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试题与答案

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试题与答案
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试题与答案

1、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

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

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

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A.l2>l1B.l4>l3C.l1>l3D.l2=l4

2、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所示并处于静止状态()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3、如图所示,在一直立的光滑管放置一轻质弹簧,上端O点与管口A的距离为2x0,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由静止下落,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B,压缩量为x0,不计空气阻力,则()

gx

A.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大于2

B.小球运动中最大动能等于2mgx0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mg/x0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mgx 0

4、如图所示,A 、B 质量均为m ,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当对A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F ,将弹簧压缩一段,而且突然撤去力F 的瞬间,关于A 的加速度及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述说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0,作用力为mg 。

B 、加速度为m F 2,作用力为2

F mg + C 、速度为F/m ,作用力为mg+F D 、加速度为m F 2,作用力为2

mg F + 5、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1的箱子,箱中有一质量为m 2的物体.当箱静止时,弹簧伸长L 1,向下拉箱使弹簧再伸长L 2时放手,设弹簧处在弹性限度,则放手瞬间箱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

A..g m L L 212)1(+

B..g m m L L ))(1(211

2++ C.g m L L 212 D.g m m L L )(211

2+ 6、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

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

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g m k L 1μ

+ B .g m m k L )(21++μ

C .g m k L 2μ

+ D .g m m m m k L )(

2121++μ 7、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

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11m g k

B .21m g k

C .12m g k

D .22

m g k 8、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端叠放着两个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均为2.0kg ,并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加在A 上,则此时刻A 对B 的压力大小为(g 取10m/s 2)( )

A .25N B. 20N C. 15N D. 10N

9、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 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 2)( )

A .物体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1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小球A 由弹簧正上方某高度自由落下,与弹簧接触后,开始压缩弹簧,设此过程中弹簧始终服从胡克定律,那么在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上

B.小球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下

C.小球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

D.小球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

1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在薄板上放重物,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则重物将被弹簧弹射出去,则在

弹射过程中(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 )

F

A.一直加速运动 B .匀加速运动

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D .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度的光滑木板斜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 .O

B

C

D

13.木块A 、B 分别重20N 和30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开始时连接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已经被拉伸了3cm ,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 ,系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F =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A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N

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N

C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N

D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N

1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 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 ( )

A .物体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体A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15.图中a、b为两带正电的小球,带电量都是q,质量分别为M和m;用一绝缘弹簧联结,弹簧的自然长度很小,可忽略不计,达到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d0。现把一匀强电场作用于两小球,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b

相等的时刻,弹簧的长度为

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M = m,则d = d0

B.若M>m,则d>d0

C.若M<m,则d<d0D.d = d0,与M、m无关

16. 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

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

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研究从力F刚作用

在木块

A的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并且选定这个过程中木块A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a b

A

B

C 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劲度系数为k的

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

质量均为m,开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下压A再静止释放

使A开始运动,当物块B

刚要离开挡板时,A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

A.0 B.2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

C.2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D.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18.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块相连接,并且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m1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时间零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伸长状态逐渐恢复原长

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 = 1∶2

D.在t2时刻两物体的动量之比为P1∶P2 =1∶2

19.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B

A

簧被压缩

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A.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20.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 (可视为质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上。现把与Q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从直线ab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

A.小球P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P和弹簧的机械能守恒,且P速度最大时

所受弹力与库仑力的合力最大

C.小球P的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与弹簧的弹

性势能的总和不变

D.小球P合力的冲量为零

21.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置于水平地面上,

此时弹簧压缩了Δl.如果再给A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弹簧再压缩Δl Array终在弹性限度,稳定后,突然撤去竖直向下的力,在A

中,下列说法中:①B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

速度最大;②B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加速度最大;

③A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速度最大;④A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22.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栓接,静置于水

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

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

从木块A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时的这一过程,下列说确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 )

A.力F一直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C.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23.如图所示,两根轻弹簧AC和BD,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

和k2,它们的C、D端分别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A、B端分

别固定在支架和正下方地面上,当物体m静止时,上方的弹簧处于

原长;若将物体的质量增为原来的3倍,仍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当物体再次静止时,其相对第一次静止时位置下降了()

A

B

C

D

B

24.如图所示,弹簧下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作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A.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弹力大小应为2mg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D.物体的最大动能应等于mgA

2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块1、2拴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1缓慢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2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物块1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

2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

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

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一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27、如图所示,A、B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A、B 质量分别为0.42 kg和0.40 kg,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 ,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由静止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g=10 m/s2).

