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广西大学

校选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班级:151

专业:哲学

学生姓名:李钰莹

指导教师:尤业明

浅谈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姓名:李钰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班级:哲学151 学号:1522110135

摘要:各类生态条件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的形成特定的生态环境,对植物产生影响。植物在同化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接受了环境对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又产生各种不同的反作用,改变着环境。这两反面,构成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矛盾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植物、环境、温度、光照、大气、水、土壤

人们常说:“我们要改造环境,创造环境,保护环境”。而环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但总的来说环境指某一中心事物它周围的空间以及空间中存在的事物。

所谓环境,通常是泛指植物生存四周空间所存在的一切事物,例如,气候、土壤、生物等等因素的综合。这些事物中的每一个因素,称为环境条件。对于人类来说环境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植物来说,各种环境条件并非都是必要和重要的,只有那些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对于植物的代谢作用直接或问接有着密切联系,并对于植物特征、特性的产生,类型的形成以及内部等具有最深刻的影响的环境条件,才被列为生态条件。各类生态条件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的形成特定的生态环境,对植物产生影响。植物在同化环境的过程中,植物方面接受了环境对它的深刻影响,形成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又产生各种不同的反作用,改变着环境。这两方面,构成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矛盾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植物花木是大自然的主体,不同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我们可以从一些生态的角度论述环境因子中:

(1)温度与植物的关系;(2)水分与植物的关系;

(3)光照与植物的关系;(4)大气对植物的关系;

(5)土壤对植物的关系。

一、温度与植物的关系

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在地球表面,温度条件的变化很大,在空间上.温度随海拔升高、纬度(北半球)的北移而降低;时间上,一年有四季的变化,一天有昼夜的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不同温度的地区,相应地就有不同的植物类型。

1.1温度对植物的作用和影响

在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内,不同的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植物在0—35℃的范围内,温度上升则生长加速,温度降低则生常减慢,低温能明显的减少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养分的吸收。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直接或间接的受到温度高低不同的影响,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高低又往往受了一定的温度范围的限制。植物的生长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热带植物如橡胶,摈榔等要求日平均温度在18℃才能开始生长。亚热带植物如柑桔、香樟、油桐等在15℃左右开始生长等。一般植物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要比呼吸作用的为低。对一般植物来说,当温度上升到光合作用最适点以上时,就不利于体内异样的积累,如把苹果栽种在低纬处,由于高温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积累和生殖会受到妨碍。这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温度关系,对于许多植物在不同温度和海拔高度上的分布,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1.2温度与植物的分布

每一种植物的地理分布也常受到温度条件的限制,在平地上,植物的高低温度界线就是南北分布界限。例如,白桦和云杉在自然情况下不生长在华北平原上,就是由于受高温的限制;樟不越长江,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就是由于受低温的限制。三地垂直分布的高低界限,尝试海拔高度的下限和上限界限。以松树为例,长江流域和福建的马尾松,分布在从海平面到海拔1000—1200米以下的地方,这就是马尾松的低温界。要求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如椰子、槟榔、鱼尾葵、散尾葵、假槟榔等;落叶松、云杉、冷杉等则要求生长在寒冷的北方或高海拔处。

植物的生长过程存在着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温度直接影响植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的代谢即合成和分解的过程。在最适温度时,使各种酶最能协调地完成植物体的代谢过程,最利于生长,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酶活性受到部分抑制,当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时,酶的活性受到强烈的抑制,同时高温和低温对植物的细胞产生直接的破坏,蛋白质变性,植物致死。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呼吸作用更易

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对于一年生冬性植物的开花有促进作用即春化作用。此外,许多药用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低温处理,有的甚至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温度交替作用才能萌发,如西洋参的种子需要经过较高的温度完成形态后熟,再经过低温完成生理后熟才能发芽。因此,在生产上多采用低温沙藏、遮荫、培土覆盖等措施来满足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二、水与植物的关系

不同的植物种类,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水分条件的环境中,形成了对水分需求关系上不同的生态习性和适应性。根据植物对水分的关系,可把植物分为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生态类型的植物来美化型他们在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抗旱、抗涝能力以及植物景观上都是不同的。

水分是植物原生质的主要成分,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的参与,水还可以作为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和运输的媒介。植物的供水状态会直接或间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植物缺水时,植物根系吸收营养下降,叶子出现萎蔫,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从而光合作用下降。水分过多,植物根系环境缺氧,抑制根系呼吸作用的进行,甚至厌氧细菌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根系的生长,也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如藏红花生长在水分过多的土壤中会引起藏红花球茎腐烂。植物水分的供应状况也影响到药用植物的代谢,如金鸡纳树在雨季并不形成奎宁,羽扇豆种子和植株其他器官中生物碱的含量,在湿润年份较干旱年份少。

