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读后感

与妻书读后感
与妻书读后感

与妻书读后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林觉民便是其中之一。林觉民的伟岸、高大,觉其愿为天下人之幸福而舍己之幸福乃是大义也,心中崇敬之情顿生。而其写下的《与妻书》更是千古绝唱。《与妻书》绝不简简单单是一封家书,它也不仅仅只蕴含了对作者林觉民对妻子的爱,珍惜,歉意,无奈,它更反映了无数先烈在国家危难之时的奉献爱国之大义。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国难当头,林觉民只能舍弃小家,担负起救国之任。诚然于家庭而言,林觉民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于国家而言,他确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爱国有识之士,更是一个为国捐躯的英勇烈士。作者未负天下人,未负泱泱中华之亿万民众,而偏偏负了爱妻一个人。眼见妻子以个人要承担起整个家庭重担,要抚养孩子成人,这一切的一切,作者唯求得到爱妻的理解与原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作者不仅爱妻子,更爱天下无数鸳鸯,在自己比翼齐飞的时候,他明白必须以天下为己任,成全他人的挚爱,而这种最高境界的爱是源于对爱的无比忠贞的。想来,林觉民不是没有痛的。尽管他们的爱情开始于婚姻之后,他对陈意映的爱,却是写不尽的情深意长。我不知道这个二十四岁的年青男子在那一晚是怎样复杂的心情,但是一篇《与妻书》,让我们看到一个热血革命者真实多情的一面。他不是神,他是人,一个用情极重极深的男人。他爱他的妻子,也爱他的国家,他可以从容的面对死亡,却无法割舍挚爱的妻。声声血,字字泪,男儿柔情,到此时恸人心肠,寸断难述。

但中国是因为有无数个像林觉民这样牺牲自己而奉献国家的英雄们,中国才能一步一步从腐败懦弱的清王朝变成强大的新中国。沉睡的雄狮已经觉醒。黄兴曾说:“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血去浇灌自由之花”。林觉民曾说过:“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起义,必不远矣。”于是广州起义,于是武昌起义,于是辛亥革命,以至于新中国的诞生,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全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拯救了中国,是他们拯救了整个中华民族!古人说“人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们的死又岂是一座泰山所能衡量的!他们肩负了光复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是他们使九州大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是他们使九州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是他们使九州大地又充满了活力!他们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功臣!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多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

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大学生,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周总理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们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学习成长,都是因为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更应当珍惜不能虚度年华,荒废光阴。现在是和平年代,也许我们不会遇到要在家庭与国家之间做出取舍的情况,也不需要我们像先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今日的安稳生活,全都来自于革命者的不懈努力,我们大学生所要做的便是珍惜现有的条件,好好学习,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坚持党的领导,挖掘自己的潜力,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小小的力量。

与妻书 优秀教案

与妻书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2.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是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等多用词的用法,掌握“其”、“与”在句子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做出选择的情感历程(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九十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 引出林觉民的《与妻书》 作者作品介绍: 1.时代背景——黄花岗起义(印发给学生) 2.林觉民及其方巾遗书——《与妻书》 请学生看注①作补充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踏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独立而勇踏死地的崇高精神。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神秘地将

这两封信在半夜塞在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了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与妻书》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二、听课文朗读,正字音、释难字词 1.其:吾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 今则望其真有 (它,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 (自己,代词) 汝其勿悲 (表祈使,规劝)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他们,代词) 2.与:与妻书 (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跟,介词)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和,连词) 吾先死留苦与汝 (给,动词) 3.至:吾至爱汝 (极,最,副词) 吾爱汝至 (到了极点,副词) 词类活用: 1.汝幸偶我 (意动,以……为配偶)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形作动,尊敬)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作动,爱护) 4.称心快意(使动,使意快) 四、文本研读 1.节:“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意,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午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心情。作者是从哪及格方面向妻解释的。 明确:一方面表明他是爱妻子的,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不忍当前形势,愿“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爱汝”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

齐越节朗诵(与妻书)

