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工艺学课后习题

合成工艺学课后习题
合成工艺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对于均相反应体系,搅拌器的作用主要是__加速传热_;对于非均相反应体系,搅拌器则有___加速传热和____传质_ _的双重作用。

2、工业上合成树脂的干燥方法,主要是_气流干燥机沸腾干燥_ 。当树脂含有机溶剂时,或粉状树脂对空气的热氧化作用敏感时,则用加热的____氮气_ _作为载热体进行干燥;

3、工业上当合成树脂含水时,通常用加热的_____空气_ _作为载热体进行干燥;

二、选择题

1、对于低粘度聚合物的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D)搅拌器。

A、锚式

B、平浆式

C、螺带式

D、旋浆式

2、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二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非常相近,可通过(`C)的方法进行分离。

A、闪蒸

B、水蒸气蒸馏

C、萃取精馏

D、减压蒸馏

3、对于高粘度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的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C )搅拌器。

A、锚式

B、平浆式

C、螺带式

D、旋浆式

三、判断题

1、聚合物的形态可能是坚硬的固体物、高粘度熔体或高粘度溶液,所以不能用一般的产品精制方法如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精制。(对)

2、经分离操作的合成橡胶,含水量40%-50%,可以用气流干燥或沸腾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错)

3、一般潮湿的合成橡胶胶粒采用箱式干燥机或挤压膨胀干燥机进行干燥。(对)

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一、填空题

1、从油田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2、石油裂解生产烯烃时,液态烃在高温裂解区的停留时间仅为0.2-0.5s,目的是为了减少副反应、提高烯烃的收率。

二、选择题

1、石油裂解气经精制分离得到的主要产品中,丙烯收率为( D )。

A、25%~26%

B、11%~12%

C、29%~30%

D、16%~18%

2、石油裂解气经精制分离得到的主要产品中,乙烯收率为(A)。

A、25%~26%

B、11%~12%

C、29%~30%

D、16%~18%

3、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二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非常相近,可通过(` C)的方法进行分离。

A、闪蒸

B、水蒸气蒸馏

C、萃取精馏

D、减压蒸馏

三、判断题

7、白胶是由( C )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得的。

A、丙烯酸甲酯

B、醋酸乙烯酯

C、甲基丙烯酸甲酯 D·丙烯酸乙二醇酯

8、乳液聚合的主要场所是( A )。

A、胶束

B、增容胶束

C、单体液滴

D、单体分子

9、自由基聚合中,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分子量的聚合是(B)。

A、本体聚合

B、乳液聚合

C、悬浮聚合

D、溶液聚合

10、自由基聚合中,悬浮聚合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时,可以选用(D)做分散剂。

A、聚乙烯醇

B、羟丙基纤维素

C、明胶

D、碳酸镁

11、用无机粉末做分散剂的自由基悬浮聚合结束后,用( B)洗涤以除去分散剂。

A、稀碱

B、稀酸

C、去离子水

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2、BPO常常和( C )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于自由基聚合。

A、亚硫酸钠

B、硫代硫酸钠

C、二甲苯胺

D、硫酸亚铁

三、判断题

1. 氯乙烯乳液聚合过程中,向单体进行链转移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其乳液过程中

不加任何分子量调节剂。(对)

2、与自由基聚合反应不同,阴离子聚合过程中溶剂以及溶剂中的少量杂质不会

影响链增长过程,而使影响反应速度和链增长的模式。(对)

第四章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一、选择题

1、α-烯烃中唯一能用阳离子聚合的单体是( C)。

A、丙烯

B、氯乙烯

C、异丁烯

D、乙烯

2、不能作为阴离子溶液聚合溶剂的是(D )

A、四氢呋喃

B、吡啶

C、乙二醇甲醚

D、己烷

3、高活性Ziegler-Natta催化剂中镁离子起了很大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增加了活性中心的数目

B、提高了活性钛中心的稳定性

C、提高了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D、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窄

二、判断题

1、与自由基聚合反应不同,阴离子聚合过程中溶剂以及溶剂中的少量杂质不会影响链增长

过程,而使影响反应速度和链增长的模式。(对)

2、用于丙烯聚合的三代催化剂中,在工业生产中第一代和第二代催化剂所得聚合物必须进行催化剂脱活与脱除金属离子的操作工序。(对)

3、Ziegler-Natta第一代催化剂体系催化效率低、但产品的等规指数很高。(错)

4、配位聚合催化剂都含有金属化合物,当催化剂效率低于1g钛生成聚合物2×104g时,须经脱灰处理,以免聚合物中含灰分量过高,而影响其电性能、耐老化性、染色性等。(对)

5、配位聚合脱除未反应单体后的物料可以加入甲醇、乙醇、异丙醇来破坏催化剂的活性达到脱灰的目的。(对)

第五章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一、选择题

1、俗称电木粉的树脂是( A)。

A、酚醛树脂

B、环氧树脂

C、脲醛树脂

D、聚酯树脂

2、俗称为电玉粉的树脂是(C)。

A、酚醛树脂

B、环氧树脂

C、脲醛树脂

D、聚酯树脂

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聚酰胺或聚酯纤维的消光剂(D )

A、钛白粉

B、锌白粉

C、硫酸钡

D、醋酸钙

二、判断题

1. 界面缩聚方法对单体的活性没有要求,适用于一般的2-2官能团单体。(错)

