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学论文

能源经济学论文
能源经济学论文

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的中国1990-2009年

人均碳排放因素分解

摘要: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碳排放不仅仅是燃料燃烧会产生,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也是会使碳排放增加的原因,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本文通过对1990—2009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进行分析,简要地探究中国碳排放的形势,并引入了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这一模型,基于我国1990—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量,人口,GDP等数据将人均碳排放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经济发展三方面因素,得出了三种因素各自的贡献值以及贡献率的大小,并讨论了它们人均碳排放的影响。

关键字:人均碳排放;Divisia分解;

Abstract: carbon emissions is a general term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gas in the greenhouse gas is carbon di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Carbon) is us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rbon emissions are not only the fuel burning will produce,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economic growth is also the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 Most scientists and governments recognize that greenhouse gases have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ring disaster to the earth and humanity.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in 1990 and 2009, the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is briefly analyzed.

Keywords: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Divisia decomposition;

一、引言

众所周知,全球变暖问题是地球环境问题的首要代表。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

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着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近一个世纪以来,各个国家、地区和组织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商定了各类公约条款。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被认为是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国际社会在1992年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达成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要求30多个附件一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2008至2012年间,把

排放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平均比1990年削减>5.2%。在得到占发达国家1990年CO

2

量的55%以上的缔约发达国家批准后,《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阶段,人类发展史上首次具有了一个国际法律框架,用以限制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干扰。减少碳排放成为缔约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是《议定书》生效是各国在政治、经济、能源、环境等方面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由于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加上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履行减排义务时付出的代价不同,所以在减排的国际谈判中不得不考虑各自的国家利益,使得谈判过程成为一个各个国家或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博弈的复杂过程。即使《议定书》所规定的各项目标能够实现,与稳定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仍相距甚远。由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较高,对经济将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所以,实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经济负担,需要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另一方面,减排的效果如何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国际社会实现稳定气候变化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为80亿吨,占全球25%,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不仅如此,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了欧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碳排放量今后仍将持续增加。但能否抑制增量,以及以多大的排放量达到顶峰,将影响今后世界的减排努力。

二、数据处理与计算

本文应用对数平均权重的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Divisia method,LMD)对影响中国1990-2009年人均碳排放的各因素进行分解。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是由安本华(Ang B W)等在1998年提出的,这是一种针对一段时期能源需求或气体排放的因素分解方法。常用的因素分解模型有Laspeyres指数法、IPAT模型、STIRPAT模型、Paasche分解法、AMDI 分解法等,这些分解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点,但大部分都不能进行多个因素的分解,而且分解后会

得到比较大的残差值。而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 分解法则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采用该方法来对碳排放进行分解。

(1)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 的分解法模型 碳排放的基本公式为(7)(8):

C=∑∑????=i i

i i i i P P Y

Y E E C E E C (1-1)

式(1-1)中,C 为碳排放量;C i 为i 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 为一次能源的消费

量;E i 为i 种能源的消费量;Y 为国内生产总值(GDP);P 为人口。

下面对各个分解因素进行定义,能源结构因素S i = E E

i ,即i 种能源在一次能源

消费中的份额;各类能源排放强度F i =i

i

E C ,即消费单位i 种能源的碳排放量;能源效率因素I=

Y E ,即单位GDP 的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因素R=P

Y

,即人均GDP 。因此人均碳排放量可以写为:

A =

∑=i

i i IR F S P C

(1-2) 式(1-2)中,人均碳排放量A 的变化来自于F i 的变化(能源排放强度)、S i 的

变化(能源结构)、I 的变化(能源效率)以及R 的变化(经济发展)。 选定一个基期,第t 期相对于基期的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0A A A t -=?

=∑∑?+?+?+?+?=-i

rsd R I F S i i t t i

t i t i A A A A A R I F S R I F S 0000(1-3)

rsd R I F S t

D D D D D A

A D ==0(1-4)

式(1-3)中,S A ?为能源结构因素,式(1-4)中S D 也为能源结构因素。同理F A ?,

F D 为能源排放强度因素;I A ?,I D 为能源效率因素;R A ?,R D 为经济发展因素;rsd A ?,rsd D 为分解余量。

式(1-3)中, S A ?、F A ?、I A ?、R A ?分别为各因素变化对人均碳排放变化的贡献值,它们都是有单位的实值。式(1-4)中S D 、F D 、I D 、R D 分别发表各因素变化对人均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率。

基于公式(1-3),根据安本华1998年提出的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 分解法模型(9)

进行分解。

各因素分解结果如下:

∑=?i i t i i S S S W A 0'

ln ;∑=?i

i t i i F F F W A 0'

ln ;

∑=?i i t i i I I I W A 0'

ln ;∑=?i

i t i i R R R W A 0'

ln (1-5)

其中'

i W =)

/ln(0i t i t

i t i A A A A -。

则根据公式(1-3),得rsd A ?=A ?-(R I F S A A A A ?+?+?+?)

