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

xxxxxxxxxxx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交通枢纽与场站课程设计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班级2011级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与物流)3班

学生姓名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

时间2013 至2014 学年第 2 学期

总评成绩

教师签名

目录

一、项目背景 (4)

1.1概况 (4)

1.2行政区划 (4)

1.3地理环境 (4)

1.4人口民族 (5)

1.5自然资源 (5)

1.6景区景点 (5)

二、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5)

2.1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5)

2.2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6)

三、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6)

四、汽车客运量的预测 (7)

4.1渝北区历年经济、人口、客运量分析 (7)

4.2预测模型与方法 (8)

4.2.1一元线性归法 (8)

4.2.2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9)

4.2.3弹性系数法分析 (9)

4.2.4指数平滑法分析 (9)

4.2.5组合预测法 (10)

4.3渝北区公路客运量预测 (10)

4.3.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10)

4.3.2二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11)

4.3.3弹性系数模型预测 (12)

4.4.4指数平滑模型预测 (12)

4.5最终预测推荐值的确定 (13)

五、汽车客运站的主要指标 (14)

5.1本项目客运站适站量预测 (14)

5.2客运站的工艺计算 (14)

5.2.1设计生产能力确定 (14)

5.3建设规模需求 (14)

5.3.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D (15)

5.3.2发车位数M (15)

5.3.3日均发车班次N (15)

六、车站设施规模计算 (15)

6.1站务用房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5)

6.2站前广场面积的计算域确定 (17)

6.3停车场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7)

6.4发车位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7)

6.5辅助设施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7)

七、项目选址 (18)

7.1选址原则 (18)

7.2选址步骤 (19)

7.3项目的最终选址 (19)

八、总结 (20)

九、参考文献 (20)

一、项目背景

1.1概况

渝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是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撤销原江北县建制基础上设立的新区。渝北区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区、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华蓥市。截至2013年底,渝北区面积1452平方公里,辖10街道、11镇;常住人口为146.52万人。渝北区境内主要有统景温泉城、张关溶洞、玉峰山、华望山森林公园、碧津公园、巴渝民俗文化村、恐龙化石展览馆等景点。

1.2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渝北区共辖10个街道、11个镇,分别为: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双凤桥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回兴街道、双龙湖街道、悦来街道、宝圣湖街道、石船镇、洛碛镇、龙兴镇、大湾镇、古路镇、统景镇、大盛镇、木耳镇、兴隆镇、茨竹镇、玉峰山镇。

1.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渝北区位于重庆主城东北部,地跨东经106°27'30"-106°57'58"、北纬29°34'45"-30°07'22"之间。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南岸、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广安地区的华蓥市,幅员1452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渝北区地处华蓥山主峰以南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自西向东由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平行岭谷。北部为中山,海拔800-1460米;中部为低山,海拔450-800米;南部多浅丘,海拔155-450米。地质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区,地质形态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和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束,褶皱带呈北北东向展布,狭长而不对称,褶皱紧密,向斜宽,背斜窄,断裂少。地貌多呈垄岗状,山体雄厚,长岭岗、馒头山、桌状山错落于岭谷间,地势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谷坡河岸多溶洞。

河流水系:渝北区过境河流主要有长江和嘉陵江,其中长江沿区境东南边境流过,嘉陵江沿区境西南边境流过。渝北区中、东部有寸滩河、朝阳河、长堰溪、御临河注入长江。

1.4人口民族

人口:截至2013年底,渝北区常住人口146.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4.37万人;户籍人口113.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29万人,农业人口42.3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57.23万人,女性人口56.45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1.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民族:截止2012年,渝北区常住人口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壮、满、白、傣、布衣、朝鲜、侗、瑶、土家、哈尼等28个,人口为1948人,约占渝北区常住总人口的0.03%。

1.5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渝北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硫铁矿、砂金、含钾凝灰岩、石灰岩、石英砂、陶瓷土、耐火粘土等19种。

生物资源:渝北区有野生脊椎动物87种,其中有哺乳动物19种、鳞介类21种、禽类40种、爬行类7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锦鸡、鲟鱼、水獭等。野生植物有97科219属329种,其中野生中(草)药材123种。

水能资源:渝北区境内除有长江、嘉陵江、御临河等过境地表水,其中御临河常年过境地表水约17亿立方米。另外,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0亿立方米,地下水出露总量约1.1亿立方米。

1.6景区景点

主要的景区有:(1)统景温泉位于渝北区统景镇境内,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龙兴古镇位于渝北区东南部,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景点有龙兴老街、刘家大院、华夏祠堂、民俗博物馆等。(3)张关水溶洞位于渝北区张关镇,景区占地32平方公里,分为御临洞、张家洞、云霞岭、泫念洞四大游览区,内有亚洲最长的地下长河-水溶洞、古战场-云霞岭古寨。(4)碧津公园位于渝北区两路城中心,始建于1987年,1993年扩建,是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免费开放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

二、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2.1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2013年,渝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76亿元,同比增长14.1%。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640.42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58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占渝北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6%。

第一产业:2013年,渝北区农业总产值37.84亿元,同比增长6.6%。粮食播种面积61.00万亩,粮食总产量20.04万吨。蔬菜总产量37.42吨,下降3.2%。水果总产量12.92万吨,增长14.3%。生猪出栏29.41万头,增长0.5%。家禽出栏795.29万只,增长4.7%。

第二产业:2013年,渝北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48.92亿元,同比增长23.0%。至2013年底,渝北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17户,总产值达2554.59亿元。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3.13亿元,增长 4.6%;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01.46亿元,增长41.9%。从行业看,汽车制造业总产值1318.02亿元,增长28.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590.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

业总产值的23.1%;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总产值79.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1.49亿元,下降12.6%,占渝北区地区生产总值9.1%。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700.72亿元,在地建筑业总产值353.03亿元。

第三产业:2013年,渝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69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883.17亿元,增长21.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7.54亿元,增长12.6%。接待国内外游客1294.8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85亿元,增长25.1%。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1.18亿元,增长13.2%。至2013年末,渝北区固定电话用户27.29万户,增长11.8%;移动通讯用户135.78万户,增长14.6%;互联网用户31.25万户,增长27.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7.52亿元,增长19.9%,其中新型金融业增加值28.87亿元,增长27.6%。至2013年末,渝北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83.12亿元,增长了29.7%,其中个人存款余额829.52亿元,增长23.3%。贷款余额2309.18亿元,增长20.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486.72亿元,增长17.2%。

2.2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公路:渝北区境内主要道路(含过境道路)有渝邻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渝黔段、渝长高速公路、渝宜高速公路、机场快速路、重庆内环快速公路、重庆外环高速路、210国道、319国道等。目前,渝北区内主要有七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分别是:重庆汽车北站、重庆龙头寺长途汽车站、重庆市渝北汽车站、重庆市渝北总站两路汽车站、重庆市渝北洛碛汽车站、重庆市渝北石坪汽车站、重庆市悦来汽车站。