2.溶液缩聚适用于熔点过高,易分解的单体的缩聚。(对)

3. 在溶液缩聚过程中单体与缩聚产物均呈现溶解状态时称为均相溶液缩聚。(对)4.缩聚物大品种聚酯、聚酰胺以及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等都是用熔融缩聚法进行工业生产的。(对)

5. 在聚酯生产中那个如果用二元酸与二元醇直接缩合可用质子酸或路易士酸作催化剂,但碱性催化剂主要用于高温酯化反应,以减少不适当的副反应。(对)

6.在聚酯生产中,如果用酯交换反应合成聚酯则用弱碱盐作为催化剂,例如醋酸锰、醋酸钴等。(对)

7.纯粹的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经熔融纺丝得到的合成纤维制成织物后,具有强烈的光泽,一般加入钛白粉和硫酸钡等消光剂来改善。(对)

第六章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产工艺

一、填空题

1、高密度聚乙烯的英文缩写是(B)

A、PE

B、HDPE

C、LDPE

D、HIPE

三、判断题

1. 塑料中密度最高者为聚四氟乙烯。(对)

2. 热固性塑料的长期连续使用温度一般在100℃以上,加有无机填料的却可在150℃长期使用,一些热固性耐高温聚合物的连续使用温度已达300℃左右。(对)

第九章通用塑料

一、填空题

1.将试样置每小时升温50℃的等速升温烘箱中,试样上置测试用金属针,面积为一平方毫米,负荷为50N。金属针刺入塑料深度为1mm时的温度为维卡耐热温度。

2. 悬浮聚合生产的聚氯乙烯颗粒的大小与形态,主要取决于所用分散剂,可分两类,即主

分散剂与辅助分散剂。主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颗粒的大小。辅助分散剂的作用是提高孔隙率。

二、选择题

1、工业生产高密度聚乙烯一般不采用以下( D)聚合方法。

A、淤浆聚合法

B、溶液聚合法

C、气相聚合法

D、悬浮聚合法

2、低密度聚乙烯分子每1000个碳原子约有8-40个支链,它主要由于自由基聚合过程中(A)。

A、发生分子内链转移而产生

B、发生分子间链转移而产生

C、共聚α-烯烃所引入

D、反应压力过高引起的

3、聚乙烯可在本体、乳液或悬浮液中用氯气进行氯化以制得氯化聚乙烯,可用作聚氯乙烯改性剂,并提高PVC的抗冲击强度的氯化聚乙烯一般含氯量为多少(B)

A 、10%-25% B、25%-40%,C、40%-60%,D、60%-75%

4、苯乙烯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机理聚合为聚苯乙烯以及共聚物。但最具有实际工业意义的是(A)

A、自由基聚合

B、阴离子聚合

C、阳离子聚合

D、配位聚合

5、在生产PVC树脂中加入苯甲醚的叔丁基、羟基衍生物属于哪种添加剂(D)。

A、链终止剂

B、链转移剂

C、防粘釜剂

D、抗鱼眼剂

三、判断题

1. 乙烯高压聚合过程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降低,所得聚乙烯分子中长支链数目减少。(错)

2.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控制产品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必须加适当量的分子量调节剂,可用烷烃、烯烃、氢、丙酮等。(对)

3. 高压法生产聚乙烯管式反应器一般分为二段,第一段为聚合引发段,需加热达到引发剂或氧发生引发聚合作用的温度。第二段为冷却段,但温度不应低于130℃,以防止聚乙烯凝固。(对)

4.乙烯于高压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时,产品密度较低的原因是由于聚合反应中发生分子间链转移,从而产生支链所致。(错)

5.聚乙烯用作塑料时,通常仅加入少量的抗氧化剂,其作用有二,一是防止成型加工时热氧化降解,二是防止长期使用过程中老化。(对)

6. 聚丙烯的生产中使用第三代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免去脱除催化剂和脱除无规聚丙烯的工序,大大简化生产工艺过程。(对)

第十章工程塑料

一、填空题

1、工程塑料的品种很多,目前较为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其产量和使用范围来划分,可分_通用工程塑料_和__特种工程塑料_两大类。

2、通用型工程塑料的使用温度一般在_100-150_℃,而特种工程塑料,可高

达__200_℃。

3、大分子主链中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团(-CONH-)的一大类聚合物,统称为_聚酰胺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尼龙1010合成中常采用的分子量调节剂是(D)。

A、醋酸铜

B、丙烷

C、氢气

D、精癸二酸

三、判断题

1. 以异氰酸酯为例,ONC-R1-NCO中的R1若为脂肪族链,则制得的聚氨酯材料光稳定性好,不变黄,芳香族链则变黄。(对)

第十二章合成纤维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1、低温丁苯乳液聚合中,下列不能作为其乳化剂的是(D)。

A、松香皂

B、萘磺酸盐

C、脂肪酸盐

D、低分子量聚乙二醇

三、判断题

1.、采用50℃高温乳液聚合时,乳化剂不宜采用歧化松香酸皂,因为在此温度下,易着色,且反应速率较慢。(对)

2、在丁苯橡胶聚合中,采用高温法通常不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故不必加入活化剂、螯合剂及脱氧剂。(对)

3、顺丁橡胶在工业合成中可以利用甲苯-庚烷混合溶剂的组成来调节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对)

