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资料大全.

世界古代历史与中国古代历史

第一讲:古代东方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地理范围与自然环境:

■两河流域指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区域,东西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南临波斯湾,基本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与今埃及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

■约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中上游。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扩展到恒河流域。二、古代东方典型的早期国家与政治统治:

■约公元前3500至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城市国家。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的第六代国王并逐渐统一两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统一。古埃及实行集权专治:法老拥有绝对权威,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个人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全国土地支配权,控制军队,掌握中央和地方官吏任免权;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是公元前14到公元前6世纪最主要的文献,因此,称这个时期为“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四大种姓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法律地位,社会权力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东方古国灿烂的科学文化与早期宗教

■楔形文字(或“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级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它是古代埃及人卓越智慧的结晶,也是体现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前发明了象形文字。由于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受到希腊文化冲击,开始用希腊字母拼写语言。后来,阿拉伯帝国征服起,埃及迅速“阿拉伯化”,象形文字逐渐被忘却。纸草是古埃及人发明的书写工具。

■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利佛教。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第二讲:古代希腊与罗马

一、古代希腊

1、古典时代:

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相继形成200多个以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的“古典时代”,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2、雅典民主:希腊城邦中,影响最大而最具典型的是雅典——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

(1)背景与沿革:在公民与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中,平民逐渐战贵族的结果。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发展了雅典民主政治(两个里程碑);

■公元前443年,玻利克里连续当选首席将军,出现了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2)认识与评价:

■雅典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直接参与为核心,是古希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民主政制有利于调动公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和文化进步;

■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男性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帮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3、古典文化:

(1)文学:《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世界文学瑰宝,由公元前9世纪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是民间艺人吟唱的口头文学作品,最后由荷马整理加工而定型。史诗中穿插了许多希腊神话和传说,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2)哲学:古希腊是欧洲哲学发源地。哲学家冲破宗教神话的束缚,力求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

(3)史学: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旧源于希腊语,愿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记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

二、古代罗马

1、从共和国到帝国的体制变化:

(1)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废“王政”,改共和,开始近500年的共和国时期。通过战争,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共和国开始向确立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2)大帝国:屋大维于公元前27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了帝国时代,也考试了长达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东讫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大终结: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侵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奴隶社会在欧洲结束。

2、罗马法系的渊源——“十二铜表法”:古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共和国建立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制定12个法表并将条文刻于12个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基本上是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它也体现出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并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它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古代美洲

■美洲大陆居民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有“美洲的希腊”之称。玛雅人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

古代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教的产生: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基本经典是《古兰经》;622年穆罕默德逃离麦加到麦地那(先知之城),后来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到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原为西突厥一支,1299年其首领奥斯曼宣布建家;1453年攻克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接着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的首都;16世纪后,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时期,传统东西方的交往遭到破坏。

第三讲:中世纪西欧

嬗变1——封建制度

大体进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氏族公社被国家所取代(典型:法兰克王国)。

嬗变2——城市兴起

原因:11世纪后,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使西欧城市兴起。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于交通便利之处成为最初的城市居民。而封建领主在经济利益诱惑下,参与城市的复兴活动;或同意在自己领地上建造城市;或为城市居民提供庇护;或直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特点:中世纪城市规模都相当有限;设施滞后,环境脏乱,容易产生大规模瘟疫蔓延。

自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开展了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以争取城市自治。自治斗争就是要从领主手中夺取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两种手段,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一些城市取得了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处于各级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

嬗变3——权力的角逐

1、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背景:12世纪后,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形成: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影响: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等级君主制相对于早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2、君主专制的形成:

背景:1337-1453年的百年战争,促进了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政治制度的转变。表现在:①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封建贵族权势衰微,希望依靠王权维持地位;③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借助王权改善生存环境。

形成: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影响: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3、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背景:17世纪上半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

形成: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1701年又通过《王为继承法》,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影响: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嬗变4:走出中世纪

1、民族国家的产生:

1337-1453年的百年战争,促进了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政治制度的转变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初期,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2、新航路的开辟:

①背景: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黄金成为主要货币,西欧人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西欧各国试图从海上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

