,既叙述简明、具体,又系统全面、论点与论据充分、有逻辑性,立论令人信服。 1 总体框架(基本思路) 1.1 选题 认真研究立项指南,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内容,并围绕其“处心积虑”、“苦思冥想”一段时间。不妨思考几天,查阅一下有关中外文献,尽可能参考近五年的,要关注“重量”级刊物和文章,在此基础上再仔细读透一份好的中过标的立项材料,体会其中心思路和技巧所在,然后草拟一个研究大纲。 一旦确定落笔时,尽可能不要中断地一气呵成写出,暂不要考虑修改,避免“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然后反复审阅,反复修改、润色,最后请“高人”审阅,避免“思维定势”干扰。 一份好的立项报告要有“卖点”、“闪光点”。应懂得如何“标榜”自己的科研工作,即你是立足于自己的前期工作而申报该课题,

不是“白手起家”。要懂得“投其所好”,懂得“新增长点”是什么?懂得与国计民生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关于“创新点”的理解。创新性并不意味“高精尖”或别人未涉足过,仔细观察你的周围,肯定有许多有意义的选题。 要用“第三只眼”看问题。人文知识绝对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标题:要内容具体,要旨突出,引人注目,准确、明确(无含混信息),一目了然,不过大过小。确定一个题目,最好少于15个字,要画龙点睛。 (2)不理想选题标题范例:《热液型多金属矿成矿机理的研究》 主要毛病:①题目过大;②认知过程涉及繁杂的矿种及环节,究竟研究哪一部分?③缺乏确定而具体的研究目标,可操作性令人质疑。 ④缺乏具体研究手段的告白。 《运用流体成矿学说理论指导河南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勘查效果的评估》 主要毛病:①题目太长,30个字符! ②令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③多头分散,不知究竟研究哪个重点。 《电子游戏成瘾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电子游戏对儿童和少年大脑,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主要毛病:①题目过于泛泛而庞大,没有重点,没有深度,“面面俱到”恰恰面面不到;即包含了大脑神经生理,又包含心理,还包

第八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概要

第八章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教学目标: 1.熟悉研究成果表述的类型及形式 2.掌握研究成果表述的通行规范 教学重点: 掌握研究成果表述的形式 教学难点: 研究成果具体表述形式及写作规范 教学时数:4学时 作业: 简述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概述 一、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意义 (一)有助于展示研究结果,接受社会的鉴定和评价。 (二)有利于推广或应用研究成果 (三)有利于学术交流,丰富学术文献 (四)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 二、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类型 (一)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科研报告是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是报告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献。 1.题目 题目是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的问题。可加副标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如: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实施现状调查----以宁波**幼儿园为例 2.前言 开宗明义地交代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 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的是什么问题,调查此问题的缘由和背景,调查的筹备过程,主要调查的内容,国内外对同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此次调查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说明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

调查的方式方法。 第三,对此次调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作简单分析。 3.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题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 4.结论与建议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况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 5.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 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二)教育实验报告及其构成 1.题目 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要简练具体,使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 也称引言、导论、绪论,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目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该项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文字要简洁明了,字数不宜太多,表述要具体清楚。 3.方法 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要让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以评价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也便于他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基本内容包括: (1)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 (2)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法。 (3)实验设计。实验组与控制组情况,研究的自变量因素的实施及条件控制等。 (4)实验的程序。通常涉及实验步骤的具体安排、研究时间的选择。 (5)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 4.结果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研究假设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基本内容包括: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03付雪《使用超链接》——教学方法与活动主题 案例评析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有无数种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讲授法为主,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 还有讨论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导学法、辅导法、谈话法、陶(táo)冶(yě)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开放方式教学法等。在教案中可以写出本节课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只要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性、员、手、度、者、家、法、主义、思想”等字词,都会变成名词。如果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一个“法”字,立即就会变成名词,就是一种教学“方法”了。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能会使用了许多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是没有认真地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上升到理论而已。

例一: 北京高井中学付雪老师,在初中《使用超链接》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情景导学法、任务驱动法、动手实践法和演示法等。 教法: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螺旋式的设置教学内容。利用情景导学法吸引学生的兴趣,顺利引入新课。在讲授新课时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来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多进行动手实践,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学法:自主学习、实践探究。 例二: 北京蓝天二中郝丽老师,在初中《合成全景图像》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探究法等。 例三: 北京市陈经纶帝景分校范晶老师,在初中《文本信息的输入》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等。 凡事不能偏(piān)颇(pō),追风一哄而上。主题活动的教学方法很好,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去感受、去归纳、去总结,这样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例如:一个热功当量试验,就花费了焦耳40年的时间。

关于浙江大学职称晋升中科研项目和成果

关于浙江大学职称晋升中科研项目和成果 奖励认定范围的说明 为在学校晋职工作中更好地掌握任职条件和量化标准,根据国家、省、部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特对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范围作出如下说明: 一、A类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除小额资助外各类项目;总装预研基金项目。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骨干成员(须提供首席科学家签字的合同或证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的骨干成员(须在项目申请书成员名单中列入),数学、管理学科每项合同或任务书经费须在20万元及以上,其它学科每项合同或任务书经费须在30万元及以上。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一级子课题视同一般项目(须提供项目负责人签字的合同或证明)、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中的国家级项目。 5、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政府拨款合同经费在50万元及以上);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政府拨款实际到校经费80万元及以上)。 6、政府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联合国所属机构和外国政府设立的国际基金项目(实际到校经费30万元及以上,人文社科类经费15万元及以上);非政府组织国际基金、中央各部委立项的国际科技(教育)合作项目(实际到校经费50万元及以上,人文社科类经费25万元及以上)。 7、国防973项目合同经费在30万元及以上;国防科研纵向项目合同经费在50万元及以上;一般国防科研项目合同经费在8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 8、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

教研教改成果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新科学院食工系教研教改成果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随着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质量安全以及有关食品的营养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在经历由传统食品工业到现代食品工业的转变。食品生产中使用的技术装备正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迈进,速冻技术、超临界提取、超高温瞬时灭菌、气调贮藏、低温保鲜以及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将促使食品工业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稀缺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我国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状况怎样、如何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为了构建应用型和复合型食品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教改内容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食工系创办初期,教学计划与教材方法直接参照其他学校,但经一段试行,我们发现有许多不适合我系学生的地方,如课程体系重理论性课程,轻应用性课程,一些课程强度大而全,深而难,并不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大讨论,深入研讨了我院的培养人才目标和模式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逐步调整,减少了过于空泛和重复的课程,增加实务运作方面的课程;减少了理论性课程,增加了实践性课程;开设了一批实用的课程。对保留的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调整。与此同时,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考试方式等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使之更适合培养食工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这些改革都得到了同学的理解,支持,配合,并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教学改革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其次,倡导教研教改积极性,定期交流心得。我校食工系教师队伍一直十分重视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教学思想活跃而且努力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付诸实践。在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的倡导及推动下整个教学团队形成了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自办校以来本系教师承担并完成了一批重要教研教改项目,发表了一批论文。内容涉及课程要求培养模式等教学理念方面的研究以及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等具体专题以及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等综合课题。除了教师在各自教学实践中的经常性的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外,教研组还定期举行全组的教研活动。除了一般的教学研讨试讲及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外,还常围绕某个专题进行集中研讨,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总结提高的目的。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合格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也专门举行过多次研讨并邀请校内外专家为我们做出评估和点评。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大大调动了全组教师投身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同时也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