三、光照与植物的关系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来源,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太阳光辐射能。光是植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强要求的植物生态类型根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传统上将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居于这二者之间的耐荫植物。在自然界的植物群落组成中,可以看到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各层植物所处的光照条件都不相同,这是长期适应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植物对光的不同生态习性。

3.1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

阳性植物:要求较强的光照,不耐蔽荫。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70 以上的光强,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常为上层乔木。如松、杉、羊、柳、枣、桦、杨槐、蒲

公英等杂草。

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下生长良好。一般需光度为全目照的5%一20%,不能忍受过强的光照,尤其是一些树种的幼苗,需在一定的蔽荫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常处于中、下层,或生长在潮湿背阴处。山毛榉科、铁山和许多磷虾蕨类植物均为阴性植物。耐荫植物:一般需光度在阳性和阴性植物之间,对光的适应幅度较大,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也能忍受适当的蔽荫。大多数植物属于此类。如罗汉松、竹柏、山楂等。

光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根据药用植物对光强的反应可以分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以及耐阴植物。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高,对强光的利用比阴生植物好,为全日照的3%~5%,光饱和点为全日照的100%;而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有较大的基粒且基粒片层数目多,叶绿素含量又较高;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也高,能吸收短波的蓝紫光。阴生植物能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充分地吸收光线,光补偿点低,为全日照的0.5%~1%,光饱和点为全日照的10%~50%。耐阴植物对光的需要处于阴生和阳生植物之间,它们既可在全光照下生长,同时又可以耐受一定程度的荫蔽。

植物的形态建成即生长和分化的功能,也受到光的控制。红光促进茎的伸长,蓝紫光能使茎粗壮,紫外光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存在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即光周期现象。许多植物的休眠、落叶、地下器官的形成及种子萌发等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关。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又可分为长日植物、短日植物、中日植物和中间植物。短日性的南方植物在北方生长,营养期增长,往往要到深秋短日来临时才能开花,因而易受低温的危害;长日性的北方植物生长在南方的短日条件下,常常会早熟或因温度不合适而不能开花。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根据药用植物的光周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栽培措施。此外,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光照的要求也不一样,如黄连的“前期喜阴,后期喜光”的现象,西洋参春季的透光度应比高温的夏季的透光度稍大为宜。

五、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的结构、PH值、肥力、水分等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一般药用植物适宜在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保水、保肥性能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长。如以根部、茎叶、花、果实入药的,可以种在地势平坦干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含有机质较多,理化性质好,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土壤为宜。而砂质土壤一般质地过分疏松、缺乏有机质,蒸发量大,保水性能差,只宜种植北沙参、莨菪、王不留行等适于砂质土壤的中药。对于瘠薄粘重,缺乏有机质、通透性很差的土壤,可以种植杜仲、黄柏等木本药

材。对于偏碱的土壤可以种植枸杞、麻黄、甘草、薏苡等。

观赏植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结课论文

观赏植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摘要:从多种角度探讨了观赏植物在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促进健康方面的功能,论述了观赏植物与人体身心健康的关系。同时提出了观赏植物对人体健康的良性调节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观赏植物;人类健康;环境 早在2000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体的思想,认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疾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疾病的现代看法是,由于人体失去适应环境的正常调节能力,致使与环境间的平衡和统一受到破坏和干扰的结果。如今,日新月异的都市化和信息化带来了物质文明,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人们回归自然的呼声也在对于环境的日益关注中越来越强烈。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在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还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重要源泉。当今世界,绿色植物的保健功效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 1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1.1释氧固氮、降温增湿观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可以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动态平衡,使空气保持新鲜。植物能够调节相对湿度,在干燥季节,植物能提高相对湿度;而在雨季,则又具有吸湿性,可降低相对湿度【2】。庭荫树能在夏季降低温度,树冠阻拦阳光而减少辐射热,给人带来舒适的感受。遮荫力愈强,降低辐射热的效果愈显著。据测定15种合肥城市庭荫树结果显示,夏天树荫下平均能降低温度4℃左右。而以银杏、刺槐、悬铃木等为好。在城市中,大量的树木花卉、草坪均能降低温度,改变小环境的气候。 1.2滞尘观赏植物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得到净化,如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背桂等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热带植物对空气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能够加速微粒的沉降,增加相对湿度,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3吸收有害气体有些植物如夹竹桃、棕榈、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莲、月季花、山茶、石榴、米平、雏菊、腊梅、万寿菊、紫薇、鸭趾草、吊兰、芦荟、龟背竹、君子兰、常春藤、虎尾兰、大叶黄杨等,能够吸收环境中的甲醛、Pb、一甲苯和氨等有害气体,降低有毒化学物质浓度,分解环境中令人不快的气味如硫化氢、氨气和CH3SH分子,减轻污染。观赏植物的微观有机体是去除污染物质的主要结构,发挥着生物合成过滤器的作用【3】。 1.4抑制有害微生物空气并不是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但空气中微生物种类分布广泛。据资料表明,空气中的气挟菌类主要是真菌和细菌。空气含菌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尘埃颗粒的粒径、人为活动强度、化学污染物质等,其中植物种类和抑菌杀菌作用强度对空气含菌量的影响很大。有些植物如松柏、樟树、臭椿等的分泌物,具有杀菌的作用,能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4】。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等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1.5减少视觉疲劳、噪音植物可以通过改善环境间接影响人体健康,也可以通过其挥发物直接作用于人体。观赏植物对人员健康和身体不适症状起到有效的缓解,对减轻视觉疲劳有较好的帮助【5】。另外,观赏植物还具有良好的吸声性,它能降低噪声,使环境更安宁。

