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补充作业答案

第一章补充作业答案
第一章补充作业答案

. 什么叫热塑性?什么叫热固性?试举例说明。

答:热塑性一般是指加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能如此反复进行这种受热行为的性质,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具有热塑性。

热固性是指体型缩聚中形成的线型和支链型预聚物在加热或外加交联剂存在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经固化反应形成不溶不熔聚合物的性质。如环氧树脂,碱催化酚醛树脂,橡胶等均属于热固性聚合物。

二. 高分子链的形状有几种?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不同?答:高分子链的形状主要有线形,支链形和网状(体形)三种,其次还有星形,梳形,梯形等(它们可视为支链形或体形的特例)。

线形和支链形高分子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分子间力较弱。宏观物理性质表现为密度小,强度低。聚合物具有热塑性,加热可熔化,在溶剂中科溶解。其中支链形高分子由于支链的存在使分子间距离较线形的大,故各项指标如结晶度,密度,强度等比线形的低,而溶解性能更好,其中对结晶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网状体形高分子分子链间形成化学键,其硬度,力学强度大为提高。其中交联程度低的具有韧性和弹性,加热可软化但不熔融,在溶剂中可溶胀但不溶解。交联程度高的,加热不软化,在溶剂中不溶解。

三. 什么叫玻璃化温度?橡胶和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有何区别?聚合物的熔点有什么特征?答:玻璃化温度及熔点是最重要的热转变温度。

玻璃化温度是聚合物从玻璃态到高弹态的热转变温度。受外力作用,玻璃态时的形变较小,而高弹态时的形变较大,其转折点就是玻璃化温度,可用膨胀计或热机械曲线仪进行测定。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塑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的使用上限温度,是橡胶(如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等)的使用下限温度。引入极性基团、位阻较大的芳杂环和交联是提高玻璃化温度的三大途径。

熔点是晶态转变成熔体的热转变温度。高分子结构复杂,一般聚合物很难结晶完全,因此往往有一熔融范围。熔点是晶态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规整的微结构、适当极性基团的引入都有利于结晶,如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胺-66 等。

在聚合物合成阶段,除平均分子量和分布外,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往往是需要表征的重要参数。

四.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中文名称,单体和合成反应式。 4 +n 答 1 2 3 一牋 4 5 6 CH 3 NH(CHJ S CO — 尼龙810,单体为辛二胺和癸二酸,反应式为 + n COOH EHjjgCOOH f NH(CH2)f^ HOC(CHz}^C|s 聚异戊二烯,单体为异戊二烯,反应式为 匕干4 聚碳酸酯,单体为双酚 A 和光气,反应式为 COOCH 3 NH(CH f )gNHCO(CH z |gC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式为 聚乙烯醇, 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反应式为 H NH 2 -i(CH ;i g NHj H n CH^C-C=CH 2 C H 3 CH 3 聚己内酰胺(或尼龙 6),单体为己内酰胺或氨基己酸,反应式为 n NHfCH E }5CO - ------- CH 3 n CH 2=C --------------- COOCH j CH 3 COOCH 3 冈聲丙ift 酷甲策 聚屮擊丙埔哉甲酢 nCH^CH ------------ * -4CH 3-CH^ OCOCH S OCOCHj +水解或醇解 =\ n COCh + n MO —< 严OH 一 XL 丿如J V —CH,^—

传感器·作业标准答案

第一章 3.r m =2/50×100%=4% , 因为 r m=Δx m/x≤a %*x n/x=5% 所以,合格 5. =168.488mA =0.082 6. =1.56 σ=0.1046 x=x ±3σ=1.56±0.3138 1.2462<x<1.8738 , 无坏值 9.拟合后:y=0.499x+1.02 =0.04/30×100%=0.133% K =0.499 第二章 传感器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3. 金属电阻应变片,其灵敏度S=2.5,R =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200μe,问ΔR 是多少?若将此应变片与2V 直流电源组成回路,试求无应变时和有应变时回路的电流各是多少? 解: 无应变时 I=E/R=2/120=16.7mA ∑==+?++=n i i n n x n x x x x 1211 1 1 2222 2 1 -= -+?++= ∑=n v n v v v n i i n σ∑==+?++=n i i n n x n x x x x 121%100 )(M ??±=FS ax L L y γ

