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组合二项式

排列组合二项式
排列组合二项式

200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二项式

1.(全国Ⅰ卷理科第10题)21()n

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5,则n = ( D )

A .3

B .4

C .5

D .6

2.(全国Ⅰ卷文科第5题)甲、乙、丙3位同学选修课程,从4门课程中,甲选修2门,乙、丙各选修3门,则不同的选修方案共有( C )

A .36种

B .48种

C .96种

D .192种

3.(全国Ⅱ卷理科第10题)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B )

A .40种

B .60种

C .100种

D .120种 4.(全国Ⅱ卷文科第10题)5位同学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位同学限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则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 D )

A .10种

B .20种

C .25种

D .32种

5.(北京理科第5题)记者要为5名志愿都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B )

A.1440种 B.960种 C.720种 D.480种

6.(北京文科第5题)某城市的汽车牌照号码由2个英文字母后接4个数字组成,其中4个数字互不相同的牌照号码共有( A )

A.()2142610C A 个 B.242610A A 个 C.()2142610C 个 D.24

2610A 个 7.(重庆理科第4题)若n x x )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B )

A10 B.20 C.30 D.120

8.(重庆文科第4题)()2

21x -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B ) (A )15 (B )60 (C )120 (D )240

9.(四川理科第10题)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B )

(A )288个 (B )240个 (C )144个 (D )126个

10.(四川文科第9题)用数字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

五位偶数共有( B )

A.48个

B.36个

C.24个

D.18个

11.(湖北理科第1题)如果2323n

x x ??- ???的展开式中含有非零常数项,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 B )

A.3 B.5 C.6

D.10 12.(湖北文科第3题)如果2323n x x ??- ??

?的展开式中含有非零常数项,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 C )

A.10 B.6 C.5 D.3

13.(浙江文科第6题)9

1()x x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C )

(A) -36 (B)36 (C) -84 (D) 84 14.(江西理科第4题)已知3n

x x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与其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则n 等于( C )

A.4 B.5 C.6 D.7 15.(江西文科第5题)设2921101211(1)(21)(2)(2)(2)x x a a x a x a x ++=+++++++L ,

则01211a a a a ++++L 的值为( A )

A.2- B.1- C.1 D.2

16.(福建文科第12题)某通讯公司推出一组手机卡号码,卡号的前七位数字固定,从“0000???????”到“9999???????”共10000个号码.公司规定:凡卡号的后四位带有数字“4”或“7”的一律作为“优惠卡”,则这组号码中“优惠卡”的个数为( C ) A.2000 B.4096 C.5904 D.8320

17.(广东理科第7题、文科第10题)图3是某汽车维修公司的维修

点环形分布图.公司在年初分配给A 、 B 、C 、D 四个维修点某种

配件各50件.在使用前发现需将A 、B 、C 、D 四个维修点的这批

配件分别调整为40、45、54、61件,但调整只能在相邻维修点之

间进行.那么要完成上述调整,最少的调动件次(n 件配件从一个

维修点调整到相邻维修点的调动件次为n )为( C )

A .18

B .17

C .16

D .15

18.(辽宁文科地第12题)将数字1,2,3,4,5,6拼成一列,记第i 个数为i (i 126)a =L ,

,,,若11a ≠,33a ≠,55a ≠,135a a a <<,则不同的排列方法种数为( B )

A .18

B .30

C .36

D .48

二、填空题

1.(全国Ⅰ卷理科第13题)从班委会5名成员中选出3名,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与体育委员,其中甲、乙二人不能担任文娱委员,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36__种。(用数字作答)

2.(全国Ⅱ卷理科第13题)821(12)x x x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42- .(用数字作答)

3.(全国Ⅱ卷文科第16题)8

21(12)1x x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57 .(用数字作答)

4.(天津理科第11题)若6

21x ax ??+ ???的二项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52,则a 2 (用数字作答).

5.(天津文科第12题)9

21x x ??+ ???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84 (用数字作答). 6.(重庆理科第15题)某校要求每位学生从7门课程中选修4门,其中甲乙两门课程不能都选,则不同的选课方案有_____25______种。(以数字作答)

7.(重庆文科第15题)要排出某班一天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体育、艺术6门课各一节的课程表,要求数学课排在前3节,英语课不排在第6节,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288 。(以数字作答) 8.(陕西理科第16题)安排3名支教老师去6所学校任教,每校至多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210 种.(用数字作答)

9.(陕西文科第13题)5)21(x +的展开式中2

x 项的系数..

