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概述ht-彭芬资料讲解

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概述ht-彭芬资料讲解
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概述ht-彭芬资料讲解

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概述h t-彭芬

工业废气净化技术

彭芬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00;工业生产环境技术湖南

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近几年雾霾的严重化让大家意识到废气治理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也在不断地研究并探讨废气治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求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工业废气排放源及成分复杂多样,相应的治理技术也呈现多样化发展。本文概述了常用的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和初步分析,最后对废气净化技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废气净化

Overview of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Fen Peng

(Kai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hangsha Hunan 410100; Hunan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operation,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creasingly severi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specially, haze in recent years,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waste gas treatment. The public study and exploration constantly new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ontrol effect.As the emission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waste gas is complica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technology is also diversified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makes contrast and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Finally, the paper makes prospects for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工业废气一般包括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有机废气,一般主要包括各种烃类、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和胺类等,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等;无机废气,一般主要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卤素及其化合物等,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喷淋法和洗涤法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1 有机废气

1.1.1 VOCs的定义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指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等于0.01kPa,或者特定适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其主要成分为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低沸点的多环芳烃类等。

1.1.2 VOCs的来源

VOCs 排放源非常复杂,从大类上分,主要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主要为植被排放、森林火灾、野生动物排放和湿地厌氧过程等,目前仍属于非人为可控范围。VOCs主要人为源包括移动源和固定源,固定源中又包括生活源和工业源等。

1.1.3 VOCs的危害

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低空臭氧O3是复合型大气污染的两种核心污染物。大气污染尤其是由于细颗粒物PM2.5造成的大范围灰霾已经成为我国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仅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直接危害,同时作为PM2.5的重要前体物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复合大气污染的形成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s进行治理净化,提高和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维护人体的身心健康,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无机废气,一般主要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卤素及其化合物等。

2 国内外发展

国外对VOCs治理的关注早于国内,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对于VOCs的认识和治理技术的研发逐渐成熟,从开始的单一控制技术逐步过渡到联合控制技术。主要治理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热力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等离子法、光催化氧化法、生物法以及上述技术的联合方法。目前针对VOCs治理的研究集中在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科研院所及科技型企业均在积极尝试。据统计,生物法以及催化燃烧法以各占29%的比例共居于治理方法前两位,发展前景较大。

我国VOCs治理起步较晚,实际上是在“十二五”期间才开始重视 VOCs 的污染控制问题,过去大气治理核心不在VOCs上,因此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治理技术也是参差不齐,常见的VOCs治理方法有冷凝回收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蓄热催化氧化法、吸附-催化燃烧法等。

3 常见的废气治理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种类多、成分复杂、性质差异大,针对不同的废气情况有相应的治理方法,废气治理技术呈现多样化发展[1]。常见的废气治理技术有两个方面,一是回收技术,二是销毁技术,下图为常见的废气治理技术路线图:

图1 废气治理技术

3.1 回收技术

3.1.1 吸附处理技术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气体的选择吸附性能将废气分子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2]。吸附法的关键在于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剂要具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内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水、耐高温高压、对空气阻力小。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分子筛、柱状粘土、活性氧化铝、硅胶、人工沸石等。但目前以活性炭和分子筛为主。

3.1.2 分子筛转轮吸附技术

针对低浓度、大风量的工业有机废气,为了降低治理成本,通常采用吸附浓缩技术使废气中的有机物浓缩后再进行燃烧或冷凝回收。在处理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有机废气或废气中含有较大分子的物质时,需要使用温度更高

的热空气对床层进行再生。由于采用活性炭材料作为吸附剂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一般采用成型分子筛作为吸附剂。根据污染物浓度的不同,经过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后污染物的浓缩倍数可达几倍到几十倍,浓缩后的废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冷凝回收或燃烧处理[3]。

图2 分子筛转轮吸附技术

3.1.3 冷凝法

冷凝法的原理是将VOCs废气冷却到低于露点温度,使有机物冷凝成液滴,因而从气体中分离出来。适用于高沸点和高浓度VOCs的回收,尤其是适用于处理有害物组分单一的废气[4]。当有害物含量较高时,也可作为燃烧与吸附净化的预处理,以减轻后续净化装置的操作负担。

3.1.4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让含VOCs废气的气体通入到膜分离系统,然后膜选择性地让VOCs气体通过而被富集,剩余气体留在膜的未渗透侧,无危害排放;而被富集的高浓度VOCs气体则可以采用冷凝回收法进行回收再利用[5]。

3.2销毁技术

3.2.1 吸收法

吸收法是以液体为吸收剂,利用废气物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洗涤吸收装置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被液体吸收,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6]。

图3 化学洗涤法

3.2.2 燃烧法

(1)直接燃烧

直接燃烧法是上世纪50、60年代广泛采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其运行温度通常达到800~1200℃,工艺能耗成本较高,且燃烧尾气中容易出现二恶英、NO x 等副产物,近年来已较少采用。

(2)催化燃烧

催化燃烧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其实质是活性氧参与的深度氧化作用。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燃烧。催化燃烧净化是利用工业废气中污染物可以燃烧的特性,将污染物中含碳氢的化合物,在催化剂和较低温度(250~450℃)下进行氧化分解,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蒸汽[7-8]。

(3)蓄热式燃烧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交替切换流经蓄热体助燃介质或气体燃料与废气流向,使废气与天然气混合后进行高效燃烧,以达到去除废气中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目的[9]。工作原理是把有机废气直接加热到800℃以上的高温,氧化分解。

2

22()4

2n m m m C H n O nCO H O ++++高温条件

热量

点燃

废气经蓄热填料预热后,温度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进入燃烧室,被迅速的氧化成无毒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当燃烧后生成的高温气体排出燃烧