有应变时: I=E/(R+ΔR)=2/(120+0.36)=16.6mA 4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为圆柱体,直径D=100mm,材料弹性模量E=205*10^9N/M^2,用它称500KN的物体,若用电阻丝式应变片,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R=120欧姆,问电阻变化多少? 7 拟在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并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试问: ( 1 )四个应变片应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2)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 答: ①如题图所示等截面悬梁臂,在外力F作用下,悬梁臂产生变形,梁的上表面受到拉应变,而 梁的下表面受压应变。当选用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组成差动全桥电路,则应变片如题图(b)所示粘贴。 图(a) ? ??? 图(b) ②电阻应变片所构成的差动全桥电路接线如图﹙c﹚所示,R1、R4所受应变方向相同,R2、R3 、R4所受应变方向相反。 所受应变方向相同,但与R 1

C语言第七、八章补充作业-答案

第七章数组补充作业 【1】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 C 。 A)整型常量B)整型表达式 C)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D)任何类型的表达式 【2】以下对一维整型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D 。 A)int a(10); B)int n=10,a[n]; C)int n; D)#define SIZE 10 scanf(“%d”,&n); int a[SIZE]; int a[n]; 【3】若有说明:int a[10];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10] B)a[] C)a(5) D)a[10-10] 【4】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C 。 A)int a[10]=(0,0,0,0,0); B)int a[10]={}; C)int a[]={0}; D)int a[10]={10*1}; 【5】以下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B 。 A)int a[3][]; B)double a[1][4]; C)float a(3,4); D)float a(3)(4); 【6】若有说明:int a[3][4];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2][4] B)a[1,3] C)a(2)(1) D)a[1+1][0] 【7】以下不能对二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C 。 A) int a[2][3]={0}; B) int a[][3]={{1,2},{0}}; C) int a[2][3]={{1,2},{3,4},{5,6}}; D) int a[][3]={1,2,3,4,5,6}; 【8】指出下面各说明语句中哪些是合法的:(多选) A. int abcd[0x80]; B. char 9ab[10]; C. char chi[-200]; D. int aaa[5]={3,4,5}; E. float key[]={,,1,0}; F. char disk[]; G. int n,floppy[n]; H. int cash[4]={1,2,3,4,5,6}; 答案: ADE 【9】下面程序中有错误的行是 D (每行程序前面的数字表示行号)。 1 main()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习题答案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2. 传感器在自动测控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答: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技术是人们对事物的规律定性了解、定量分析预期效果所从事的一系列技术措施。自动测控系统是完成这一系列技术措施之一的装置。一个完整的自动测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记录装置或调节执行装置、电源四部分组成。传感器的作用是对通常是非电量的原始信息进行精确可靠的捕获和转换为电量,提供给测量电路处理。 3. 传感器分类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传感器有许多分类方法,但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被测输入量来分,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如电学式传感器、磁学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电势型传感器、电荷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电化学式传感器等。还有按能量的关系分类,即将传感器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即将传感器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 按被测输入量分类的优点是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传感器的用途,便于使用者根据其用途选用;缺点是没有区分每种传感器在转换机理上有何共性和差异,不便使用者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按工作原理分类的优点是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比较清楚,有利于专业人员对传感器的深入研究分析;缺点是不便于使用者根据用途选用。 4.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由哪些技术指标描述? 答:传感器测量静态量时表现的输入、输出量的对应关系为静态特性。它有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迟滞现象、分辨力、稳定性、漂移等技术指标。 5. 为什么传感器要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什么是阶跃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 答:在动态(快速变化)的输入信号情况下,要求传感器能迅速准确地响应和再现被测信号的变化。因此,需要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测试和检验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有瞬态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阶跃响应法即瞬态响应法,是给传感器输入一个单位阶跃函数的被测量,测量其输出特性。动态特性优良的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应该上升沿陡,顶部平直。 频率响应法是给传感器输入各种频率不同而幅值相同,初相位为零的正弦函数的被测量,测量其输出的正弦函数输出量的幅值和相位与频率的关系。动态特性优良的传感器,输出的正弦函数输出量的幅值对于各频率是相同的,相位与各频率成线性关系。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测量转换电路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信号。 2.传感器有哪些分类方法各有哪些传感器 答:按工作原理分有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和特殊传感器;按被测量性质分有机械量传感器、热工量传感器、成分量传感器、状态量传感器、探伤传感器等;按输出量形类分有模拟式、数字式和开关式;按传感器的结构分有直接式传感器、差分式传感器和补偿式传感器。 3.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表示方法分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误差来源分有工具误差和方法误差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按使用条件分有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有定值误差和积累误差。 4.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中起什么作用 答: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检测系统的基本元件,它能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进而将其转化为本身的应变或位移,然后再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传感元件将这些量变换成电量。 5.弹性敏感元件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用途和特点 答:弹性敏感元件形式上基本分成两大类,即将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和将压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 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有等截面轴、环状弹性敏感元件、悬臂梁和扭转轴等。实心等截面轴在力的作用下其位移很小,因此常用它的应变作为输出量。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测量范围宽、可承受极大的载荷、缺点是灵敏度低。空心圆柱体的灵敏度相对实心轴要高许多,在同样的截面积下,轴的直径可加大数倍,这样可提高轴的抗弯能力,但其过载能力相对弱,载荷较大时会产生较明显的桶形形变,使输出应变复杂而影响精度。环状敏感元件一般为等截面圆环结构,圆环受力后容易变形,所以它的灵敏度较高,多用于测量较小的力,缺点是圆环加工困难,环的各个部位的应变及应力都不相等。悬臂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输出位移(或应变)大,灵敏度高,所以常用于较小力的测量。扭转轴式弹性敏感元件用于测量力矩和转矩。 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有弹簧管、波纹管、等截面薄板、波纹膜片和膜盒、薄壁圆筒和薄壁半球等。弹簧管可以把压力变换成位移,且弹簧管的自由端的位移量、中心角的变化量与压力p成正比,其刚度较大,灵敏度较小,但过载能力强,常用于测量较大压力。波纹管的线性特性易被破坏,因此它主要用于测量较小压力或压差测量中。 作业二 1.何谓电阻式传感器它主要分成哪几种 答: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电阻值,再经相应测量电路处理后,在显示器记录仪上显示或记

