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我校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的教学时间分成先学、后教、课堂训练三个环节,作为语文老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从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训练有序活跃的课堂,提高课堂“互学”的有效性;教师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只有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真正看到课改的效果。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目标;课堂有效性;作业有效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创新教育模式。所谓的“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独看书,而是在语文老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自学方法”的引领下,学生个体自我走进文本,研读文本,剖析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问题、困惑,努力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解读文本的问题,获得文本中所得到的最大的启示与发展。自学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如,学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问题做记号等。“后教”,不是完全由教师讲,而是一种“互助式学习”,由学生在充

分“自学”的基础上,在老师有效地组织与引导下,学生彼此之间将“先学”时产生的见解、认识、问题、疑惑等进行相互的交流,彼此互动,共同探讨,最终达到正确理解、形成能力、解决问题、把握文本内涵的目标。“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学生当堂作业,一般不少于15分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有的老师会认为,那样多好,老师不用讲,多爽,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真的会轻松,不!我觉得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的作用更为重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从科学设定教学目标、训练有序活跃的课堂和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三个角度来实践。

一、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相当于师生在课堂上的共同奋斗目标,教师是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则要通过自学、互助学、老师传授来达到老师设定的目标要求。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实际,有合理可行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如果教学目标是无效的、不可操作、不可衡量的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可衡量。合理的教学目标结构,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能够使学生有最大的收益。

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是2002年开始使用的实验教材,

新教材在范文上注重文质兼美的名篇名作;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遵从学生发展需要;在单元课文的选用上注重主题化的一致性等,不同于旧教材以文体为主线,每课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课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得依据《课标》,为了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就必须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细致的教学目标调查,之后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学生的整体实际,并照顾到个体差异进行一定的目标筛选,从而确立以自己的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上课前都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和可操作的层面来设定教学目标。

因此,在备课前,我是先解读《课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分解为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设定单元和每课的教学目标,力求一课一得。

1.有的课文教学目标很多,不妨删繁去简,只取其中的一点作为教学目标,力求一课一得

比如,《紫藤萝瀑布》,就抓一点:优美句子的赏析;《行道树》只抓借物喻人;《蝉》只需掌握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等。一课一得,上课内容简单,课后又能让学生去拓展,何乐不为。

2.有的单元整单元的选材比较贴近,都是写人单元或者都是写景等,这样可以一单元一得

比如,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有《邓稼先》《闻一多

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五篇文章,我抓住人物描写方法并学以致用当做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课上重点讲解《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两课,课堂让学生小练笔:以身边的同学作为描写对象,要求他们运用写人手法,力求写出同学鲜明的特征,让同学一听就明白是写谁;回家的作业则是运用写人手法把家庭成员作为描写对象;上完这个单元时恰好清明前后,于是最后布置“清明”的大作文,要求学生抓住这个小假期的事件,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形象。通过这样删去繁枝,突出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有足够的时间讲透内容并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处理之后学生对人物描写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非常自如。

3.适当整合教材

特级教师王君曾说:“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因为没有哪门学科的教材比语文教材更需要整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对教材的整合,教师可以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对阅读篇目进行重新的安排,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教材学习的顺序: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和《济南的冬天》的“研究与练习”分别安排了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知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