②过程: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人在王室的支持下,率先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此后,达·伽马率领船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西班牙政府支持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③影响: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3、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14-16世纪;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思想诉求: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4、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宗教改革中脱离天主教的教派统称新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宗教改革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第四讲:中国的史前时期·封建时期与帝国一统

一、中华文明的摇篮

距今1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开始农耕生活:北粟南稻、南北并立;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为典型)早期先民集体记忆以神话传说为主。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夏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破坏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王位继承。从文献记载看,夏朝已具备了国家的特征:文武官员;军队;监狱;刑法。

2、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与夏朝吻合。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社会的分化。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表明,此时已进入青铜时代。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

1、信史时代: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甲骨文的发现解读和殷墟的发现,使商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历史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实事状况,为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青铜时代:商朝处于青铜时代。著名的“司母戊鼎”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其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和地位的象征;而动物纹饰,认为这能与祖先神灵沟通以庇护其权财。

四、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1、西周的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为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西周创立封邦建国体制。在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首领的同时,又将同姓诸侯分插各地,成为地方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功效,周王成为“天下”共主。井田是西周的主要土地制度。

2、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连年征战和社会动荡使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剧变。“封邦建国”变为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就是在这500余年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

(1)经济领域: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促使了农业经济的提高;空旷生地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开始出现转让或买卖;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产生。社会呈现出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文化领域:面对社会转型,“士”开始活跃。他们出于不用的角度和立场,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儒学为春秋孔子创始。他提出“仁”的核心观念,为“礼”输入了新内涵。“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之后的孟子主张“仁政”;荀子则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

■法家兴于战国初。他们提倡“法治”,倡导功利主义,主张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对现实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后世哲学有深远影响。

3、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时代,随着战争的发展,最终形成“战国七雄”局面。(齐、楚、秦、燕、赵、韩、魏)而七国的发展则促进了区域性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内政改革,使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倾向;秦国为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商鞅改革使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为有效控制新局面,秦朝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2)秦的暴政与秦的灭亡

秦统一后的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了矛盾的激化和民怨沸腾的局面。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各地反秦起义闻风响应。其中刘邦和项羽起义军最强。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其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西汉)

第五讲:从两汉的大一统到南北朝的大分裂

一、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初的“宽简”与“无为”:统治与和汉朝建立后,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职,到地方郡县制度,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宽简舒缓,与秦朝急切苛刻却全然不同。

①郡县与封国并行:刘邦认为秦短命而亡是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但是,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②布衣将相之局: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到战国受到很大冲击。各国改革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并代之以军功授爵和国君任命管理。这使一些出身低贱的人可以通过征战立功或政治才能成为将相。秦朝末年,往后将相不必贵胄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萧何、陈平、曹参等

群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汉初都被封为将相重臣,形成汉初布衣将相的局面。布衣将相之局标志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③无为而治的统治:黄老之学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以道家为主,兼采儒、法,主张守道遵法,礼法并用。文景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倡导以农为本,减轻田租;有废除秦朝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文景之治”。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2、武帝从“无为”到“有为”:随着经济的复苏和财富的积累,统治者思想发生了变化。汉武帝一改“无为而治”国策,锐意进取,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①政治方面:汉武帝加强皇权,裁抑丞相职权,起用亲信近臣参与朝廷大事讨论,从而了宫廷决策核心,称为“内朝”;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机关,称为“外朝”;创设“刺史制度”,特派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思想方面: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武帝的执政原则为“儒表法里”。

③民族关系: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战争,解除匈奴对北边的威胁。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

3、光武中兴与豪强势力的膨胀

①光武中兴: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以“柔道”之天下,其统治的30余年间出现了“光武中兴”景象。

②王朝衰败:东汉后期之所以迅速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豪强势力演变为威胁中央的割据势力(土地兼并、徒附劳动、家兵部曲、官宦世家)

■外戚、宦官、十大夫等政治势力相互角逐,造成中央政权衰微混乱和政治腐败黑暗。

■黄巾起义后豪强以镇压起义为名起兵夺利,酿成了混战,东汉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4、从三国鼎立到南北对峙