观赏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宇宙环境 地球环境 区域环境 自然环境 生境 小环境 1.植物环境 内环境 人工环境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主要因子 2.生态因子 生物因子 地形地势因子 人为因子 环境中生态因子的生态分析 ① 综合作用 ② 主导因子 ③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④ 生态因子的可调性 ⑤ 生态幅 3.观赏植物与温度(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A.温度对观赏植物分布的影响 1)根据观赏植物耐寒能力大小分类: ① 耐寒性观赏植物:白皮松、云杉、龙柏、大叶黄杨、海棠、紫藤、丁香、迎春、金银花、萱草、蜀葵、玉簪等。美人蕉、荷包牡丹等 ② 不耐寒性观赏植物:榕树、仙客来、变叶木、橡皮树、一品红等 ③ 半耐寒性观赏植物:杜英、广玉兰、夹竹桃、桂花、棕榈、郁金香等 2)根据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类: ① 耐寒植物: ② 喜凉植物:梅、桃、腊梅、菊花、三色堇、雏菊等 ③ 中温植物:苏铁、山茶、桂花、栀子、含笑、杜鹃花、金鱼草、报春花等 ④ 喜温植物:茉莉花、白兰花、瓜叶菊等 ⑤ 喜热植物: 米兰、变叶木、芭蕉属、仙人掌科等 3)以温度为主导因子的我国观赏植物分布分类: ① 赤道带:椰子、木瓜等 ② 热带:槟榔、咖啡等 ③ 亚热带:杉木、马尾松、毛竹、苏铁等 ④ 暖温带:雪松、白皮松、侧柏、泡桐、麻栎等 ⑤ 温带:黄刺玫等 ⑥ 寒带:落叶松、蒙古栎等 B.温度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1)在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杜鹃、山茶、梅花、碧桃、樱花、紫藤等(花木类6-8月,气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温高至25。C以上)。唐菖蒲、美人蕉等(许多球根观赏植物在夏季高温)。郁金香(夏季休眠期) 2)在低温下进行花芽分化 ①冬性植物:月见草、毛地黄等(二年生花卉)。鸢尾、芍药等(早春开花多年生花卉) ②春性植物:一年生花卉和球技开花的多年生花卉 ③半冬性植物: 另外,随温度升高和光强减弱,花色变浅:落地生根属和蟹爪属 开花期温度升高时,蓝色部分增多,温度变低时,白色部分增多:矮牵牛的复色品种C.变温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1)节律性变温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①昼夜变温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a.种子的发芽 b.植物的生长 c.植物的开花结果 ②季节变温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2)突变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①突然低温 a.冷害:热带喜温植物:轻木、丁子香 b.霜害 c.冻害 d.冻拔:多草本植物,小苗最为严重 e.冻裂:核桃、悬铃木等树干的向阳面 ②突然高温:被子植物叫裸子植物略高 D.观赏植物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1)观赏植物的遮阴作用:银杏、刺槐、悬铃木、枫杨等遮荫降温作用较好 2)观赏植物的凉爽效应 3)观赏植物群落对营造局部小气候的作用 4)观赏植物对热岛效应的消除作用 4.观赏植物与光 A.光照强度观赏植物的影响 1)光照强度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光照影响种子发育:光照条件下发芽的桦树,遮荫条件下发芽的百合科植物 ②光照影响植物茎干和根系的生长 ③光照影响植物的开花和品质:光照强时开花的郁金香、酢浆草等,光照弱时开花的牵牛花、月见草、紫茉莉等 2)以光照强度为主导因子的观赏植物的生态类型 ①阳性植物:落叶松、松属(华山松、红松除外)、水杉、银杏、桦木属、桉属、杨属、柳属、臭椿、乌桕、泡桐、白玉兰、石榴等观赏树木。多数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仙人掌及多浆植物、大多数草坪草 ②阴性植物:红豆杉、云杉、冷杉、金银木、八角金盘等观赏树木。花卉中兰科、凤梨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科以及蕨类等

