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括五幅秋景图,了解所写秋天之景。

2、鉴赏景物,赏析五幅秋景图,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感受景物美。

3、揣摩文本,领悟秋景图内涵,体味情与景和谐统一,品味情感美。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听秋声,观秋色,品秋味,将客观景物与作家的主观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本课是散文鉴赏的典范课文,对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体味“故都的秋”画面背后的审美意义,培养人文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提搞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瑞士思想家阿米这句话在屏幕反复滚动出现。

1.大屏幕:我们初中学过的《天净沙秋思》《秋词》,各自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着无数文人的无限情思。在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有了不同的姿、色、声、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片风景,领悟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二、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与作者相识篇

写什么----整体感知秋景,把握感情基调

1:作者写故都的秋,但是课文的2段、13段不是写故都的秋,写了哪个地方的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诵读,抓住南国之秋的“润、慢、淡”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对于北国之秋的喜爱。

2:请找出文中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的段落和关键词.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到1段。

------“清、静、悲凉”。

(2)比较阅读,把后边两个“来得”去掉,和原文哪句效果好?

------原文好。有层次感,有节奏感。

(3)找同学示范,诵读。

3:文中哪一段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同学感情诵读14段,体味“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换取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读得舒缓深沉。

要细细体味,表达了喜爱、留恋、怀念。

教师小结:鉴赏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中所写的秋天之景,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这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为下文的景物鉴赏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与作者同行篇

怎么写----赏析秋景画面,品味作者心境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接下来我们就与作者同行,看看故都的秋有哪些景物让作者如此喜爱?

1:请从原文中找出作者直接描写秋的景物的段落并给每一幅画起名字。

学生交流,每幅画起一个名字。老师示例,如第三段秋花图、秋晨图。

4段秋槐图、秋树图、秋蕊图;5段是秋蝉图;6—10段是秋雨图;11段是秋枣图、秋果图。

2:小组合作,请从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幅画,来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清、静、悲凉”。

同学交流发言,体味评析。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从着色、绘声、摹形、衬托、对比等艺术手法方面,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鉴赏景物。

目的:1、2环节是通过概括景物画面、鉴赏景物特点,引发学生对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特点的理解,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时掌握散文教学中景物描写的手法。

3:在12段中找出直接表达这些景物带给作者的感受的词语和句子。

诵读12段,找到“足见,凡是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请同学谈对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的理解。

明确: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如此的感悟,要有沧桑的人生,丰富的阅历,敏锐的心灵,细腻的情感,才能够体会这种秋天的悲凉之美。

教师小结:“沧桑的人生,丰富的阅历,敏锐的心灵,细腻的情感”大屏幕展示。

引入梁小斌的诗歌“秋天像一条优美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4:不同的人对待秋会有不同的体验,思考讨论作者为何会有如

此“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结合拓展阅读材料,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联系背景,结合经历,谈作者的主观体验。

教师小结:大屏幕展示“生计所迫,居无定所,劳碌奔波,社会动荡,痛失爱子,创作风格”等。

目的:对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的感知是教学的难点,而知人论世是理解作者情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设计3、4环节,让学生参阅资料感知作者,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作者情感的复杂和变化。

第三环节:与作者对话篇

为什么写----感知审美意义,用心体悟人生

故都的秋有很多景物,作者为什么没有选繁华热闹的王府井,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也没有选雄伟壮丽的长城,香山似火的红叶,反而选取这些景物?

1.对于《故都的秋》,作者仅仅是在悲秋吗?

2.作者为什么选取这样一些衰败悲凉的秋景?通过阅读你认为“秋”在作者的笔下有什么特殊的意蕴?

3.“故都的秋”是表达了作者颓废的情感吗?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小小的变化,秋天的悲哀,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也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诗人沉浸其中,没有一味的悲苦慨叹,而是一种对人生的体悟,对生命的认识,感受秋天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境界。

目的:此环节通过教师高层次的点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郁达夫情怀,通过教师自己独到的感悟,言传身教,表达出教师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体现了教师也是文本的学习者,引领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感悟。

三、课结

教师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含蓄而深沉,故都的秋是一首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愿我们都能像作者一样,做一个“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用我们善感的心灵去感受自然,感悟人生,品味生命。

目的:此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更好的理解郁达夫情怀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愿望,用善感的心灵去感受自然,感悟人生,品味生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板书故都的秋

颂歌

四、课后拓展练笔,巩固学习成果

写一写家乡的秋。

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情景交融,运用适当的写作手法,例如从着色、绘声、摹形、衬托、对比等艺术手法,写一写“家乡的秋”,字数800字左右。

目的:本环节强化学生,景物必须是有特色的,能为情感服务的。引导学生把初步感知转化成规范语言表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升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益。

拓展补充材料: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三岁丧父。1913年9月17岁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

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著有小说集《沉沦》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二、拓展阅读

一个人在途上

在东车站的长廊下和女人分开以后,自家又剩了孤零丁的一个。频年飘泊惯的两口儿,这一回的离散,倒也算不得甚么特别,可是端午节那天,龙儿刚死,到这时候北京城里难已起了秋风,但是计算起来,去儿子的死期,究竟还只有一百来天。在车座里,稍稍把意识灰复转来的时候,自家就想起了卢骚晚年的作品;“孤独散步者的梦想”的头上的几句话。

“自家除了己身以外,已经没有弟兄,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社会了,自家在这世上,像这样的,已经成了一个孤独者了。……”然而当年的卢骚还有弃养在孤儿院内的五个儿子,而我自己哩,连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