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城市扩张过程及形态对比分析——以东京、纽约和上

大都市区城市扩张过程及形态对比分析——以东京、纽约和上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维新到大正民主 曹康陶娅 摘要:本文研完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到大正时期的一段发展历程在概述了自1868 至1931 年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后,本文依据规划主体的不同、分三个方面付该时期东京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进行论述、即西方思想的影响、企业家的自发实践和本国之路的探索。最后,总结了明治时期和大正时期日本城市规划的持征及不足。 日本的城市规划历史可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古代.中世、近世、近代和现代。1868 年后的近现代又可细分为四个阶段:明治(1868 一1912 ) ;大正至昭和早期(1912 一1931 卜战时(1931 一1945 )战后(1945 一至今)。日本封建时代结束以来的三个天皇政权各因其鲜明的特征而被当世称为”国家主义的明治‘’、”民主主义的大正’‘和”军国主义的昭和”。从年号上看.大正时期是从1912 年到1926 年但日本史学家公认的”大正民主”时期是从日俄战争结束开始到1931 年满洲事变为止(Sorensen , 2002 : 86 )。本文选取了日本近代城市规划草创时期的典型城市―明治维新到大正民主时期(1868 一1931 )的东京―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城市规划;东京:明治;大正 l 政治、经济、社会背景 l . 1 社会变迁―从明治到大正 日本明治时期(1868 一1912 )是日本近代历史的开始也是日本脱离封建社会,步入发达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明治政府成立后即开始推行富国强兵、脱亚入欧的国策,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和生活方式等领域进行近代化、西方化的普及(万峰,1981 )。新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包括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依田惠家,2004 ; 213 一223 ) .为日本成为现代强国奠定了基础。 大正年间<1912 一1926 )爆发了各种社会运动及普选运动.不少政治立场各异的社会政治团体成立推动了1925 年普选法的颁布。普选法废止了在选举权、被选举权方面对财产额的限制凡年满25 周岁及以上的所有男性公民皆有选举权。内阁则由控制下议院的政党控制(1930 年代后由军方控制)。普选法及较为民主的内阁使大正被冠以‘民主主义‘’之衔。一战以后日本摆脱了日俄战争以来的经济萧条实现了大跨度发展。由于未实际参战,反而向参战国贩卖军需品日本大发战争财。不仅消解了经济危机.生产力大幅提升、重化工业得到发展还打入了国外市场。大正时期是日本大规模工业化的时期,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地区成为工业集聚的区域,沿东京湾发展出来50km 长的东京一横滨工业带东京城市内部和西边的市郊地带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批小工厂。大正时代也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地域进一步扩大。 明治时期日本政府虽然也日益意识到工业的重要性.但仍遵循封建社会以来的统.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日本国策的转向是在大正时期:由于自大正起工业产值超出农业资本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并且一战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积月累造成了无法忽视的城市问题这两点原因促使政府(以内务省为代表)将工作重心从

日本东京都市圈研究

东京大都市区一体化经验 一、发展概况 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同城化建设较好的国际大都市。大东京都市圈又称首都圈,是指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主要包括东京都、琦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茨城县、群马县、枥木县和山梨县等一都七县,面积3627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6%,人口404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1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3,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更是高达60%以上。大东京都市圈是世界闻名的城市集聚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 二、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1.一体化(同城化)规划导引的东京都市圈 1956年,日本政府实行“首都圈整顿方案”,规定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以内的地区,构建一个“首都圈”,颁布了《首都圈整治法》,并于1958年编制了第一个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奠定了区域同城化发展的基础。1968年,日本又发布了第二个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提出了将东京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全国管理中枢,并实施以实现合理中枢功能为目的城市改造。这次规划使东京中心区实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外围地区的开发建设。第三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1976年出台,规划中提出了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枢管理功能,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的设想。第四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1986年制定,进一步对周边城市的职能定位和发展布局进行了调整,同时提出了要强化中心区的国际金融职能和高层次中枢管理职能的设想。 表日本首都圈五次基本规划内容

转移城市结构,由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转变,从而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防止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核心区过度集中,成为战后东京历次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 1985年,日本国土厅大东京都市圈整备局对区域改造进行了规划,提出将东京一极集中的结构改变为多极、多圈层的城市结构。即将大东京都市圈进一步分成几个自立性的区域,在它下面又细分为业务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在那里配置政府机关、业务、金融、信息服务等中枢机构或会议场所,培育出自立性强的都市圈,并对各自的职能进行了相对明确的分工。日本政府根据区域职能分工,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 大东京都市圈是根据生产和生活这两大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着眼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一群功能不同的大中小城市通过集聚而成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群。目前,大东京都市圈主要由中枢管理城、生产城、居住城、生产和生活兼用城、学园城、游览城构成的。中心城市东京为整个城市群体的中枢管理城,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整个城市群体的政治、经济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在文化娱乐方面主要增强它对其它城市的吸引力。其它城市的活动是在中心城市的统一规划下展开的,这些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业过度集中带来的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从而形成了中枢管理活动“点”的高度集中和生产、生活活动“面”的水平分散的这种空间分散和内在联系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战略措施及目标:交通协作建设实现环状快速通道;都县协作强化空港机能;东京湾的统一协调利用;构筑高效的大区域物流系统;推进大区域防灾协作;首都国家中枢职能的优