=0

A A t

--∑+++i

i t

i i t i i t i i t i i R R I I F F S S W )ln ln ln (ln 0000'

=0

A A t

--∑i

i t

i i A A W 0'

ln =0A A t --∑=-i i t i A A 0)(0

对(1-4)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rsd R I F S D D D D D D ln ln ln ln ln ln ++++=(1-6) 则根据(1-3)式与(1-6)式,对应项成比例得到:

rsd

rsd R R I I F F S S A D A D A D A D A D A D ?=?=?=?=?=?ln ln ln ln ln ln (这里00

可以为任意常数)

因为0

ln ln ln A

A A A A D t t --=?,设该值为W ,则 )exp(S S A W D ?=,)exp(

F F A W D ?=,)exp(I I A W D ?=, )exp(R R A W D ?=,1=rsd D (1-7)(2)中国1990-2009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1.数据整理及统计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以发电煤耗计算法计算能源消费总量。 碳排放总量按基本公式计算:

∑??=??=i

i

i i i

i i E F S E E E E C C (2-1) E 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i F 为i 类能源的碳排放强度,i S 为i 类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则E S i ?为i 类能源所消费的能源量,与各自排放强度相乘再合并则得出总碳排放量。

各类能源i S 各年份取值、各类能源i F 取值、能源效率因素I 取值、经济发展

因素R取值如表1-1:

年份S

i =E

i

/E F

i

=C

i

/E

i

I=E/Y R=Y/P

S

1S

2

S

3

F

1

F

2

F

3

1990 0.762 0.166 0.021 0.7476 0.5825 0.4435 5.287333 0.163276 1991 0.761 0.171 0.02 0.7476 0.5825 0.4435 4.764732 0.188058 1992 0.757 0.175 0.019 0.7476 0.5825 0.4435 4.054826 0.229779 1993 0.747 0.182 0.019 0.7476 0.5825 0.4435 3.282766 0.298134 1994 0.75 0.174 0.019 0.7476 0.5825 0.4435 2.546524 0.402151 1995 0.746 0.175 0.018 0.7476 0.5825 0.4435 2.157723 0.501926 1996 0.735 0.187 0.018 0.7476 0.5825 0.4435 1.899389 0.58156 1997 0.714 0.204 0.018 0.7476 0.5825 0.4435 1.720955 0.638806 1998 0.709 0.208 0.018 0.7476 0.5825 0.4435 1.613511 0.676512 1999 0.706 0.215 0.02 0.7476 0.5825 0.4435 1.567502 0.712934 2000 0.692 0.222 0.022 0.7476 0.5825 0.4435 1.466831 0.782801 2001 0.683 0.218 0.024 0.7476 0.5825 0.4435 1.371627 0.859185 2002 0.68 0.223 0.024 0.7476 0.5825 0.4435 1.324918 0.936784 2003 0.698 0.212 0.025 0.7476 0.5825 0.4435 1.353175 1.05104 2004 0.695 0.213 0.025 0.7476 0.5825 0.4435 1.335115 1.229947 2005 0.708 0.198 0.026 0.7476 0.5825 0.4435 1.276091 1.41437 2006 0.711 0.193 0.029 0.7476 0.5825 0.4435 1.195833 1.645627 2007 0.711 0.188 0.033 0.7476 0.5825 0.4435 1.055294 2.011748 2008 0.703 0.183 0.037 0.7476 0.5825 0.4435 0.928044 2.364764 2009 0.704 0.179 0.039 0.7476 0.5825 0.4435 0.899514 2.554536

表1-1中国1990-2009年能源结构因素、能源排放强度、单位GDP能源消耗、人均

GDP

根据上表计算得出碳排放量填入表1-2: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煤炭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石油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天然气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碳排放量

(万吨标准煤)

人口

(万)

GDP

(亿元)

人均碳排放

(吨标煤/人)