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掌握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2、结合具体实例,能简单地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 重难点: 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3、分析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型:多媒体课、新课教学手段:多媒体、主要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1课时板书设计: 平原——大多数城市 地形高原——热带地区城市 山地——河谷和开阔低地 气温——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气候降水——沿海地区 供水——沿河设市 交通——河口、河流交汇处及通航起迄点 河流 防卫——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半岛 教学过程: 呈现地图: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导入新课):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为何建在这里,而不建在别处? 学生讨论

呈现地图: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图 (提问):世界上 为什么有的地方 城市多?有的地 方城市少? 学生讨论 板书:一、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河流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影响城市 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地形、 河流、气候是通过影响人口分 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的。

思考问题:(1)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是 如何划分的?(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 的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各有几个? (3)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种地形 上?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 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因而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 2、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在热带地区,平原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城 市多分布在高原上。例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上。 3、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开阔低地分布:山区地形崎岖,城市基本建设困难,交 通不便,城市发展受限制,因此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上分布。 例如:我国的渭河、汾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1、降水与城市区位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姓名:莫星娣学号:200911321217 班级:园艺1092 第一章绪论 1、园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有何联系? 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绿色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氧气和有机物的制造厂,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从化学角度看,它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所以,植物保护是环境保护最重要最必须的环节。 2、园艺植物病害有何重要性?其与其他作物病害有何不同特点? 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体现在: 1、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 2、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 3、有时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换汇 4、防治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生态环境污染 与其他作物病害的差异: 1、园艺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病害的发生规 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大。 2、园艺作物大多需要精耕细作,加大了人与作物的接触机会,也就增加了病害传播的可能性;这就要求 生产者具备一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避免不自觉地认为传播病害。 3、园艺作物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复杂指数的提高,为病害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为 病害的传播介体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增大了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的难度。 4、果菜类作物的产品大多是新鲜食品,防治病虫害时,不仅不能使用粮棉作物上常用的毒性农药,而且 农药残留也有严格的限制。 5、花卉全球化销售使其成为病害的帮凶,由于是认为传播、途径广泛 3、植物病理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容?其与哪些学科有何联系? 研究容: 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 2、受害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 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病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 与植物病理学有联系的学科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等;植物病理学应该属于医学的分支,可

聚落与自然环境

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说教材 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图文的形式,叙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以及受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等,突显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经历与体验,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材首先比较系统的说明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从气候、地形、资源等因素入手,对各地聚落的特点进行分析。接着教材通过图文的形式,阐述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教材再通过对世界各地聚落的建筑景观照片进行环境分析,初步教会学生分析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学生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能力。 说教材处理、教法、学法 然而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太大了,人们居住的聚落也因各自的气候、建筑材料和文化习俗而各有千秋。仅仅靠教材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了解世界的,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的目的。 据此,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一课时,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与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各地景观照片,来丰富教材内容,并把课堂转移到了微机室,将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探究小组,搜集各地景观照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培养资料搜集整理能力。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能力以及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因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 知识目标为: ①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及其建筑风格,以及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②学会联系人们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方法。 技能目标是:

观赏植物多样性与重要性课案

旅游管理13级 观赏植物学课程论文 题目:观赏植物多样性与重要性学生姓名:周晓捷 学号:201306010203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班级:132班 任课教师:季梦成 2015年05月27日

观赏植物多样性与重要性 周晓捷 (旅游与健康学院旅游管理132班) 摘要:世界范围内观赏植物总数达30000种,中国观赏植物总数达10000多种,充分认识、科学利用观赏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观赏植物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分别从观赏部位、生活型、中国特色观赏植物、观赏效果、遗传等方面介绍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从情感、生态保护、强身健体、美化、经济效益功能等方面介绍观赏植物的重要性。 关键词:观赏植物;多样性;重要性 1.观赏植物概况及研究方法 1.1观赏植物概况 观赏植物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能够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和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多种名贵园林植物的起源中心,如梅花、牡丹、菊花、百合、芍药、山茶、月季、玫瑰、玉兰、杜鹃和珙桐等。全世界约有高等植物30多万种,我国3万多种,约占1/10,不但物种丰富度高,并且具有特有种属多、区系起源古老、栽培植物种质丰富等特点,在全球植物多样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1.2调查方法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搜索,先后参考了其中的14篇文献,通过翻阅教材、网络搜索等方法多方面归纳总结了观赏植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观赏植物多样性 2.1观赏部位多样性 观赏植物按其观赏部位及习性可分类为观树形、观叶、观花、观果四大类。 2.1.1.观树形类 树形高大、伟健、优美、端庄飘逸。常见的观树形观赏植物有香樟、雪松。 2.1.2观叶类 具有优美叶形或季节性色彩。叶的颜色变化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叶的深浅、随季节变化等特点都是极其重要的。 按叶色分类: (1)春色叶类。春季新抽生的嫩叶有完全不同颜色的植物,如紫叶碧桃的春叶呈紫红色、红叶石楠的春叶呈鲜红色,柳树的春叶呈嫩绿色。 (2)秋色叶类。在秋季叶片有明显变化的植物。如银杏的秋叶呈金黄色,枫树的秋叶呈鲜红色。 (3)常色叶类。有些植物在整个生活史中始终是相同的颜色。如香樟、的叶色始终是绿色。 2.1.3观花类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花期相错,花色艳丽,花朵硕大,花形奇异,并具香气。春天开花

