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文翻译

2016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文翻译
2016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文翻译

2016年由美国感染病学会更新的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背景

念珠菌属造成的侵袭性感染很大程度上与医疗进展相关,并被广泛认为是造成院内感染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至少有15种不同的念珠菌属引起人类疾病,但超过90%的侵入性感染是由5种常见的病原造成,它们是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这些生物有统一的的潜在毒性、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流行病学,但综合来说,由这些有机体造成的有意义的感染统称为侵袭性念珠菌病。不属于典型的侵袭性疾病的粘膜念珠菌感染,特别是那些涉及口咽、食道和阴道的感染,这项指南也将他们涵盖在内。自最近2009年对指南的修订至今,依据对于确诊或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新数据,我们对治疗建议进行了重要修改。

以下是2016年对念珠菌病管理的修订建议。由于与儿科的关联,指南得到了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科感染疾病协会的审阅和认可。指南同样得到了真菌病研究组的支持。研究组在制定指南的过程中一直遵循IDSA采用的指南制定流程,包括证据的质量分级(非常低,低,中,高)和推荐强度(弱或强)的系统方法。指南并不是打算替代个别病人管理的临床判断。对方法,背景和证据总结的详细描述均能在指南中找到全文。

I.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建议

1. 棘白菌素类药物被推荐作为初始治疗(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 mg,然后每天50毫克;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毫克,然后100毫克每天)(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2. 静脉注射或口服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是可以接受的、棘白菌素作为初始治疗的替代方案,限于那些病情不严重和那些被认为不可能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感染的患者(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3.推荐对所有血源性和其他临床相关的念珠菌分离菌株进行唑类敏感性检测。对于前期使用一种棘白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感染光滑念珠菌或近平滑念珠菌的患者,应该进行棘白菌素类药敏检测(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5. 光滑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只有当分离株对于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敏感时,应考虑将药物更换为更高剂量的氟康唑800mg/d(12mg/kg)或伏立康唑

200-300mg(3-4mg/kg) 每日两次(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6. 如果不能耐受、无法获得其他抗真菌药物或耐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3-5mg/kg/d)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强推荐;高级别证据)。

7.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5-7天后,对氟康唑敏感的念珠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稳定,且在抗真菌治疗后重复血培养均为阴性时,推荐更换为氟康唑继续治疗(强推荐;高级别证据)。

8. 对于可疑唑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感染患者,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d)(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9. 给予伏立康唑400mg(6mg/kg)q12h两次,然后200mg(3mg/kg)q12h 维持可有效治疗念珠菌血症,但作为初始治疗较氟康唑没有明显优势(强推荐;中级别证据)。伏立康唑口服制剂被推荐为由于克柔念珠菌感染的菌血症降阶梯治疗方案(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11. 血培养应该每天进行或隔日进行,以确定念珠菌血症被终止的时间点(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12. 推荐无明显的转移性并发症念珠菌血症治疗时间为2周,应从记录念珠菌从血液中被清除和由于念珠菌所致症状经治疗缓解后开始计算(强推荐;中级别证据)。

II.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患者是否该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13. 念珠菌菌血症患者考虑感染为中心静脉导管来源及导管可以被安全拔除时,中心静脉导管应该尽早拔除;但这一做法需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强推荐;中级别证据)。

III.中性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治疗建议

14.任意一种棘白菌素类药物被推荐用于初始治疗(卡泊芬净:首剂70mg,

维持剂量50mg/d;米卡芬净:100mg/d;阿尼芬净:首剂负荷200mg,维持量100mg /d)(强推荐;中级别证据)。

15. 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d)是一个有效的方案,但由于其潜在毒性并不被青睐(强推荐;中级别证据)。