与妻书 (配音)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年仅24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A: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B:觉民,天色晚了,你还没回来,我的爱人,你在哪?依新睡了,梦里轻声唤着爹爹……觉民,回家呀…… A: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字,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一个人,你读这封信时,我已成为阴间的鬼……这些日子,爱恨交杂的思绪跟你依依不舍的眷恋,像利爪一样猛烈撕扯着我的心,眼泪混合着笔墨,伴着心中波涛翻滚的怅然,好几次都想搁笔,但又恐怕你不能体谅我的心思,怕你怪我弃你而去…… B:我想在信中找回我的思念,然而读到的却是悲凉凄怆的诀别,你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使我相信刹那也是永恒。 A:意映卿卿你知道吗?自从与你相识,我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而当今世道,遍地血雨腥风,百姓颠沛流离,国土连年沦丧,真正幸福美满的有几家……B:你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爱我,也希望天下人都能爱其所爱,我明白,也愿意把天下人当做亲人来对待,可就是不能承受失去你的悲痛…… A:可国家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倘若我死能激励四万万同胞奋勇而起,我神州大地定会雷震九霄,我中华民族定能乾坤再造,我虽死而由生啊! B:觉民,还记得吗?四年前,你从日本留学回来我对你说:今后若要远行,一定带上我!天涯海角,卿愿随君行! A:记得……也答应了…… B:可你毕竟是林觉民,十三岁就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的林觉民,这次回来,你只说日本的学校放樱花假,可你形色匆忙,我知道,你一定有许多话对我说,然而每每四目相对你都欲言又止,好几次我从…… A:这次不比从前,我将要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纵然有千般理由万般感慨,又怎么忍心对你坦言,况且你有孕在身我不能常伴左右已经深感歉疚,又怎么忍心让你为我担忧……舍身取义我没有遗憾,为国捐躯我万死不辞!革命成功与否自有同志们继续奋斗!唯独你婆娑的泪眼,叫我肝肠寸断…… B:觉民,我有幸嫁给你又为什么生在今天的中国…… A:我有幸娶到你,又为什么生在今天的中国……依新五岁了,转眼长大成人,好好教导他,让他像我。你腹中怀的,我猜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温暖,贤淑…… B:也可能是男孩,我把他和依新一起培养成有相同志向的人。

《与妻书》 优秀导学案

第24课《与妻书》

3.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答案 D点拨: D项,两个“书”都是“书信”的意思;A项,第一个“禁”是“忍受”,第二个“禁”是“禁止”;B项,第一个“告”是“请求”,第二个“告”是“告诉”;C项,第一个“竟”是“使……完毕”,第二个“竟”是“全、终”。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 A.亦以天下人为念B.汝可以模拟得之 C.汝不必以无侣悲D.以今日事势观之 答案 C 点拨: C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把;B项,介词,凭;D 项,介词,拿。 课外阅读: 卢蒙巴家书 爱妻: 当我书写此信时,不知道这信是否有一天能辗转到你的手中,更不知道当你抚读此信时我是否还活在人世。 在我为祖国争取独立的整个斗争生涯中,我丝毫没有怀疑过,我与战友们为之献身的神圣事业最终将会取得胜利。我衷心地希望我的祖国赢得高贵的生命、充分的尊严、完全的独立。而这正是比利时帝国主义者及其西方盟友所永远不愿看到的。 我们曾对联合国抱以完全的信任,请求他们给予帮助,但联合国的某些高官却有意无意地、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我们的敌人。他们诱骗腐蚀我们的同胞,对部分人进行收买。他们出谋划策、歪曲事实真相,使我们伟大的独立事业蒙受耻辱。对于联合国的所作所为,我真是不知该说什么?