是 40 .(用数字作答)

10.(陕西文科第15题)安排3名支教教师去4所学校任教,每校至多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60 种.(用数字作答)

11.(浙江文科第16题)某书店有11种杂志,2元1本的8种,1元1本的3种.小张用10元钱买杂志(每种至多买一本,10元钱刚好用完),则不同买法的种数是______266____(用数字作答).

12.(安徽理科第12题)若33n

x

?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最小的正整数n 等于 7

13.(安徽文科第12题)已知55433221024)1(x a x a x a x a x a a x +-+++=-,

则())(531420a a a a a a ++++ 的值等于 256- . 14.(福建文科第13题)6

21x x ??+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___15__.(用数字作答) 15.(江苏第12题)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A B C 三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修4门,共有 75 种不同选修方案。(用数值作答) 16.(辽宁理科第16题)将数字1,2,3,4,5,6拼成一列,记第i 个数为i (i 126)a =L ,

,,,若11a ≠,33a ≠,55a ≠,135a a a <<,则不同的排列方法有 30 种(用数字作答).

17.(辽宁文科第14题)

x 展开式中含x 的整数次幂的项的系数之和为 72 (用数字作答).

18.(宁夏理科第16题)某校安排5个班到4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每个班去一个工厂,每个工厂至少安排一个班,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240 种.(用数字作答)

排列组合二项式递推数列求通项常见

排列组合二项式递推数列求通项常见题型解法自用资料集 排列组合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排列、组合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关键要搞清楚是否与元素的顺序有关。 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往往是对元素或位置进行限制,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的类型与解法对学好这部分知识很重要。 一.特殊元素(位置)用优先法 把有限制条件的元素(位置)称为特殊元素(位置),对于这类问题一般采取特殊元素(位置)优先 安排的方法。 例1.6人站成一横排,其中甲不站左端也不站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分析:解有限制条件的元素(位置)这类问题常采取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的方法。 解法1 :(元素分析法)因为甲不能站左右两端,故第一步先让甲排在左右两端之间的任一位置上,有 A4种站法;第二步再让其余的5人站在其他5个位置上,有A种站法,故站法共有:A4-A5 = 48o(种)解法2:(位置分析法)因为左右两端不站甲,故第一步先从甲以外的5个人中任选两人站在左右两端, 有A种;第二步再让剩余的4个人(含甲)站在中间4个位置,有A:种,故站法共有:A A4 = 480 (种) 二.相邻问题用捆绑法 对于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的问题,可用“捆绑法”:即将这几个元素看作一个整体,视为一 个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列,然后相邻元素内部再进行排列。 例2. 5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排,3个女生必须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6 3 解:把3个女生视为一个元素,与5个男生进行排列,共有A6种,然后女生内部再进行排列,有A3种,所以排法共有:A6 A3 ^4320 (种)。 三?相离问题用插空法 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以先将其他元素排好,然后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好的元素位置之间和两端的空中。 例3. 7人排成一排,甲、乙、丙3人互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解:先将其余4人排成一排,有A44种,再往4人之间及两端的5个空位中让甲、乙、丙插入,有A 种,所以排法共有:此A =1440 (种) 四.定序问题用除法 对于在排列中,当某些元素次序一定时,可用此法。解题方法是:先将n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有A^种, m(m空n)个元素的全排列有A;种,由于要求m个元素次序一定,因此只能取其中的某一种排法,可以 利用除法起到调序的作用,即若n个元素排成一列,其中m个元素次序一定,则有虫种排列方法。 A m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第一、第二……第n 位上选取元素的方法都是m 个,所以从m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 个元素可重复排列数m·m·… m = m n .. 例如:n 件物品放入m 个抽屉中,不限放法,共有多少种不同放法? (解:n m 种) 二、排列. 1. ⑴对排列定义的理解. 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 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⑵相同排列. 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⑶排列数.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⑷排列数公式: ) ,,()! (! )1()1(N m n n m m n n m n n n A m ∈≤-= +--=Λ 注意:!)!1(!n n n n -+=? 规定0! = 1 111--++=?+=m n m n m n m m m n m n mA A C A A A 1 1 --=m n m n nA A 规定10 ==n n n C C