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6c13371745.html, 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 一、最新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选题参考 1、植物监测在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中的作用 2、浅谈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植物的关系 3、植物资源与环境保护 4、环境保护与植物绿化关系探讨 5、植物生态学与环境保护 6、环境保护和植物生态学 7、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8、试谈园林观赏植物景观应用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9、古窑遗址公园的环境保护和植物景观设计--以邛窑遗址公园方案设计为例 10、国内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11、云南省土著民族对村社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的保护 12、环境危机与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13、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 14、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 15、探讨青藏高原濒危药用植物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抢救与保护措施 16、浅析园林植物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17、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 18、黄金矿山应实现用植物监测、保护和美化环境 19、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的植物和环境的现状及其保护的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6c13371745.html, 20、绿化植物与保护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 二、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大全 1、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保护环境,开拓资源,开展固沙保土的C4(碳四)植物的选育、引种和推广的研究(西部大开发建议之三) 2、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初探 3、植物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保护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5、酒鬼酒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特征与植物多样性 6、植物生理学与环境保护 7、植物生理学与环境保护 8、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福建沙溪微生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9、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0、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1、全国第七届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2、全国“植物和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将在青岛召开 13、全国第七届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4、第七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合肥召开 15、全国第六次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行 16、五个学会(协会)在合肥联合召开第七届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 17、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

中考地理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专题练习含解析

专题1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A. 便利的交通 B. 平坦的地 形 C. 自然资源贫 乏 D. 水源充足 2. 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 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 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 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 (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 A. 地形更平坦开 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 C. 水陆交通更便 利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 3.下面的邮票上绘有民居,其中反映当地降水量相对较少地区的民居是()

A. B. C. D. 4. 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受降水影响而存在的是() A. 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 屋 B. 青藏地区藏式服装一藏袍 C. 东北地区房屋有双层窗 户 D. 黄土高原利用毛驴运输 5. 民居外貌景观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气候特点的是() A. B. C. D. 6. 关于我国南北方比较正确的是() A.北方传统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为排水通风 B.北方河流流量大,没有结冰期 C.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 D.南方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7.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植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植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植物周围的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而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败的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等。同时植物又依赖于特定的环境,植物离开了所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不结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 植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环境是相适应的,如生活在干旱地区的植物,叶片较小或退化,根系发达,松树、仙人掌,生活在湿润地区的植物,叶片则较大;水稻生活在水中,有适应水中生活的气腔,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植物植株矮小,喜兴的植物高大,喜阴的植物矮小等等。 花有花蜜,味道吸引昆虫,利于传粉 叶,扁片状(也有特化的)利于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果实,或有香甜的包被(苹果的果肉),吸引动物去吃,以便把种子散发到各处 种子有坚硬的外壳,保护种子内部不被外界各种因素伤害(如虫子咬食) 等等还有很多. 1.光因子。不同的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适应强光照地区的植物成为阳地植物,常见的有蒲公英,松,杉等。适应若弱照地区生活得成为阴地植物,例如那些灌木等。 2.温度因子。例如,有得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得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能反射阳光,免受热伤害。 3.水因子。陆生植物主要是尽量减少蒸腾作用,水生植物增加透气。 4.土壤因子。不同酸碱度的土壤,会有不同的植物生长;另外土壤的含盐量、含水量等也是指标之一。 董美兰、孙雪垠、刘尹、白荣荣、惠敏,请赶快(7月15日前)把就业协议交给方丽慧老师,以便办最后一批报到证。参加社区工作的,办理社区报到证,若考上教师,提前给方老师打电话,办教师报到证,否则到8月25日前按社区录入系统。

植被与自然要素的关系专题复习

植被与自然要素的关系专题复习 【考纲要求】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以区域图表为载体,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究地理环境差异性,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体系构建】 1.影响植被的最重要因素——气候 (1)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光照: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3)降水。 ①同一纬度,从沿海到内陆降水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2.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1)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着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植被出现了垂直地域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水分条件相近情况下,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坡度越缓、相对高度越大,植被种类越多,垂直分异越明显。 (3)受坡向的影响,同一植被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要高于阴坡,但由于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的生长状况有可能不如阴坡。 (4)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这体现非地带性分布,如南美洲南端大陆东西岸,天山南北坡。 3.水文 (1)水文对植被的影响: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 (2)植被对水文的影响: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 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 4.土壤 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如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为酸性 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稻土的形。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 要植被类型。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影 响植被的自然环境条件。 水平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典 型植被,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水平4:结合区域,分析植被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 理布局植被。 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 分布规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 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植 被类型,探讨其与植被的关系。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1.判断正误。 (1)不同的气候带,植被类型一定不同。(×) (2)苔原植被一定分布在极地地区。(×)

