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十五章 原发性肝癌

第十五章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25万人死于肝癌,而我国占其中的45%。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男女之比为2~5: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病因。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高发有关。但是世界各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差别较大,西方发达国家HBV并不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

有研究表明,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抗体阳性,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可能有关。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各地报告为50%~90%。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在欧美国家,肝癌常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三)黄曲霉毒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粮食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肝癌发病率高,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常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人群,血清黄曲霉毒素B l-白蛋白结合物水平及尿黄曲霉毒素B1水平亦高,

提示黄曲霉毒索B。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素,它可能通过影响ras、c-fos、P53、Survivin等基因的表达而引起肝癌的发生。

(四)饮用水污染

根据肝癌高发地区江苏启东的报道,饮池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60~101/10万)明显高于饮井水的居民(O~19/10万)。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可能与肝癌有关。

(五)遗传因素

不同种族人群肝癌发病率不同。在同一种族中,肝癌的发病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常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是否与遗传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

(六)其他

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酒精等均是可疑的致肝癌物质。肝小胆管中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因之一。

【病理】

(一)病理分型

1.大体形态分型

(1)块状型:最多见,呈单个、多个或融合成块,直径≥5cm。大于10cm者称巨块型。多呈圆形,质硬,呈膨胀性生长,癌块周围的肝组织常被挤压,形成假包膜,此型易液化、坏死及出血,故常出现肝破裂、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2)结节型:较多见,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一般直径不超过5cm,结节多在肝右叶,与周围肝组织的分界不如块状形清楚,常伴有肝硬化。单个癌结节直径小于3cm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者称为小肝癌。

(3)弥漫型:最少见,有米粒至黄豆大的癌结节弥漫地分布于整个肝脏,不易与肝硬化区分,肝脏肿大不显著,甚至可以缩小,患者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

死亡。

2.组织学分型

(1)肝细胞型:最为多见,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癌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呈多角形排列成巢状或索状,在巢或索间有丰富的血窦,无间质成分。癌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胞浆丰富、有向血窦内生长的趋势。

(2)胆管细胞型:较少见,癌细胞由胆管上皮细胞发展而来,腺样,纤维组织较多、血窦较少。

(3)混合型:最少见,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两种结构,全像肝细胞癌,又不完全像胆管细胞癌。

(二)转移途径呈立方或柱状,排列成或呈过渡形态,既不完

1.肝内转移:肝癌最早在肝内转移,易侵犯门静脉及分支并形成癌栓,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如门静脉干支有癌栓阻塞,可引起或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形成顽固性腹水。

2.肝外转移

(1)血行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因肝静脉中癌栓延至下腔静脉,经右心达肺动脉,在肺内形成转移灶。尚可引起胸、肾上腺、肾及骨等部位的转移。

(2)淋巴转移: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最为常见,也可转移至胰、脾、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

(3)种植转移:少见,从肝表面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横膈、盆腔等处,引起血性腹水、胸水。女性可有卵巢转移癌。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症状明显者,病情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本病常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或者以转移病灶症状为首发表

现,此时临床容易漏诊或误诊,应予注意。

1.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是因癌肿生长过快、肝包膜被牵拉所致。如病变侵犯膈,疼痛可牵涉右肩或右背部;如癌肿生长缓慢,则可完全无痛或仅有轻微钝痛。当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可突然引起剧烈腹痛,从肝区开始迅速延至全腹,产生急腹症的表现,如出血量大时可导致休克。

2.肝脏肿大肝脏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常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肝癌突出于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可呈现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位于膈面,则主要表现为膈肌抬高而肝下缘不下移。

3.黄疸一般出现在肝癌晚期,多为阻塞性黄疸,少数为肝细胞性黄疸。前者常因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或肝门转移性淋巴结肿大而压迫胆管造成阻塞所致;后者可由于癌组织肝内广泛浸润或合并肝硬化、慢性肝炎引起。

4.肝硬化征象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病者有基础病的临床表现。原有腹水者可表现为腹水迅速增加且具难治性,腹水一般为漏出液。血性腹水多因肝癌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引起,少数因腹膜转移癌所致。

5.恶任胛熘的全身性表现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6.转移灶症状如转移至肺、骨、脑、淋巴结、胸腔等处,可产生相应的症状。有时患者以转移灶症状首发而就诊。

7.伴癌综合征伴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其他罕见的有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征等。

【并发症】

(一)肝性脑病

常是原发性肝癌终末期的最严重并发症,约1/3的患者因此死亡。一旦出现肝性脑病均预后不良。

(二)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出血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因肝硬化或门静脉、肝静脉癌栓而发生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②晚期肝癌患者可因胃肠道黏膜糜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而有广泛出血。大量出血可加重肝功能损害,诱发肝性脑病。

(三)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约占lO%的肝癌患者发生肝癌结节破裂出血。肝癌破裂可局限于肝包膜下,产生局部疼痛;如包膜下出血快速增多则形成压痛性血肿;也可破入腹腔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少量出血则表现为血性腹水。

(四)继发感染

患者因长期消耗或化疗、放射治疗等,抵抗力减弱,容易并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褥疮等。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肝癌标记物检测

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

AFP现已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在生殖腺胚胎瘤、少数转移性肿瘤以及妊娠、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炎症活动期时AFP可呈假阳性,但升高不如肝癌明显。血清AFP浓度通常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在排除妊娠、肝炎和生殖腺胚胎瘤的基础上,血清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①大于500μg/L持续4周以上;②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③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例血清AFP可呈低浓度升高,但多不超过200μg/L,常先有血清ALT明显升高,AFP呈同步关系,一般在1~2月内随病情好转,ALT下降,AFP随之下降。如AFP呈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更久,ALT正常,应特别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AFP异质体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且不受AFP浓度、肿瘤大小和病期早晚的影响。

2.其他肝癌标志物血清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2)、异常凝血酶原(APT)、M2型丙酮酸激酶(M2—PyK)、同工铁蛋白(AIF)、a1-抗胰蛋白酶(AAT)、醛缩酶同工酶A(ALD-A)、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I)等有助于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是不能取代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地位。联合多种标记物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显像实时B型超声显像是目前肝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具有方便易行、价格低廉、准确及无创伤等优点,能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分辨率高的仪器可检出直径大于1cm的病灶)以及提示病变的可能性质。B型超声检查对肝癌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并有助于引导肝穿刺活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助了解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以判断其性质。