铁路:重庆北站位于渝北区龙头寺,也称为龙头寺火车站,为客运、货运特等站。渝怀线、渝遂线、襄渝线途经重庆北站。

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位于渝北区两路街道,1990年1月建成使用,是中国西南地区三大航空枢纽之一,也是国家大型枢纽机场。

轨交:过境渝北区的轨道交通主要有轨交3号线、轨交4号线、轨交5号线、轨交6号线等。而且共约有40条公交线路,其中包括旅客专线、学生专线等,线路有:101、112、120、132、411等等。

三、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建立健全渝北区的交通运输体系

渝北区作为重庆的“第一门户”,其对外开放的基础,就是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抓住重庆建设“一圈两翼”、“两江新区”、保税港区等重大发展机遇,渝北区将以机场为核心,加快完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统筹衔接各交通运输方式,以形成水、陆、空多式联运,零换乘、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渝北区的道路建设相对比较完善,2007-2012年道路里程增长率相对较低,在道路发展比较完善时,需要相对应的车站与之对应,同时作为重庆向北开放的示范区,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体系迫在眉睫。

2、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渝北区经济、旅游业的发展

渝北区作为重庆市GDP最好的区县,在过去9年间一直保持平均27.9%的速率增长。重庆在过去的十年之间飞速发展,渝北区积极响应重庆市的号召,经济伴随重庆市的发展一起腾飞。日前,记者从区旅游局获悉,为了抢抓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打造渝北“一日游”品牌,我区拟从学习外地经验、研发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及构建宣传营销体系四个方面做起,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3、有利于道路管理现代化

发达国家道路公路运输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的公路运输,不仅有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和现代化的运输车辆,而且还要有现代化的运输组织和管理;汽车站建设可以为实现运输组织和管理现代化创造必要条件,更有利于逐步形成设施完备、设备先进、信息畅通、服务周到、管理科学、运输便捷的运输组织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

四、汽车客运量的预测

4.1渝北区历年经济、人口、客运量分析

数据如表4-1,图表如图4-2、图4-3、图4-4。

表4-1 2005至2013年渝北区人口、GDP、公路客运量的值

年份人口(万人)GDP(亿元)公路客运量(万人)

2005 84.78 145.32 1113

2006 87.72 183.11 1660

2007 90.18 245.46 2136

2008 92.73 301.8 2375

2009 95.49 459.40 3456

2010 98.48 573.64 3516

2011 102.47 767.86 3885

2012 110.58 879.32 4413

2013 143.32 1001.76 4590

图4-1 2005至2013年渝北区人口增长趋势图

人口(万元)

150

100

人口(万人)50

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

图4-2 2005至2013年渝北区GDP增长趋势图

020040060080010001200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GDP(亿元)

GDP(亿元)

图4-3 2005至2013年渝北区公路客运量增长趋势图

010002000300040005000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公路客运量(万人)

公路客运量(万人)

4.2预测模型与方法

适用于公路客运量预测的方法很多。根据本次项目的目的和要求,结合渝北区社会经济与道路旅客运输发展的特点,采用回归分析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法、弹性系数法等模型进行预测。

选用多种模型进行预测时,各模型预测结果不尽相同,为了使预测结果更接近真值,可运用组合预测方法对结果进行修正。 4.2.1一元线性回归法

一元线性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法,是根据自变量X 和因变量Y 的相关关系,建立x 与y 的线性关系式,其关系式中求解参数的方法是统计回归分析法,所以X 与Y 的关系式就称回归方程。一元线性相关回归方程的一般式为:

Y=a+bX

其中,Y ——被解释变量,X ——解释变量,a ——常数,b ——回归系数。 利用最小二乘进行参数估计,已知一组样本观测值(i Y ,t X ),(i=1,2,3……n ),要求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好地拟合这组值,即样本回归线上的点t Y ^

与真实观测

点 t Y 的“总体误差”尽可能地小,或者说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观测值应该在

总体 上最为接近,最小二乘法给出的判断标准是:二者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即在给定样本观测值之下,使Q 最小。

21

2

^

1

))(()(t n

t t n

t bX a Y Y Y Q +-=-=∑∑

根据微积分学的运算,当Q 对a 、b 的一阶偏导数为0时,Q 达到最小。 参数a 、b 确定后,有Y=a+bX. 4.2.2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的形式是:Y ^

=c+β1X +α2X ,方法和一元线性回归一

样,就是要使Q 最小,并且要进行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其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相关性检验、回归显著性检验,参数显著性检验等。 4.2.3弹性系数法分析

弹性系数法是经济预测中被各国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所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该方法预测时的数学模型为:

'')1(i Y Y t t +=

式中,t Y ——预测对象Y 在时刻t 的预测值,'t Y ——预测对象Y 在当前时刻t ’的值,

S E ——弹性系数,i ’——预测对象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i ——预测对象在今后一

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q ——类比变量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q ’——类比变量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增长率。

4.2.4指数平滑法分析

设时间序列为t y y y ,,,,21,则一次指数平滑公式为:

()()()

1111--+=t t t S y S αα

式中 )

1(t S 为第t 周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α为加权系数,0<α<1。为了弄清指数平滑的实质,将上述公式依次展开,可得:

()

()()()101

0111S y S t

j t t j j

t ααα-+-=--=∑

由于0< α<1,当t →∞时,()t

α-1→0,于是上述公式变为:

()

()j t j

j t y S -∞

=∑-=0

11αα

由此可见)

1(t

S 实际上是,,,,,,,1j t t y y y -的加权平均。加权系数分别为

()(),,,1,1,2ααααα--,是按几何级数衰减的,愈近的数据,权数愈大,愈远的

数据,权数愈小,且权数之和等于1,即 ()110

=-∑∞

=j

j αα。因为加权系数符合指

数规律,且又具 有平滑数据的功能,所以称为指数平滑。

用上述平滑值进行预测,就是一次指数平滑法。其预测模型为: ()

()t t t t y y S y ^

11^

1αα-+==+

即以第t 周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作为第t+1期的预测值。

其中,加权系数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α值是根据时间序列的变化特性来选取的。若时间序列的波动不大,比较平稳,则α应取小一些,如0.1~0.3;若时间序列具有迅速且明显的变动倾向,则α应取大一些,如0.6~0.9。实质上,α是一个经验数据,通过多个α值进行试算比较而定,哪个α值引起的预测误差小,就采用哪个。