东京大都市区一体化经验

东京大都市区一体化经验 一、 发展概况 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同城化建设较好的国际大都市。大东京都市圈又称首都圈,是指以东京 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主要包括东京都、琦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茨 城县、群马县、枥木县和山梨县等一都七县, 面积3627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6%, 人口 404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1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三倍多。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 1/3,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更是高达 60%以上。大东京 都市圈是世界闻名的城市集聚区,城市化水平达到 80%以上。 二、 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1.一体化(同城化)规划导引的东京都市圈 1956年,日本政府实行 首都圈整顿方案”,规定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以内的地区, 构建一个 首都圈”,颁布了《首都圈整治法》,并于1958年编制了第一个大东京都市圈建 设规划,奠定了区域同城化发展的基础。1968年,日本又发布了第二个大东京都市圈建设 规划,提出了将东京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全国管理中枢,并实施以实现合理中枢功能为目 的城市改造。这次规划使东京中心区实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外围地区的开发建设。 第三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1976年出台,规划中提出了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枢管理功能, 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的设想。第四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 1986年制定,进一步对 周边城市的职能定位和发展布局进行了调整,同时提出了要强化中心区的国际金融职能和 高层次中枢管理职能的设想。 表日本首都圈五次基本规划内容 背景 地域对人口规模 区域整顿方向 应对人 口、产业 向东京的 第一次 集中,建 1958? 设与政 1975年 治、经济、 文化中心 相称的首 都圈 整个地域 壬卄亠 人口在 离东京 彳 市中心1975年达 半径约2660万抑 半径约八制建成区 里的地人口,帀街 里的地地开发区 域 域吸收人 口。 在距东京市中心半 径16公里处,设置 5-11公里宽的绿带, 阻止城市无限制地 蔓延。将新宿、涩谷 池袋建成综合性副 集中制约防止都帀蔓延 中心。在绿带外围设 立城市发展区,建设 13座卫星城,吸收 人口及产业。 随着经济 高度增长 的社会形 第一〔次势变化, 第二'次绿色地带 需5年构想的重 1975年新认识以 及与之相 应的近郊 整备地带 东京、埼 玉 千 玉神奈趋势型年首 1975年首 川、茨都圈人口 城、辟总数预测 木、群 、 马、山梨人 3310万 等八县人。 市 将生产、周转功能和 研究设施向东京外 围地区疏散;建成区 作为分担中枢功能 再地域'代都绿空地 大都市复合体 再组织。代替绿色地 带,设定绿色整顿地 带。谋求有计划的市 区地的展开,及绿地 空间的协调共存。在

城市空间形态1

罗春生:《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控制初探》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sdpdi 发布时间:2008-08-03 9:24:28 阅读: 3861次 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控制初探 (佛山市顺德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罗春生) 【摘要】城市空间是人们居住、生活、工作、游憩、交通的载体。本文在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与控规控制体系的基础上,找出控规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不足,探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体系与方法,依托控规图则其法定特性进行空间形态定性定量控制。 【关键词】控规、空间形态控制、控制体系 1、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培育优质、和谐的城市空间是人们共同的期望,城市虽然有一个好的规划蓝图,但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环境、规划管理、规划编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控制和培育优质城市空间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试图从城市空间形态与控规控制体系入手,在分析现有控规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寻找出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方面的不足,进而探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控制体系与方法。 2、城市空间形态 “空间”的定义,源自于拉丁文的“spatium”,在日常三维场所的生活体验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地点;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间的虚体区域。我们这里讨论的空间是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的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点缀而成的城市空间;或是由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实体控制和影响的城市空间。她是大自然中

分隔出来的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定度的,是人们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活动使用的空间。城市道路如何规划、建筑如何布局、城市景致组织等城市外观是城市给我们的第一感觉,这些印象及认知可以称之为城市空间形态。 3、控规控制要素与体系 控规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划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与开发建设的衔接,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控规中首要内容就是建立控制体系,控制体系是影响控规控制功能发挥的最主要内部因素,包括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两个层面。控制内容是控规所控制的要素,它对控规功能作用的影响主要在功能作用发挥的广度上。控制方法是指实现规划意图选取的控制手段,它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作用发挥的深度有决定性的影响。控规的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是控制体系中互为联系、互为影响的两个层面。 3.1控规控制要素 规划控制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是规划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在构成都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和行为控制。 (1)土地使用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其控制内容包括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性、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 (2)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容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其控制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绿地率、空地率、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等。 (3)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对环境的要求,对建设用地上的