19909870375211.6916384.72072.76366691.6111433318667.820.58331 199110378378978.8617746.892075.6670302.7211582321781.50.606984 199210917082641.6919104.752074.2373831.3711717126923.480.630116 199311599386646.7721110.732203.86778051.5411851735333.920.658568 199412273792052.7521356.242332.00382292.8911985048197.860.686632 199513117697857.322955.82361.16887577.0512112160793.730.723054 199613519299366.1225280.92433.45690091.4812238971176.590.736108 199713590997039.0327725.442446.36289781.412362678973.030.726234 199813618496554.4628326.272451.31289771.3212476184402.280.719546 199914056999241.7130222.342811.3893044.4612578689677.050.739704 2000145531100707.532307.883201.68295528.1812674399214.550.753716 2001150406102727.332788.513609.74497499.16127627109655.20.763938 2002159431108413.135553.113826.344103456.3128453120332.70.805402 2003183792128286.838963.94594.8120641.5129227135822.80.933563 2004213456148351.945466.135336.4139758.6129988159878.3 1.075165 2005235997167085.946727.416135.922154853.4130756184937.4 1.184293 2006258676183918.649924.477501.604169905.5131448216314.4 1.292568 2007280508199441.252735.59256.764183926132129265810.3 1.392019 2008291448204887.953334.9810783.58189024.4132802314045.4 1.423355 2009306647215879.554889.8111959.23198668.7133450340902.8 1.488713

表1-2 中国1990-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量以及人口、GDP

数据来源:201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人口及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13

再根据A=∑=i

i i IR F S P C 、'i W =)/ln(0

i t i t i

t i A A A A -和00ln ln ln A A A A A D t t --=?分别计算各能源人均碳排放量A i 、总能源人均碳排放量A 、'i W 和W 。计算结果如表1-3:

年份 A1

A2

A3

A W1,

W2,

W3,

W

1990 0.491794 0.083476 0.00804

0.58331

1991 0.509783 0.089253 0.007948 0.606984 0.500735 0.086332 0.007994 1.680478 1992 0.527289 0.094977 0.007851 0.630116 0.509335 0.089103 0.007945 1.649043 1993 0.546564 0.103757 0.008247 0.658568 0.518697 0.093249 0.008143 1.612439 1994 0.574206 0.103796 0.008629 0.686632 0.531936 0.093268 0.008331 1.578363 1995 0.604009 0.1104

0.008646 0.723054 0.545981 0.096312 0.008339 1.536846

1996 0.606967 0.120322 0.008818 0.736108 0.547362 0.100779 0.008423 1.522651 1997 0.586821 0.130636 0.008776 0.726234 0.537909 0.105302 0.008403 1.533357 1998 0.578579 0.132253 0.008714 0.719546 0.534012 0.106001 0.008373 1.54072 1999 0.589836 0.139956 0.009912 0.739704 0.53933

0.109295 0.008944 1.5188

2000 0.594028 0.148484 0.011203 0.753716 0.550832 0.112877 0.009535 1.504037 2001 0.601745 0.149649 0.012544 0.763938 0.563698 0.113362 0.010126 1.493499 2002 0.630967 0.161224 0.013211 0.805402 0.587756 0.118116 0.010413 1.452653 2003 0.742161 0.175633 0.015769 0.933563 0.654596 0.123894 0.011474 1.342714 2004 0.853216 0.203742 0.018207 1.075165 0.721453 0.134783 0.012439 1.243274 2005 0.955317 0.208164 0.020812 1.184293 0.76802 0.136455 0.013429 1.178373

2006 1.046023 0.221236 0.02531 1.292568 0.794425 0.14134

0.01506

1.12183

2007 1.12846

0.232488 0.031071 1.392019 0.823133 0.14548 0.017037 1.075531 2008 1.153403 0.233939 0.036012 1.423355 0.840358 0.14601 0.018656 1.061911

2009

1.209378 0.23959

0.039745 1.488713 0.86555

0.148064 0.01984

1.034841

表1-3各能源人均碳排放量A i 、总能源人均碳排放量A 、'i W 和W

(以1990年为基准年)

2.因素分解

选取1990年为基准年,进行数据的因素分解,因为能源排放强度i F 是不变的定值,因此F A ?=0,F D =1。对剩余三方面进行因素分解,具体结果如表2-1:

根据上表做出各因素变化对人均碳排放变化的贡献值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2-1 1990-2009年三种因素对我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值趋势图(以1990年为基准年)

由图2-1可见,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均碳排放量是呈递增的趋势,这与高速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分析的对人均碳排放的三个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无疑是起到了最主要的影响,能源效率则起到了抑制人均碳排放的作用,而能源结构对整体人均碳排放起到了十分小的抑制作用。我们可以看到1991-2001年间我国整体人均碳排放呈现缓慢递增的趋势,但是到了2002年,我国人均碳排放开始迅速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爆炸”式的递增,而到了2007年,我国整体人均碳排放递增趋势开始放缓,这是因为自2007年开始,我国能源效率快速递增,这也可以反映出我国自2007年开始,技术进步、能源消耗进入高效化成为新常态。另外有一点我们要注意,虽然能源结构可以对人均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没有得到好的发展,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这将是我国进一步抑制人均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

本文主要运用对数平均权重的Divisia分解法对我国1990-2009年之间的人均碳排放进行了因素分解,并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经济发展三方面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作用。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我们必须将三个影响人均碳排放的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为了保障人均碳排放增加得到控制,我国一定要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以此来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重视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加大对能源技术的投资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而开发新能源则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这些都是我国在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情况下应当做的努力。

能源经济学课程论文

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的中国1990—2009年

人均碳排放因素分解

班级:13级经济学基地班

姓名:张程132041440

郭媛媛132041409

张若雪132041421

成绩:

指导老师:刁璟璐

参考文献

[1] 刘燕娜,洪燕真,余建辉.福建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研究.技术经

济,2010,29(8)

[2] 邓晓.基于LMDI方法的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2009.