二次指数平滑是在一次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方法一样。 4.2.5组合预测法

组合预测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预测方法对同一预测对象进行预测,然后对各个单独的预测结果加权后取其平均作为预测结果的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对未来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减少了预测风险而且还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组合预测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单个预测结果的权重系数。 组合预测模型为:i n

i i y w Y ∑==1^

其中:^

Y ——组合预测值;

i w ——第i 中种预测模型被赋予的权重系数,11=∑=n

i i w ;

i y ——第i 中预测模型的预测值;

n ——预测模型的数目。 4.3渝北区公路客运量预测 4.3.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1)回归变量的选择

在选择变量时,若选择的相关因素过多,累积误差就越大,所以在筛选时,尽可能使自变量少一些,并使自变量相互独立。所以对GDP 和人口以年份作为回归变量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然后以GDP 和人口作为回归变量对客运量建立二元回归模型。

(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用回归模型,分别对人口及GDP 指标进行预测。 人口预测模型:

经计算得:a=—11051.6549,b=5.5512,相关系数为r=0.8523,线性相关较好。故其模型为:

Y=—11051.6549+5.5512X

式中:Y ——人口(万人);X ——年份; GDP 预测模型:

经计算得:a=—228219.2467,b=113.8505,相关系数为r=0.9832,线性相关很好。故其模型为:

Y=—228219.2467+113.8505X 式中:Y ——GDP (亿元);X ——年份;

通过对人口和GDP 的预测计算出2014至2023年的人口和GDP 预测如表4-2所示:

表4-2 2014至2019年渝北区人口与GDP 一元回归预测值表

年份 人口 (万人) GDP(亿元)

公路客运量(万人) 人口预测值

(万人)

GDP 预测值

(亿元) 2005 84.78 145.32 1113 78.5011 51.0058 2006 87.72 183.11 1660 84.0523 164.8563 2007 90.18 245.46 2136 89.6035 278.7068 2008 92.73 301.8 2375 95.1547 392.5573 2009 95.49 459.4 3456 100.7059 506.4078 2010 98.48 573.64 3516 106.2571 620.2583 2011 102.47 767.86 3885 111.8083 734.1088 2012 110.58 879.32 4413 117.3595 847.9593 2013 143.32

1001.76

4590

122.9107 961.8098 2014 128.4619 1075.6603 2015 134.0131 1189.5108 2016 139.5643 1303.3613 2017 145.1155 1417.2118 2018 150.6667 1531.0623 2019 156.2179 1644.9128 2020 161.7691 1758.7633 2021 167.3203 1872.6138 2022 172.8715 1986.4643 2023

178.4227

2100.3148

4.3.2二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以人口和GDP 作为回归变量对客运量建立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使用Eviews 软件计算得到c=—2292.319;1b =33.6920;2b =3.8338,模型中的拟合优度2R

=0.7381,且统计量F=10.8647,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F 分布表,得到临界值

05.0F (2,6)=5.14,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故其模型为:

Y ^

=—2292.319+33.69201X +3.83382X

式中Y ——客运量(万人),1X ——人口(万人),2X ——GDP (亿元, 通过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预测计算出2014至2023年公路客运量预测值。如表4-5

4.3.3弹性系数模型预测

根据表4-1的数据,使用Exel 计算出了2006至2013年的公路客运量增长率和GDP 增长率,如表4-3。

表4-3 2006至2013年的公路客运量增长率和GDP 增长率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公路客运 量增长率

49.15% 28.67% 11.19% 45.52% 1.74% 10.49% 13.59% 4.01% GDP 增长率 26.00% 34.05% 22.95% 52.22% 24.87% 33.86% 14.52% 13.92%

由表4-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过去的9年中,渝北区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为20.54%,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7.8%。另外,2013年渝北区共完成公路客运量为4590万人。与此同时,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一直保持为7.18%的年均增长速度。故渝北区依照国家的宏伟目标,GDP 后10年年均增长率为7.18%。

由此可以确定,故按弹性系数预测模型,渝北区公路客运量的弹性系数模型为:

t Y =2013Y (1+

%

92.13%

01.4*7.18%2013) t 式中t Y ——第t 年的公路客运量预测值(万人),故得2014至2023年的公路客运量预测值,如表4-5。 4.4.4指数平滑模型预测

通过使用office 2007 中的Exel 来预测指数平滑模型中的相关数据。数据如表4-4

表4-4 两次指数平滑结果

年份 公路客运量(万人)

一次指数平滑

二次指数平滑 2005 1113 0.0000 0.0000 2006 1660 1113.0000 0.0000 2007 2136 1495.9000 779.1000 2008 2375 1943.9700 1280.8600 2009 3456 2245.6910 1745.0370 2010 3516 3092.9073 2095.4948 2011 3885 3389.0722 2793.6836 2012 4413 3736.2217 3210.4556 2013 4590 4209.9665 3578.4918

其中两次指数平滑的图表,如图4-4、图4-5.

图4-4 一次指数平滑值

图4-5 二次指数平滑值

在本次预测中,权系数a=0.3,利用公式可以算得:]1[t S =4209.9665;

]2[t S =3578.4918;故得t a =4841.4412;t b =270.6500。最终得到指数平滑模型为:

Y

T

t +=4841.4412+270.6500T ,(T=1,2,3……) 式中Y T t +——第t+T 年的客运量预测值。

经过指数平滑的模型可以预测出2014至2023年渝北区公路客运量预测值,如表4-5。

4.5最终预测推荐值的确定 根据以上三种预测方法,计算出的2014至2023年渝北区公路客运量预测值,如表4-

5.

表4-5 2014至2023年渝北区公路客运量预测值

年份 二元回归预测值(万人) 弹性系数预测值 (万人) 指数平滑预测值(万人)

组合预测值

(万人) 2014 6159.6858 4833.27

5112.0912 5552.242136 2015 6783.1969 5089.43331

5382.7412 5994.976668 2016 7406.7079 5359.173275

5653.3912 6441.784196 2017 8030.2190 5643.209459

5924.0412 6892.88059 2018 8653.7301 5942.29956

6194.6912 7348.493159 2019

9277.2412 6257.241437 6465.3412 7808.861261

2020 9900.7523 6588.875233 6735.9912 8274.236938 2021 10524.2633 6938.085621 7006.6412 8744.885593 2022 11147.7744 7305.804158 7277.2912 9221.086693 2023 11771.2855 7693.011779 7547.9412 9703.134518

五、汽车客运站的主要指标

5.1本项目客运站适站量预测

公里战场客运站组织量是指公路旅客运输中通过公路站场管理、信息服务等机构,组织各种形式的运力,为社会运输的旅客运输量。

公路客运适站量是指通过汽车客运站(场)发送旅客的人次。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有:公路客运量、车辆入站率、中途上下车旅客的比例、站内上车人数占车辆座位数的比例等。

客运适站量与公路客运量存在一下关系:

公式: S=K*T

式中:S表示公路客运适站量(万人/年),T表示公路客运总量(万人/年),K表示客运适站量系数。

综合历史数据一级杭州市的发展情况,进过计算和分析取适站量系数0.14,建议建造一级客运站。

表5-1 渝北区汽车客运中心旅客日发送量预测值表

年份公路客运站量

(万人)

组织系数

适站量

(万人)

日平均适站量

(人)

本项目日均发送

量(人)

2014 5552.2421 0.45 2498.5090 68452 5704

2015 5994.9767 0.45 2697.7395 73911 6159

2016 6441.7842 0.45 2898.8029 79419 6618

2017 6892.8806 0.45 3101.7963 84981 7082

2018 7348.4932 0.45 3306.8219 90598 7550

2019 7808.8613 0.45 3513.9876 96274 8023

2020 8274.2369 0.45 3723.4066 102011 8501

2021 8744.8856 0.45 3935.1985 107814 8984

2022 9221.0867 0.45 4149.4890 113685 9474

2023 9703.1345 0.45 4366.4105 119628 9969

5.2客运站的工艺计算

根据客运量的预测结果,运用工艺计算方法,得到客运站的主要生产规划。

5.2.1设计生产能力确定

设计年度是确定客运站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根据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与建设要求》(JT/T200-2004)规定,设计年度是指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第十年。杭州市客运中心站建设计划2014年开始建设,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在201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所以,客运中心站设计年度确定为2023年。

渝北区客运中心站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主要是以渝北区客运中心站的适站量预测为依据的。根据本报告的预测、计算与分析,并考虑到渝北区客运市场以及站场建设的实际情况,渝北区客运中心站设计生产能力即旅客日发送量确定为:F=9969人/日。所以新渝北区长途客运站应为级车站。

5.3建设规模需求

5.3.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D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的同时在

站人数的平均值。它是确定客运站站房建设规模、候车厅的最大容量及各主要部位建筑面积的主要依据,是按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 D=F α=1097(人) 其中:α的取值按表4-1选取

表4-1计算百分比α的选取 设计年度日发送量

计算百分比

设计年度日发送量

计算百分比 ≥15000 8% 300~2000 20%~15% 10000~15000 10%~8% 100~300 30%~20% 5000~10000 12%~10% <100 50%~30%

2000~5000 15%~12%

5.3.2发车位数M

发车位数是客运站设计的重要指标,表示车站同一时刻内能发客班车次的数量。根据计算公式及所得数据,得到本站发车位: M=

μ

ξnp k

D )1(-=13(个) 其中:M ——发车位数;

D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ζ——过站车载乘率,这里取20%; k ——增设系数,一般取1.2;

n ——营业时间内平均每小时发车次数,这里取4; p ——客车平均定员,这里取30;

μ——始发车合理乘载率,这里取70%. 5.3.3日均发车班次N

日均发车班次可按以下公式求得: N=μ

ξβ

p F )

1(-=437(次) 其中:N ——日均发车班次; F ——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ζ——过站车载乘率,这里取20%; p ——客车平均定员,这里取30;

μ——始发车合理乘载率,这里取70% β——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15; 六、车站设施规模计算

6.1站务用房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候车厅面积

候车厅面积=1.02m /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097(2m ) (2)售票厅面积

售票厅的面积主要由售票室和购票室两部分组成。其中,售票室面积,按每m来计算;购票室面积,按每窗口前202m来计算。售票员每小个售票窗口6.02

时售票按120张来计算。

m的总控室。即:

并增设202

售票窗口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窗口每小时售票张数=10(个)

m/窗口×售票窗口数+152m=75(2m)

售票室面积=6.02

m/窗口×售票窗口数=200(2m)

购票室面积=20.02

m)所以,售票厅面积=售票室面积+购票室面积+总控室面积=295(2

(3)行包托运处面积

行包托运处面积主要包括托运厅、受理作业室面积和行包库房面积。按照客运站建设的要求,其中:

m/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50(2m)

托运厅面积=25.02

m/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40(2m)受理作业室面积=20.02

m/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2m=124.7(2m)行包库房面积=0.12

所以,行包托运处面积=托运厅面积+受理作业室面积+行包库房面积=214.7(2

m)

(4)行包提取处面积

行包提取处的面积按托运处面积的30%~50%计算,所以

行包提取处面积=行包托运处面积×50%=107.35(2

m)

(5)综合服务处面积

综合服务处的面积包括问询、小件寄存、邮电通讯、失物招领、信息服务等的面积。即:

m×平均日旅客发送量=199.38(2m)综合服务处面积=0.022

(6)旅客厕所面积

m/人×5%×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2m=80.82(2m)旅客男厕所面积=1.22

m/人×4%×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2m=80.82(2m)旅客女厕所面积=1.52

(7)站务员室面积

m/人×当班站务人数+152m=45(2m)

站务员室面积=2.02

(8)驾乘休息室面积

m)

驾乘休息室面积=3.0×发车位数=39(2

(9)调度室面积

调度室面积一般按站级确定,二级站一般按20.0~30.02

m选取。本站取302

m.

(10)治安办公室面积

治安办公室面积按规范取202

m.

(11)广播室面积

广播室面积按规范取202

m.

(12)行政办公用房

行政办公室面积按规范取1202

m

6.2站前广场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m~1.52m计算,三级车站按旅

一、二级车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22

m计算。由于本汽车站是二级车站,这里取1.42m。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02

即:

站前广场面积=1.42

m×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35.8(2m)

6.3停车场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停车场的最大容量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计算,单车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3.5倍计算。因为此车站为二级车站,所以其客车投影面积为302

m即:

停车场面积=28.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10920(2

m)

6.4发车位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发车位面积根据发车位数,每个发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4.0倍面积计算。因为此车站为二级车站,所以其客车投影面积为302

m即:

发车位面积=4.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1560(2

m)

6.5辅助设施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汽车安全检验台面积

m.

汽车安全检验台面积按规范取1102

(2)车辆清洁、清洗台面积

m.

车辆清洁、清洗台的面积按规范取1202

(3)绿色环境面积

m.