东京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北京的启示_沈金箴

文章编号:1000-8462(2003)04-0571-06 东京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北京的启示① 沈 金 箴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中国北京 100871) 摘 要:从分析东京由一小城堡历经国家政治中心、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到最终演变为现在的世界城市的过程入手,认为东京世界城市的发展过程有四个特点:以创新为源泉的雄厚综合经济是东京成为世界城市的基础,国家信息中心的角色是东京形成世界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以国家战略要求为发展主旨是东京得以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保证,再塑全球竞争力是东京保持其世界城市地位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北京在这四个方面所存在的优劣势,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北京发展世界城市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世界城市;东京;北京;启示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为许多学者公认的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三大顶级世界城市之一。从江户到东京,东京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小城堡向现代资本主义大都市的转变过程,也经历了从一国政治首都向全国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心转变的过程。北京,从一边防重镇到封建社会的传统国都再到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从单纯的政治中心到中国第二大经济中心,如今又向世界城市迈进。北京在经历着与东京类似的历史轨迹,因此研究东京世界城市演变过程对走向世界城市的北京有着极有意义的借鉴作用。作为世界城市的东京是指以首都圈为依托的东京都(Tokyo Metr opolis)。 1 东京世界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 作为亚洲的世界城市,东京有着不同于纽约和伦敦的发展轨迹。它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之后,首先作为亚洲快速现代化的帝国主义政府的首都,然后才发展成为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第一个非西方的重要节点[1]。 1.1 从江户到东京———国家政治中心时代 东京历史上属“武藏国”,原为一荒凉小渔村。大约12世纪初,当地的豪族江户四郎在这里建“居馆”,称之为“江户村”。1457年,武士太田道灌在此建江户城,开始了东京的城市发展史。由于江户面江临海,背依日本最大的关东平原,腹地经济较为发达,故建城后,逐步成为武藏国的政治和贸易中心。1590年,统领关东八州的德川家康将统治中心移驻江户,在此设立幕府,于1640年建成“天下第一城”———江户城。19世纪初,江户人口已达100万人左右,不仅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当时的日本朝廷虽设在京都,但统治实权掌握在将军和武士手中,所以江户是事实上的政治中心。1868年明治维新结束了幕府统治,鉴于江户在全国的重要地位,遂迁都江户,改称东京,与西京即京都相对称。从此,东京正式成为日本首都。这一时期东京的主要角色是国家政治中心。 1.2 明治维新后的发展———国家经济中心功能形成时代 明治维新后,在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日本现代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日本对外开放之初,也就是明治维新后最初的20年,东京只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工业生产额低于爱知、大阪两地。以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全国经济的控制,使东京的经济地位逐步上升。日本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产业革命中资本、人口以及以四大财阀为首的企业中央管理功能向东京集中,东京由单纯的政治性城市逐渐转向兼有政治、经济中心功能的城市。政治、经济双重中心功能的聚集为东京日后成为世界城市并形成以其为中心的大城市圈奠定了基础。但这时期东京在全国的经济中心地位并不稳固。表现为与大阪的相互竞争中。1923年东京地震对东京造成巨大损失,全国经济中心移至大阪,并一度超越东京。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作为首都,东京再次获得高速发展,人口猛增,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东京带来了比地震更为沉重的打击。在美军军事管 第23卷第4期2003年7月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 OGRAPHY Vol.23,No.4 Jul.,2003 ①收稿日期:2003-03-15;修回日期:2003-05-07 基金项目:2002年度CALBEE日本研究基金资助。