2. 含有可重元素...... 的排列问题.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S 有k 个不同元素a 1,a 2,…...a n 其中限重复数为n 1、n 2……n k ,且n = n 1+n 2+……n k , 则S 的排 列个数等于! !...!!2 1 k n n n n n =. 例如:已知数字3、2、2,求其排列个数3 ! 2!1)!21(=+=n 又例如:数字5、5、5、求其排列个数?其排列 个数1!3!3==n . 三、组合. 1. ⑴组合: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⑵组合数公式: )!(!!!)1()1(m n m n C m m n n n A A C m n m m m n m n -= +--==Λ ⑶两个公式:①;m n n m n C C -= ②m n m n m n C C C 11+-=+ ①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后就剩下n-m 个元素,因此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n-m 个元素的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是一样多的就是说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唯一的一个组合. (或者从n+1个编号不同的小球中,n 个白球一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精华总结

排列组合 知识点 一、两个原理. 1. 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分类相加,分步相乘。 二、排列:元素是有顺序的 (1):对排列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公式: ),,()! (! )1()1(N m n n m m n n m n n n A m ∈≤-= +--=Λ 注意:!)!1(!n n n n -+=? 规定0! = 1 111--++=?+=m n m n m n m m m n m n mA A C A A A 1 1 --=m n m n nA A 规定10==n n n C C (3): 含有可重元素...... 的排列问题.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S 有k 个不同元素a 1,a 2,…...a n 其中有限重复数为n 1、n 2……n k ,且 n = n 1+n 2+……n k , 则S 的排列个数等于! !...!! 21k n n n n n = . 三、组合:元素没有顺序之分 (1):组合: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公式:)! (!!! )1()1(m n m n C m m n n n A A C m n m m m n m n -=+--==Λ (3):两个性质:①;m n n m n C C -= ②m n m n m n C C C 11+-=+ (4):常用的证明组合等式方法例. i. 裂项求和法. 如: )!1(11)!1(!43!32!21+-=++++n n n Λ(利用! 1 )!1(1!1n n n n --=-) ii. 导数法. iii. 数学归纳法. iv. 倒序求和法. v. 递推法(即用m n m n m n C C C 11+-=+递推)如:4 13353433+=+++n n C C C C C Λ. vi. 构造二项式. 如:n n n n n n C C C C 222120)()()(=+++Λ 证明:这里构造二项式n n n x x x 2)1()1()1(+=++其中n x 的系数,左边为 2 2120022110)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C C C +++=?++?+?+?--ΛΛ,而右边n n C 2= 四、排列、组合综合 (1)直接法 (2)间接法 (3)捆绑法 (4)插空法 (5)占位法 (6)调序法 (7)平均法 (8)隔板法 (9)定位问题 (10)指定元素排列组合问题 五、二项式定理. 1. ⑴二项式定理:n n n r r n r n n n n n n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01100)(+++++=+--ΛΛ. 展开式具有以下特点: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排列组合项定理考试内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排列.排列数公式. 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排列组合二项定理知识要点 一、两个原理. 1. 乘法原理、加法原理. 2. 可.以.有.重.复.元.素.的排列. 从m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个元素,元素可以重复出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那么第一、第二……第n位上选取元素的方法都是m个,所以 从m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个元素可重复排列数m- m?…m = m n..例

3! 1 . 3! 如:n 件物品放入m 个抽屉中,不限放法,共有多少种不同放法? (解: m n 种) 二、排列. 1.(1)对排列定义的理解. 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 m (贰n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 排成一列, 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⑵相同排列. 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 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⑶排列数.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cn)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 符号表 示. ⑷排列数公式: 注意:n n! (n 1)! n!规定 0! = 1 m m m m 1 m m 1 m m 1 On, A n 1 A n A m C n A n mA n A n nA n 1 /规^定 C n C n 1 2.含有可重元素的排列问题.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 S 有k 个不同元素a 1, a 2,……a n 其中限重复数为n 1、n ..... n k ,且n = n 计尊+ .. n k ,则S 的排列 例如:已知数字3、2、2,求其排列个数n 喈3又例如:数字5、5、5、 求其排列个数?其排列个数 个数等于n n! n !n 2!...n k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综合练习题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 1.已知(1+a x )(1+x)5的展开式中x 2 的系数为5,则a = (A )-4 (B )-3 (C )-2 (D )-1 2.若52345012345(23)x a a x a x a x a x a x -=+++++,则:等于() A .55 B .-l C .52 D .52- 3,则的值为 A . B .C 4.学校计划利用周五下午第一、二、三节课举办语文、数学、英语、理综4科的专题讲座,每科一节课,每节至少有一科,且数学、理综不安排在同一节,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A.36种 B.30种 C.24种 D.6种 5.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 (A) 12种 (B) 24种 (C) 30种 (D)36种 6.()()8 x y x y -+的展开式中27x y 的系数为________.(用数字填写答案) 7.(x-2)6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 8.已知(1+x)+(1+x)2+(1+x)3+…+(1+x)8=a 0+a 1x +a 2x 2+…+a 8x 8,则a 1+a 2+a 3+…+a 8=________. 9.有3名男生,4名女生,在下列不同要求下,求不同的排列方法总数: (1)选其中5人排成一排; (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 (3)全体排成一排,甲不站在排头也不站在排尾; (4)全体排成一排,女生必须站在一起; (5)全体排成一排,男生互不相邻; (6)全体排成一排,甲、乙两人中间恰好有3人. 10.7个人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 (1)其中甲不站排头,乙不站排尾; (2)其中甲、乙、丙3人必须相邻; (3)其中甲、乙、丙3人两两不相邻; (4)其中甲、乙中间有且只有1人; (5)其中甲、乙、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2312420)()(a a a a a +-++16-16