区时,其热量被出口处的蓄热陶瓷填料吸收并储存起来,下一个循环中,气流逆流,并不断循环,每个蓄热填料床都是在输入废气与排出处理的气体模式间交替转换,切换时间一般为30~120s。

3.2.3 生物法

生物净化技术利用附着于多孔介质填料上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有机废气污染物作为增殖碳源和能源,通过新陈代谢过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10-11]。生物净化技术常见有三种工艺:生物滤池、生物滴滤、生物洗涤。

三种工艺对应的特征分别如下表:

表1 三种生物净化工艺对比

工艺流动相填料生物相

生物滤塔气体活性填料(含营养)附着型

生物滴滤塔气体和液体惰性填料附着型

生物洗涤塔气体和液体无填料悬浮型

3.2.4 多微孔陶粒生物净化法

利用微生物和生物酶的催化氧化作用,使废气中的有机恶臭分子分解氧化成CO2和H2O,从而有机恶臭废气得以净化。本生物治理装置分两级处理,第一级为连续喷水,目的主要有:清洗废气中大颗粒粉尘,防止粉尘进入二级处理装置;给废气加湿;可处理硫类废气降低废气酸碱PH值;第二级为间隙喷水,生物填料分三层放置,增加气水接触面积,达到最佳处理效果。根据用户情况也可设计成多层。

图4 多微孔陶粒生物净化法

3.2.5 高能离子净化技术

高能离子净化技术的核心为产生高能离子的发生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高速粒子的撞击,产生大量活性氧离子,通过打开废气分子内部的分子键并转化为无害的小分子物质,同时催化氧化降解废气等恶臭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12]。

3.2.6 等离子体净化法

等离子体净化法的工作原理是:内外电极在高压状态下进行间隙放电,气体被电离的过程。实际是电离空气产生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来进行废气处理[13-14]。

3.2.7 微波无极紫外灯净化法

通过微波无极紫外破坏废气分子结构,进而达到治理废气的目的[15]。

3.2.8 光催化净化法

光催化在光照下催化剂二氧化钛的表面形成电穴和游离电子,结合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部分无机化合物,达到净化的目的[16]。

3.2.9 超微细气泡技术

超微细真空气泡是纳米级的水气泡,它使水分子的原子团变的更小,水分子团始终进行着布朗运动不断地进行不规则冲撞。在布朗运动的同时,超微细气泡沉降、破裂。在大量超微细气泡在与异味气体结合时破裂,瞬间产生巨大能量,破裂时产生一定能量的超声波、并产生大量的氧负离子[17]。

图6 微气泡法

3.3组合技术

由于工业废气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性质差异大,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一种净化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要求。因此,针对不同的工况,有多单元组合治理工艺。常见的组合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

当工业废气成分没有回收价值时,直接进行燃烧能耗较高,设备的运行成本非常高,为此提出了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是将吸附技术和催化燃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组合技术,适合于大风量、低浓度或浓度不稳定的废气治理[18]。

图7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法

3.3.2 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技术

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基于分子筛转轮的连续运行,通过分子筛对有机废气的动态吸附,将其进行浓缩富集,实现大风量、低浓度废气转换为小风量、高浓度废气。经浓缩后的废气再经催化燃烧装置,实现自热燃烧,生成无污染物质排放。

图8 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法

3.3.3 吸附浓缩-冷凝回收技术

对于低浓度的废气,当有较大回收价值时,可以使用吸附浓缩-冷凝回收工艺。采用热气流或蒸汽对吸附床进行再生,再生后的高温、高浓度废气通过冷凝器将其中的有机物冷凝回收,冷凝后的尾气再返回吸附器进行吸附净化[19]。

图9 转轮浓缩-冷凝回收法

4技术对比分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5结论

通过以上对不同废气治理技术的分析,为合理选择废气治理技术提供了参考。工业废气种类繁多,排放源较为复杂,在选择治理技术时,应在充分分析工况、废气来源、废气特性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考虑,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工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技术及其进展探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18(1):24-26.

[2] 李海龙.吸附法净化有机废气模拟与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

[3] 朱润晔,郑亮巍,毛玉波.转轮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3,34(12):4689-4693.

[4] 李红霞.冷凝法治理化工厂有机废气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5,7(42):23-25.

[5] 王志伟,耿春香,安慧.膜法回收有机蒸汽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3):100-105.

[6] 岑超平,陈定盛,蓝如辉.吸收法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2007,25(6),40-43.

[7] 陈玉香,刘忠生,王新.石化污水处理厂废气催化燃烧处理工业[J].当代化工,2006,35(6): 425-428.

[8] 王新,刘忠生,王海波.聚酯生产应用有机物废气催化燃烧处理工业应用[J].当代化工,2006,35(4):280-383.

[9] 王安芳.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应用.钢铁技术,2006,5:15-17.

[10] 仉春华,王文君.生物脱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1):63-65.

[11] 孙珮石,郑顺生,黄兵.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VOCs废气的生物法处理[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2):201-204.

[12] 潘建华.高能离子除臭工艺在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3,1:32-34.

[13] 张贵剑,李凯,林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脱除大气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5,:137-142.

[14] 宋华,王保伟,许根慧.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24(4):356-361.

[15] 马莹,孙晓,何炼.微波紫外无极碘灯降解硫化氢气体.环境科学研究,2010,23(5):663-666.

[16] 蔡伟民,龙明策.环境光催化材料与光催化净化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7]张小波,李琰君,沈绍传.微泡吸收技术处理丙酮废气[J].化工进展,2015,34(7):2075-2079.