模电补充作业及答案2

【4-1】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β=100,U BE=V,饱和管压降U CES=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4V,正向导通电压U D=V,稳定电流I Z=5 mA,最大稳定电流I ZM=25 mA。试问: (1)当u I为0 V、V、V时u O各为多少 (2)若R c短路,将产生什么现象 【相关知识】 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稳压管是否工作在稳压状态的判断以及限流电阻的作用。 【解题思路】 (1)根据u I的值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2)根据稳压管的工作状态判断u O的值。 【解题过程】 (1)当u I=0时,晶体管截止;稳压管的电流 在I Z和I ZM之间,故u O=U Z=4 V。 当u I=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由于u O>U CES=V,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当u I为0 V和V时u O均为4 V,但是原因不同;前者因晶体管截止、稳压管工作在稳压区,且稳定电压为4 V,使u O=4 V;后者因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使u O=4 V,此时稳压管因电流为零而截止。 当u I=V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在正电源供电的情况下,u O不可能小于零,故假设不成立,说明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实际上,也可以假设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求出临界饱和时的基极电流为 I B= mA>I BS,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2)若R c短路,电源电压将加在稳压管两端,使稳压管损坏。若稳压管烧断,则u O=V CC=12 V。 若稳压管烧成短路,则将电源短路;如果电源没有短路保护措施,则也将因输出电流过大而损坏 【方法总结】 (1)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对于NPN型管,若u BE>U on(开启电压),则处于导通状态;若同 时满足U C≥U B>U E,则处于放大状态,I C=βI B;若此时基极电流

