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道教五脏调养秘法

道家养生:道教五脏调养秘法

*导读:中医养生既重视道的层面,也重视术的层面。道教五脏调养秘法,言简意赅,道术合一。宠辱不惊肝木自宁肝属木,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

中医养生既重视道的层面,也重视术的层面。道教五脏调养秘法,言简意赅,道术合一。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肝属木,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所谓刚,有刚强躁急之意。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情绪变化,特别是忧愁思虑最易导致肝郁气滞;急躁易怒最易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扰,二者都会影响肝的功能而导致疾病。因此,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则无肝风内动、肝阳上扰之虞,

肝木自宁而不伤。

*动静以敬心火自平

心属火,为君主之官,具有主导和统率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并且使各脏腑相互协调,人们的聪明智慧,都是从心产生出来的。各种情绪变化都容易扰动心神,因之《黄帝内经》有: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论述。所以,无论你身居何等位置,举止动作都要恭敬有理,保持心绪的宁静平和,如此则心火不起,五脏六腑各得其位,人自然祥和。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

脾属土,为人体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饮食物,保证人体的营养供应。但是,饮食要有节制,不过饥过饱,挑肥拣瘦,更不能过度贪图口腹之欲,否则损伤脾胃,运化不力,酿湿生痰,阻遏中焦,百病丛生。一顿吃伤,十吨喝汤,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肺在五行中属金,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但多言耗气。因为人说话发声,出于喉,却是气之用,言语诵读是会耗气的。孙思邈的养生经验也要求人们莫多言、多言则气乏;宜少语,少语则气得以充养,不致无谓地耗散。因此,调整气息,沉默寡言,不胡言乱语是保肺养气的要务。

*恬然无欲肾水自足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及生长发育。如果性欲旺盛,房劳过度最易耗伤肾精,使人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牙齿脱落而出现早衰之象。中医历来以节欲保精为养生第一要义,而以皓齿娥眉,为伐性之斧。因此,不纵欲亦不禁欲肾精自然充足,身体自然强健。

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胆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肝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