金属工艺学课后答案

金属工艺学课后答案 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 答:试样单位截面上的拉力,称为应力,用符号ζ表示,单位是MPa。 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用符号ε表示。 2、画出低碳钢拉伸曲线图,并指出缩颈现象发生在拉伸图上哪一点?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是否表示试样没有发生塑性变形? 答:b 点发生缩颈现象。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试样并不是没有发生塑性变形,而是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3、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断它的变形性质? 答: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因为当时钟停止时,钟表发条恢复了原状,故属弹性变形。 4、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各适用于何种场合。下列情况应采用哪种硬 度法测定其硬度? 答:布氏硬度法:(1)优点:压痕面积大,硬度值比较稳定,故测试数据重复性好,准确度 较洛氏硬度法高。(2)缺点:测试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3)应用:硬度值HB 小于450 的毛坯材料。 洛氏硬度法:(1)优点:设备简单,测试简单、迅速,并不损坏被测零件。 (2)缺点: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对组织偏析材料尤为明显。 (3)应用:一般淬火件,调质件。 库存钢材——布氏硬度锻件——布氏硬度 硬质合金刀头——洛氏硬度台虎钳钳口——洛氏硬度。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含义和单位是什么? ζ:强度,表示材料在外加拉应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单位MPa。 ζs:屈服强度,指金属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单位MPa。 ζb:抗拉强度,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可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单位MPa。 ζ0.2:屈服强度,试样在产生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单位MPa。 ζ-1:疲劳强度,表示金属材料在无数次的循环载荷作用下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单位MPa。 δ:伸长率,试样产生塑性变形而发生破坏是的最大伸长量。 αk:冲击韧性,金属材料在一次性、大能量冲击下,发生断裂,断口处面积所承受的冲击功,单位是J/cm2 HRC:洛氏硬度,无单位。 HBS:布氏硬度,无单位。表示金属材料在受外加压力作用下,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HBW:布氏硬度,无单位。 1、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晶粒越细小,ζb、HB、αk 越高;晶粒越粗,ζb、HB,、αk,、δ下降。 2、什么是同素异晶转变?试画出纯铁的冷却曲线,并指出室温和1100℃时的纯铁晶格有什 么不同? 答:随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

