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性能文献综述

WiFi性能文献综述
WiFi性能文献综述

WiFi技术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手机用户对无线通讯的需求与日俱增,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线通讯协议,直接带动了全球WiFi设备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WiFi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的技术应用,以其独有的优势备受各界的关注。在WiFi的发展中有许多技术用于提升WiFi性能以及解决传输中出现的影响WiFI性能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际的WLAN场景下导致传输性能的下降。本文通过阅读关于WiFi协议与技术文献,分析了一些解决WiFi应用性能的技术,其中包括基于TDMA思想的h-MAC,RT-WiFi;对传统IEEE 802.11 DCF优化的A-DCF以及基于通过控制滑动窗口大小来调控接入概率来弥补TCP在WiFi应用中公平性问题的EF-TCP。然后着重研究与论述了基于竞争方式MAC层协议的核心实现机制和特点,最后基于这些特点对WiFi性能技术的研究策略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WiFi;无线局域网;h-MAC;RT-WiFi;A-DCF;EF-TCP

1.引言

近年来,无线网络迅速发展,在众多无线标准中,无线局域网因为其较低的构建和运营成本、较高的传输速率、较远的传输距离等优点获得了人们的青睐。随着笔记本电脑、Wi-Fi手机、PDA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用户对无线接入的需求日渐突出。

目前,Wi-Fi以其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在家庭和小型办公网络用户对移动连接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在这几年,无线AP的数量呈迅猛的增长,无线网络的方便与高效使其能够得到迅速的普及。除了在一些公共地方有AP之外,国外已经有先例以无线标准来建设城域网,因此,Wi-Fi的无线地位将会日益牢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Wi-Fi用户最多的地区。廉价的Wi-Fi,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WiFi是由AP ( Access Point ) 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AP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 它是当作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 因此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均可透过AP去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市场上出现了3种Wi-Fi的应用模式:企业或者家庭内部无线接入模式、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无线宽带接入服务和"无线城市"的综合服务模式。"无线城市"是指在城市内架设基本全覆盖的Wi-Fi网络,为公众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宽带接入服务。WiFi作为宽带接入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有线接入相比,其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

1.传输距离远。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

2.传输速度快,传输质量有待提升。

3.业务集成性,可以利用已有的宽带有线接入资源,迅速地部署网络,形成无缝覆盖。

4.建设便捷性,不受布线条件限制。

5.使用安全性。

本文首先介绍WiFi的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与WiFi技术的特点,然后介绍传统WiFi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随后介绍几种解决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其分析,最后对WiFi技术进行总结,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传统WiFi面临的问题

传统WiFi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但同时传统WiFi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可避

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未来对WiFi技术的研究与展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是:

1.隐藏终端问题:由于隐藏节点对同信道的干扰导致性能降低,导致吞吐量降低。经典的

TDMA策略通过时间域来在时域中分离业务,但这种服务在关联多个STA的AP情况下是低效的。

2.无线协议的局限性:在无线CPS中已有许多无限技术,但这些协议只能支持一个狭窄的

类别。如IEEE802.15.4专注实时数据交互和可靠性,但不适用于高速控制应用。无线技术标准不能够很好的提供实时分组数据的传送,主要面对的是实时性非常高的控制系统

[1]。

3.无线多跳网络提高TCP端到端性能问题:DCF工作过于依赖拓扑与流配置,容易出现复

杂的干扰模式(如不对称竞争中DCF表现差);TCP最初设计没有考虑无线环境产生的复杂问题。

4.无线场景下TCP上下行带宽不均衡问题:AP与多个STA竞争无线信道中,由于TCP中

的延迟ACK机制使得某些大拥塞窗口的上行流不会频繁超时,其拥塞窗口大,吞吐量高;而某些小拥塞窗口的上行流频繁超时使得拥塞窗口变得更小。下行流频繁超时,拥塞窗口变小,吞吐量下降[2]。