(1)使木块A竖直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

(2)若木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

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248 J,求这一过程F对

木块做的功.

28、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

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

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

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升一质量为m3

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 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9、将金属块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的箱中,如图所示,在箱的上顶板和下顶板安有压力传感器,箱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当箱以a=2.0m/s2的加速度作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N,下顶板传感器

显示的压力为10.0N。

(1)若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顶板传感器示数的一半,试判断箱的运动情况。(2)要使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沿竖直方向的运动可能是怎样的?

3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

A 、

B .它们的质量都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现在挂钩上挂一物体P,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使物体B离开固定档板C,但不继续上升(设斜面足够长和足够高)。求:

(1)物体P的质量多大?

(2)物块B 刚要离开固定档板C时,物块A

1.D

2.AD

3.AD

4.B

5.A

6.A

7.C

8.C

9.AC10.C11.C12.C

13.B14.AC15.D16.A17.B18.BC19.AD20.AC21.A22.A23.C24.AC

25.解:根据题意画图如右所示。上提前弹簧k 1

k

2于是有:

上提后,弹簧k 2刚脱离地面,已恢复原长,不产生弹力,则此时m 2仅受到上面弹簧的拉力和重力,于是上面的弹簧k 1

由上面的计算可得:物块2

物块1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26.

解:令x 1表示未加F 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令x 2表示B 刚要离开C 时弹簧的伸长量,a 表示此时A 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

和牛顿定律可知:

kx 2=m B gsin θ ②

F -m A gsin θ-kx 2=mAa ③

由题意 d=x 1+x 2

分析:此题难点和失分点在于能否通过对此物理过程的分析后,确定两

27.

物体分离的临界点,即当弹簧作用下的两物体加速度、速度相同且相互作用的弹力N =0时,恰好分离.

解:

当F=0(即不加竖直向上F力时),设A、B叠放在

弹簧上处于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有

kx=(m A+m B)g

x=(mA+mB)g/k

对A施加F力,分析A、B受力如图

对A F+N-m A g=m A a ②

对B kx′-N-m B g=m B a′③

可知,当N≠0时,AB有共同加速度a=a′,由②式知欲使A匀加速运动,随N减小F增大.当N=0时,F取得了最大值F m,

即F m=m A(g+a)=4.41 N

又当N=0时,A、B开始分离,由③式知,

此时,弹簧压缩量kx′=m B(a+g)

x′=m B(a+g)/k ④

AB共同速度v2=2a(x-x′)⑤

由题知,此过程弹性势能减少了W P=E P=0.248 J

设F力功W F,对这一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原理

W F+E P-(m A+m B)g(x-x′)m A+m B)v2 ⑥

联立①④⑤⑥,且注意到E P=0.248 J

可知,W F=9.64×10-2 J

28.【答】:解法一

开始时,A.B 静止,设弹簧压缩量为x1,有

kx1=m1g ①

B不再上升,表示此时A 和C的速度为零,C已降到其最低点。

kx2=m2g ②

由机械能守恒,与初始状态相比,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解法二

第二次挂上物体D后,比第一次多减少了的重力势能就变成了A和D的动能。

(m3+m1)v21v2= m1g(x1+x2)

因此,(m3+2m1)v2=2m1g(x1+x2)

29.解:(1)取向下为正方向,设金属块质量为m

6-10+10m=2m 解得m=0.5kg 因上、下传感器都有压力,所以弹簧长

度不变,所以弹簧弹力仍为10N

a1=0,即箱子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2)要使上顶板无压力,弹簧只能等于或小于目前长度,则

下顶板压力只能等于或大于10N,即F下≥10解得a≥10m/s2。即箱以a≥10m/s2的加速度向上作匀加速运动或向下作匀减速运动. 30.解:(1)令x1表示未挂P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m A gsin θ=kx1

令x2表示B 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kx2=m B gsin θ

则x1= x

此时A和P的速度都为0,A和P的位移都为d=x1+x2

(2)此时A和P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 P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对P物体:F-m P g=m P a 对A物体:mgsinθ+kx2—F=ma

解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