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血糖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八血糖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八血糖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实验十 血糖的测定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较恒定,维持在3.9mmol /L ~6.1mmol /L 之间。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有着双重实际意义:其一,维持稳定的能源供给,满足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对能量的需求。其二,保证机体不因进食致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糖的丢失。

因此,血糖的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血糖测定按其发展过程及反应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三类:氧化还原法 ,缩合法(主要有邻甲苯胺法),酶法(主要有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下边介绍两种方法供选择。

一、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

1. 了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原理,能进行血糖测定的操作。

2. 掌握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 ,GOD) 能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的同时将无色的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氧化缩合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即 Trinder 反应。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505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管比较可计算出血糖的浓度。反应式如下:

2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酚

红色醌类化合物

POD

2H 2O

2H 2O 2

O 2葡萄糖+葡萄糖酸+

GOD

+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 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 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 溶于800ml 蒸馏水中,用1mol/L 氢氧化钠(或1mol/L 盐酸)调节pH 至7.0,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 2. 酶试剂

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 ,葡萄糖氧化酶1200U ,4-氨基安替比林10mg ,叠氮钠100mg ,溶于上述磷酸盐缓冲液80ml 中,用1mol/L NaOH 调pH 至7.0,加磷酸缓冲液至100ml 。

置冰箱保存,4℃可稳定3个月。

3. 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红色,可先配成500g/L 的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用时稀释),用棕色瓶贮存。

4. 酶酚混合试剂

取上述酶试剂与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一个月。

5. 12mmol/L苯甲酸溶液

溶解苯甲酸1.4g于蒸馏水约800ml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至1L。

6.葡萄糖标准贮存液(100mmol/L)

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12mmol/L苯甲酸溶液约70ml中,并移入100ml容量瓶内,再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加至100ml。

7.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

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12mmol/L 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操作】

取3 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

表3-12 血糖测定操作步骤

加入物 (ml) 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

血清--0.02

葡萄糖标准液-0.02 -

蒸馏水0.02 --

酶酚混合液 3.0 3.0 3.0

混匀,置 37 ℃水浴中保温 15分钟,在波长 505nm 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血糖(mmol/L)= ×5

标准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度

血清葡萄糖(mmol/L)=

×5

测定管吸光度

【注意事项】

1.测定结果如超过20mmol/L,应将标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若酶酚混合试剂呈红色,应弃之重配。因标本和标准用量少,其加量是否准确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故其加量必须准确。

3.GOD-POD法的第一步反应特异性高,而由POD催化的第二步指示反应是非特异性的,易受标本中尿酸、维生素C、谷胱甘肽、胆红素等还原物的干扰,这些物质与色素原竞争H202,使测定结果偏低。

4.Trinder反应由Trinder于1969年提出。后经许多学者改进,采用2,4-二氯酚、2-羟-3,5-二氯苯磺酸等代替苯酚,由于这些化合物氧化生成的色素的摩尔吸光系数均高于苯酚,使反应灵敏度得以提高。

【正常参考范围】

3.9~6.1mmol/L

【临床意义】

1. 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摄入高糖饮食或注射葡萄糖后,或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时。

2. 病理性高血糖

⑴糖尿病:病理性高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糖尿病患者。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髓质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瘤等。

⑶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刺激血糖中枢,出现高血糖。

⑷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3. 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过量。

4. 病理性低血糖

⑴胰岛素分泌过多:由胰岛β细胞增生或胰岛β细胞瘤等引起。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⑶严重肝病患者:肝贮存糖原及糖异生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调节血糖。

【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1. 血糖有哪些来源和去路,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浓度恒定的?

2. 酶试剂为什么要用磷酸缓冲液配制,用蒸馏水是否可以,为什么?

二、邻甲苯胺法

【目的】

了解测定血糖的原理和方法,要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准确地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原理】

葡萄糖在热的醋酸溶液中与邻甲苯胺缩合生成葡萄糖邻甲苯胺,后者脱水生成雪夫(Schiff)碱,再经结构重排,生成有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其反应式如下:

葡萄糖 + 邻甲苯胺葡萄糖邻甲苯胺

-H2O

葡萄糖邻甲苯胺雪夫碱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邻甲苯胺试剂

于940ml冰醋酸中加入硫脲1.5g, 邻甲苯胺60ml,混合,直至硫脲完全溶解,置棕色试剂瓶中,室温保存。新配试剂应放置24小时后(待老化)使用。此试剂腐蚀性强,避免接触皮肤,应用自动吸管加液。

2.12mmol/L苯甲酸溶液

于900ml 蒸馏水中加入苯甲酸1.4g,加热助溶,冷却后置于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3.葡萄糖标准储存液(100mmol/L)