[3]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

[4] 张明.基于指数分解的我国能源相关CO

排放及交通能耗分析与预测

2

[D].2009.

[5]宫艳玲.出口贸易谁在为碳排放买单?[J].化工管理,2010,""(3)

[6]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

[7] 邓晓.基于LMDI方法的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2009.

[8]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2010.

[9]魏子清.基于LMDI分解的江苏省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09,""(2)

[10]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2008.

[11]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

理,2010,24(2)

[12] 江泽红.基于IDA的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测度研究[D].2008.

能源经济学考试题目

一:分析能源供给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 (1)能源供给总量与供给结构的含义 ① 能源供给总量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能源供给量的总和。在此,一次能源供给量则为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等能源供给量之和;化石能源供给量则为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供给量之和。 ③ 现代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总量问题,而且更是一个结构问题。因此,仅有能源总量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建立合理的能源供给结构才是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⑤ 建国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煤炭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供给体系,由此支撑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近年来,随着高耗能产业的迅猛扩张,能源需求加速增长,能源供求矛盾明显加剧 ⑥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要大于其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的比重,而石油则相反 目前, 我国能源供求基本平衡,缺口不足 10%。 但是,由于能源生产与需求结构不匹配,进而使石油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石油供应安全便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的最大隐患 (2)能源结构的调整的主要思路 ① 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 不同的能源具有不同的效能。石油的产出效益高于煤炭 23%,天然气高于煤炭 30%。同时,单位热值中煤炭产生的 CO2 大于石油,石油又大于天然气.。 显然,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势必大大提高能源的整体效能,推动能源结构的改善 ② 提高能源品种的多元化程度 通常,多元化程度越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就越高。通常情况下,一次能源供给结构多元化程度可用香农 - 威纳指数或香农多样化指数 H'来度量 在此,n 为一次能源品种数目,Si 为一次能源品种 i 在能源供给总量中的比重,H'为一次能源供给系统的多样性程度。能源供给结构多元化程度为: 显然,当一次能源供给中各种能源的比重相对均等时,能源供给的种类越多,一次能源供给的多样性指数也越高, 即 H'值越大能源比例越均等 补充,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 。 加大投入力度 ,重点推进农村和城镇电网改造 、 节能减排改造 、 西电东送 、 西气东输 、 大型煤炭基地 、 石油化工基地 、 大型核电等工程建设 ,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 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 , 积极开发水电 、 风电 、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 可再生能源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培育现代能源产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加强战略规划 ,完善政策法规 , 创新工作方式 ,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提高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水平 ,实现互利共赢 。 二、分析影响能源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能源价格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n i i i s s H 1ln /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 简答: 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 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山羊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补充和延续。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货币流通规律 121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价格水平。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

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利润率的因素 137 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61 答:1、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0 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

能源经济学专业术语

术语 分布式光伏发电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分布式发电situ generation、dispersed generation、distributed generation 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V 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 pilot project 试点项目 unsynchronized re-closure 异步重合闸 anti-islanding methods(AIMs)反孤岛效应方法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分布式发电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并网光伏发电 single phase system 单相制 inverter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harmonic distortion 谐波失真(谐波失真(THD)指原有频率的各种倍频的有害干扰。放大1kHZ的频率信号时会产生2kHZ的2次谐波和3kHZ及许多更高次的谐波,理论上此数值越小,失真度越低。由于放大器不够理想,输出的信号除了包含放大了的输入成分之外,还新添了一些原信号的2倍、3倍、4倍……甚至更高倍的频率成分(谐波),致使输出波形走样。这种因谐波引起的失真叫做谐波失真。) displacement power factor 相移功率因数 wind turbine 风力发电机 fuel cell 燃料电池 垃圾发电municipal solid waste power generation FIT: feed-in tariff 固定上网电价制度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性评价的能值分析法研究

经济与能源的关系关系

经济与能源的关系 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更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重要物 质保障。而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国当前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中“资源消耗低”,这就要求尽可能少的消耗各种资源,包括能源。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人均能源拥有量不及同期发达国家的1/5。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同时资源环境约束将长期存在。 理论分析 一般经济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工业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工业发展所带来能源消费变化的一般趋势是: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密度增强,能源需求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在工业化的后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密度下降,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也在下降。 能源弹性系数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指标,能源弹性系数是在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一时期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应保持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在理论上仍无定