国外典型大都市区发展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

国外典型大都市区发展 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 曾艳红① (武汉市经济研究所,武汉430017) 提要 通过探索国际上典型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力图寻求其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以实现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及其与此配套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空间载体,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从而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导源地,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态势,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巨大城市带,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巨大城市带,欧洲西部巨大城市带等。此外,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密集地带也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地带之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随之而来的大城市人口过分集中,造成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负效应,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大城市在以其为中心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集聚区的作用,是实现城市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探索国际上典型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共同规律,力图寻求其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以实现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 典型大都市区建设的基本途径和共同特征 1.1 大都市区概念及分类 大都市区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它的出现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美国在1910年人口普查时就定义了大都市区,1950年和1960年相继修正为标准大都市区和标准大都市统计区,许多发达国家也已建立了相应的地域概念和统计指标。 国外大都市区形成发展及对大都市区的研究早于我国,我国使用这一名称来自对外文资料的翻译,由于语种不同以及不同学者对同一单词的译法不同,因此,同一概念的内容有几种不同的译法,主要有大都市区、大都市圈、大城市区、大城市群等,欧美国家称大都市区居多,日本则称大都市圈,为规范称呼,笔者在本文中统一称为大都市区,但不同国家对大都市区的划分范围却有差异。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城市空间形式,其地域范围划分不同,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大都市区,一种是欧美国为代表类 第17卷 第1期1998年 3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 R EAL R ESEA RCH AND D EV ELO P M EN T V o l.17 N o.1 M ar.1998 ①曾艳红,女,34岁,助理研究员 来稿日期:1997-04-02

纽约高线公园项目分析

纽约高线公园项目分析 风园15-4 【摘要】位于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自从向公众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已成为工业区旧城改造更新的成功范例,设计师运用“植—筑”设计策略通过改变步行道与植被的常规布局方式,将有机栽培与建筑材料按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结合起来,创造出多样的空间体验。【关键词】詹姆斯·科纳;高线公园;景观廊道设计 项目概况: 高线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地区,是景观设计事务所Fieldopreations的成名之作,如今已经成为工业区旧城改造的成功范例。 场地分析: 场地周边情况: 高线穿越了美国工业社会时期纽约曼哈顿西区最具活力的工业区: Meatpacking、West Chelsea和Clinton,位于地面上空约30英尺处。如今后工业时代来临,铁路线早已停止使用,周边的工厂也面临转型,高线西边比邻Hudson河之处已成为著名的艺术区,东侧也在向居住-商业区转变,其中铁路最南段和最北端的景观效果最好。 场地自身情况: 未改造前的场地拥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作为铁路线的线性、畅通、如一条铁带轻盈地浮于高低错落的曼哈顿楼群中,然而元素过于单一,给人以荒凉、重复感。由于悬于空中,高线拥有良好的景观,远望能望见哈德逊河湍流的美景和夕阳中的自由女神像,俯首能见纽约的车水马龙、霓虹交错的街道。其次,它拥有一种既成的、奇妙的生态系统,杂草丛生与铁轨之间,意境荒芜。 最后,铁路遗迹记录曼哈顿西工业区的兴衰烟云,已经成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如何保留下这种微妙的情愫,是设计师应该纳入考虑的。 设计理念: 高线公园场地状况比较特殊,是旧城-高架改造的先驱,其愿景主要由居民组织“Friend of High Line”提出,即希望改造后的场地能保留忧郁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并营造一个大气、安全的空间,在曲径通幽中探索这处城市秘境。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 演变 10级建筑学3班 程轶 学号 100202031118 一: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1.点状积聚期(从南诏至清末民初 昆明城始建于唐广德二年,其“城际滇池,三面皆水”,形成了昆明的雏型。元中庆城在拓东城的基础上,向北扩展,形成一座南北长、东西窄的土城。明洪武十五年改中庆城为云南府,城池北移,将圆通山、五华山、祖遍山、翠湖纳入城中,形成“三山一水”的城市格局,直到清末民初,昆明城基本保持这一空间特征。 2.块状发展期(民国初年至1937 年 1905 年昆明自辟商埠对外开放,在“明城”外围东南部形成近2km2 的商埠,1910 年滇越铁路全线开通,打通了昆明东南方向对外联系的通道,1922年在昆明东南部建立了当时中国第二个飞机场— 巫家坝机场。借助对外交通条件改善、对外经济兴起等外力作用,城市空间由“点”扩展到“面”,具有沿主要外向经济流和交通流方向的外溢趋势,表现为紧凑的块状积聚形态。 3. 组团跳跃发展期(1937 年~1978 年 1937 年~1949 年抗战时期,众多的沿海和内地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昆明城市人口激增,经济高度增长,城市迅速扩张,成为昆明近代史上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空间的拓展形成两种趋势:城市内部在“明城”基础上向四周连片扩张,具有