称取无水葡萄糖(预先置80℃烤箱干燥至恒重,移置干燥器内保存)1.802g,溶解于80ml苯甲酸溶液中,移置100ml容量瓶中,再加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4.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

取葡萄糖标准储备液5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操作】

1.取16×150mm试管3支按下表进行操作:

表3-13 血糖测定操作步骤

试剂(ml)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

血清或血浆0.1 ——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0.1 —

蒸馏水——0.1

邻甲苯胺试剂 3.0 3.0 3.0

2.将上述各管混匀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取出用自来水冷却5分钟。注意在煮沸时水浴中的水面必须高于试管内的液面。否则则温度不均而影响比色。

3.用波长630nm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空白管调零点,读取测定管与标准管吸光度。

4.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血糖(mmol/L)= ×5

标准管吸光度

5.本测定法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89~6.11 mmol/L(70~110mg/dl)。

【临床意义】同上。

【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讨论血糖升高和降低的临床意义及其维持恒定的因素?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实验十三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 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实验原理 I 2与NaOH 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 和NaIO 3,当酸化时NaIO 3又恢复成I 2析出,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4、C 6H 12O 6作用完后,过量的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 3+2NaI 5、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 NaIO 3+5NaI+6HCl=3I 2+6NaCl+3H 2O 6、析出过量的碘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实验还涉及到Na 2S 2O 3和 I 2溶液的标定 1、Na 2S 2O 3的标定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I 2+2S 2O 32-=S 4O 62-+2I - Cr 2O 72-~3I 2~6S 2O 32- 32232272232200.256)(6O S Na O S Na O Cr K O S Na V c V cV c ??=?= 2、碘的标定 I 2+2S 2O 32-=S 4O 62-+2I -

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法 1.原理 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邻联甲苯胺生成蓝色物质,此有色物质在625nm 波长下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蓝色物质的吸光度可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谷类、乳类、饮料、酒类等食物样品和血液样品。检出量为0.02 mg。 3.仪器 722分光光度计。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醇。 (2) 40% 三氯乙酸:称取40g 三氯乙酸,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 2 mol/L NaOH 溶液:称取8g NaOH,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 1 % 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0.1 g 邻联甲苯胺溶解于10 ml无水乙醇中,倒入棕色瓶中,4 ℃冰箱保存。 (5)乙酸缓冲液(pH 5.0):称取14.28 g 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加入2.7 ml 冰乙酸,并调节pH 5.0,用水定容至1 L。 (6)葡萄糖氧化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Sigma 公司)用水溶解,使酶含量为100 U/ml。4 ℃冰箱保存一周。 (7)过氧化物酶溶液: 0.010 g 辣根过氧化物酶溶于10 ml 水中,4 ℃冰箱保存一周。(8)酶溶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葡萄糖氧化酶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4℃冰箱可保存七周。 (9)酶空白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4℃冰箱保存一周。(注意酶空白液中不含葡萄糖氧化酶) (10)葡萄糖标准液:将葡萄糖标准品(纯度大于99%)于80 ℃干燥至恒量。精确称取0.050 g,用水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相当于浓度为0.5 mg/ml。 5.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 (1)固体样品:称取0.5~5g已粉碎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后沸水浴15min。冷

血清葡萄糖GLU测定

血清葡萄糖GLU测定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本试剂基于在精密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很高可靠性的Trinder’S方法,在防止已知化合物(如尿酸、谷胱甘肽和肌酐等)的干扰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GOD 葡萄糖+ H2O+ O2 H2O2+葡萄糖酸 POD H2O+AAP + HBA 醌亚胺(红色)H2O 式中:AAP 为4-氨基安替比林;HBA 为4-羟基苯甲酸上述反应中,红色醌亚胺色素的生成量与样本中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在波长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值,即可测得样本中葡萄糖的浓度。 3 标本:

3.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3.2 类型:血清,标本最好不要溶血。迅速分离血清或,减少红细胞糖酵解时葡萄糖的损失。随机收集尿样。 3.3 标本存放:血清应在血液采集1小时内,尽早分离。加入糖分解抑制剂(NaF,KF)后的稳定性:15~25℃保存可稳定1天,4~8℃保存可稳定7天。血清中的葡萄糖,无溶血,无细菌污染,没有添加的防腐剂,在25℃下可稳定8个小时,在4℃下可稳定72小时。尿样应保存在2~8℃下并尽快进行分析。脑脊髓液如果避免蒸发可在2~8℃下稳定至少5天,5天内不检验的标本应在收集后立即储存在-20℃的条件下。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3.5标本拒收标集:细菌污染、超时送检的的标本。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GLU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 试剂组成

