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语言的语速大比较

各种语言的语速大比较
各种语言的语速大比较

语言的语速

《时代》杂志报道了《语言》杂志刊登的一份有趣的研究报告。为什么有些语言的语速似乎别的语言要快答案是,语速取决于单个音节所承载的平均信息量。一个简单的故事,无论是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或是汉语,要把它朗读出来所需要的时间基本上一样多。但是,在同样的时间里要说出的音节数是不一样的;那些需要较多音节来表达同一内容的语言听起来语速要快一些。真有趣。

一开始,我还在猜想为什么会这样呢。语音系统较为简单的语言(少辅音和元音,没有语调、鼻元音及其他技巧)单词往往比较长。这是因为,如果一种语言只有八个辅音、五个元音,如夏威夷语,那么就会有大量的同音异义词。为了区分意思,单词就得长一些;夏威夷州著名的州鱼是humuhumunukunukuapua'a(美人鱼),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正如人们所说,每个人一天都只有同样的24小时,因此,低信息量的音节语速就得快一些,这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我手头虽然没有他们统计出的音位总量数据,但是,该研究发现,语音系统较为简单的日语语速最快,西班牙语次之,这似乎一点也不奇怪。语速最慢的汉语普通话有大约2000个音节,比日语和西班牙语多得多。有四个音调也是普通话语速慢的部分原因。

“上次,我推开前门,让猫进来了。那是一个美丽的夜晚,我走进花园,呼吸新鲜空气。听到身后的门,咔的关上了。”

好的,这之后气氛有些凝滞,讲故事的人逗留在门外还不停的想要将门弄开。当然,我们在这里谈的不是诺贝尔奖。这最平常不过的一段话,和其他类似的话,是最近一次有趣研究的一部分———一项用来回答人类长期以来存在的语言类问题。研究结果被刊登在近期的语言期刊上。

这是一个世界普遍认同的真理,有一些你不理解的语言,就像是每小时奔走了200英里———一连串暴风雨般的单音节喷出,几乎没有可能搞明白。我想说的是,那只是因为那些词语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我们的英语口语肯定听起来就像当地人说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语)那样快。而且同样还有这样一个事实是,有的语言的速度确实比其他的要快。西班牙语比法语快得多;日语的语速是德语望尘莫及的——或者至少他们听起来是这个样子。

但是怎么会这样从英文翻译到西班牙文的电影,对白时间并没有减少到原本的一半;同样的,西班牙电影翻译成法语后,也没有长达4个小时。也许,在所有语言中,有一种法则让我们能以相同的速度传达信息,尽管唇齿之间的速度差异极大。

为了调查这个谜题,来自里昂大学的研究人员招收了59名男女志愿者,他们的母语是以下七种语言中的一种: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普通话以及西班牙语——以及一种不常见的越南语。他们指示他们阅读20篇不同的文章,包括本文开篇的猫和关门那段,并录音。所有的志愿者将20段文章用母语读出。

超过150毫秒的停顿被剪辑掉,其他的原封不动。

下来调查是数每篇录音中的音节,进一步分析每个音节中包含了多少意思。一个单音节词语,如“bliss"(极乐),有着丰富的意思——强调的不是平常的欢乐,而是一种特殊的宁静和快乐。单音节词”to“拥有的信息量则较少。而且一个单音节如短音”i"在“jubilee”这样的词中根本没有意思。

所有语言中有这样两条至关重要的要素:

1每个音节中的平均信息量

和2在正常语速中平均每秒的音节数。

越南语被用来做参考计量1,因为越南语被语言学家认为是音节极具信息量的一种语言。(音节繁多被语言学家认为是信息密度很高)。

注——粤语和越南语类似,都是音节最多的语言,脱胎来源于上古的汉语和古越语音节的合并汇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音节、音调都最多。音调多增加了单纯音节的密度。