是判我生还是处我死,是给我自由还是罚我将牢底坐穿,不论帝国主义者怎样判决,我自己都不会在乎。但对于刚果,对于我们依然贫穷的人民来说,独立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牢笼,透过牢笼,外面的世界在看着我们,他们有些人带着善意的同情,有些人则是幸灾乐祸。 但我的信仰不会动摇。我知道而且从我的内心里能够感受到,我们的人民迟早会消灭所有的、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敌人,而且,他们最终会像一个男子汉那样站起来,对殖民主义者们造成的堕落和留下的耻辱说“不”。我们将在晴朗的阳光下重新获得尊严…… 至于那些我可能再也见不到面的孩子们,我想让他们知道,我所做的牺牲正是为了他们,是为了每一个刚果人,去完成重建我们的自由和主权这一神圣使命:因为没有尊严就没有自由,没有正义就没有尊严,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的人民。 无论是残忍、严酷还是折磨,都不会让我请求怜悯。我是宁愿死也不会低头,不会支摇信仰。我将宁愿带着对祖国命运的全部信任去死,也不会在屈从和抛弃神圣原则下苟且偷生。历史自有公论,但这公论不会出现在布鲁塞尔、巴黎、华盛顿或联合国所讲授的历史中,它只会出现在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统治下获得自由解放国家所讲授的历史中。非洲会书写它自己的历史,对撒哈拉北部和南部来说,那将是一段光荣而有尊严的历史。 不要为我哭泣,我的爱妻。我知道我那正受苦受难的祖国最终会知道该如何保卫她的独立和自由。 刚果万岁!非洲万岁! 5、从选文第一段中两个“不知道”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吗? 6、选文2-5段以平和深沉的语调畅谈了怎样的理想志向、坦言了怎样的生死抉择、展望了祖国怎样的前景? 7、全文既写“情”又写“义”,这“情”是什么“情”?“义”又是什么“义”?二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8、选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答案:5、自己已经献身于刚果的民族解放事业,在舍生取义与苟且偷生间,毅然做出了舍生取义的抉择。 6、希望祖国赢得生命、尊严、独立;把牢底坐穿也不动摇信仰;将在晴朗的阳光下获得尊严。 7、对妻子儿女的深切之情;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大义;对妻子儿女爱之越深,对国家民族爱也越沉,作者正是为了亲人,为了每一个刚果人,宁死不屈,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结合。 8、融抒情、议论、记叙于一体。

播音主持自备稿朗诵稿五篇

播音主持自备稿朗诵稿五篇 【播音主持自备稿】一 与妻书 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年仅24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A: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B:觉民,天色晚了,你还没回来,我的爱人,你在哪?依新睡了,梦里轻声唤着爹爹……觉民,回家呀…… A: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字,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一个人,你读这封信时,我已成为阴间的鬼……这些日子,爱恨交杂的思绪跟你依依不舍的眷恋,像利爪一样猛烈撕扯着我的心,眼泪混合着笔墨,伴着心中波涛翻滚的怅然,好几次都想搁笔,但又恐怕你不能体谅我的心思,怕你怪我弃你而去……B:我想在信中找回我的思念,然而读到的却是悲凉凄怆的诀别,你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使我相信刹那也是永恒。

A:意映卿卿你知道吗?自从与你相识,我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而当今世道,遍地血雨腥风,百姓颠沛流离,国土连年沦丧,真正幸福美满的有几家……B:你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爱我,也希望天下人都能爱其所爱,我明白,也愿意把天下人当做亲人来对待,可就是不能承受失去你的悲痛…… A:可国家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倘若我死能激励四万万同胞奋勇而起,我神州大地定会雷震九霄,我中华民族定能乾坤再造,我虽死而由生啊!B:觉民,还记得吗?四年前,你从日本留学回来我对你说:今后若要远行,一定带上我!天涯海角,卿愿随君行! A:记得……也答应了…… B:可你毕竟是林觉民,十三岁就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的林觉民,这次回来,你只说日本的学校放樱花假,可你形色匆忙,我知道,你一定有许多话对我说,然而每每四目相对你都欲言又止,好几次我从…… A:这次不比从前,我将要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纵然有千般理由万般感慨,又怎么忍心对你坦言,况且你有孕在身我不能常伴左右已经深感歉疚,又怎么忍心让你为我担忧……舍身取义我没有遗憾,为国捐躯我万死不辞!革命成功与否自有同志们继

《与妻书》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与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 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文中活用的 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 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 、“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自读提示” ,口头归纳“自读提示”的主要内容。 2.解释词语:(1)卿卿(2)竟书(3)掩映(4)率性(5)模拟(6)太上忘情(7)眼成穿而骨化石(8)独善其身 3.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指导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二题。