MATLAB第一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 M A T L A B 概况与基本操作 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最初的MATLAB 核心程序是采用D 语言编写的。 A.PASCAL B.C C.BASIC D.FORTRAN (2)即将于2011年9月发布的MATLAB 新版本的编号为C 。 A.MATLAB 2011Ra B.MATLAB 2011Rb C.MATLAB R2011b D.MATLAB R2011a (3)在默认设置中,MATLAB 中的注释语句显示的颜色是B 。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4)如果要以科学计数法显示15位有效数字,使用的命令是A 。 A.format long e B.format long C.format long g D.format long d (5)在命令窗口新建变量a 、b ,如果只查看变量a 的详细信息,使用的命令为A 。 A.whos a B.who a C.who D.whos (6)如果要清除工作空间的所有变量,使用的命令为C 。 A.clear B.clear all C.两者都可 D.两者都不可 (7)在创建变量时,如果不想立即在命令窗口中输出结果,可以在命令后加上B 。 A.冒号 B.分号 C.空格 D.逗号 (8)如果要重新执行以前输入的命令,可以使用D 键。 A.下箭头↓ B.右箭头→ C.左箭头← D.上箭头↑ (9)如果要查询函数det 的功能和用法,并显示在命令窗口,应使用命令C 。 A.doc B.lookfor C.help D.三者均可 (10)如果要启动Notebook 文档,下列D 操作是可行的。 A.在命令窗口输入notebook 命令 B.在命令窗口输入notebook filename 命令 C.在Word 中启动M-book 文档 D.三者均可 2.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MATLAB 是matrix 和laboratory 两个单词前三个字母的组合,意为“矩阵实验室”,它的创始人是Cleve Moler 和Jack Little 。 (2)在MATLAB 的默认设置中,关键字显示的字体为蓝色,命令、表达式、计算结果显示的字体为黑色,字符串显示的字体为褐红色,注释显示的字体为绿色,错误信息显示的字体为红色。 (3)在命令窗口中,输出结果显示为各行之间添加空行的命令为format loose ,各行之间不添加空行的命令为format compact 。 (4)在MATLAB 中,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空格的作用是分隔数组每行各个元素,逗号的作用是分隔数组每行各个元素或函数的各个输入参数,分号的作用是作为不显示命令结果的命令行的结尾或分隔数组各列,冒号的作用是生成一维数组或表示数组全部元素,百分号的作用是引导一行注释,…的作用是连接相邻两行,感叹号的作用是调用操作系统命令。 3.程序设计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以25m/s 的初速度向正上方投球(g=9.8m/s 2),计算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p 以及球从出发点到 最高点的距离hp 。 解:根据物理学知识,物体上抛运动的速度与经过的时间之间的关系为0p p v v gt =-,因此所需要的时间为0p p v v t g -=。而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0p v =,因此可根据此公式求出tp : v0=25;g=9.8;vp=0; tp=(v0-vp)/g tp = 2.5510

模电补充作业及答案

【4-1】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β=100,U BE = V,饱和管压降U CES = V;稳压 管的稳定电压U Z =4V,正向导通电压U D = V,稳定电流I Z =5 mA,最大稳定电流 I ZM =25 mA。试问: (1)当u I 为0 V、 V、 V时u O 各为多少? (2)若R c 短路,将产生什么现象? 【相关知识】 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稳压管是否工作在稳压状态的判断以及限流电阻的作用。 【解题思路】 (1)根据u I 的值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2)根据稳压管的工作状态判断u O 的值。 【解题过程】 (1)当u I =0时,晶体管截止;稳压管的电流 在I Z 和I ZM 之间,故u O =U Z =4 V。 当u I =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由于u O >U CES = V,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当u I 为0 V和 V时u O 均为4 V,但是原因不同;前 者因晶体管截止、稳压管工作在稳压区,且稳定电压为4 V,使u O =4 V;后者 因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使u O =4 V,此时稳压管因电流为零而截止。 当u I = V时,晶体管导通,基极电流 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集电极电流 在正电源供电的情况下,u O 不可能小于零,故假设不成立,说明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实际上,也可以假设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求出临界饱和时的基极电流为 I B = mA>I BS ,说明假设成立,即晶体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2)若R c 短路,电源电压将加在稳压管两端,使稳压管损坏。若稳压 管烧断,则u O =V CC =12 V。 若稳压管烧成短路,则将电源短路;如果电源没有短路保护措施,则也将因输出电流过大而损坏 【方法总结】 (1)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对于NPN型管,若u BE >U on (开启电压),则处 于导通状态;若同 时满足U C ≥U B >U E ,则处于放大状态,I C =βI B ;若此时基极电流