3.WiFi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上面举例的几个问题,本文通过阅读与总结文献,整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并进行相关分析。

3.1、h-MAC:

hMAC是基于802.11硬件混合使用TDMA/CSMA设计和实现介质访问架构。其解决方案基于Linux ath9k softMAC驱动程序,能与Linux系统配合来使用Atheros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3]。hMAC在ath9k驱动设备使用标准的802.11省电功能来控制软件包队列,允许在无线链路和业务类基础上分配TDMA时隙,同时仍然使用IEEE 802.11标准中规定的底层CSMA / CA机制。在测试Hmac中使用集中式干扰管理方案,其中对遭受隐藏节点影响的链路在每个链路的基础上分配TDMA时隙,不会不必要地使时隙浪费掉。

h-MAC技术:

1.硬件支持:ATH9K的atheros网卡或英特尔卡的iwlwifi 与mac80211 模块进行通信。

所有内核内部之间的通信cfg80211和mac80211以及mac80211 和硬件驱动程序之间都是是通过回调函数实现的。

2.ath9k的帧队列:为了实现帧聚合,块确认以及节电模式,ath9k的驱动程序为每一条链

路维护了一个标识符(TID)在软件队列里面。在802.11e里面,TID的值在0-7之间作为优先服务队列的标识,TID值在8-16用于实现流量控制的服务队列标识。

3.IEEE802.11节能功能:802.11节能标准规定,当STA没有数据帧需要发送并且没有数据

帧接收的情况下,为了节能,可以保持一种睡眠状态,但是在睡眠状态下,如果有数据帧需要传输或者接收,需要先把数据帧缓存起来,等到STA转换为正常模式,如果STA 有数据帧需要接收,那么这些帧首先会缓存到AP上,等到合适的时隙发送给STA,但是对于STA需要发送帧,会立即唤醒STA使其工作到正常模式,发送数据帧。为了实现该功能,AP的周期性信标帧包括业务指示图(TIM)其指示AP是否已为每个关联的和启用PSM的客户端STA缓冲了帧。睡眠的STA周期性地唤醒以评估信标帧和TIM。如果有帧缓冲为一个STA,其通过向AP发送PS-POLL帧来指示其准备接收。AP然后出队所有去往该STA的帧。

3.2、RT-WiFi:

RT-WiFi是一种基于IEEE802.11的TDMA实现,数据链路层采用时间表来对信道的访问进行划分,调度节点访问信道达到无冲突的确定通信。这种机制通过明确的时隙划分能够在上/下行准确控制信道的访问[4],是严格意义上的TDMA。在面对多用和高带宽时能有效避免碰撞并提高终端间的公平性。

RT-WiFi工作原理:RT-WiFi采用集中管理,利用时分多址(TDMA)在信道的接入时隙明确划分,由RT-WiFi网络管理器协调接入信道的设备。

优化问题与解决:

1).减少通信抖动:开发RT-WiFi网络管理技术控制分组传输的网络调度范围,网络管理器生成数据链路层通信调度,在静态和动态拓扑下都具有最小抖动。使用高效数据结管理通信请求动态处理网络=>最小化网络管理开销。

2).避免噪声干扰:使用速率适应技术和重传技术改善非WiFi干扰;使用虚拟载波监听技)术可靠传输数据,改善WiFi干扰。

RT-WiFi链路层设计:

RT-WiFi的MAC层实现主要由计时器,链路调度器以及灵活的信道接入控制器构成:?计时器Timer:使用IEEE802.11gERP-OFDM调制方案制定时隙大小重新定义RT-WiFi时隙,基于IEEE802.11 TSF,生成定时中断并且控制所有站点的同步。

?链路调度器LinkSchedulder:调度站点对信道的访问。

1).链接:描述一个时隙中的通信行为,包含源站点,目的站点与链接类型(发送,接收,广播与共享)。RT-WiFi中调度器能区分不同流量的优先级,将他们分配给专用链路或共享链路。RT-WiFi中的四种链路类型:

广播链路:用于向网络中所有相邻节点发送数据帧;

发送链路:用于向当前时隙内的节点传输数据;

接收链路:用于接收当前时隙节点传输的数据;

共享链路:是用于多个节点竞争发送数据帧。

2).超帧:超帧是连续时隙的序列,协调器使用超帧结构来限定设备对信道的访问时间,分配每个时隙序列的通信模式。下图是配置8个时隙的超帧的例子:

3).设备配置文件:每个RT-WiFi节点保存设备配置文件来为集中网络管理器生成超帧和站点之间传输的链接。每当RT-WiFi网络节点加入到网络中就把设备信息通过RT-WiFi AP转发到网络管理器中,网络管理器再根据链路调度构建的超帧和链路配置发送给该站点。

3.3、A-DCF:

在优化CSMA/CA中TCP在MAC层冲突与差的端到端传输性能降低=>提出新型无线MAC协议A-DCF。A-DCF继承CSMA与O-DCF基本框架,实现基于MAC的最优CMSA 协议,其中包含竞争窗口(CW)选择算法[5];MACWA避免隐藏终端问题;帧聚合与一些物理层辅助方案。

A-DCF设计:A-DCF设置CSMA参数:1).初始化访问概率:当帧进入传输推理额TXQ时,使用其所有邻居状态(MAQ延迟)来设计CW,服务不良的MAQ延迟分配较小的CW;2).CW 实行BEB:在选择的CW中实行二进制指数退避(BEB)得到实际的媒体访问概率;3).选择传输长度:考虑MAQ传输延迟最大值与802.11芯片规定传输长度来通过Aggressiveness (acces prob.*trans. length)= exp(sojourn time of HOL pkt. of MAQ)得到传输长度。

3.4、EF-TCP

一种新颖简单的分析模型来计算流量限制拥塞窗口,提供TCP访问公平性。应用于WLAN无线STA与有线STA间上/下行TCP链路的经典网络拓扑模型[6]。

TCP上/下行带宽不对称问题:AP与多个STA竞争无线信道中,由于TCP中的延迟ACK机制使得某些大拥塞窗口的上行流不会频繁超时,其拥塞窗口大,吞吐量高;而某些小拥塞窗口的上行流频繁超时使得拥塞窗口变得更小。下行流频繁超时,拥塞窗口变小,吞吐量下降。

······

EF-TCP:研究的关键贡献是提出的分析模型考虑了变化的有线链路延迟连接,不同数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连接,以及使用延迟ACK机制场景。使用一个简单的控制模块使AP可以计算每个拥塞窗口的限制单个TCP连接,并更新接收器窗口的相应尺寸,提供公平的TCP 访问和高通道利用率。通过对MAC层协议的改进来提升WiFi性能在将来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课题,特别是TCP等在WLAN场景下的设计与实现具有进一步的研究策略与发展趋势。

4.小结

本文通过阅读文献,首先介绍了WiFi的应用以及特点,接着介绍了现阶段WiFi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讨论了集中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其结构与协议的设计上分析其特点。这些解决方案大多是基于DCF机制的协议层面的改进,所以我认为对于MAC协议的设计对于提升WiFi性能有着至观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R.A. Gupta and M.-Y. Chow,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overview and research trend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57, no. 7, pp. 2527–2535, 2010.

[2] S. Pilosof, R. Ramjee, D. Raz, Y. Shavitt, and P. Sinha, “Understanding TCP Fairness over Wireless LAN,” in Proc. IEEE Infocom ’03, April 2003.

[3] Sven Zehl, Anatolij Zubow and Adam Wolisz, “hMAC: Enabling Hybrid TDMA/CSMA on IEEE 802.11 Hardware,” Berlin, November 2016, TKN Technical Report TKN-16-0004.

