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说明的顺序》精品教案

第2单元《说明的顺序》精品教案
第2单元《说明的顺序》精品教案

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八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已有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的顺序”的写作训练很有针对性,利于学生读写结合。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基本说明方法,也能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一内容的难度不大。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注意让学生把握顺序,认知事物,探究规律。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能顺序合理地写说明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位去北京参加了夏令营的同学,一回到班上,就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他参观故宫的情景。说了东路、西路、外东路、外西路怎么拐弯怎么走,以及路上的一些建筑……说了许多,越说越乱,急得出汗,同学们还是不明白故宫是什么样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有掌握好说明顺序。)由此可见,写作说明文,不但要有明确的中心,而且要有适合文章表达的结构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去写,这样才能让人有所知。

二、明确顺序

说明文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让人获得知识。如何才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呢?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并且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

说明文的写作顺序,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就是以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说明的内容与事物的发展过程相一致,显得清晰自然。

②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各个构成部分来进行说明的顺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构造,而构造总有各个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都在一定的方位上占据一定的空间。说明事物的时候,依据构成部分的顺序来写,或者从外到里,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前到后……这就是空间顺序,也叫方位顺序。

③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根据事物内在联系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等。采用逻辑顺序,要依据事物的本身特点,要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划分,把同一性质的归纳在一类,概括出特点,才能有条不紊地运用逻辑顺序来作说明。

三、写法指导

(1)时间顺序适用于说明发展变化比较明显的事物。例如,介绍动植物的生长、人的生平经历、社会的发展、工程的进行、某一事物的成因、某一产品的制作过程等。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适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的形状和构造。例如,介绍一座建筑物、一处园林、一幅图画、一件工艺品等。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适用于说明事物内部各方面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特别是说明事理和具有较多较复杂特性的事物,运用逻辑顺序,更能说清事物的性质特征,揭示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又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总之,具体到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如: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第2课时

一、作文训练

文题一

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加清楚。

文题二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读者,比如一位长辈,他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或技术不太了解,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明。

(2)为了使行文活泼,也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来组织全文,但注意要写成说明文,不要写成叙述类文章。

文题三

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二、范文赏析

笔的家族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虽然每天用笔练字、作文、画画、演算,但是你是否了解笔这一大家族呢?如若不知,那就让我来做点介绍吧!

笔的家族历史,恐怕跟我们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了。早在远古时代,人类还过着原始生活时,就出现了第一代笔,它只不过是用树枝、尖石块之类的东西来记数或做记号罢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笔也不断发展。于是,在奴隶社会中随着文字的创造,出现了第二代笔:刀笔——用刀在甲骨上刻字记事;石墨笔——用石墨条在石壁上书画记事;有的地方还用树枝作笔蘸着天然有色液汁来书写。这些笔就是后来铁笔、铅笔、钢笔的前身。在我国,由于造纸术和油烟制墨术的流传,很自然地出现了第三代笔——毛笔。人们用兽毛扎成一束,安装在竹管上制成大小不一的毛笔。按笔头原料的不同,可分羊毫、狼毫等。直到现在,毛笔仍是书画家不可缺少的爱物,他们用各种毛笔泼洒丹青,绘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有的地方人们用禽类的羽毛将硬端削尖了蘸着有色液汁书写,发展到近代流行于欧洲的鹅毛笔。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第四代笔应运而生。从石墨笔演变而来的铅笔,向着经济简便实用发展,除了有软硬粗细之分外,还出现了橡皮头铅笔、活动细芯铅笔。这种笔为中小学生普遍使用。鹅毛笔、毛笔由于携带不便,逐渐被现在风靡世界的自来水笔即钢笔所代替。钢笔是笔的家族中的骄子,它实用、美观、书写流畅、方便,品种与牌号众多,为其他笔种所不及。在第四代笔的家族中还有粉笔、铁笔、蜡笔、圆珠笔、彩色水笔、软笔以及逐渐普及的电子笔等。各色各样的精致、灵巧、美观、实用的笔,名目繁多,日益更新,广泛被人们选用。

这就是庞大的笔的家族。随着科学的突飞猛进,笔的家族还将不断地得到改造、更新、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发挥巨大的作用。

评析:对历史悠久、成员众多的庞大笔家族,本文用不长的篇幅,比较完整地介绍下来了。其在写作上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是:说明有序,条理清楚。

