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201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答卷

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201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答卷
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201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答卷

年级 班 级 姓 名 考场号 学籍(考)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201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

期末考试答卷(地理)

时量 60分钟 总分 100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亚洲1月、7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A 表示 月, B 图中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其切

断的气压带是

(2)从B 图中可以看出南亚和东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

信风北

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的。

(3)能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较多降水的是 季风(填风向)。

3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代表的是风带,①风带的名称

是,②风带的名称是。

(3)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热的地方成高压、冷的地方成低压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D.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因为热力原因而形成的

(4)受C气压带和①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受D气压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33.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以中低纬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时针方向流动。

(2)按性质来讲,①属于,③属于。

(3)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④处是渔场;图中所属海区在大西洋中,则④处是渔场。

(4)洋流②的流向是由纬流向纬。

(5)试分析渔场④形成的原因。

答:

34.今年入冬以来,一波又一波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局部地区的过程降温幅度接近10年一遇。读下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从天气系统看,这次影响我国北方的是(甲或乙)。

(2)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甲图为天气示意图,该锋面过境时,若出现降水,主要出现在锋(前或后),且降水类型多为

(连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

(3)乙图中F处是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为

天气。盛夏受其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有

天气现象。

(4)“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指图(甲、乙)带来的天气。

35.读地球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5分)

(1)右图为极上空俯视图。

(2)图中所示日期为。

(3)图中北京时间为时。A点昼长为

小时。

(4)D地日落时当地地方时是点。

图8

参考答案

31.(1) 1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

(2)东南

(3)东南

32.(1)A极低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

(2) 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

(3)B C

(4)地中海热带雨林

33. (1)顺逆

(2)暖流寒流

(3)北海道纽芬兰

(4)低高

(5)寒暖流交汇,造成海水扰动,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来大量的鱼类

34.(1) 乙(2) 冷 C 暖锋前连续性降水

(3) 高晴朗伏旱

(4)甲

35. (1) 北

(2) 12月22日

(3)8 8

(4)12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湖南四大名校内部资料2019-2020-1湘一芙蓉九上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湘一芙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入学考试 数学试卷 考试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何向军 审核人:罗权帅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 若点P (1x +,)与点Q (,1y -)关于原点对称,则x y +等于( ) A. B. C. - D. 3. 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若65CAE ? ∠=, 70E ?∠=,且AD BC ⊥,BAC ∠的度数为( ). A. 60? B. 75? C. 85? D. 90? 4. 将方程2650x x --=化为 2 x m n +=()的形式,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 3和5 B. 3-和5 C. 3-和14 D. 3和14 5. 已知二次函数2 31y x k =-+( )的图象上有A ,1y )、B (2,2y )、C (5-,3y )三个点,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3y y y >> B. 213y y y >> C. 312y y y >> D. 321y y y >> 6. 小颖同学在手工制作中,把一个边长为12cm 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贴到一个圆形的纸片上,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恰好都在这个圆上,则圆的半径为( ) A. B. C. D. 7. 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切圆的圆心,若80BAC ? ∠=,则BOC ∠=( ) A. 130? B. 120? C. 100? D. 90?

8. 如图一次函数1y ax b =+和2y cx d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则12y ax b y cx d =+?? =+?的解 x m y n =?? =?中( ) A. 00m n >>, B. 00m n ><, C. 00m n <<, D. 00m n <>, 9. 已知α,β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 230x m x m +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 1 1α β + =-,则m 的值是( ) A. 3或1- B. 3 C. 1 D. 3-或1 10. 抛物线2 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与x 轴的一个交点A 在 (3-,0)和(2-,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2 40ac b -<;② 20a b -=;③0a b c ++<;④点(1x ,1y )、(2x ,2y )在抛物线上,若12x x <, 则12y y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第3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4题图

初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doc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 .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数学(理)第一学期期末