研究人员发现,这7种常用语言,其音节的平均数据密度越大,那么这个音节每秒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小、每秒钟发音越少,那么其语速也就越慢。

普通话的音节密度是最高的,达到了,每秒中的平均音节数是。

英语的信息密度是,其语速是每秒个音节。

西班牙语的信息含量只有,所以每秒钟音节数量高达。

最快的是日语,它比西班牙语稍高,,而这是源自于其很低的的音节信息区分度。尽管有以上这些差异,在一分钟时间里的朗读,所有的语言都差不多反映出了相似的信息量,表达出了需要表达的足够的语音信息。

“在以音节为基础的信息密度和音节的传输速率上有一个平衡,”研究人员这样写道。单音节信息含量低的语言,说话的速度就要比信息含量高的语言快才行。在表达一个定量的语义信息时,高音节密度的语言很少用大块的长句表达,而低密度的语言则相反。也就是,你的耳朵没有骗你:西班牙居民确实确实语速很快,而汉语则确实很慢,但是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会告诉你相同的故事。

当然这些特点使得学习任何一门新语言都成了让人头疼的事。而且确实就像一个人提醒着你,所有这些将菲律宾语,泰语,挪威语以及沃洛夫语从世界6800多种语言区分开的差异仅仅由于很简单很常见的规则。语言的DNA,语音表达的自然法则。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b9459541.html,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子结构 【作者简介】张俊娜,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对比分析理论概述 归纳对比分析时Theo Van Els指出:对比分析有助于分析母语和所学外语的异同,从而能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为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材料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强调的重点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上,正如Lado所言: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比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学习重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排除母语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子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实例,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促进英语的学习。 1.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因为英汉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按照汉语逐字翻译为相应汉语。英汉词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词语搭配。英汉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词语搭配,避免两种语言词语搭配的混淆。例如,“看书”的看应翻译成“read”而不是“watch,look”,又如汉语的“开”,通常翻译为“open”,但“开”同时有很多含义:开始,举行,等,如:开门( open the door),开会( hold a meeting),开业( start a business),开公司( form a company)。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义与应用,总结英语的搭配规律,整体记忆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专业解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专业。除了语言学本体理论研究之外,更关注语言的应用研究。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一般不接触语言的历史状态,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论上的争辩。可以说,它是鉴定各种理论的实验场。 (二)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2、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能胜任语言规划、语言研究、高校教学等工作; 5、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 6、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工作; 7、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三)研究方向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 01理论语言学

02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应用 0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04语言测试 05对外汉语教学 06语言地理学 07语言信息处理 08计算语言学 09语料库语言学 10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四)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④817 语言学概论 二、推荐院校 以下院校是该专业实力较强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期末考试资料 - 副本

一引入 1.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谈谈自己的想法并举两个例子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1989: 27) 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奥德林 Keen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L learning. 对两种语言相似与相异点的敏锐意识能促进外语学习。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Morphological transfer (词形迁移)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在汉语中,名词和动词都没有形态变化。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Collocation transfer (搭配迁移)The noun renkou,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Population的汉语对应词“人口”在汉语中可以用前置数词来修饰。 3.中文的竹式结构,英文的树式结构能够举例说明 从前这里有一个渔村,村里住着十户人家,这十户人家全靠打鱼、种地为生,生活艰苦,但很安宁。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得了绝症后,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The chunks of a sentence seem to be connected and yet separated, like sections of a bamboo linked by the joints and ye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ained.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China plays in world affairs a role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Jimmy Carter Branches and sub-branches : Adverbials and attributes Trunk line: S + V + (O)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 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 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