第1章作业答案

第1章作业答案 15.用压缩空气将密闭容器中的硫酸压送至敞口高位槽,如附图所示。输送量为2m 3/h ,输送管路为φ37×3.5mm 的无缝钢管。两槽中液位恒定。设管路的总压头损失为1m (不包括出口),硫酸的密度为1830 kg/m 3。试计算压缩空气的压力。 解: 以容器中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且以1-1’面为基准,在1-1’~2-2’ 间列柏努力方程: ∑+++=++f h z u g p z u g g p 222212112121ρρ 简化: ∑++=f h z u g g p 222121ρ 其中: m/s 786.003.0785.03600/24222=?=π= d V u s 代入: )21(2221∑++=f h z u g g p ρ )112786.081.921( 81.918302++????= )(kP 234a 表压= 31.黏度为30cP 、密度为900kg/m 3的某油品自容器A 流过内径40mm 的管路进入容器 B 。两容器均为敞口,液面视为不变。管路中有一阀门,阀前管长 50m ,阀后管长20m (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当阀门全 关时,阀前后的压力表读数分别为88.3kPa 和44.2kPa 。现将阀门打 开至1/4开度,阀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30m 。试求: (1)管路中油品的流量; (2)定性分析阀前、阀后压力表读数的变化。 解:(1)阀关闭时流体静止,由静力学基本方程可得: 1081 .9900103.883 1=??=-=g p p z a A ρm 581 .9900102.443 2=??=-=g p p z a B ρ m 题31 附图

传感器作业及答案

霍尔传感器 1.填空题 (1)霍尔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来进行测量的。通过该效应可测量电流的变化、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和电流、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2)霍尔传感器由半导体材料制成,金属和绝缘体不能用作霍尔传感器。 (3)当一块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有电流流过时,电子将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在半导体薄片的另外两端将产生霍尔电动势。 2.选择题 (1)常用( b )制作霍尔传感器的敏感材料。 a.金属b.半导体c.塑料 (2)下列物理量中可以用霍尔传感器来测量的是( a )。 a.位移量b.湿度c.烟雾浓度 (3)霍尔传感器基于( a )。 a.霍尔效应b.热电效应c.压电效应d.电磁感应 (4)霍尔电动势与(a,d )。 a.激励电流成正比b.激励电流成反比 c.磁感应强度成反比d.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3.问答题 (1)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在半导体薄片两端通以控制电流I,并在薄片的垂直方向上施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那么,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势UH(称为霍尔电势电压),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控制电流和磁感应强度。如果流过的电流越大,则电荷量就越多,霍尔电动势越高;如果磁感应强度越强,电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也越大,电子参与偏转的数量就越多,霍尔电动势也越高。此外,薄片的厚度、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浓度对霍尔电动势的大小也会有影响。 (2)如图7-15所示,简述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7-15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根据图7-15可以看出,储存罐的液体由液体源通过电磁阀向罐内提供,储存罐的液位增加,与之相通的偏管液位也升高,磁铁也随之升高,液位越高,磁铁越靠近霍尔传感器,磁铁作用于霍尔传感器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强,霍尔集成电路输出的电压就越大,当储液罐的额液位达到最高液位时,电压将达到设定值,电磁阀关闭,使液体无法流入储液罐。 如果液位没有达到最高位,开关型霍尔集成电路输出的电压无法达到系统所设定的电压值,电磁阀不关闭,液体源继续输送液体,直到达到最高液位为止。

补充作业答案

补充作业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表。表Student_course,Student,Course,Tearch_course和Teacher。各个表的具体结构如下: 表1 student表(学生信息表)

1 简单查询操作 对EDUC数据库实现以下查询: (1)求计算机系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IS' (2)求选修C1 课程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的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的升序排列; select sno,scor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no='101' ORDER BY score DESC,sno (3)求选修课程C1 且成绩在80-90 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乘以系数0.75 输出; select sno,score*0.75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no='101' AND (score<=90 AND score>=80) (4)求计算机系和数学系的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OR sdept='MS' )AND sname LIKE '张%' (5)求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no,cno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score IS NULL (6)将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成绩存入永久成绩表;将成绩小于90存入临时成绩表中。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传感器课后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1章概述 1.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 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规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 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基本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信号调理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1.4传感器如何进行分类? (1)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2)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两类。(3)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4)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分类,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5)按传感器的能量关系进行分类,分为能量变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传感器。(6)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普通型和新型传感器。 1.5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开展基础理论研究(2)传感器的集成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传感器的网络化(5)传感器的微型化 1.6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1)差动技术(2)平均技术(3)补偿与修正技术(4)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5)稳定性处理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温度漂移。 2.2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线性化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其线性化? 答:传感器的线性化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制作标定和测试。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来近似,多数情况下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2.3利用压力传感器所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其非线性误差、迟滞和重复性误差。设压力为0MPa时输出为0mV,压力为0.12MPa时输出最大且为16.50mV. 非线性误差略 正反行程最大偏差?Hmax=0.1mV,所以γH=±? Hmax0.1100%=±%=±0.6%YFS16.50 重复性最大偏差为?Rmax=0.08,所以γR=±?Rmax0.08=±%=±0.48%YFS16.5 2.4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如何分析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别采用瞬态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来分析。瞬态响应常采用阶跃信号作为输入,频率响应常采用正弦函数作为输入。 2.5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零阶系统常采用灵敏度K,一阶系统常采用时间常数τ、灵敏度K,二阶系统常采用固有频率ω0、阻尼比ζ、灵敏度K来描述。 2.6试解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叠加性和频率保持特性的含义及其意义。