2.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 CT具有更高分辨率,兼具定位与定性的诊断价值,且能显示病变范围、数目、大小及其与邻近器官和重要血管的关系等,因此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列为临床疑诊肝癌者和确诊为肝癌拟行手术治疗者的常规检查。螺旋CT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及早期诊断率。近年发展起来的结合动脉插管注射造影剂的各种CT动态扫描检查技术又进一步提高了CT检查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磁共振成像(MRI) 与CT比较,MRI有如下特点:能获得横断面、冠状

面和矢状面3种图像;为非放射性检查,无需增强即能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分支;对肝血管瘤、囊性病灶、结节性增生灶等的鉴别有优点。必要时可采用。

4.肝血管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肝癌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该项检查为有创性,适用于:肝内占位性病变非侵入检查未能定性者;疑为肝癌而非侵人检查未能明确定位者;拟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者;施行配合CT检查的新技术(如前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普及,大大便利了该检查的开展。

(三)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超声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行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肝癌的最可靠方法,但属侵入性检查,且偶有出血或针道转移的风险,上述非侵入性检查未能确诊者可视情况考虑应用。

【诊断】

有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或酒精性肝病的中年、尤其是男性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脏肿大者,应考虑肝癌的可能,作血清AFP 测定和有关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可获诊断。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就诊患者,往往已届晚期,为争取对肝癌的早诊早治,应对高危人群(肝炎史5年以上,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35岁以上)进行肝癌普查,血清AFP 测定和B型超声检查每年1次是肝癌普查的基本措施。经普查检出的肝癌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

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及对普查发现的亚临床肝癌的诊断可参考以下标准:

(一)非侵入性诊断标准

1.影像学标准两种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有>2cm的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

2.影像学结合AFP标准一种影像学检查显示有>2cm的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同时伴有AFP≥400μg/L(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炎

及转移性肝癌)。

(二)组织学诊断标准

肝组织学检查证实原发性肝癌。对影像学尚不能确定诊断的≤2cm的肝内结节应通过肝穿刺活检以证实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特征。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常需与继发性肝癌、肝硬化、肝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一)继发性肝癌

原发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乳房等处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大多为多发性结节,临床以原发癌表现为主,血清AFP检测一般为阴性。但少数继发性肝癌很难与原发性肝癌鉴别,确诊的关键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找到肝外原发癌的证据。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常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二者的鉴别常有困难。若肝硬化病例有明显的肝大、质硬的大结节,或肝萎缩变形而影像检查又发现占位性病变,则肝癌的可能性很大,反复检测血清AFP或AFP异质体,密切随访病情,最终能做正确诊断。

(三)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活动时血清AFP往往呈短期低度升高,应定期多次随访测定血清AFP和ALT,或联合检测AFP异质体及其他肝癌标志物并进行分析,如:①AFP 和ALT动态曲线平行或同步升高,或ALT持续增高至正常的数倍,则肝炎的可能性大;②二者曲线分离,AFP持续升高,往往超过400μg/L,而ALT正常或下降,呈曲线分离现象,则多考虑原发性肝癌。

(四)肝脓肿

临床表现为发热、肝区疼痛、压痛明显,肿大肝脏表面平滑无结节。白细

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多次超声检查可发现脓肿的液性暗区。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做诊断性穿刺或药物试验性治疗以明确诊断。

(五)肝局部脂肪浸润

肝局部脂肪浸润多见于肝硬化早期或糖尿病脂肪浸润时,CT检查时肝局部密度减低,形似肿块,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肝动脉造影病灶内血管无扭曲变形,根据此点可以明确诊断,有时必须做肝穿刺活检方能确诊。

(六)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腹膜后的软组织肿瘤以及来自肾、肾上腺、胰腺、结肠等处的肿瘤也可在上腹部呈现肿块,容易混淆。超声检查和AFP检测有助于区别肿块的部位和性质。

(七)其他肝脏良恶性肿瘤或病变

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包虫病、肝腺瘤及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内炎性假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混淆,可定期行超声、CT、MRI等检查帮助诊断,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做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群体检的普及,早期肝癌和小肝癌的检出率和手术根治切除率逐年提高。早期肝癌尽量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模式。

(一)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手段,凡有手术指征者均应积极争取手术切除。手术适应证为: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未侵及第一、第二肝门和下腔静脉者;②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50%;③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④心、肺、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者;⑤术后复发,病变局限于肝的一侧者;⑥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

动脉结扎、插管化疗后,病变明显缩小,估计有可能手术切除者。

由于手术切除仍有很高的复发率,因此术后宜加强综合治疗与随访。

(二)局部治疗

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2E)

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TACE的主要步骤是经皮穿刺股动脉,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至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射抗肿瘤药或栓塞剂。常用栓塞剂有明胶海绵碎片和碘化油。碘化油能栓塞O.05mm口径血管,甚至可填塞肝血窦,可以持久的阻断血流。目前多采用碘化油混合化疗药,注入肝动脉,发挥持久的抗肿瘤作用。TACE应反复多次治疗,一般每4~6周重复1次,经2~5次治疗,许多肝癌明显缩小,可进行手术切除。另外,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TACE可进一步清除肝内可能残存的肝癌细胞,降低复发率。但对播散卫星灶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有限,更难控制病灶的远处转移。

2.无水酒精注射疗法(PEI) PEI是在B超引导下,将无水酒精直接注入肝癌组织内,使癌细胞脱水、变性,产生凝固性坏死,属于一种化学性治疗肝癌的方法。PEI对小肝癌可使肿瘤明显缩小,甚至可以达到肿瘤根治的程度,对晚期肝癌可以控制肿瘤生长的速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已被推荐为肿瘤直径小于3cm,结节数在3个以内伴有肝硬化而不能手术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

3.物理疗法局部高温疗法不仅可以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而且还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常见的方法有微波组织凝固技术、射频消融、高功率聚焦超声治疗、激光等。另外冷冻疗法和直流电疗法也可以达到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