论。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弹性系数变化的轨迹呈明显的倒U字形状。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能源消费增长大于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能源弹性系数小于1,即能源消费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在这个规律背后,实际上是经济结构变化在起作用: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是由农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再由以第二次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动顺序是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转变,由重化工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比第一、三产业需要更多能源的支撑,同时重工业也比轻工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消耗更多的能源,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在变化,能源消费量也会上升。换句话说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弹性系数的高低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外,还受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中国处于向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仍然主要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速度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递增的同时,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也很快。能源消费过于向工业集中,工业的比重有小幅度的变动,都会引起能源消费有较大幅度增减,使得经济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大大增加。在经济增长高潮期,由于能源项目建设周期长,不能很快地实现生产能力,能源供给滞后,就会出现能源短缺的问题;在经济萧条时期,生产部门首先受到冲击,由于大部分能源消费集中在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增长速度的减缓,会使能源消费大幅度下降,乃至能源出现供大于求。因此,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必然伴随着高能耗,能源的短缺在短期内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现象。同时,波幅较大的经济结构变动对我国

能源经济学

1、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能源供给与需求;(2)能源效率与节能;(3)能源市场与碳市场;(4)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5)能源安全与预警;(6)能源建模与系统开发;(7)能源公平与能源贫困; 3、1865年,著名的边际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出版了著名的《煤炭问题》。 4、1931年,美国经济学和统计学家Hotelling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著名的“可耗竭性资源的经济分析”一文,开创了资源经济学。 5、国际能源经济学会IAEE、国际能源署经济IEA、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斯坦福大学能源建模论坛EMF、,麻省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R,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剑桥能源研究会/咨询公司 6、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不足、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能源贫困问题突出能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碳排放、能源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能源市场脆弱、能源定价两难等。 7、能源需求指消费者在各种价格下,对能源资源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8、能源需求总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其他损失+终端能源需求。 9、能源强度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经济行为体单位产值消耗的能原量。

10、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 11、能源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源价格相对变动所引起的能源需求量的相对变动比率,即能源需求量的变化率/能源价格变化率。 12、能源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能源产品价格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有关能源品种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13、能源需求收入弹性是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源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所引起的能源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14、能源需求弹性系数是指能源需求总量相对变动与国民收入总量相对变动只比,是用来衡量整个国民经济生产对能源需求敏感性程度的指标,即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反映经济总量对能源对的依赖程度,能源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反映人均水平上,经济或(收入)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15、影响能源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2)社会发展;(3)产业结构及部门能源强度;(4)能源价格;(5)能源技术与管理;除以上介绍的五个因素之外,季节与气温变化、能源政策、消费者的主观偏好、消费习惯、替代产品的价格。 16、P49 17、能源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1)能源禀赋;指的是一国或者一地区各种资源的储备量;(2)能源价格;价格越高利润越大(3)能源投资;是能源供给物质体系形成的基础;(4)其他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事件的重大影响。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

能源经济学考试题目

一:分析能源供给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1)能源供给总量与供给结构的含义(一次能源供给量则为原煤、能源供给总量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能源供给量的总和。在此,① 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等能源供给量之和;化石能源供给量则为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供给量之和。仅有能源总量的增而且更是一个结构问题。因此,③现代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总量问题,建立合理的能源供给结构才是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的加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重要保障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煤炭为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⑤建国以后, 能源需求给体系,由此支撑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近年来,随着高耗能产业的迅猛扩张,加速增长,能源供求矛盾明显加剧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⑥比重要大于其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的比重,而石油则相反由于能源生产与需求结构不匹配,但是, 10%。目前,我国能源供求基本平衡,缺口不足进而使石油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石油供应安全便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的最大隐患 (2)能源结构的调整的主要思路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① 同时,。天然气高于煤炭 30% 不同的能源具有不同的效能。石油的产出效益高于煤炭 23%,。大于石油,石油又大于天然气.单位热值中煤炭产生的 CO2 显然,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势必大大提高能源的整体效能,推动能源结构的改善提高能源品种的多元化程度② 通常,多元化程度越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就越高。通常情况下,一次能源供给结构多元 来度量威纳指数或香农多样化指数 H'化程度可用香农 - 为一在能源供给总量中的比重,H'为一次能源品种数目,Si 为一次能源品种 i n 在此,次能源供给系统的多样性程度。能源供给结构多元化程度为:n?/s ln H?s ii 1i? 一次能源供给当一次能源供给中各种能源的比重相对均等时,能源供给的种类越多,显然, H'值越大能源比例越均等的多样性指数也越高,即补充,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 西气、加大投入力度 ,重点推进农村和城镇电网改造、节能减排改造、西电东送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和 ,、大型煤炭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大型核电等工程建设、东输 经济社会发展。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风电积极开发水电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 , 、、 。培育现代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加强战略规划 , , ,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工作方式 实现互利共赢提高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源 , , 。 二、分析影响能源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能源价格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影响能源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1也有经济的、既有供求方面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能源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治的、社会的、军事的、自然的、现实的因素。在这诸多因素中,地缘政治与天气因素的影响愈益突出地缘政治① 由此形成一种恐怖活动的发生及其对能源设施的破坏引起了能源市场的担忧,近年来,,