补充习题答案

1.《老师,您好!》 茁壮衷心 理想幸福 崇高茁壮 二.省略 三 ①“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崇高,因为老师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 ①老师,教学成果,教师的心血,学生 ②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但愿人长久》 一、查字典,完成练习。 H HAO 白 7 洁白洁白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上。 二、扩词。(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次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2、安静弟弟你也在赏月吧,我好思念你。 3、兄弟苏轼苏辙 四、请试着填写下列诗句。 1、登高处少一人 2、一杯酒无故人 3、存知己若比邻 4、江南岸照我还 五、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古诗两首》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1、第一个第一个 2、第二个 3、第二个 4、第一个 5、第二个 二、体会句子思想感情 ①互相和谐铜镜湖面 ②宁静和谐 2、 ①半边月影 ②峨眉山上挂着半边月亮,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里,小船也在平羌江里一起流动。

3、 ①出发驶向思念友人前往 ②思念友人 三、补充阅读。 4.《秋天》 三、 1、 苹果,玉米,葡萄,高粱,他们都成熟了。 桂花,菊花都盛开了,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2、 这边是红色的苹果,那边是黄灿灿稻子,远处是紫红的葡萄挂在树上。 农民伯伯在田野上忙碌的身影。 3、 苹果,葡萄,人。苹果,葡萄成熟了。 紫红的葡萄挂在树上,桔树挂起圆圆的小球,苹果露出美丽的笑容。 5.《我给江主席献花》 一、看拼音,写词语 地毯耻辱秩序井然 队伍步伐欣喜若狂 二、填一填,想一想,写一写。 1、微微地爱抚地亲切地 领袖对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 2、失散多年的母亲的怀抱一股情不自禁吻了一下依偎不愿离开 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对祖国母亲的衷心爱戴和依恋之情。 三、熟读全文,完成填空。 献花前→献花无比激动和欣喜 6 天安门广场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2、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广场大花园天安门广场热闹的气氛。 3、鲜花彩灯礼花和歌声热闹 7 徐悲鸿励志学画 一、选择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横着数) 二、选字填空。(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他被激怒后。 2、画第一自然段第2句话。把徐悲鸿比作骏马。 3、每逢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4、最后一句话。 5、衬托了徐悲鸿学画的艰难与决心。

第一章作业答案

2-3何谓真空度?某点的真空度为0.4×105Pa ,其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分别是多少? 答: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小的那部分数值为真空度。 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0.6×105Pa 相对压力=—真空度=—0.4×105Pa 2-5在图2-12中,液压缸直径150D mm =,活塞直径100d mm =,负载50000F N =。若不计油液自重及活塞或缸体重量,求a) 、b)两种情况下的液压缸内部的油液压力。 解:a) 柱pA F =b) 环pA F +2-6如图, 130q L =解:v 1=2 1 14D v π 3-9 图数)各为多少?(已知图c 中节流阀的压差为Δp ) 答:0=p ;A F p = ;p p ?=;0=p 3-11 某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5MPa ,转速为1450r/min ,排量为40mL/r ,容积效率为0.93,总效率为0.88,求泵的实际输出功率和驱动该泵所用电动机的功率。 解:W pVn pq P V o 449593.0104060 1450 10566=?????===-η