二项式排列组合

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 1.二项工定理∑=-∈= +n k k k n k n n n b a C b a 0 *)()(N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0(1n r b a C T r r n r n r ≤≤=-+它是展开式的第r+1项. 3.二项式系数 ).0(n r C r n ≤≤ 4.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0(n k C C k n n k n ≤≤=- (2)).10(111-≤≤+=---n k C C C k n k n k n (3).1121++++++=+++++n k n n k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4).2210n n n n n n C C C C =++++ (5).21531420-=+++=+++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6).1 111----= =k n k n k n k n C k n C nC kC 或 (7)).(n k m C C C C C C m m k n m k n m k m n m n m k k n ≤≤=?=?+---- 例题:求7)11(x x +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解】常数项为.3933 6672747172707=+++C C C C C C C 例题:求6 2)321(x x -+的展开式里x 5 的系数. 【解】 .16813)(35 6516464-=?+-?+C C C 例题:已知实数βα,均不为0,多项ββαα++-=x x x x f 23)(的三根为321,,x x x ,求 )111)((3 2 1 321x x x x x x ++++的值. 例题:d cx bx ax x x f ++++=234)(,其中d c b a ,,,为常数,如果,3)3(,2)2(,1)1(===f f f 求)]0()4([4 1f f +的值 常见题型及解法 一、求二项展开式 1.“n b a )(+”型的展开式 例1.求4)13(x x + 的展开式; 2. “n b a )(-”型的展开式 例2.求4)13(x x -的展开式 3.二项式展开式的“逆用” 例题:计算c C C C n n n n n n n 3)1( (279313) 2 1 -++-+-; 解:原式=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2()31()3(....)3()3()3(3 33 22 11 -=-=-++-+-+-+ 二、通项公式的应用 1.确定二项式中的有关元素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 重点知识回顾 1. 排列与组合 ⑴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关于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分步计数原理和分步有关,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 ⑵ 排列与组合主要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部分或全部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 ⑶排列与组合的主要公式 _ r — r+1 项是 T r+1 =C n a n r b r . ⑵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二项展开式的第r+1项T r+1=c n a n —r b r (r=0,1,…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① 在二项式展开式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即 c n = c n r (r=0,1,2,…,n ). 项和第n 3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并且最大,其值为 2 A n = n! =n(n — 1)(n — 2) ....... 2 ? 1. ②组合数公式: c m n! n(n 1) (n m 1) (m < n) m!( n m)! m (m 1) 2 1 ③组合数性质: ①c m ㈡ m (m < n) ② c 0 c ; c n 2 c ; 2n ③ Cn Cn c 4 C n c 1 c 3 C n C n 2n 1 2.二项式定理 ⑴二项式定理 (a +b)n =C 0a n +c n a n — 1 r b+ …+C n a n r b r +… + c n b n ,其中各项系数就是组合数c n ,展开式共有n+1项,第 问题?区别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要看是否与顺序有关, 与顺序有关的属于排列问题, 与顺序无关的属于组合问题 求共有多少种方法的 ①排列数公式: A m n! (n m)! n(n 1) (n m 1) (m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及概率应用综合

