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理解

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理解
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理解

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理解

一、控制的含义:

1、控制是监督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活动得以按计划完成,并能够纠正明显的偏差。

——《管理学原理》(美)斯蒂芬?P.罗宾斯2、控制就是管理层为确定绩效标准、衡量和评价绩效,并且在必要时采取纠偏措施而采取的系列活动。控制绝对为有效地履行计划只能所必需。

——《管理学》(美)帕特里克?J?蒙塔纳、布鲁斯?H?査诺夫著3、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有效地控制不仅要求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确定恰当的控制频数,收集及时的信息,而且要求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著4、控制是建立和实施确保目标得以实现的机制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概念、应用于技能提高》(美)罗伯特?N,卢西尔著5、控制就是按照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衡量标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测量,及时发现现实或潜在的偏差及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使组织活动符合既定要求的过程。

——《现代管理学》张军、陈昌龙著

二、控制的原则:

1、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失控现象,失控现象的存在对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实现有效控制要遵循一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控制要有明确的目的。

2)及时性原则。控制的核心在于及时纠偏。

3)适度性原则。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4)客观性原则。控制室通过对现状的检查和纠偏来保证目标实现的,因此,所获取的控制信息应做到准确、客观。

5)经济性原则。指在一项工作或活动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之间进行比较,效益要大于成本。

6)灵活性原则。要求管理者在执行任务之前准备多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遇到某些突变情况时,能够拿出替代方案,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情况采取弹性的控制方式和手段来应对外界的变化。

虽然,要实施各种有效的控制应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远不止以上6个原则。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控制水平和能力,实现有效的控制,把组织印象更高的目标。

——摘自《现代管理学》(主编:张军、陈昌龙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内部控制的原则: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2)合理的授权制度

3)适当的信息记录

4)可靠的资产安全

5)健全的内部审计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编者: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复旦大学出版社)

三、控制职能的运行机制

1、控制系统的三种方法及特点

1)控制过程

1、衡量实际业绩:亲自观察、统计报告、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

2、将实际业绩与标准进行比较

3、采取管理措施,纠正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

4、立即纠偏行为:指立即纠正出现的问题,使业绩回到设定的轨道上来。

5、根本性纠偏行为:找出偏差是如何出现、为何出现等问题的答案,然后采取行动纠正偏差产生的根源。

2)控制类型

1、前馈式控制:发生在实际活动开始之前,由未来导向的。在问题出现之前就采取管

理措施。

2、同步式控制:发生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管理者在员工工作执行过程中实施控制,能

在错误导致高昂成本前纠正他们。

3、反馈式控制:控制发生在行动之后。

图1:控制过程图

——《管理学原理》斯蒂芬·P·罗2、常见控制系统及特征

1)控制对象

1、对环境变化的控制

2、对战略的控制

3、对经济资源的投入的控制

4、对组织的活动控制

5、对员工的控制

6、对财务的控制

7、对作业的控制

8、对信息的控制

9、对管理者的控制

2)控制的基本过程

1、确定标准

1.1、要求

(1)要使标准便于对各部门甚至每个人的工作进行衡量,当出现偏差时,能找到相应的

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2)建立的具体标准都应该有利于组织整体目标的实际;

(3)标准应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应有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

(4)标准要根据工作而定,不能根据完成工作的人来制定;

(5)标准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6)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一定的适应性,特殊情况能够做到例

外处理。

1.2、标准的类型

(1)时间标准,是指完成一定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度。

(2)生产率标准,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或完成既定工作量所需花费的时间。

(3)消耗标准,指为达到一定的工作所需要的有关消费量。

(4)质量标准,指工作应达到的要求,或者产品或劳务应达到的品质标准。

(5)行为标准,是在工作中组织对员工行为准则的要求。

1.3、常用的标准制定法

(1)统计方法。即根据本企业或同行业其他相关企业的历史数据记录,利用统计学方法

所确定的标准。这种方法常用于拟定与企业经营相关项目与经济效益的标准。

2)工程方法,即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实测的数据为依据所制定的标准。这种方法主要用

于生产过程标准的确定上。

(3)经验估值法。即由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来制定标准,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标准,

主要为上两种形式提供必要的补充。

2、对照标准衡量绩效

(1)书面报告

(2)统计报告

(3)口头汇报

(4)个人观察

(5)抽样检查

3、采用管理行为纠正偏差和不足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概述》 -盛毅主编

3、管理控制系统的结构

1)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

(1)检测机构——用以检测控制对象的相关状态和运行结果,并传送到评价机构。

(2)评价机构——对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结果进行评价。

(3)比较器——将评价结果和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并确定控制系统是否发生偏差,以及

偏差的大小。

(4)控制器(决策机构、控制主体)——根据比较器送来的偏差信息,制定控制方案,并

发出控制指令。

(5)执行机构(控制对象、管理对象)——执行控制器发来的控制指令以实现控制目标。

以上5要素相互关联就构成了反馈控制系统,图7.1所示。反馈控制就是通过对控制结果的监督和检查,收集反馈信息,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偏差,确定控制方案,从而进行调整、校正的过程。具体来说,控制机理是这样的:系统的检测机构对控制对象的内部状态和运行结果进行实时检测,然后评价机构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比较器将评价结果和控制

标准(如管理计划、规划和目标等)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和问题;控制器(即管理决策机构)根据问题制定纠正偏差的措施;执行机构按照控制器的要求调整原执行行为或采取新的行动,以保证执行结果达到控制标准的要求,圆满完成管理目标。

反馈控制系统的机理结构反馈控制属于事后控制,滞后性较大。而前馈控制(见图7.2)则通过对外界环境的预测,在偏差出现之前进行超前控制,故又称为预测控制、事前控制。当然;准确地预测环境变化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偏差的产生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因此将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结合起来,构成复合控制系统(见图7.3),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1)管理控制的过程

1、衡量(检测和评价)

(1)实际观察

(2)统计报告

(3)口头报告

(4)书面报告

比较:为了确定实际的工作绩效与衡量标准之间的偏差。

2、采取控制行动

(1)不采取任何行动:通过比较,发现实际结果与标准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或者由于某些临时性的偶然因素导致实际工作绩效与标准超出了允许的偏差范围,切偏离幅度较小。