①三国鼎立的形成: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大败曹军。随后曹操北还,刘备进占四川,孙权扩展到东南辖区。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229年,孙权爱建业称帝,建立孙吴。三国鼎立割据最终形成。

②区域经济的发展:东汉末年的中原战乱使北方人口被迫南迁长江流域。人口流动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也使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传播到南方,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和冰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三国为了增强实力大力发展经济,促使了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北方曹操招募流民屯田并命令军队军屯,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

■蜀汉诸葛亮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推动煮盐、织锦;开发西南边疆经济。

■孙吴发展水稻、丝织、冶炼、制瓷;促进造船技术;促进东南山越与汉族同居共耕。

③两晋与南北朝局面:三国之后,西晋曾短暂统一。由于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纷纷建立政权,出现五胡十六国局面。东晋建立后与北方民族政权对峙。随后,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

④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人口迁移的继续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一次经济中心南移)

■形成了江浙、湘赣、巴蜀等重要农业经济区;■兴修水利、推广犁耕、引进新作物;

■丝织、冶铸、造船、漆器、制瓷、制盐发达;■城市商业繁荣,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陆续出具平原与汉族交往接触,相互融合,共同开发江南经济。

⑤南北朝的民族融和::十六国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共处中原,加速了民族融和的步伐,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民族融和进入高潮。孝文帝自幼受到出身汉族的祖母冯太后的影响。他在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了摆脱守旧势力的影响,它依然迁都洛阳,禁止在朝廷

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采用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和法律;促进胡汉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和,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六讲: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581年,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589年,隋军灭陈,全国统一。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高祖)称帝,建立唐朝,仍以长安为都城。

一、隋唐的制度创新

隋朝国祚短暂,但在制度层面改革创设。唐朝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继承发扬,推广改进,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

1、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三省六部创于隋文帝时,唐朝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六部制是皇权增强的产物,三省宰相集体议事、互相牵制,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不过,制度若严格执行,皇权会受一定限制,因而隋唐的皇帝尚无绝对专制独裁之权。

2、科举制:隋朝开创,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考试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把持选举大权;科举取士依据考试成绩,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和被推举人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凭借这种联系扩展自己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权利完全收归中央后,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实行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安定、生产恢复;

■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他知人善任,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

■唐太宗能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他鼓励臣下直谏,能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2、开元盛世:唐朝鼎盛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4—741)。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三、中外文化交流的昌盛

■丝绸之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唐朝西部疆域拓展超过汉朝,安西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西域及大食(阿拉伯)、波斯、天竺等诸国商贾、僧侣和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唐都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各类外域人士,数量众多。长安是各国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和东西方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唐文化圈:

●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人数前后总计多达2000。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为新罗广泛吸收。

■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汉字、儒学、律令,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

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会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弘,同时,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后世的外国多称中国人为“唐人”,足见唐朝的国际声誉和深远影响。

第七讲:两宋的繁荣与元朝的统一

一、北宋的建立于两宋的制度创设

1、北宋建立及其时局: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不久,北宋结束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统一。北宋统一是不完全的。宋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期的金等民族政权兵立。

2、北宋的文官体制: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用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教训,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克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重文轻武:宋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防范武将专权。

●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由枢密院主军事、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枢密使由文官担任。

●中央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在隋唐基础上对科举制做了改革。

●宋朝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宋太祖时,对省试和各地举子增设“殿试”,皇帝亲临复试,以后成为定制。

●为防范徇私舞弊,增设了“弥缝”、“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宋中期后,废除单纯记忆背诵的考试内容(“贴经”),增加策论考试,考核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通过改革而逐渐完善、行省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多民族政权并立与相互关系

■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国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政策。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结束战争状态并开始了百年相安。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摆脱对宋、辽依附,称帝建国,史称西夏。1043年,宋与西夏也达成协和议,从此形成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1115年,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1125年,金朝灭辽。

■111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史称“靖康之难”;钦宗之弟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宋高宗)。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宋金“绍兴和议”后,形成宋金长期对峙。