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

一、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 基本概念: 1.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 I + X 式中: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净出口额。 2.GNP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产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成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GDP与GNP的区别 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同在于二者计算依据的准则不同,前者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后者则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也即,GNP是一国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GDP则是一国境内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例如,中国GDP的一部分是由美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工厂所生产的,这些工厂的利润应划入中国GDP但不应计入GNP;又如当中国的劳动力在海外市场取得报酬时,收入应计入GNP而不应计入GDP,由此可以得出GNP与GDP存在以下关系: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5.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6. 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当消费者价格指数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7.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指在家庭总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费之外,居民可随意支配的部分。 8.居民人均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居民人均储蓄率是居民平均存在银行的钱有多少。 9.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的指标,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即恩格尔系数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

能源经济学论文

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的中国1990-2009年 人均碳排放因素分解 摘要: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碳排放不仅仅是燃料燃烧会产生,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也是会使碳排放增加的原因,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本文通过对1990—2009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进行分析,简要地探究中国碳排放的形势,并引入了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这一模型,基于我国1990—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量,人口,GDP等数据将人均碳排放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经济发展三方面因素,得出了三种因素各自的贡献值以及贡献率的大小,并讨论了它们人均碳排放的影响。 关键字:人均碳排放;Divisia分解; Abstract: carbon emissions is a general term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gas in the greenhouse gas is carbon di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Carbon) is us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rbon emissions are not only the fuel burning will produce,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economic growth is also the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 Most scientists and governments recognize that greenhouse gases have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ring disaster to the earth and humanity.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in 1990 and 2009, the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is briefly analyzed. Keywords: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Divisia decomposition;

能源经济学复习总结

能源经济学(1~5章) 1、能源: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2、能源经济:能源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关系。它包括进行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与社会发生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界发生的关系。能源经济包括能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部经济活动。 3、国际石油贸易中的价格:石油输出国的官方价格,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现货交易价格,期货交易价格,以贸易货价格,净回值价格,价格指数。 4、石油运输:油轮运输和管道运输。 5、世界石油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 6、基准油:石油价格参照的油种。 7、进口到岸价={(离岸价格+贴水)*吨桶比*汇率*(1+关税率)+燃油消费税}*(1+增值税率)+港务税 8、石油价格预测方法:基本价格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法。 9、煤炭的物理化学构成:碳,氢,氧,氮,有机硫等。 10、按煤燃烧所放出的能量值的大小分类:亚烟煤和生煤。 11、影响煤炭供求的因素:储量,开采技术和开采条件,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国家政策。 12、影响煤炭需求的因素:能源的供应结构,经济发展程度,电力行业,煤炭价格,国家政策。 13、煤炭价格制定方法:市场价格,平均成本价格,国际价格,双重价格,长期边界成本价格。

14、煤炭价格现状:政府定价,政府确定指导价,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煤电一体化。 15、煤炭价格存在的问题:绝对价格偏低,比价不合理,出矿价格与到厂价格存在较大差距,16、价格上涨低于其他生产资料的上升幅度。 17、煤炭政策:开发政策,产业政策,安全环保政策和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政策。 18、天然气市场:在以勘探开发、集运输和销售为轴心运转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按专业分工和消费和形成的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的天然气市场即指天然气商品销售市场,就是围绕天然气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所发生的买卖关系。广义的天然气市场是指围绕天然气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的技术服务、管输和天然气市场商品市场的总和。 19、天然气市场结构:指围绕商品天然气交易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构成要素的统一体。完善的天然气市场结构包括市场管理调控系统、市场运行规则、市场主体、客体结构、市场机制、社会保障和中介协调机构。 20、供给的价格弹性:量度了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21、供给的石油产出弹性:表示石油产出量发生1%变化时会引起天然气供给量的百分比变化。 22、需求的价格弹性:量度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23、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收入发生1%的变化时将会引起的需