4-8 如图4-15所示,三个液压缸的缸筒和活塞杆直径均为D 和d ,当输入油液的压力和流量 v = 2v = 3v = ,试求: (1(24 4 2)Pa d F p 66 22 1004.110354 1000 4 ?=??= = -π π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5 P78 : 5-9 如图5-28所示回路,若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6MPa ,判断在电磁铁断电,负载无穷大或负载压力 为4MPa 时,系统的压力分别是多少?当电磁铁通电,负载压力为4MPa 时,系统的压力又是多少?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1√2√3×4×5×6×7×8√9√10√ 1、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2、电容式 3、被测构件 4、线性度 5、高 6、输出、输入 7、传感器的分辨率、分辨率 8、高精度 9、电压、电流 10、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三、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如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数字信号的如光电式编码器 2.p41页,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按选频作用进行分类(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元器件类型进行分类(CR、LC或晶体谐振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电路性质进行分类(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根据滤波器所处理信号的性质进行分类(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 3.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电阻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电阻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为:金属丝的电阻值除了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将金属丝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构件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dR/R=Ks*ε 其中,Ks为材料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的电阻变化率,标志着该类丝材电阻应变片效应显着与否。ε为测点处应变,为无量纲的量,但习惯上仍给以单位微应变,常用符号με表示。由此可知,金属丝在产生应变效应时,应变ε与电阻变化率dR/R成线性关系,这就是利用金属应变片来测量构件应变的理论基础。 4.课本74页

5.课本71页 6.当金属线材受到单位拉力时,由于整根金属线的每段都受到同样大小的拉力,其应变也是相同的,故线材总电阻的增加值为各微段电阻增加之和。但整根金属线材弯折成栅状,制成应变片后,在应变片的灵敏轴向施以拉力,则直线段部分的电阻丝仍产生沿轴向的拉伸应变,其电阻式增加的,而各圆弧段,除了有沿轴向产生的应变外,还有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的压缩应变,使得圆弧段截面积增大,电阻值减小。虽然金属丝敏感栅的电阻总的变现为增加,但是,由于各圆弧段电阻减小的影响,使得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要比同样长度单纯受轴向力的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小,这种由弯折处应变的变化使灵敏系数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 横向效应。

传感器技术第3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

光勇 0909111621 物联网1102班《传感器技术》作业 第一章习题一 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说明含义。 1、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 离)程度的指标。 2、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 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3、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 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4、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5、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围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 力。 7、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 化。 9、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 程度。 1-2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1、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2、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3、“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 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4、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 平方和最小。 1—4 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测量转换电路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信号。 1-5传感器有哪些分类方法?各有哪些传感器? 答:按工作原理分有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和特殊传感器;按被测量性质分有机械量传感器、热工量传感器、成分量传感器、状态量传感器、探伤传感器等; 按输出量形类分有模拟式、数字式和开关式;按传感器的结构分有直接式传感器、差分式传感器和补偿式传感器。 1-6 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表示方法分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误差来源分有工具误差和方法误差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按使用条件分有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有定值误差和积累误差。