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 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 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从研究目的来看, 应当以汉语为主体,即以解决汉语本土问题、创立现代汉语语言理论为主, 象早期的马建忠、赵元任、王力一样。因为汉语的特征阐述清楚了,其他诸如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语言学体系来看, 汉语应当借鉴英语语言理论和语法体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先汉语而建立语言理论体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从语言的发生学或语言哲学来看, 英汉语的同大于异。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直接建立在人类思维本质的基础即逻辑上的[7]。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到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最早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ries和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以“各种语言是可比较的”这一假设为基础,以发现两种语言中二值对立(对比)的类(typologies)为其研究目标。对比分析可以归属为中介语研究、语言应用研究以及双语研究。对比分析即属于理论语言学,又属于应用语言学,以后者为主。对比分析的心理基础是迁移理论、学习理论中

对比语言学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比较:同类语言中亲属语言之间求共性 对比:不同语言间e.g.汉英对比求个性 1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共时对比 2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的历史比较,找出演变规律,以建立语言学史. 3象限:不同语言间的历史比较,一般限制亲属语言之间,目的在于谱系分类,构拟原始古语。 4象限:共时的语际之间的对比。有三种类型 A、多种语言对比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倾向性的规律 B、多种语言对比以便找出语言的以便建立语言类型学 在A 、B 中对比的语言愈多愈好,对比的语言愈不同愈好 C、两种语言对比,目的在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 给出解释(一般说来解释都归于民族精神和历史)

e.g. .第1象限名动形的区别 “不”—剔除n 不-桌子* “很”—剔除一般的v 很-看*/喜欢书 “加宾语”-剔除adj 很-好 e.g. 第2象限上古和近代汉语的区别比较 上古-国代-中古-近代-现代汉语 注:汉语小词类分25种 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重在其异,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注:对比研究要切割小类-小类动词-动词× 英语心理动词-汉语心理动词√ 注:汉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英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二者对比,发现问题-1篇论文、 注:历时是动态的过程解释答案可能要 共时是状态的过程回到历史中去 1.3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2”研究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释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 “5”运用对比语言学原理、方法已经运用其他一些语言学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用在于检索完善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检索某种语言学理论的可行性;可对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精细的分类,促进语言普遍现象研究。 注:理论对比是双向的对比应用对比是单项的对比 e.g. x (被动范畴) x (被动范畴) X(a) X(b) A(xa) B A语言的被动范畴在 B语言中是如何表现的 “6”探讨对比语言学应用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和对比的语言有关的语言活动中去,特别上应用于外语教学或其他语 言教学活动中去。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 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

内容 一、引言 二、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2.综合语与分析语 3.刚性与柔性 4.形合与意合 三、课堂篇 四、疑惑篇 五、结语

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 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

对比语言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言哲学》课 作业 关于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一般理论与方法 姓名:朝鲁门 学号:20104004017 专业: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语是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用语其它有关领域。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 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2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2.1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时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年代末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2.2 美国对比语言语的起源 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以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程的那些教材。 3 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 3.1叶斯帕森 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 1860-1943)被认为对英语语言最具权威的丹麦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语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他提倡语言的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比较可以在同族语系中的语言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语系或距离甚远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进行。从这点出发,叶氏的“一种新的比较语法”可以被认为就是所谓的“对比语言学”。 他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强调语言比较研究中本民族的“语感”。 3.2 沃尔夫 “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是美国人类学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 1897-1941)首先提出来的, 沃尔夫在发表于1941年的《语言与逻辑》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名称。 沃尔夫在语言学史上之出名,主要不是因为他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名称,而是因为以他名字命名的“沃尔夫假说”(或加上他老师名字的“沃尔夫—萨丕尔假说”)。这一假说包括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两个内容。沃尔夫假说是沃尔夫提出对比语言学的根本出发点。 后人从沃尔夫假说出发,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既然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要了解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必须研究和比较各种各样的语言,特别是差别很大的语言。第二,由于以上认识,他对当时以印欧语为中心的比较语言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元语言观特别担忧:这些语言是同属印欧语系的同源语,其基本轮廓大致相同,从历史角度看是从很久以前的同一个言语共同体传承而来;这些同源语长期以来分担了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任务;这种共同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北京语言大学对比语言学与韩国语词汇研究考博指导与分析-育明考博