能源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能源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能源工程和经济学的结合? 能源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是能源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既要研究能源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可行性,又要研究经济方面的效益,其还处在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与技术经济学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其内涵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十分广泛的。 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和全局性,涉及面很广,因此可以从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的角度、规划和预测的角度、以及技术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能源问题。建立能源经济模型来研究预测能源工程问题。 能源工程管理是研究能源技术经济的一门管理方面的学科,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综合性和交叉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了能源工程与经济学的结合。 2.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1)投资: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为了保证和实现项目投产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特定目标而进行的资金运用、资金投放等经济活动过程。 (2)成本: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从劳动消耗角度来衡量项目投入的基本指标,用来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水平、工艺完整程度、资金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3)收入:项目投入使用后在经营期内各年度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收入。 (4)利润: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5)税金:国家通过税收获得的财政资金。 3. 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其产生的根源在哪里? 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 根源在于劳动创造价值,只有在生产经营的周转过程中才会产生 4. 现金流量图的用处是什么?各组成部分是怎么规定的? 现金流量图是用来表明一个工程项目现金的收支情况。 具体规定: 1、作一水平轴线,在该轴线上划出等分间隔,每一个等份段代表一个时间期限;将始点定为零点,表示投资过程的开始时该。 2、相对于水平轴线画出垂直箭头线,以表示项目在该时点上的资金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资金流方向:向上表示现金流入,向下表示现金流出;箭线的长短代表资金额的大小。 3、在现金流量图上表明利率的大小。 4、现金流图的画法与所处的立场有关。 5. 初始投资P0=100万,当年见效,每年产生的净收益40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税金),项目第5年追加投资50万,使每年的净收益由原来的40万元增加到80万,项目的寿命期,是10年,寿命期末有残余值20万,请画出现金流量图。

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经济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1.GDP 国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生产总值共有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 I + X 式中: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净出口额。 2.GNP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产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成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GDP与GNP的区别 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生产总值(GDP)的不同在于二者计算依据的准则不同,前者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后者则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也即,GNP是一国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GDP则是一国境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例如,中国GDP的一部分是由美国公司在中国境的工厂所生产的,这些工厂的利润应划入中国GDP但不应计入GNP;又如当中国的劳动力在海外市场取得报酬时,收入应计入GNP而不应计入GDP,由此可以得出GNP与GDP存在以下关系: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5.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6. 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当消费者价格指数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7.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指在家庭总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费之外,居民可随意支配的部分。 8.居民人均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居民人均储蓄率是居民平均存在银行的钱有多少。 9.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的指标,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即恩格尔系数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

能源经济学复习题

能源经济学复习题 河北工业大学能环热能C103班冯昭 1904890070 一、简答题 1. 《能源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能源工程和经济学的结合? 能源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是能源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既要研究能源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可行性,又要研究经济方面的效益,其还处在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与技术经济学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其内涵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十分广泛的。 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和全局性,涉及面很广,因此可以从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的角度、规划和预测的角度、以及技术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能源问题。建立能源经济模型来研究预测能源工程问题。 能源工程管理是研究能源技术经济的一门管理方面的学科,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综合性和交叉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了能源工程与经济学的结合。 2.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1)投资: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为了保证和实现项目投产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特定目标而进行的资金运用、资金投放等经济活动过程。 (2)成本: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从劳动消耗角度来衡量项目投入的基本指标,用来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水平、工艺完整程度、资金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3)收入:项目投入使用后在经营期内各年度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收入。 (4)利润: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5)税金:国家通过税收获得的财政资金。 3. 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其产生的根源在哪里? 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 根源在于劳动创造价值,只有在生产经营的周转过程中才会产生 4. 现金流量图的用处是什么?各组成部分是怎么规定的? 现金流量图是用来表明一个工程项目现金的收支情况。 具体规定: 1、作一水平轴线,在该轴线上划出等分间隔,每一个等份段代表一个时间期限;将始点定为零点,表示投资过程的开始时该。 2、相对于水平轴线画出垂直箭头线,以表示项目在该时点上的资金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资金流方向:向上表示现金流入,向下表示现金流出;箭线的长短代表资金额的大小。 3、在现金流量图上表明利率的大小。 4、现金流图的画法与所处的立场有关。 5. 初始投资P0=100万,当年见效,每年产生的净收益40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税金),项目第5年追加投资50万,使每年的净收益由原来的40万元增加到80