明显的向心集中趋势;城市外部的工业布局有意避开中心区,按分工协作关系安排在郊区或周围城镇。这种布局形式既保护了昆明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又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北、西、西南三个方向上形成独立的工业组团,城市空间表现出组团跳跃式发展的趋势。 4.放射组团式发展期(1978 年~1990 年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昆明城市基本形成了“二环九出口”的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加强了昆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为昆明城市20 世纪90 年代的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城市内部空间以旧城改造和填空补缺为主,呈现同心圆的扩张趋势;城市近郊八个工业区沿放射路向心拓展,大多数工业区逐步与中心区连在一起,20 世纪80年代末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主八片”放射组团状的星形结构。 5. 同心圆圈层拓展期(1990 年至今1990 年以后,昆明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期,三个国家级开发区、99 昆明世博会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促进了中心区空间与规模的跳跃发展,导致单一中心蔓延外溢式扩张,中心区与市郊工业区连片发展,原有的“放射组团”格局被打破,昆明城市形态呈现出“以中心区为核心,东西两翼面状延展,南北沿交通线轴向发展”的蔓延扩张之势。组团之间的空地逐渐填满,城市形态趋向紧密的团块状。昆明城区范围已经从20 世纪80 年代的32km2,发展到目前的250km2,面积扩大了近8 倍,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形态愈发明显(图1。

纽约东京最新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介绍

纽约、东京最新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介绍 提到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我们脑海中可以马上浮现出一系列名词:GDP总量,人均GDP,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单位GDP能耗……这些熟悉的词汇已经伴随在我们身边多年。然而在当前的“新常态”下,探索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成为规划工作的新主线,我们突然发现,大家纷纷开始“不看GDP”了,原来的那一整套指标也似乎不再完美适用了。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我们该看什么、能看什么呢? 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是反映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量化衡量工具,是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和指导规划实施的抓手,也是评估考核规划实现状况和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考量其与总体规划目标的对应性,用哪些指标来衡量我们为城市设立的特定发展目标才是恰如其 分的?显然,发展目标不同,相应的衡量指标也应该有所不同,例如一个服务业主导的城市有必要将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列入核心规划指标吗?即使实现了规划值也无法说明该 城市的发展与其规划目标的契合。因此,一个指标体系用之四海的时代也该退场了,也许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城市重新量身定做合体、简洁、适应新的发展特征、更能指导实施的

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纽约和东京相继在最近颁布了新的城市规划,他们有什么最新动向和关注焦点,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国际大都市为自己勾画了怎样的蓝图,又给自己立下了怎样的规划指标“投名状”吧。图 1 《一个纽约——规划一个强大而公正的城市》/《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展望》封面因篇幅有限,下文仅列出纽约和东京规划文件中的主要规划指标。针对部分现状数据,本文还加入了北京的数据作为对比,以使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该城市在某项指标上已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规划期望值有多高。 纽约市2015年4月发布的《一个纽约——规划一个强大而公正的城市》主要面向2040年提出了四项发展愿景,规划总人口由840万增至900万。以下指标数据未标明年份的皆为起始年份2014年,目标年份2040年: 愿景一我们成长中的繁荣城市图 2 2014-2025主要城市及地区资金项目计划 1.纽约市有成为全球经济领导者的空间与资本,可以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就业:

日本东京的交通规划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 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 万。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 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东京都人口密度与其它大城市相比较显得特别高,整个城市密度达到500 人/km2,行政商务中心区密度为13,000人/km2,城市化基本上在半径50公里向四周发展。东京圈要协调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化费很大精力,特别是交通问题。 一、xx 问题 近几年来,市中心地区的事务机构过分集中、活动频繁、人口不断增多,交通、住宅、环境、垃圾清除及防灾等问题越来越尖锐。近几年来,土地价格突如其来的上涨,致使中等收入的家庭很难购买市内房屋。因此多数住宅远离市区,市民甚至购买更远离市中心的住房,工作一般却在市中心,造成住宅和工作地点或者学校之间交通上的压力。市中心的商务、社会活动十分集中,人来往返,车辆增多,使原已饱和的交通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了交通阻塞、环境问题,如由碳氢化合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另外, 1995 年1 月,阪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公共建筑、城市道路设施和铁路都 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但也唤醒了人们要重视保护城市,防止突如其来的灾难。 二、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 1 、通往市中心的交通量逐渐增加 目前,各项社会活动机构都集中在市中心区,也推动了东京都本身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信息对它们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人口也十分密集,将近有1200 万居民,占整个日本国10%人口居住在东京都,每天近360 万职工和学生涌入行政商务中心区(618km2),该行政商务中心区内本身居住着800万居民,每天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是东京都的一大特征,因此,道路和铁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线。 2、与交通不相适应的道路系统