试剂1(R1):过氧化物酶 375U/L 4-羟基苯 甲酸 15mmol/L 4-氨基安替比林0.75mmo l/L 磷酸盐缓 冲液 110mmol/L 试剂2(R2):葡萄糖氧化 酶 6000U/L 磷酸盐缓 冲液 110mmol/L 4.1.2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4.1.3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4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防腐剂叠氮化钠,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请勿吞服。 4.2 校准品: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GL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化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试剂1:10ml×10(干粉复溶后的体积);试剂2:100ml×1。 1.2组成成份: 试剂1:4-AAP 0.77mmol/L,葡萄糖氧化酶≥13000U/L,过氧化物酶≥ 900U/L; 试剂2:磷酸盐缓冲液(Na2HPO4,NaH2PO4)pH7.0,苯酚0.5g/L。 2.1 外观:试剂1为干燥粉末,试剂2为澄清溶液,外包装完整。 2.2 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A<0.05(波长505nm,光径10mm)。 2.4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5.55mmol/L时,吸光度变化△A≥0.20。 2.5 线性区间 2.5.1线性相关系数:[2.2,27.75]m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0.9900。 2.5.2线性偏差:[2.2,5.55]mmol/L时,绝对偏差不超过±0.555mmol/L;(5.55,27.75]mmol/L时,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重复性:重复测定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变异系数(CV)≤5.0%。 2.6.2批内瓶间差:用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重复测试同一批号及同一瓶试剂,CV≤5.0%。 2.6.3批间差:用同一质控血清测试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相对极差≤10%。

2.7 准确度:测定国家标准物质,如所用标准物质浓度≤4.16mmol/L,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833mmol/L;如所用标准物质浓度>4.16mmol/L,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 稳定性 2.8.1效期稳定性:试剂盒在2℃~8℃贮存,有效期为24个月。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测定,试验结果满足2.1、2.3、2.4、2.5、2.6.1、2.6.2、2.7的要求。 2.8.2复溶稳定性:工作液18℃~25℃可稳定2天,2℃~8℃可稳定7天。试验结果满足2.5、2.7的要求。

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浆)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操作规程 1实验原理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并成成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时将过氧化氢分解喂水和氧,并使色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4-AAP)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即Trinder反应。在500nm处测得的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GOD 葡萄糖+O2→葡萄糖酸+H2O2 POD H2O2+4-AAP+酚→红色醌类化合物+H2O 2临床意义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餐后或高糖饮食.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等。 2.病理性高血糖(1)糖尿病患者。(2)内分泌腺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及髓质功能亢进等。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多引起的高血糖,现已归入特异性糖尿病中。(3)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刺激血糖中枢,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4)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3.生理性低血糖见于长期饥饿和剧烈运动后。 4.病理性低血糖(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最多见,依次是药源性.肝源性.胰岛素瘤等)。(1)胰岛β细胞增生或胰岛β细胞瘤等,使胰岛素分泌过多。(2)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使相应的激素分泌减少。(3)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存储糖原及糖异生等功能低下,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 3实用仪器蓝韵200(L Y-C200) 4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盒应避光密封储存在2--8℃环境中,有效期为12个月。开封后,上机在2--8℃避光保存其有效期为28天。

5操作步骤 5.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步骤:参数设置→试剂装载→校准→质控→样品加载→测定→结果审核→报告。 5.2、校准:采用纯化水或生理盐水和校准品两点校准。当试剂更换批号、出现质控漂移、仪器做完保养后及重要零件更换时,须重新校准。 5.3、结果计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会自动给出检测结果。 5.4、质控程序:建立质控体系,选用适当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测定结果在质控范围内,方可进行样本测定。 6参考范围 3.89—6.11 mmol∕L 7方法评价本法线性范围0.10 mmol∕L—25.00mmol∕L,精密度批内CV ≤3.00%,批间CV≤4.00%。准确度相对偏差在±10.0%。 8注意事项1.葡萄糖氧化酶对β-D葡萄糖高度特异,溶液中的葡萄糖约36%为α型,64%为β型。葡萄糖的完全氧化需要α型到β型的变旋反应。葡萄糖氧化酶法可直接测定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但不能直接测定尿液葡萄糖含量,这是因为尿液中尿酸等干扰物质浓度过高,可干扰过氧化物酶反应,造成结果假性偏低。 2.严重黄疸.溶血及乳糜烂血清应先制备无蛋白血滤液,然后再进行测定。

