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化工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化工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化工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部门:PA,PC成品库区

编制:审核:年月日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部门:一车间:制氧,造气,锅炉

编制:审核:年月日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部门:二车间:水解,配酸,PA合成

编制:审核:年月日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部门:三车间PA,PC精馏;PC合成

编制:审核:年月日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

部门:四车间:磷酸氢钙

编制:审核:年月日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部门:CPC车间 :精馏,合成

编制:审核:年月日—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部门:办公、宿舍、食堂、澡堂 FD O/04-02

编制:审核: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清单

编制:审核:年月日

危险源管理全套表格

目录 1.设备(设施)清单 (2) 2.岗位清单 (2) 3.作业活动清单 (3)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表 (5) 5.级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5) 6.风险控制改进措施完成情况记录 (6) 7.部门风险评价报告 (8) 8.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发放记录 (11) 9.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12) 10.重大危险源管理台账 (13) 11.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记录 (14)

设备(设施)清单 部门:作业区:更新日期:年月日 序号设备(设施)名称编号类别投用时间使用单位备注 1 压面机 2 和面机 3 制冰机 4 冲击钻 5 电钻 6 管道疏通机 7 发电机 8 电焊机 9 变压器 11 低压配电屏 12 13 14 15 16 填写人:部门主管领导(签字): 岗位清单(全员) 部门:更新日期:年月日

序号岗位名称定编人数值班情况上级领导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填写人:部门主管领导(签字): 作业活动清单 部门:更新日期:年月日序号作业活动地点(岗位) 作业活动名称备注

1 动土作业 2 临时用电作业 3 4 登高作业 2米以上 5 有限空间作业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填写人:部门主管领导(签字):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表部门:班组:岗位:编号:№: 序号危险类 别 危险源 危险来源 分布情况 何人或何物 可能受伤害 伤害将如何发生后果 风险评估风险 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机械 伤害 级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单位: 日期:年月日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管理,以减少或避免事故、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 3.术语与定义 3.1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3.2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4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4.职责 4.1总经理 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和参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4.2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4.2.1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开展全公司的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具体工作,检查有关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4.2.2督促开展危险源检查,避免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并对所查出的隐患实施整改,了解全公司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及存在重大缺陷状况。 4.2.3审阅和批示有关单位上报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并督促或组织及时进行整改到位。 4.3安保部 4.3.1协助主管副总经理组织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4.3.2负责组织全公司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控制管理。

4.3.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及时对基层单位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采取措施。 4.3.4参与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监督或控制管理。 4.3.5对本部门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4.3.6对因本部门工作延误,导致危险源失控或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负责。 4.4各部门负责人 4.4.1负责组织本部门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落实危险源管理办法及控制措施。 4.4.2对本部门危险源按分级管理的规定进行认真检查,并了解本单位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及存在的重大缺陷问题。 4.4.3督促班组对危险源进行严格检查。 4.4.4审阅并批示班组报送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督促或组织对隐患进行整改。对本部门无力整改的隐患,及时上报安保部,检查落实临时措施并加以控制。 4.4.5对本部门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负责。 4.5班(组)长 4.5.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4.5.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必须进行整改,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4.5.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4.6岗位操作人员 4.6.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4.6.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有效监控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汇总表(镀锌车间)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编制: 审核:日期:2014 年8 月8 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2014 年8月8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2014 年8月8日

① 各班组须设定专人使用,非使用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氧气乙炔 使用 前必须检查气阀、气管、气压表及气瓶完好,并做好记录,使用前 观察使用地点是否有油污、 有油污不得使用氧气乙炔。 使用气体时应先 把气瓶摆稳 防止倒碰 ; 气管的节头必须扎紧,防止脱落、伤人。 ② 安装回火装置在乙炔减压器上避免火回到气瓶内;所有气体瓶 禁止在太阳下暴晒,使用、保存时禁止明火接近。 ③ 所有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立放使用时必须有防倾 倒措施,禁止敲击、碰撞、转运中不得滚动,不得随意摆放氧气乙炔, 在使用时,分开放置,必须保证安全距离。禁止在高温的太阳下长时间 使用氧气 , 需有遮阳罩。 ④ 氧气乙炔使用及存放安全距离都必须保持 8 米以上,与明火距 离不得小于 10米,有必要时应有可靠隔垫防护措施, 但不得小于 5 米。 ⑤ 领用气体,班组只允许领用当天使用的气体,各班组内不得存 放大量气体瓶,所有气瓶都必须拧上气阀防护帽(除使用时) ,不论是 在领气还 是还气瓶时, 都要有防护帽, 气体使用完后即时将空瓶退回仓 库,放置到 仓库保管员指定位置,不得随意摆放,更不允许将空气瓶长 时间放置在车间里,那里用完丢那里。 第 类 危 险 源 3 气体、气瓶 1) 氧气、乙炔使用不当会 发 生火灾、爆炸; 2) 气 瓶 不 能 进 行 强 烈 碰 撞,发生碰撞会引起 爆 炸; 3) 所有气体属于高压低温 气,不能暴晒,管理不 当易发生事故。 4) 乙炔使用不当,会发生 回 火,导致割枪,气管 气压表被烧坏,若处理 不当会引起气瓶爆炸。 5) 在转运过程中气阀防护 罩未拧上,气阀会损坏 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审批稿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 程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CEHS—WP—011 版次: 编制: 审核: 签发: 分发: 总经办1份、酿造部2份、包装部2份、计划物流部2份、质量部1份 修订日期:2017年月日生效日期:2017年月日 1、目的 为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本公司在活动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2、范围 适用于乌鲁木齐工厂范围内危险源的识别及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3、职责 EHS负责组织进行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