[4] YH Wei, Q Leng, S Han, AK Mok, W Zhang, “RT-WiFi: Real-Time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Cyber-Physical Control Applications,” IEEE Real-time Systems Symposium , 2013 , 190 (190) :140-149.

[5] H Lee, S Moon, Y Yi, “A-DC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lay and Queue Length Based Wireless MAC,”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 2015 :2173-2181.

[6] F Keceli, I Inan, E Ayanoglu, “Fair And Efficient Tcp Access In Ieee 802.11 Wlans ,”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Networking Conference, 2008 :1745 - 1750.

通信工程专业综述

通行工程专业综述 通信是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传递。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话,手机,互联网甚至可视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 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应用的高级人才。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 2.主修学科: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主修学科学科: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通讯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及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讯、 1 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各类通讯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关系图 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 2 3.专业特点:专业特点:专业特点 (1)发展速度快;(2)应用范围广;(3)涉及知识领域广;(4)交叉学科领域广。 4.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发展前景: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发展前景:发展前景 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现在中国已经加入 WTO,这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通信工程专业优秀人才的短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间竞争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未来若干年,我国势必会更加重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三、目前通信专业的分类——选择通信的理由目前通信专业的分类——选择通信的理由——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 1、对数据通信的兴趣通信的兴趣、对数据通信数据通信可以说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在线电影都可以归结为数据通信。数据通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论文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摘要】本文简要就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方向、办法等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对建筑市场项目质量管理提供一些必要性的认识。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实行项目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节约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标就是确保项目各个节点、各个分项、分部工程均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实行项目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节约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标就是确保项目各个节点、各个分项、分部工程均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一概述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已被企业各级领导所认同。内抓现场质量领先,外抓市场名优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经营战略已被广泛采用,建筑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而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企业形象的窗口,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抓起。而项目质量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部提出抓工程质量要实行“两个覆盖”(即:要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和覆盖每一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是着重强调了抓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抓项目质量管理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层次,二是项目层次。以下就两个层次分别谈一谈对抓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 二质量管理的关健 2.1 抓项目质量管理必须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 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每个施工项目质量的总和代表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优质工程是企业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也是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劣质工程损害企业形象,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质工程的正面效应与劣质工程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一比一的对等关系,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可以说是“十誉不足,毁一有余”。企业为维护自身的形象,必须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南京桥梁项目部多年来抓工程质量管理---坚持“两个一个样”(即:工程大小一个样,重点非重点一个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完全证明了抓质量管理必须覆盖所有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

通信类开题报告范文.doc

通信类开题报告范文 通信类开题报告范文篇1: 一、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移动通信已成为当代通信领域内的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点技术。目前全球已具有相当规模的移动通信标准有GSM、CDMA和TDMA三大分支,每个分支都在抢占市场。全球无线技术各自为营,各厂商都在不断推出新技术,以迅速抢占行业标准的主导地位。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比现有无线技术更强大,但也将面积竞争和标准不兼容等问题。人们开始呼吁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以期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来解决兼容问题。国际电信联盟(ITU)目前已经开始研究制订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并已达成共识:把移动通信系统同其他系统(例如无限局域网,W-LAN,等)结合起来,产生4G技术,2010年之前使数据传输数率达到100Mbps,以提供更有效的多种业务。目前相互兼容移动通信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4G)已在业界萌动。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如果说3G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话,那么4G通信会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一种不需要电缆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这种新网络可使电话用户以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由于技术的先进性确保了成本投资的大大减少,未来的4G通信费用也要比2010年通信费用低。4G必然会取代3G,成为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技术,4G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移动通信事业前景。 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对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移动通信的终极目标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是移动通信发展史。本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史,和每个阶段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第三章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产生背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概念及特点,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系统;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所用的关键技术。 第四章第四代移动通信国内外发展态势。本章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思考和展望。本章主要介绍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第六章对本文主要的贡献和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二、文献综述: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逐步商业化之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相信不久的将来4G将将成为移动通信的主流,会使我们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论文是在经过多次查询和搜索,找到许多关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文献和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通过认真分析,总结概括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论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以及每个阶段的优缺点。主要详细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网络结构和系统。 技术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着重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不仅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软件无线电技术;智能天线与多处天线(MIMO)技术,智能天线可以提高信噪比,提升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系统整体造价;IPv6技术等。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综述 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搞好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本文拟对质量管理的涵义、发展历程及动向进行论述。同时,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改进新趋势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改进新趋势。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rends Student:XX Tutor:XX Abstract: Do a good job in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imag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a enterprise. Based on amounts of former works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 some main issues about the meaning of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have a summary of 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suggestion of some futur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Quality Management:;Development history;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引言:飞利浦电器公司总裁蒂默宣称: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反映了质量与社会、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质量已成为了效率、完美、合理和进步的同义词,“生活质量”的提出把质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1]。为了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人类对质量管理科学的研究和人类的质量管理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且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由于人类质量观念的不断更新也导致了质量管理新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及趋势,通过综述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通过比较目前各学者的研究,深入探讨未来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初步提出质量管理今后发展应克服的问题及建议。 1.质量管理发展理论回顾 1.1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先后形成了事后质量检验、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前质量预防等方法,也出现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手段。质量管理的发展持续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极大地丰富了产品市场,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