葡萄糖含量测定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摘要 运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设计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案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掌握Na 2S 2O 3及I 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巩固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技能。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其中,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IO -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故可将一定量过量的I 2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使醛基完全转化为羧基。再将其酸化,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根据所加I 2标准溶液的量及滴定所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量结合反应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便可计算葡萄糖的含量。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间接碘量法 返滴定法 1引言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案一:旋光测定法 根据葡萄糖分子结构中的五个碳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取出旋光计的测定管,先用蒸馏水为空白对仪器进行校正。用供试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读取旋光度,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 方案二:间接碘量法。 碘与NaOH 作用能生成NaIO ,而C 6H 12O 6能定量地被NaIO 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 6H 12O 6作用的NaIO 可转变为I 2析出,只要用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便可计算C 6H 12O 6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案进行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2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碘与氢氧化钠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葡萄糖能定量的被次碘酸钠氧化成葡萄糖酸(C 6H 12O 7)。过量的NaIO 可以转化为NaIO 3和NaI 。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析出I 2,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便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其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DNS法测定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

DNS法测定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 一、实验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DNS(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葡萄糖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相关,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二、材料与试剂 1.仪器:50ml容量瓶,1000ml容量瓶,500ml烧杯,小烧杯,试管(带刻度25ml更好)10根,棕色瓶 2.试剂: 1)葡萄糖 2)2mol/LNaOH溶液 3)酒石酸钾钠(C4H4O6KNa﹒4H2O,Mr=282.22) 4)结晶酚(C6H5OH,Mr=94.11) 5)无水亚硫酸钠(Na2SO4,Mr=126.04) 6)蒸馏水 7)DNS 8)DNS试剂配制:准确称取DNS 6.3g于5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2mol/LNaOH溶液262ml,再加到500ml含有酒石酸钾钠185g的热水溶液中,再加结晶酚5g和无水亚硫酸钠5g,搅拌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充分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室温放置一周后使用。 9)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取适量葡萄糖装入称量瓶,再85°C烘箱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精确称取干燥后的葡萄糖0.5g加蒸馏水溶解,至50ml容量瓶定容,制成10g/L的葡萄糖溶液。分别取蒸馏水稀释成葡萄糖标准液,浓度为 0.2g/L,0.4g/L,0.6g/L,0.8g/L,1.0g/L,1.2g/L,1.4g/L,1.6g/L,1.8g/L,2.0g/L。 三、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制作 分别取标准液1.0ml于25ml刻度试管中,按下表加入试剂,沸水中显色5min。用 冷水冷却到室温后,加水至25ml,摇匀,再55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各溶 液的A550值。以葡萄糖浓度为纵坐标,A550值为横坐标,作出标准曲线并回归出标

实验一葡萄糖含量测定

实验一、果蔬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目的要求 1、复习碘量法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3、学习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二、原理 果蔬中的葡萄糖可用水提取,除去干扰物质后,其中的葡萄糖可用碘量法测定。 碘与NaOH 作用能生成NaIO (次碘酸钠),而C 6H 12O 6(葡萄糖)能定量地被NaIO 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 6H 12O 6作用的NaIO 可转变成I 2析出,析出的I 2可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示意如下: 46应用2: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返滴定法) 基本单元:1/2(葡萄糖) 三、试剂 I 2标准溶液(0.05 mol ·L -1) Na 2S 2O 3标准溶液(0.1 mol ·L -1) NaOH 溶液(2 mol ·L -1); HCl 溶液(6 mol ·L -1);淀粉指示剂(w 为0.01)。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准备 水果样品去皮、去核后搅碎、匀浆;称量适量的匀浆于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于40~50 ℃ 的水浴中提取30 min 后用干滤纸抽滤,弃去前面的少量滤液,保留后面的滤液。 2、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25 mL 滤液置于碘量瓶中,准确加入25 mL I 2 标准溶液。一边摇动,一边慢慢滴加2 mol /L NaOH 溶液,直至溶液呈淡黄色(加碱速度不能过快,否则过量NaIO 来不及氧化C 6H 12O 6而歧化为不与葡萄糖反应的NaIO 3和NaI ,使测定结果偏低)。将碘量瓶加塞于暗处放置10~15 min 后,加2 mL 6 mol ·L -1 HCl 溶液酸化,立即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 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到蓝色消失。记录读数。再重复测定二次。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氧化酶法(精)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氧化酶法 Glucose使用说明书(液体双试剂) 【用途】: 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 血糖增高:糖尿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膜炎、胰癌等。 血糖降低:饥饿、胰岛素分泌过多、甲减、急性肝损害、原发性肝癌等。 【方法学原理】: 葡萄糖+O2+H2O 葡萄糖氧化酶 ?→ ????葡萄糖酸+H2O2 H2O2+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 过氧化物酶 ?→ ????醌亚胺染料+H2O 【使用方法】: [仪器要求]:适用于各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标本要求]:标本在30分钟内分离血清,否则由于糖酵解使结果降低;用草酸钾—氟化钠为抗凝剂可抑制糖分解,分离血清(浆)标本在2-8℃可稳定24小时,-20℃冷冻可稳定30天。 [稳定性与保存]:试剂2~8℃贮存可稳定一年;单试剂工作液在2~8℃贮存可稳定一个月。 【结果计算】: GLU含量(mmol/L)=标准 C A A S T? 【正常参考值】: 3.89-6.11mmol/L (70-110mg/dl) 低血糖症临界水平2.7-3.89mmol/L 高血糖症临界水平6.11-7.22mmol/L 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注意事项】: 1、试剂与样品的用量可按其比例放大缩小,计算公式不变。 2、谷胱甘肽,10mg/dl左旋多巴可能引起负偏差。 3、双试剂法可有效消除维生素C、胆红素等的干扰。 【性能特征】: 1、试剂空白:<0.300 2、线性范围:0-23mmol/L 3、准确度:与质控血清靶值相对偏差应≤10% 4、精密度:n=20 批内CV≤5% 批间极差≤6%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沪药管械生产许2004 【产品注册号】:沪食药监械(准)字号 【执行标准】:YZB/沪0840-40-2005 上海容铸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电话:02190761