(三)放射治疗

由于放射源、设备的进步和定位方法的改进,使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地

位有所提高。一些病灶较为局限、肝功能较好的早期病例,如能耐受40Gy(4000rad)以上的放射剂量,疗效可显著提高。目前趋向于用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如同时结合中药或其他支持疗法,效果更好。

(四)全身化疗

对肝癌较有效的药物以CDDP方案为首选,常用的化疗药物还有:阿霉素、5-FU、丝裂霉素等,一般认为单一药物疗效较差。

(五)生物和免疫治疗

近年来在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治疗方面研究有所进展,如肝癌克隆起源、肝癌复发和转移相关的某些癌基因或酶的作用机制、糖蛋白研究、肝癌免疫逃避的机制、肝癌的分化诱导、抑制肝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抑制肝癌新生血管治疗、特异性的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等,这些研究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目前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bodies,MAbs)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t,TKI)类的各种靶向治疗药物等已被相继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和肿瘤疫苗技术近年来也在研究之中。

(六)综合治疗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和肿瘤生物学特性的不同,治疗过程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治疗计划,合理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尽可能去除肿瘤,修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综合治疗目前已成为中晚期肝癌主要的治疗方法。

【预后】

下述情况预后较好:①瘤体小于5cm,能早期手术;②癌肿包膜完整,尚无癌栓形成;③机体免疫状态良好。如合并肝硬化或有肝外转移者、发生肝癌破裂、消化道出血、ALT显著升高的患者预后差。

【预防】

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注意食物清洁,预防粮食霉变,改进饮用水质,减少对各种有害物质的接触,是预防肝癌的关键。

(厉有名)

(完整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习题集带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 各型试题 一、填空 1.急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___,___。
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 2.慢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___, ___。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3.浅表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___,___,___ ,___。萎缩性胃炎
胃镜观察的特点是 ___,___。肥厚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___ 。 粘膜表层充血性红斑,粘膜水肿,粘液增多附着在粘膜不易脱落,炎症重者粘膜脆弱易出血靡烂,粘膜红 白相间以白为主,粘膜下血管网透见,粘膜混浊肿胀皱襞粗大
4.胃底与胃体粘膜的腺体主要有三种细胞组成:(1)分泌碱性粘液是___ ;(2)分泌胃 蛋白酶原的是 ___ ;(3)分泌盐酸的是___ 。 ①粘液细胞,②主细胞,③壁细胞
5.造成胃液分泌与胃粘膜屏障失衡的有关因素为___ ;___ ;___;___ 。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精神神经因素,胃粘膜-粘液屏障受损,幽门排空延迟及其它慢性疾病
6.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不同,胃溃疡发病与___关系密切,十二指肠溃疡 的发病与___有关。 胃粘膜屏障被损害,胃酸分泌增加
7.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与进食有明显关系,一般胃溃疡的疼痛为___,有 ___的节 律特点。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为 ___,有___节律特点。 饱餐后疼痛,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节律特点,饥饿性疼痛,有疼痛~~进食~~缓解的节律特点
8.消化性溃疡胃液分析时,胃溃疡在___,而十二指肠溃疡多有___。 胃溃疡胃酸正常或偏低,十二指肠溃疡多有胃酸分泌增高
9.消化性溃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表示溃疡___,阴性则提示为___。持续阳性 提示___ 。 在活动期,为愈合过程,癌变
10.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为___,___,___,___。 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11.胃镜下消化性溃疡病灶病理演变分为___,___,___;各期的特点为___,___,___。 活动期,愈合期,疤痕期,溃疡有炎症浸润,溃疡变浅变小,溃疡灶肉芽形成 12.消化性溃疡钡餐 X 线检查表现为直接征象者为___,可以证明溃疡的存在,间接征 象有___等,常提示有溃疡但不能诊断。 龛影,变形,粘膜集中及功能异常 1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 ___ ;___;___;___。 出血,穿孔,梗阻,癌变 14.溃疡穿孔的主要体征有___。 面色苍白,烦燥,冷汗,脉速,腹式呼吸消失,腹肌强直并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 消失等。 15.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有___;___;___;___等。 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糜烂性胃炎,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6.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___;___;___。 呕血,便血,周围循环障碍。 17.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呕血颜色为棕褐色,系红细胞血红蛋白经___所致。 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 18.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可分为因痉挛,水肿所引起的___ ,和由于溃疡愈合 瘢痕收缩所致的___。 功能性梗阻,器质性梗阻 19.消化性溃疡须鉴别诊断的疾病有___,___,___,___。 胃癌,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囊炎与胆结石 20.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___。 吐出隔餐或隔宿食物 21.大便潜血阳性表示出血量在___以上,黑便表示出血量在___以上。大便呈黑色是___。 5ml,50~75ml,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所致 22.___是能够发生癌变的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 23.消化性溃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___,___。 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 24.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___。 胃癌 25.胃癌有一定好发部位,最多见于___,依次为___,___,___,___等处。 胃窦,胃小弯,贲门,胃体,胃底 26.胃癌的转移方式有 ___ ,___ , ___,___。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27.胃癌按照病理形态可分为___,___,___;组织学分型为___,___,___,___4 种类型。 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腺癌,粘膜癌,低分化癌,未分化癌 28.最早发生及最常见的胃癌转移方式为___,具有临床意义的是___,___等处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淋巴转移,左锁骨上,脐周

第六章 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1)【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营养治疗】教案讲稿