2.亚热带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荒漠草原 3.温带植被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4.寒带植被的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2.常绿硬叶林分布在( ) A.南北纬10°之间 B.热带干旱地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亚欧大陆北部 答案 C 解析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区发育的典型植被。 3.对比说明雨林、硬叶林、针叶林形态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提示雨林茂密、常年葱郁,因常年水热丰富;硬叶林叶坚硬、有蜡质,因夏季干热;针叶林稀疏、叶片呈针状,因为热量不足。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01减少,由此形成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的格局。 (1)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 (2)距海远近不同、□02水分条件存在差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异。 (3)洋流也是影响植被的因素之一。

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园林植物与其它事物一样,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一方面,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的生态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对变化的环境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性。在进行园林绿化或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1、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也就是说植物是生活在综合的环境因子中,缺乏任一因子,植物均不能正常生长。 2、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常会直接引起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主导因子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虽然各生态因子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缺一不可的,但对某一种植物,甚至植物的某一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往往有 1-2个因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就称“主导因子”。如热带兰花大多是热带雨林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高湿,仙人掌是热带草原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干燥,这两种植物离开高温都要死亡。又如高山杜鹃,在引种到低海拔平地时,空气湿度是存活的主导因子。 一、不同生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 1、棕榈科植物绝大部分种类都要求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如椰子、油棕、皇后葵、假槟榔、鱼尾葵、散尾葵、袖珍椰子、槟榔等; 2、落叶松、云杉、冷杉、桦木等则要求生长在寒冷的北方或高海拔处; 3、桃、梅、木棉、三角梅、印度橡胶榕、小叶榕、大叶榕等要求生长在阳光充足之处; 4、铁杉、金粟兰、紫金牛、六月雪、野扇花等喜欢蔽荫的环境; 5、杜鹃、山茶、栀子花、黄桷兰、含笑等喜欢酸性土壤; 6、柽柳、真柏、锦鸡儿则能生长在盐碱土壤上; 7、砂枣、龙血树、光棍树在干旱的荒漠上能顽强生长; 8、荷花、睡莲、萍蓬草、石菖蒲等生长在湖泊、池塘中。 二、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 环境中生态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周期性变化之中。因此,不同的环境能影响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如长日照能使唐菖蒲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另一方面,环境还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变化,很多药用植物从野生引种栽培后变化较大,如欧乌头(Aconitum napellus)的根在寒冷的气候下变得无毒;杜仲向阳的叶片含杜仲胶60%左右,而阴面的叶片含胶量仅为3%-4%等。 一般认为,在气候温和、湿润地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各部分的物质形成以淀粉、碳水化合物合成为主,而在气温较高和土壤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地区,有利于蛋白质等的形成。 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一、温度

观赏植物与生活

平顶山学院选修课作业 姓名:浩莎莎 学号:121510136 班级: 行政管理1班

学期: 大一第二学期 课程:《观赏植物学》 教师:李鹏 成绩: 观赏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黄土地,离开那些绿色植物,走进高楼大厦,走进空调屋,并且生活条件提高,也使得人们不满足现在的生活,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绿色植物重新回到我们身边,摇身一变成为了观赏植物,在家里、办公室、街道旁随处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观赏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是最美的自然产物之一,它总能给人们带来美得享受,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绿植的引进,可以改善您的办公生活,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营造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如果您的工作使您感到沉闷、视觉疲劳,您还可以考虑在办公桌上放一盆绿色植物或者盆栽花卉,它可以使您减轻精神压力、调剂氛围、提高您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绿植美化后的环境能消除视觉疲劳,绿色非常养眼,视线中摆放一种或者更多美丽的绿植,这毫无弊处,更能够增加您的舒适程序和激发想像力。因此,越来越多的观赏植物涌进办公室,越来越多的人,在办公桌上放上适合自己的植物。 室内观赏植物生态功能 美化功能:室内观赏植物具有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和生命美的特性。观叶类植物可通过独特的叶形或特殊的叶色塑造出独特的室内氛围; 观花类可通过其花的特性给人以亮丽、鲜艳、活泼、沁香、温馨等美感; 观根类或芳香类则可刺激人的感官,使人精神愉悦。观赏植物代表一种现代审美情趣,在