(2)改进实际绩效

3、方式:立即纠正行动、彻底纠正行动

4、修订控制标准:如果通过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发现并非由于工作本身的缺陷造成,那就应当认真地考察是否是当初制定的标准不够合理的缘故。

2)控制对象:财务控制、人员控制、作业控制、组织的总体绩效控制

——《管理学原理》张志光主编

4、组织中的控制活动是通过组织的控制系统来完成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目标体系,是指进行控制活动所要达到的所有目标。进行控制活动必须要有明

确的目标,它是采取各项控制措施的依据,控制目标必须服从于组织的总目标。

(2)控制的主体,是执行控制活动的各级管理者及其所属的各职能部门。不同的控制主

体,由于其职位和权限的不同,控制的业务活动范围也将不同。

(3)控制的对象,是组织的整个活动。组织通过全部的业务活动来实现其目标,因而,

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对组织的所有活动进行全面控制。

(4)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即为达到有效的控制,所采用的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如统计

分析法、审计法、计划评审技术及预算控制法等。

(5)施控作用过程和反馈作用过程,在一个控制系统中,不仅施控者对受控者具有控制

作用,受控者对施控者也有反馈作用。当然,只有施控作用而无反馈作用的控制系统也

存在,但这种控制系统常常因缺乏反馈机制而难以提高控制效率,难以增强组织功能,推动组织发展。换言之,在管理活动中,作为施控者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反馈机制,不能听不进下属的意见,堵塞言路。否则,发展下去必然导致控制失效和失误。

1)控制类型

1、按控制主体划分

(1)内部控制:一种自我责任控制,通过增加责任感,自觉弯沉各项既定目标和标准,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

(2)外部控制:一种强制性控制,通过行政权力系统实现,要严格执行各种标准和各种规章制度。

2、按时间划分

(1)前馈控制

(2)现场控制

(3)反馈控制

3、按控制对象划分

(1)产出控制

(2)行为控制

(3)组织文化和小团体控制

2)控制的过程

1、建立标准

(1)确定控制对象

(2)选择关键控制点

(3)制定控制标准

常见控制标准类别:实物标准、成本标准、资本标准、收益标准、时间标准等

方法:统计方法、经验估计法、工程方法

要求:1)便于控制;

2)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标准应当带有先进可行性;

4)应当有一定的弹性。

2、衡量绩效

(1)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

(2)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3)通过衡量绩效,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3、纠正偏差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3)选择恰当的措施

——《管理学原理》 -臧有良,暴丽艳主编

四、我国企业管理控制职能问题呈现

中国国内产品质量隐患问题频频发生,诸如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亮甲菌素事件,华源制药的欣弗事件,苏丹红事件、红心蛋事件等,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了中国的产品形象,给“中国制造”产品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其他国家闻中国产品而色变,不愿意进口中国的产品。这无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008 年,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国人对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许传九(2008)[6]提出“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品牌危机;唐泽瀛(2008)[4]从“三鹿”事件简析入手,分析类似事件产生的原因,对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从管理控制职能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控制功能极其重要,涉及到企业的一切方面,包括资源、活动和信息等;控制功能贯穿始终,穿插到其他管理职能过程中发挥作用。控制既依赖于又有利于其他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是控制得以实施的载体;控制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起综合评价、实时监督作用。因此,控制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职能有效实施的必要保证,促使计划订得更好,组织更加合理,指挥效率得以提高,协调工作卓有成效(张忠华,2005)[8]。

对于我国来说,企业的管理控制职能尤为重要。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往往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从行政方面说,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科学的,而在执行控制的过程中往往出现问题,使国家信誉受损。从经济方面说,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失调,往往会引起产品质量问题,进而使我国产品的原产地效应蒙上一层阴影。

我国企业管理控制职能与产品质量问题的关系。

1、在事前控制环节,管理者缺乏社会责任,没有认清生产质量合格产品的重要性,在生产进行之前就遗留下隐患,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2、即使管理者意识到产品质量对企业效益的重要性,但是在事中控制环节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纰漏,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3、即使事前、事中控制环节都没有出现差错,产品在试销阶段运行状况良好,但是当产品出现问题(用户大量使用后)时由于不能及时反馈信息,处理方法不当,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可见,我国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与管理控制职能环节薄弱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将给出加强管理控制职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

1、事前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制定与提高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生产控制计划。计划的好坏关系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的最终成败。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领导者往往极少关注产品的质量问题。所以还需要建立管理者信用档案,时刻关注每个企业新产品的质量问题。要将管理者的信用等级与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具体的实施评定工作要由国家质检部门来承担,累计信用等级低的管理者将受到罚款或取消从业资格的制裁。

2、事中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建立新型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以往的企业往往也会建立自己的质量监督体系,以保障产品质量。但经笔者调查研究发现,以往的质量监督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缺乏效用。笔者所强调的质量监督体系,是一种有效率的体系。它要求国家质检部门变以往的突击检查为有时间间隔的不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往往造成企业在短时期内为了应付检查而采取质量保障手段。而这种有时间间隔的不定期检查目的是让企业时刻注意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国家质检部门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考察进行评估,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评级为优秀的企业会得到税收减免或者是赢得奖金的奖励;不合格的企业会得到罚款或者是取消停产整顿的处罚。为了避免惩罚、获得奖励,评定等级为良好、合格的企业会竞相提高产品质量。当然,对于生产不同产品的行业会有不同的行业评价标准。同时要求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要有系统思想,协同工作,不仅要在各个部门内部进行产品的质量监督,而且要做好整个产品质量的系统监管。

3、事后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完成产品质量控制环节的最后阶段。企业即使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阶段已经做好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但是产品的销售环节也不能出现纰漏,更要时刻关注。要做好客户的反馈工作,及时地收集信息。因为只有当一个产品销售出去,将产品的价值转化为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的销售行为才算真正完成,只有这样,企业的盈利目标才能实现。在这一环节,要充分尊重顾客的意见,只有顾客满意了,才能说明产品质量确实没有问题。要反馈顾客对企业、对产品有益的意见,及时地对产品质量进行修正。当产品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时,要妥善的处理。首先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在第一时间公开道歉。其次,道歉的态度一定要正确,要真诚。最后还要做好关系营销,向顾客道歉并赔偿损失,同时召回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以便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结论: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当产品出口时还会影响的一国的声誉。可见,产品质量问题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我国的产品质量