绿色环境面积按规划取200 2

(4)配电室面积

配电室面积按规划取252

m.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到表5-1:

表5-1车站主要设施面积汇总表

车站主要设施面积汇总表

设施名称面积(㎡)

场地设施站前广场1535.8 停车场10920 发车位1560

站房

候车厅1097

售票厅295 行包托运处214.7

行包提取处107.35

综合服务处199.38

站务员室45

驾乘休息室39 调度室30

治安室20

广播室20 旅客厕所(盥洗室)161.64 行政办公用房100

辅助设施

汽车安全检验台110

车辆清洁、清洗台120

绿色环境200

配电室35

总体16809.87

七、项目选址

对于建立汽车客运站,除了完善该地区的运输战场总体布局规划,更强调前期工作的重要性,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召集项目所在地的规划、建设、土地、交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对车站的选址方案和技术经济内容进行充分的论证必选和优化,使项目选址更合理,决策更科学。

7.1选址原则

汽车客运站的选址一般有以下几条:

(1)客运站选址应服从“人便于行”的旅客运输服务宗旨,尽量靠近市中心或市区边缘集中地区,并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旅客乘车方便,利于疏散。

(2)应尽量与城市交通主要干道紧密衔接、并配套市内公共汽车运输,减轻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与城市其他各项交通运输设施有合理的衔接和配合,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应靠近铁路、水路客运站,以方便旅客换乘。

(3)应有足够大的站前广场,便于旅客集散,并给今后扩建留有余地。

(4)站址选址应考虑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

(5)站址选址应尽量考虑拆迁量少。单亦不能舍近求远,偏离城区以免客源下降。

(6)站址选址应避免开断层、山洪、滑坡、流砂等不利于抗震地段

(7)站址选址应避开危险品,有毒物品和粉尘污染,尽量远离学校、医院和化工厂。

(8)站址选址应尽量沼泽地、低洼积水地段,以减少设计、施工管理上的困难,减少投资。

(9)所选址应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通讯、消防和排污条件,施工方便,原材料来源可靠,以满足正常施工与客运站正常营运的需要。

7.2选址步骤

客运站选址是根据本地区客运情况,建站条件,配合城镇规划部门,合理的确定客运站建设地点。客运站选址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公路运输战场总体布局规划,初步确定客运站的规模、等级、占地面积(包括站房、站前广场、停车场、绿化地及其他用房占地面积总和)。

(2)拟选地点客源民政部调查研究,要求客源多且稳定可靠,同时对客源情况亦进行调查。

(3)拟选地点现场勘测、绘制地形地貌图,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测,初步估算土石挖方与填方数量。

(4)拟建地点交通情况、道路情况,燃料、水、电供应条件、施工条件等调查分析。

(5)拟选地点社会、经济、文化、商贸等情况调查研究。

(6)拟选地点房屋拆迁量的大小,征地费用大小及占总投资的比例。

(7)拟选地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总评估,进行多方案比较后,按最优方案选定站址。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保证运行车辆顺利通过城市交通干道,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以提高客运的运转能力等问题。

7.3项目的最终选址

根据上述的选址原则和选址步骤,本项目的最终选址选在重庆市渝北区轻轨3号线的回兴站东南方,具体位置如下卫星图。

运输包装课程设计说明书

天津科技大学 长虹彩电LED50C2080i液晶电视运输包装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班级:120611班 姓名:杨佳 学号:12061128 指导教师:康永刚 日期:2015年6月23日

《运输包装》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与任务: 设计题目可以自选,但要考虑实施中的可行性。对选择的被包装制品要具备必要的设计信息,如产品质量、形状、尺寸、重心位置等。对所选的产品进行必要的破损分析。 设计题目:长虹彩电LED50C2080i液晶电视运输包装课程设计 二、目的与要求: 产品的运输包装综合了运输包装课程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技能,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学习商品在流通环节中如何通过对产品、流通环境的分析、材料选择与包装技术的与应用,利用缓冲包装技术方法与运输包装中的常用技术方法解决使产品获得保护的技术问题和包装件的测试与评价。对运输包装课程中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为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 要求:对设计内容进行收资调研,了解现有产品包装的方法、采用的材料、结构形式等,论证现有包装设计的合理性。 参照相应标准对设计内容进行计算、校核、完成有关实验,完成图纸及技术文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 三、设计步骤: 1.确定产品特性:包括物态、理化特性,由此来决定采用何种包装方式,确定产品的结构特征,如尺寸、重量、重心、形状等以及产品的机械特性,如脆值、固有频率、抗压强度等。了解产品的构成情况、可接触面积等。 2.确定流通环境:对物流环境的判定是缓冲设计的重要一步,主要判定存在的运输条件,包括运输过程中的偶然跌落,运输工具的冲击、振动,温湿度极限和堆码压力条件,及涉及冲击和振动其他的与包装设计相关的因素。 3.选择缓冲包装材料:选用已有的缓冲材料和特性曲线,特殊情况下,必需由自己测得这些数据时要及时确定需要的材料/结构和测试方法和需要的测试设备、标准等,通过试验测试活动并确定其缓冲性能。 4.缓冲衬垫尺寸的初步确定:根据产品特征及流通环境外力作用形式确定缓冲材料与产品在各个方向的接触应力和面积;根据已有的缓冲性能曲线确定合理的缓冲结构形式、接触面积、材料厚度等设计参数。 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采用材料组合的方法进行缓冲包装设计。 5.缓冲结构设计,完成原型包装的整体设计与校核:对选用材料

运输包装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缓冲包装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对指定产品的缓冲包装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缓冲包装设计六步法; (2)对于产品的缓冲衬垫和外包装箱的结构进行设计,掌握各种箱型结构设计的方法。为毕业设计和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 为美的KFR-35T2W/匹中央空调室外机设计出合理缓冲衬垫以及外包装箱。要适合国内运输环境的要求,存贮时间为30——100天。 2. 产品介绍 美的薄型风管机KFR-35T2W/匹中央空调室外机,京东价格¥3680,南北适用,适用面积15-19㎡,由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广泛销售于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外机尺寸(宽*高*深)780mm*547mm*250mm,外机重量为。 图2-1 产品外形图2-2 产品特性 3. 流通环境 流通的基本环节 流通的基本环节有三个:装卸搬运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

(1)装卸搬运环节 在装卸搬运环节中,由于此产品销售范围广,所以既有可能有短流程运输也有可能包含较长流程的运输。流程越长,中转环节越多,装卸搬运次数也就越多,所以对此商品包装造成的损害就越大。装卸作业中既可能有人工装卸也可能有机械装卸,所以要综合考虑到抛掷、起吊脱落、装卸机启动过急和紧急刹车灯造成的损害。 (2)运输环节 运输是包装件流通过程的必要环节。借助运输工具,将产品从生产地运输至消费地。长途运输工具有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短途运输工具有铲车、叉车、电瓶车和手推车等。 (a)冲击。运输工具的启动、急刹车、变速、转向路面障碍回导致货物速度突然改变,导致货物包装件或容器因冲击而损害。 (b)振动。运送工具运行时受到路面状况、铁轨接缝、发动机振动、车辆减震性能、水域风浪、空中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产生随机的上下颠簸过左右摇晃。 (c)气象条件。长途货物运输会经历不同的气候区域,受到寒冷、炎热、干燥、潮湿、风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 (d)其他因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生物、化学、机械活性物质也会对货物包装件产生损害。 (3) 储存环节 储存室产品及包装件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储存方法、堆码重量、堆码高度、堆码方式、储存周期、储存环境等会直接影响产品及包装件的流通安全性。另外仓库的建筑结构形式对储存环境中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影响甚大。 确定跌落高度 跌落高度的确定可以由两种方法来估算。 法一:公式法。 (针对15kg 以上的包装件,可用经验公式计算。) W 300 H = (3-1) 式中:W ———包装件的重量,kg ; H ———跌落高度,cm 。 本产品重量为,所以根据公式法算出cm 83.515 .33300 H == 法二:查表法 下表表示了最大跌落高度与货物重量、包装件体积之间的关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参考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City Colleg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二级减速器设计 指导教师:王忠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04 姓名:张乐天 学号:201040255 日期:2012年7月 摘要 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形式。它由齿轮、