参考文献-工程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涛,丛培经.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3]吴涛,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培训讲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青出版社. 2002. [10]自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1]张金锁.工程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12]丛培经.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桑培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l4]蒲建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王要武.工程项目管理百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6]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7J顾慰藉.建设项目质量监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8]张毅.工程建设质量监督[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l9]王祖和.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0]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1]赵涛,潘欣鹏.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2]顾勇新,吴获,刘宾.施工项目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3]李三民.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4J陈乃佑.建筑施工组织[MJ.北京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5]许元龙.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26]郑海航.企业组织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7]许程洁,周晓静.建筑工程估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8]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电子与通信工程培养方案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掌握电子与通信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即基本理论要扎实,专业知识要宽广,要比大学本科提高一个层次。 (二)掌握解决电子与通信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三)了解电子与通信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这里技术现状是指电子与通信软、硬件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是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 (四)具有进行本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即能够进行电子与通信软、硬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创新。 (五)具有科研组织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六)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力。 二、研究方向 (一)通信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 研究高速信息网络流量控制、调度算法及协议,自组网络重构与自恢复技术,空天信息网络通信系统,IP电信系统平台及应用,光通信网络规划,云数据中心网络设计等。 (二)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 研究无线通信系统和协议,无线通信安全性机制,网络编码与协作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和发射机数学模型,智能天线技术等。 (三)数字信号及图像处理与识别 研究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器件、系统及其应用,智能信号处理专用芯片设计,数字图像处理、识别、传输及应用。 (四)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安全技术、通信与监控系统 研究音/视频实时压缩、编码、处理,加/解密等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软件

通信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综述

通信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通信技术在现代医学 中的应用。通信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的集中体现是远程医学的实现,本文对远程医学的发展及应用作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通信技术远程医学远程诊断 The Summary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modern medicine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role ,base on which we introdu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modern medicin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lemedicine are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medicine,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more detail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elemedicine and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elemedicine telediagnosis 1 引言 1.1 通信技术的发展 对于通信,最简单的理解,也是最 基本的理解,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方法。无论是现在的电话,还是网络,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实际还是人与人的沟通。从本质上说,通信也就是进行信息的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从远古时代的烽火传递战事情况,到现代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通信技术发展至今,已形成下面几种广泛应用的技术:(1)3G技术;(2)下一代网络(NGN);(3)宽带接入技术;(4)无线接入技术;(5)FTTH;(6)数字集群通信技术;(7)网络安全;(8)手机操作系统;(9)即时通信(Instantmessaging),此外,超3G 进入实质研究阶段,NGN标准研究也已取得 实质性突破。 1.2 通信的作用 信息通信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 平等的催化制剂,在诸多方面已体现出、并将愈来愈体现出其重要价值与作用所在。而通信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集中体现是应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医学和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 2现代通信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应用分类 2.1 远程医学的概念 远程医学是利用远程通讯技术,以双向传送资料、声音、图像的方式,从事医疗活动。资料传送包括病历、心电图、脑电图等;声音传送包括心音、呼吸音等;图像传送包 括X线片、C片、超声图像等。 2.2 远程医学的分类 按信息传送时间,远程医学可以分为同步实时和储存传送两类;按信息传送的距离,远程医学可以分为科室和科室之间、医院和医院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或者城市和