出现问题与我国企业管理控制职能弱化有很大的关系。基于这一思考,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的相关知识,笔者对这一课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加强企业管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模式。希望对解决我国的产品质量问题,促进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有所启示。

管理职能——控制的相关案例

1、哈勃望远镜

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15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1990年4月发射升空。但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由于直径达94.5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像预期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如果有一点更细心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镜片的生产商珀金斯-埃默公司,使用了一个有缺陷的光学模板平生产如此精密的镜片。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置没设置好。校正装置上的1.3毫米的误差导致镜片研磨、抛光成了误差形状。但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其他许多NSSA项目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分的时间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实际上,镜片的粗磨在1978年就开始了,直到1981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完工后望远镜又在地上待了两年。

美国国家航天局(NSSA)中负责哈勃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中的细节根本不关心。事后航天管理局中一个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说“至少有三次明显的证据说明问题的存在,但这三次机会都失去了”。

2、汤姆担任这家工厂的厂长已经一年多了。他刚看了工厂有关今年实现目标情况的统计资料,厂里各方面工作的进展出乎意料之外,他为此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他记得就任厂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制定了工厂一系列计划目标。具体地说,他要解决工厂的浪费问题,要解决职工超时工作的问题,要减少废料的运输问题。他具体规定:在一年要把购买原材料的费用降低10%—15%;把用于支付工人超时工作的费用从原来的11万美元减少到6万美元,要把废料运输费用降低3%。他把这些具体目标告诉了下属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然而,他刚看过的年终统计资料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原材料的浪费比去年更为严重,原材料的浪费竟占总额的16%;职工超时费用也只降低到9万美元,远没有达到原定的目标;运输费用也根本没有降低。

3、如果你在好莱坞或贝弗利山举办一个晚会,肯定会有这样一些名人来参加,如尼科尔森、麦当娜、克鲁斯、切尔、查克?皮克。“查克?皮克?”“当然!”没有停车服务员你不可能开一个晚会,在南加州停车行业内响当当的名字就是查克?皮克。查克停车公司中的雇员有1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兼职的,每周他至少为几十个晚会办理停车业务。在一个最忙的周六晚上,可能要同时为6~7个晚会提供停车服务,每一个晚会可能需要3~15位服务员。

查克停车公司是一家小企业,但每年的营业额差不多有100万美元。其业务包含两项内容:一项是为晚会料理停车;另一项是不断地在一个乡村俱乐部办理停车经营特许权合同。这个乡村俱乐部要求有2~3个服务员,每周7天都是这样。但是查克的主要业务来自私人晚会。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拜访那些富人或名人的家,评价道路和停车设施,并告诉他们需要多少个服务员来处理停车的问题。一个小型的晚会可能只要3~4个服务员,花费大约400美元。然而一个特别大型的晚会的停车费用可能高达2000美元。

尽管私人晚会和乡村俱乐部的合同都涉及到停车业务,但它们为查克提供的收费方式却很不相同。私人晚会是以当时出价的方式进行的。查克首先估计大约需要多少服务员为晚会服务,然后按每人每小时多少钱给出一个总价格。如果顾客愿意“买”他的服务,查克就会

在晚会结束后寄出一份账单。在乡村俱乐部,查克根据合同规定,每月要付给俱乐部一定数量的租金来换取停车场的经营权。他收入的唯一来源是服务员为顾客服务所获得的小费。因此,在私人晚会服务时,他绝对禁止服务员收取小费,而在俱乐部服务时小费是他唯一的收人来源。

4、中联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公司组建伊始,高层领导不是按规律经营,客观地分析主客观环境,慎重地选择主业,制定正确的战略,脚踏实地地打好公司发展的基础,而是四处“招兵买马”,急速扩大规模。他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注册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之内,注册二级公司20多个,三级公司50多个,四级公司更是遍布全国。在注册资金不到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本应采取重点战略,以求在部分项目上取得突破,打下基础后再进行扩张。然而,该公司却采取分散兵力,盲目扩张的方式,几年过去了,偌大的一个公司,竟没有像样的主业支撑,没有知名的品牌挑台,在加上内部管理上的混乱,注定难逃失败的厄运。对其下属的子公司,既没有正确有力的经营战略指导,又没有有效的控制机制,结果,这些公司经营不力,与总公司的关系也极为不正常。挣钱的公司失去控制,不挣钱的公司却围着总公司,要贷款,要担保;欠了债,惹了官事的公司,把官事推给总公司,致使总公司的财务部曾在一年之内被法院封了三次。由于盲目扩张,致使公司从1994年开始,资金周转困难,债台高筑,对下属公司的管理失控,陷入了全面危机。于是,国务院及主管部门下令该公司内部整顿,收缩战线,确定主导产业。但是已病入膏肓的中联公司,以无力自救,于1997年,国务院不得不派驻工作组,对该公司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一个曾红极一时的国有大公司倒下了。

5、麦当劳公司的控制

麦当劳金色的拱门允诺:每个餐厅的菜单基本相同,而且“质量超群,服务优良,清洁卫生,货真价实”。它的产品、加工和烹制程序乃至厨房布置,都是标准化的,严格控制的。它撤消了在法国的第一批特许经营权,因为它们尽管盈利可观,但在快速服务和清洁方面末达到相应的标准。

麦当劳的各分店都是由当地人所有和经营管理。鉴于在快餐饮食业中维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其经营成功的关键,因此,麦当劳公司在采取特许连锁经营这种战略开辟分店和实现地域扩张的同时,特别注意对连锁店的管理控制。如果管理控制不当,使顾客吃到不对味

的汉堡包或受到不友善的接待,其后果就不仅是这家分店将失去这批顾客及其周遭人光顾的问题,还会波及影响到其他分店的生意,乃至损害整个公司的信誉。为此,麦当劳公司制定了一套全面、周密的控制方法。