16. 氟康唑,负荷剂量800mg(12mg/kg),维持剂量400mg/d(6mg/kg),可用作非危重症患者和未使用唑类药物治疗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17. 氟康唑400mg/d(6mg/kg),能够作为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且病情稳定患者降阶梯治疗的选择,这些患者均为敏感菌株感染且血流的病原菌已被清除(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18. 伏立康唑第一个24h给予400mg(6mg/kg)两次,然后200mg(3mg/kg)q12h维持可用于需要覆盖曲霉的情况(弱推荐;低级别证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念珠菌血症患者,病情稳定、念珠菌已经在血液中被清除,并且分离的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敏感,伏立康唑被推荐作为降阶梯治疗方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19. 对于克柔念珠菌感染的念珠菌血症患者,棘白霉素类药物,两性霉素B 脂质体,或伏立康唑均被推荐(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20. 推荐无明显的转移性并发症的念珠菌血症治疗最短时间为2周,应从记录念珠菌从血液中被清除、念珠菌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症状经治疗缓解后开始计算(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21. 当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眼科检查能发现的脉络膜和玻璃体感染是微小的;因此,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以后的一周内应散瞳行眼底镜检查(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22.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念珠菌血症患者的感染源并非主要来自中心静脉导管(如:胃肠道来源)。中心静脉导管是否拔除需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23. 对于持续性念珠菌血症患者,当估计会发生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考虑输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IV.慢性播散性(肝脾)念珠菌病的治疗建议

24. 两性霉素B初始治疗,3-5mg/Kg每天或棘白菌素类药物(米卡芬净:每

日100毫克;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50毫克;阿尼芬净:200 mg 负荷剂量,然后每天100毫克),推荐使用几个星期,然后序贯口服氟康唑,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主要用于那些不可能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病感染患者(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25.治疗应持续到影像学病变吸收,这通常需要几个月。抗真菌治疗过早中断可导致复发(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26.如果患者需要接受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应当及时治疗,抗真菌治疗应该在高风险期持续应用以预防复发(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27. 那些衰弱的持续发烧患者,可考虑短期(1-2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V.经验性治疗在ICU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中扮演的角色?

28.对于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危因素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的危重患者,应当根据临床危险因素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标志物和/或无菌部位的培养结果等进行评估,及时给予经验性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对于有上述危险因素和有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患者应尽可能早的开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29. 在ICU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疑似念珠菌病的首选经验性治疗是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 mg,然后每天50毫克;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毫克,100毫克每天)(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30.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的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对那些最近没有三唑类药物暴露史和那些没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菌株定植的患者是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31.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3-5mg/Kg,是不能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物患者的一种选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32.对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经验性治疗有改善的患者推荐治疗时间为2周,与念珠菌血症的治疗相同(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33. 对那些经验性抗真菌治疗4-5天无临床应答的患者,以及那些开始抗真

菌治疗后始终没有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证据,或者有非依赖培养的高度阴性预测价值的诊断检测阴性,应考虑停止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VI.在ICU预防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措施

34.氟康唑800毫克(12毫克/公斤)的负荷剂量,然后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日,可用于具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发生率的成人ICU中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35.棘白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50毫克;净:20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100毫克;或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36.推荐ICU患者用洗必泰每日洗澡,这已被证明是可以减少包括念珠菌血症的血流感染发生率(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VII.新生儿念珠菌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何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37.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1mg/Kg每天,建议用于新生儿播散性念珠菌病(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38.静脉注射或口服氟康唑,12mg/Kg每天,对没有接受过氟康唑预防的患者是一个合理的替代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39.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5mg/Kg,是一种替代方案,但应谨慎使用,尤其是在泌尿系统受累患者(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40.棘白菌素应谨慎使用,一般仅限于抢救治疗或因为耐药或者毒性无法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或氟康唑的情况(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41.对于血或尿液念珠菌培养阳性的患者,推荐腰椎穿刺和视网膜检查(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42.对于持续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患者推荐CT或超声检查泌尿生殖道、肝脏和脾脏(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43.强烈推荐去除深静脉置管(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44. 对于没有明显转移病灶的念珠菌血症患者推荐治疗时间为念珠菌从血流中清除并且清除了造成念珠菌血症的病灶后2周(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45. 初始治疗,推荐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钠静脉点滴,1mg/Kg每日(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46.另一种替代方案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5mg/Kg每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47.此外,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可作为抢救治疗用于对初始AMB 治疗无临床反应的患者,但副作用发生很频繁(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48.对初始治疗有应答的患者的降阶梯治疗,推荐氟康唑,每日12mg/Kg,推荐用于对氟康唑敏感菌株的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49.治疗应持续到所有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和影像学异常均得到好转(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50.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设备,包括脑室切开引流和分流装置,应该尽可能的移除(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新生儿ICU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建议?