葡萄糖检测方法

葡萄检测方法汇总 与葡萄糖检测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汇总: GB/T 30390-2013 油料种籽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DB41/T 321-2003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 NY/T 2279-2012 食用菌中岩藻糖、阿糖醇、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核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测定 GB/T 20379-2006 淀粉衍生物葡萄糖浆、果糖浆和氢化葡萄糖浆成分的测定 GB/T 16285-2008 食品中葡萄糖的测定酶-比色法和酶-电极法 CNS 2874-N5083 葡萄糖浆及干葡萄糖浆 GB/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 GB/T22221-2008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YC/T252-2008烟用料液?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国家地方标准检测方法汇总表

葡萄糖的应用范围 葡萄糖作为人体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的医药原料,其作用和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糖作为蔗糖的替代用糖应用于食品行业,为葡萄糖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一)发酵工业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碳氮比,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是发酵培养基的主料,如抗生素、味精、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都需大量使用葡萄糖,同时也可用作微生物发酵多聚糖和有机溶剂的原料。 1.抗生素发酵 葡萄糖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尤其是抗生素发酵必不可少的原料,抗生素中最主要的品种是青、链霉素,而这两种抗生素发酵都是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碳底物。链霉素发酵以结晶葡萄糖为主,也可用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其他如利福平也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主要碳源;沽霉素、红霉索、麦迪霉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实验十三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 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 实验原理 I 2与NaOH 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 和NaIO 3,当酸化时NaIO 3又恢复成I 2析出,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4、C 6H 12O 6作用完后,过量的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 3+2NaI 5、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 NaIO 3+5NaI+6HCl=3I 2+6NaCl+3H 2O 6、析出过量的碘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实验还涉及到Na 2S 2O 3和 I 2溶液的标定 1、Na 2S 2O 3的标定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I 2+2S 2O 32-=S 4O 62-+2I - Cr 2O 72-~3I 2~6S 2O 3 2- 32232272232200.256)(6O S Na O S Na O Cr K O S Na V c V cV c ??=?= 2、碘的标定 I 2+2S 2O 32-=S 4O 62-+2I - V V c 322322O S Na O S Na c 2/1= 3、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计算式:%100506126?=L g O H C W 标示量葡萄糖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 仪器 称量瓶、电子台秤、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 )、移液管(25ml )、量筒(10ml )、锥形瓶(25ml ,3个)、酸式滴定管(50ml )、烧杯(50ml )、玻璃棒、碘量瓶 2、 药品 K 2Cr 2O 7(S )、盐酸(6mol/L )、KI 溶液(100g/L)、淀粉(5g/L)、Na 2S 2O 3溶液(L )、I 2溶液(L )、NaOH 溶液(1mol/L )、葡萄糖注射液(5%) 四、 实验步骤 ()()()()()) (100000.25100021101612632232222-??????????-?L g O H C M O S Na v O S Na c I v I c 葡萄糖含量=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产品技术要求shouyi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1.1 产品型号/规格 1.2. 产品组成 葡萄糖氧化酶15KU/L,过氧化物酶1.5KU/L,变旋酶2.0KU/L,苯酚0.75mmol/L,4-氨基安替比林0.25mmol/L。 2.1 外观 试剂为无色或略带红色透明溶液;试剂盒各组分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包装标签文字符号清晰牢固不易脱落,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2 装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50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0.10。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10.2mmol/L葡萄糖时,吸光度的变化在0.408±0.1001范围内。 2.5准确度 测定标准品,当浓度≤4.16mmol/L,实测值与标示值偏差应不超过± 0.833mmol/L;当浓度>4.16mmol/L时,实测值与标示值的偏差应在±10%范围内。 2.6 精密度