■1206年,蒙古在斡难河会盟,推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先后灭西夏、金。忽必烈继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三年后,元军在厓山一役中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

■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都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成为榷场。榷场由官府管辖,贸易方式和交易的商品都由官府控制。但是互市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三、经济重心南移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1、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外贸易和城镇商业的活跃。南宋时期,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水稻已跃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叶很普遍,桑蚕业的中心也由北方移到南方。

■杭州、苏州、成都等地设有官办丝织作坊,江浙还出现了私人作坊(“机户”);棉花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一带,促进了棉纺织工具的改进;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2、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西夏兴起,中原通过西域的商陆受阻;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使宋朝

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南宋时,广州、明州、泉州是三大外贸港;官府在港口设立使舶司,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使舶司所在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人们把宋代海上商陆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它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四、唐宋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

■活字印刷: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它集活字、排版和印刷于一体,为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糟了四个世纪。

■火药武器:火药在唐末用于战争;宋代火药制作渐趋成熟;南宋的“突火枪”和宋元年间的“火铳”已具备管形火器的特征。折使战争方式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13世纪,火药随蒙古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传到欧洲,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梦溪笔谈》,其中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五、元朝的统治与行省制度

■国家统一:元朝灭亡南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政权并立的局面,再次实现全国大统一。■经济发展:元世祖忽必烈采取汉法,提倡文治,实行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首都大度不仅使元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文明的商业大城市。

■中央机构:取法汉王朝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和御史台(掌管监察)。

■地方行政:元朝地方设置行省制度。除大都及周围由中央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制度的确立时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代沿用至今。

■边疆管理:元朝将边地和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和。但是,元朝是以蒙古贵族为统治阶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不同等级,实行不平等的管理。

●吐蕃作为特别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监管,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元朝后期还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

第八讲: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与专制皇权的加强:

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明太祖)。为稳固统治,大力加强皇权:

■废除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和丞相,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年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朱元璋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文书。明成祖时,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正式确立内阁制度。此后,建制不断完善的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朱元璋还建立特务机构,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在专制统治。自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后,继任的明朝皇帝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内行厂,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厂为”。通过这些手段,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臻于空前。

二、明末社会危机与清军入关

■明代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军总兵吴三桂与清军勾结镇压农民起义,结果导致清军大举入关并迅速占领北京,明王朝为清朝所取代。

三、康乾盛世与清帝国的发展

1、皇权专制的空前加强——军机处的建立:

■清初中央政府仿效明制,设内阁办理政务;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把持。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议皇帝也无法轻易改变,皇权因此受到制约。

■为加强皇权,康熙的设立南书房,以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但作用有限。雍正帝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设立军机房,后改为常设性的军机处。

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掌管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为皇帝出谋划策,扶助皇帝总揽中央机构。其主要成员有皇帝选拔,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部,称“交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军机处议复。乾隆帝进一步强化军机处功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2、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清朝军队与当地居民进行抗击。康熙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其通过谈判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清初,蒙古准噶尔部控制天山南北发动叛乱。康雍乾三朝多次征讨平息叛乱。其后天山南路的回部叛乱,乾隆出兵平定,统一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管辖当地军务与民政。

■雍正时,中央政府派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事务。乾隆时,提高驻藏大臣职权,全藏僧俗事务都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相互商定,共同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郑氏政权在台湾的统治维持了20余年。康熙中期清朝发兵占领台湾,设台湾府,驻军守备,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3、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

■南方出现双季稻;引进高产作物番薯、玉米解决缺粮问题。

■潮州丝、松江布行销国内外。全国大小城市和市镇中,普遍开设了大小手工业作坊。

■商品生产发展促使商业日臻繁荣。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地更有新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业集散地,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威“布码头”。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在市场上零售和批发各地区、各民族的工艺品和土特产。

4、文化典籍的编辑与整理

■康熙、雍正年间,组织学者编成《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时,又选派众多学者编成《四库全书》,全书分经、史、子、集4部,收录历代图书3000多种,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清朝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钳制空前严厉。大兴文字狱,从而造成一种以文招祸的恐怖气氛。乾隆时,乘编修《四库全书》之机,对全国图书做了一次清查,凡被认为不宜与清朝统治的一概禁毁,遭查禁焚毁的书籍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四、明清时期的“朝贡贸易”与西学的传入