通信工程专业综述 0905076016

通信工程专业综述 前言: 时间飞逝,眨眼之间,大学的时光已经过去一半,我们将要迎来了大三时期的专业选择。记得刚入校时,老师就给我们上过专业的相关知识,两年的时间里系里也分阶段给我们上了专业导论课,我们渐渐对本系的三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系共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和通信工程三个专业,学生大一时按大类入学,大三第一学期面临专业选择。在今天即将面对专业的选择时刻,经过平时对各个专业的学习、了解以及导论课老师们介绍,再综合自己的各方面因素,我毅然决定选择通信工程专业。随着各种新的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下面我就个人而言分别介绍通信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三个专业主干课程的了解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主要偏理论。自动化的主干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等。通信工程的主干课程和电子信息有相似之处,有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小结:结合主干课程的开设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我还是比较适合通信工小结程这个专业的。 二、通信工程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三、通信工程专业的分析 通信是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传递。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话、手机、互联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毕业论文.docx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浅析全面质量管理 院系名称:院系名称:经管系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二)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校名称:学校名称:河南质量工程学院 2010 年 12 月 29 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摘要 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大部分产品已处于买方市场,人们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挑剔;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购买商品的标准逐步从“价廉”向“物美” 转变。在这种宏观环境中,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把握好产品质量关。产品质 量管理应是对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管理。正如“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 是生产出来的”所以说,只有做好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 产品质量的检验合格。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 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实施计划。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关键词 核心 存在的问题

影响因素 1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rich products, most product has a buyer's market, people buy goods is more and more captious; Meanwhile people life level also increased quickly, buy goods from the standard gradually to "affordable" price "transformation. In this macro environment, enterprise to long survive, must grasp the good quality of products.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tracking management. As the "product quality is not inspection to come out of, but production comes out" say so, only making goods production every link of qua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ssure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fie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emphasizes dynamic quality, always constantly seeking to improve, but it has no standardized, no unified standard.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an succeed, the key is to a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nn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our enterprise and formulate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Keyword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re problems Influence factors : 2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目录 摘要··································································································································· 1 1 绪论·································································································································· 4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开题报告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一)建筑工程质量理管国内外现状 欧洲是质量管理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现代质量管理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从欧共体到欧盟,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人们认识到,质量已成为全世界的任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质量有了可比性,也使产品、过程、体系有了可比的质量。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还要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其竞争力。因此,欧洲企业不满足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还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更高要求的质量体系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永恒的话题。建筑工程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某一时期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建筑,它是一门艺术,代表某一民族的文化特征,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以及民族形象。从这种意义上讲,工程质量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涉及多个学科。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发第9l号主席令公布《建筑法》,并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建筑法》第三条规定:“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就是确保其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各项特性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法》,2000年1月30口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第27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2000年1月10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促使工程建设企业建立了完善企业的质量责任制,明确企业和各项目、建设、生产各环节的质量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严格按照建没程序、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建没合同约定履行质量保证职责,大大促进了我国工程质量的提高。 所谓质量管理,是指“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能”它包括质量方针、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质量管理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质量检

通信工程专业综述(1)