能源经济学

摘要 越来越多的文献研究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很多分析基于涉及一个能源变量和一个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从而得出政策结论。这篇论文试图论证经验为主地研究,尽管只是对特定的应用有用,或者是出于政策目的的有限应用。在概述相关问题上的理论及方法后,应用能源、经济二变量因果关系检验,采用集合、部门数据和三个不同的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情况。经常看起来是矛盾的,或者是从经济学角度难以相信的结论明确地表明:当基于小样本的二变量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政策结论时,我们应当谨慎。因此,我要强调利用尽可能大的样本数以及采用多元模型的重要性,这样会更接近经济理论,同时容纳多种机制和因果关系渠道,做出一个更好的关于现实世界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表示。 1、Introduction: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被广泛的探讨研究,主要关注点在于经济活动对能源价格的影响。例如最近的一份研究,Brown and Yücel (2002)提供的关于宏观经济对能源价格影响的理论和证据的研究。除了价格效应,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被进行了探讨。第一个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Kraft and Kraft, 1978)。文献此后发展缓慢,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关于能源与经济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加。这些研究的大部分主要是经验主义的,围绕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一概念。 自从有了格兰杰(1969)的种子论文,因果关系方面的文献:在最初几年进展缓慢,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最近的应用研究中,大量的工作一直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即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Lee (2005, 2006) and Yoo (2006)提供了关于经济增长、能源使用或用电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结论汇总表。总而言之,最全面地理清现有工作的文献是Chontanawat等(2006)。 这个领域中的研究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是错综复杂的,一些研究发现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的,反之亦然。另外还有一些持“中立假说”(即在任何方向没有因果关系),其他的一些研究发现了双向因果关系。你会有趣的发现,对于相同的国家和样本周期,尽管使用了类似的数据集,根据采用的估计方法(二元或多变量模型,采用不同的因果关系技术),得到的一些结果是不同

2017-2018-1能源经济学复习资料

能源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能源经济学:定义为关于经济学在能源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重点关注能源利用领域内各类主要能源的供应和需求,各类能源之间的竞争性,公共政策的作用以及能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2.能源强度:也称单位产值能耗或能源密集度,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经济行为体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通常以吨(或千克)油当量(或煤当量)/美元(或其他货币单位)来表示。 3.能源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源生产部门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数量。 4.IEA:国际能源署(IEA)是一个政府间的能源机构,是在1973年至1974年的石油危机后,于1974年11月成立的,它是隶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一个自治机构。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全球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系统,改进全球的能源供需结构和协调成员国的环境和能源政策。 5.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成立。 6.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7.boe的中文含义:BOE是指一桶油的油当量,桶油当量是指桶原油所含有的能量。油当量是按标准油的热值计算各种能源量的换算指标。中国又称标准油。 8.石油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指上年末石油资源的储量与今年的石油可采总量的比值,是反映化石能源供给的一个重要的相对指标。 9.油砂: 亦称“焦油砂”、“重油砂”或“沥青砂”。已露出或近地表的重质残余石油浸染的砂岩,系沥青基原油在运移过程中失掉轻质组分后的产物。有时也指浸渍轻馏分部分逸出后的一种天然石油的砂或砂岩。可用来提炼重油和沥青。10.碳金融: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金融概念,它是指与碳,特别是与限制温室气体(GHG)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 二.简答题 1.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能源经济学是以能源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能源经济系统不仅包括能源的勘探、生产、加工、贮运和利用各个环节,更包括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其他经济要素的关联关系。能源经济学包括以下主要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各项研究内容相互关联。 1)能源供给与需求 能源供需和可持续发展受经济发展速度、能源投融资状况、新技术的使用、消费模式以及能源政策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能源的供应与消费研究具体包括能源与经

能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模型方法

能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西澳大学王冬 能源经济学是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在我国,能源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是在世纪之交,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资 源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制约效果逐渐显现。因而,最初,从经济政策层面,我国比 较重视能源安全的问题。随着由化石能源消耗引起的环境压力和气候变化压力的增加,能源强度和能源效率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能源经济学已经作为许多高校的 一个独立学科而设置,这改变了以前只在研究生层面开设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就说, 过去,能源经济学只是作为在学生进入硕士层面后,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二级学科下的一个研究方向,而现在,在本科层面,能源经济学即 可作为一个单独专业开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专业的能源经济学人才供给和市 场需求都会显著增加。 鉴于国内人才市场对能源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广泛,而许多学子又对此专业表 现有热忱,本文基于笔者粗浅的个人经验,大体介绍一下能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和方法,以供有兴趣的学人参考。 一、两大类“能源经济学” 我认为,能源经济学其实可以分成两个概念,一者为能源“经济学”,一者为“能源 经济”学。前者本质上跟经济学没有区别,只是一般经济学理论在能源问题上的应用,因而它其实就是经济学,搞这种能源经济学的人不一定懂很多能源的专业知识,所以,我认为这一类能源经济学其实也没有必要单设一个专业,因为其他经济学的人才也可 以处理类似的问题。第二类能源经济学,其实才是真正的交叉学科范畴,它是一门区 别于传统的新兴学问,居于于能源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学的交叉地带,通过 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论,解决能源开发、利用“经济不经济”的问题。这一类能源经 济学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也是我们国家能源经济学科建设的方向。 二、能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在学术界,能源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