51.在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高(> 10%)的护理机构,对于体重低于1公斤的新生儿,推荐静脉注射或口服氟康唑预防,3–6mg/kg,1周2次,持续6周(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52.口服制霉菌素,10万单位,每日3次,持续6周,对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新生儿,如果可以使用制霉素或因为耐药而无法使用氟康唑,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53.口服乳铁蛋白(100mg/d)可能是对体重<1500 g的新生儿有效,但在美国的医院目前不可用(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VIII.对于腹腔内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建议

54.对有腹腔内感染临床证据以及有念珠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包括最近的腹部手术,吻合口漏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应考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55.腹腔内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应包括源头控制、适当的引流和/或清创(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56.抗真菌治疗的选择同于念珠菌血症或ICU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经验性治疗(见第I和V节)(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57.治疗时间应以源头控制的充分性和临床治疗应答情况来决定(强烈建议;低级别证据)。

IX.从呼吸道分离的念珠菌需要治疗吗?

58.分离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念珠菌通常为定植菌,很少需要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X.念珠菌血管内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植入式心脏设备感染的治疗建

如何治疗念珠菌心内膜炎?

59. 对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初始治疗推荐两性霉素B脂质体 3-5mg/kg 每日1次,可加用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或者大剂量的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 150mg 每日1次,米卡芬净150mg 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 200mg 每日1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0.对于氟康唑敏感的念珠菌感染的病人,若已临床稳定,且已清除血流中的念珠菌,推荐使用氟康唑 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1. 对于分离出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敏感而对于氟康唑不敏感的念珠菌,也可口服伏立康唑200-300mg(3-4mg/kg)每日2次,或者泊沙康唑片 300mg 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弱推荐,非常低级别证据)。

62. 推荐行瓣膜置换术;术后抗真菌治疗至少持续6周以上,对于有瓣周脓肿或者其它并发症的病人抗真菌治疗时间应该更长(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3. 对于不能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若菌群对氟康唑敏感,推荐长期使用氟康唑 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以抑制感染(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4. 对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推荐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方案进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为预防感染复发,推荐使用氟康唑

(400-800mg/kg 每日1次)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如何治疗心内植入物相关的感染?

65. 对于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相关感染,应移除植入装置(强烈推荐;中级别证据)。

66. 抗真菌治疗方案和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治疗方案相同(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7. 对于局限于发生器囊袋的感染,建议移除植入装置后继续给予4周的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8. 对于侵及导线的感染,建议移除导线后至少继续抗真菌治疗6周以上(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9. 若心室辅助装置不能被移除,推荐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方案进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如果菌群对于氟康唑敏感,只要植入装置未被移除,建议使用氟康唑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如何治疗念珠菌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70. 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拔除导管,切开引流,或者行静脉切除术(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1. 如果有念珠菌血症,血流中念珠菌清除后,继续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 每日1次),或者氟康唑[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或者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 150mg 每日1次;米卡芬净 150mg 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 200mg 每日1次)至少治疗2周以上(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2. 对于初始治疗使用两性霉素B或者棘白菌素类药物的病人,待临床状况稳定之后,若念珠菌对于氟康唑敏感,应考虑降阶梯治疗,改用氟康

唑 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3. 如果临床症状和培养结果皆转为阴性,血栓的彻底治愈可以作为停用抗真菌治疗的依据(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XI.念珠菌骨关节感染的治疗建议

念珠菌骨髓炎的治疗建议

74.氟康唑400毫克(6毫克/公斤)每天持续6-12个月,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50-70mg每天持续12个月或米卡芬净每日100毫克,或阿尼芬净每日100毫克)应用至少2周,序贯氟康唑400毫克(6mg/Kg)每天,持续

6-12个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5.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每日3-5mg/Kg,应用至少2周,序贯氟康唑,400mg (6mg/Kg),持续6-12个月是一个较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弱建议;低级别证

据)。

76.在部分病例推荐进行手术清创术(强推荐,低级别证据)

脓毒性关节炎的治疗建议

77.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持续6周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50-70mg每天,米卡芬净100mg每天,或阿尼芬净100mg每天)应用2周,后序贯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至少应用4周(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8.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5mg/Kg每天,持续2周,序贯氟康唑,400mg (6mg/kg)每天,至少4周是较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79.所有化脓性关节炎病例推荐外科引流(强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80.对假肢装置相关的化脓性关节炎,推荐移除装置(强烈推荐;中级证据)。

81.如果假体装置无法移除,分离菌是敏感的,推荐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强烈推荐;低级证据)。