[18] 欧海峰.吸附-催化燃烧法处理喷漆废气实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4):93-95.

[19] 黄维秋,石莉,胡志伦.冷凝和吸附集成技术回收有机废气[J].化学工程,2012,6(40):13-18.

合成橡胶废气治理方案-有机废气处理

产业特点: 合成橡胶企业排放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和胺类、丁二烯、二氯甲烷等有机物废气。 选择治理方案的几个基本要素: 根据废气成分(是否含有水分、固态物、油状物,及处理难易程度)、浓度(高、低)、排放形式(连续或间歇排放)选择处理方案。 以下情况适用等高温离子焚烧处理方案: 有机物含量较高、成分复杂、易燃易爆(丁二烯等)、较难分解物质如二硫化碳,含有颗粒物、油状物、连续大剂量排放的工业废气。 如凹版印刷、胶板印刷、涂装、化学合成、石油化工、香精、香料等行业。 以下情况需要增加旋风除尘装置: 含有颗粒物的工业废气,如涂装行业废气。 以下情况需要增加冷凝器: 废气温度超过70℃且含有大量水分,需要加装冷凝器。 以下情况需要增加气、液(油)分离装置: 1、含有油状物的工业废气,如垃圾焚烧装置排放尾气。 2、含有大量水分。 以下情况需要加装防爆阻火器:(天然气防爆阻火器) 废气中含易燃易爆成分,工作场所有防爆要求。 高温等离子焚烧技术: 高温等离子焚烧技术是高频(30KHz)高压(100KV)大功率电源在特定条件下的聚能放电,产生3千℃等离子态高温气流。 待处理气体在反应器中经过压缩、高压聚能放电成为高温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气体由常温急剧上升至3千度高温,反应器压力增高,气体体积也因此急剧膨胀,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物质的裂解过程。 经高温等离子焚烧处理,废气中长分子链有机物裂解成单质原子。处理设备排出气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水蒸气。 高温等离子焚烧技术能够处理高浓度、成分复杂、易燃易爆、含有固态、油状物的工业废气。

工艺流程: 天然气防爆阻火器(定制): 该产品适用输送可燃性气体、加热炉燃料气、石油液化气、煤矿瓦斯及民用煤气管道管网,防止在非正常情况下火焰于管道中的逆向传播,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该产品基于金属波纹板之间狭缝间隙对管道中传播的亚音速或超音速火焰具有淬熄作用的原理设计制造。 阻火器带有配对法兰,法兰采用化工部HG20592-97标准制造主体材料碳钢采用20钢,波纹阻火芯采用不锈钢1Cr18Ni9Ti。 工作原理: 阻火器由能够通过气体的许多细小、均匀或不均匀的通道或孔隙的固体材质所组成,对这些通道或孔隙要求尽量的小,小到只要能够通过火焰就可以。火焰进入阻火器后就分成许多细小的火焰流被熄灭。火焰能够被熄灭的机理是传热作用和器壁效应。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一、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 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四大类。 (一)物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物理法操作简单、经济。常采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及蒸发、结晶法等。 1.重力分离(即沉淀)法 利用污水中呈悬浮状的污染物和水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或上浮)作用,使水中悬浮物分离出来。沉淀(或上浮)处理设备有沉砂池、沉淀池和隔油池。 在污水处理与利用方法中,沉淀与上浮法常常作为其他处理方法前的预处理。如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水时,一般需事先经过预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质减少生化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而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仍要经过二次沉淀池的处理,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过滤法 利用过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介质有钢条、筛网、砂布、塑料、微孔管等,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格栅、栅网、微滤机、砂滤机、真空滤机、压滤机等(后两种滤机多用于污泥脱水)。 3.气浮(浮选) 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污水中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如乳化油)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至水面,从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根据空气打入方式不同,气浮处理方法有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气浮法和射流气浮法等。为了提高气

浮效果,有时需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 4.离心分离法 含有悬浮污染物质的污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悬浮颗粒(如乳化油)和污水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方法。常用的离心设备按离心力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由水流本身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旋流分离器,由设备旋转同时也带动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离心分离机。 旋流分离器分为压力式和重力式两种。因它具有体积小、单位容积处理能力高的优点,近几十年来广泛用于轧钢污水处理及高浊度河水的预处理。离心机的种类很多,按分离因素分有常速离心机和高速离心机。常速离心机用于分离低浆废水效果可达60%~70%,还可用于沉淀池的沉渣脱水等。高速离心机适用于乳状液的分离,如用于分离羊毛废水,可回收30%~40%的羊毛脂。 (二)化学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 1.化学沉淀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它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以降低污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这种处理法常用于含重金属、氰化物等工业生产污水的处理。按使用沉淀剂的不同,化学沉淀法可分为石灰法(又称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法和钡盐法。 2.混凝法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凝聚成大颗粒而下沉。通过混凝法可去除污水中细分散固体颗粒、乳状油及胶体物质等。该法可用于降低污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种重金属毒物(汞、镉、铅)和放射性物质等,也可以去除能够导致富营养化物质如磷等可溶性无机物,此外还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因此混凝法在工业污水处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既可作为独立处理工艺,又可与其他处理法配合使用,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目前常采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碱式氯化铝、铁盐(主要指硫酸亚铁、三氯化铁及硫酸铁)等。