皖南医学院教案首页

(教案续页) 第六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1)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 1、胃炎 1.1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主要包括理化刺激、 非甾体消炎药等药物、急性应激如大面积烧伤、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 对胃黏膜损害引起的损害,分为急性单纯性、糜烂性、化脓性和腐蚀性 胃炎4种类型。 营养治疗原则:①祛除致病因素;②补充水、电解质;③选择膳食 类型和进食方式。急性期的营养治疗:①腹痛明显或持续性呕吐者,应 暂时禁食,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②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 注意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的发生;③能进食者饮食以清流食为主;④每天 5-7餐,每餐量200-250ml,每日总量1200-1800ml。缓解期的营养治 疗:①在度过急性期后,可选择低脂少渣半流食,并逐步过渡到少渣软 食;②伴有肠炎和腹泻者,应减少脂肪量,少用或不用易胀气食物;③ 少食多餐;④禁食含纤维素较多的各种蔬菜水果等,禁用刺激性食物。 1.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3大类, 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营养治疗原则:①祛除病因;②摄入足量的能量和蛋白质;③补充 适宜的糖类和脂肪;④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给;⑤少量多餐、细嚼 慢咽;⑥注意食物的酸碱平衡-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者,可给予牛 奶、豆浆、加碱的馒头、苏打饼干和面包等以中和胃酸,萎缩性胃炎胃 酸分泌减少时,可给予含氮浸出物丰富的食物;⑦注意肠道菌群失调- 当口服抗生素时,应同时饮用酸奶,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 可以使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 胃黏膜。 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由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形成的慢性 溃疡。分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营养治疗的目的:减轻机械性和化学性及温热的刺激,以减轻植物 神经的不稳定性;通过合理的营养调节和饮食烹调,中和胃酸和抑制胃 酸分泌,以减轻胃肠负担,缓解和减轻疼痛;合理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 营养状况、纠正贫血;促进溃疡愈合,避免发生并发症。长期注意饮食 治疗,可防止复发,促进早日康复。 营养治疗的原则:(1)营养全面合理-蛋白质每天按1g/kg供给,

内科学消化系统章节总结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组织学改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Barrett食管。 病因: 1、抗反流功能降低: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降低<6mmHg ; 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胃食管交界处结构改变。 2、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食管裂孔疝因LES在横膈上,膈肌松弛时发生反流。 3、食管粘膜防御作用减弱 4、食管感觉异常 5、胃排空延迟,胃内容增多了 6、其他,如妊娠 临床表现:1、反流:如反酸,暧气。 2、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 3、食管外刺激症状,如咳嗽、哮喘。 4、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癌变。 Barrett食管: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有恶变倾向(腺癌)。 洛杉矶分级:0级:为正常粘膜;A级:粘膜破坏〈5mm ;B级:有融合,粘膜破坏〉5mm ;C 级:粘膜破坏<75% ;D级:粘膜破坏>75% 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一线方法,还可24h食管PH检测,食管测压LES<6mmHg等; 鉴别诊断:烧心——功能性烧心或非酸反流 胸痛——冠心病 吞咽困难一一食管癌等 内镜下食管下段炎症克罗恩病、结核等症状不典型一一排除原发性咽喉或肺部疾病 治疗原则: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一般;抑酸PPI,抗酸,保 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内镜下;胃底折叠术)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胃交界近端的上皮类的恶性肿瘤,以鳞状、腺癌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 早期食管癌分四型:①隐伏型;②糜烂型;③斑块型;④乳头型。 中晚期食管癌:分为髓质型、草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 转移:主要是淋巴转移; 直接扩散邻近器官组织; 壁内扩散; 血行转移至肺、肝、肾、骨、肾上腺、脑、脊柱。临床表现:早期胸骨后不适,进食吞咽停滞感; 中晚期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反流、疼痛、出血、其他如心包炎等。 胃炎(gastritis)是指任何病因引起胃粘膜炎症,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而仅有上皮损伤和 细胞再生则一般称为胃病。上皮损伤一一粘膜炎症一一上皮细胞再生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床常急性发病,有明显上腹部症状。 分类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外急性胃炎。病因是1、急

什么是心身疾病

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 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心身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这些他们认为是内科的疾病而看成与精神科相关,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关注。 主要生理病理过程与特征是: 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如持久的心理压抑、脾气暴躁或不良的

生活习惯、急性或慢性的精神刺激、不良的生活环境等。 以躯体症状(器质性)表现为主,不仅存在多种症状且有相应的细胞组织形态学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各种心理和躯体的生理病理症状:如心慌、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瘙痒、麻木、灼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三大因素所致 心身疾病可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功能损伤,故人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学习、修身养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预防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列举如下:循环系统 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功能性期前收缩、雷诺病、二尖瓣脱垂症、原发性心动过缓症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惹综合征、喷门痉挛、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神经性贪食、习惯性便秘等 内分泌代谢系统 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妇产科 痛经、闭经、经前紧张症、月经失调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症、产后抑郁症、慢性盆腔疼痛、围绝经期精神障碍等 神经系统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慢性疲劳症、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等 骨骼肌肉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全身肌痛等 泌尿生殖系统 夜尿症、过敏性膀胱炎、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慢性前列腺炎等 外科 手术后神经症、器官移植后综合症、整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 第六讲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包括狭义和广义的概念。所谓狭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一类有病理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躯体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强调病理学和生化的临床改变。广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些躯体疾病或障碍,这些躯体疾病或障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的情况,例如,心因性阳痿、心因性厌食、书写痉挛、口吃等。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有关; 4.生物和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和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疾病的范畴 1.内科心身疾病

⑴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外收缩,雷诺氏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等。 ⑵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 ⑶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⑷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失调症,心因性知觉异常,心因性运动异常,慢性疲劳等。 ⑸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阿迪森氏病,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低下,垂体机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 2.外科: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书写痉挛,过敏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 4.儿科:心因性发烧,遗尿症,遗粪症,周期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症,脐周痛和心因性呼吸困难。 5.眼科:原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综合征,中心性视网膜炎,眼肌疲劳,眼肌痉挛等。 6.口腔科:心因性齿痛,下颌关节炎症,原发性慢性口腔溃疡,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唾液分泌异常,咀嚼肌痉挛等。

第十五章心肌标志物检验

第十五章心肌标志物检验 第一节概述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分为左心和右心,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开。 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 内皮 心内膜内皮下层 平滑肌 心脏壁心肌心肌纤维(分为内纵、中环和外斜三层) 间皮(表层) 心外膜(心包膜的脏层,结构为浆膜) 薄层结缔组织 壁层与脏层之间为心包腔。 心脏和血管组成循环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物质运输,如各种代谢物、代谢产物以及激素等;此外,心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心房肌细胞能合成心钠素。 二、心脏疾病的诊断 心脏疾病的诊断技术常用的有物理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管造影、CT等)和化学诊断(酶类标志物、蛋白类标志物测定等)。 血液生化检查对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脏疾病中的主要疾病,发病急和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困难。1969年,WHO规定AMI的诊断必须满足下面的两条: 1. 典型的病史和长期的胸痛; 2. 明显的心电图改变; 3. 心肌酶酶的异常。 但有一些AMI患者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状,临床上称为寂静型AMI,另外有一些AMI患者心电图检查未发现特有的Q波,病理检查坏死病变不累及心脏外层,临床上称为心内膜下梗死。而血清酶的动态变化对此类AMI的诊断有特殊价值。但是酶类标志物也存在特异性较差等不足,新的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的应用,提高了AM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第二节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心脏损伤时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一般认为,反映急性心肌损伤的理想的生化标志物应具备的特点主要有:高度心脏专一性;心肌损伤后很快增高;增高后持续较长时间;容易检测;可很快得到检测结果(在1小时内);其诊断价值已经临床证实。迄今为止,尚无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标志物。 酶类标志物:LDH、CK及同工酶,AST 心脏标志物

