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8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8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8学年七年级上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案涂到答题卷上的相应位置。

3.其他试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写在试题卷的答案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属于非生物的物体是( ▲ )

2.科学实验中,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体,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 ▲ )

A .完成观察任务

B .扩大观察范围

C .延长观察时间

D .得到观察结果

3.如图所示,摄影爱好者小雨在景宁县鹤溪河上拍到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它常在沼泽、塘边涉水,以小鱼、

蛙、昆虫等为食,它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

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请问东方白鹳属于(▲)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4.2015年11月13日22时50分,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有近20幢房屋被埋,伤亡严重。当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时,下列脱险逃生办法不妥当...

的是( ▲ ) A .逃生时要保护好头部 B .在沟中要尽快跑到房顶

C .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逃避地

D .设法从房屋里跑到空旷地带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C .称量物体质量

A.向日葵 A

B.豆 苗 B

C.摩托车 C

D.猫

D

6.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将下图进行排序,其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①③

7.小王在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这一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从草履虫培养液的深层吸一滴培养液

B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C .为便于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

盖玻片

D .寻找一只运动相对较快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8.体温计水银面在37.5℃的位置,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A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可能正确

9.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①我们能观察到地球以外的天体都是圆形的

②离开港口的船只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消失

③人越往高处去,看见的地平圈越大

④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上看,地球是圆的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10.浙江绿谷秀山丽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它位于119.2°E,28.45°N。

下列对丽水位置的标注正确的是(▲)

11.小明在学习“分子运动论”时,做了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右图显示的实验现象说明了(▲ )

A .分子之间有斥力

B .分子运动快慢与气压有关

C .分子之间有空隙

D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丽水 丽水 丽水

丽水

A .

B .

C .

D .

12.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6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在读取剩余酒精时仰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 )

A .等于16毫升

B .大于16毫升

C .小于16毫升

D .无法确定

13.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细胞有较严重的重叠现象,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 ▲ )

A .①或④

B .②或③

C .①或③

D .③或④ 14.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

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 砝码一只,10g 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则铁球质量为( ▲ )

A. 60.4g

B. 60.2g

C. 59.6g

D. 59.8g

15.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i)的种子,就想证实蓟

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A .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 .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 .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 .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①取材 ②滴水 ③展平 ④盖片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测得物体长度是 ▲ 厘米

17.云和雪梨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至今已拥有国家级金奖3个。雪梨是属于 ▲ (选填“组织”或“器官”)。香甜的雪梨汁主要来自于雪梨细胞中的 ▲ (填细胞结构)

1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都直接或者

间接以植物为食,右图是日常生活常见

的三种植物,请问:

(1)以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 ;

(2)跟银杏的种子相比,向日葵的种子 外多了一层 ▲ 。

19.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数码代号,写出板块的名称:①______▲____

(2)这些板块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 ▲ 。

(3)全球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 ▲ 和 ▲ ,这两个地区正是版块的交界处

向日葵 蕨类 银杏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据图回答:

图中1表示的是细胞的 ▲ 过程,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的 ▲ 过程。

2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CD 处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

(2)沿AB 线路爬到山顶和沿CD 线路爬到山顶,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 。

22.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里,小华和小米同学在教室里追逐、嬉闹打破了王老师放在讲台上的一只陶瓷杯子。虽然两位同学把全部的碎片都捡回来,但已经没有了杯子的踪影。请问在摔破前后这只杯子的质量 ▲ (填“有”或“没有”)变化,陶瓷杯子的一个小碎片质量是30克= ▲ 千克。

23.根据岩石的成因,如下图所示的岩石属于 ▲

24.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左下图所示的两个科学实验,甲实验 说明 ▲ ;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5.小明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小明又用其它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

(1)本实验通过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来比较蜂蜜的粘性

这里运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2)这一实验的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来表示。

(3)小明为什么还准备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场地蜂蜜做相同的实验▲26.红红学习了“皮肤能阻挡微生物侵人人体”的相关知识后,她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分别标为A、B、C.

步骤二: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果皮;对C苹果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三: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人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三个苹果洗净、消毒? ▲

(2)实验中,把牙签插入苹果腐烂部位的目的是▲

(3)在本实验中,C组苹果起▲作用.

(4)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前三天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现象不需填写:

(5)该同学设计实验方案有明显不足之处,请你指出▲

27.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看到了原

先肉看不到的世界。

(1)如右图所示是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遮光器。① ② ③ ④

⑤表示从小到大的光圈。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圈

是 ▲ (填编号)

(2)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

均不动,说明污点在 ▲ 上。

(3)小李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右图所示甲、乙两种细胞,

请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右图中的 ▲ (填“甲”

或“乙”)细胞相同,其判断的依据是 ▲ 。

28.国际乒联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明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可能会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为了探究材料对乒乓球弹性的影响,小明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用不同的力将材料不同的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方案二:把材料不同的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方案三:把材料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 ;

(2)你认为方案 ▲ 比较合理;

(3)该实验以 ▲ 作为判断乒乓球弹性强弱的标准。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9.请根据下面六种动物和分类图,回答有关问题。

(1(2)图中“a”代表的是 ▲ ;

甲 乙

第31题甲图

第31题乙图 (3)蜘蛛与上述六种动物中的 ▲ 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

30.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的操作如下,请回答: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

现指针如右图所示,接下来他进行的操作是 ▲ 。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右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

金属块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

犯了两处错误。”请你指出其中一处错误 ▲ 。

(3)小明纠正错误之后继续实验,砝码的添加情况与

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 克。

(注:箭头向上代表砝码放上托盘,箭头向下代表砝码从托盘上拿下来)

3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我们可用油膜法来估测分子的直

径,实验原理和步骤如下:

(1)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原理是:测出一滴

油的体积V ,把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如图甲),

则油膜的厚度就是分子直径d ,测出油膜的面积S ,则这

种油分子的直径表达式:d= ▲ ;

(2)实验步骤:本实验对象是油酸分子,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滴的体积V 为

6.9×10-6厘米3。把l 滴油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

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 随后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其形状如图乙所示。

方格纸中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我们可

以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格子未满半个的不计入

格数,超过半个的算一格)从而估测出这个油膜

的面积S 约为 ▲ 厘米2;

(3)假设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组成如图甲

所示的单分子油膜,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膜分子的直径d 约为 ▲ 厘米;

(4)如果实验中油膜没有完全散开(有分子上下层

重叠),则测出的油酸分子直径 ▲ (选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mm或0.1cm; 3.24-3.26

17. 器官,液泡

18.(1)蕨类(2)果皮

19.(1)太平洋板块(2)张裂(3)环太平洋周围陆地和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20.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1.(1)峭壁,山脊(2)AB

22.没有;0.0323.沉积岩;

24.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填“分子运动”或“分子不停地运动”也得分);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或热水比冷水先变红)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5.(1)转换法(2)B;(3)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性

26.(1)除去苹果表皮原有的杂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从腐烂的苹果内取细菌和真菌(或微生物)

(5)苹果个数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27.(1)⑤;(2)物镜

(3)甲;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

28.(1)皮尺或刻度尺

(2)方案三

(3)乒乓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9.(1)青蛙(2)恒温动物(3)蜜蜂

30.(1)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往右(外)调或将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往右(里)调,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2分)

(2)用手拿砝码,左物右码放反了(只要写出一条就得2分)

(3)78.4

31.(1)d=v/s

(2)228

(3)3.0×10-8

(4)偏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