2.6.1 重复性 用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重复测试所得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2.0%。 2.6.2 批间差 试剂(盒)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3.0%。 2.7 线性区间 测试血清样本,试剂线性在[0.1,27.8] mmol/L区间内: a) 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 b) [0.1,3.0] mmol/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3mmol/L;(3.0, 27.8] mmol/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2~8℃避光保存有效期18个月,到效期末的样品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3、2.4、2.5、2.6.1、2.7的要求。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 1.掌握旋光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原理、方法及计算。 ? 2.学会使用自动旋光仪。 二、仪器与试剂 ? 仪器 自动旋光仪,旋光管,移液管(50ml ),容量瓶(100ml)。 ? 试剂 葡萄糖注射液(含量在16%以上), 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ml ,加水使成1000ml )。 三、方法原理 ?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多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为右旋体。一定条件下的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的特性常数,测定葡萄糖的比旋度,可以鉴别药物,也可以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 ? 旋光度(α)与溶液的浓度(c )和偏振光透过溶液的厚度(L )成正比。当偏振光通过厚1dm 且每1ml 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 的溶液,使用光线波长为钠光D 线(589.3nm ),测定温度为t ℃时,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度,以[α]Dt=α/Lc 。 ? 2.0852的由来:+52.75为无水葡萄糖的比旋度,按下式计算无水葡萄糖的浓度: ? 无水葡萄糖浓度(c )=100 α /[α]D20l ? 如果换算成一水葡萄糖浓度(c ˊ)时,则应为: ? c ˊ = c × = α× × =α×2.0852 ? 所以,测定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可以求得其含量。 四、旋光仪的工作原理 1.光源 2.小孔光栏 3.物镜 4.滤光片 5.偏振镜 6.磁旋线圈 7.样品室8.偏振镜9.光电倍增管10.前置放大器 11.自动高压12.选频放大器13.功率放大器 14.伺服电机15.蜗轮蜗杆16.计数器 ? 使用方法 (1)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220V 交流电源,并将接地脚可靠接地。 (2)打开电源开关,这时钠光灯应启亮,需经5min 钠光灯预热,使之发光稳定。 (3)打开电源开关(若光源开关打开后,钠光灯熄灭,则再将光源开关上下重复打开1到2次,使钠光灯在直流下点亮,为正常)。 (4)打开测量开关,这时数码管应有数字显示。 (5)将装有蒸馏水或其他空白溶剂的试管放入样品室,盖上箱盖,待示数稳定后,按清零按钮。试管中若有气泡,应先让气泡浮在凸颈处。通光面两端的雾状水滴,应用软布揩干。试管螺帽不宜旋得过紧,以免产生应为,影响读数。试管安放时应注意标记的位置和方向。 (6)取出试管,将待测样品注入试管,按相同的位置和方向放入样品室内,盖好箱盖。仪器数显窗将显示出该样品的旋光度。 (7)逐次按下复测按钮,重复读几次数,取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测定结果。 (8)如样品超过测量范围,仪器在±45 处来回振荡。此时,取出试管,打开箱盖按箱内回零按钮,仪器即自动)(16.180)(17.198无水葡萄糖的分子量一水葡萄糖的分子量175.52100 16.18017.198

葡萄糖氧化酶活力测定(分光度法)

葡萄糖氧化酶活力测定(分光度法) 1.原理 (1)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特性:葡萄糖氧化酶的每个酶分子中含有两单位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作为受氢体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酸,并产生过氧化氢。 C6H12O6+O2=氧化酶C6H12O7+H2O2 在一定时间内葡萄糖经氧化酶催化发生反应后,测定其反应液的过氧化氢浓度即可算出葡萄糖氧化酶的活力。 (2)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产生的过氧化氢在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中和加热条件下能使靛蓝胭脂红发生褪色反应,并且其反应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和过氧化氢浓度成正比,据此测定出产生的过氧化氢的量,进而计算出葡萄糖氧化酶活力。 (3)首先利用一系列浓度的过氧化氢标准溶液与靛蓝胭脂红反应,在61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建立标准曲线。然后,作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反应,再取其反应液与一定浓度的靛蓝胭脂红溶液反应随后测定其在61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将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后可推算出氧化酶活力。 2药品 (1)0.2mol/L葡萄糖溶液:称取3.96g一水葡萄糖定容于100.00mL冷藏3小时备用,2天内有效。 (2)1.0×10-3mol/L靛蓝胭脂红溶液:称取0.466g靛蓝胭脂红定容于1000mL。(2)0.2M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5.2):称取16.16g三水醋酸钠及2.48g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4)12mg/L过氧化氢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40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需事先标定取实际值)定容于1000mL。 3实验方法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0、1、2、3、4、5、6mL过氧化氢标准溶液(12mg/L),分别置于