内科学考试消化系统总结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 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涉及: 1、门静脉压力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3、有效血容量不足 4、其他因素 【治疗】 1、控制钠盐和水的摄入; 2、应用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 注意:联合用药、交替使用、间歇使用、循序渐进 3. 补充白蛋白 4. 放腹水+补充白蛋白 5. 腹水直接回输或浓缩回输 6. 腹水经颈静脉回输 7.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 消化性溃疡 【概念】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损害因素: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非甾体类抗炎药3、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终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胃蛋白酶是pH依赖的,pH>4失去活性 4、其他因素:(1)吸烟:增加酸、影响协调运动、粘膜损害(2)遗传:Hp“家庭聚集”;O型血利于Hp定植(3)急性应激:神经内分泌途径(4)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DU排空增快;GU排空延迟。 二、保护因素1、上皮前的粘液及碳酸氢盐(HCO3-)2、上皮细胞3、上皮后4、其他: 内生PGE, EGF。 【病理:】 1、好发部位: 胃:胃角、胃窦小弯幽门腺区(胃窦)与泌酸腺区(胃体)交界处幽门腺;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多于后壁。 2、形态椭圆型;线形、边缘整齐、充血水肿;净黄、白苔 (1、单个多发,大小不等,深浅不一;2单一部位或多部位;3、形态变化与分期有关;4、镜下典型表现为四层改变)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上腹痛:1、慢性:几年、十几年。2、周期性:发作、缓解交替3、节律性:胃:餐后半小时肠:餐前、夜间。部位:剑下偏左、右。性质:隐痛、烧灼、饥饿感。 其他症状:1、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2、腹胀、恶心呕吐、黑便3、失眠、多汗、便秘。 特殊类型:1、复合溃疡2、幽门管溃疡 3、球后溃疡4、巨大溃疡5、老年人消化性溃疡6、无症状性溃疡。 【诊断】 胃镜检查为首选确诊方法,钡餐(龛影、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畸形、胃大弯痉挛性切迹)HP检测,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测定【治疗原则】:(重点) 目的: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 A、药物治疗: 1、中和胃酸治疗。 2、抑制胃酸分泌: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H2受体:质子泵抑制剂;胃泌素受体拮抗剂;生长抑素;前列腺素;合剂。 3、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铋剂;生胃酮;新的粘膜保护剂(思密达) B、一般治疗 调节饮食及精神状态。 C、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抗生素联合用药。HP根治术:PPI或胶体铋联合抗生素(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 D、外科手术 【并发症及治疗】: 1、上消化道大出血常为首发症状。表现:呕血、黑便;休克;氮质血症治疗:止血、补液、输血:抑酸抗休克

亚历山大经典心身疾病

阐述亚历山大列举的七种经典心身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它们的? 美国心理学家Alexander提出的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和支气管哮喘。 一、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tion)是一种以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一种被最早确认的心身疾病。 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除与高钠膳食,遗传缺陷等原因有关外,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的始动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一)流行病学调查 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或责任过重、工作压力过大,或应激性不良生活事件过重过多的人群中,患高血压病者多。如同样的黑人,凡世代居住非洲的,患高血压者甚少,而生活在美国北方大城市的,因其社会经济条件差,犯罪率高,暴力事件多,人口密度大,迁居率、离婚率高,所以患高血压者多;而在工作压力大的日本,高血压病是居民主要的死因之一。现代城市居民因就学就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患高血压者明显高于农村。 (二)动物实验 长期的紧张刺激使动物血压升高。如让不同群体的大白鼠生活在缺少食物的一个笼子里,结果大白鼠均因争食撕打殴斗而患高血压病:关在笼子里的狒狒王,眼看自己的“下属”自由地进食而不理它的威风和尊严,经常气得暴跳如雷,终于患上顽固性的高血压病。 (三)有关情绪与高血压的研究 情绪对血压的影响特别明显。长期的忧虑、恐惧、愤怒常导致血压的持续升高,1971年Hokanson等人对愤怒导致高血压的研究表明,在激怒的被试者中,那些必须压抑敌对反应而不允许发泄愤怒的人比允许发泄愤怒的人血压要高。有人通过催眠暗示的办法研究情绪对血压影响,发现经催眠暗示,被催眠者表现愉快时,血压可下降20mmHg(2.67Kpa)脉博每分钟减少8次;相反,在暗示愤怒时,血压可升高10mmHg(1.33kpa),脉博由65次/分增加到120次/分。 此外,人们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有易焦虑、易冲