(二)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说明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思考与练习一) (三)解决上述问题;学生讨论,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第1 段,“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第2 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爱汝” 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请在这一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原句略。小结:林觉民极爱其妻,正是这种感情升华,才使他更“勇于就死”。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 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其情操高尚,十分感人。)第3 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抒发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爱汝”的感情。这一段主要回忆夫妇生活中的数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

与妻书朗诵稿

《与妻书》 男: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女:觉民,前几天,隐隐约约传来你在黄花岗遇难的消息,我不相信。我本想在你的信中找回我的思念,可为什么读到的却是悲凉凄怆的诀别谁,谁给你选择离去的权利 男:意映卿卿,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女:这我明白。可你难道忘了我曾对你说:今后若要远行,一定带上我!男:吾铭记于心。 女:可你毕竟是林觉民,13岁就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的林觉民。自从与你相识,我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可每每环顾今日中国,遍地血雨腥风,百姓颠沛流离,国土连年沦丧,我明白了,再多的不舍,最终都不得不舍。 男: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女:我有幸嫁给你,又为何生在今天的中国。。 觉民,永别了,我永远的爱人。。。

与妻书 (配音)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年仅24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A: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B:觉民,天色晚了,你还没回来,我的爱人,你在哪依新睡了,梦里轻声唤着爹爹···觉民,回家呀··· A: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字,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一个人,你读这封信时,我已成为阴间的鬼···这些日子,爱恨交杂的思绪跟你依依不舍的眷恋,像利爪一样猛烈撕扯着我的心,眼泪混合着笔墨,伴着心中波涛翻滚的怅然,好几次都想搁笔,但又恐怕你不能体谅我的心思,怕你怪我弃你而去··· B:我想在信中找回我的思念,然而读到的却是悲凉凄怆的诀别,你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使我相信刹那也是永恒。 A:意映卿卿你知道吗自从与你相识,我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而当今世道,遍地血雨腥风,百姓颠沛流离,国土连年沦丧,真正幸福美满的有几家··· B:你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爱我,也希望天下人都能爱其所爱,我明白,也愿意把天下人当做亲人来对待,可就是不能承受失去你的悲痛··· A:可国家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倘若我死能激励四万万同胞奋勇而起,我神州大地定会雷震九霄,我中华民族定能乾坤再造,我虽死而由生啊! B:觉民,还记得吗四年前,你从日本留学回来我对你说:今后若要远行,一定带上我!天涯海角,卿愿随君行! A:记得···也答应了··· B:可你毕竟是林觉民,十三岁就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的林觉民,这次回来,你只说日本的学校放樱花假,可你形色匆忙,我知道,你一定有许多话对我说,然而每每四目相对你都欲言又止,好几次我从··· A:这次不比从前,我将要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纵然有千般理由万般感慨,又怎么忍心对你坦言,况且你有孕在身我不能常伴左右已经深感歉疚,又怎么忍心让你为我担忧···舍身取义我没有遗憾,为国捐躯我万死不辞!革命成功与否自有同志们继续奋斗!唯独你婆娑的泪眼,叫我肝肠寸断···

《与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学案

《与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比较,深入分析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2.通过诵读感悟,深入体会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来源于作者至情与至理的交融。 3.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为天下谋永福”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1.理解文中典故所表达的情感 2.多种表达方式交融来凸显情感和深入说理。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是近代作品,又是一封家书,语言浅近平易,使用了杂有白话成份的通俗文言,所以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文言教学点难度不算很大,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及有关资料基本能读懂文章,体会情感。在课前我先发放学案,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背景,了解典故的出处和意义以及初步体会此典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情感;靠自己的能力进行有关字、词的文言知识点梳理。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针对同学们在学案学习中出现的知识难点进行点拨,并通过提问检测其掌握程度。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的自主性。而本课时的重点则放在内容的梳理和情感的把握上,体会作者通过多种表达方式让自己的至情与至理得以充分的体现,也让妻子能“尽吾意”,理解“我”的选择,借以突显作者的铁骨柔情,为循大义而抛私情,儿女情长和英雄气壮两相融和的可歌可泣的形象和可贵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读书交流:(学生活动)请你用一句话写写林觉民给你的印象。 如:我读到了一个的林觉民。 小结:插入简单的时代背景的介绍和作者介绍。 整体感知 思考: 1.本文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内容,你会用文中的哪句话? 2.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文中哪些地方写的是“吾至爱汝”?哪些地方写的是“勇于就死”的呢? 三)深入鉴赏3、4段。(注意层次划分:吾至爱汝——勇于就死) 学生朗读3-4段前部分。(“吾至爱汝”部分)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⑵、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⑶、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⑷、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⑸、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