化工工艺学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思考题(第一章) 1 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就是什么? 2 化学工艺学的研究范畴就是什么 3 简述石油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 4 利用合成气可以合成哪些产品 5 您觉得应该如何来学习该门课程? 6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有何不同? 思考题(第二章) √1 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与煤就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2生物质与再生资源的利用前景如何? 3 何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就是如何组织的。 4 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 5 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与选择性两个指标? 6 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7 在天然气开采中,有时可获得含有C6~C8烃类的天然汽油,为了改善其辛烷值,用蒸馏塔除去其中的轻组分。如果天然汽油、塔顶馏出物与塔底中等辛烷值汽油的摩尔百分数组成为: 物料名称天然汽油中等辛烷值汽油塔顶馏出物 1、C6H14 25 0 60 2、C7H16 25 21、5 30 3、C8H18 50 78、5 10 假设它们的密度为0.8g/cm3,那么,从5000桶天然汽油中能生产出多少吨中等辛烷值汽油?(1桶= 42 US加仑, 1US加仑=3、78541dm3, 1dm3 =103cm3) 8 某蒸馏柱分离苯-甲苯混合物,其质量组成各占50%,进料流量为10000kg/d,从柱顶冷凝器回收的产品含95%苯;柱底馏出物含95%甲苯。离开柱顶进入冷凝器的产物蒸气流量就是8000kg/d,全部冷凝为液体后,部分产品作为回流液返回蒸馏柱的上部,其余取出即为产品。求回流与取出产品量之比。 在一个加氢裂化器中,较大分子烃经加氢裂解成较小分子烃。已知输入与输出的烃类组成为: a) 烃类输入输出 b) C5H12 10 mol% c) C6H14 40 mol% d) C7H16 20 mol% e) C12H26 100 mol% 30 mol% (1)每100 kmol原料烃可生产出多少C5~C7烃产品? (2)每100 kmol原料烃消耗多少氢气? (3)如果原料烃的密度就是0.9 g/cm3,输出烃的密度就是0.8 g/cm3,那么每输出10 m3的烃物料需要输入多少m3原料烃? 9 假设某天然气全就是甲烷,将其燃烧来加热一个管式炉,燃烧后烟道气的干基摩尔组成为86、4%N2、4、2%O2、9、4%CO2。试计算天然气与空气的摩尔比,并列出物料收支平衡表。 10 在高温下裂解天然气可获得炭黑与含氢的裂解气。已知天然气的体积组成为82、3%CH4、8、3%C2H6、3、7%C3H8与5、7%N2,产生的炭黑可以视为纯碳,裂解气含60、2%H2、23、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册课后答案精选版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册 课后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说明σS 、σ0.2 、σb、σ-1 、δ%、αk、45-50HRC、300HBS的名称含义 答案:见教材。45-50HRC表示洛氏硬度为45-50;300HBS表示布氏硬度为300. 2、解释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答: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变:物体受力产生变形时,体内各点处变形程度一般并不相同。用以描述一点处变形的程度的力学量是该点的应变。为此可在该点处到一单元体,比较变形前后单元体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1、说明晶粒粗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塑性和韧性越好。 因为晶粒越小,晶界越多。晶界处的晶体排列是非常不规则的,晶面犬牙交错,互相咬合,因而加强了金属间的结合力。工业中常用细化晶粒的方法来提高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称为细晶强化。 晶粒的大小与过冷度和变质处理密切相关: 过冷度:过冷度越大,产生的晶核越多,导致晶粒越细小。通常采用改变浇注温度和冷却条件的办法来细化晶粒。 变质处理:也叫孕育处理。金属液中晶核多,则晶粒细小。通常采用浇注前添加变质剂的办法来促进晶核产生,以拟制晶粒长大。 2、你如何理解相与组织,指出Fe -C状态图中的相与组织。 相与组织 相是指材料中结构相同、化学成分及性能同一的组成部分,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分开。“相”是合金中具有同一原子聚集状态,既可能是一单相固溶体也可能是一化合物;组织一般系指用肉眼或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材料内部所具有的某种形态特征或形貌图像,实质上它是一种或多种相按一定方式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整体的总称。因此,相与组织的区别就是结构与组织的区别,结构描述的是原子尺度,而组织则指的是显微尺度。 合金的组织是由相组成的,可由单相固溶体或化合物组成,也可由一个固溶体和一个化合物或两个固溶体和两个化合物等组成。正是由于这些相的形态、尺寸、相对数量和分布的不同,才形成各式各样的组织,即组织可由单相组成,也可由多相组成。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是人们把在合金相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原料加工、设 备、工艺流程)。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 3、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石油中的化合物可 以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大类。 4、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5、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SO2的制取和净化)、(SO2氧化成SO3)和SO3的吸收。 6、各族烃类裂解反应的难易顺序为(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7、CO变换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 8、隔膜法电解食盐水工艺的主要产品是(NaOH和Cl2)。 9、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10、催化剂一般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 11、半水煤气是以空气和水蒸气作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和N2)。 12、转化率是针对(反应物)而言的;选择性是针对(目的产物)而言的;收率等于转化率与选择性之 积。 13、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聚合而得,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相同)。 14、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15、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乙烯、丙烯和(丁二烯),三苯指苯、甲苯和(二甲苯)。 16、SO2氧化成SO3的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降低温度)、(提高压力)有 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7、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H2+3N2→2NH3,该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 18、分子发生热裂解反应,反应温度最高的是(乙烷)。 19、硫铁矿焙烧工艺中(硫酸化焙烧)是用来回收中钴、铜、镍等有色金属的。 20、块状原料煤一般用固定床气化炉。加料位置在(上部),气化位置在(中部)。 21、氧氯化最典型的应用是(乙烯制氯乙烯)。 22、煤干馏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 23、煤气化过程中温度最高的是:(氧化层)。 24、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生成尼龙-66,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不相同)。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p11) 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 答:应力是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应变是试样在应力作用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2.缩颈现象 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 缩颈发生在拉伸曲线上bk段。 不是,塑性变形在产生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4.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用哪种方 法检查其硬度 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 锻件台虎钳钳口 洛氏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氏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氏法高。;迅速,因压痕小,不损伤零件,可用于成品检验。其缺点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硬质合金刀头,台虎钳钳口用洛氏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和锻件用布氏硬度法检验。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抗拉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 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s屈服点它是指拉伸试样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σ2.0规定残余拉伸强度 σ1-疲劳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 在应力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σ应力它指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a K冲击韧度它是指金属材料断 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韧性。HRC 洛氏硬度它是指将金刚石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力,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HBS 布氏硬度它是指用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金属的布氏硬度。 HBW 布氏硬度它是指以硬质合金球为压头的新型布氏度计。 第二章(p23) (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 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 答: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愈细,其强度、硬度愈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细化铸态晶粒的主要途径是: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2章化学工艺基础 2-3何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答: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教材上有2个例子。 2-4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 答:循环流程的特点:未反应的反应物从产物中分离出来,再返回反应器。 循环流程的优点:能显著地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系统排放量,降低了原料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流程的缺点:循环体系中惰性物质和其他杂质会逐渐积累,对反应速率和产品产率有影响,必须定期排出这些物质以避免积累。同时,大量循环物料的输送会消耗较多动力。 2-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百分率。 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在复杂反应体系中,选择性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有副反应的体系,希望在选择性高的前提下转化率尽可能高。但是,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2-6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三个基本特征: ①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②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 ③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⑵改进操作条件。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过程,发展新的化工技术。⑷催化剂在能源开发和消除污染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生产中必须正确操作和控制反应参数,防止损害催化剂。 催化剂使用时,必须在反应前对其进行活化,使其转化成具有活性的状态,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活化,才能保证催化剂发挥良好的作用。 应严格控制操作条件:①采用结构合理的反应器,使反应温度在催化剂最佳使用温度范围内合理地分布,防止超温;②反应原料中的毒物杂质应该预先加以脱除,使毒物含量低于催化剂耐受值以下;③在有析碳反应的体系中,应采用有利于防止析碳的反应条件,并选用抗积碳性能高的催化剂。 在运输和贮藏中应防止催化剂受污染和破坏;固体催化剂在装填时要防止污染和破裂,装填要均匀,避免“架桥”现象,以防止反应工况恶化;许多催化剂使用后,在停工卸出之前,需要进行钝化处理,以免烧坏催化剂和设备。 2-10假设某天然气全是甲烷,将其燃烧来加热一个管式炉,燃烧后烟道气的摩尔分数组成(干基)为86.4%N2、4.2%O2、9.4%CO2。试计算天然气与空气的摩尔比,并列出物料收支平衡表。 解:设烟道气(干基)的量为100mol。 反应式:CH4 + 2O2 CO2+ 2H2O 分子量:16 32 44 18

(完整版)金属工艺学_邓文英_第五版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副本.