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思考

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思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思考 2002-05-29 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生产集中度提高,主要车型的生产能力接近或达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的经济规模,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目标基本实现,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九五”年均增长率为8%,全国14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达到90%。200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911亿元,利润177亿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80%和107%;生产汽车207万辆(全球年产量排名第八位),其中轿车60.5万辆,比1995年分别增长43%和86%汽车工业出口额为25亿美元,进口额为36亿美元。 2 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汽车工业已取得的进步与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主流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散、乱、差”,缺乏国际竞争力,尤其是能代表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轿车工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然是所谓的“幼稚工业”。 2.1 产业结构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在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之后才能赢利。按照国际流行的轿车厂的经济规模的起点为年产30万辆这一标准(即MES)来衡量,中国轿车工业达到MES的厂商总产量的百分比(即D值)现今仍为零,美国为100%,韩国为98%。严重的规模不经济,不仅使企业固定成本居高不下,抵消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且也使总体社会效益变差。

生产集中度偏低。在产业组织学中,生产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标志性)指标。据20世纪90年代后期统计,中国汽车产量前三位的企业生产集中度约为38%,同期,日本为80%,美国为90%,法国和意大利基本是100%。2000年,中国前三家汽车企业(一汽、东风和上汽)的生产集中度虽然上升至44%左右,但与上述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汽车工业投资少、见效慢。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净值不足2000亿元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固定资产就达360亿美元。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周期为10年左右,而韩国投资18亿美元建设的现代汽车公司,18个月建成,4年收回全部投资。我国汽车工业投资规模小,建设效率低,导致了成本过高,加大了项目风险。 零部件发展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八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投资力度,但投资总量仍显不足,占整个汽车工业总投资的比例不到30%,而欧美和日本对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l,甚至3:1。由于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零部件企业,也未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 2.2 产品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企业设备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品,即使一汽集团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这样的国家特大型企业,20世纪80年代水平的机器设备也只占20%—30%,其工艺、监测和试验水平距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在产品方面,我国汽车产品的总体水平只能达到国际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通过引进新型产品达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的占30%,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达到80年代水平的占30%,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的产品仍占40%。我国汽车的整车质量比国外汽车大10%——20%,汽车排放污染程度高出数倍至数十倍,首次故障里程约为1000——2000km,是国外汽车的1/10,经济使用寿命一般只及国外的一

工业废气治理工艺设计方案

工业废气治理工艺设计方案 第1章工业废气治理说明 工业废气未经治理直接排放在大气中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有效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同时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国务院253号)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治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甲方决定对其进行治理,使废气治理后达标外排。为此我公司在对项目进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技术资料、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政府文件,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废气处理工艺设计方案,待业主审核后实施。 第2章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特征及危害 2.1 污染物的种类 根据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规定,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铅(Pb)、氟化物、苯并[a]芘及臭氧(O3),其主要物理、化学特性如下;

2.2 几种主要污染物的特征 2.2.1颗粒污染物的特征 大气气溶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影响很大,其影响不仅取决于颗粒物的大小,也和颗粒物的浓度和化学组成密切相关。 2.2.2二氧化硫的特征 SO2是含硫大气污染物中最重要的一种。SO2为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有毒气体,不可燃,易液化,气体密度2.927kg/m3,沸点-10℃,熔点-72.7℃,蒸气压155.4kpa(1165.4mmHg,0℃),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11.5g/L,一部分与水化合成亚硫酸。 2.2.3氮氧化物的特征 (1)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中,NO和NO2是两种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 NO为无色气体、淡蓝色液体或蓝白色固体,熔点-163.6℃,沸点-151.8℃,密度1.3402kg/m3,在空气中容易被O3和光化学作用氧化成NO2。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 从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 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是处理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一、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 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 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 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 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 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能够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 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 将乳化油破除, 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 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 如不高, 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 废水pH 一般为2-3, 还有高浓度的Fe2+, 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 滤池→pH回调池→排放 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 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 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 作为喷涂底层, 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 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 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进行处理。二、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 由于电镀工艺不同, 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 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

废气处理设备技术要求

2020年1月14日实施的《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是RTO行业的国家技术规范,目前各地均开展VOCs深度减排,进一步增加了对RTO技术和应用的需求。今日我们就该标准的一些要点进行收集整理。 工业有机废气VOCs处理之蓄热燃烧(RTO)工艺标准规范 蓄热式燃烧法(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s,RTO)是燃烧处理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一般≥760℃)作用下将污染物完全氧化,去除效率可达99%以上。此技术是用多床可蓄热材质的蓄热室进行蓄热与氧化互相切换的方式,以大幅减少热量的损耗。RTO的热回收效率可高达90%以上,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特点。 第一代RTO是单体式结构,以简单的一进一出为风流导向。 第二代RTO是采用阀门切换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RTO。其由两个或多个陶瓷填充床, 通过阀门的切换, 改变气流的方向, 从而达到预热VOC 废气的目的。 第三代RTO采用旋转式分流导向,并把炉膛内蓄热体分成多个等份的单体密封单元,通过不停转动把VOC导向至各个蓄热体单元进行氧化。 第四代RTO是最新的治理供热一体化设备,简称BHI(Burning Heating Integrated),采用旋转式阀门分流,把多个蓄热室紧凑结合为一个燃烧室,内置换热器或热风调节装置,达到治理废气的同时满足供热需求。

中国上海睿术科技有限公司是VOCs废气排放处理,工业过程分析仪器及检测的供应商。我们的客户依赖我们推荐的产品,提供专业的售前及售后服务时刻掌握他们产品的质量,工艺设备的安全。减少自然环境中的有害排放,保证操作人员在有毒有害环境中的安全。我们非常自豪的能为那些维持这个世界正常运转的支柱产业服务例如:石油天然气生产商,煤制油工艺,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工业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制药,喷涂,印刷行业及环境保护机构等诸多客户提供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处理VOC废气的工艺,满足客户的分析需求,为更加清洁的大气环境做出贡献。

工业废气处理系统

工业废气处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一、工业废气处理设备企业 二、工业废气处理设备技术 三、工业废气处理污染物技术 四、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的方法