文章从追溯笔的历史演变谈起,然后逐一介绍当前人们所用的笔。先是纵说,按历史时期回顾笔的家谱;再是横说,按品种功能介绍笔的效用。

这篇文章从总体看,是采用时间顺序写的。作者首先指出笔的家族历史悠久,然后按照历史发展情况,把笔的家族分为四代,对每一代进行条分缕析,有条不紊地一一道来,显得要言不烦。这样,虽然笔的家族历史悠久,笔的家族庞大繁杂,但是由于介绍繁而不乱,读者仍能一目了然。

在循着历史发展轨迹运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同时,作者又适当采用逻辑顺序,介绍现代各种笔的来历、演变和功用,让读者了解笔的家族兴旺发达、用途广泛,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章同时运用两种顺序,主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没有紊乱之感。在材料的选择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详略结合的写法,突出重点。例如,对我国特产的毛笔作了详写,既写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又写它的制作工艺和分类,还写它在现代的实用价值,从历史上的作用写到现实中的地位。又如,对中小学生普遍使用的铅笔和风靡世界的钢笔,也做了详细介绍,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而对其他名目繁多的各种笔,则都作略写处理,一笔带过。这样就显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给人清晰的印象。

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2.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并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学习流程

1.带着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和学案中的学法指导进行自学,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根据写作实践的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点评,自主修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1.明确说明顺序的分类。在说明文写作中,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还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2.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

①与说明对象有关,如果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道理,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②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

◆写法指导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要学会在文章全篇的首尾部分,每一自然段的首尾部分,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使用能体现说明顺序的词。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糅合起来,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

二、写作实践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加清楚。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读者,比如一位长辈,他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或技术不太了解,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明。

2.为了使行文活泼,也可采用问答的形式来组织全文,但注意要写成说明文,不要写成叙述类文章。

(三)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三、小组交流

学习小组内互相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班内交流、点评。

四、自主修改

根据交流点评中出现的问题自主进行修改。

五、例文欣赏

(一)例文:

我的小天地

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小天地。它是我天天写作业和睡觉的小房间。

走进屋内,首先吸引你的是一个超大号书橱,它占了整个西面墙。上面有许多书和杂志!没有事的时候,我最喜欢站在书橱前,用欣赏的目光来寻找我要看的书。在书橱的一角,有两只狗狗玩具在冲着你笑,我一旦心情不好,只要看看小狗和它甜滋滋的笑容,我就开心了。它们仿佛对我说:“要乐观地面对一切哦!”

北面的写字台前,有一大扇窗户。窗户正对两棵桂花树。秋天来临时,写作业的时候就可以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深呼吸一口香气,心情也会舒畅一点儿。

窗户对面有一个大衣柜,里面装着我的衣服。我的床紧贴着东面墙,占了大半个房间的位置。一旁的床头柜上也放着几本书。每晚我都要看会儿书才睡觉。

欢迎参观我的小天地!

(二)例文:

智能手机

说起智能手机,那可是家喻户晓。智能手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既然它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那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手机的特点以及功能和保养方法。

什么是智能手机,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等等。这些就是大多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共同特点。

那么智能手机还具备什么功能呢?智能手机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功能手机”而来的,本身并不意味着这个手机有多“智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智能手机”就是一台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的“小电脑”。经过整理分析调查的资料,我发现智能手机的功能有以下几点:都可以进行正常通话、发短信等手机自带应用;可以连接无限网;可以浏览网页和多媒体应用;具有人性化,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扩展机器功能;具有开放性;功能强大,第三方软件支持多。

对于智能手机,只知道特点和功能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清楚智能手机的保养方法。首先要注意存放方式,要让手机远离磁铁环境,注意使用环境,保护好外壳。其次对于电池要把握好充电的时间,谨慎选择充电器,充电不能过于频繁。

看了以上智能手机的介绍,相信你对智能手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要正确利用手机的益处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例文:

家乡的变化

一提起家乡新农村建设,人们的话语就像打开闸门的水,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好事、喜事、幸福事;道不尽对党和政府的深情,那种眉飞色舞的气势,似乎全身的神经都兴奋起来了。

说起我家乡的从前,真是不堪回首。原来这里没有宽阔的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的都是凹凸不平的土路,雨天“和稀泥”、晴天“扬灰面”,自行车只能推着走,汽车进了村庄在这儿也常常“抛锚”。

短短几年,这里完全变了样,旧貌已无影无踪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真可以说是美不胜收呀!虽然这些街道长不过几百米,但已经全部铺成了水泥路,并且这里有饭馆、书店、网吧、超市、药店、照相馆等等,真可以说是样样俱全。

村子东南侧新盖起了敬老院,院内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许多老爷爷老奶奶们在这里生活,安度晚年。村庄正南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花果山酱醋厂,那里生产的花果山柿子醋远近闻名。村子的西边是刚建成的加油站和奶牛厂,为人们的出行、生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村子西南方,两层半的教学楼,雪白的外墙,远远望去,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给这个小小的村庄增添了许多光彩。