消化系统疾病复习参考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复习参考题及答案 A型题 1.下列哪项支持胃的恶性溃疡 A.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边缘整齐,不隆起 C.底部较平坦 D.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E.皱襞向溃疡集中 2.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下列哪项检查中不正确 A.凝血因子减少 B.血红蛋白降低 C.雄激素减少 D.雌激素减少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减少 3.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治疗策略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给制酸剂同时加抗菌剂 B.给粘膜保护剂同时加抗菌治疗 C.制酸剂可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阻滞剂 D.制酸剂应用疗程在DU应适当较GU时长 E.抗菌素药首选一种,以二周为一疗程 4.Cushingulcer是指下列哪种原因引起者 A.严重的脏器疾病 B.大手术 C.大面积烧伤 D.休克 E.中枢神经病变 5.结核性腹膜炎的抗结核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其疗效一般比溃疡型肠结核略好 B.粘连型合并渗出者,病变不易控制 C.一般用3~4种药物联合治疗 D.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病人,临床多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 E.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6.肝硬化病人引起肝肾综合症的因素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肾素-血管紧张素II系统活性增强 C.肾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D.血栓素A2增加 E.白三烯产生增加 7.Curling溃疡是指下列哪项原因引起者 A.大手术 B.休克 C.大面积烧伤 D.颅内病变 E.严重的脏器病变 8.有关肝癌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可完全不痛或仅有轻微钝痛 B.不会出现急腹症表现 C.有时表现为膈抬高 D.位于肋弓下的癌结节最易触及 E.有时可在腹壁上听得吹风样血管杂音 9.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确 A.血清淀粉酶升高 B.血清脂肪酶早期升高 C.血糖升高 D.血钙升高 E.血白蛋白升高 10.下列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异常的因素中哪项不正确 A.壁细胞对胃泌素特别敏感 B.胃酸反馈性抑制机制失灵 C.进餐后胃酸分泌在溃疡活动期增强 D.晚间胃酸分泌明显增多 E.胃排空减慢来源:考试大-临床执业

内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复习总结 考试重点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 急性胃炎 临床表现: 症状: 上腹饱胀、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伴肠炎者可腹泻,呈水样便。 呕血和黑便 体征:上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 诊断要点 病史:应激,药物,饮洒等。 临床症状:上腹部不适、疼痛等 胃镜检查:发病后24-48小时可确诊 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上腹部不适,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 自身免疫性胃炎可有明显厌食、消瘦,伴有贫血、舌炎等 诊断要点: 胃镜和胃黏膜活检 幽门螺杆菌(Hp)测定

免疫学检查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 特点:慢性周期性节律性 性质:灼痛、钝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感 部位:中上腹,胃溃疡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偏右 其他症状: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包括:1、抑制胃酸分泌 2、根除Hp 3、保护胃粘膜 胃癌 诊断: 诊断要点:胃镜活检和X线钡餐检查 对下列情况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或黑粪者 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4、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 5、大于2cm的胃息肉 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胃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2、内镜下治疗 3、化学治疗 4、免疫疗法 5、中医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长期损害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特点是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小叶,逐渐造成肝脏结构的不可逆改变 临床表现(失代偿期) (一)肝功能减退: 1、全身症状:乏力,消瘦,低热等 2、消化道症状: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

【内科学笔记精选】消化系统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多灶性糜烂、浅表溃疡、出血灶),Curling溃疡(烧伤应激),Cushing (CNS病变应激)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主因Hp感染(B型)。A型胃炎有胃酸缺乏。诊断依赖内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治疗:一种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若干种抗菌药物。VitB12用于A型萎缩性胃炎有恶性贫血者。 Hp根除的适应症: ①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 ②有消化不良症状者; ③有胃癌家族史者。 本章重点 了解一下急、慢性胃炎的分型,还有就是2个概念:Curling溃疡和Cushing溃疡,至于诊断和治疗就比较容易一些,熟悉一下就好。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病因 Hp感染、药物(NSAID)、遗传、胃排空障碍、其他(应激、吸烟)。 表现 上腹部疼痛(慢性反复、节律性、周期性)。老年人PU(多无症状,疼痛多无规律,胃体中上部高位溃疡及巨大溃疡)。 检查 侵入性Hp检测RUT,胃液分析(BAO>15mmol/L、BAO/MAO>60%示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测定(>500pg/ml示胃泌素瘤)。

四大并发症 出血(黑便,呕血,循环衰竭) 穿孔(腹膜炎) 幽门梗阻(空腹振水音splashing sound,胃蠕动波peristaltic wave) 癌变(少数GU)。X线钡餐呈龛影,内镜。 PU的治疗: 根除Hp 三联疗法:PPI+两种抗生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四联疗法:PPI+胶体次枸橼酸铋+两种抗生素 (治疗1~2周,效果不佳者加用抗酸分泌剂2~4周,治疗完成>4周后复查14C呼气实验)抗酸分泌 H2RA(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PPI(奥美拉唑) 保护胃粘膜 硫糖铝(不良反应:便秘) 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短期,舌发黑) 米索前列醇(子宫收缩,孕妇禁用) NSAID溃疡治疗和预防 对服用NSAID后出现的溃疡 ↗情况允许,立即停用NSAID →予常规剂量常规疗程的H2RA或PPI治疗 →换用特异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不能停用NSAID→选用PPI治疗(H2RA疗效差) 溃疡复发的预防 1.溃疡复发的预防 PPI或米索前列醇

内科学消化系统胃炎题库

内科学消化系统胃炎题库 单选题 1、与慢性胃炎发病有关的细菌是 A.大肠杆(埃希)菌 B.沙门菌 C.幽门螺杆菌 D.空肠弯曲菌 E.嗜盐杆菌 (标答:C) 2、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临床诊断手段是 A.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 B.X线钡餐检查 C.胃液分析 D.幽门螺杆菌检测 E.抗壁细胞抗体测定 (标答:A) 3、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胃黏膜上皮脱落 B.黏膜皱襞平坦 C.胃腺体部分或全部消失 D.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E.上皮或腺体的肠型上皮化生

(标答:C) 4、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多见于 A.慢性萎缩性胃窦胃炎 B.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 C.胃溃疡 D.胃癌 E.急性糜烂性胃炎 (标答:B) 5、男,40岁,上腹不适5年伴嗳气,胃镜检查见胃窦黏膜苍白,皱襞变细而平坦,活检发现中度异型增生,最重要的措施是 A.外科手术切除 B.定期作胃酸分泌功能测定 C.定期复查胃肠钡餐检查 D.防止幽门梗阻发生 E.定期胃镜追踪检查 (标答:E) 6、不常见于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是 A.胃腺体部分或全部消失 B.仅见黏膜浅层炎症细胞浸润 C.幽门腺化生 D.重度肠上皮化生

E.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标答:B) 7、急性胃炎中以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表现者称为 A.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B.急性细菌性胃炎 C.急性病毒性胃炎 D.急性单纯性胃炎 E.急性水肿性胃炎 (标答:D) 8、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表现正确的是 A.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B.黏膜充血与水肿混杂出现 C.黏膜变薄,可透见黏膜下血管纹 D.可见结节状上皮增生 E.黏膜苍白 (标答:B) 9、最易发生癌变的病理变化是 A.黏膜腺体破坏 B.胃黏膜不完全再生 C.假性幽门腺化生 D.不典型增生