轴、轴承及箱体组成的齿轮减速器,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讲述了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首先进行了传动方案的评述,选择齿轮减速器作为传动装置,然后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包括选择电动机、设计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选择并验算滚动轴承、选择并验算联轴器、校核平键联接、选择齿轮传动和轴承的润滑方式九部分内容)。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设计,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关键词:齿轮啮合轴传动传动比传动效率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4) 二、动力机的选择 (5)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 四、传动件设计计算(齿轮) (7) 五、轴的设计.......... .......... .......... ........... .. .. . (16) 六、滚动轴承的计算 (23) 七、连结的选择和计算 (25) 八、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装置的选择 (26) 九、箱体及其附件的结构设计 (26) 十、设计总结 (27) 十一、参考资料 (28)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 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班级: 物流***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利华 2015 年12 月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 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班级: 物流**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利华

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级02班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组织学 题目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注:1、此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如果不够,可以加页;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是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巩固课程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方法、理论而开展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背景,应该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查阅能力、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系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涉及的相关容与方法,结合实际背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开展。要求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课程相关性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与资料来源 课程设计的依据: ①客货运管理相关标准与规 ②《交通运输组织学》,董千里,人民交通,2008年 ③《公路运输组织学》,维斌,人民交通,1998年 ④《交通运输组织学》,书堂,东南大学,2008年 ⑤《运输组织学》,戴彤焱,机械工业,2008年 资料来源: ①指导教师提供相关资料; ②实际调研收集资料; ③相关书籍; ④网络资料收集。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机械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QINGGONG COLLEG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4) 二、减速器总体方案设计 (5) 2.1传动方案的拟定 (5) 2.2电动机的选择 (5)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5) (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5) (3)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5) (4)确定电动机型号 (5) 2.3传动比的分配 (6) 2.4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6) 三、V带传动的设计 (8) 3.1确定设计计算功率P d (8) 3.2选择带的型号 (8) 3.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 d1、d d2 (8) (1)选择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 (8) (2)验算带速 (8) (3)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d d2 (8) (4)确定中心矩a及带的基准长度L d0 (9) (5)验算小带轮包角 1 (9) (6)确定V带的根数 (9) (7)确定带的初拉力F0 (10)

(10)计算带的轴压力F Q (10) 四、齿轮的设计计算及结构说明 (10) 4.1选择齿轮材料 (10) 4.2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0) 4.3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和计算几何尺寸 (11) 4.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2) 4.5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及确定精度等级 (12) 五、轴的设计计算及校 (13) 5.1输入轴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13) (1)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材料 (13) (2)按扭矩初算轴的最小直径 (13) (3)轴的结构设计 (13) (4)轴的强度校核 (15) 5.2输出轴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19) (1)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材料 (19) (2)按扭矩粗算的最小直径 (19) (3)轴的结构设计 (20) (4)轴的强度校核 (21) 六、滚动轴承的校核 (26) 6.1 输入轴滚动轴承寿命校核 (26) 6.2输出轴滚动轴承寿命校核 (27) 七、键的选择与校核 (28)

运输管理课程设计方案

运输管理课程设计 方案

《运输管理》课程设计 编写:林小虾 审核:李志勇林文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〇年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 (1)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2) 三、课程目标 (2)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3) 五、教学建议与说明 (11) 第二部分课程整体设计 (16) 一、典型工作任务 (16) 二、课程目标设计 (16) 三、课程内容(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设计 (19) 四、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21) 五、课程教学进度表设计 (25) 六、课程学业评价设计 (28) 七、课程实施条件设计 (28)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29) 第三部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30) 学习情境一物流运输认知 (30) 学习情境二公路运输实务 (44) 学习情境三铁路运输实务 (69) 学习情境四水路运输实务 (98)

学习情境五航空运输实务 (120) 学习情境六多式联运实务 (136)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运输管理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物流业在中国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运输作为物流最重要的环节,其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配套能力与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呈现不断强化趋势。科学地进行物流运输管理是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科学系统地掌握运输管理及运输优化相关知识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熟悉了运输作业管理的业务流程,帮助学生树立作业中的成本、质量、安全和环保等理念,对其日后从事职业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另外,本学习领域(课程)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学习领域(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实践活动,掌握运输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对运输管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运输业务操作与管理的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为系统的掌握。经过教学,使得学生能了解国内运输

运输包装课设.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缓冲包装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对指定产品的缓冲包装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缓冲包装设计六步法; (2)对于产品的缓冲衬垫和外包装箱的结构进行设计,掌握各种箱型结构设计的方法。为毕业设计和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为海尔迷你冰箱BC-50EN设计出合理缓冲衬垫以及外包装箱。而且该包装适合国内运输环境的要求,存贮时间为30——100天。 2 产品介绍 2.1 产品简介 人类在很早的情况下就知道,食物在较为低温的情况下不容易腐烂。随着现代人对营养的越来越重视,我们饮食的逐渐丰盛和多样化,冰箱便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冷藏食物,保持新鲜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各种冰箱企业推出多种的冰箱的模式和制冷方式,冰箱多种多样,使得食物在炎热的天气依旧可以长期保存,冰箱的品种也是越来越多,销售人群也越来越广,像一些比较知名的冰箱企业,海尔,西门子等。但与此同时,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冰箱的市场也是越来越广阔的,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各种功能的冰箱问世,越来越多不同制冷效果组合的冰箱出现在市场上。 2.2 产品实物图 图2-1 产品实物图

2.3 冰箱的基本参数 表2-1 冰箱的基本参数 品牌海尔 型号BC-50EN 颜色白色 总容积50L 冷藏室50L 耗电量0.39kwh/24h 尺寸515×500×530mm 重量18kg 制冷剂性R600a 能效等级2级 制冷方式压缩机制冷 气候类型亚热带型,温带型,亚温带型。 标准电源220V/50HZ 3 流通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包装是物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产品和物资的流通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过程以生产工厂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广义上说,它包括了商品及包装的运输、中转、仓贮、陈列、销售等环节。 包装件在运输流通中所经历的一切外部因素统称为流通环境条件。包装技术就是要确保产品由一地向另一地运送时不受经济上和功能上的意外损失。对产品可能遭遇的条件作考察与评价,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流通过程的基本环节有:装卸搬运环节(分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运输环节、贮存环节。 3.1 流通的基本环节 3.1.1 产品的流通范围 生产地:青岛 流通范围:全中国 3.1.2 产品的装卸 在装卸搬运环节中,三星电冰箱的销售遍及全国各地的每一个地方,冰箱的销售范围非常的广泛,可以说是运输的环境十分不同,所以既可能有短流程运输也可能包括较长流程的运输。当然,运输的流程越长,中转环节越多,装卸搬运次数就越多,所以对此商品