1、“朝贡贸易”:朱元璋出于政治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明朝规定外国供使来华朝贡,除携带供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附带货物由供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在官方监督进行交易;至于海外供舶来华的供期、供道、船舶数量和朝贡人数等,明朝政府都有具体规定。

2、西学传入:耶稣会士在传播基督教同时,也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西方地理学的传入也使中国人耳目一新,利玛窦在华期间曾绘制多种世界地图,其中最著名的是《坤舆万国全图》。

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世界近现代史

第一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至18世纪的欧洲和美洲

一、英国革命与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1、议会与国王的斗争——革命的背景: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任国王,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实行专卖制;搜刮民众。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使农村诞生了使用雇佣劳动的农牧场和贵族,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内战与王朝的复辟——革命的进程:

①革命的开始: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第一次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挑起内战;1644年,克伦威尔率军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取得首次大捷;1665年,“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彻底击败王军;1646年,国王大本营牛津被攻克,第一次内战结束。

③第二次内战:1648年,保王党分子在南威尔士等地发动叛乱,挑起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在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叛军,第二次内战结束。

④建立共和国:1649年,特别最高法庭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及国家的敌人”的罪名,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随后,议会决定废除上院和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⑤王朝的复辟: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国内政局动荡。1660年,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⑥“光荣革命”:查理二世及其继任者詹姆斯二世竭力恢复君主专制。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此次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革命的结局: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1701年又通过《王为继承法》,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二、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1、理性主义与启蒙运动:

①理性主义的核心: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一批先进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②主要代表人物:运动最初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18世纪后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

③社会变革主张: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专制统治则侵犯了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的这些权利。

■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通过国王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

■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他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④自由平等观念: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自由平等,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思想、言论与出版自由,但要“受法律支配”;他们积极倡导平等,认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在社会状态下,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

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

⑤运动的深远意义:启蒙思想家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2、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①波旁王朝的统治危机——爆发的背景:

■财政危机:18世纪晚期,国王路易十六不理朝政,统治阶层挥霍无度,农业歉收,以及参加北美独立战争,政府财政陷入崩溃。

■信仰危机:启蒙运动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

■政治危机:1789年5月,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第三等级代表要求按人数表决并进行政治改革,遭到国王拒绝。之后,在巴黎人民的支持下,第三等级代表自行召开国民会议,以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名义宣布宫廷征税不合法。7月,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会议,着手制定宪法。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②武装起义和保卫法兰西——发展的进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控制了国家政权。

■在随后两年里,制宪会议通过了废除农民人身依附、徭役和贵族特权等一系列法令,颁布了《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

■革命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和英国的敌视。它们鼓动和支持法国暴亡党分子发动叛乱。从1792年起,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等多次组织反法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为有效打击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保卫革命的法国,巴黎人民又多次起义,先后将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推上政治前台。

③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革命的结局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

■建立中央集权制,直接任命各省省长;鼓励竞争和使用机器,创办法兰西银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发展资本主义;颁布《法国民法典》,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

■多次击败反法联军,将欧洲大部分地区置于法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下,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拿破仑对外战争也有侵略扩张和建立霸权的一面。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而归。1815年,在内外反对势力夹击下,拿破仑帝国崩溃,结束了拿破仑对法国的统治。

三、美国独立战争与联邦制度的确立

1、战争的爆发与国家的独立:

①矛盾激化:1607-1732年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13个殖民地。到18世纪中叶,各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②大陆会议: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双方矛盾空前严重。1774年9月,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号召殖民地人民联合起来。

③战争爆发:1775年4月,列克星顿枪声使独立战争正式开始。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建立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大陆会议成为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

④美国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777年,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街,开始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1781年10月,英军统帅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北美战事基本结束。1783年,美、英代表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割让给美国。

■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2、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

根据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邦联条例》,美国独立后实行邦联制度。这种体制使新生的美国政府无力偿还在独立战争期间发行的大笔债务,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外贸易。