麦当劳公司主要是通过授予特许权的方式来开辟连锁分店。其考虑之一,就是使购买特许经营权的人在成为分店经理人员的同时也成为该分店的所有者,从而使其在直接分享利润的激励中形成了对其扩展中的业务的强有力控制。麦当劳公司在出售其特许经营权时非常慎重,总是通过各方面调查了解后挑选那些具有卓越经营管理才能的人作为店主,而且事后如发现其能力不符合则撤回这一授权。

麦当劳公司还通过详细的程序、规则和条例,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麦当劳分店的经营者和员工们都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麦当劳公司对制作汉堡包、炸土豆条、招待顾客和清理餐桌等工作都事先进行详实的动作研究,确定各项工作开展的最好方式,然后再编成书面的规定,用以指导和规范各分店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行为。公司在芝加哥开办了专门的培训中心——汉堡包大学,要求所有的特许经营者在开业之前都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培训。回去之后.还要求他们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公司的规章条例得到准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

为了确保所有特许经营分店都能按统一的要求开展活动,麦当劳公司总部66管理人员还经常走访、巡视世界各地的经营店,进行直接的监督和控制。例如,有一次巡视中,公司总部管理人员发现某家分店自作主张,在店厅里摆放电视机和其他物品以吸引顾客,这种做法因与麦当劳的风格不一致,立即得到了纠正。除了直接控制外,麦当劳公司还定期对各分店的经营业绩进行考评。为此,各分店要及时提供有关营业额、经营成本和利润等方面的信息,这样总部管理人员就能把握各分店经营的动态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商讨和采取改进的对策。

麦当劳公司的另一个控制手段,就是要求所有经营分店都塑造公司独特的组织文化,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由“质量超群,服务优良,清洁卫生,货真价实”口号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麦当劳公司共享价值观的建设,不仅在世界各地的分店及其上上下下的员工中进行,而且还将公司的一个主要利益团体——员顾客也包括进这支队伍中。麦当劳的顾客虽然要自我服务,但公司特别重视满足顾客的要求,如为他们的孩子们开设游戏场所,提供快乐餐和生日聚会等服务,以形成家庭式的氛围,这样既吸引了孩子们,也增强了成年人对公司的忠诚感。

管理学控制习题

六章控制职能 1.传统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答案:预算、统计资料、专题报告、盈亏平衡分析、经营审核、深入现场。 2.简述控制的动态性特点。 答:组织是动态的,其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控制标准和方法不可能固定不变。管理控制应具有动态的特征,这样可以提高控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3.简述现场控制的弊端。 答:1)容易受到管理者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2)应用范围较窄。3)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 4.简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即:控制的对象)简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即:控制的对象) 答:1)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2)资源投入3)组织活动 5、简述制定控制标准的步骤。 答:1)确立控制对象。2)选择控制重点。3)制定控制标准。 6.简述工业企业常用的控制标准。 答:1)时间标准。如工时、交货期等。2)数量标准。如产品数量、废品数量等。3)质量标准。如产品等级、合格率等。4)成本标准。如单位产品成本等。 7.简述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答:1)统计标准: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2)经验标准: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期结果。3)工程标准:在客观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标准。 8.简述控制标准的制定要求。

答:1)便于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衡量。2)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3)应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4)应尽可能体现出一致性。5)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6)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9.对控制信息有什么要求? 答:控制信息应具备以下特性:及时性、可靠性、适用性。 10.怎样理解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答案:(1)一方面,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因为由于主客观原因,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控制工作起着执行和完成计划的保障作用,以及在管理过程中产生新的计划、新的目标和新的控制标准的作用。通过控制工作了解偏差和纠正计划。 (2)另一方面,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它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控制工作还处于管理的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影响其他职能的活动。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控制工作与其他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11.为什么纠正偏差是控制的关键? 答案:(1)它体现了执行控制职能的目的。控制职能,就是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同计划所制定的控制标准对照,从而发现执行情况同计划目标之间的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使这种偏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达到保持组织系统的活动稳定的目的,也就是纠正偏差的目的。 (2)纠正偏差,将控制工作同管理的其他职能结合在一起。纠正偏差是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工作内容。通过确立目标,修订计划,改变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置以及在指导与领导方法上的重大改进,可以使纠正目标的工作取得满意效果,使得整个控制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12.简述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相同点? 答案:(1)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变,使之逐渐趋于稳定、完善,直至达到优化状态。(2)管理控制也有两个前提条件,即计划指标

管理职责手册

管理职责手册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管理职责手册1.目的 由总经理负责制定本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建立和改进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评审和改进。 3.职责 总经理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发布本公司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定期评审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运行。 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目标在本部门的分解和实施。 4.程序概要 管理承诺 总经理必须承诺建立、实施和改进管理体系,并通过以下职责的履行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为其承诺提供证据: a. 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本公司的管理方针; c. 确保管理目标的制定; d.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e. 为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相关方要求 4.2.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总经理在确定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时,应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转化为本公司要求,并提供必要的资源。4.2.2其他相关方要求 体系管理小组通过电话、传真、信件等方式记录接收信息及食品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的任何建议和意见。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方针 4.3.1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公司质量方向和宗旨,由总经理负责制定和发布,在制定质量方针时应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针对公司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包括对满足顾客需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并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确保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4.3.2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公司环境管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宗旨和方向。总经理根据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特点、环境初始评审报告、重要环境因素鉴定结果、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本公司应遵循的准则,以及相关方的期望,结合公司生产特点和经营策略,组织制订出适合本公司的环境方针。 4.3.3食品安全方针: 食品安全方针是由总经理正式发布的公司总的食品安全宗旨和方向,在制定时考虑与公司情况相适应,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及与顾客商定的食品安全要求,在方针中充分阐述沟通的同时,确保在公司内的各层得以沟通、实施和保持,并对其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 4.3.4方针的传达和培训