长沙市一中高二理科数学考试卷 时量:115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胡雪文 校审人:江楚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选对的得5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1.若直线a ,b ,c 满足a ∥b ,b 与c 不平行,则( ) A .a 与c 平行 B .a 与c 不平行 C .a 与c 是否平行不能确定 D .a 与c 是异面直线 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1C 1与A 1D 成90°角 B .A 1C 1与AC 是异面直线 C .AC 与DC 1成45°角 D .A 1C 1与B 1C 成60°角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 B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C .与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平行的直线,必平行于这两个平面 D .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直线也与此平面平行 4.空间四边形ABCD 的四边相等,则它的两对角线AC 、BD 的关系是( ) A .垂直且相交 B .相交但不一定垂直 C .垂直但不相交 D .不垂直也不相交 5.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 a ,OB = b ,OC = c ,点M 是在OA 上且OM = 2MA ,N 为BC 的中点,则MN 等于( ) A .12a 2 3 -b +12c B .2 3 -a +12b +12c C .12a +12b 2 3 -c D .23a +2 3 b 12-c 6.若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为 3 π ,直线a 在平面α内,且与直线l 异面,则直线l 与直线a 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2 [0,]3 π B .2 [,)33 ππ C .2 [,]33 ππ D .[,]32 ππ 7.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3,它的表面积为88,则它的对角线长为( ) A .12 B .24 C . D .8.设地球半径为R ,若甲地位于北纬45°东经120°,乙地位于南纬75°东经120°,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长沙市一中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命题人:长沙市一中徐国鸿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长沙市一中编写校本教材的工作做得非常严谨细致,参考的一些古代典籍都是权威出版社出的校本。(jiào) B.劈叉是各类舞蹈中最基本的动作,很见身体的柔韧性,一般来说,都要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pī) C.伊朗代表应大会要求表示,核问题可以谈判,但如果以制裁或武力相要挟,伊朗决不放弃核计划。(yāo) D.亲戚是越走越亲,亲家之间要常走动,两家人亲如一家,儿女们的关系自然也会愈发和谐甜蜜。(qìnɡ) 【解析】“劈”应读“pǐ”。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A.工业品的设计精细,其实只是日本国民性格的一个折射,推崇极度的精致反映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B.在我的花园,我每次抬头都能看见忙着筑巢的鸟儿衔着细枝飞过,因为它们感知道盛夏会在转瞬间来临。 C.有专家认为,美国的汉语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不要过渡期待美国人学中文的热情。 D.现在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写书,花点钱找个出版社出本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些书中充斥着无聊与陷井。 【解析】B.感知道——感知到;C.过渡——过度;D.陷井——陷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A.刚过去的两周,娃哈哈和达能的商业纠纷成了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双方极有可能通过对簿公堂来解决纠纷。 B.他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拖拖拉拉,这次同学聚会,大伙早早地就来了,单等他一个人,真是个不速之客。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快就要到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场合大吹大擂,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 D.他虽无惊天动地之举,但倾其所有,肝胆相照,将大半生年华抛洒在了且末这片他立誓扎根的绿洲上。 【解析】A.对簿公堂:在公堂上根据诉状核对事实。旧指在官府受审;今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打官司。B.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速”在此词中是“邀请”的意思,不是“迅速”。)C.大吹大擂:形容大肆宣扬吹嘘。含贬义,用在此于语境不合。D.肝胆相照:比喻彼此能以真心相待。此处应为“披肝沥胆(剖开心腹,滴出胆汁。形容真诚相见或竭尽忠诚)”。两者皆有“坦诚”之意,前者用于同志、朋友或组织之间真心相见,后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国家的忠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节俭意识与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B.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要坚持先抢救、后缴费,坚决杜绝见死不救等 违规违法行为。 C.尽管有人对自主招生中的一些细节和技术性问题提出,但人们更加关心公平性问题。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末 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我会拼,我会写。 kǎo yā gū niang shì jiè jué dìng yóu xì bāng zhù hēi yè zhōu wéi xǐ zǎo tián cài 二、信息匹配 2.我会读。我能用“√”给带点字找出正确的读音。 1.尽.(jìn jǐn)管小毛虫很弱小,但它仍尽.(jìn jǐn)力编制着自己的茧屋。2.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3.街坊.(fāng fáng)们说,王爷爷家的磨坊.(fāng fáng)服务最好。 4.同学们拿起扫.(sǎo sào)帚,打扫.(sǎo sào)教室卫生。 3.我能把每一组中不同类的词语圈出来。 1.魔术师理发师小吃店 2.香喷喷笑哈哈甜津津 3.兴高采烈眉开眼笑火冒三丈 4.拖把倒垃圾摆桌椅 三、填空题 4.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不舍②引人(______)(______)③亡羊(______)(______)④一望(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力尽⑥赏(______)悦(______)1.明明在操场上跑了三圈,累得_______________。 2.虽然我们做错了事情,但是______________,还不晚。