第一讲 排列组合概念及简单应用 排列和排列数公式 A m n =n (n -1)(n -2)…(n -m +1)=n ! (n -m )!(m ,n ∈N *,并且m ≤n ) A n n =n !=n ×(n -1)×(n -2)×…×3×2×1. 规定:0!=1.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1.组合数公式 C m n =A m n A m m =n (n -1)(n -2)…(n -m +1)m !=n !m !(n -m )!(m ,n ∈N *,并且 m ≤n ) 2.组合数的性质 (1)C m n =C n -m n (2)C m n +1=C m n +C m - 1n 常规题型 一、投信问题 1、个口袋里有5封信,另一个口袋里有4封信,各封信内容均不相同. (1)从两个口袋里各取一封信,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把这两个口袋里的9封信,分别投入4个邮筒,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2、五位旅客到一个城市出差,这个城市有6家旅馆,有多少种住宿方法? 3、12名旅客在一辆火车上,共有六个车站,有多少种下车方案? 4、3个同学在一座只有两个楼梯的楼上下楼,有几种下楼方案? 二、染色问题 1、如图所示,将一个四棱锥的每一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棱上的两端异色,如果只有5种颜色可供使用,求不同的染色方法总数. 2. 如图所示,用五种不同的颜色分别给A ,B ,C ,D 四个区域涂色,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颜色,若允许同一种颜色多次使用,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________种. 3.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去涂图中标号为1,2,…,9的9个小正方形(如图),使得任意相邻(有公共边)的小正方形所涂颜色都不相同,且标号为1,5,9的小正方形涂相同的颜色,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涂法共有________种.

高考数学试题汇编之排列组合二项式

200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二项式 1.(全国Ⅰ卷理科第10题)21()n 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5,则n = ( D ) A .3 B .4 C .5 D .6 2.(全国Ⅰ卷文科第5题)甲、乙、丙3位同学选修课程,从4门课程中,甲选修2门,乙、丙各选修3门,则不同的选修方案共有( C ) A .36种 B .48种 C .96种 D .192种 3.(全国Ⅱ卷理科第10题)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B ) A .40种 B .60种 C .100种 D .120种 4.(全国Ⅱ卷文科第10题)5位同学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位同学限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则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 D ) A .10种 B .20种 C .25种 D .32种 5.(北京理科第5题)记者要为5名志愿都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B ) A.1440种 B.960种 C.720种 D.480种 6.(北京文科第5题)某城市的汽车牌照号码由2个英文字母后接4个数字组成,其中4个数字互不相同的牌照号码共有( A ) A.()2 142610C A 个 B.24 2610A A 个 C.()2142610C 个 D.2 42610A 个 7.(重庆理科第4题)若n x x )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B ) A10 B.20 C.30 D.120 8.(重庆文科第4题)()221x -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B ) (A )15 (B )60 (C )120 (D )240 9.(四川理科第10题)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B ) (A )288个 (B )240个 (C )144个 (D )126个 10.(四川文科第9题)用数字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总结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1.计数原理知识点 ①乘法原理:N=n1·n2·n3·…nM (分步) ②加法原理:N=n1+n2+n3+…+nM (分类) 2.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 Anm=n(n-1)(n-2)(n-3)…(n-m+1)=n!/(n-m)! Ann =n! Cnm = n!/(n-m)!m! Cnm= Cnn-m Cnm+Cnm+1= Cn+1m+1 k?k!=(k+1)!-k! 3.排列组合混合题的解题原则:先选后排,先分再排 排列组合题的主要解题方法:优先法:以元素为主,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 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 捆绑法(集团元素法,把某些必须在一起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考虑) 插空法(解决相间问题)间接法和去杂法等等 在求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时,应注意: (1)把具体问题转化或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 (2)通过分析确定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 (3)分析题目条件,避免“选取”时重复和遗漏; (4)列出式子计算和作答. 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是: ①分类讨论思想;②转化思想;③对称思想. 4.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①(a+b)n=Cn0ax+Cn1an-1b1+ Cn2an-2b2+ Cn3an-3b3+…+ Cnran-rbr+-…+ Cn n-1abn-1+ Cnnbn 特别地:(1+x)n=1+Cn1x+Cn2x2+…+Cnrxr+…+Cnnxn ②主要性质和主要结论:对称性Cnm=Cnn-m 最大二项式系数在中间。(要注意n为奇数还是偶数,答案是中间一项还是中间两项) 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1+Cn2+ Cn3+ Cn4+…+Cnr+…+Cnn=2n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而是系数的和 Cn0+Cn2+Cn4+ Cn6+ Cn8+…=Cn1+Cn3+Cn5+ Cn7+ Cn9+…=2n -1 ③通项为第r+1项:Tr+1= Cnran-rbr 作用:处理与指定项、特定项、常数项、有理项等有关问题。 5.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解决有关近似计算、整除问题,运用二项展开式定理并且结合放缩法证明与指数有关的不等式。 6.注意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字母项的系数,指定项的系数等,指运算结果的系数)的区别,在求某几项的系数的和时注意赋值法的应用。