通信工程专业综述 大学二年级的课程学习即将结束,我也不得不做出选择,在系里开设的三个专业中选择的专业方向。就目前而言,上完专业导论课之后,倾向通信工程专业。 通信及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工程(也作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Commu ni cati on Engineering )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 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沿、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技术、通信与通信技术、通信与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以基本的点对点通信为例,通信系统的组成(通常也称为一般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的作用是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如电话系统中电话机可看成是信源。信源输出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所谓基带信号是指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其特点是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具有低通形式,。根据原始电信号的特征,基带信号可分为数字基带信号和模拟基带信号,相应地,信源也分为数字信源和模拟信源。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频谱搬移的场合,调制是最常见的变换方式;对传输数字信号来说,发送设备又常常包含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等。 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甚至还可以包含某些设备。图中的噪声源,是信道中的所有噪声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统中其它各处噪声的集合。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 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The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Bidding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Abstract: Dividing the bidding document into technical bidding and commercial bidding and scoring them respectively, then evaluating and awarding the bidding according to soma principles and the fixed procedures and it m ay be the promising solution to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d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bidding; procedure。 正文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

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1.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1.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1.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1.5. 环境适应性

文献综述-海洋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海洋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学院: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起迄日期:

一、前言 海洋通信在海洋发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艘艘船舶航行在茫茫大洋上,随时可能遇到危险需要救助,这时海洋通信技术和设备就发挥重大作用,就体现出了海洋通信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二十世纪初无线电报通过点火花式发射机产生高频振荡电波向外传播,开创了现在海洋通信系统的新创元。海洋通信系统传递的信息内容和技术手段,与陆地的其他通信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海洋环境和资源调查获得的数据,要技术传送到数据中心(包括海洋资料中心和海洋预报中心) ②海洋预报信息要适时地传递给海上活动的船只、平台和其他海上活动人员,以避开恶劣海况,保障安全。 ③对海上船只和其他海上设施调度指挥信息的及时传递。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百余年,海洋通信技术和设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海洋通信系统也经历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 二、主题 此次设计主要是通过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海洋通信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未来海洋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方案。所以通过网络(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6b8460256.html, /Article/CJFDTotal-GLKW199606255.htm)和刘国平老师编著的《船舶电气与通信》、《船舶无线电通信和安全航行设备》、《2008-2009年船舶通信导航论文集,》找到关于其中海洋通信、船舶通信的部分并认真研读,仔细发掘其中关于海洋通信发展的历程和设备及技术的变迁。然后根据海洋发展的现状和要求,提出未来海洋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设备发展的方向的方案并对其进行严谨的可行性、实用性分析,最后定稿。 三、总结 对于本毕业设计,首先要海洋通信的概念和海洋通信的要求、作用和设备以及其利弊,还要熟悉各个时代海洋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对海洋通信技术进行研究。以培养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为自己以后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8-2009年船舶通信导航论文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国平.船舶电气与通信[M]. [3] 交通部船舶检验局.船舶无线电通信和安全航行设备[M].1998. [4] 刘国平.海洋渔业船舶GPS导航通信系统[J].渔业现代化,1997(6) [5] 张乃通,张中兆,李英涛.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6] 曹志刚等,现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XX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一、前言部分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现行标准体系中的主流体系,它对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能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质量标准,ISO9000等标准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过程要求,适用于以企业为代表的各类组织的管理和运作,也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工具。本文综述主要探讨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二、主题部分 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运用系统概念和方法将质量管理涉及到的各阶段、各环节的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和权限明确而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中小企业属于生产性机构,而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取决于四个方面的要素,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生产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等。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是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明确管理职责的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 (二)规定企业的质量目标。 (三)确定企业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四)进行企业的质量评审。 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其二是信息资源管理。 其三是物质资源管理。 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企业产品实现过程可以用企业产品质量环来表示。企业产品质量环,是指从识别消费者的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各阶段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这个概念模式,存在于整个企业管理和企业产品的过程中,包括消费者意见汇总过程、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 测量、分析与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一个有效的自我完善机制,以识别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适应这个要求,企业需要做测量、分析与改进工作,开展内部质量审核。 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贯彻脱离了组织战略的管理体系,使体系运行流于形式主义。 ISO标准作为管理类标准,既是科学的体现,又渗透一定的文化痕迹,有一个与本组织具体情况相结合的问题。现在不少获证企业求证心切照搬照抄标准或“范本”条款,体系文件是按照标准条款展开表述的,而不是按照企业业务过程的固有规律展开描述的,加之监督和审核活动,强化了标准的制约功能,使得管理体系变的缺乏生气。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形式主义下活动,审核员已经成为“文件要素的审核的熟练工种”。 2.认证证书成了“假文凭”,管理体系退化。