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危险源; 4、控制要求 程序描述 首先应辨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设备(装置)、生产/维修过程存在的危害,并对确认的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判定其危险源风险的级别,依此建立危险源风险控制的措施和降低/消除风险的优先顺序,才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意外事故(事件)的发生,公司及各部门、全体员工应确保危险源辨识的主动性、经常性的态度对待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 各部门对危险源进行积极、主动、经常性的辨识,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和措施,是防止和减少意外事故(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当工厂的地理、工作环境、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时,亦应进行针对性对危险源的辨识,正常工作情况下,要求每一个年度至少应进行一次;对辨识、评价、确认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列表登记建档。 在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单元因素活动,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a)工作活动场所的地理位置、环境; b)生产作业过程或所提供的服务、支援过程; c)事先计划的和无计划/突然需要进行的工作; d)计划确定的、经常/正常的工作; e)不经常、偶然发生的工作; f)常态、非常态及失效模式; 危险源主要分为:

危险点、危险源辨识清单

精品文档主要危险点、危险源辨识清单及预防措施 作业活备注序号危险点危险源危害结果控制措施 动 对施工中可 1. 充分调查现场施工环境; 能出现的危险 2. 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源和环境因素, 施工组 人身伤害、设 3. 按规定制订措施; 1 如气、水、油、 织设计备事故 4. 加强人员培训; 渣、尘、及噪声、 5. 监理工程师详细审查,及时向 振动等,辨识不 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措施。 充分 1.必须按安全规定、规程制订安 全技术措施,重大、重要、特殊 项目必须制订安全技术措施(雨 季施工、夜间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安无施工安全措 人身伤害、设混凝土浇筑等),并按权限报批; 2 全技术施;安全施工措 备事故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安全措施施不完善 技术措施和设施、宣传、安全技 术开发研制、试验等方面,能改 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职业病、 职业中毒等。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作业人员工作安(混凝土浇筑时,作业人员劳动 工作安排不妥人身伤害 3 排时间过长,应实行三班或两班 制)。 1.认真做好交底,有针对性讲解 危险点及预防措施,交底人与被 交底人双方签字; 安全交未经安全交底人身伤害、设 2.认真执行“公司、项目部、班 4 底施工备事故组”三级交底制度; 3. 对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 交底的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有权 拒绝施工。 组织措安全责任不落人身伤害、设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并签订 5 施实备事故责任书(公司、项目部、班组)

.

1.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构及安全 管理制度; 安监机构和规 2.对作业过程中人的行为、作业 章制度不健全, 方法和操作动作进行监督监护; 管理混乱 3. 做好劳保用品检查; 4. 开展危险预测预控活动。 未经三级安全 1.搞好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 教育和考试,不员安安素质; 懂安全操作知 2.每两年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 识管理、安监人员和班组长参加教 育培训和考试,每年初和新工程 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经常一次 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制度的培 训学习与考试; 3. 新进厂人员进行不少于40 课 安全教人身伤害、设 6 时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 育培训安全意识水平备事故 持证上岗; 低下,安全意识 4.职工改换工种或离岗一年以上 与技能掌握不 重新上岗时,进行相应的车间级 够 和班组级安全教育; 5.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 备新材料时,进行针对性安全教 育; 6.临时招用当地民工施工前,由 施工负责人讲解工作。 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并闭环处理隐患处未及时消除安人身伤害、设 7 (安全管理人员违章、麻痹和不理全事故隐患备事故 负责任)。 1.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 事故发生后,未 故进行认真处理 事故处认真吸取教训,人身伤害、设 8 2.违章及事故责任下岗职工,应 理未及时采取有备事故 进行复工前安全培训、教育,经 效措施 考试后重新竞争上岗 违反分包单位、 工程项目范围 1.安监部门对分包项目和单位进 规定、招用未经人身伤害、设行严格的安全资质审查; 9 分包 安全资质审查备事故 2.对分包项目和单位必须进行严 不合格的分包格的管理,禁止“以包代管” 单位 .