第一章(p11) 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 答:应力是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应变是试样在应力作用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 2.缩颈现象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缩颈发生在拉伸曲线上bk 段;不是,塑性变形在产生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4.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检查其硬度? 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 锻件台虎钳钳口 洛氏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氏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氏法高。;迅速,因压痕小,不损伤零件,可用于成品检验。其缺点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 硬质合金刀头,台虎钳钳口用洛氏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和锻件用布氏硬度法检验。 第五题 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抗拉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s屈服点它是指拉伸试样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σ2.0规定残余拉伸强度 σ1-疲劳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应力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应力它指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a K冲击韧度它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韧性。 HRC 洛氏硬度它是指将金刚石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力,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 HBS 布氏硬度它是指用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金属的布氏硬度。 HBW 布氏硬度它是指以硬质合金球为压头的新型布氏度计。 第二章(p23) (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 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 答: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愈细,其强度、硬度愈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1)

《化工工艺学》 一、填空题 1. 空间速度的大小影响甲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2. 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 3. 芳烃系列化工产品的生产就是以苯、甲苯和 二甲苯为主要原料生产它们的衍生物。 4. 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5. 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碱洗法和乙醇胺水溶液吸附法。 6.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其原始活性组分是,需经还原生成才具有活性。 7. 按照对目的产品的不同要求,工业催化重整装置分为生产芳烃为主的化工型,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主的燃料型和包括副产氢气的利用与化工燃料两种产品兼顾的综合型三种。 8. 高含量的烷烃,低含量的烯烃和芳烃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9. 氨合成工艺包括原料气制备、原料气净化、原料气压缩和合成。

10.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只是物理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得到的轻质燃料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 11. 变换工段原则流程构成应包括:加入蒸汽和热量回收系统。 12. 传统蒸汽转化法制得的粗原料气应满足:残余甲烷含量小于0.5% 、(H2)2在 2.8~3.1 。 13. 以空气为气化剂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称为空气煤气。 14. 低温甲醇洗涤法脱碳过程中,甲醇富液的再生有闪蒸再生、_ 汽提再生 _、_热再生_三种。 15.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压。 16. 有机化工原料来源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农副产品。 18. 乙烯直接氧化过程的主副反应都是强烈的放热反应,且副反应(深度氧化) 防热量是主反应的十几倍。 19. 第二换热网络是指以_ _为介质将变换、精炼和氨合成三个工序联系起来,以更合理充分利用变换和氨合成反应热,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0. 天然气转化制气,一段转化炉中猪尾管的作用是

化学工艺学1~5章部分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2-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阿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答:石油化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产品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90%左右的有机化工产品上游原料可归结为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和甲醇。其中的三烯主要有石油制取,三苯、萘、甲醇可有石油、天然气、煤制取。 2-2生物质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前景如何? 答:生物质和再生能源的市场在短期内不可能取代,传统能源的市场,但是在国家和国际政策的指引下,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中,可以发现新能源在开始慢慢进入试用阶段,在石油等传统资源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开发新能源也是势不可挡的,那么在我国生物质作现阶段主要仍是燃烧利用,但是越来越的的研究开始往更深层次的利用上转变,估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生物质能源会开始慢慢走入人们的视线2-3何谓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答: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称为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组织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如“洋葱”模型。 2-4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 答:循环流程是指未反应的反应物从产物中分离出来,再返回反应器。循环流程的主要优点是能显著地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系统排放量,降低了原料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其缺点是动力消耗大,惰性物料影响反应速率及产品收率。 2-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何谓收率?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用X表示; 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S表 示; ;收率。 原因: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产副产物的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化为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愈多原料浪费,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因此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指标。在化工生产中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2-6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催化剂有三个基本特征: 1;催化剂是参与反应的,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2;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3;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起到的作用:催化剂能够提高正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催化剂可以使反应向需要的方向进行。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即活

化学工艺学试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查课期末试题 班级:08化工(1)班学号:08003028姓名:李强 1.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答: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向大型化、综合化、精细化发展;3、多学科合作、技术密集型生产;4、重视能量合理利用、积极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6、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2.什么是转化率?什么是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 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1、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 或百分率,用符号X表示。定义式为X=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的起始量对于循环式流程转化率有单程转化率和全程转化率之分。 单程转化率:系指原料每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XA=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反应器进口物料中组分A的量 =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循环物料中组分A的量全程转化率:系指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到离开该系统所达到的转化率 XA,tot=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 2、选择性:用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 反应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 定义式S=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的转化总量 或S=实际所得的目的产物量/按某反应物的转化总量计算应得到的目的产物理论量 3、因为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成副产物的 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变成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许多原料浪费了。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 3.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 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1、基本特征包括: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止时,催化剂本身未 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因此催化剂在生成过程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即加速反应),但不能改变平衡;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2、作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改进操作条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