河南兴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兴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耐材厂烟气、粉尘治理,陶粒砂厂烟气治理,石油压裂支撑剂烟气治理,石灰窑治理....做了详细的研究,切实解决了一厂一策环保深度治理方面的问题。在基准氧18%的情况下达到颗粒物10mg/立方米、二氧化硫35 mg/立方米、氮氧化物50 mg/立方米。实施环保深度治理,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结构调整、综合治理坚定不移,耐材企业要积极响应,认真研究生产工序上治什么,怎么治。如何既要坚持发展又要做好环保的深度治理,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探讨。 工业废气处理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可以分为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有机废气VOC 去除等,目前废气处理的控制技术需从处理效果、工程投资、运行成本、自控程度、占地大小和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对技术装备进行评价。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针对废气处理的法规大多属公害法类的州或省级,以及地方法规,而没有联邦一级的统一法规。在实施方面也是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最适合于本地区和本现场的具体情况的控制方案和技术设备。目前我国从事

废气处理控制的专业单位不多,尚不俱备从项目整体规划,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行管理的综合能力。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废气治理管理和控制技术比起其它处理技术本身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因此,单元操作仍然是处理方法的主流。

工业废气处理污染物的技术针对污染物的不同而不同1、颗粒污染物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针对颗粒污染物粒径大小,工业废气处理办法主要有干法、湿法、过滤和静电4类,最常用的就是袋式除尘器(过滤)、旋风式除尘器(干法)、泡

浅析世界汽车产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浅析世界汽车产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汽车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产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然而,现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深,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随之变化着。汽车产业的格局、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汽车的贸易也不断出现,成为汽车产业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汽车产业的目前的发展格局和近年来的发展特点,以及越来越来频繁的汽车贸易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产业格局发展特点贸易与影响 汽车,是人类史上重大的发明之一,它的诞生,使人类文明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从1886年到21世纪,汽车经历了蒸汽汽车的诞生、内燃机汽车、汽车量产化、以及汽车产品多样化,汽车及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技术日新月异。汽车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汽车贸易,也成了商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跨国汽车产品更是遍布全球。 据统计,全世界拥有汽车的人口已接近17亿,其中,具有“车轮上的国家”之称的美国是全世界使用汽车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然而,由于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生产汽车,且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先进汽车。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世界汽车产业格局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10年全球汽车销量最高的前十大企业集团依次为:丰田(日本)、通用(美国)、大众(德国)、现代起亚(韩国)、福特(美国)、日产(日本)、PSA标致雪铁龙(法国)、本田(日本)、雷诺(法国)、铃木(日本)。

2009年、2010年汽车销量前十名 2010年,在众多危机影响下,丰田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7%至841.8万辆,虽仍保持全球第一大车企的位置,但其增速在上述全球前十大车企中较低——仅高于本田,而低于其他8家。 通用2010年以838.9769万辆的销量,位列全球第二;大众集团公布的2010年全球销量为714万辆,比2009年的629万辆增长13.5%。占据第三。 现代和起亚汽车2010年全球销量分别达到361.2487万辆和208.9355万辆,现代起亚总销量达570.1842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通用、大众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企业集团。 福特在公布201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数据时,列出的2010年全球销量为去除沃尔沃销量之后的531.3万辆。且不管是否包括沃尔沃,福特2010年全球销量均低于现代起亚,居全球第五。 日产2010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1.5%至408.06万辆,超过本田(355.5万辆),成为全球第六大车企。PSA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的2010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2.9%至360万辆,也超过本田,成为全球第七大车企。而本田2010年全 球销量仅增长4.8%,在全球前十大车企中为最低,其排名也降至第八。雷诺2010

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参数详解

一.工厂尾气排放主要指的是化工废气、含氟废气、气态碳氢化合物、恶臭气体等。 尾气治理方法有四种: 第一种是催化燃烧法,它利用某种催化剂来分解或使有机废气燃烧后变成无害气体,不能回收; 尾气净化器第二种是化学除臭剂吸收法,如山东昊威化工废气除臭剂、工业除臭剂来吸收有机废气,然后再进行分离; 尾气净化器第三种就是吸附法,它以活性炭物理吸附为主,应用范围广,具有运行成本低及可回收物料的特点。 尾气净化器第四种是山东昊威独创的光催化氧化废气净化器。 尾气处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尾气的浓度、风量等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介绍几种山东昊威化工尾气吸收装置。 二.山东昊威环保化工尾气冷凝回收装置 1、采用活性炭吸附﹑脱附,行程短,速度快;脱附﹑再生耗能低。对无机气体也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并能保持较高的吸附脱附速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如用水蒸气加热6-10分钟,即可完全脱附,耐热性能好,在惰性气体中耐高温1000℃以上,在空气中着火点达500℃以上。 2、采用尾气处理光催化氧化。 3、采用烃类尾气处理催化燃烧方法,成功运用在全球最大的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尾气净化上。 三.尾气净化装置适用行业 石油化工、农药、汽车部件,电气,电子元件,印刷,涂装,涂布; 发动机尾气处理、发动机组尾气净化装置、柴油机尾气净化器; 橡胶,造纸,胶卷,纤维,塑胶,人造革,化学实验室尾气处理装置等。 涂料厂、油漆厂、化工厂尾气吸收装置。 四.尾气吸附回收物质 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苯、苯环类; 正己烷、庚烷、石脑油、环己烷、硅烷尾气处理; 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 亚甲基氯化物、二氯苯、三氯苯、四氯化碳、氯仿、氟里昂、氰化物、氢氟酸; 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环己酮; 醋酸乙酯、丁酸酯;乙醚、四氢呋喃、糠醛; 甲醇、乙醇、丁醇、 丙烯酸尾气处理、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树脂尾气净化装置、丙烯酸乳液生产工艺尾气治理、酚醛树脂、合成树脂、不饱和树脂等; 山东昊威尾气吸附、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可分为2-3个吸附室,由微电脑控制,自动切换,交替进行吸附解吸(干燥)等工艺过程。放空的废气经过减压过滤后进入吸附器进行吸附。吸附一定数量有机废气的活性炭,用水蒸气进行解吸,解吸出的有机物和水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中,经冷凝的有机物和水进入分层槽,经重力分层,上层的有机物自动溢流至储槽进行回收,下层的冷凝水排入废水处理系统,对溶于水的有机物则需进一步分馏。