带式运输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姓名: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2003 学号:03150117 指导教师:冯永健 2006年6月29日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用于卷扬机传动装置中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轻微震动,单向运转,在室内常温下长期连续工作。卷筒直径D=500mm,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10000N, 卷筒效率 5 η=0.96,运输带速度0.3/v m s =,电源380V ,三相交流.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 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三.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型结果,电压380V ,Y 型。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 W d a P P = η KW 1000 W FV P = KW 所以 1000d a FV P = η KW 由电动机到运输带的传动总功率为 1a 422345 η=η?η?η?η?η

1 η—带传动效率:0.96 2η—每对轴承的传动效率:0.99 3η—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0.96 4 η—联轴器的传动效率:0.99 5 η—卷筒的传动效率:0.96 则:4210.960.990.960.990.960.79a 422345η=η?η?η?η?η=????= 所以 94650.3 3.8100010000.81d a FV p η= ?==?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的工作转速为 601000 6010000.3 11.46 500V n D ???= = =∏∏?r/min 查指导书第7页表1:取V 带传动的传动比2i =~4带;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840i =~减速器,所以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16160i =~总,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 n n i =?=(16~160)?11.46=183~1834总 卷筒电机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如下: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额定转速 r/min 重量 N 总传动比 1 Y112M- 2 4 1500 1440 470 125.65 2 Y132M1-6 4 1000 960 730 83.77 3 Y160M1-8 4 750 720 1180 62.83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二方案比较适合。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其主要参数如下;

数据库课程设计-物流运输管理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物流公司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组员: 学号:班级: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 级 2013 年 1 月10 日

一、需求分析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以迎来了电子信息时代。于此同时,电子商务行业也如火如荼发展起来,Online shopping也越来越普及。这就又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物流。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物流公司必须得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案以便跟上时代的快节奏。针对这个,我们便模拟开发一个物流公司管理系统。 在该系统中,我们提供如下功能,用户登录该系统过后,便可以对信息进行操作。 用户登录: 管理员登陆登陆成功? GLY Gno Gname Gsex Gpwd Byte (10) Characters (10) Characters (10) Characters (50) Identifier_1 ... 该功能要求在数据库当中有管理员的用户名与密码的存储。用户通过输入Gno和相应的Gpwd,然后系统会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若输入正确,则登陆成功。否则提示信息错误。 对信息的查询。实现对客户信息,员工信息,仓库信息,收货人信息,存储信息,配送信息,货单信息的查询。这时候需要在数据库中存储相应的表用以记录这些信息。与此同

时还提供对以上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以及删除功能。以上操作会同时影响数据库里面的数据。 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以上的查询以及增删改都有针对每类信息。 客户信息增删改以及查询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录入客户信息 修改客户信息 货物信息的操作流程图如下所示: 录入货物信息 修改货物信息 其他信息的操作流程图和以上两种类似。 (3)只有该系统的管理员才可以对该系统的信息进行查询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 - ):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 -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

运输包装课程设计——东北林业大学

微波炉整体方案运输包装设计 课程名称:运输包装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作者:XXX 专业班级:包装二班 指导教师:李琛 设计日期: 2015.7.20

目录 (一)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任务 (2) 三、设计要求 (2) (二) (三) (四) (五)

(一)设计说明 一、设计题目:微波炉整体方案运输包装设计 二、设计任务: 1.设计缓冲包装垫尺寸与结构 2.设计外包装瓦楞纸箱的尺寸与结构 3.设计包装件测试实验大纲 三、设计要求 1.运输包装符合包装模数(查国标); 2.缓冲衬垫结构应合理; 5.绘图比例:(1)缓冲衬垫结构图:1:N(A4标准图纸,比例需标明) (2)纸箱结构图:1:N(A4标准图纸,比例需标明) (3)纸箱三维效果图:1:N(A4标准图纸,比例需标明) (二)设计内容 一、产品特性简介及市场定位 微波炉是一种大功率电器,但因微波可以穿透玻璃、陶瓷、塑料等餐具,同时从四周向食品辐射,使食品内的水分子感应运动加热,时间短,几乎没有媒介损耗,热能转换和利用效率高。据纽约电能协会调研和国内测试结果显示,同等烹饪条件下,微波炉比普通电炉平均节能82% ,比煤气炉节能65%。随着微波炉安全、卫生、省时、节能、方便优点的广泛宣传及烹饪习惯的进步,微波炉必将普及千家万户。 所以随着微波炉的普及,要对其包装进行全面的设计,不管是外形,保护性能都要有所提高,使微波炉在运输过程中收到更好的保护,以免损坏微波炉的性能和外观轮廓,其安全被送到使用这手中。 目前很多厂家在微波炉运输包装时,都是将其用塑料薄膜包裹,然后在包装箱内放置EPS作为缓冲材料,装入微波炉后在箱外打紧包装捆带。但是EPS不环保,采用非环保的发泡材料来作为缓冲材料,其废弃物体积很大且回收困难,用其他的方法处理也会或多或少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该材料在许多国家已经被禁止,我国也在逐步禁止使用该材料。有些商家为了环保采用瓦楞纸板、蜂窝纸板、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院 (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物流092 学生姓名罗俊俊 学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 调查报告 院 (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物流092 学生姓名罗俊俊 学号 2011年12 月 12 日至 12 月 17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姜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货运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公路交通对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适应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我国公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 构、运力结构性过剩以及单车经营生产方式、运输效益低的现象长期没有改善。对 此,本文通过建立某市货运生产率分析模型,以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利用率、 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结合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 背景,探讨我国提高公路货运生产率的方向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 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就是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 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 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 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关键词:货运企业、效率指标、车辆生产率、实载率 目录 1 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企业发展现状。 (7) 2案例分析 (7) 2.1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 (8) 2.2提高车辆完好率的措施 (11) 2.3提高实载率 (12) 2.4提高其他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及车辆生产率的措施 (12) 3 合理化运输 (12) 3.1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3) 3.2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 (13) 4、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15) 5、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1 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企业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公路快速货物运输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2015 年月日

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天空”进程的加快,我国民航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放的航空运输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成为各家航空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如何打造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主要介绍分析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航空公司以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关键词: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As th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peeding up of the "open skies",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Open air transport marke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foreign airlines to China, will be more competitive.An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access to 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come the airlines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the important problem, and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how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The following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Air Chin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nd China southern three