高频电路补充作业2答案

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以 调谐回路 作为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具有 放大 和 选频 功能。 2、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状态(导通时间小于半个周期),所以集电极电流为周期性 余弦脉冲 波形;但其负载为调谐回路谐振在 基波 频率,可选出c i 的基波,故在负载两端得到的电压仍与信号同频的完整正弦波。 3、为了有效地实现基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 欠压 状态,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 过压 状态。 4、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根据集电极电流波形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 欠压 状态、 临界 状态、 过压 状态;欲使功率放大器高效率地输出最大功率,应使放大器工作在 临界 状态。 5、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与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区别:1)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作用是 选频 和 放大 ,它必须工作在 甲 类工作状态;而谐振功率放大器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工作在 乙 类状态。2)两种放大器的分析方法不同:前者输入信号小采用 线性高频等效电路 分析法,而后者输入信号大采用 折线近似 分析法。 6、一个谐振功率放大器,若要求输出电压平稳,即具有限幅的功能,则工作状态应选择在 过压 (欠压,临界,过压)。 7、n 级谐振放大器,随着n 的增加,总增益将 增大 ,总带宽将 减小 ,矩形系数将 减小 。(增大,不变,减小),频率选择性将 变好 。(变好,变差,不变),与单调谐回路相比,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优点是 选择性 好。 8、欲提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应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 丙类 (甲类,乙类,丙类),即三极管的发射结 反偏 ,集电结 反偏 (正偏,反偏,零偏)。 9、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 临界 状态(过压,临界,欠压)输出功率和效率都比较高。 10、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是一个 余弦脉冲 (正弦波,余弦波,余弦脉冲,方波),因此必须用 选频网络(或者调谐回路) 做负载,才能得到所需频率的正弦高频信号。 11、一个丙类功率放大器,静态时晶体管的发射结处于 反偏 ,集电结处于 反偏 (正偏,反偏,零偏);动态时根据工作点的动态范围是否进入饱和区,可以分为欠压、临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若要求输出电压平稳,即具有限幅的功能,则工作状态应选择在 过压 状态;若要求输出功率最大,则工作状态应选择在 临界 状态;若要实现基极调幅,则工作状态应选择在 欠压 状态。 12、由于电路或系统内部噪声的影响,输出端信号的信噪比将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输入端信号的信噪比;如果系统为多级级联网络,系统的总噪声系数主要取决于第 1 级的噪声系数。 13、晶体管极间电容b c C '的反向作用易引起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稳定,为了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一方面选择b c C '小的管子,另一方面采用 中和法 和 失配法 消除b c C '的反向作用。 14、功放电路根据以下哪种说法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等 ( D ) A .电路特点 B .功率放大倍数 C .电流大小 D .功放管静态工作点选择情况 15、利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调制特性完成功放和振幅调制,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应选 ( C ) A .欠压 B .临界 C .过压 16、在高频放大器中,多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其作用不包括 ( D ) A .选出有用频率 B .滤除谐波成分 C .阻抗匹配 D .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17、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 ( C ) A .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B .前者比后者电压放大倍数大 C .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D .前者比后者失真小 18、常用集电极电流半导通角θ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 D ) (A ) 180θ=; (B ) 90180θ<<; (C ) 90θ=; (D ) 90θ<。 19、在高频放大器中,多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其主要作用包括( A )( B )( C )( ) (A )选出有用频率;(B )滤除谐波成分;(C )阻抗匹配;(D )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20、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是( A )( B )( C )( D ) (A ) 噪音系数要小; (B ) 稳定性要高; (C ) 比较高的增益; (D ) 比较好的通频带和选择性。

第一章 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B. 合伙企业制度的产生 C. 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形成 D. 资本市场的发展 2.在注册会计师对下列各项目分别提出的具体目标中,()是完整性目标。A.有价证券的金额是否予以适当列示 B.关联交易类型、金额是否在附注中恰当披露 C.购货引起的借贷双方会计科目是否在同期入账 D.实现的销售是否登记入账。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做长期负债的各项负债一年内不会到期,这属于管理层的()认定。 A.计价和分摊 B.分类和可理解性 C.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D.存在和完整性 4.在注册会计师所关心的下列各种问题中,()是为了实现截止目标。A.年后开出的支票是否未计入报告期报表中 B.应收账款是否已经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C.存货的跌价损失是否已抵减 D.固定资产是否有用作抵押的 答案: 1. A 2.D 3.B 4.A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从起源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审计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主要审计目的也在调整。下列关于不同阶段的审计目的陈述正确的是( )。 A.英式审计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 B.美式审计主要目的是判断企业信用状况 C.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审计目的是保护投资者为目的的利润表审计 D.现代审计目的不再关注错弊,而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答案】ABC

【解析】现代审计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仍然要关注查错防弊,特别是要考虑舞弊的审计风险。 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资产负债表认定的项目主要有()。 A.发生 B.权利和义务 C.准确性 D.完整性 【答案】BD,发生和准确性是针对利润表的,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是存在性,准确性在利润表是计价和分摊。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包括()。 A.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B.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C.监督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D.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 【答案】ABD, C监督不对 4. 东方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报告存货如下:流动资产:存货2 000 000元。这意味着东方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层没有告诉你()。A.存货的账面价值为2 000 000元 B.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C.存在没有入账的属于东方有限责任公司的存货 D.2009年度存货发生了2 000 000元 【答案】BCD B,资产负债表上是看不出是否受限制的,表外披露才会涉及这个问题 C, 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及其金额,除了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时存在的; 2)存货的金额的是正确的,还有两个隐含的认定:1)所有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所以,资产负债表报告存货二百万,已经隐含地告诉报表使用者所有的存货均已记录,因此没有告诉你存在未入账的存货。D,发生是利润表的认定项目,期末余额有二百万,并一定说明本年度发生了二百万。 三、简答题 简要说明被审计单位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并以存货为例,列举出与存货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和与之相对应的审计目标。 试简要说明被审计单位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并以存货为例,列举出认定和与之对应的审计目标,(以及实现各目标应实施的一项最重要的审计程序)。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