某种程度上还能衡量一个人生活品味。少了室内植物,豪华精美的房屋显得俗气; 有了室内绿色植物,简朴素雅的小屋也会显得雅致宜人。 净化环境功能:观赏植物不仅具有美化的作用,更有净化环境的功能手。室内放置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氟化氢、含重金属的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和烟、粉尘等,可释放杀菌物质和氧气,使人感到空气清新,心旷神怡。 调节人体健康功能:观赏植物除能够通过改善室内环境因子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外,也可通过其意境、文化及散发的杀菌抑菌挥发物等直接保护环境,提高人体机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室内观赏植物塑造的绿色意境,可明显改善人的视力,减轻压力,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反应力。不同观赏植物的文化内涵,使人联想到其精神象征,增强自身的能动性,如兰花的高洁、竹的虚心、松柏的苍劲等均可起到陶冶性情、鼓舞斗志的作用。另外,特殊观赏植物的芳香性挥发物对人的心理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艾草和薰衣草具有安神助眠功效,迷迭香的香味能够提神等。 空间分隔功能: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可运用植物将室内空间分为不同区域。攀援的藤本植物可以成为分隔空间的绿色屏风,同时又将不同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 室内空间如有难以利用的死角,可以选择适宜的室内观赏植物来填充,起到装饰作用; 运用植物本身的大小、高矮调整空间的比例感,充分提高室内有限的利用率 观赏植物在办公室中的摆设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的应用,加上地毯、壁纸、粘合剂等,不同程度的污染了室内空气. 要有效治理办公室污染,除加强通风透气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摆放绿色植物和盆栽花卉,因为绿色植物是办公室内有害物质的“吞噬者”。办公室的污染物质,可通过观赏植物叶片背面的微孔道吸入植物体内,而且花卉根部共生的微生特也能自能分解污染物,并被根部吸收。 观赏植物在办公室的摆设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不仅要根据办公室的内部环境来摆设,还要根据办公室的用途来选择与其对应的。 单独办公室,即个人的办公室。这是个人办公的场所,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布置,同时办公室是平时办公和会客的场所,布置时应该注意制造一个优雅宁静的气氛,选择植物不宜过多,且已观叶植物或者颜色较浅的盆花为宜。例如:兰草、君子兰、合果芋、网纹草、墨西哥铁等。 大众办公室,即多人合用的办公室。这里是公共的场所,并且环境相比较来说,有点拥挤,所以,不宜摆放太多的植物。可以在过道的拐角,和屋角摆放一些中型的植物。忌讳特别香,或者很容易使人敏感的植物。例如:紫背竹芋、苹果竹芋、铁线蕨、龟背竹、文竹等。 会议室,平时公司开会之地,有时也会作为和客户之地。在摆设时,要注重简单、大方,又现高雅之气。例如:绿巨人、榕树、龙舌兰、紫背竹芋、散尾葵等。 会客室,顾名思义是公司平时的会客之地,是公司的重要之地。这里的选择,就要慎重一点。不仅要注重大方、高雅,还要更加注重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同时还要结合公司自身的特色。例如:龙舌兰、君子兰、文竹、金枝玉叶、银边铁、鸭掌木等。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关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的比较 棉花叶横切(禾本科):有维管束延伸层,栅栏组织为圆柱形细胞,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间隙发达。 松树叶横切(裸子植物):有树脂道,叶肉部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一圈内形成层,有气孔。 夹竹桃叶横切(旱生):表皮由2至3层细胞组成复表皮,排列紧密,外被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下陷的气孔窝结构,气孔窝内的表皮细胞常特化成表皮毛,叶肉细胞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是叶肉中的维管组织 眼子菜叶横切(水生):表皮细胞壁薄,细胞内含叶绿体,外壁没有角质层,不具气孔,叶肉细胞不分化成多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发达或分化成大型的气室。

玉米叶横切(C4):表皮细胞较小,形状较规则,上表皮两个维管束之间有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间隙较小,内含叶绿体,维管束鞘为大型单层薄壁细胞,内涵较大的叶绿体,与毗邻的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为C4植物所特有。 水稻叶横切(C3):表皮细胞较大,细胞疏松排列,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含有正常的叶绿体,维管束较小,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的观察 名科叶形叶序叶脉叶尖叶缘 银杏叶扇形簇生二叉平行 叶脉 叶基(楔形) 不规则 三节 状,中 间凹入 鹅掌楸叶马褂形互生网状脉截形(叶尖) 掌状半 裂 玉簪叶椭圆形簇生弧形平行 脉 急尖(叶尖)全缘 金钱松叶披针形簇生 急形异短尖 (叶尖) 铁树(复叶)羽片条 形 对生叶 序 侧出平行 脉 急尖(叶尖) 羽状全 裂 红花木倒形羽互生网状脉急形异短尖 (叶尖) 细锯状 苦楮披针形互生网状脉尾尖锯状 野生豌豆羽状复 叶 叶须卷 羽状全 裂

中考地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专题练习含解析

专题 11 聚落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 1.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 发展的是() A.便利的交通 形 乏 2. 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天然橡胶林 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 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 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 A. 地形更平坦 开 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 C. 水陆交通更 便 利 B. 平坦的地 C. 自然资源贫 D. 水源充足 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 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 D. 在甲地建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 3. 下面的邮票上绘有民居,其中反映当地降水量相对较少地区的民居是()