文件控制程序及管理职责

文件控制程序及管理职责 1.目的 对质量文件及其它与质量相关的文件进行控制,以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各个场所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与产品质量有关的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及适用的外来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核管理文件,总经理批准。 3.2技术检验部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厂长审核、批准。 3.3文员负责所有文件的归口管理工作。 3.4各职能成员负责所持有文件和资料的使用和保管。 4.工作流程 4.1文件的分类及编号。 4.1.1文件的分类 a.管理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 b.技术文件:产品标准、检验规程、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卡等。 c.外来文件:标准、法律、法规等。 4.1.2文员负责编制《文件编号规定》,公司文件编号按《文件编号规定》进行。 4.1.3文件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由文员编制受控文件清单并登记发放。受控文件加盖“受控”红色印章并注受控号,非受控文件盖红色“非受控”印章不编号。 4.2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4.2.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人员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执行。4.2.2技术文件由技术检验部负责编写,厂长审核批准后发布执行。 4.2.3公司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由厂长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3文件的发放 4.3.1当需要使用文件的人员未领到文件时,不得随意借用其他人的文件复印,应填写“文件需求申请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由文员办理领用手续。公司不得使用未加盖“受控”红色印章的复印件,一经

发现立即由文员收回销毁。 4.3.2当文件使用人的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文员处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受控编号仍沿用原文件受控编号,文员将破损文件销毁。 4.3.3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按本程序4.3.1条办理申请领用手续,但必须在领用申请中作出说明。文员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与新的受控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受控号作废。 4.4文件的更改 4.4.1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填写“文件申请表”说明更改原因。 4.4.2文件更改由原审核人审核,原批准人批准(如原审批人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该人员应获得审批所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文件更改时注明更改标记和更改生效时间,并按“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同时收回作废的旧文件,必要时还应发放“文件更改通知单”告知文件使用人。 4.5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4.5.1文件经五次更改、进行大幅度修改或公司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化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 4.5.2作废的文件由文员按“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收回并记录,作废文件加盖“作废”印章。4.6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4.6.1文件经编写、审核、批准后,原版文件交由文员填写“文件归档登记表”,存入软盘的文件也由文员进行归档登记编号。 4.6.2需临时借阅资料的人员,经管理者代表同意后可在指定地点借阅资料。文员并在“文件借阅登记表”中加以记录。 4.6.3管理者代表在每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前,全面检查各类在用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7外来文件的控制 厂长负责收集与公司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受控发放到各使用者手 中,编制外来文件清单,每年检查外来文件的有效性。 4.8文件版本控制 质量文件版本号要加以控制,采用A/n(如:A/0表示第一版,未修订,B/1表示第二版第一次修订

子公司管理控制岗位的工作职责

2.子公司管理控制岗位的工作职责 (1)委派董事岗位工作职责,如表15-2所示 表15-2 委派董事岗位工作职责一览表 岗位名称委派董事部门名称/编号直接上级母公司董事会 工作联系内部子公司董事会、子公司总经理外部母公司董事会 工作目标维护母公司出资者的合法权益,实现母公司所投资产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序号工作职责负责程度 1 监督母公司董事会涉及派驻子公司的各项决议和重大规章制 度的贯彻实施 全责 2 掌握派驻子公司业务经营管理状况、并负责向母公司董事会、 管理层汇报 全责 3 对与子公司的重大风险事项或重大决策信息,及时请示上报母 公司董事会 全责 4 提请召开并参加子公司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会议部分 5 参与制定子公司战略规划及投资规划,参与讨论、制定子公司 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全责 6 年底向母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述职报告全责 确认我已准确理解并完全接受以上职责安排,并承诺全力履行以上职责 确认人: 确认日期: 生效日期批准日期 (2)子公司总经理岗位工作职责,如表15-3所示 表15-3 子公司总经理岗位工作职责一览表 岗位名称子公司总经 理 部门名称/编号直接上级子公司董事会 工作联系内部子公司各部门外部母公司董事会 工作目标维护子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正常运行,完成子公司生产经营目标 序号工作职责负责程度 1 主持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全责 2 组织制订子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经董事会批准 后负责组织实施 全责 3 拟定子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全责 4 组织拟定子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全责 5 组织讨论子公司重大交易或事项,将方案逐级提请子公司、母 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 全责 6 提请子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子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全责

组织架构和职责管理程序

玲珑电子有限公司 EVERBEST CO., LTD 文件名: 组织架构和职责管理程序 编号: QP0501 版次: c 承办: 年月日审核: 年月日

核准: 年月日 1.目的: 为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得到充分有效运行和实施,对公司各部门和人员在体系中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 2.范围: 本公司组织内之各单位和人员之工作职责,悉依照本文件所规范的体制管理之。 3.权责: 管理部为本文件之权责单位,经总经理授权,负责本文件的管制,并确保依规范作业。 4.组织机构及主要责权 4.1总经理 4.1.1召集和主持管理委员会会议,组织讨论和决定公司的发展规划、经营方针、年度计划等重大事项; 4.1.2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相关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重要性; 4.1.3制定质量环境管理方针; 4.1.4任命质量环境管理者代表; 4.1.5保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所需的资源、人员和财力; 4.1.6批准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作业性文件;批准质量

环境目标、指针、管理方案、重要环境因素及经营计划; 4.1.7主持质量环境体系管理评审。 4.2管理者代表 4.2.1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4.2.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4.2.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对顾客、相关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意识; 4.2.4管理评审会议之召集、安排; 4.2.5主导内部质量环境稽核之运作; 4.2.6参照系统或标准异动时,适时修订质量环境手册暨相关文件;4.2.7有关本公司质量环境系统事务与外部机构之联系作业; 4.2.8审批重大环境因素。 4.3顾客代表 4.3.1确保客户要求能在厂内得到体现,包括特殊性的选择; 4.3.2制定质量目标相关的培训; 4.3.3对于影响质量环境管理的各项潜在因素确认及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 4.3.4参予产品设计与开发并确认顾客要求得到体现。 4.4管理课 4.4.1质量环境公告事项之综拟与公布; 4.4.2人事招聘、出勤、调薪奖惩等人事经办事项; 4.4.3新进员工基础教育训练之协调安排;