汽车行业产品认证工作介绍

首 页 中心简介 公开文件 业务范围 新闻公告信息查询政策法规申请下载认证知识 在线申请认证标 汽车行业产品认证工作介绍 ………………………………………………………………………………………………………………… 消息来源[中汽认证中心] 发布时间[2004-09-06] 已 根据国务院199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具有第三方公车产品认证委员会(CCAP)成立于1992年8月。这是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的标志。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委书处,是日常工作的机构。 1998年, 国家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国家机械工业局党组根据汽车工业的现状决定,在中员会秘书处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使其成为担负汽车产品认证工作的实体机构。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究院,运行的管理体制是在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所担任的汽车产品认证业务直接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于1999年6月初向中国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提出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认可申请。 经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认为,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已按照CNACP-96《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认可准则》的要系,其汽车制动软管总成、汽车安全带等产品已具备了按准则要求科学规范、有效公正地开展汽车产品安全认证和合1999年11月2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向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颁发了《产家认可证书》。 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CCAP)实施国际通行的认可制度,且具有充分的能力代表国家独立地对汽车工作。经批准,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CCAP)具有受理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的安全认证、合格认证资格。 中国汽车(CCAP)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有偿服务,自主经营和独立核算。CCAP的全部活动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产品认证的法律旨是:努力促进汽车产品质量提高,确保用户和消费者利益;以保障人身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为己任,造终坚持的工作方针是:依法认证,一丝不苟;信誉至上,客观公正;确保质量,科学管理;发展合作,促进贸易。 中心(CCAP)认证的技术领域为汽车(含摩托车)零部件。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全面推进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的证项目。其中包括18项安全认证产品(即:汽车制动软管总成、汽车后视镜、汽车电喇叭、汽车内饰材料、汽车前照灯、倒车灯、汽车门锁、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汽车安全带 )和48项合格认证产品(即:汽车钢制车轮、汽车交流器、汽车机械式转向器、汽车真空助力器、汽车制动主缸、汽车干摩擦离合器、汽车传动轴、汽车用普通气弹簧、汽号闪光器、 汽车发动机、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汽车车速里程表)。以后,CCAP认证的技术领域和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年,经我中心认证并获得汽车产品认证的共有67家企业,颁发认证证书70张。 现在,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全体工赴地推进上述汽车产品的认证工作,促进汽车产品质量水平的迅速提高。我们将努力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做出贡献 打印关闭中汽认证中心 China Certification Centre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2007-2012 https://www.360docs.net/doc/6b7381639.html, Email: ccap@https://www.360docs.net/doc/6b7381639.html, ( 技术支持:机械科学研究院系统分析研究所) 页码,1/1欢迎进入中汽认证新闻中心--汽车行业产品认证工作介绍2011-12-8https://www.360docs.net/doc/6b7381639.html,/operation/shownew.jsp?id=16&type=认证信息

工业废水处理综述word版本

膜技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综述 摘要:主要介绍了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纳滤、膜蒸馏、乳状液膜技术等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重点报导了这些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它们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膜分离;工业废水处理;应用 一、工业废水的来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新鲜水,排出大量废水,其中夹带许多原料,中间产品或成品,例如:重金属(冶金、电镀行业等),有毒化学品,酸碱(化工行业等), 有机物(食品行业等),油类(采、炼油行业等),悬浮物(火电、冶金行业等),放射性物质(核工业等) 二、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以高分子分离膜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三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 1 、电渗析(Electrodialysis)――电渗析(简称ED)是以直流电为推动力,利 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一个水体中的离子通过膜迁移到别一水体中的物质分离过程。 (1)电渗析在处理赤泥碱性废水中的应用氧化铝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渣赤 泥是一种严重的碱性污染源。电渗析装置能够稳定运行,电渗析处理赤泥废碱液,可回收碱和工艺用水,而低含碱赤泥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为实现氧化铝生产零排放工程开发了一项技术上、经济上完全可行的新颖工艺路线。当然,电渗析处理赤泥碱液时,由于无机物的积累性沉淀和膜的使用寿命问题,使其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今后研究的关键在于预处理和耐碱性膜的研制。 (2)电渗析在脱除化学镀镍老化液中亚磷酸盐中的应用-化学镀镍液使用 多次后,功效减弱,成为镀镍老化液,老化液通常是处理后被排放掉。但化学镀镍老化液中含一定大量的镍和次亚磷酸根离子,它的排放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电渗析能够大量去除镀液中有害的亚磷酸盐、硫酸盐,极大的延长镀液的寿命。 2、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 反渗透(简称RO)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 用 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某一含有各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水的物质分离过程。反渗透主要用于苦咸水(溶解团达到10 g/l)和海水的淡化。随着反渗透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成膜技术的不断提高,反渗