运输包装课程设计样本

1 课程设计目与任务 1.1 课程设计目 (1)通过缓冲包装与构造设计课程设计,使同窗们对指定产品缓冲包装设计过程和设计办法有一种全面理解,纯熟掌握缓冲包装设计六步法; (2)对于产品缓冲衬垫和外包装箱构造进行设计,掌握各种箱型构造设计办法。为毕业设计和后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本。 1.2 课程设计任务 为美KFR-35T2W/DY-D1.5匹中央空调室外机设计出合理缓冲衬垫以及外包装箱。要适合国内运送环境规定,存贮时间为30——100天。 2. 产品简介 美薄型风管机KFR-35T2W/DY-D1.5匹中央空调室外机,京东价格¥3680,南北合用,合用面积15-19㎡,由广东美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广泛销售于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外机尺寸(宽*高*深)780mm*547mm*250mm,外机重量为33.5kg。

图2-1 产品外形图2-2 产品特性 3. 流通环境 3.1 流通基本环节 流通基本环节有三个:装卸搬运环节、运送环节、储存环节。 (1)装卸搬运环节 在装卸搬运环节中,由于此产品销售范畴广,因此既有也许有短流程运送也有也许包括较长流程运送。流程越长,中转环节越多,装卸搬运次数也就越多,因此对此商品包装导致损害就越大。装卸作业中既也许有人工装卸也也许有机械装卸,因此要综合考虑到抛掷、起吊脱落、装卸机启动过急和紧急刹车灯导致损害。 (2)运送环节 运送是包装件流通过程必要环节。借助运送工具,将产品从生产地运送至消费地。长途运送工具备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短途运送工具备铲车、叉车、电瓶车和手推车等。(a)冲击。运送工具启动、急刹车、变速、转向路面障碍回导致货品速度突然变化,导致货品包装件或容器因冲击而损害。 (b)振动。运送工具运营时受到路面状况、铁轨接缝、发动机振动、车辆减震性能、水域风浪、空中气流、等因素影响,产生随机上下颠簸过左右摇晃。 (c)气象条件。长途货品运送会经历不同气候区域,受到寒冷、炎热、干燥、潮湿、风雨等气象因素影响。 (d)其她因素。流通过程中各种生物、化学、机械活性物质也会对货品包装件产生损害。 (3) 储存环节 储存室产品及包装件流通过程中一种重要环节。储存办法、堆码重量、堆码高度、堆码方式、储存周期、储存环境等会直接影响产品及包装件流通安全性。此外仓库建筑构造形式对储存环境中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影响甚大。 3.2 拟定跌落高度 跌落高度拟定可以由两种办法来估算。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带式运输机(有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带式运输机) 北京市机械局职工大学 目录

一、电动机的选择 --------------------------- 4 二、传动比的分配 -------------------------- 5 三、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四、V带的设计与计算 ----------------------- 7 五、齿轮的选择 ---------------------------- 10 六、轴的设计-------------------------------- 13 1、Ⅰ轴的设计(高速轴) ---------------- 13 2、Ⅱ轴的设计(低速轴) ----------------- 19 七、减速箱的设计 ------------------------- 25 八、润滑的选择 --------------------------- 26 参考文献 -------------------------------- 27 机械课程任务书 设计带式运输传动系统 题目要求:传动装置含有圆柱齿轮减速器

原始 1)运输带工作拉力F/N 1200 2)运输带工作速度V/(m·s-1) 3)运输机卷筒直径D/mm 270 传动简图 1、V带运动 2、运动带3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 5、电动机 6、卷筒 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可能有轻微冲击,空载起动电压380/220V的三相电源。 技术要求使用年限10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8h/班 设计任务说明书一份,装配图一份 一、电动机的选择 1、确定电动机的类型 按工作要求选择Y系列全封闭直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书---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LMZZ 日期2011.09.01

设计题目: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设计方案:运输问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网络最优化模型,该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物资调运、车辆高度选择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有些问题,如m 台机床加工零件问题、工厂合理布局问题,虽要求与提法不同,经适当变化也可以使用本模型求得最佳方案。 运输问题的一般提法: 某种物资有m 个产地Ai ,产量是ai (i =1,2,…,m ),有m 个销售地Bi ,销量(需求量)是bj(j=1,2,…,m)。若从Ai 运到Bi 单位运价为dij(i=1,2,…,m;j=1,2,…,m),又假设产销平衡,即 ∑∑===m i n j j i b a 11 问如何安排运输可使总运费最小? 若用x ij (i=1,2,…,m;j=1,2,…,n)表示由A i 运到B j 的运输量,则平衡运输问题可写出以下线性规划模型:

∑∑===m i n j ij ij x d Z 11min 约束条件 ?????????==≥====∑∑==) ,...,2,1;...,2,1(0)...,2,1()...,2,1(11n j m i x n j b x m i a x ij m i j ij n j i ij 表上作业法原理同于单纯形法,首先给出一个初始的调运方案(实际上是初始基本可行解),求出各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去判定当前解是否为最优解,若不是则进行方案调整(即从一个基本可行解转换成另一个基本可行解),再判定是否为最优解,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获得最优解为止。这些步骤在表上进行十分方便。 操作过程在表上进行 方案实施:通过运输问题在C++程序中的运用,从而实现方案的最优。程序主要分两部:(1)求解,(2)最优解判断 结果与结论:程序运行过程中,依次输入所需要的运价,产量,销量等数据,单击回车可以再次现实所需数据,按任意键可以运行至求出初始可行解并显示,再次按任意键程序进行最优解的判断,并求出最优解,显示在程序页面上,从而可以得到该运输问题的最优方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内容: 1.装配图1张; 2.零件图3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三 相电压 380V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分析报告院(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物流092 学生姓名罗俊俊 学号090512228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 调查报告 院(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物流092 学生姓名罗俊俊 学号090512228 2011年12月12日至12月17日共1周 指导教师姜华2011年12月9日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货运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公路交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我国公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运力结构性过剩以及单车经营生产方式、运输效益低的现象长期没有改善。对此,本文通过建立某市货运生产率分析模型,以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结合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背景,探讨我国提高公路货运生产率的方向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 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就是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关键词:货运企业、效率指标、车辆生产率、实载率 目录 1 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企业发展现状。6 2案例分析7

2.1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8 2.2提高车辆完好率的措施10 2.3提高实载率11 2.4提高其他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及车辆生产率的措施11 3 合理化运输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的建议12 5、结论13 参考文献14 1 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企业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公路快速货物运输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公路快速货运企业。这些快运公司的出现,拓展了道路运输发展的空间,促进了道路运输结构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对快速货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运输品质参数——“速度”明显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