5.我会填。 (1)________________莺飞_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__________。(2)毕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6.我能照样子写句子。 1.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 ....地躲进了大海里。 ....,慌慌张张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家门。 五、判断题 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8.窟、窑、窄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洞穴有关。(______) 9.“轻诺必寡信”是说别人随便说什么,我们都要相信。(______) 10.“雪特别怕太阳”与“书包的样子很特别”中的“特别”意思相同。(______)1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东风”指的是“春风”。(______) 六、连线题 12.我会把诗句、谚语连起来。 与其锦上添花散作满河星 接天莲叶无穷碧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海无闲田不如雪中送炭 微微风簇浪农夫犹饿死 七、现代文阅读 我会阅读短文,还能回答问题。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儿冷,她想,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四天后来取。过了四天,月亮姑娘长胖了点儿,好像

初中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陈方永 一、试卷分析: 1.试题结构:本次试题共分选择题、连线题、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四道大题。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试。 (2)突出读图、绘图能力的考查。 (3)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此题型七年级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学生最高得分为30分,最低分为8分。 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理解不清楚。例如:第6小题看到“下南洋”等字样,就应联想到“华人华侨”,但是好多同学都做错了,没有去仔细审题。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得分在20分以下的同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课上不注意听讲,课本知识没有读透学透。 2.连线题:此题得分率较低,主要错在东南亚和欧洲的旅游资源上,学生平时知道的少,考试容易混淆。 3.读图分析题:此类题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表现在看到图根本

就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脑中一片空白,做的时候连蒙带撞。另一方面表现在大轮廓明白,一到里面的详细内容就晕头转身了,答的不知所云。另外就是分析不全面,描述气候只描述降水,不说气温。 4.材料分析题:此题得分较高,此题是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考试时有些学生不认真读材料,所以导致失分。 三、存在问题; 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对地理事物不了解。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试题的得分。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四、教学措施: 针对在考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制订出如下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好基础知识。争取在课堂上利用有效的45分钟,把双基落实好。 2.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加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一中双语联考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一中双语联考八年级第 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3分)﹣的绝对值是() A.﹣B.C.﹣D. 2.(3分)据统计,2015年长沙市的常住人口约为7500000人,将数据75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7.5×106B.0.75×107C.7.5×107D.75×105 3.(3分)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A.B. C.D. 4.(3分)已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A.5条B.6条C.8条D.9条 5.(3分)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2)B.(﹣3,2)C.(3,﹣2)D.(﹣3,﹣2)6.(3分)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A.B. C.D. 7.(3分)如图,△ABC中,∠A=40°,点D为延长线上一点,且∠CBD=120°,则∠C=() A.40°B.60°C.80°D.100°

8.(3分)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 9.(3分)一个多边形截取一个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则原来多边形的边数是() A.10B.11 C.12D.以上都有可能 10.(3分)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若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若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则这种商品的定价为() A.280元B.300元C.320元D.200元 11.(3分)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12.(3分)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一个动点,若PA =3,则PQ的最小值为() A.B.2C.3D.2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3分)在△ABC中,已知两条边a=3,b=4,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14.(3分)如果点P(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a+b,﹣ab)在第象限.15.(3分)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处的北偏东82°方向.则∠C的度数是.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

20XX-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 K:39 Ca:40Mn:55 Cu:64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关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区别两种溶液B.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别两种溶液 C.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大 D.浓度相同时,两溶液的pH相等 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3.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A.5:8 B.5:4 C.5:3 D.3:5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不变,有H2放出B.溶液的pH值增大,有O2放出 C.溶液中c(Na+)增大,有O2放出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H+ + AlO2- + H2O === Al(OH)3↓ B.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 l(O H)3↓+3NH4+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Ag 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2017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分析

2017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分析报告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 1、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试题覆盖了初二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所以覆盖面较广。重点强调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实践能力 在本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好现有的教材,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好教材中的内容文字、地图和活动三者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地图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学生创设读图的空间,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在地球和地图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4、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纵观整张试卷,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在复习时教师要针对考试说明帮助学生建构。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7-2008年九年级第六次

俯视图 主(正)视图 左视图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7-2008年九年级第六次月考数学试卷 请同学们注意:1、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2、写好:姓名、班次、考室号、座位号。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函数1-= x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把b a ab a 223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1),圆锥底面半径为cm 9,母线长为cm 36,则圆锥侧面展开 图的圆心角为 。 4、已知等腰ABC ?的腰AB =AC =10cm ,,底边BC=12cm,则A ∠的平分线的长是 cm. 5、不等式组? ??<+-<-0620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 6、半径分别为6cm 和4cm 的两圆内切,则它们的圆心距为 cm 。 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AD ,对角线AC 、BD 相交 于点O 。如 下四个结论: ① 梯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 ②∠DAC=∠DCA ; ③△AOB ≌△DOC ; ④△AOD ∽△BOC 请把其中错误结论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 8、如图,如果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 形ACEF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 去,…,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1s 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 方形的面积依次为2s ,3s ,…..,n s (n 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 形的面积8s =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2007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发射升空飞向月球。已知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384000千米,那么这个距离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表示应为( ) A 、3.84×4 10千米 B 、3.84×5 10千米 C 、3.84×6 10千米 D 、38.4×4 10千米 10、下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O 图2 A B C D E F G H I J 图 3