工业废气处理现状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6b7381639.html,/ 工业废气处理技术现状 如今工业废气污染日益严重,我们是否能够跨过工业废气,找到最初的新鲜空气呢? 摘要: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工业发展模式由以前的先发展后治理,变成了现在的边发展边治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很多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都会产生废气污染,工业废气类型繁多,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同一类型的废气拥有多种治理技术,本文主要讲了工业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粉尘废气和燃料废气等的治理技术。 全球范围内的水污染与大气污染的程度日趋严峻,我国中东部地区近期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的雾霆天气和水污染事件,也引起了政府、理论界及人们的普遍关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含污染物的废气是不可避免,虽然现在污染治理不能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但可将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达标排放。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与重视,环保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废气的治理技术越来越成熟,工业废气治理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1、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指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一般的家具、汽车、金属及非金属构件加工、丝印等工序均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有很多,吸收法、吸附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催化燃烧法、生物法等。口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活性炭吸附法,因其具有设计简单、占地而积少,一次投资费用低和运行能耗低等优点。 2、燃料废气处理技术 燃料废气是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炭黑颗粒等污染物的废气,设备不同、燃料不同产生废气污染物也有所不同,以柴油发电机组为例,发电机尾气的处理工艺有干式和湿式,干式是催化法,其原理是通过催化反应使废气中的有害物质HC,CO转化为无害物质CO-H,O,N, 工业废气是工业污染的重要组成之一,与大气空气质量息息相关。虽然有相关的环保标准

工业废气处理方法

工业废气处理方法比较 工业废气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可以分为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有机废气VOC 去除等, 目前废气处理的控制技术需从处理效果、工程投资、运行成本、自控程度、占地大小和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对技术装备进行评价。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针对废气处理的法规大多属公害法类的州或省级,以及地方法规,而没有联邦一级的统一法规。在实施方面也是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最适合于本地区和本现场的具体情况的控制方案和技术设备。目前我国从事废气处理控制的专业单位不多,尚不俱备从项目整体规划,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行管理的综合能力。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废气治理管理和控制技术比起其它处理技术本身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因此,单元操作仍然是处理方法的主流。 工业废气治理污染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煤和石油),采矿时凿岩、爆破,建材粉碎、筛分,冶炼铸造等而造成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尘埃颗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几种。 工业废气治理污染物的技术针对污染物的不同而不同。 1、颗粒污染物工业废气处理技术 针对颗粒污染物粒径大小,工业废气处理办法主要有干法、湿法、过滤和静电4类,最常用的就是袋式除尘器(过滤)、旋风式除尘器(干法)、泡沫除尘器(湿法)等。随着对除尘效率要求的提高,静电除尘也逐步开始使用起来。 静电除尘器由两个电极组成。电极间加上电流电压后,在电极之间产生电场。颗粒污染物随废气经过电场,粒子被离子碰撞并使其带有电荷。带电的粉尘就向集尘极移动,达到极板。这样,空气中污染物就被吸附在极板上,使空气得到净化,尘粒也由于本身的重力落入灰斗。 静电除尘器可以捕集一切细微粉粒或液滴,而且处理废气量大,运用温度范围广,因此被工业企业广为看好。但由于占地面积大,投资大,使一些中小型企业不能选择。 2、氮、硫氧化物治理技术 大气中由于有了大量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才发生大气污染,由于产生了一件又一件的污染事件。科学家针对这类氧化物的性质,提出了解决污染的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生物净化法、膜分离法和稀释法。现在最常用的是吸收法,废气经过吸收塔与塔顶上流下的吸收液发生交流,使吸收液中的成分与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减少了废气中的有害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1 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从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是处理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一、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将乳化油破除,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如不高,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废水pH一般为2-3,还有高浓度的Fe2+,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pH回调池→排放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作为喷涂底层,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进行处理。 二、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由于电镀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氰化镀铜的含氰废水、含铜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等重金属废水。此外还有多种电镀废液产生。 对于含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电镀废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含氰废水 目前处理含氰废水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必须注意含氰废水要与其它