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城市公共交通

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城市公共交通 一、 东京 1、城市概况 日本首都东京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23个特别区和多摩地域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带,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25公里。人口约1255万(截至2005年12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按市区人口计算,2004年度东京市的GDP为7848亿美元。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包括东京市和附近三个县,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300万(2000年)。 2、交通状况 东京都的机动车拥有量为460万辆,东京都市圈机动车拥有量超过800万辆,道路网密度为18.4km/km2,道路用地率约14.1%。随着汽车的增加,城市的堵车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东京平均车速每小时18.5公里。2001年东京都市圈各方式划分比例为地铁56%,地面公交7%,小汽车34%,出租车3%。东京都市圈圈内通勤/通学出行(1990年调查)总量1811万人次,其中中心城内部为397.3万、郊区之间679万。圈外至中心城356万人次;郊区至中心城260万人次;圈外至郊区113万人次。 东京圈的公共交通构成如下: (1)城市电气铁道。东京圈的城市电气铁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JR(Japan Rail)所属;另一部分为私铁,共50条线路,总长1850公里; (2)地下铁道。东京圈的地下铁道共14条线路,总长329.5km; (3)单轨、导向轨。单轨交通由东京单轨公司等5家公司经营,共11条线路,总长102.4km; (4)路面电车由东京都交通局等3家公司经营,3条线路,全长27.2km。 (5)公共汽车主要由东京都交通局、东武、西武公共汽车公司及各主要城市交通局所经营,线路全长11218.3km。 (6)出租汽车大部分为私营公司及个人经营,年实际运行里程为50.6亿公里。 东京圈整个公交系统年运送乘客约为158.5亿人次。其中JR为54.5亿人次;私铁(含单轨及导向轨)为49.8亿人次;地下铁道为26.8亿人次;路面电车4000万人次;公共汽车为19.7亿人次;出租汽车为7.3亿人次。 3、公交专用道发展情况 日本东京拥有公共交通专用道238公里,运行速度为24公里/小时,布设公交专用道的路段占到有公交线路路段总量的23%。 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公共交通极其发达,构成合理、运营顺畅。 1 东京圈 东京圈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面临东京湾。区域定义是以东京都厅为原点,半径65km左右;含横滨、川崎等150多个市镇,总面积约12000km2,居住人口为3200万人,通勤通学人员为2100万人。东京

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及启示研究

收稿日期:2002-05-18;修订日期:2002-08-13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首都空间发展新战略———关于营建首都圈的理论与规划实践研究(Z 00029)”、日本(财)住友财团2000年度「 诸国における日本关连研究助成」课题(首都圈の地域构造及び首都机能に关する日中比较研究)的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卢明华(1978-),女,江苏省丹阳市人,博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专业。 文章编号:1000-0690(2003)02-0150-07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 分工及启示研究 卢明华,李国平,孙铁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北京100871) 摘要:东京大都市圈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聚体,在承担日本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的同时,更是担负了重要的全球经济控制职能。在东京大都市圈内部各核心城市间形成了相对比较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与合作体系,从而支撑这一全球区域发挥出了集聚优势。在对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职能分工的分析与把握基础上,考虑中国首都圈内各主要城市的基础和优势,提出各城市职能分工的构想,以加速该区域合理分工与合作体系的形成。 关 键 词:职能分工;东京大都市圈;首都圈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区域职能分工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研究的核心问题,良好的区域分工是一个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日本是历来注重区域规划与政府作用的国家,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在东京大都市圈内应该说是形成了相对比较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各主要城市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色,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出了整体集聚优势,使作为日本三大城市圈之首的东京大都市圈,很好地发挥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并逐步确立起全球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成为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聚体。 而中国首都圈内各城市大多已形成封闭的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不仅寻求联合的意愿不强烈,而且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造成各城市间竞争性大于互补性。这使得近年来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下降,而且区域内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区域企业联系和合作薄弱,区域职能分工不明显。要实现首都圈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使首都圈成 为我国具有巨大增长力的经济区域,成为带动北方 经济发展的核心,促进首都圈内各主要城市的分工与合作,确定各核心城市的地位与职能分工是一条必由之路。 本文的意图在于对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的分析与把握基础上,考虑中国首都圈内各主要城市的基础和优势,提出各城市职能分工的构想。 1 东京大都市圈的地位与作用 狭义的东京大都市圈是指东京、神奈川、千叶、崎玉这一都三县,进一步加进北关东地区的群马、枥木、茨城三县,就构成了广义的东京大都市圈,也即首都圈[1]。有些规划中也常常将山梨县包括在东京大都市圈范围之内,但由于山梨县在地形、产业结构等方面与关东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虽从广义的东京大都市圈范围来进行研究和分析时并不包括山梨县。 东京大都市圈,作为日本三大城市圈之首,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聚集体。它的面积虽然只占国土面积的8.51%,却集中了全国31.6%(2000年)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1241人/km 2,是 第23卷第2期2003年4月 地 理 科 学SCIE NTI A GE OG RAPHIC A SI NIC A V ol.23 N o.2 Apr.,2003