9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碘量法

新乡医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一、实验名称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二、授课对象药学授课形式实验教学 三、教学目标1.学习间接碘量法中剩余滴定法的操作 2.掌握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1.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2.终点的观察 五、教学安排与课时分配实验讲解 40min 学生做实验 120min 六、授课重点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 七、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淀粉指示剂指示的终点2.控制NaOH的滴加速度 八、授课方法教师示范讲述,学生操作 九、使用教材《分析化学实验》自编教材 十、教研室 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间接碘量法中剩余滴定法的操作; 2.掌握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以上反应可知,有关反应物间化学计量的物质的量比为: Na2S2O3:I2:NaIO:CH2OH(CHOH)4CHO = 2:1:1:1由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求得剩余I2溶液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葡萄糖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25mL碱式滴定管,250mL碘量瓶,25mL移液管,10mL、100mL 量筒,洗耳球;葡萄糖(药用),0.05 mol·L-1碘溶液,0.1 mol·L-1NaOH 溶液,0.5 mol·L-1H2SO4溶液,0.1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0.5%淀粉指示液。 四、实验步骤 取样品约0.1g,精密称定,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 使之溶解。加入0.05 mol·L-1I2溶液25.00mL,在不断摇动下缓慢滴加0.1mol·L-1NaOH溶液40mL至溶液呈淡黄色。密塞、暗置10分钟。加0.5 mol·L-1H2SO4溶液6mL,摇匀,用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1)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到溶液蓝色消失,即达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计算葡萄糖的含量: = 198.2 五、注意事项 NaOH的滴加速度不宜过快,否则过量的NaIO来不及与葡萄糖作用,本身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不与葡萄糖作用的NaIO3而导致葡萄糖氧化不完全,使结果偏低。 六、思考题 1.样品称取量是如何确定的? 2.怎样判断接近滴定终点?如何判断滴定终点?

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检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检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血清葡萄糖含量是临床生化检验中重要的指标,其的准确测定对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近几年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检测的主要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一些研究结果。 【关键词】血清;葡萄糖;检测方法 血清中葡萄糖是人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物质。人体内的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9~6.0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0mmol/L称为高血糖而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 称为低血糖。血清中葡萄糖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重要指标,可以为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病情监测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测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血清中葡萄糖的主要检测方法 目前,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己糖激酶法(HK法)、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GC-IDMS法)以及无创血糖测量法等。下面就对以上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1.1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同时释放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时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并使色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即Trinder反应。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吸光度就能计算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该法的优点有:操作简便,用血量少,成本低,多见于便携式血糖仪,是我国卫生部推荐的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但缺点是:过氧化酶的特异性较差,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等可与色原性物质竞争过氧化氢而抑制反应,引起结果偏低。且该法线性范围较窄(0.1~20.0mmol/L)。同时,葡萄糖氧化酶对β-D-葡萄糖高度敏感,而新配制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主要为α-D-葡萄糖,为使检测结果准确,需静置溶液2h以上(最好过夜)待其完全转化为β-D-葡萄糖再使用。 1.2己糖激酶法(HK法) 己糖激酶是六碳糖的磷酸化酶,可催化使葡萄糖从稳定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使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G-6-P)与ADP。前者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催化下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6-GP),同时使NADP还原成NADPH。反应式如下: 葡萄糖+ATP■G-6-P+ADP G-6-P+NADP+■6-GP+NADPH+H+ 根据反应方程式,NADPH的生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呈正比,在波长340nm 监测吸光度升高速率,可计算出血清中葡萄糖浓度。 该法的优点有:对含有轻度溶血、脂血、黄疸、维生素C、氟化钠、肝素、EDTA和草酸盐等的样本也能够进行准确的测定,因此该法多见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血糖测定参考方法。但缺点是:从红细胞中释放出的有机磷酸酯和一些酶会消耗NADP,因此会使结果产生偏差。 1.3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 葡萄糖脱氢酶是一种以NAD+或NADP+为受体、作用于供体CH-OH基团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糖浓度的详细介绍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糖浓度的详细介绍 ?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浆)葡萄糖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利用氧和水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并释放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时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并使色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即Trinder反应。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试剂】 1.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蒸馏水800ml中,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 盐酸)调pH至7.0,用蒸馏水定容至1L。 2.酶试剂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调pH至7.0,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ml,置4℃保存,可稳定3个月。 3.酚溶液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蒸馏水100ml中,用棕色瓶贮存。4.酶酚混合试剂酶试剂及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1个月。5.12mmol/L苯甲酸溶液溶解苯甲酸1.4g于蒸馏水约800ml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l L。