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了解详情请百度搜索:北京特新达机房设备有限公司 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工业环境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伴随着ISO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推行,企业环境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于油雾、焊烟、油烟等空气污染物的净化 污染空气首先经过金属过滤器,空气中的大分子污染物被拦截。 油雾分离器是八层不锈钢丝网交叉组合而成,厚度40mm,最大程度的扑捉空气中的油雾颗粒,并能过滤空气中10微米以上的污染物。 污染空气进入电子单元电离区,电离区采用不锈钢锯齿片放电极,锯齿片放电产生1200V 高电压(正电压),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带上正电荷。 空气进入电子单元集尘区,集尘区由多组平行的高电压极板和接地极板组成,由于集尘区存在有稳定的电场,在库伦力的作用下,大部分带电荷的颗粒物被接地极板捕获,粘附在集尘板上,从而完成颗粒物的净化过程。油雾颗粒吸附在集尘板上流进机器的集油盒,并通过导油装置导出机器外。 空气中剩余的分子级过PC气体过滤器时被净化,整个净化过程结束。 活性炭过滤器是一个可以同时去除酸碱物质的过滤器,永久去除气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通过被吸附和不可逆转的化学反应被去除。普遍使用与TSIND EC系列空气处理设备中。 活性炭气体过滤器可去除气体: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氯气、甲醛、可挥发的硫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苯、有机酸、氯气、有机化合物。技术总成: 机组由初效、G4、F8、活性炭气体过滤器、活性氧化铝过滤器、F8中效、低噪声风机组成。机组外框架为防腐喷塑钢板,喷涂颜色可根据用户要求喷成象牙白、索尼灰、黑纱纹,机组内为防腐吸音材料,也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不锈钢内衬。 高标机组内装有压差指示器,当过滤器阻力达到初阻力的两倍时,指示器声光报警,表示需更换过滤器。 机组配置标准控制柜,显示风机运行状态和过滤器压差值。 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污染,选装不同滤料的气体过滤器。 了解详情请百度搜索:北京特新达机房设备有限公司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理论广角 2013年7期(中) 274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问题分析 白韵冰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出口的形势也越来越好。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危机。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非常多,如何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重中之重,我国汽车出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 关键词:汽车贸易;技术;服务 一、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现状及特点 1.汽车产品出口速度加快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始于1957年。当时主要按国家间的协定,以无偿援外的形式出口。80年代,开始了汽车产品贸易出口。这一时期汽车产品的整体出口水平仍较低。整车出口很少,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品种不多,数量不稳定,而且大多是提供给维修市场的低档产品。主要市场是我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9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改善了汽车工业产品构成,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发展较快,出口额从1990年到1999年增长约10倍,汽车零部件、载货汽车、摩托车、轿车和各种专用汽车都有出口。现如今,汽车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1.2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68.12亿美元,增长286.59倍。汽车对外贸易到了飞速反战阶段。 2.出口市场多元化态势 目前,我国共向世界172个国家出口汽车。分布较广,遍布世界六大洲。主品牌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奇瑞汽车,第二是吉利汽车。第三是夏利。不少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家已经制定了出口计划。作为传统市场,向亚洲和非洲出口的汽车增长比较平稳。其中,向亚洲出口汽车按金额排序列第一,达27.2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37.1%;对欧洲出口数量19.6万辆,占出口总量的31.9%,排序第二。向非洲出口的金额和数量占比为20%左右,出口金额和数量增长在100%左右,排序第三。 二、当前我国汽车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1.服务与管理落后 当前,我国汽车的销售处于最快的发展时期,诸多的国际企业在我国进行投资并且设厂,同时通过在各地设立服务点与当地维修厂合办售后服务店的方式来对汽车的售后负责,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的新兴汽车品牌,例如:众泰、川汽等等国产品牌,由于其市场规模小,定位尤其细分化,这就使得其售后网络难以大规模铺开,这种现象在外国则更加普遍,售后不单负责汽车的售后维修,同时,企业兼顾找出汽车潜在缺点并且上报公司改善的责任,而在国外,售后服务点则更稀少,更谈不上调差分析产品的缺陷与提升服务品质这个更深层的问题。 2.进出口极不平衡 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将自身的发展空间框定在了国内,主要是追赶合资车企业,尽量去取代进口车贸易的发展,提升企业在本国的销售空间,其实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发展空间的限定,这导致了企业不能与国际企业参与最直接竞争,而只是目的性的发展国内空间,国内空间实际上只是国际企业行业的尾部行业处在行业最低端,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及其不平衡,低端车买国产的,而好一些的车则必须购买进口的,因为国产车的技术不足,同时,其定位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3.技术开发水平落后 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讲,中国的汽车方面的生产研发方面上,均落后于国际水平,无论是企业材料的生产还是企业核心的发动机,电子系统设备,也包括最重要的汽车生产设备的技术上,即使是质量水平较好的合资汽车厂商,其所用的技术与生产线也是国外已经成熟并且使用过后的,所以目前来说,我国汽车方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汽车的质量与技术含量,虽然出口贸易中的汽车为了降低售价,增加利润水平的行为会少一些,但是难免会与国际上的其他企业有所区别,这就使得我国汽车的出口贸易过程中汽车的整体竞争力差,不是通过企业的技术、安全、舒适等高附加值的项目来取得利润,而是或得了最基本的加工生产的利润,其仅为其他项目的10%,因此,提升生产技术与自主研发是出口贸易几代解决的问题。 4.技术认证壁垒 首先,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着车辆的行驶认证问题。中国的测试标准是独有的,不管是进口车还是中国国内生产的汽车,都要经过中国的认证程序,但是国外不认可这套测试体系,在中国经过测试的汽车,出口到国外要重来一遍。同样,在欧洲经过行驶认证的车辆,到中国也要重新测试一遍,这必然造成时间和费用的消耗。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和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都很麻烦。其次,目前国际上的认证标准繁多,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的标准,使中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极大阻碍。 技术、油耗、排放标准壁垒森严。 国内汽车出口,还要面对国外市场严格的技术、油耗、排放等诸多标准的考验,而一些标准又往往和知识产权保护一起,成为发达国家阻挡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天然屏障。据介绍,仅美国市场,中国汽车要通过的美国汽车检验标准就多达400多项。一旦检测不合格就可能难以靠岸或面临召回。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强技术的自主开发,提高汽车产业 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走的是以引进为主和以组装为主的产业依附型发展道路。在短期内选择此条路线还行,但是,从长远 看,中国不能永远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之路,也不能永远是世界汽车巨头的装配车间,中国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政府应该采取优惠政策,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 第二,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我国汽车产业施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一方面要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用人机制,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第三,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增强自主研发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加大对研发基金的投入;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将研究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加大与国际汽车研究设计机构的合作开发,为自己积累下丰富的设计与开发经验;三是企业要深挖自己技术与人才的潜力。 2.升级产业结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剧、国际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尽可能地借助跨国汽车公司的力量,运用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融入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 3.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大力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加大汽车产品的进口,从而带动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使本国的汽车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对外贸易,使我国汽车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本积累,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 升级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都是走集团化、大批量生产道路。针对中国企业目前情况,我们应该有目的性地推进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整合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企业可以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建立相关后备支持产业部门,也可以加强与零部件企业间的合作,形成技术联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秦朗,中国汽车产业产品内分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 [2]程振彪:WTO 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白韵冰(1991—),女,辽宁沈阳,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