网络工程专业文献综述

网络工程专业文献综述 【摘要】: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等专业的基础上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的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关键词】:科学基础、基本理论、实践训练。 导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产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信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面对信息网络产业的这种发展机遇与挑战,需要大力开展网络工程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网络工程专业各类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1.网络工程专业的概念 网络工程专业是讲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及应用知识。网络工程专业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级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2.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 2.1成立背景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从专业定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都反映出是面向网络工程建设的专业。在教育界对此专业设置的定名和内涵有不同的意见:应当设置为技术内涵更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还是限于网络工程建设的专业。目前,部分大学再不能更改专业名称的前提下,已经开始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适应更广泛的需要[1]。 2.2发展现状 2.2.1取得的成绩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专业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网络技术人才,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规模上,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从原来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为各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2.2.2应用领域日渐广泛 网络工程出现之初,是为了满足计算机在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但是在今天,网络工程的应用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张。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生活中的很多工作都开始由网络来完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一来,网络工程就必须通过技术的更新来实现应用领域的拓宽。 2.3存在的问题 与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能力培养区分度较小,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办学特色不明显。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其中光是专业基础和知识就涉及计算机基础理论、通信原理和网络原理等各个方面。起初,大多数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是简单采用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完全相同或相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完全相同。如何确定专业能力需求和知识体系,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4G通信技术综述

4G通信技术综述 近年来,第三代通信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我国通信领域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积极发展我国通信技术,重视第四代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4G与3G相比较,具有安全性高、智能人性化以及传输速度快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互联通信的需求。文章简单地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技术,阐述了4G相关技术的主要用途,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相关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标签: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综述 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4G的基本定义 4G通信技术又被人们称之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其不仅非对称数据传输能力能够超过2Mbit/s,数传率高达100Mps。同时还兼具自动切换功能,能够实现不同速率之间的自动切换,从而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并达到兼容的目的。此外,4G通信技术实现了我国通信技术史上的首次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从而为移动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移动服务。其中包括4大部分,一是移动宽带系统;二是宽带无线固定接入;三是宽带无线局域网以及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在这些无线平台以及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4G通信技术一方面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无线服务,以及信息通信和数据采集外,另一方面还具有定时定位、远程控制等全方面的功能。 1.2 4G的研发背景 当前我国3G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与2G通信技术相比,3G通信技术灵活性更佳,速度更快,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多媒体的需求。然而3G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为人们带来全新的通信感受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3G通信技术通信速率低下,灵活性不足,以及无法真正实现不同频段、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无缝漫游,并无法为用户提供动态范围内多速率的业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这些压力,许多公司为了更好的发展通信事业,已经开始研究第四代概念通信系统。该系统与3G通信相比,一方面应当全面提高运行速率和灵活性,并配备更好的兼容性,从而有效的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接入网络。另一方面为了将核心基础设施通过开放式接口共享給不同的网络运营商以及服务供应商,应当建立一个为客户服务的开放性平台,该平台具有比传统封闭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性能更高的优势。 1.3 4G移动系统网络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