化学工艺学思考题和部分答案

《化学工艺学》 第二版 米田涛主编 部分思考题答案

课后习题 增加部分英语题型专业(词汇) 催化裂化,catalytic cracking 加氢裂化,hydrocracking 延迟焦化,delayed coking 凝析油(Natural gasoline)、 石脑油(Naphtha)、 轻柴油(Atmospheric gas oil)、 粗柴油(Vacuum gas oil)、 加氢裂化尾油(Hydrogenated tail oil) 苯(Benzene, ), 甲苯(Toluene, ), 二甲苯(Xylene, ); 乙烯,ethylene 丙烯,propylene 丁二烯,butadiene 邻二甲苯(Ortho-xylene,)、 对二甲苯(Para-xylene,)、 间二甲苯(Met-xylene,) 聚乙烯, polyethylene; 聚氯乙烯, polyvinylchlorid 聚苯乙烯, polystyrene

第三章 3-1根据热力学反应标准自由焓和化学键如何判断不同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程度、可能发生的裂解位置及裂解产物;解释烷烃、环烷烃及芳烃裂解反应规律。造成裂解过程结焦生碳的主要反应是哪些? 答:由表3-3 各种键能比较的数据可看出:○1同碳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断链比脱氢容易;○2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3异构烷烃的键能小于正构烷烃,异构烷烃更容易发生脱氢或断链。 由表3-4数值,可看出:○1烷烃裂解是强吸热反应,脱氢反应比断链反应吸热值更高;断链反应的标准自由焓有较大的负值,是不可逆过程,脱氢反应的标准自由焓是正值或为绝对值较小的负值,是可逆过程,受化学平衡的限制;○2乙烷不发生断链反应,只发生脱氢反应,生成乙烯;甲烷在一般裂解温度下不发生变化。

化工工艺学题库

第一章合成氨 1、简述天然气为原料进行蒸汽转化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有哪些?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抑制副反应? 2、甲烷蒸汽转化过程工艺条件该如何选择,为什么? 3、蒸汽转化过程为什么要采用两段转化?两段转化的供热方式有何不同 4、甲烷蒸汽转化-段炉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5、一氧化碳变换为何要采用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6、天然气中的硫有哪些形式,干法和湿法脱硫各有哪些?有何优缺点? 7、氧化锌脱硫前为什么要和钴钼加氢脱硫联合使用? 8、什么叫热碳酸钾法?采用热碳酸钾脱碳的基本原理如何?条件如何选择? 9、合成氨粗原料气的精制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如何? 10、提高铜氨液吸收残余CO和CO2的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11、简述铜铵富液的再生目的以及在再生塔中各设备中的流动路径。 12、氨合成反应有何特点?如何选择氨合成的工艺条件? 13、氨的合成流程为什么要采用回路流程?合成气中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 14、氨舍成塔为什么要采用夹层式?合成塔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15、绘出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方块流程图。 16、比较甲烷蒸汽转化、一氧化碳变换、氨的合成所采用催化剂的情况。 第二章尿素 1、尿素合成的原料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2、尿素生产的原则流程图是什么? 3、尿素合成工艺参数如何选择? 4、高压气提法生产尿素的高压圈包括那些设备,各起什么作用? 5、尿素生产主要有哪些设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硫酸 1、简述硫酸生产原料的原料。 2、以硫铁矿为原料,绘出硫酸生产的工艺流程方块图。 3、硫铁矿焙烧之后,获得的炉气应经过哪些处理才能进入转化炉,分别采用何种设备完成? 4、沸腾焙烧时,可采用哪些措施保持炉温稳定。 5、SO,转化为SO,过程有何特点,为什么要采用两次转化两次吸收。 6、SO,吸收过程的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7、简述硫酸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三废的。 第四章制碱 1、氨碱法制备纯碱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 2、氨碱法制纯碱有哪些步骤? 3、氨碱法制碱过程中如何除去原料盐中的Ca2+、Mg2+离子 4、联合制碱法的生产原理是什么? 5、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有何异同?