管理的控制与协调职能

管理的控制与协调职能 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若有偏差要分析原因,发出指示,并做出改进,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它既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重点,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活动的起点。按照控制活动的性质分,可分为预防性控制、更正性控制;按照控制点的位置分,可以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按照信息的性质分,可以分为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按照采用的手段分,可以分为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医院不论是惯性运作还是各项工作计划的执行,都必须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医院内的控制通常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事前控制,又称前馈控制,是指通过情况观察、规律掌握、信息收集整理、趋势预测等活动,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其发生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如制定实施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医疗安全、药品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等活动;二是过程控制,又称事中控制,是指在某项经济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行为给予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如诊疗过程、护理过程等;三是事后控制,又称后馈控制,是指将实行计划的结果与预定计划目标相比较,找出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下一周期管理活动的良性循环,如医疗事故处理等。 医院进行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各类绩效考核等。控制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医院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有控制的职责,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且必须对医院整体计划和目标的实现负责。控制工作离不了信息的反馈,在现代化医院中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将会成为管理者进行控制工作,保证管理工作沿着医院的目标前进的一种重要手段。 协调就是使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能和谐地配合,并有利于组织取得成功。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包括组织内部的协调、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对冲突的协调等。协调也可以说是实现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控制相比有更好的管理弹性。

管理职能控制程序范文

管理职能控制程序范文 1. 目的 确保质量体系能符合质量政策,并界定有关质量工作权责,并为实施和维持质量体系提供适当的资源。 2. 范围本公司质量制度之制定、修定、废除及组织确定与职能划 分、管理代表之指定均适用本程序。 3. 权责 3.1 质量政策之制定与颁布:副总经理 3.2 组织确定及职能分配:副总经理 3.3 管理代表之派任:副总经理 3.4 质量目标之拟定:品管部 4. 定义(无) 5. 作业内容 5.1 管理责任流程图(见附件一) 5.2 公司高层领导应对以下方面指定体系之方向: 5.2.1 公司长远质量政策与质量目标; 5.2.2 对于满足客户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在全公司传达其 重要性; 5.2.3 提供质量体系运作必须之资源;

5.2.4 促进体系持续改进; 5.2.5 以上各项于《质量方针与目标管理程序》、《内部沟通 管理程序》、《资源管理程序》、《管理审查程序》中予 以实现 5.3 结合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确定适宜之组织架构及其相 互关系。(见附件二) 5.4 依据各部门之职能分工,界定其相应职责与权限,产生《职 务说明书》及规定相应《代理人制度》,《职务说明书》 及《代理人制度》由人力资源部统一拟定,报副总经理 核准后予以执行。 5.5 为使体系有效运作,公司副总经理将以公告形式,确定质量 体系之管理代表,管理代表具有以下职责: 5.5. 1 负责公司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 和维护工作; 5.5.2 负责就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事项及其成效向公司高层汇报; 5.5.3 负责就满足客户需求之重要性在公司内部的宣贯并促进全员之理解; 5.5.4 负责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在公司内部的有效展开;

管理学-第一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学第三版 周三多

课后习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答:书P5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答:书P6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表现形式: ①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②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③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④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及纠正表现出来; ⑤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 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④任何管理活动都从计划开始,经组织、领导、控制而结束; ⑤控制的结果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⑥创新融于其他各项管理职能中,处于轴心地位。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那些角色? 答:书P6--P8 代表人角色监督者角色 人际角色领导者角色信息角色传播者角色 联络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企业家角色 决策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功能,又称管理的要素,是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一般将管理职能分为五项: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领导、控制。 (一)计划。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工作过程。包括组织目标的选择和确立,实现组织目标方法的确定和抉择,计划原则的确立,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实施。计划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实施其他管理职能的条件。 (二)组织。为实现管理目标和计划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管理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人员,并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为有效实现目标,还必须不断对这个结构进行调整,这一过程即为组织。组织为管理工作提供了结构保证,它是进行人员管理、指导和领导、控制的前提。 (三)人员管理。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培训、以及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人员管理与其他职能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能否实现。 (四)指导与领导。是对组织内每名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努力。指导与领导所涉及的是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控制。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管理职能循序完成,并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其中每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以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图

测量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一、在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配合道路监理工程师和结构监理工程师,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精度监督承包人放线、放样,审查批准承包人测量内外业成果及道路和构造物几何尺寸、标高等; 二、负责检查承包人对水准点及其他控制点的护桩设施保证不受损坏,有变更需在图上说明; 三、承包人进行施工前测量时必须旁站,操作时随时抽查,各项测量记录要认真核对,经签认后,承包人方可绘制施工图; 四、审查承包人的检验申请,经现场检验校核后,如符合规范要求的精度,方能签字认可,否则应将所有不合格部分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对承包人施工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应建议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发现场通知书; 五、检查路基工程的土石分界线,并督促承包人标绘在横断面图上; 六、协助道路、结构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报送的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及工程量的审批工作,配合合同与计量支付监理工程师进行收方丈量,审核计算数据。必要时,要对部分或全部工程进行重新量测; 七、定期督促承包人检查校核使用测量仪器的精度; 八、办理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交办的其它工作。

监理部廉政制度 韩水路项目监理部全体监理人员要认真学习中纪委,交通厅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贯彻落实有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廉政规定和项目办及驻天定项目纪检组制订的有关廉政建设文件精神,加强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做到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有结果和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一、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将无条件接受上级主管单位纪委和有关部门及项目纪检组关于廉政建设的监督和审查。 二、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有权监督和定期、不定期地检查有关监理人员的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督促落实项目监理部廉政建设目标和责任。 三、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行贿受贿、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工作态度端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四、领导小组成员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要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按程序办事,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费用、进度等五大控制指标的圆满实现。 五、廉政领导小组及全体监理人员,不能接受、索要施工单位的钱物;不能介绍其配偶、子女、亲属在其监理的工程项目和管辖范围内从事材料供应、工程分包、劳务等活动。 六、全体监理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准营私舞弊,不得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从事各种个人有偿中介活动和安排个人施工队伍。 七、廉政领导小组及全体监理人员不准宴请、行贿、拉拢、腐蚀上级单位工作人员;不准参加与被监理施工单位有关的各种高档消费和娱乐活动,更不能参加各种非法活动。 八、廉政领导小组及全体监理人员不准隐瞒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如果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要立即上报,接受调查和处理。 九、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及全体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上级领导的审查。 十、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要把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要注重预防,坚持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建立健全教育、制