XII.念珠菌眼内炎的治疗建议

念珠菌眼内炎的通常处理建议

性粒细胞减少患者需要在治疗的第一周内是否存在眼内炎(强烈建议;低级别证据);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建议推迟到中性粒细胞恢复后在进行眼底检查(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83.眼部感染程度(脉络膜视网膜炎,伴或不伴黄斑受累,伴或不伴玻璃体炎)应该由眼科医生来判定(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84.抗真菌治疗和外科干预的决定应该由眼科医生和传染病医师共同制定(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不伴玻璃体炎的念珠菌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治疗建议

85.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株,氟康唑,负荷剂量800毫克(12mg/Kg),然后400–800mg(6–12mg/Kg)每天或伏立康唑,负荷剂量第一天400mg(6 mg/kg)静脉应用2次,然后300mg(4mg/Kg)静脉或口服,每日2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86.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株,两性霉素B脂质体,3-5 mg/kg每天静脉应用,

联合或不联合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87.有黄斑受累的,抗真菌药物如上所述,同时需要进行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5-10μg/ 0.1ml无菌注射用水,或伏立康唑,100μg/ 0.1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以确保及时高水平的抗真菌活性(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88.治疗时间至少应为4-6周时间,最终需要通过反复的眼科检查确定损伤得到治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伴玻璃体炎的念珠菌脉络膜视网膜炎的治疗建议

89. 伴有玻璃体炎的脉络膜视网膜炎抗真菌治疗如上所述方案加上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5-10μg/ 0.1ml无菌注射用水或伏立康唑,100μg/ 0.1毫升无菌水或生理盐水(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0.应考虑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减少病原体负载,不适合系统抗真菌制剂治疗的真菌性脓肿应及时移除(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1.治疗时间至少应为4-6周时间,最终疗程取决于反复的眼科检查确定损伤得到治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XIII.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建议

92.初始治疗推荐两性霉素B脂质体 5mg/kg 每日1次,可加用氟胞嘧

啶 25mg/kg 每日4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3.初始治疗起效后建议改为氟康唑 400-800mg(6-12mg/k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4.治疗应持续到症状、体征、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皆恢复正常为止(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5.如果可能,建议移除被感染了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置入物,包括脑室引流管、分流管、脑深部电刺激器、神经假体重建装置和释放化疗药物的高分子聚合晶片(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6.若脑室内置入物不能被移除,可将0.01mg-0.5mg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

溶解在2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通过脑室置入物通路直接脑室内给药(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XIV. 念珠菌导致的尿路感染治疗建议

无症状的念珠菌尿治疗建议

97. 只要条件允许,建议去除诱因,如拔除膀胱留置导尿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8. 不推荐抗真菌治疗,除非病人合并有以下导致感染播散的高危因素,如粒细胞减少,极低体重新生儿(小于1500g)或需行泌尿系手术(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99. 粒细胞减少病人和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治疗可参照念珠菌血症的治疗(见III和VII节)(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00. 需行泌尿系手术的病人建议手术前后数天给予口服氟康唑 400mg

(6mg/kg)每日1次,或者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 0.3-0.6mg/kg 每日1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有症状的念珠菌膀胱炎治疗建议

101. 对于氟康唑敏感的菌群,建议口服氟康唑 200mg(3mg/kg)每日1次疗程2周(强烈推荐;中级别证据)。

102.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建议脱氧胆酸两性霉素

B 0.3-0.6mg/kg 每日1次疗程1-7天,或者口服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疗程7-10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03. 针对克柔念珠菌,建议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 0.3-0.6mg/kg 每日1次疗程1-7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04. 如果可能,强烈建议拔除膀胱留置导尿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05. 针对氟康唑耐药菌属导致的膀胱炎,如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每日给予50mg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用灭菌注射用水配成1L,连续膀胱冲洗5天可能有效(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有症状的上行感染念珠菌肾盂肾炎治疗建议

106.对于氟康唑敏感的菌群,推荐口服氟康唑 200-400mg(3-6mg/kg)每日1次疗程2周(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07.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推荐脱氧胆酸两性霉素

B 0.3-0.6mg/kg 每日1次疗程1-7天,可加用氟胞嘧啶 25mg/kg 每日4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08.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可以考虑单用氟胞嘧啶口服

25mg/kg 每日4次疗程2周(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109. 针对克柔念珠菌,推荐脱氧胆酸两性霉素B 0.3-0.6mg/kg 每日1次疗程1-7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10. 强烈建议解除尿路梗阻(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11.对于留置肾盂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的病人,如果可行,应考虑移除或者更换(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伴真菌球形成的念珠菌尿路感染治疗建议