村子北边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和一条由西往东流的洛河,边上还有几间破烂不堪的小茅屋,在诉说着过去的历史。而现在的村庄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平房、楼房。村子里房子高了,街道宽了,街道里常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连人们也变得爱打扮了。再说说村子西边的那条臭水沟吧,早已填平,栽上了高大挺拔的杨树,树下各种花草点缀其间,使得空气清新、芳香怡人。每到傍晚,那一排排高大的杨树下总会聚集许多人,有些老爷爷在谈心、下棋;小朋友们在这里嬉戏玩耍,有的捉迷藏,有的跳皮筋,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虽说新农村建设使家乡的变化很大,但是家乡的人们还在不停地忙碌着,他们要将这里建设得更加美好。我想,不仅是我的家乡在变,祖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变,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家乡将会更加美丽繁荣。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优秀教师之家,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15.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说明: 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古诗,一首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首唐代杜甫的《绝句》。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体会诗句的丰富内涵,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读写“毕竟”、“黄鹂”等词语。 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描述的能力,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图片及作者资料。(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那么古人是怎么描写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介绍作者杨万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词。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识记“晓”、“慈”、“毕”、“竟”、“映”。 2.老师检察自学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郑)全章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全章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家有没有做过饭烧过菜?烧菜过程中应加那些调味品? 解答小结: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介绍导入:同学们,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归纳比较:食盐与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食盐是一种物质(NaCl),而盐是一类物质(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联系:食盐是属于盐类的其中一种物质。 过渡:生活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俗称食盐),氯化钾(KCl),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等 一、氯化钠 阅读教材:课本P68~69页,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钠的组成?人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 ②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 ③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 归纳: 1.氯化钠的组成和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课本P68 2.氯化钠的用途: ①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②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选种 ③工业上: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④交通上:用氯化钠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识字六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 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学过程: (一)生字教学 1、生活引路。 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如,沙漠、富 贵竹、煤炭。 2、在词中认字。 仇、恨、荒、漠、炭、火、贫、穷、富、裕、饥、饿、索道、 奉献、永远。 学生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看谁记得快。 3、形象意义识字。 示例:漠,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 饥,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 富,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 4、巩固生字。

(1)在朗读课文中巩固识字。 (2)举行抢答赛:利用反义词词义相反的特点,让学生在熟 读成诵的基础上,以抢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5、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板书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发现每个字 的书写特点。 (2)学生自主分析,发现生字的书写特点,并上台或在本子 上试写,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并进行个别辅导。本课有三个字是学生容易写错的,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一个是“丑”,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一个是“暖”,右边不是“爱”字;还有一个是“贫”,上面是分不是今,下面是贝不是见。 (3)把字写美观的指导,可以把重点放在食字旁的书写上。 写好食字旁要注意两点:一是横钩的横不能长;二是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 (二)朗读感悟 1、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 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2、示范朗读或指名让读得好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模仿、体 会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律感。 3、让学生说说从本课中体会到什么,或者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冷漠、热忱、雪中送炭、饥寒、温饱”等较难懂的词语,可适当做点解释。 4、诵读积累。 (1)鼓励学生把本课背下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备课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围绕“自然科技”来编排的,由四篇课文组成。以古诗开始,意在以凝练的语言表现自然景观的神奇秀美,激发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汲取语言精华和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兴趣,同时通过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和诗歌等,使学生不仅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又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唤醒学生热爱自然与科学的意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古诗两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杜甫的《绝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雷雨》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本文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展示了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太空生活趣事多》本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激发了学生了解科技、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初步学会默读,能边读边想象。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自然知识、了解科技、探究大自然奥秘和神秘宇宙的兴趣。 5.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含、迎、永、碰、容、易”等字的笔顺。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科技的先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关注科学的兴趣。