最全危险源辨识清单

序 涉及场所/ 活动危险源风险 风险等级 重 大 般 1工作环境有传染病源疾病√2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复印机辐射伤人√3办公室高温中暑√ 4 超时加班人体伤害√ 5 办公活动 烟屁股未灭丢进垃圾桶内火灾√6 办公橱柜高处落物物体打击√7 电器线路老化短路、过载、乱拉乱接火灾√ 8消防设施缺少 火灾范围扩 大 √ 9 电器绝缘损坏触电√ 10 生熟食混放疾病√ 11 食堂过期、变质食品加工疾病√ 12 破坏分子恶意投毒中毒√ 13 人员未持证上岗车辆伤害√ 14 车队车辆按照要求开展维修和保养,车辆性能 不佳,定期未检定 车辆伤害√ Word 资料.

精心整理 15 酒后驾车,超载,超速,人货混装等,不 按照交通安全法规驾驶车辆 车辆伤害√ 16 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材,人员不懂得急救知 识 火灾√ 17车辆性能不佳,定期未检定车辆伤害√ 18 管理酒后驾车,超载,超速,人货混装等,不 按照交通安全法规驾驶车辆 车辆伤害√ 19 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材,人员不懂得急救知 识 火灾√20 外出人员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21 进入供方现场不遵守供方现场的安全管 理? 规定 各种伤害√22 现场检验未佩戴劳保用品物体打击√ 23 管理爬分段没有爬梯,云梯没有扶手或脚手架 没有支撑 高空坠落√ 24 现场物品乱堆放,钢板、钢管坠落物体打击√ 25跌落水中淹溺 √ 26进入密闭舱室舱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中毒窒息 √ 27进入密闭舱室没有采取双人监护作业中毒和窒息 √ 28去喷涂场所或其他有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吸爆炸 √

烟、动用明火等 29去现场未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各种伤害√ 30修剪花草时剪刀等工具伤人割伤√31修剪花草时电动工具伤人割伤√32现场检验未佩戴劳保用品物体打击√ 33检验员在低处作业,高处有人切割作业物体打击√ 34 现场检验高处检验船舶建造质量情况落水高坠、淹溺√ 35 系泊、航行试验不服从指挥,未按照操作 规程操作 各种伤害√ 36 射线探伤辐射辐射√ 37 探伤未制定应急预案;人员无安全防护措施; 人员未做到持证上岗等 辐射√ 38 检测设备中辐射源未取得安全许可证辐射√39 检验人员未佩戴个人计量仪辐射√40 系泊试验管理不当各种伤害√ 41系泊试验缆绳受力不平均断裂物体打击 √ 42天气试航时天气状况不好 机械伤害、 沉船 √43 靠离码头抵泊余速控制不当、横距和靠拢角度控制碰撞√ Word 资料.

OHSAS1800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含表格)

OHSAS1800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 1、目的 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就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 3.2 各相关部门配合、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3.3 OHS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与风险控制措施。 4、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时机。 4.1.1 公司OHS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状态评审。 4.1.2 以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12月份在设定第二年的OHS目标前进行。 4.1.3 在相关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4.2 危险源辨识 4.2.1 办公室将“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发放到相关部门。 4.2.2 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从其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OHS危险源,填写“OHS危险源识别及 评价表”并反馈到办公室。 4.2.3 对公司共有OHS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危险源辨识,由办公室进行。 4.2.4 办公室对收集回来的“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整理。 4.3 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 4.3.1 办公室依据“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将汇总分类后的危险源逐一填入“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的“评价栏”中,组织相关部 门和人员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 4.3.2 风险级别的确定。 以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见表1)作为表的列项目,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见表2)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交点上得出风险的级别(见表3)。 表1 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完美

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3~9人死亡 15 1~2人死亡 7 严重 3 重大,伤残 1 引人注意 风险分析 根据公式: 风险D=LEC 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D值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20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2020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辨识评价一览表序号产品/活动/服务危险源名称时态状态造成的事故类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等级控制措施涉及部门涉及岗位是否重要危险源直接判定LEC法DLEC1车削加工未正确穿防护服现在异常机械伤害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不戴护目镜现在异常物体打击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3未穿防砸、防穿刺鞋现在异常物体打击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4操作机床时戴手套将来异常机械伤害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5安装工件不正确现在异常机械伤害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6装夹工件套筒滑脱现在异常其他伤害18163Ⅰcd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7工件或刀夹具未夹紧(飞出)现在异常物体打击42167Ⅱcd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8电器控制系统误动作将来异常机械伤害42167Ⅱcd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9发现设备异常未停车将来异常机械伤害36362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0更换刀具时未停车将来异常机械伤害36362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1加工细长件未装跟刀架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361Ⅰ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2原料超出机床主轴孔过长无防护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361Ⅰ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3用砂布抛光操作不当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631Ⅰ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4用手刹车现在