北京语言大学对比语言学与韩国语词汇研究考博指导 与分析 一、北京语言大学考博资讯 北京语言大学的对比语言学与韩国语词汇研究专业的考博考生每年还 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约在1:13左右,竞争相当激烈,除了一些境内与境外硕博连读的考生外,普通招考的考生较少,许多考生由于外语成绩不达标而最终不予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许多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已经不考听力了,但北京语言大学的考博英语不仅有听力而且考察要求还不仅高,所占分值就有15分。同时,专业课方面的角逐也非常明显,每年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课总成绩未能上线导致落榜的比比皆是,建议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对比语言学与韩国语词汇研究专业的考生结合我们育明考博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提前做好复习备考准备。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崔顺姬。 (二)考试科目: 1.1021二外英语或1022二外日语(100%)。 2.2037韩国语语言学概论(100%)。 3.3084韩国语词汇学(100%)。 (三)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 北京语言大学的这个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 二、北京语言大学考博英语题型 Part1.听力,15分,30小题。 Part2.完形填空,10分,20小题。 Part3.词汇,10分,20小题。 Part4.阅读,30分,20小题。 Part5.翻译,15分,英译汉+汉译英。 Part6.写作,20分,300-400词。 三、北京语言大学考博英语参考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和《考博词汇》是考博人必备的最权威的复习资料。全国各大书店以及当当网卓越网均有销售,各位考生也可以直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 四、育明考博优秀学员寄语 1,给自己找个必须考博的理由,每天提醒自己要加油;

第三章翻译中的语言对比分析ContrastiveAnalysisin

第三章翻译中的语言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1.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1.1语义的差异:英汉词语意义并不是总是一致的,它们的对应程度有三: 1.1.1完全对应: 1.1.1.1科技术语和专有名词:aluminum铝;physics物理学;pneumonia肺炎;ew York纽约; the Himalayas喜马拉雅山European Union 欧盟negotiating table 谈判桌trading partners 贸易伙伴 1..1.1.2产生活常见事物的名称 1.1.2部分或大部分对应 cat:She is a cat.=she is callous and cruel; 1.1.3完全或大部分不对应 commuter (people who live in the suburb but go to work downtown ) pandemonium=“地狱”(造词) 1.1.4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 touch :to touch sb to the heart触动心旋 hair touched with grey有点花白头发 to touch glass碰杯 to touch one’s lips to the child’s forehead轻吻小孩的前额 to touch the highest point in one’s career达到事业的顶峰 1)It’s too noisy; turn that things off and do your homework.关掉那玩意(收音机),做作业! 2)I’ll pack my things for the trip tomorrow.我明天打点行装。 3)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真是女儿们的好福气啊! 4)The large mammalian brain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thing, for its size, known to us. 大型哺乳动物的大脑,就其体积而言,是我们所知晓的最复杂的机体。 1.1.5 Collocation: the collocation of the English words is very active. as proud as a peacock非常骄傲的/Hitler was once as proud as a peacock曾是个不可一世的家伙/ as cheerful as a lark非常高兴的,兴高采烈的/ as clear as day一清二楚/ as quiet as a mouse非常安静的,一声不响的/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 in a breeze轻松地/ with flying colors 出色地;成功地/ behind the scenes在幕后/ at a gallop飞快地;急速地;用最快速度 1.2 1.2.1动词时态的体现:1)Mrs. 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刚刚来过,她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全告诉我了。 2) A good book may be among the best of friends. It is the same today that it always was,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 3)”What was I talking of?” said he, beginning again when they were all in the street.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等大伙来到街上,她又说了起来了。 4) Britain ‘s railway system is being improved.正日益完善。 5)English prose is elaborate rather than simple. It was not always so.如今的英国散文华美而欠简朴,以往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1.2.2量词的增补表达法: 1) To the east a faint pink is spreading.一抹浅红正向东方扩展。 2)Before I arrived in sight of it, all that remained of day was a beamless, amber light along the west; but I could see every pebble on the path, and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是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阐述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继而回顾了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讨论了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宗旨和目标,最后论述了对比研究是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对比研究、异同、历史与现状、实用价值、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正文: 近年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出现了外语热,而外国也出现了汉语热。这种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翻译事业,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比 语言学的研究。人们在外语教学中逐渐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将有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对比”和“比较”在语言研究和语言实践中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常被混为一谈。其实作为学科,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进行历时比较的学科。它旨在重构原始语,理清语言之间的亲属源流关系, 阐述它们的体系和特质,最终建立其谱系关系,比较语言学的目的主要是求同。 对比语言学属于共时语言学,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共时的、常为静态的考察 和分析,指出它们中各个层次,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并努力运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去阐释这些不同之点所产生的根源的学科。对比语言学的主要目的是觅异。 作为研究方法,“对比”和“比较”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离不开比较,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释是建立在比较分析之上的。“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 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要对比必须进行比较,因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所以,“对比”与“比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的关系。 二、英汉对比分析的历史及现状 英汉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兼具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的表层结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哲学。从学科上看,英汉语言对比可分为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三个学科。从实践上看对比语言学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方向; 一个是应用研究方向。 在国外真正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的首推赵元任,他1933年撰文对汉语和英语语调进行了对比。国内的英汉或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 的《英文汉估》。 根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老会长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我国的的对比研究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98—1949年可称为英汉对比研究的第一时期,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估》算起,到四十年代末。这期间,英汉对比研究从草创到发展,成绩显著。 “虽有移植的问题,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己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择善化用的传统。”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1949 —1976年是