控制是管理工作的第4大职能

控制是管理工作的第4大职能。在管理过程循环中,如果说制定计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然后是组织和领导计划的实施,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要考虑计划实施的结果如何,计划所确定的目标是否得到顺利实现,甚至计划目标本身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并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就必须开展卓有成效的控制工作。 第九章控制 案例9-1: 在某大型电子零件批发公司的一家连锁商店里,刚出任经理的比尔正为一些事搞得心烦意乱。店里两位售货员,每天上午轮流去隔壁的自助餐厅喝如啡,吃甜馅饼。因为少了一个售货员,顾客们在店里等侯服务已经司空见惯。更令人头痛的是,这家零售商店的营业额一直达不到公司的平均水平。当比尔对售货员们谈及这两件事时,他们不屑一顾地答道:“你看看公司付给我们多少工资!你还能要求什么?” 比尔对他们回应道:“在我们讨论工资的事并且谈出点眉目来之前,有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要你们明确知道我对你们的工作有什么要求。让我们来确定三件事:第一,在安排好的上班时间内,谁也不可以离开商店。当然,在你们的午餐时间里,你们爱干什么都行。第二,如果这家商店还要营业,不搬到别处去的话,我们每天的平均销售额应该是1000美元。总公司的记录表明,每位顾客大约购买5美元的货,那就是说,一天要接待200位顾客。我们是两位售货员当班,平均一下,我要求你们每人每天接待100位顾客。第三,就是你们怎样来接待顾客,我希望你们做到一丝不苟,礼貌周到。他们想了解什么,你们要有问必答。这三件事你们清楚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让我们来瞧一瞧你们的工资袋,看看出了什么毛病,想一想根据我们对这项工作提出的要求,应该干点什么事来跟那工资袋相称。你们考虑考虑。” 在这则例子中,顾客服务和营业收入都未能达到预期水平,而员工却在抱怨公司付给他们的工资太少了。到底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有效的控制需要预先订立并让当事人明确所要求他们的绩效标准是什么,可是这间电子零件批发商店的前任经理却一直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尔接任后对员工说的三件事,使员工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差距,从而为其工作绩效的改善奠定了基础。没有标准,控制工作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1节控制职能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是时常发生的。对管理者来讲,重要的问题不是工作有无偏差,或者是否可能出现偏差,而在于能否及时发现已出现的偏差或预见到潜在的偏差,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和纠正,以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组织预定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控制是管理工作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职能。所谓控制,从其最传统的意义方面说,就是按照计划标准来衡量所取得的成果并纠正所发生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控制与计划既是互相区别,又紧密相连的。计划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没有计划,控制也就没有依据。但如果只编制计划,不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计划目标就很难得到圆满实现。控制与计划两职能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计划提供控制标准,而控制确保计划实现这一“前提”与“手段”的关系上。有些计划本身的作用就已具有控制的意义。如政策、程序和规则,它们在规定人们行动的准则的同时,也对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又如,预算和进度表等形式的计划,它们既是作为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编制的,同时又可以直接作为一种有效的控制工具。可见,某些计划形式实际上涵盖了控制的内容。另一方面,广义的控制职能实际上也包含了对计划的修改和重定。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偏差,其原因除了执行不力外,还可能是计划之初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估计出现失误,造成了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或者是计划执行中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条件出现了重大变化,导

管理的控制职能

管理的控制职能 本章主要内容 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 控制过程 控制方式 控制方法 一、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为什么要控制? 计划靠人执行,而每个管理人的能力不同,未必顺利达成目标。 计划本身有不合时宜也需要修正 授权失控:一流的管理者充分授权,但是要建立查核要点。 二、控制过程(控制三部曲) 制定控制标准 衡量、检查实际工作 采取纠正措施 控制的程序 设立标准:建立衡量绩效的标准 衡量绩效: 依所设定的标准,搜集必要的信息,以获知实际绩效或进度。 比较差异: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间的差距。 修正行动:如发现有相当重大差距,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修正行动,如决定采取修正行动,则需决定何种修正行动。 确定控制标准 标准的种类 常用的定量标准 制定标准的原则 制定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最常用的定量标准 工时定额 成本标准 质量标准 利润标准 人事标准 制定标准的原则 标准应当明确 定量标准优于定性标准 标准应符合实际 讨论:是低而达得到的标准好,还是高而达不到的标准好? 制定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衡量绩效(检查实际工作)

第一手资源 蹲点:实际,局部 检查:实际,随机错误 随机抽样 第二手资源 书面汇报:精确,系统,怕假,报喜不报忧 口头汇报:信息丰富,双向,感情交流,费时,不系统 电话与面谈的差别 第一手资源的方法 检查的原则 经济上要合算 检查要及时 检查要准确 检查要系统 检查要有目的 实际情况的衡量 衡量实际工作包括及时检查工作的进展和计划的执行情况,用各种方法考核、评价工作的成果,是一项贯穿工作始终、持续进行的活动。 亲自观察、分析报表资料、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抽样调查等是常用方法,在实践中可同时合用以相互补充,更符合实际。 3、采取纠正措施 有无纠正的必要 找出偏差的原因 有无纠正的条件 采取纠正措施 分析原因(鱼刺图) 纠正措施 有无纠正的条件 落实纠正方法 责任与权力原则的重要性 权威的重要性 最后一招:降低标准 三、控制方式(类型) 预先控制 实时控制 反馈控制 控制的类型 预先控制(F e e d f o r w a r d c o n t r o l)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企业版管理职责控制程序

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管理职责控制程序 Q/XXX501-2020 代替Q/XXX501-2018 1目的 协动的质量/环境/职业及健康安全/能源有关活动及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及健康安全/能源方针、目标的需要而规定各级、各职能人员的职责、权限和沟通的渠道方式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各职能人员。 3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XXX526-2010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手册》 4职责 4.1最高管理者(总裁)职责 4.1.1向全体员工及时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4.1.2制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确保在此基础上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目标并分解到公司的相关部门和层次。 4.1.3组织管理评审,评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4.1.4确保建立、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企业内外资源的投入和获得。 4.1.5以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4.1.6确保公司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2020-01-01 发布 2020-02-28 实施