112.对于成人患者,强烈建议手术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13. 抗真菌治疗建议按照上文提到的膀胱炎或者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14. 如果有肾盂造瘘管,建议25-50mg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加入

200-500mL灭菌注射用水中进行冲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XV.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建议

115.对于无并发症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治疗,外用抗真菌药物,没有一剂优于另一个的建议(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16.另外,对于无并发症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治疗,推荐单次口服150mg 剂量的氟康唑(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17.对于严重的外阴阴道炎,推荐氟康唑150mg,每72小时给予2-3次(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18. 对光滑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通常对口服唑类药物无效,推荐阴道局部外用硼酸,将药品置入凝胶胶囊给药,每天600mg,持续14天是一种替代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19.针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制霉素阴道栓剂,每天10万单位持续14天(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120.针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第三个选择方案是每天单独外用17%氟胞嘧啶霜或与3%两性霉素B霜剂合用,持续14天(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121.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推荐外用或口服氟康唑10–14天诱导治疗,然后序贯氟康唑,每周150 mg持续6个月(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XVI.口咽部念珠菌病的治疗建议

122.对于轻微的疾病,推荐克霉唑片剂,10mg,每日5次,或咪康唑口腔粘膜粘着片剂50mg粘附犬齿窝黏膜表面,每日1次,持续7-14天(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23.对于病情较轻的替代治疗方案包括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U/ml)4–6毫升,每日4次,或1–2片制霉素锭剂(每次20万U )每天4 次,持续7–14 天(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124.对于中度及重度病例,推荐口服氟康唑,100-200mg每天,持续7–14天(强烈建议;高级别证据)。

125.对氟康唑难治性病例,推荐伊曲康唑溶液,200mg,每日一次或泊沙康唑混悬液,400mg,每天两次,应用3天后,调整为400mg,每天一次,持续长达28天(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126.氟康唑难治性病例的替代治疗方案包括伏立康唑200mg,每日两次,或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口服混悬液,100mg/ml,每天4次(强烈建议;中等级别证据)。

127. 静脉使用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50mg;米卡芬净:每日100mg;或阿尼芬净:20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100mg)或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每日0.3mg/Kg,是氟康唑难治性病例的替代治疗方案(弱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128.长期抑制性治疗通常是不必要的。如果对于复发性感染病例需要长期抑制治疗的话,推荐氟康唑100mg,每周3次(强烈建议;高级别证据)。

129.对于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强烈建议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减少复发性感染的发生率(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30. 对义齿相关的念珠菌病,除了抗真菌治疗建议外,推荐对义齿进行消毒(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XVII.食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建议

131.通常需要全身性抗真菌治疗。进行内镜检查前进行抗真菌诊断性治疗是合适的(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32.口服氟康唑,200-400mg(3-6mg/Kg)每天,持续14-21天(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33.对不能耐受口服治疗的患者,推荐静脉使用氟康唑,400mg(6mg/Kg)每天,或棘白菌素类药物(米卡芬净,每日150mg;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50mg,或阿尼芬净,每天200mg)(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34.对于那些不能耐受口服治疗的次选替代治疗方案是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0.3-0.7mg/Kg每天(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135.一旦患者能否耐受口服治疗,应考虑降阶梯到口服治疗,推荐氟康唑,200-400mg(3-6mg/Kg)每天(强烈推荐;中等级别证据)。

136.对氟康唑难治性病例,推荐伊曲康唑溶液,每天200mg,或伏立康唑200mg(3mg/Kg)每天两次,静脉注射或口服持续14-21天(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37.对于氟康唑难治性病例的替代治疗方案,推荐棘白菌素类药物(米卡芬净:每天150mg;卡泊芬净:70 mg负荷剂量,然后每天50mg;或阿尼芬净:每天200mg)持续14-21天,或者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0.3-0.7mg/Kg每天,持续21天(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38.对于氟康唑难治性病例,可考虑泊沙康唑混悬液,400mg就,每日两次,或缓释片剂,300mg,每天一次(弱推荐;低级别证据)。

139.对于复发性食管念珠菌病患者,推荐长期抑制疗法:氟康唑,100-200 mg,每周3次(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140.对于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强烈建议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减少复发性感染的发生率(强烈推荐;高级别证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