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方案样板

道路施工方案样板
道路施工方案样板

沈阳市迎宾路高架桥工程

地面道路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沈阳市迎宾路高架桥第一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5年6月5日

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沈阳市迎宾路高架桥工程(K0+270~K2+680)段道路分册施工设计图;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施工组织设计及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6、施工调查报告。

(二)编制原则

1、以满足总体施工进度为原则,结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达到均衡生产,使施工现场正常有序进行作业。

2、以满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原则,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要求。

二、工程概况

沈阳市迎宾路高架桥工程第一标段位于既有沈大路上,施工起止里程为K0+270~K1+806,全长1536m。施工沿线经过金湖街、西湖街和巢湖街。施工内容包括:地面道路工程及其附属工程(交通信号、路灯等除外)。本标段主要工程量:地面道路工程77995㎡。

道路设计全宽60米(东平湖街至巢湖街段为58.5米)与现状一致,高架桥中线与旧路中线基本一致,对高架桥设置匝道段及高架桥合流段的地面道路机动车道进行拓宽翻建,道路横断面重新布置。其他段的地面道路除桥墩占用后新建分隔带外,横断面其他部分的布置与旧路一致。

三、总体施工方案

1、本标段地面道路改造分为翻建和补强,翻建部分主要为挖除既有道路路面结构层,再填筑路面基层和路面面层。补强部分为铣刨一层既有沥青混凝土后再铺设1~2层沥青混凝土。

根据交通调流方案和施工现场的道路实际情况,首先进行匝道段和加宽段外侧道路的翻建,其次是对该段桥梁下面道路进行翻建或补强处理。其余地段按照路口进行划分段落,即北李官收费站至金湖街、金湖街至西湖街(东平湖街)和西湖街(东平湖街)至巢湖街分段分南北侧路幅进行作业,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道路通畅。

根据道路特点及现场桥梁施工时间,将机动车道划分为三个段落施工,采取分段、倒边施工方案。

(1)-4#—8#墩(北李官收费站—金湖街)长396米;

(2)8#—23#墩(金湖街—东平湖街)长440米;

(3)24#—44#墩(东平湖街—巢湖街)长676米。

2、工期安排:计划工期6月15日至8月31日。

3、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2支施工架子队,由1名副经理、3~4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2名试验员构成。因地面道路的特殊性,本工程拟采用专业分包,附属工程采用劳务分包。

4、资源配置计划。

(1)劳动力组织计划。

施工现场计划配置现场副经理1人,技术员4人,交通疏导人员2人,3个施工队伍,机械操作手20人,施工工人50人。

主要管理与施工人员配备表

(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拟配备施工设备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主要物资供应计划。

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直接在周边厂家采购,其他附属工程材料按照其型号、规格提前采购充足。

四、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地面道路翻建部分

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拆除原道路并外运→基底碾压→级配碎石填筑碾压→水泥稳定碎石填筑并碾压、压实→边石、侧平石安装→上层沥青混凝土铺装及压实→中央隔离带砌筑施工→树池边石及植草砖铺砌安装

4.2原路面挖除

4.2.1原有路面挖除并外运,路基开挖采用破碎机破除,挖掘机和人工配合,自卸汽车清运弃土方。开挖时应控制好标高,严禁超挖。

4.2.2路基机床处理

路基开槽后进行压路机碾压,并利用灌砂法试验检测路基压实度,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如达不到要求时,可进行挖除、

换填处理。

4.3填筑级配碎石

4.3.1填筑方法:级配碎石填筑厚度为20cm,采用平地机摊平。使用机械压实要甩开路边20cm,防止溜坡,路边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碾压前应洒水,使碎石全部润湿,且不导致其层下翻浆。采用20t压路机从路边压向路中,并于路全宽内顺序均匀压实。个别坑洼处要随时填补平整。碾压完毕后利用灌砂法试验检测路基压实度,压实度达到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施工缝两接头上下错开成台阶状,然后进行碾压密实。

4.3.2技术要求:

(1)压实度≥96%(重型击实法),CBR值不小于80%。

(2)碾压: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震动压实。

(3)塑性指数:<8%,液限<25%

(4)级配碎石宜选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拌制而成,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4.4填筑水泥稳定碎石

4.4.1施工准备

通过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碾压组合等数据。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正式施工的控制依据。

施工前恢复中线,在路基两侧设高程指示桩,每10米设一桩。测定摊铺松铺高度并挂钢丝线,作为摊铺机行走基准线。

4.4.2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

混合料采用厂拌、水泥重量比为5%的水泥稳定碎石,运输采用自卸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确保混合料不产生离析。根据