排列组合 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排列组合二项定理考试内容: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排列.排列数公式. 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排列组合二项定理知识要点 一、两个原理. 1. 乘法原理、加法原理. 2. 可.以有 ..重复 ..的排列. ..元素 从m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个元素,元素可以重复出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那么第一、第二……第n位上选取元素的方法都是m个,所以从m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个元素可重复排列数m·m·… m = m n.. 例

如:n 件物品放入m 个抽屉中,不限放法,共有多少种不同放法? (解: n m 种) 二、排列. 1. ⑴对排列定义的理解. 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⑵相同排列. 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⑶排列数.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⑷排列数公式: 注意:!)!1(!n n n n -+=? 规定0! = 1 111--++=?+=m n m n m n m m m n m n mA A C A A A 11--=m n m n nA A 规定10 ==n n n C C 2. 含有可重元素...... 的排列问题.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S 有k 个不同元素a 1,a 2,…...a n 其中限重复数为n 1、n 2……n k ,且n = n 1+n 2+……n k , 则S 的排列个数等于! !...!! 21k n n n n n = . 例如:已知数字3、2、2,求其排列个数3! 2!1)!21(=+=n 又例如:数字5、5、5、求其排列个数?其排列个数1! 3!3==n .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教材分析

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教材分析 作为高中数学必修内容的一个部份,本章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计数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排列与组合,属于现在发展很快且在计算机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的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它不仅有着许多直接应用,是学习概率理论的准备知识,而且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作为初中一种多项式乘法公式推广二项式定理,不仅使前面组合等知识的学习得到强化,而且与后面概率中的二项分布有着密切联系 本章教学约需1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0.1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约2课时 10.2排列约4课时 10.3组合约5课时 10.4二项式定理约4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 一、内容分析 本章从学习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开始,应该说,这两个基本原理在本章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并不限于用来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实际上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学习的始终:当将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分类进行分解时,用的是加法原理;当将它通过分步进行分解时,用的是乘法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排列与组合,运用归纳法导出排列数公式与组合数公式,并提出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以简化组合数的计算和为推导二项式定理作好铺垫 的学习深化一步,而且为学习后面的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作了准备 本章还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了阅读材料《从集合的角度看排列、组合和概率》,通过这篇材料,可以看到排列、组合与概率这两类看上去并无共同之处的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求组合数及其相应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分别看成是在一个全集下的某个子集到数的集合的不同的映射,可见从集合的角度去认识这些概念,可加深对其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此外,由于集合及其关系可用图形表示,便于将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分析清楚,因此运用集合的方法可以较为顺利地求解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考点诠释 (1)两个原理(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和分步的区别,关键是看事件能否完成,事件完成了就是分类;必须要连续若干步才能完成的则是分步.分类要用加法原理将种数相加;分步要用乘法原理,分步后再将种数相乘. (2)两个概念(排列、组合) 排列与组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问题,它们都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不同元素.但是前者要求将元素排成一个顺序,后者对此不做要求.若不理解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区别,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就会犯错误. (3)两类基本公式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十章-排列组合二项定理 考试内容: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排列.排列数公式. 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10. 排列组合二项定理 知识要点 一、两个原理. 1. 乘法原理、加法原理. 2. 可.以有..重复..元素.. 的排列. 从m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 个元素,元素可以重复出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那么第一、第二……第n 位上选取元素的方法都是m 个,所以从m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 个元素可重复排列数m·m·… m = m n .. 例如:n 件物品放入m 个抽屉中,不限放法,共有多少种不同放法? (解:n m 种) 二、排列. 1. ?对排列定义的理解. 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相同排列. 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排列数.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 一个排列.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排列数公式: ),,()! (! )1()1(N m n n m m n n m n n n A m ∈≤-= +--= 注意:!)!1(!n n n n -+=? 规定0! = 1 111--++=?+=m n m n m n m m m n m n mA A C A A A 11 --=m n m n nA A 规定10 ==n n n C C 2. 含有可重元素...... 的排列问题.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S 有k 个不同元素a 1,a 2,…...a n 其中限重复数

(完整版)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知识总结,推荐文档

n n +1n n n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总结复习 1,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几类方法,各类办法相互独立每类办法又有多种不同的办法(每一种都可以独立的完成这个事情) 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几个步骤,每一步的完成有多种不同的 方法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个数 m n m = n ! n m !(n - m )! 性质 C m = C n -m C m = C m + C m -1 排列组合题型总结 一. 直接法 1 .特殊元素法 例 1 用 1,2,3,4,5,6 这 6 个数字组成无重复的四位数,试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四位数各有多少个 C C