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5月至9月,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制定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①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

②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

③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意义:联邦制度的确立,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二讲:工业社会的降临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与进程:

1、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因素:

①体制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君主立宪政府推动行资本主义发展。鼓励发展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②市场驱动: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是工业革命的经济区动力。英国控制了欧洲、美洲、亚洲广大市场,手工业生产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需求。

③原始积累:圈地运动使破产失地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④技术条件: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2、英国的机器发明与改进——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启动——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②突破——蒸气动力:詹姆斯·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汽机”。这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③发展——煤炭钢铁:这是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与应用,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19世纪初,英国煤产量的增长和钢铁冶炼工艺的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④完成——工业体系:运输技术的改革推进了兴建铁路的热潮,工业化进程加快。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二、工业革命给人类历史带来的深刻影响:

①社会结构: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英国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则不断扩大。

■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导力量,劳资关系成为主要社会关系。

②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提高。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③经济模式: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现代工厂制度——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发挥最大限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股份制的经营——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直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才逐步确立起来。19世纪中后期,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等构成的股份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

④社会矛盾:工业革命后大量财富的涌现,并没有使所有人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血汗工厂”:工人在监工监视下,从事高强度劳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

不到必要的教育。为取得高额利润,资本家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

■“城市问题”:中低收入工人入不敷出;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因失业而流落街头;中、小企业主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城市往往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富人区和贫民区。

■社会立法: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社会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三、工业革命浪潮下的现代化运动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

■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

■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

■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于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新兴

强国后来居上,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美国的工业化与南北战争

①领土扩张与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叶,美国以强占、购买和侵略等手段拓展领土,最终成为“两洋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在东北部地区展开。

②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③解放奴隶与联邦统一:1861年,南部宣布脱离联邦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宣言》,这决定了民心所向,也鼓舞了北方军队的士气,扭转了战局。1863年7月,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此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1865年4月,南部连军投降,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2、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①分裂的德意志:德意志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处于邦国分立的状态,各邦实行封建农奴制度,使德意志在19世纪初期仍然是欧洲的落后、保守地区。

②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在各邦国中,普鲁士综合实力最强。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力主“铁

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1864年到1870年,在俾斯麦策划指挥下,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统一事业的完成使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统一的国内市场是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19世纪90年代,德国实现了经济起飞。20世纪初,工业生产超过英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由于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因此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3、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①彼得一世改革:15世纪末,俄罗斯摆脱蒙古金帐汗国控制,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689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掌权,为使俄国强大起来,他效法西欧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还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但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度不但没有受到触动,反而得到强化。

②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农奴制的压抑和束缚,发展缓慢。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而是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方法。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俄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日本明治维新

①从锁国到开关: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礼率领舰抵达江户湾,胁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近代对外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随后,荷、俄、英和法也仿效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日本推倒了半殖民地的边缘,使其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②倒幕与维新:由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19世纪中期,日本不断发生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积极策划倒幕维新运动。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西南诸蕃倒幕派武士实际掌握了新政府的权力。

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并推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

■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

■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稳定政府财政收入。

■倡导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撤出关卡行会,允许自由择业,鼓励工商贸易。

■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引进欧美科技;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

明治维新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逐步废除了幕府时期和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的。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天皇制度下仍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四、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一)工业革命何以从英国独秀到遍地开花?

■英国独秀(第一次)●体制前提●市场驱动●原始积累●技术条件

■遍地开花(第二次)

●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政局相对稳定。

●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主要国家初步实现工业化,积累了进一步创业的资本。

●科学理论突破和技术发明、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二)两次工业革命成果之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传统行业、蒸汽时代、冶金煤炭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新兴产业、石油化工

●发电机的诞生和改进,新能源电逐步用于工业、城市公用事业及大众日常生活。

●钢铁冶炼技术、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钢材逐渐取代熟铁成为一种新材料。

●内燃机的发明使汽车工业诞生和崛起,内燃机还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伴随近代化学科学和化工技术的进步,化学工业一跃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后果

■生产关系的社会化——大企业与垄断资本

●巨型企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出现了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于一体的巨型企业。