异常机械伤害2733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5机床无接地将来异常触电18163Ⅰ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6用锉刀倒角操作不当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631Ⅰ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7使用有缺陷的工具将来异常其他伤害 2733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8地面不平或有绊物将来异常其他伤害2733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19工件堆放过高现在异常物体打击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0搬运工件失误现在异常物体打击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1工件未倒角毛刺过长现在异常机械伤害18163Ⅰdh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2立车无防护栏现在正常机械伤害54363Ⅱa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3有害粉尘的吸入现在异常中毒和窒息18163Ⅰch机加车间齿条块磨削24机床开动时,头、手伸入刀具前面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323Ⅰcd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5机床无切屑防护网和挡板现在正常物体打击36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6加工过程中无人值守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163Ⅰ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7卡盘不平衡就进行加工现在异常机械伤害18631Ⅰcdg 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8卡盘夹紧机构松动或失灵现在异常机械伤害54363Ⅱ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29联锁保护装置失效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163Ⅰcd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30手柄缺失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8163Ⅰeg机加车间、室内零件车间车工31溜板前后有人站立将来异常机械伤害12322Ⅰcd

ISO9001:2015版全套体系文件-安全风险辨识管控-风险辨识与管控相关档案

XX有限公司 ISO 9001:2015 版全套体系文件-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1.0 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风险辨识与管控相关档案 2020-1-1 实施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一、目的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是安全工作标准化的核心。做好这项工作,使风险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确保生产安全运行,保障员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 事故的发生。 二、控制程序 1、由安全科和生产办制订《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并经主要领导批准实施。 2、成立公司、车间两级风险评价识别工作组,做到领导亲自参与,员工全员参与。 3、安全科和生产办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员工进行培训,让大家了解风险辨识的相关要求。 4、安全科和生产办制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指导各部门、基层班组开展识别、评价工作,并进行收集和总结。 5、各职能部门、基层班组、施工方、员工积极参加风险辨识和评价工作,并制定出控制措施。 6、通过风险辨识,确定公司重大风险源和重大风险,并填写《重大风险清单》。 7、风险识别的频次为每年一次,如发生下列情况应及时进行识别管控: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或工艺变化; (3)扩建、改建、新建、技改项目; (4)对事故、事件或其它信息新的认识; (5)组织机构、岗位人员有重大变动; (6)风险控制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三、风险辨识及评价的依据、范围及方法。 (1)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2)公司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公司安全管理方针及制度标准。 (4)风险级别判定 (5)轻微或可忽略风险值(LXS=1-3) (6)可接受风险值(LXS=4-8) (7)中等风险值(LXS9=12)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

××××××××××××××××××××××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 ××××××××××××××××× ×××××××××× 1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 单位:陕西省第十一建筑工程公司第五经理部西北政法项目部

D=L×E×C 重大危险控制/应急重大危险源区活动/序人员源,用√标可能的风险源危险应急预案/设号施域措施 D C L E 识建筑选址不合理或搭建超过二层1 1 0.5 100 50 自然灾害 设施管理人员伤亡办公、生活50 0.5 100 2 建筑未经过设计或使用前未经验收合格 1 财产损失设施管理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未配备消防器材或使用易燃材料搭建;无消防通火灾 3 3 40 360 √ 3 消防管理预案道或消防通道阻塞40 40 触电 1 1 未通过漏电保护器接设或漏电保护器不动作4 用电管理电器使用 1 电器线路绝缘老化、过载或短路5 火灾30 2 15 1 6 6 6 1 电脑辐射电脑使用职业伤害职业防护7 126 7 6 复印机废粉、臭氧的排放3 办公及生员工管理上下班、外出办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0 15 8 6 1 员工管理人身伤害活区员工连续加班劳务管理126 7 9 3 6 1590101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6 司机管11交通事办公区无限速标志或减速措9061车辆管15 车辆未定期审验及保129061车辆管15 116食堂无卫生许可615 16炊事人员无健康6161 食物中后勤卫食堂管661117生熟食品未分案加传染118食堂没有防鼠、防蝇措661 19 厨房有腐蚀、变质食42 7 6 1 2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

3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全套

文件编号:AQSCBZH01受控状态:受控 XXX有限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 2017年月日

企业基本信息 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作业指导书

2017年8月

1 分级管控目的 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 分级管控的依据 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