6.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自测题】 Al 型题 1.以下哪项不是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 A .胃呈水平位 B .常发生胃肠逆蠕动 C .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D .胃酸分泌少 E .贲门括约肌较松弛 2 .牛乳喂养儿粪便特点是 A .呈金黄色 B .每日2 ~4 次 C .呈酸性反应 D .质较干,不均匀 E .无臭味 3 .小儿唾液分泌明显增多的时间是 A .出生时 B . 1 个月 C . 2 个月 D . 3 ~4 个月 E . 5 ~6 个月 4 .正常新生儿胃容量为 A . 10 ~20ml B . 20 ~30ml C . 30 ~60ml D . 50 ~70ml E . 80 ~100ml 5 .患鹅口疮时清洁口腔常用 A . 0 . 1 %依沙吖啶 B . 1 %普鲁卡因 C . 2 %碳酸氢钠 D . 3 %过氧化氢 E . 10 %氢氧化钠 6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除腹泻表现外常伴有 A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B .皮疹 C .明显的感染中毒症状 D .里急后重 E .肠穿孔 7 .符合婴儿腹泻重度脱水条件的是 A .失水占体重的10 %以上 B .口唇黏膜明显干燥 C .皮肤弹性较差 D .口渴 E .尿量减少 8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的浓度为 A . < 100mmol / L B . 100~130mmol / L C . 130 ~150mmol / L D . 150 ~300mmol / L E . > 300mmol / L 9 .迁延性腹泻的病程为 A . 1 周内 B . 1 ~2 周 C . 2 周~2 个月 D . 2 个月~3 个月 E . 3 个月以上 10 .婴儿腹泻重症与轻症的主要区别是 A .蛋花汤样大便 B .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 C .大便腥臭有黏液 D .有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E .大便镜检有白细胞 12 .判断脱水性质最常用的检查指标是 A .体重 B .尿量 C .皮肤弹性 D .血清钠 E .二氧化碳结合力 12 . WHO 推荐口服补液盐每I000ml 中不包括 A .氯化钠3.5g B .碳酸氢钠2.5g C .氯化钾1.5g D .氯化钙0.5g E .葡萄糖20.0g 13 .重度等渗性脱水患儿,第一天按计划补液后,脱水仍未纠正,第二天应选择 A .等张液 B . 2 / 3 张液 C . 1 / 2 张液 D . 1 / 4 张液 E .重新制定补液计划 14.评估脱水程度不包括 A .体重减轻情况 B .皮肤弹性 C .腹泻次数 D .前囟凹陷情况 E .尿 量

原发性肝癌

第六章原发性肝癌 【概述】 据统计,原发性肝癌是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其死亡率在一些城市为 19.65 / 10 万,在农村为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其死亡率在一些农村为22。 65 / 10 万。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 )、黄曲霉毒素、饮水污染(藻类毒素等)、丙型肝炎病毒(HCV )、某些微量元素(如硒)缺乏、酒精性肝硬化和遗 传因素、HBV 和黄曲霉毒素协同作用等。 我国肝癌病理协作组提出将原发性肝癌分为:①块状型:单块状、融合块状、多块状;②结节型;单结节、融合结节、多结节;③小癌型;④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组织学分型为:①肝细胞性肝癌;②胆管细胞性肝癌;③混合型肝癌。纤维板层型肝癌(fibrolamellar carcinoma of liver )是肝细胞性肝癌的特殊组织学亚型。 高危人群的健康普查(应用AFP 检测和B 超)是发现小肝癌和亚临床肝癌的重要方法。 【临床表现】 1.症状肝癌无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腹部肿块等多为肝癌常见的中晚期症状。长时间的发热,上腹部肿块;右上腹突然剧痛而未能证实为胆囊炎、胆结石者;右肩痛按关节炎治疗无效者及不明原因的腹泻等等,应该引起注意。 对高危人群,即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40岁以上的男性,应及时检测AFP、超声显像、CT等。有条件者应半年左右重复一次。 2.体征 (1)肝肿大:90%以上有肝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及边缘不规则,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大多伴有明显压痛,右上部肝癌常可致肝上界上移。左叶肝癌常在剑突下们及肿块。小肝癌常无明显体征。 (2)黄疽:由于肝细胞损害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胆总管所致。一旦出现黄疽,表明病情已属晚期。 (3)腹水:门静脉主干癌栓引起,因肝癌结节破裂引起的常是血性腹水。在腹水较多时或右上肝癌浸润横隔时可出现右侧胸水。 3.分期肝癌的临床分期按1977年国内制定的分期标准简单明了,易于执行。,- Ⅰ期: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 Ⅱ期:超过工期标准而无Ⅲ期证据。 Ⅲ期:有明显的恶病质、黄疽、腹水或远处转移者。 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第5版原发性肝癌TNM分期如下:T1单个结节≤2 cm,无血管侵犯 T2单个≤2 cm,侵犯血管;或多个,局限一叶<2cm,未侵犯血管;或单个>2cm,未侵犯血管

内科学重点之消化系统

胃食管返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呕血和或黑便以及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贫血)、食管狭窄(食管炎反复发作致使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Barrett食管(食管黏膜因受反流物的慢性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黏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 消化性溃疡:病因及机制: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临床特点:慢性过程,病史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期为数周或数月;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表现为空腹痛即餐后2-4小时或(及)午夜痛。上腹痛(灼痛、中上腹、轻至中度持续性疼痛、节律性),轻压痛。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巨大溃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检查: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三联疗法:PPI或胶体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肠结核:分型: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混合型肠结核。腹痛(右下腹)、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观。炎症性肠病:慢性过程、反复发作、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于结肠的一种弥漫性、连续性和表浅性、且局限于粘膜层的炎症。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自下而上、连续、表浅。 克罗恩病: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慢性、反复发作的跨膜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常见于回肠末端,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很多肠外表现如发热、营养障碍等。自上而下、间断、深部。纵性溃疡和裂隙溃疡,累及肠壁全层,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肝硬化: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慢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门-体侧支循环开放、脾大、腹水形成。并发症:食管胃 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原发性肝细 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主要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者,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 血症,主要与肺内血管扩张相关而过去无心肺疾病基础,临床特征为严重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的三联征)、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治疗:1 限制钠和水的摄入,60~90mmol/d,500~1000ml/d。 2 腹水量大使用利尿剂,螺内酯和呋塞米。 3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周定期输注白蛋白或血浆。 4 难治性腹水,可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遗传因素、其他。病理分型:大体形态分:块状型、结节性、弥漫型;组织学分: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转移途径:肝内转移、肝外转移:血 继发感染。