现场的温度,还要考虑混合料有无必要加盖篷布,以防水分损失。

4.4.3水泥稳定碎石摊铺

5%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厂拌,采用摊铺机摊铺,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用自卸汽车送到施工现场,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小时。按确定的松铺厚度进行均匀摊铺,摊铺压实后的厚度要保证20cm。摊铺时摊铺机要保持匀速行驶,不宜间断,以避免出现波浪并减少施工缝的数量。试验人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水泥的剂量,及时反馈到拌合厂,现场施工人员要随时抽查摊铺机的松铺厚度及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如果发现粗集料成窝应及时铲除,并补以合格的新拌混合料,然后进行整体碾压,严禁用薄层贴补。摊铺机通过走钢丝的方法,控制标高。为了避免由于基准钢丝绳的垂度影响路面基层的平整度,钢支柱的间距不应大于10米,并用紧线器拉紧,同时防止现场作业人员扰动钢丝绳,以免造成摊铺面的波动。要求在摊铺前后及时进行高程、纵坡、横坡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摊铺机不能到达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

4.4.4接缝的处置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果中断的时间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在新铺段铺筑前,应将前施工段未压实部分全部挖除,以虚铺厚度为准进行新混合料的摊铺。两施工段接头位置应上下错开成台阶状,清除松散的水稳料,然后再进行碾压密实。

4.4.5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压实

混合料摊铺成型,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

初压: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稳压1遍。复压:用振动压路机振压3遍。终压:在复压后紧接终压,先用18/21T光轮压路机碾压2遍,最后再用胶轮压路

机碾压2遍,以保证平整度。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并控制好各碾压阶段压路机行进速度,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碾压时,轮迹应重叠1/2轮,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压实后的基层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无隆起,横、纵断面正确。路肩土在相应基层施工前提前人工培筑,与相应基层同步碾压。碾压时,两侧边缘部分多压2-3遍,碾压过程中若混合料过干时应适当洒水。若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用人工挖除、换填新混合料并重新压实。

经压实度试验检测合格后,进行第二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厂拌,水泥重量比5%)填筑,施工工艺同第一次。

4.4.6水稳料养生

第二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各项指标经自检合格并通过监理验收后,采用水车侧喷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结构层表面湿润,禁止施工车辆通行。待强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层结构层的施工。4.4.7技术要求:压实度≥98%,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1.5mm。

4.5 洒透层沥青施工

透层沥青采用PC-2型,水泥稳定碎石填料养生结束后立即喷洒透层沥青,宜在基层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对附属构造物覆盖保护,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透层大面积施工前应在路上先行试洒,已确定喷洒速度与洒油量,要求每平方米0.9升。施工时采用沥青洒布车设计沥青用量一次喷洒均匀,当有遗漏及路边缘喷洒不到部位,应采用人工洒布机补洒,做到外观检查不露白、

不缺边。

透层沥青喷洒后通过钻孔或者挖掘确认透层油深入基层不小于5mm。

4.6填铺碎石封层

在浇洒透层沥青后,立即撒布1cm厚的石屑。撒布石屑后,应用6~8t 双钢轮压路机稳压1~2遍。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剥落应予修补,当有多余的浮动石屑或粗砂时,应予扫除。

4.7填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4.7.1透层洒布后应尽早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铺筑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F)。当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时,洒布后应待其破乳且洒布时间不宜少于24h之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

确保规定的松铺厚度采用两侧钢丝引导高程的控制方式摊铺,使摊铺层达到设计标高和要求的摊铺厚度。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m-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宽度的搭接,并多开轮迹带。控制摊铺速度,并保持摊铺机前总有3辆以上的运料车在等候。运料自卸车与摊铺机恰到好处的配合是保证平整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防止运料车撞击摊铺机或将混合料洒到中面层上。

4.7.2压实方式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跟摊铺机后进行,以便稳定混合料。复压用胶轮压路机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以使混合稳定、密实。双钢轮压路机紧接在复压后进行,以消除轮迹,压实成型。

初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超高处由低处向高处碾压,轮迹始终保持与路基轴线平行,第一轮悬出所铺路面以外

20cm宽。第二轮重复第一轮的20-30cm,逐步向路拱碾压。

复压时,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轮胎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4~6遍,以达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并无显著轮迹。相邻碾压表带应重叠1/3~1/2 的碾压宽度。

终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以消除轮迹,压完后一切压路机均不得再往上行驶。

要求两种压路机在压实过程中,进、退轮迹要直,不能任意刹车、停车、随便错车。

压实速度:压路机碾压速度(单位:Km/h)

碾压遍数:

初压:碾压两遍

复压:压实遍数经试验段确定

终压:碾压不少于两遍

4.8洒粘层沥青

粘层油采用快裂或中裂PC-3型乳化沥青。粘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用量为每平方米0.4升,沥青洒布车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在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洒布不到部分,采用人工进行补洒。

4.9填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粘层沥青洒布后应紧接铺筑沥青面层,使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填铺5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若乳化沥青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铺筑。铺筑及压实施工工艺同5.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4.10洒粘层沥青