化学工艺学 第二版 (米镇涛 著)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 课后习题: 1化学工艺学定义、化学工艺学研究范畴、化学工艺学与工程的关系? 答:化学工艺学是将化学工程学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以化工产品为目标的过程技术。化学工程学主要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共同规律,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释放大中的效应。化学工艺学与化学工程学都是化学工业的基础科学。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流程组织、操作原理及方法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2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 答:特点是:(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向大型化、综合化,精细化发展;(3)多学科合作、技术密集型生产;(4)重视能量的合理利用,积极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6)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补充习题: 1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2化学工艺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3简述石油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 4利用合成气可以合成哪些产品? 5※<习题二> 课后习题: 1.生产磷肥的方法是哪两类? 答:生产磷肥的两种方法是: (1)酸法它是用硫酸或硝酸等无机酸来处理磷矿石,最常用的是硫酸。硫酸与磷矿反应生成磷酸和硫酸钙结晶,主反应式为 (2)热法利用高温分解磷矿石,并进一步制成可被农作物吸收的磷酸盐。 1.石油的主要组成是什么?常、减压蒸馏有哪几类? 答:石油的化合物可以分为烃类、非烃类以及胶质和沥青三大类。烃类即碳氢化合物,在石油中占绝大部分。非烃类指含有碳、氢及其他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常、减压蒸馏有三类:(1)燃料型(2)燃料—润滑油型(3)燃料—化工型 4.石油的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介绍 答:石油一次加工的方法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铸造 1. 什么是铸造?铸造包括哪些主要工序?答: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件的方法称为铸件。 2. 湿型砂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各种材料的作用是什么?答:湿型砂主要由石英砂、膨润土、煤粉、和水等材料所组成,也称潮模砂。石英砂是型砂的主体,是耐高温的物质。膨润土是粘结性较大的 一种粘土,用作粘结剂,吸水后形成胶状的粘土膜,包覆在沙粒表面,把单个砂粒粘结起来,使型砂具有湿态强度。煤粉是附加物质,在高温受 热时,分解出一层带光泽的碳附着在型腔表面,起防止铸铁件粘砂的作用。沙粒之间的空隙起透气作用。 3. 湿型砂应具备哪些性能?这些性能如何影响铸件的质量? 答:对湿型砂的性能要求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件性能,指型砂经受自重、外力、高温金属液烘烤和气体压力等作用的能力,包括湿强度、透气 性、耐火度和退让性等。另一类是工艺性能,指便于造型、修型和起模的性能,如流动性、韧性、起模性和紧实率等。 4. 起模时,为什么要在模样周围的型砂上刷水?答:手工起模时在模样周围砂型上刷水的作用是增加局部型砂的水 分,以提高型砂韧性。 5. 什么是紧实率?紧实率是如何反应湿型砂的干湿程度及性能的?对手工造型型砂的紧实率要求是多少?答:是指一定体积的松散型砂试样紧实前后的体积变化率,以试样紧实后减小的体积与原体积的百分比表示。过干的型砂自由流入试样筒时 ,砂粒堆积得较密实,紧实后体积变化较小,则紧实率小。过湿的型砂易结成小团,自由堆积是较疏松,紧实后体积减小较多,则紧实率大。 对手工型和一般机器型的型砂,要求紧实率保持在45%~50%。 6. 什么是面砂?什么是背砂?它们的性能要求和组成有何不同?答:与模样接触的那一层型砂,称为面砂,其强度、透气性等要求较高,需专门配制。远离模样在型砂中起填充作用加固作用的型砂称为背砂 ,一般使用旧砂。 7. 型砂反复使用后,为什么性能会降低?恢复旧砂的性能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浇注时,砂型表面受高温铁水的作用,砂粒碎化、煤粉燃烧分解,部分粘土丧失粘结力,均使型砂的性能变坏。落砂后的旧砂,一般不 直接用于造型,需掺入新材料,经过混制,恢复砂型的良好性能后才能使用。 8. 什么是水玻璃砂和树脂砂?它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如何?答:水玻璃砂是由水玻璃为粘结剂配制而成的型砂。水玻璃砂浇注前需进行硬化,以提高强度。由于水玻璃砂的溃散性差,落砂、清砂及旧 砂回用都很困难。在浇注铁铸件时粘砂严重,故不适于做铁铸件,主要应用于铸铁钢件的生产中。 9. 混砂是在什么设备中进行的?混砂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型砂的混制是在混砂机中进行的。型砂的混制过程:先加入新砂、旧砂、膨润土和煤粉等干混2~3分钟,再加水湿混5~7 分钟,性能符合要 求后从出砂口卸砂。混好的型砂应堆放4?5h,使水分均匀。使用前还要用砂粒机或松砂机进行松砂,以打 碎砂团和提高型砂性能,使之松散好用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化学工艺基础 2-1 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答:石油化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产品大约有 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90%左右的有机化工产品上游原料可归结为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和甲醇。其中的三烯主要有石油制取,三苯、萘、甲醇可有石油、天然气、煤制取。 2-2生物质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前景如何? 答:生物质和再生能源的市场在短期内不可能取代,传统能源的市场,但是在国家和国际政策的指引下,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中,可以发现新能源在开始慢慢进入试用阶段,在石油等传统资源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开发新能源也是势不可挡的,那么在我国生物质作现阶段主要仍是燃烧利用,但是越来越的的研究开始往更深层次的利用上转变,估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生物质能源会开始慢慢走入人们的视线 2-3何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答: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教材上有2个例子。 2-4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 答:循环流程的特点:未反应的反应物从产物中分离出来,再返回反应器。 循环流程的优点:能显著地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系统排放量,降低了原料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流程的缺点:循环体系中惰性物质和其他杂质会逐渐积累,对反应速率和产品产率有影响,必须定期排出这些物质以避免积累。同时,大量循环物料的输送会消耗较多动力。 2-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百分率。 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在复杂反应体系中,选择性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有副反应的体系,希望在选择性高的前提下转化率尽可能高。但是,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2-6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三个基本特征: ①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②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 ③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⑵改进操作条件。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过程,发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答 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金属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主编:邓文英郭晓鹏 P.141 (1)何为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序? 答:生产过程:由原材料制成各种零件并装配成机器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生产准备、制造毛坯、切削加工、装配、检验及试车、油漆 和包装等;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或性能, 使之变成成品的过程,又包括若干道工序。 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 程。 (8)何为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加工时,工件是否要完全定位? 答:六点定位原理:在机械加工中,要完全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必须有六个相应的支撑点来限 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加工时:有时,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并不需要完全限制六个自由度; 有时,为了增加工件在加工时的刚度,或者为了传递切削运动和动 力,可能在同一个自由度的方向上,有两个或更多个定位支撑点。 (9)何为基准?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分为哪几种? 答:基准:是指,在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确定一些点、线或面的位置,必须以一些指定的点、线或面座位依据的点、线或面;常把基准分为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设计基准:设计时在零件图纸上所使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在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工艺基准又分为定位基准、度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它们分别用于工 件加工时的定位、根据的测量检验和零件的装配。 (6).a毛坯选用φ29圆钢料。 工艺过程:一、(1)车一端面,钻中心孔 车卧式车床(2)切断,长81 (3)车另一端面至长79,钻中心孔 钻钻床二、钻φ6孔 车卧式车床三、(1)粗车一端外圆至φ26*14 (2)半精车该外圆至φ24*14 (3)倒角 (4)粗车另一端外圆至φ18*64 (5)半精车该外圆至φ16*65 (6)精车该外圆至φ16*65 铣立式铣床粗-精铣方头 热淬火后低温回火35HRC 钳修研中心孔