心身医学总结

一、心身医学的概念 1、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是研究心身相互关系的科学。狭义概念是研究心理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广义的概念是研究正常和异常的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多因素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心身医学观察方法 临床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验、实验法 3、心身医学研究的焦点 分类疾病演变的规律、特点;诊断标准;中医识别;中介机制;易感因素。 二、心身疾病总论 1、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广义角度: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 2、现代心身概念的产生 20世纪中叶,亚历山大,神圣七病,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 较为完整的心身概念由美国精神病专家邓巴于1938年提出,在《情绪与身体的变化》一书中总结了患者个性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1980年,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的心身医学疾病定义为:由环境心理应激所引起或加重躯体疾病变得疾病称为心身疾病。 3、心身医学的流行病特征 多见于女性,城市多于农村,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低工业化,更年期明显上升,65岁以上、15岁以下患病率低。 4、医学模式: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和治疗观。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区别疾病和疾患 疾病:被医生所了解的客观体征,可重复的,共同证实的,只影响特定部位,存在着的不适,生活的量变,不动感情的处理,死亡的原因。 疾患:病人体验到的主观症状,独特的,不能直接检验的,影响整个个体,感受到的不适,生活的质变,有同情心的照顾,痛苦的原因。 6、病人心理:病人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和防治的过程中,其心理、生理和治疗复杂的交织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出现患病的心理。 7、病人心理的表现类型 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问题;治疗所致的心理表现;导致机体病变的心理问题;治疗或医疗环境心理变化;精神疾病的心理失常。 8、病前心理:主要研究心理状态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如焦虑、疑病、恐惧、抑郁、愤怒等心理对机体的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致病的中介机制、个体差异、刺激量和疾病各类等。 病中心理:是指疾病导致的心理表现和个体差异,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防治和预后的影响。 就医心理:患者在各种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和个体差异与疗效的关系。 9、心身疾病诊断程序 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心理评估;综合分析

内科学消化系统章节总结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组织 学改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Barrett食管。 病因: 1、抗反流功能降低: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降低<6mmHg; 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胃食管交界处结构改变。 2、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食管裂孔疝因LES在横膈上,膈肌松弛时发生反流。 3、食管粘膜防御作用减弱 4、食管感觉异常 5、胃排空延迟,胃内容增多了 6、其他,如妊娠 临床表现:1、反流:如反酸,嗳气。 2、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 3、食管外刺激症状,如咳嗽、哮喘。 4、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癌变。 Barrett食管: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 代替,有恶变倾向(腺癌)。 洛杉矶分级:0级:为正常粘膜;A级:粘膜破坏〈5mm;B级:有融合,粘膜破坏〉5mm;C级:粘膜破坏<75% ;D级:粘膜破坏>75% 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一线方法,还可24h食管PH检测,食管测压LES<6mmHg等; 鉴别诊断:烧心——功能性烧心或非酸反流 胸痛——冠心病 吞咽困难——食管癌等 内镜下食管下段炎症——克罗恩病、结核等 症状不典型——排除原发性咽喉或肺部疾病 治疗原则: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一般;抑酸PPI,抗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内镜下;胃底折叠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胃交界近端的上皮类的恶性肿瘤,以鳞状、 腺癌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 早期食管癌分四型:①隐伏型;②糜烂型;③斑块型;④乳头型。 中晚期食管癌:分为髓质型、草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 转移:主要是淋巴转移; 直接扩散邻近器官组织; 壁内扩散; 血行转移至肺、肝、肾、骨、肾上腺、脑、脊柱。 临床表现:早期胸骨后不适,进食吞咽停滞感; 中晚期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反流、疼痛、出血、其他如心包炎等。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生理性腹泻: 2.秋季腹泻: 二、填空题 1.小儿腹泻发病年龄多在___________ 以下,尤其是1岁以内约占半数,_______ 季发 病率最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严重者可引起 __________ 。2.肠道内细菌感染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__________ ,分为四型,其中_____________ 可产生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肠毒素而致腹泻,是引起肠炎的常见细菌。3.翌儿粪便多泡沫,有酸味表示___________ 消化 不良;有酸臭味表示 _______ 消化不良;皂块多、 有脂肪表示 ____________ 消化不良。 4.轻度脱水体重减轻___________ :中度脱水体重减轻____________ :重度脱水体重减轻 ________ , 体液丧失 ____________ ml/kgo 5.根据测得血钠浓度,低渗性脱水为___________ mmol/L,等渗性脱水为_____________ mmol/L;高渗性脱水为____________ mmol/Lo 6.等渗性脱水用__________ 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 ___________ 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 __________ 张含钠液补液。 7 ?毛度脱水有周舸循坏衰竭者用__________ 液 ____________ ml/kg,于____________ min内静脉快速注射以扩容。 8.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__________ mmol/L,滴速不易过快,需______________ 天才能达到体内钾平衡,补钾过快过高易致 ___________ o 9.婴幼儿腹泻静脉补液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饥饿性腹泻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婴儿,大便次数频,粪质少, ______ 色, 呈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白细胞。 11.重度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最明显___________ 、内液最_____________ 、休克症 状 _____________ 、血清钠 _____________ m mol/L。 三、判断题(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 J ”号,错的打“X”号) 1.轻症腹泻有明显的脱水症状() 2.小儿易患肠套叠、肠扭转,是由于肠与肠系脫相对地比成人的短、活动度人() 3.鹅【I疮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疱疹性I I炎的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 4.病毒性肠炎粪便特点是泡沫多和豆腐渣样细块() 5.新生儿唾液腺发冇良好,所以常有流涎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