施工工艺和方法同5.7。

4.11摊铺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4.11.1摊铺:待粘层沥青洒布完成后,尽快填铺4cm厚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最低不得低于150℃,但不超过170℃,要求其表面均匀一致,无离析条带和离析块,具有高标准的平整度。

4.11.2碾压技术要求: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八字方针进行碾压,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后面,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碾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压实速度控制在4-5km/h。碾压速度均衡,倒退时关闭振动,方向要逐渐改变,不允许拧着弯走,对每一道碾压起点或终点可稍微扭弯碾压,消除碾压接头轮迹,绝不允许在新铺沥青上转向、掉头。

2、地面道路补强部分

沥青路面铣刨

沥青路面铣刨用铣刨机进行。施工前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铣刨范围,在实地放出铣刨线样,再根据需铣刨工程数量确定使用铣刨机数量,在需铣刨路段的一端按顺序进行铣刨,铣刨尽量一次完成,中间除特殊原因外不得停顿。铣刨出的废料用机械集中统一运输至指定地点废弃,不得随意倾倒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铣刨作业控制要点:

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铣刨深度和宽度。

2)根据铣刨的工程量选择能够满足的铣刨设备,依据铣刨设备的工作效率配备废料运输车辆,保证施工不间断,连续进行。

4)铣刨完毕后,组织人员清打没能彻底铣刨完的地方,清理完后,及时安排试验人员进行弯沉测量,确定是否彻底清除所有的碎裂、裂纹、开裂等损害部位,保证损害层的厚度铣刨完。做好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有效控制。

3、地面道路边石及附属部分

(1)现状机动车道边石埋深较浅(5cm),破损倒伏较多,机动车道边石换新;非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道外两侧、人行道外侧、人非混行道外侧的现状树池边石,完好的打磨外露面后从新安装利用,破损及缺失的换新,更换的新旧条石不可交叉使用,应分开段设置。现状人行道内树池边石,完好的打磨外露面后重新安装利用,破损缺失处更换。现状机动车道两侧路边的侧平石(规格为60*50*10)完好者,打磨表面后重新利用安装,破损严重及缺失处换新,更换的新侧平石与旧侧平石不可交叉使用,应分开分段砌筑。

(2)边石安砌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

先校核道路中线并重新钉立边桩,在直线部分桩距为10~20m,在弯道为5~10m,路口圆弧为1~5m。按新钉桩放线,在直线部分可用小线放线,在曲线部分用白灰粉划线,在刨槽后安装前再复核一次,并应测出道牙顶面高程标志。

2)砌筑技术要求

a钉桩挂线后,把侧平石沿基础一侧依次排好。

b混凝土拌好后匀铺在基础上,按放线位置安砌侧石和平石。

c砌完的侧平石顶面应平整,线条直顺,弯道圆滑,严禁出现错台。

3)养护

砌筑边石的养护期不得少于3天,在此期间内应严防碰撞。雨水口处道牙的砌筑,应与雨水口施工配合。

(3)安装结构示意图

a.机动车道及桥下分隔带采用18×30×99cm花岗岩边石(JQ-3018型),边石外露20cm,砌筑要求和构造如下图。

b.绿化设施带外侧,缺失或更换处采用15×22×100×(60)cm花岗岩边石(JQ-1522型)外露高度为12cm。其中15×22×60cm边石为绿化设施带进水口边石。

砌筑要求和构造如下图。

c.非机动车道外侧、人非混行道外侧,人行道外侧,缺失或更换处采用15×15×50cm花岗岩条石(JQ-1515型),顶面与非机动车道面、人非混行道面或人行道面平齐,(现状红线外有绿化路段,人行道外侧设置了20×20×99cm绿化挡边花岗岩边石基本完好,保留利用)砌筑要求和构造如下图。

d.人行道内树池边石,缺失或更新处采用20×10×120(100,140)cm 花岗岩条石。条石的规格应与现状树池尺寸相匹配。

4.13侧平石砌筑

机动车道两侧的侧平石,更换处或新建处,材质及规格与既有侧平石相同,材质为花岗岩,规格60*50*10cm。新建侧平石路段,在单位开口处断开不设

置。

上述边石砌筑时,两块边石间采用1:1水泥砂浆勾缝,缝宽1cm。花岗岩边石均采用机械六面锯切加工。

4.14其他

为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地面道路全线在路口的缘石转弯处、建筑小区处入口、单位出入口、人行过街横道处均设置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坡道的位置、形式与现状一致。

为方便视残者通行,人行道或人非混行道内新设置热熔盲道,盲道宽0.3m。

五、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职业健康、文明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

六、雨季施工、夜间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

七、附图、附表

1.平面布置图

2. 施工进度横道图或网络图

3.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示意图、节点构造大样图

4.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5.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6. 物资材料数量表

7.主要工程数量表

8.测量、试验仪器配置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