(1)数字 1 不排在个位和千位 (2)数字 1 不在个位,数字 6 不在千位。 分析:(1)个位和千位有 5 个数字可供选择A2 ,其余 2 位有四个可供选择A2 ,由乘法原理: 5 4 A2 A2 =240 5 4 2.特殊位置法 (2)当 1 在千位时余下三位有A3 =60,1 不在千位时,千位有A1 种选法,个位有A1 种,余下 5 4 4 的有A2 ,共有A1 A1 A2 =192 所以总共有 192+60=252 4 4 4 4 二间接法当直接法求解类别比较大时,应采用间接法。如上例中(2)可用间接法A4 - 2 A3 +A2 =252 6 5 4 Eg 有五张卡片,它的正反面分别写 0 与 1,2 与 3,4 与 5,6 与 7,8 与9,将它们任意三张并排放在一起组成三位数,共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分析::任取三张卡片可以组成不同的三位数C 3 ? 23 ?A3 个,其中 0 在 5 3 百位的有C 2 ? 22 ?A2 个,这是不合题意的。故共可组成不同的三位数 4 2 C 3 ? 23 ?A3 - C 2 ? 22 ?A2 =432 5 3 4 2 Eg 三个女生和五个男生排成一排 (1)女生必须全排在一起有多少种排法(捆绑法) (2)女生必须全分开(插空法须排的元素必须相邻) (3)两端不能排女生 (4)两端不能全排女生 (5)如果三个女生占前排,五个男生站后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综合练习题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 1.()()5121x 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 A .10 B .-30 C .-10 D .-20 2.若()()72801281212x x a a x a x a x +-=++++…,则0127a a a a ++++…的值为( ) A .2- B .3- C .253 D .126 3.()()512x 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 . A .25 B .5 C .-15 D .-20 4.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 A .40种 B .60种 C .100种 D .120种 5.从5名学生中选出4名分别参加A ,B ,C ,D 四科竞赛,其中甲不能参加C ,D 两科竞赛,则不同的参赛方案种数为( ) 6.8名学生和2位老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 A.828 9A A B.82810A A C.8287A A D.8286A A 7.小孔家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包括他共7人,一天爸爸从果园里摘了7个大小不同的梨,给家里每人一个.小孔拿了最小的一个,爷爷、奶奶、姥爷、姥姥4位老人之一拿最大的一个,则梨子的不同分法共有( ) A .96种 B .120种 种 D .720种 8.已知身穿红,黄两种颜色衣服的各两人,身穿蓝衣服的有1人,现将五人排成一列,要求穿相同颜色衣服的人不能相邻,则不同的排法有( ) 种 种 种 种 9.3n 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A ,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B ,且72A B +=,则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10.从1,3,5,7,9中任取3个数字,从2,4,6,8中任取两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偶数的个数为( ) A .2880 B .7200 C . 1440 D .60 11.某中学四名高二学生约定“五一”节到本地区三处旅游景点做公益活动,如果每个景点至少一名同学,且甲乙两名同学不在同一景点,则这四名同学的安排情况有( ) A .10种 B .20种 C .30种 D .40种 12.51 ()(21)ax x 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高考题汇编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2010全国卷2理数)(6)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A )12种 (B )18种 (C )36种 (D )54种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察排列组合知识,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标号1,2的卡片放入同一封信有 种方法;其他四封信放入两个信封,每个信封两个有 种方法,共有种,故选B. (2010全国卷2文数)(9)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A ) 12种 (B) 18种 (C) 36种 (D) 54种 【解析】B :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的知识 ∵先从3个信封中选一个放1,2有3种不同的选法,再从剩下的4个数中选两个放一个信封有 246C =,余下放入最后一个信封,∴共有24318C = (2010江西理数)6. (8 2展开式中不含..4 x 项的系数的和为( ) A.-1 B.0 C.1 D.2 【答案】B 【解析】考查对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重点考查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体现正难则反。 采用赋值法,令x=1得:系数和为1,减去4 x 项系数80882(1)1C -=即为所求,答案为0. (2010重庆文数)(10)某单位拟安排6位员工在今年6月14日至16日(端午节假期)值班,每天安排2人,每人值班1天 . 若6位员工中的甲不值14日,乙不值16日,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A )30种 (B )36种 (C )42种 (D )48种 解析:法一:所有排法减去甲值14日或乙值16日,再加上甲值14日且乙值16日的排法 即221211 6454432C C C C C C -?