纽约高线公园景观设计

2014年09月19日08:001,550 “这是纽约的一项盛事。高线公园二期工程延续一期工程总体设计概念的同时加入了新的元素,严格中体现创新。二期工程更贴近公众,进一步实现了关注人类健康、控制雨水和保护自然生存环境的目标。”—2013专业奖评审委员会 纽约高线公园是由一条废弃高架铁路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将各街区联系起来,为城市绿化树立了新的标杆。它创造了一种审视城市的新视角,是创新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的代表性图标,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具有启示性意义。它向人们证明景观能对城市生活的质量带来巨大改变。 总平面:高线是由位于曼哈顿西侧街道上方的历史货运铁路线改造的公园。该公园从Gansevoort 延伸至西30街,目前长度为1英里。 【项目描述】 项目基地及文脉 纽约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西侧,跨越23个街区,其中与肉类加工区、西切尔西区及地狱厨房/克林顿区三个重要区域相连。高线公园原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空中货运铁道线。该轨道曾是西部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远离地面街道的铁路有效地保障了路面交通安全。20世纪80年代,弃用的高架铁路变成了城市的不和谐音符,面临着被拆毁的危险。当时,机会主义景观概念开始兴起,这让一小部分纽约人催生了将废弃铁道变成公园的想法。1999年,“高线之友”组织成立,该组织致力于挽救高线,提倡将高线转变为公共公园。现在高线公园的设想已经变为现实,公园归纽约政府所有,由“高线之友”负责维护和运营。高线公园一期工程从Gansevoort街跨越至20街(共九个街区),已于2009年6月向公众开放。2011年6月对外开放的二期工程从20街延伸至30街(共十个街区),其宽度增加了一倍,达到1m。一期工程出人意料的受欢迎程度为二期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工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_王建国

中国科学 E辑: 技术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5期: 830~839 www.scichina.com tech.scichina.com 830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王建国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6 E-mail: wjg-cw@seu.edu.cn 收稿日期: 2009-03-18; 接受日期: 2009-04-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50125820)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 2006BAJ03A04, 2006BAJ4B067)资助项目 摘要在当今中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中, 相当多的中国城市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 伴随着城市规划的持续编制、修编和实施, 城市的功能结构、空间环境、街廓肌理乃至社会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而所有这些都直接发生在某一城市尺度、甚至是发生在某一城市的大尺度空间形态上. 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构成、演进和外显表征的描述和分析, 尝试建构城市形态影响要素模型, 进而讨论与形态密切相关的城市用地属性及保护、调整和开发潜力. 同时, 基于城市设计参与良好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和建设管理的专业特征, 提出针对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的量化评析技术方法, 从而为城市政府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 模型 数字技术 1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城市形态变迁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速度快、尺度大、历史肌理和结构的日渐破碎和异质化. 相当多的城市形态都发生了城市建成区整体层面上, 而不是局部性的改变, 而且, 跨越了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的城市尺度. 其中, 城市街区空间日益严重的异质性和急剧增加的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尤其具有决定性. 上述城市形态变迁表征的出现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 城市化进程正在深刻影响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发展. 世界上城市和建筑发展大致走过了从“外延规模扩张”到“内涵品质深化”的过程, 由于社会背景、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世界各国城市化各具自身的特色. 如欧美基本上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自由放任到政府必要的引导和干预; 日本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下的快速集中型城镇化; 而第三世界国家则是在工业化基础相对薄弱基础上和政府管理能力不足乃至失控而导致的过度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加快, 从1978~2002年的24年间, 年均增长0.88%, 1980~2000年GDP翻两番. 有关研究预测, 2001~2020年GDP还将翻两番, 预计总体上城镇化平均增速会达到年均1%,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史无前例. 国家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 近五年城市化又有显著的发展, 到2006年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 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 地级及以上城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4292亿元增加到132272亿元, 增长1.1倍, 占全国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53.4%上升到2006年的63.2%. 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到2007年的45%, 增速是同时期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被喻为“驶入快车道的列车”. 对于中国而言, 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层面上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用地建立具有合理紧凑度

东京都心扩散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 东京都心扩散规划 姓名刘硕 班级城市规划0501 学号11号 日期2008 年1 月1日 授课老师任芸英 1