湖南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工艺学期末C卷

湖南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工专业三年级期末/补考/重修课程 化工工艺学考核试题 课程代码: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C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2分) 1.裂解炉出口的高温裂解气在出口高温条件下将继续进行裂解反应,通过急冷换热器可将高温裂解气尽快冷却,当裂解气温度降至( )时,可使裂解反应基本终止。 ①550℃以下②650℃以下 ③750℃以下④450℃以下 2.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反应,其产物为尼龙-66。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 ) ①相同②相近 ③不相同 3.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沸点差仅0.75℃,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深冷结晶分离法。其中Amoco法工艺特点是:( ) ①一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②一段结晶,一段离心分离 ③两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 4. 邻二甲苯气相催化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一般采用V-Ti-O体系。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了60~65克工艺,该工艺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在:( ) ①爆炸极限以上操作②爆炸范围内操作 ③爆炸极限以下操作第 1 页共7 页 5. 利用基因工程改进酵母的性能以降低乙醇生产成本。日本三得利公司把从酶菌中分离得到的葡萄糖淀粉酶基因克隆到酵母中,直接发酵生产乙醇。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能耗:( ) ①20% ②40% ③60% ④80%

6. 烃类裂解反应是体积增大、反应后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减压对反应是有利的。但裂解不允许在负压下操作,为了降低原料烃的分压,常将裂解原料与( )混合: ①水蒸气②氢气 ③氮气④以上都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克劳斯法的基本原理是( )。 2.原子经济性是指()。它是由B.M.Trost 于1991年首先提出来的。因此获得199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 3.根据烃类裂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提高裂解温度并缩短停留时间可提高过程的选择性。工业上管式裂解炉的改进措施有:()和()。 4.将烃类原料中所含的有机硫化合物氢解,转化成易于脱除的硫化氢,再用其他方法除之。此加氢脱硫催化剂是以(),有机硫的氢解反应为(任举一例)()。 5.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有()和()。催化裂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重质馏分油,使大分子烃类化合物裂化而转化成( )。 6. 低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高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 7.研究表明乙烯环氧化反应在100℃时,反应产物几乎全是环氧乙烷,但在工业上一般选择反应温度在220~260℃,是因为( )。 8. 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平衡型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 1. 二氧化硫接触氧化制三氧化硫。 (1)化学反应:SO2 + 1/2O2 SO3 (2)催化剂:活性组分:V2O5。载体:硅胶、硅藻土及其混合物。助催化剂:K2O、K2SO4、TiO2、MoO3等。(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400~600℃ 2. 氧气氧化法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1)化学反应:C2H4 + 1/2O2 C2H4O (2)催化剂:活性组分:Ag。载体:碳化硅,α—Al2O3和含有少量SiO2的 α—Al2O3,助催化剂:碳酸钾、碳酸钡和稀土元素化合物。 (3)反应压力:1.0~3.0 MPa。(4)反应温度:204~270℃ 3. 氢氮气合成氨 (1)化学反应:N2 + 3H2 2NH3 (2)催化剂:α—Fe-Al2O3-MgO-K2O-CaO-SiO2 (1)反应压力:15MPa。(4)反应温度:390~520℃。 4.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1)化学反应:CH2=CHCH3 + NH3 + 3/2O2 CH2=CHCN + 3H2O (2)催化剂:①钼酸铋系:P-Mo-Bi-Fe-Co-Ni-K-O/Si2O;②锑系:Sb-Fe-O。 (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最佳温度:440℃。 5.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1)化学反应:C2H5 CH=CH2 + H2 (2)催化剂:Fe2O3-Cr2O3-K2O (3)反应压力:常压。 (4)反应温度:600~630℃ 6..写出合成气制甲醇的主反应及主要副反应方程式。 答:主反应:CO +2H2CH3OH 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二氧化碳按下列反应生成甲醇: CO2 + H2 CO + H2O CO + 2H2CH3OH 两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CO2 + 3H2CH3OH+ H2O 副反应:(1)平行副反应 CO + 3H2CH4 + H2O 2CO + 2H2CO2 + CH4 4CO + 8H2C4H9OH+3 H2O 2CO + 4H2CH3OCH3+ H2O 当有金属铁、钴、镍等存在时,还可以发生生碳反应。 (2)连串副反应 2CH3OH CH3OCH3 + H2O CH3OH + nCO +2nH2CnH2n+1CH2OH + nH2O CH3OH + nCO +2(n-1)H2CnH2n+1COOH + (n-1)H2O 1.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炭的反应。 2. 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