长沙四大名校介绍

【一】湖南师大附中(公办,省教育厅直属,只有高中,在岳麓区桃子湖路)。其“子校”有7所: 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民办股份制,有初中、高中,在雨花区古曲路); 2.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公办,岳麓区直属,附中托管,只有初中,有两个校区,北校区在岳麓区麓天路,南校区在岳麓区含浦大道); 3.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中学(公办,望城区直属,附中托管,只有初中,在望城区金星大道); 4.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公办,高新区直属,附中托管,只有初中,在高新区嘉运路); 5.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公办,长沙市直属,附中托管,有初中、高中,在长沙市先导区梅溪湖国际新城); 6.湖南师大附中海口实验中学(民办,附中合作,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 7.湖南师大附中耒阳分校(民办,附中合作,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耒阳市城北的经济开发区)。

【二】长郡中学(公办,长沙市直属,只有高中,在天心区学院街)。其“子校”有6所: 1.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曾是民办现为公办,长沙市直属,长郡托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岳麓区望月湖); 2.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公办,长沙市直属,长郡托管,只有初中,在岳麓区茶子山路); 3.长郡梅溪湖实验中学(公办,长沙市直属,长郡托管,有初中、高中,在长沙市先导区梅溪湖); 4.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民办,长郡合作,有小学、初中,在长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博雅路与黄兴大道交汇处); 5.长郡芙蓉中学(公办,芙蓉区直属,长郡托管,只有初中,在芙蓉区马王堆中路); 6.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公办,雨花区直属,长郡托管,只有初中,在雨花区左家塘)。

初中地理八年级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地理八年级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2013.5.6 本分试卷是基于《地理新课程标准》之上,试题类型符合济南市近几年的学业水平考试题型,而且试题素材新颖,无偏题、怪题、旧题、难题,非常适合八年级学生刚刚结束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难度系数适中,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起到了非常好的检测作用。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一模试卷对今后我们二轮复习也起到了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第3、4小题,22、23小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反映学科特色,凸显各种地理图表的重要性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次试卷中有十四道题是直接利用各种图象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的。本份试卷共涉及照片、地图共26个,而且图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图表绘画规范、清晰、富于表现性,类型多样,使人看之悦目,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地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的考察与应用,能帮助学生体会区域性这一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引导教师与学生充分重视对地图教学与学习。

2021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数学(文)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若集合{||2|2}A x x x =+=+,{}2|9=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就有6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省区的简称”,“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七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七次月考试卷 地理 命题:长沙市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22×2分=44分)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 太阳高度线,回答1~3题。 1.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 刻的太阳高度(D)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①>② 2.此时(C) A.PM为昏线,PN为晨线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全球昼夜平分 3.此时O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A) 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回答4~5题。 4.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D) A.背斜山岭B.向斜山谷 C.背斜山谷D.向斜山岭 5.该地质构造(A) A.便于储水B.便于储油 C.上部岩层较老D.两侧岩层较新 某钢铁厂于19世纪新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6~7题。

表: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吨 6.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A)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7.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B) A.燃料运输费用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D.废弃物的排放量 读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哪一处交通通达性最高(C) A.甲B.乙 C.丙D.丁 9.该处最有可能位于(D)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中心 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回答 10~11题。 10.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A) A.①工业区②文教区③居住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B.①工业区②商业区③仓储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 C.①居住区②工业区③文教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D.①商业区②仓储区③工业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 11.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距市中心远近对①功能区影响最大 B.③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 C.交通通达性对④功能区影响不大 D.⑤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读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①~⑧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仓库区、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12~13题。

最新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这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对这次考试的试卷作一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一) 、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占4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人口最多的省和直辖市”、“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黄金水道”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5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省区轮廓”到“中国的地形”、从“中国气候”到“长江、黄河”、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2、3、4、5、6、7、11、15、17、19、20、22 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8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济源的干湿类型。第3、4、9、12、21、25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各省区轮廓、山脉、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 (二)、读图分析题:第26小题填写各省少数民族名称。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第27小题判断我国的地形名称,错误较多的是第(3)小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第28小题关于长江黄河的读图练习,这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少的题,少数同学在第3小题出现了错误,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对以后教学的启示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