对比语言学教案

绪论 一、语言(Language) 语言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交际工具,它是思想的直接呈现,是一种信息系统。 1、语言的定义 a.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Sapir,1921)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赵世开译) b. Language is a set (finite o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Chomsky, 1957) 语言是句子(有限或无限)集,每个句子在长度上是有限的,它由结构成分有限的集构成。(赵世开译) c.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瑞士)索绪尔) d. Language is, in essence, a system of symbols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2、语言的基本范畴 ——根据Boas(鲍阿斯)《美洲印地安语手册》) 语音: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语法:由于表达概念的语音群数量有限,人们习惯于把概念进行分类,选择有限的语音来表达,经常使用之后这些概念和语音之间就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如“水”的概念,按性质讲是液体,按面积讲有江、河、湖、海之分。各种语言用来表达词语间关系的手段是有限的。主要手段是按一定的次序进行组合,再加上语音的变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 言语单位:包括词、句子。由于一切言语都是用来交流思想的,表达的自然单位是句子,就是包含完整思想的一个语音群。词是从句子里分析出来的。鲍阿斯给词的定义是:有固定的形式、明确的意义以及独立的语音,很容易从整个句子里分割出来的一个语音群。 语法范畴:鲍阿斯认为描写语言的任务有三:该语言的语音成分;用语音群(phonetic groups)表达的一群概念(groups of ideas);组合和修饰语音群的方法。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范畴。例如印欧语系里的名词有性、数、格这样的范畴,汉藏语系里却不明显。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如果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十分相似,可以认为它们有共同的来源。同一来源的语言在不同地区会发生语音和词汇的变化,但还是可以找到某种规律。比较不同的语言时,会发现相邻地区的语音很相似,但其词汇和语法的形式不同。如南非的班图语(Batu)、布什曼语(Bushman)和霍登托

中英语言差异

中英语言差异 霍红丽 12外21 12042024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引言学一门语言,必须去掌握它所反映的文化。即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也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什么是文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中国的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语言又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创造出来并为他们服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价值和政治观念等社会要素的制约,是不能脱离社会独立、自由发展的。现代社会语言学家指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则鲜明的反映到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下面就此分析中英语言差异。 关键词中英语言差异文化 一、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 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