化学第十一单元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教学策略 1、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盐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调查并了解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特别是氯化 钠,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粗盐提纯实验部分操作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但由于练习不多,相隔时间又较长,应要 求学生作好预习,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仪器和操作技能,教师要加以指导。 3、对于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可先简单介绍其用途,再回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从而自然引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再讲解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4、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5、对于盐的溶解性,教材没有特别说明,所以在教学中可先补充讲解后再讲复分解反应发 生的条件。 知识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通过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来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学会过滤、蒸发等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来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提取有用信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盐、化肥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盐、化肥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2、酸、碱、盐的反应。 3、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课时安排:4 实验用品: (第一课时)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导管、石灰水、试管、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氯化钠 师: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根据你们的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盐有哪些? 它们在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 生: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 师:我们生活中做菜用的食盐与化学上所说的盐是否等同? 生:思考,参看书第70页,食盐与我们所说的盐不同。 师:曾经多次有人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误认作食盐当调料,引起中毒事件。看来了解这些常识性知识对我们个人的健康及社会大有裨益。通过学习下面的内容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版) 第六单元 大禹治水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无家可归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共4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安排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文中精准规范的语言,如“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挖通大河”“劈开大山”等动宾搭配的词组值得学生咀嚼品味积累;文中“九条”“九座”“十三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离学生很是遥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大x疆,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些在蜜糖中长大的孩

子普遍比较自私,不太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教.学本课,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大爱之情。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大禹治水》一文,就是要引领学生自主走进语言文字,品味语言的秘妙,感受文本形象,体会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都真实自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共 12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 2、笔算除法7课时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6÷3= 8÷4= 5÷5= 9÷3= 12÷6= 10÷2= 2、口答。 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4、把6捆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捆?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幻灯片出示情景图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让学生口述算式) 教师板书:60÷3 (2)尝试解答60÷3 (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 (7)迁移教学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80÷4= 90÷3= 50÷5=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600÷3= (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2)尝试口算600÷3= (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 (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独立完成。

第十一单元 课题二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课题二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整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课前预习 1、化肥的分类 叫氮肥,所起的作用是,常见的氮肥有、; 叫磷肥,所起的作用是, 常见的磷肥有、; 叫钾肥,所起的作用是, 常见的钾肥有、; 叫复合肥料。 2、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为什么会带来土壤、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3、农药是如何在自然界中转移的? 4、铵盐的检验 加入碱溶液,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检验,变蓝色。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1、常见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2、化肥、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合作探究】 1、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使用化肥?化肥有什么作用?因缺少氮肥、磷肥、钾肥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2、如何施用化肥? 3、如何选用化肥? 【精讲点拨】 1、施用过量的化肥,不仅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同时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和空气的污染,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的真情实感。 2、铵根离子的检验可简记为:“铵盐遇碱生气”。据此可知,铵态氮肥不能遇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有没有感到疑惑的知识,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 【有效训练】 1、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2、盛放化肥硝酸铵、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包装袋字迹模糊,已经分不清是哪一种。可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观看颜色 B、闻气味 C、加碱 D、先闻气味,加碱后再闻气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科技”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能开阔视野,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了解科学文化知识。 《古诗二首》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写西湖六月晴好天气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欣赏与赞美;《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雷雨》一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告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找到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太空生活趣事多》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生活中的种种趣事,激发了我们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兴趣。 “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几个板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写字的能力、联系句意猜词语意思的能力、简单写话的能力和阅读的能力,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和《雷雨》。 3.能边读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自然常识,养成留心观察天气的习惯,能写观察日记。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古诗大意。 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些自然常识,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诗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以生活常见的实例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之后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 习方式逐步体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既积累丰富的知识,又促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亲切感。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1、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 题。 难点:除法的意义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课时分配 用7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一、授课课题:平均分(二) 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其说明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 2、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问题及其说明 学生在观察例题图后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所以教学时引导好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合作,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准备一幅教科书12页情境图。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 (二)问题及例题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暢所欲言,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的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成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 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导入新课】 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 79~P 80 第 一、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 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学生活动】 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2. 常使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讲解】 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今天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会认字,9个会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练习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会认字,9个会写字。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鲧和禹。 大家知道吗?在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人们生活痛苦极了,于是有一对父子俩先后治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鲧和禹)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治水的。 简介资料:大禹(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相互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洪毒蛇兽伤灾难仍 退继续认训被恢 (2)看投影,读词语。(出示课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 仍然消退继续教训被水淹过 耕种恢复河道认为农业 生产安居乐业 (3)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灾难: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 三、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大家进行评议。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进行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洪,hóng,拼读音节,读词语:洪水。 (1)识记字形。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共”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2.灾,zāi,拼读音节,读词语:灾难。 (1)识记字形:上下结构。 (2)指导书写:上窄下宽,上面的“宀”要写得大一些,盖住下面的“火”,“火”的笔顺是点、点、撇、捺。 3.难,nàn,拼读音节,读词语:灾难。 (1)识记字形:左右结构。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提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结论,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单元知识结构: 课时划分:共分8课时 因数和倍数......................................2课时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质数和合数.......................................2课时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尝试用分类的方法来探究新知.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150×4= 220÷4= 18×4= 25×4= 24×3= 20×86= 学生口算 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二、新课讲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平均分”的情况后研究“分后还有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单元时,应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大知识点进行教学。关于竖式,只要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以及它与除数间的关系,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学生已经能够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为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比正好平均分完的情况要常见,为本单元知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储备。所以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学生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就是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可能会出现问题。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3.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识,设计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让学生在多次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中,体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表示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课时 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 3练习十四 1课时 4解决问题 1课时 5练习十五 1课时 小小设计师1课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绝句》 )、《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空生活趣事多》 4 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 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 “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本 组课文的课后练习, 《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 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要是你在 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 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 了解课文的内容,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 “联系生活经验, 了解课文内容” 。如,《古诗二首》 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 多》的学习中, 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酌对比, 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 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 一种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 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 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 要依据课文内容, 紧扣教学目标, 对学生进 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2 1.认识本单元 44 个生字,会写 34 个字。会写 35 个词语。 古诗二首 2.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 能在语境中体会 “压、 垂、挂” 2--3 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甸子。 课文 雷雨 3.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 要 是 你 在 野 2 “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 外迷了路 趣事。 太 空 生 活 趣 2--3 4.能背诵《古诗二首》 《雷雨》。 事多 识字加油站 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 语 文 识“博、馆”等 8 个生字。 园 地 字词句运用 4 2.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 六 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 写话 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石柱县南宾镇灯盏小学余文田设计并执教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2~36页。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 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化学肥料》教案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肥“利弊”的思考,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到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启发引导: :多媒体: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语:俗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个“肥”指的是什么物质?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农民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教师启发: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生物课已有的知识回答。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C、H、O、N、P、K、Ca、