教学重点:即目标之⑵、⑶、⑷ 教学难点: ⑴、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⑵、对第三折 [ 端正好 ][ 滚绣球 ] [ 耍孩儿 ] 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教学方法:⑴先观看戏曲或电影《窦娥冤》;⑵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学习方法: 1 .课前预习,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掌握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 2 、诵读中可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自由选读,形式不一,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3 .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剧情。 4 .鉴赏课文语言,除重点鉴赏第三折[滚绣球]等曲子外,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也可结合课文,领会曲词、说白、科介是怎样相辅相成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的,了解戏曲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强的特点。

5 .鉴赏课文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着重了解这种艺术手法对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展开讨论,允许有不同认识。 教学时数: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学习: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 1 、关于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曾在散曲《南吕一

《与妻书》教学设计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技巧;学习本文语言浅近晓畅的特征,同时排比、设问、反问、用典等修辞格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先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注意理解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 教学准备: 投影仪,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裴多菲有一首诗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面临爱情和事业的选择,我们应该选择哪一边呢?今天我们来看看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里是怎么选择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13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5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立即离开日本赶赴香港,黄兴见到了林觉民,当即命林觉民回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并且要运送炸药赴粤。他原本打算让他的妻子意映打扮为孀妇,用出殡的仪式将炸药藏入棺木中运出,可是他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八个月,可能经不起长途跋涉,只得改由方声洞姐姐方君瑛等人担任运送武器的任务。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

与妻书教案(公开课)

《与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 2、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教学思想: 1、首先围绕原课本的单元要求,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 对妻子深挚的爱。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能力。 文学是情感的象征,但我们在许多以革命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往往忽视人物 本身的情感,为表现崇高思想而弱化了人性,其实,英雄也有个人感情,也有其对家庭,对 亲 人的爱与留恋,正是《与妻书》中贯穿始终的对妻子深挚的爱恋,才更使林觉民这个人 物显得真实,亲切和伟大。 2、其次,理解文中林觉民在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本课教学思想的特色,不在于仅仅赞美林觉民烈士的舍家为国情感。课文中林觉民所面对的, 是一个两难选择,妻子与国家,任何一方都不忍舍弃。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还难以作出判 断和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这一两难问题,对此进行思考,对激发学生的使命意 识、爱国情感和由家至国的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 1911 年 4 月 27 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25 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 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二、背景和资料 1、黄花岗起义:1910 年 11 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 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1911 年 4 月 27 日下午 5 时 30 分,黄兴率 130 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 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 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 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2、林觉民(1887-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 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 年春回国,4 月 24 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 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之一。 林觉民受伤被俘后,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说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 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 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时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4 岁。 三、体味文中作者对妻子的挚爱深情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1课2《与妻书》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1课2《与妻书》 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五单元第11课第二篇《与妻书》。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使命与抱负“。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习革命导师和志士仁人的精神品格,领会其襟怀与抱负,勇于承担时代使命;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学习观察社会生活。本单元所选作品,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如,《谏逐客书》;或为临终绝笔,直抒心志,如,《与妻书》。这些作品表现出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学习本单元,要通过专题研讨,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要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要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2)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