中日语言对比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板块。首先围绕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言语表达、语言行为等不同结构层面,以语际翻译中突出出来的难点为主要素材进行讲授和学习。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结构主义、认知、语料库语言学等理论方法进行中日语言对比实践。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extension in Japanese major, including two parts which are basic theory and applied research. Firstly, we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s on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between modern Chinese and modern Japanese from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verbal expression, and verbal behavior. Then, we learn to use theoretical methods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to compare Chinese and Japanese. 2.设计思路: 日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同时也需要对母语的汉语有较为专业的了解和把握,通过对比的方法把两种语言联系起来,对母语汉语的反思,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基础阶段所学日语知识的理解,提高日语的运用能力,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应修完专业基础全部课程 - 1 -

第二章 英汉对比

课序:No.3 2学时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的相似点和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策略,为后面的翻译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是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技巧。难点在于如何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巧妙地应对英汉差异,使译文达到功能对等。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及提问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ⅠWarming-up activities Discussion: You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many years, 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Ⅱ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从词类划分来看,英语和汉语都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中的名词、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似,虚词中的介词、连词、语气词(英语有冠词而汉语没有)的语法功能也有不少相同点。 2.从句子要素来看,英语和汉语都有主语、谓语、宾(表)语、定语、状语。特别是主语和谓语,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句子组合框架,它们的基本句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在应用文体以及科技文章中,英汉句子结构基本对应的情况比较常见。[例1] We received, on Nov.11,2005, with thanks, your Check No.006869 for RMB 36,000, in payment of our commission. The amount has been placed to your credit. [译文] 我方已于2005年11月11日收到贵方第006869号支票一张,金额计 人民币36,000 元,用以支付我方佣金。该笔款项已入帐,谢谢。 [分析] 上述译文从结构到语序都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个别措辞需遵从 商业信函习惯译法。如:“我方”“贵方”。 [例2] The statement declar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must be changed or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uld continue to widen.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e and comfort brought on by airplanes, 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

对比语言学

英汉语言互反现象中语义的隐与显 1.引语 谈到语言中的互反现象,国内的汉语学专家曾对其做过研究,并称其为反义复合词。 它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词素所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也称对立词、反义合成词、或反义相成词(曾丹,2007)。简单地说,它是两个看似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产生了相同的语义。在英语语言学界,与之相对应地我们称之为聚合关系。所谓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 ,就是语言单位在同一组合体中互相可以替换的关系(束定芳2000)。这些可以相互替换的词必须属于同一词类,而且具有相关的语义。Lyons(1981)又把它具体分为六种聚合关系:同义、下义、不相容性、互补性、反义和互反。 从上文中所提到的英汉语言中各自的互反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点:从表面形式上看,双方含有概念上的反义关系,但结合具体语境从深层语义上考察,它们的意义确是相同的。实际上,不仅英汉语言各自内部具有这种自反特点,英汉语言之间也同样存在许多互反现象。关于这一点,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并未做详细探讨,因此笔者想从翻译中的隐显化角度,来深入认识分析并讨论英汉语言中的互反现象,探索现象背后所包含的规律性,获得有价值的启示。 2. 英汉互反现象中的隐与显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印欧和汉藏两大语系。英语强调的是“形合”,侧重的是句式完整、逻辑缜密、合乎语法;汉语更多的是“意合”,侧重的是语意上的连贯畅通。因此当我们在对英汉两种语言做对比研究时,不得不考虑到两种语言的特性因素。从翻译中的隐化和显化角度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英汉两种语言差异与联系,从而进一步解释互反现象存在于英汉语言中的必然性。 2.1 互反现象 关于英汉语言中的互反现象,王逢鑫老师认为它是源自两种思维方式强调的重点不同,即两种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视角和出发点,表达的侧重点也不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