+=42 法二:分两类 甲、乙同组,则只能排在15日,有2 4C =6种排法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高中数学之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一、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如果完成某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间是彼此独立的,任选其中一种 方法都能达到完成此事的目的,那么完成此事的方法总数就是这些方法种数的和。 分步计数原理:如果完成某事,必须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方法,而—个步骤 中的任何一种方法与下一步骤中的每一个方法都可以连接,只有依次完成所有各 步,才能达到完成此事的目的,那么完成此事的方法总数就是这些方法种数的积。 区别:如果任何一类办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则选用分类计数原理,即类 与类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即“分类完成”;如果只有当n 个步骤都做完,这件事才能完成,则选用分步计数原理,即步与步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连续的,即“分步完成”。 二、排列与组合: (1)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和联系: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 个元素的问题; 区别:前者有顺序,后者无顺序。 (2)排列数、组合数: 排列数的公式:)()! (!)1()2)(1(n m m n n m n n n n A m n ≤-= +---= 注意:①全排列:!n A n n =; ②记住下列几个阶乘数,1!=1,2!=2,3!=6,4!=24,5!=120,6!=720; 排列数的性质: ①11--=m n m n nA A (将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从n 个元素中选出1个排在指定的一个位置上; 第二步从余下1-n 个元素中选出1-m 个排在余下的1-m 个位置 上) ②m n m n m n A mA A 111---+=(将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分两类完成: 第一类:m 个元素中含有a ,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将a 排在某一位置上,有m 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从余下1-n 个元素中选出1-m 个排在余下的1-m 个位置 上) 即有11--m n mA 种不同的方法。 第二类:m 个元素中不含有a ,从1-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排在m 个 位置上,有m n A 1-种方法。 组合数的公式:)()!(!!!)1()2)(1(n m m n m n m m n n n n A A C m m n m n ≤-=+---== 组合数的性质: ①m n n m n C C -=(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后,剩下m n -个元素,也就是说,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高考试题)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一、排列组合 1.(2016年四川高考)用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4 (B )48 (C )60 (D )72 【答案】D 【解析】由题意,要组成没有重复的五位奇数,则个位数应该为1、3、5,其他 位置共有44A ,所以其中奇数的个数为44372A =,故选D. 2.(2015年四川高考)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比40000大的偶数共有( ) (A )144个 (B )120个 (C )96个 (D )72个 【答案】B 【解析】据题意,万位上只能排4、5.若万位上排4,则有3 42A ?个;若万位上 排5,则有343A ?个.所以共有342A ?343524120A +?=?=个.选B. 3. (2015年广东高考)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 条毕业留言.(用数字作答) 【答案】1560.【解析】依题两两彼此给对方写一条毕业留言相当于从40人中任选两人的 排列数,所以全班共写了24040391560A =?=条毕业留言,故应填入1560. 4.(2014大纲全国,理5)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A .60种 B .70种 C .75种 D .150种 答案:C 解析:从6名男医生中选出2名有26C 种选法,从5名女医生中选出1名有15C 种选法,故共有216565C C 57521 ??=?=?种选法,选C. 5.(2014福建,理10)用a 代表红球,b 代表蓝球,c 代表黑球.由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从1个红球和1个蓝球中取出若干个球的所有取法可由(1+a )(1+b )的展开式1+a +b +ab 表示出来,如:“1”表示一个球都不取、“a ”表示取出一个红球、而“ab ”则表示把红球和蓝球都取出来.依此类推,下列各式中,其展开式可用来表示从5个无区别的红球、5个无区别的蓝球、5个有区别的黑球中取出若干个球,且所有的蓝球都取出或都不取出的所有取法的是( ). A .(1+a +a 2+a 3+a 4+a 5)(1+b 5)(1+c )5 B .(1+a 5)(1+b +b 2+b 3+b 4+b 5)(1+c )5 C .(1+a )5(1+b +b 2+b 3+b 4+b 5)(1+c 5) D .(1+a 5)(1+b )5(1+c +c 2+c 3+c 4+c 5)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分三步:第一步,可取0,1,2,3,4,5个红球,有1+a +a 2+a 3+a 4+a 5种取法;第二步,取0或5个蓝球,有1+b 5种取法;第三步,取5个有区别的黑球,有(1+c )5种取法.所以共有(1+a +a 2+a 3+a 4+a 5)(1+b 5)(1+c )5种取法.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