6.100mmol/L葡萄糖标准贮存液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12mmol/L苯甲酸溶液约70ml中,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定容至100ml。2h以后方可使用。 7.5mmol/L葡萄糖标准应用液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放于100ml容量瓶中,用12mmol/L苯甲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操作步骤】 1.自动分析法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定。 2.手工操作法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操作步骤 加入物(m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 血清--0.02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0.02- 蒸馏水0.02-- 酶酚混合试剂 3.03.03.0 混匀,置37℃水浴中,保温15min,在波长505nm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计算】 【参考范围】空腹血清葡萄糖为3.89~6.11m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摄入高糖食物后,或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时。2.病理性高血糖 (1)糖尿病:病理性高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糖尿病患者。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九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实验原理 I2与NaOH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和NaIO3,当酸化时NaIO3又恢复成I2析出,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 I2与NaOH作用生成NaIO和NaI: I2 + 2OH- = IO- + I- + H2O 2) C6H12O6和NaIO定量作用: C6H12O6 + IO- = C6H12O7 + I- 总反应式为:I2 + C6H12O6 + 2OH- = C6H12O7 + 2I- + H2O 3) 未与葡萄糖作用的NaIO在碱性溶液中歧化成NaI和NaIO3: 3IO- = IO3- + 2I- 4) 在酸性条件下,NaIO3又恢复成I2析出: IO3- + 5I- + 6H+ = 3I2 + 3H2O 5) 用Na2S2O3滴定析出的I2 I2 + 2S2O32- = S4O62- + 2I- 因为1mol葡萄糖与1molI2作用,而1molIO-可产生1molI2从而可以测定出葡萄糖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分析天平、台秤、烧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碘量瓶(250mL) I2(s)(A.R.)、KI(s)(A.R.)、Na2S2O3(s)(A.R.)、Na2CO3(s)(A.R.)、K2Cr2O7(s)(A.R. ,于140℃电烘箱中干燥2h,贮于干燥器中备用)、KI(20%)、HCl(6mol·L-1)、淀粉溶液(0.5%)、NaOH(2mol·L-1)、葡萄糖试样(0.05%)。 四、实验步骤

血清葡萄糖GLU己糖激酶HK法测定法

血清葡萄糖GLU己糖激酶HK法测定法 1.实验原理 己糖激酶紫外比色测定法。 HK 葡萄糖+ ATP -------------﹥G-6-P+ ADP Mg2+ G6PDH G-6-P + NAD+-------------﹥6-磷酸葡萄糖+NADH + H+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或血浆(EDTA,肝素或氟化钠),标本最好不要溶血。迅速分离血清或血浆,减少红细胞糖酵解时葡萄糖的损失。随机收集尿样。 3. 标本存放:血清、血浆应在血液采集1小时内,尽早分离。加入糖分解抑制剂(NaF,KF)后的稳定性:15~25℃保存可稳定1天,4~8℃保存可稳定7天。血清中的

葡萄糖,无溶血,无细菌污染,没有添加的防腐剂,在25℃下可稳定8个小时,在4℃下可稳定72小时。尿样应保存在2~8℃下并尽快进行分析。脑脊髓液如果避免蒸发可在2~8℃下稳定至少5天,5天内不检验的标本应在收集后立即储存在-20℃的条件下。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超时送检的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威特曼血糖测定试剂盒试剂1 +试剂2 6.1.1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2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不可冰冻。 6.1.3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4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入口,吞下有害。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1 / 2 实验十三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 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 实验原理 I 2与NaOH 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 和NaIO 3,当酸化时NaIO 3又恢复成I 2析出,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4、C 6H 12O 6作用完后,过量的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 3+2NaI 5、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 NaIO 3+5NaI+6HCl=3I 2+6NaCl+3H 2O 6、析出过量的碘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实验还涉及到Na 2S 2O 3和 I 2溶液的标定 1、Na 2S 2O 3的标定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I 2+2S 2O 32-=S 4O 62-+2I - Cr 2O 72-~3I 2~6S 2O 32- 3223 2272232200.256)(6O S Na O S Na O Cr K O S Na V c V cV c ??=?= 2、碘的标定 I 2+2S 2O 32-=S 4O 62-+2I - V V c 322322O S Na O S Na c 2/1= 3、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计算式:%100506126?=L g O H C W 标示量葡萄糖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 仪器 称量瓶、电子台秤、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 )、移液管(25ml )、量筒(10ml )、锥形瓶(25ml ,3个)、酸式滴定管(50ml )、烧杯(50ml )、玻璃棒、碘量瓶 2、 药品 K 2Cr 2O 7(S )、盐酸(6mol/L )、KI 溶液(100g/L)、淀粉(5g/L)、Na 2S 2O 3溶液(0.1mol/L )、I 2溶液(0.05mol/L )、NaOH 溶液(1mol/L )、葡萄糖注射液(5%) 四、 实验步骤 ()()()()())(100000.25100021101612632232222-??????????-?L g O H C M O S Na v O S Na c I v I c 葡萄糖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