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3)具体学习内容,可选择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的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对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书信。亲友之间的书信,往往不事营构,自由抒写,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林觉民作《与妻书》,与妻诀别,倾诉衷肠,一面表达对妻子的至爱,或直抒胸臆,或追忆往昔,一面又冲破儿女情长,晓以国家大义,时时作解释和安慰。“吾至爱汝”的深情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勇决,宛如两种旋律交错并进,使文章既缠绵悱恻,又充满浩然正气。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诵读课文,注意把握感情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的爱。 2.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与妻书》导学案 (无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下册导学案编制:刘嘉欣马雪编号:时间: 《与妻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诵读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2.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3. 沉潜涵泳,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 (一)回首那段历史 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民则更加残酷地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意在推翻满清统治。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认真总结了过去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并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起义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广泛的响应与支持,又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支,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上百名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岗,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 (二)走近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现在福建省福州市)人。他的父亲在当地中学堂任国文和图画教师。林觉民1900年进入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年轻时代就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思想先进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曾动员自己的妹妹、嫂嫂和妻子到女子师范学堂读书。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学习,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还写了《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论》。 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

与妻书(1) (2)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24与妻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2.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是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等多用词的用法,掌握“其”、“与”在句子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选择的情感历程(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九十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 引出林觉民的《与妻书》 作者作品介绍: 1.时代背景——黄花岗起义(印发给学生) 2.林觉民及其方巾遗书——《与妻书》 请学生看注①作补充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他该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神秘将这两封信在半夜塞在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了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与妻书》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二、听课文朗读,正字音、释难字词 1.其:吾望其言是实(这,指示代词) 今则望其真有(它,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自己,代词) 汝其勿悲(表祈使,规劝)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他们,代词) 2.与:与妻书(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与其,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

历届齐越节齐越奖作品

第11届齐越节齐越奖作品:《誓者》源自电视剧《大宅门》的片段,运用激烈剧情冲突及反差角色转换凸显了两位参赛者优秀朗诵功底和技巧。全篇稿件一气呵成,调动了观众评委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得到了观众及评委的一致认同。个人认为本稿件较有难度,由于篇中以口头对话居多,若朗诵功底不过硬,容易致使其乡土化,失去艺术鉴赏性。(北广作品)flash: https://www.360docs.net/doc/6b463633.html,/v/MB2k7Qfymb8 https://www.360docs.net/doc/6b463633.html,/programs/view/MB2k7Qfymb8/ 第11届齐越节一等奖作品:《希尔斯堡》经典作品!取材于英国希尔斯堡的球迷踩踏事件,稿件运用哥哥与弟弟间的对话为线索运用亲情和同情使观众产生共鸣,两位参赛者演绎真挚,表达到位。是具有时代性的优秀朗诵篇目。(北广作品)f l a s h: h t t p://w w w.t u d o u.c o m/v/w K h z4q Q S O M M

https://www.360docs.net/doc/6b463633.html,/programs/view/wKhz4qQSOMM/另外,本届齐越节的《走西口》《永远的格桑梅朵》《妈勒访天边》也都是不错的朗诵稿件。 第10届齐越节齐越奖作品:《嘎达梅林》取材于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及嘎达梅林的事迹改编而成,在作品中,参赛者运用真挚情感大气.舒张的完成了对稿件的处理,属真情流露之作。(内蒙古大学作品)flash: h t t p://w w w.t u d o u.c o m/v/56z K g n R p f10 https://www.360docs.net/doc/6b463633.html,/programs/view/56zKgnRpf10/另外本届齐越节的稿件《审判》《与妻书》《为爱放手》都是不错的原创作品,可一观

《与妻书》导学案(含答案)资料

24 与妻书 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称心快意(chèn)几家能彀(gòu)必不能禁(jīn ) 使之肖我(xiào)以依旁如也(bàng )念六夜四鼓(niàn ) 卿(qīng )晤(wù)恸(tòng) 【课堂探究】 3、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汝幸偶我名作动,嫁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疼爱,爱护。后幼为名词,孩子 称心快意使动,使意快 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作动,保全 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切瓜一样)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当尽.吾意为幸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竭尽 4、通假字: (1)几家能彀“彀”同“够” (2)念今夜四鼓“念”通“廿” (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5、解释加点的词 (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确实(2)盖不能以寸管 ..形容之。毛笔(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副词,但,仅(4)抑.汝能之乎抑或 (5)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表揣测语气(6)汝其.勿悲表祈使语气 (7)天灾可以死.使…死 6、翻译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不能把信写完就搁笔了,又很担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了你去死,说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