Mg。 2.主要化肥:氮肥、磷肥、钾肥。 1 一、化肥简介 1、氮肥常见的氮肥样品,边展示边让学生观察其形态,试着书写其化学式,并比较其化学式。 学生观察缺氮肥和不缺氮肥的植物叶启发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 教师讲解:前者是由于缺氮导致的。 氮元素有什么作用呢? 指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回答。 可做氮肥的化合物有哪些? (1)作用(2)种类给植物提供氮肥除了使用这些含NH4+的化合物外,你还能想到利用哪些物质中的氮元素? 大豆等植物对氮元素吸收的特殊性和氮的固定。 常见的磷肥样品,边展示边让学生观察其形态缺磷肥和不缺磷肥的植物。 你想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明确磷肥的作用以及施用方法。 可做磷肥的化合物有哪些? 2、磷肥(1)作用(2)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课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展示洪水的图片,说明洪水的危害。

2、介绍治水英雄:大禹。 3、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指出生字词,带进课文再读。 三、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2、组织学生小组比赛朗读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默读能力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感受洪水的凶猛。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总结段落内容。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分析大禹治水的具体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知识网络】 要点一、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化肥: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成的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N、P、K等)的化学肥料简称为化肥。 2.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及缺乏时的表现:(高清课堂《化学肥料》一) 化肥种类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缺乏时的表现 氮肥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等 硝酸盐:NH4NO3、NaNO3等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 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进作物的 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植物矮小瘦弱,叶 片发黄,严重时叶 脉呈淡棕色 磷肥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 的混合物 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 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 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植株特别矮小,叶 片呈暗绿色,并出 现紫色 钾肥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进行、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 倒伏能力 茎杆软弱,容易倒 伏,叶片的边缘和 尖端呈现褐色,并 Ⅱ.同步讲解Ⅰ.课堂导入

逐渐焦枯 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KNO3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 元素,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 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 作用,有效成分高 3.常见化肥的物理性质: 氮肥磷肥钾肥化学式(或名 称) NH4HCO3NH4Cl 磷矿粉过磷酸钙K2SO4KCl 气味强烈氨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 外观白色晶体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状灰白色粉末 状 白色晶体白色晶体 在水中的溶 解性 易溶易溶难溶部分能溶易溶易溶 【要点诠释】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多种,其中氮、磷、钾需要量最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3.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施用量较少,但植物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减弱抗病能力。 要点二、化肥的鉴别 1.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高清课堂《化学肥料》二) 铵态氮肥钾粉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 气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氨气放出 2.氮肥的简易鉴别: (1)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的,碳酸氢铵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的氮肥相区别。(2)其他常见氮肥可按下列步骤加以鉴别: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5、古诗两首 一、教学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三、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四、精讲点拨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巩固练习 1、回顾古诗。相机板书:送别诗西湖荷花 2、练习写字 六、拓展提升 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复习检查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初读《绝句》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交流自学所得: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扩词──展示读,正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