东京都心扩散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自二战以来东京的五次重要规划,重点为文章的二三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东京的都心扩散理论与实践。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件要介绍东京的城市概况及其20世纪的主要规划,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东京的城市问题即都心扩散理论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东京的都心扩散理论及其实践,第四部分分析21世纪的东京规划,第五部分为结语。 关键词都心扩散城市问题东京 1 东京的城市概况及其20世纪的主要规划 1.1东京的城市概况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东京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东京都人口约1264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中东京23区人口为852万,东京都市圈人口约3400万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东京与附近的千叶、埼玉、神奈川共同构成日本的最大的城市圈,铁路和公路以东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射向各地,东京交通的主干线为山手线,东京地铁和都营地铁。地铁线如蛛网一般通往东京的各个区和邻近的县市,并与通往市外的各条私铁线路相衔接。 1.2 20世纪东京城市规划的四个阶段 1城市规划起步期(1889~1922年) 1919年东京颁布了《提高城市防卫法》,同时开始实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建设法》。1922年9月东京爆发了大地震,44%的城市区域被毁,11月制定了灾后重振计划。这一阶段的规划工作主要是指导居住区、商业区的建设和解决工厂的选址问题。 2 城市规划缓慢发展期(1922~1957年) 随着灾后重振计划的实施,城市开始快速膨胀,人口与工厂不断向郊区蔓延。加上1921年二战开始后城市区域不断遭到破坏,因此东京规划建设了绿带,一是为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二是为减少战争破坏。二战结束后,1946年东京都市区政府实施了东京战后城市重振规划,建设了卫星城镇来分散人口,绿带仍然保持。 3 城市规划发展恢复期(1958~1968年)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日本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虽然人口与工业不断集中,东京却发展成了大都市连绵区。1958年日本颁布了《国家首都区域发展规划法》,这是东京都市区的第一个发展规划法。这一阶段东京开始建设快速交通系统和多功能的住宅单元,并于1964年开始建设Tama新城。 4 城市规划高度发展期(1968年至今) 城市规划的前进跟不上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这造成了大都市区的蔓延。这一问题在东京尤为突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的加剧。1968年新《城市规划法》的出台和1970年《建筑标准法》的修订,确立了现今城市规划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促进了城市规划的大发展。1980年日本又出台了区级规划系统,从而加强了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接着在1992年《城市规划法》和《建筑标准法》重新被检验,并开始成为总体土地发展政策的一部分。 2 东京的城市问题 明治维新以后,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东京沿海建设了工业区。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发展成一个具有7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拥挤。二次大战结束时,由于战争的影响,东京城市遭到很大破坏,人口也大为减少第一次产业社会中的“据点型都市”,到了第二次产业社会时,都市以老城为中心,依山建住宅区,傍海靠河建工厂企业,它们之间用铁路和 2

东京大都市区一体化经验

东京大都市区一体化 经验

跃化;高龄化的前进,人口减少局面的到来; 信息 化、国际 化的进 展;对于 环境的意 识及行动 的提高。 域合作 角度考 虑的周 边地 域。 增加到2011 年约4190万,之后人口减少, 2015 年达到4180万人。 中心的高独立性地域,并进行相互机能的分担、合作、交流,以形成分散型网络构造为目标。为此,将成为首都圈的业务核都市和关东北部、内陆西部的中核都市圈作为“广域合作据点”促进其培育、整顿的同时,强化据点间 及其它地域等的合 作交流。另外,把各 地域活动中心都市 作为“地域据点” 提高其集聚功能。 转移城市结构,由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转变,从而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防止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核心区过度集中,成为战后东京历次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 1985年,日本国土厅大东京都市圈整备局对区域改造进行了规划,提出将东京一极集中的结构改变为多极、多圈层的城市结构。即将大东京都市圈进一步分成几个自立性的区域,在它下面又细分为业务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在那里配置政府机关、业务、金融、信息服务等中枢机构或会议场所,培育出自立性强的都市圈,并对各自的职能进行了相对明确的分工。日本政府根据区域职能分工,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 大东京都市圈是根据生产和生活这两大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着眼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 要,由一群功能不同的大中小城市通过集聚而成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群。目前,大东京都市圈主要由中枢管理城、生产城、居住城、生产和生活兼用城、学园城、游览城构成的。中心城市东京为整个城市群体的中枢管理城,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整个城市群体的政治、经济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在文化娱乐方面主要增强它对其它城市的吸引 力。其它城市的活动是在中心城市的统一规划下展开的,这些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业过度集中带来的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从而形成了中枢管理活动“点”的高度集中和生产、生活活动“面”的水平分散的这种空间分散和内在联系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战略措施及目标:交通协作建设实现环状快速通道;都县协作强化空港机能;东京湾的统一协调利用;构筑高效的大区域物流系统;推进大区域防灾协作;首都国家中枢职能的优化;改善东京湾水质的统一政策;治理大气污染的协作对策;固体废弃物的协作处理;推进首都圈内信息共享;创建21世纪儿童健康成长的培养环境;大区域共同推行的产业政策;大区域行政体制改革。以上各方面都有针对性很强的分项内容以及框架方案。 规划的内容深度以框架性为主。日本首都圈规划构想分成规划背景、规划目标、空间结 构、大区域协作战略、规划效果等5 个部分,重点阐述总体构想,并不面面俱到。其中交通、环境等重要方面比较具体,例如为提高交通效率的具体措施、水质和大气污染的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