●垄断组织:随着资本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过企业合并、联合,形成了垄断资本。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出现垄断。

●理解认识:大企业与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

■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商品的对外输出为主要扩张手段。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

●瓜分狂潮: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殖民扩张注入了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非洲、中东和东亚太平洋地区,是欧美列强争夺的焦点。

●殖民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

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引发地区冲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大规模战争的祸根。

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所宣传的空想社会主义。

■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初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但它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产物,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回避政治斗争,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的道德觉悟。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需要革命理论指导,马、恩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1870年9月,在普法战争色当战役中,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资产阶级组成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国防政府”)于1871年初,签订了屈辱的对德议和条约。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并占领巴黎市政厅以及其它政府机关。1871年3月28日,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1、列强支配的世界:20世纪初,欧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亚非拉沦为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欧洲保持着优势地位,伦敦世界金融中心。同时,美、日迅速崛起。1898年美国西战争和1904年日俄战争后,美、日成为欧洲列强的强劲竞争对手。

2、两大集团的形成: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也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为钳制德国,法、俄于1892年签订军事同盟条约。英国也先后同法国、俄国签定军事协定,三国协约形成。

3、一次大战的爆发: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28日的拉萨热窝事件最终成为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8年11月3日奥地利投降;11月9日德皇退位,11日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4、一次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它历史四年零三个月,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正式参战国有31个,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和会的召开:1919年1月到6月、巴黎。美、英、法主导了和会进程。

●大国的博弈: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坚守传统外交思想,维持英国霸权地位,保证大陆力量的均衡;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凡尔赛体系:1919年6月28日,与会国签订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和约把战争罪责都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战胜国又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缔结和约,总称《巴黎和约》。《巴黎和约》构成了决定战后国际格局的“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其主要机构史国联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主要使命史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

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会议的召开:凡尔赛会议后,欧洲政治秩序暂时得到稳定。在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秩序并没有建立。英、美、日间的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在美国提议下,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美、英、日、法、中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商讨太平洋地区的政治秩序。

●美、英、法、日《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保证四国在太平洋地区权利与和平关系。

●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协定》,规定各国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为5:5:3:1.75:1.75,提升了美国海军实力,英国海上实力开始丧失,日本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

●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部分权益受到保护。

●各国签订《九国公约》,保证门户开放政策。中国政府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以及关税自主等要求却未被采纳。

■会议的实质:华盛顿会议史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世界的影响:

■英国的霸权遭到美国挑战,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变动,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经过一战,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的矛盾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正式形成。

■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它所奠定德国际新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以战胜国与强国意志为出发点,侵犯了其他国家主权与利益,缺乏

有效的解决国际争端机制。无视殖民地要求,继续维持殖民体系。对苏俄采取排斥态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

一、战争引起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917年3月,彼得格勒“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领导下,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一举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全部政权一律归苏维埃,决定成立人民委员会。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胜利。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长生了深远影响。

二、巩固政权与经济建设

1、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中央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了从战时工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移。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和巩固工农联盟为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2、苏联的成立: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

3、工业化建设: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28年起,开始实施“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完成时,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例过半,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工业化使苏联在短时间内赶上了一些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第四讲:大萧条、大博弈和大厮杀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危机的发生:1929年10月,纽约股价暴跌;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大量银行关门;工业指数下降,企业停产,失业激增。

■危机的蔓延:一战后,世界市场对美国的依赖性,使危机蔓延为世界;而各国采取提高关税、放弃金本位制等方式,推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世界经济局势不断恶化。

■危机的原因:20世纪20年代,在繁荣背后贫富差距加剧,供需关系失衡。证券市场畸形发展,从投资到投机,市场泡沫越来越多。缺乏监管的银行鼓励人们超前消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奢侈品,抵押房产去购买股票,助长了股市投机行为,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堆积。

■危机的影响:经济衰退明显,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水平大幅降低;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随之蔓延;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下降幅度大,危机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重大缺陷,动摇了一战之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世界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危局中。

二、罗斯福新政与国家资本主义

■整顿金融:支持大银行,淘汰小银行,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