4. 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受降水影响而存在的是( ) A. 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 屋 服装一藏袍 C. 东北地区房屋有双层窗 户 毛驴运输 5. 民居外貌景观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气候特点的是( 6. 关于我国南北方比较正确的是( ) A. 北方传统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为排水通风 B. 北方河流流量大,没有结冰期 C. 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 D. 南方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7.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 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D. B. 青藏地区藏式 D. 黄土高原利用 ) A. C. B.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重点) 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1)热带雨林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亚马孙河流域、刚果盆地和东南 亚地区。 ②特征: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 (2)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②特征: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 2.亚热带植被 (1)常绿阔叶林①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②特征:森林植被,四季常绿。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①分布:地中海气候区。 ②特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常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3)荒漠植被:植被十分稀疏,植物种类极少。 3.温带植被 (1)落叶阔叶林: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2)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①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②特征: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3)温带草原

①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②特征:低矮的 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4.寒带植被 (1)分布:极地地区、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高山地区 (2)特征: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二、植被与自然 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太阳辐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减少,形成了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3)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 因。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大气: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2)影响土壤: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影响环境: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1)植被就是指植物。( )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 (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 ) A.温带森林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1)× 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 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 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七年级地理上册4.3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课后作业练习含解析人教版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形成聚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 A.巴西高原 B.中西伯利亚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青藏高原 2.下列地区中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 A.山区 B.平原 C.荒漠 D.极地 3.下列那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A.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 C.崎岖山地 D.自然资源丰富 4.以下能够正确体现聚落与环境关系的是() A.东南亚常见的双层木楼和竹楼的下层是不住人的,因为当地气候湿热B.西亚地区因为炎热多雨,所以民居窗户大,屋顶平 C.我国南方地区为了能够在冬季御寒,屋内有火炕 D.日本因为多地震,所以房子多用砖瓦建造,特别牢固 5.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不能体现() A.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B.当地的交通状况 C.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 D.当地的文化风俗 6.一般来说,山区的村落比平原地区的村落() ①规模大②规模小③民居分布紧密④民居分布分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①交通便利②地形崎岖③水源充足④资源贫乏⑤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8.聚落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聚落中属于寒冷地区的是() A.民居墙体较薄、门窗开得较大 B.屋顶大多是平顶的 C.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D.民居依山傍水,有较陡的屋顶坡度 9.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弊端主要是() A.河流水患对城市造成损失 B.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 C.地形平坦,提供建设用地 D.河流提供便利的水运 二、综合探究 10.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处属于______聚落,选址有一共同特点,都是______而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______聚落,而最有可能优先发展起来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传统的民居反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干栏式的民居(高脚屋)是______(东南亚、西亚、南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四、植物的生殖生长与环境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体重上的增加,是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质的变化过程。 (二)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概念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限。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就影响生殖生长,造成植物生长不协调;反之,营养生长不良也会影响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胀 2.萌动 3.发芽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或具有完整而健康的胚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 (一)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1.植物生长大周期 2.昼夜周期 3.季节周期(二)植物的衰老 1.概念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衰弱,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是生物界遍规律。 2.特征对整株植物来说,衰老首先表现在叶片和根系。 3.影响因素植物衰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高温、干旱、缺少氮肥、短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广西大学 校选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班级:151 专业:哲学 学生姓名:李钰莹 指导教师:尤业明

浅谈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姓名:李钰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班级:哲学151 学号:1522110135 摘要:各类生态条件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的形成特定的生态环境,对植物产生影响。植物在同化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接受了环境对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又产生各种不同的反作用,改变着环境。这两反面,构成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矛盾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植物、环境、温度、光照、大气、水、土壤 人们常说:“我们要改造环境,创造环境,保护环境”。而环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但总的来说环境指某一中心事物它周围的空间以及空间中存在的事物。 所谓环境,通常是泛指植物生存四周空间所存在的一切事物,例如,气候、土壤、生物等等因素的综合。这些事物中的每一个因素,称为环境条件。对于人类来说环境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植物来说,各种环境条件并非都是必要和重要的,只有那些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对于植物的代谢作用直接或问接有着密切联系,并对于植物特征、特性的产生,类型的形成以及内部等具有最深刻的影响的环境条件,才被列为生态条件。各类生态条件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的形成特定的生态环境,对植物产生影响。植物在同化环境的过程中,植物方面接受了环境对它的深刻影响,形成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又产生各种不同的反作用,改变着环境。这两方面,构成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矛盾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植物花木是大自然的主体,不同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我们可以从一些生态的角度论述环境因子中: (1)温度与植物的关系;(2)水分与植物的关系; (3)光照与植物的关系;(4)大气对植物的关系; (5)土壤对植物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