4.1.7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4.1.8任命强制性认证产品质量负责人。 4.2管理者代表职责 4.2.1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4.2.2主持开展内部审核,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4.2.3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需求的意识。 4.2.4负责批准发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4.2.5负责审查批准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的纠正/预防措施,并纳入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工作计划或专项质量改进计划。 4.3副总裁职责 4.3.1根据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所需过程达到期望的结果。 4.3.2系统地组织开展产品实现过程管理活动,使产品实现过程按工艺要求正常运转。 4.3.3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产品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生产制造、谁承担责任”的责任追究考核管理制度,及时做出解决问题的决策,落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4.3.4参与负责组织综合、技术、质量、生产等部门对供方进行考察,并审批采购中的合格供方,严格按“程序”监督控制采购活动。 4.3.5负责组织环境因素及危险源/重大能源消耗的识别和评价。 4.3.6负责技术类文件的编制和经批准后的发放、使用、更改、标识、回收、作废和销毁等过程的管理活动。 4.3.7参与技术输出文件的验收工作。 4.3.8负责外来文件、法律、法规信息及产品/材料等标准的收集、整理和报告工

管理学基础概念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1)管理必然涉及其他人(2)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3)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 3、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4、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任何管理工作解决问题时所必经的过程。 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6、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7、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 决策: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一线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组织: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组织工作正是源自人类对合作的需要 领导:组织目标的实现要靠组织全体成员的努力 控制: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行 创新: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管理的两重属性: 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时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也是生产力。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是一种客观存在。 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的预期目标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泰罗制的评价: 1、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2、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3、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倡导者个人经历的限制。泰罗的一系列主张,主要是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的范围比较小,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窄。企业的供应、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基本没有设计 法约尔管理理论: 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其中管理职能还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他还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需要层次理论: 从一定的需要出发,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行动,进而实现需要的满足,而后又为满足新需要产生新行为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激励过程。只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能对行为起激励作用。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这一理论没有注意到工作与工作环境的关系。

浅谈对管理职能的认识 欧玉萍

浅谈对管理职能的认识 管理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人们的一项实际工作,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比如计划、组织、控制等,人们对这些管理行为加以系统性归纳,逐渐形成了“管理职能”这一被普遍认同的概念。 所谓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管理职能间的关系是相互间有内在逻辑关系,它在实际中不可能完全分割开来, 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一、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一般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一)、计划职能是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 1、计划职能的涵义 广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 2、计划职能的地位 一方面是指计划职能在时间顺序上是处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的始发或第一职能位置上的;另一方面是指计划职能对整个管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施加的影响具有首要意义。 3、计划职能的重要性 (1)计划是实施管理活动的依据; (2)计划可以增强管理的预见性,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3)计划有利于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员工思想行动; (4)计划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二)、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 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涵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烽火猎聘认为从动态方面看,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而这次角色扮演中,体现出来的组织职能不够完善,纪律不够严谨,并且同学们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1、目标任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组织结构的全部设计工作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而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权力是责任的基础,有了权力才可能负起责任;责任是权力的约束,有了责任,权力拥有者在运用权力时就必须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不致于滥用权力;利益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愿意担负责任以及接受权力的程度,利益大责任小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相反,利益小责任大的事情人们很难愿意去做,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组织任务目标的完成,离不开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因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部门,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各专业部门又必须加强协作和配合,才能保证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达到组织的整体目标。

管理与管理学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答案 【篇一:管理学_第一章__管理与管理者_习题答案】 /p> 2. 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组织目标。ans: f 3. 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着普遍性,但盈利性组织比非盈利性组织更需要加强管理。ans: f 4. 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决策上的时间相对更多一些。ans: t 5. 中级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ans: 6. 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ans: t 7. 计划工作之后自然就需要组织工作来发挥作用。ans: t 8.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ans:t 9. 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者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ans: t 10. 部门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ans: f 11. 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活动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职能。ans: f 12. 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ans: f 13. 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办法。ans: f 14. 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ans: f 15. 为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群体是组织。ans: t 16. 对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的主体为管理人员。ans: t 17. 18. 19. 20.

负责组织成员的挑选、培训、使用、解雇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是人事管理人员。ans:t 对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管理技能是技术技能。ans: t 制定战略目标是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ans: f 管理的四项基本活动是计划、人事、经营、控制。ans: f f 21. 管理概念在不同国家间具有可转移性。ans: f 22.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控制。ans: f 23. 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ans: t 24. 操作者不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且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ans:f 1.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 a. 决策 b. 控制 2.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 ) a. 计划 b. 组织 a) c. 协调 d. 领导 c. 领导 d. 控制 3. 首次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是管理的五大要素是(b ) c. 梅奥 d. 弗隆 a. 泰勒 b. 法约尔 4.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法约尔提出(d)五项管理职能,他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a. 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c.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d.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ROHS系统管理职责控制程序

ROHS系统管理职责控制程序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ROHS系统管理职责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对ROHS系统的组织架构、人员任命、职责权限与相互关系进行规定,并使之在公司内部得到沟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ROHS系统组织架构、人员任命、职责权限与相互关系管理。 3、权责: ROHS系统组织架构、人员任命、职责权限与相互关系的确定本公司总经理负责。 4、程序: 4.1 ROHS系统推行小组任命及相关职责权限:

位的ROHS职责与程序要求。 4.3总经理权责: ; ,任命相应的人员和赋予相应的职责与权限。 ,及时向他们传达客户对限用物质控制的最新信息。 ,包括技术、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等。 ,赋予其足够的职责与权限。 4.4 ROHS系统组长权责: 4.4.1 带领ROHS小组,在全公司宣导ROHS系统方针、目标。 ,负责在整个ROHS系统的建立、运行与维护。 ,向全体员工宣导ROHS系统的重要性,及时向他们传达客户对ROHS系统限制使用物质控制的最新信息。 4.4.4 支持ROHS系统管理者代表的工作,督导各相关部门与ROHS系统小组配合执行相关 程序要求。 4.4.5 关注ROHS系统运行状况,必要时组织就ROHS系统的要求与客户进行协商。 4.4.6 完成总经理赋予的其它ROHS系统运行任务。 4.5 ROHS系统管理者代表权责: 4.4.3 主导负责组织持续地识别ROHS及客户关于限用物质的要求及工作流程中关于限用 物质污染及控制的要求。 ,及时向他们传达客户对ROHS系统限制使用物质控制的最新信息,使他们了解违反程序操作的后果。 4.6 ROHS系统技术专家权责: ROHS系统及客户特殊要求的技术问题做出解释。 4.7系统部组员-主任权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