(2)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世理人情。(3)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恰巧是冬天的某个月半的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就象筛孔一样,筛出了稀疏的月影,(梅影和月影)朦胧地互相掩映。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敬爱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到敬爱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从而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幼儿。 (5)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写信的)方巾短而(我的)衷情长,(还)未(写)完的,还有万万千千,你可以想象得到我的万千衷情。 (6)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这就是我敢于(为天下人)去死而不顾你的原因。 【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 (1)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只(2)汝不必以.无侣悲!因为 (3)卒.不忍独善其身卒,终于。(4)使吾勇于就.死也靠近,走向 2、翻译 (1)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目标告诉你,是我的不是;但是,如果告诉了你却又很怕你天天替我担忧,我即使牺牲一百次也不退避,使你担忧倒的的确确不是我能忍心的。 (2)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可是遍地血腥阴云,满街狼狗(横行),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过日子)呢?(3)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短短的毛笔来形容的。 (4)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你在哭不成声以后体察我的苦衷,也能把天下人(的福利)放在心上,(那么),就应当也把牺牲我跟你的福利作为乐事,去为天下人谋福利啊!

《与妻书》教学设计

《与妻书》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言语言、情感的魅力。 3、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5、文中多处用了典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真切感人,扣人心弦。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与妻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简介: 明确: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

绝笔信,表现了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 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推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3、背景资料: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 4、学习生字: 卿(qīng)晤(wù)彀(gòu)恸(tòng)语(yù) 婉(wǎn)嗟(jiē)虐(nüè)眷(juàn)旁(bàng)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四、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几家能彀.(“彀”通“够”。) (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2、古今异义词: (1)、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以及”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其意为:把···推及到···。与今常用做表并列的“以及”不同。) (2)、吾充.吾爱汝之心(充:扩充,扩大。今常用义为:满足,装满,冒充。) (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只,但。今常用在整数的数词前边,表示次序。) (4)、此吾所以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

与妻书说课稿1

《与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与妻书》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章中的一篇文章。本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其中的真挚感情让千千万万的人唏嘘不已,所以确立了本课的重点:品读其中的情。(顾大家,舍小家)另外本单元要求“了解古代应用文为时而作的特点,并从中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学生在学习前面应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古代应用文(书信)的相关知识,把握书信的写法。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课的特点,我打算分两课时授完该课。因为它是一篇古文,所以在第一课时主要是对文章字词的疏理以及文章思路的分析,我的说课稿是针对第二课时提出的。我为这节课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古代的书信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 (2)情感目标: 学习革命前辈“为天下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3)能力目标:运用书信知识,以陈意映的口吻写一封回信。 教学重点: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抒情与说理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教学中考虑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即用烈士对妻子和民族的真情来激发学生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也可引导学生从陈意映角度来思索她的“情”),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相互促进活动。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能联系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课堂教学流程:

1、板书设计 爱汝儿女情长 舍汝 为天下人谋永福家国大义 2、设计意图: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因为无论哪个选择,都要付出情感上,道义上的牺牲和代价,都有选与不选的理由和意义,都要忍痛割舍一份情感。林觉民的选择中,剖析他心灵的历程,我们非但不会感到他无情无义,反而更能体会他的高风亮节。从他对妻子之爱上升到对家国之爱的情感流程里,可以引发我们对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的思考和启迪—— 五、说评价: 《与妻书》这篇文章写于作者就义前三天,整篇文章以对妻子的无限爱恋之情而动人,以对国家的拳拳之心而感人,使人不禁潸然泪下,感慨万千。在教授该文时,我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情景再现,体悟情感。作者用他手中的笔给我们留下了那一夜的心情,在解读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所要的思想情感。 (二)读文识人,感受情怀。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作者,一起去体会作者的生死观、幸福观、天下观,我们所看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高大的背影,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形象,再由作者拓展到那一个时代的一批人,他们都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还有站在他们背后的人:亲人和爱人) (三)生死抉择,感悟生命。让学生联系现实自身情况,谈谈对林觉民这种选择的看法。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该如何然选择? 2010.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