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通用检测标准.doc

开关通用检测标准.doc
开关通用检测标准.doc

开关通用要求

目次

前言............................................................................. VI

1 范围 (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

3 一般术语和定义 (7)

4 试验的一般条件 (8)

5 外观 (8)

6 尺寸 (8)

7 标志与文件 (8)

8端子与端头 (9)

9 结构 (10)

10防固体异物、防水和防潮: (11)

11接触电阻 (11)

12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11)

13 耐久性 (12)

14 机械强度 (12)

15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固体绝缘 (13)

16 着火危险 (13)

17防锈 (14)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产品用开关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作为本事业部产品用开关检验规范的依据。

本标准由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测试中心提出和主要起草,经环境电器事业部标准化委员会审定通过。

本标准由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营运管理中心标准化管理模块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替代Q/MH J031 025-2012

主要更改内容

——13.2条,耐久性测试,不低于10000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招前/2012-7-20

标准修改人:陈青莲2012-11-27

标准化审查人:陈青莲/2012-11-27

本标准审核人:李殿飞/2012-11-28

本标准会签人:刘晓峰、柳金玉、陈忠瑶、廖启国、陈宝君/2012-11-29

本标准批准人:向宝明/2012-12-03

开关检验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作为环境电器事业部试验的规范依据,规定了本企业产品用开关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用开关的所有型号(以下简称开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92.1 器具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5092.2 器具开关第2部分:软线开关的特殊要求

GB 15092.3 器具开关第3部分:转换选择器的特殊要求

GB 15092.4 器具开关第4部分:独立安装开关的特殊要求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UL507 Electric Fans

IEC 60335-1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safety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EC 60068-2-11 Environmental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2:Test methods-Test ka: Salt mist

EN 60335-1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EC 61058-1 Switches appliance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EN 61058-1 Switches appliance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3 一般术语和定义

3.1 非制备导线 unprepared conductor

已经切断的,并且为了插入夹紧部件而剥除了绝缘层的导线。

3.2 制备导线 prepared conductor

裸露的导线端部配有断环、端头、电缆接线片等的导线。

3.3 断开 disconnection

一个极中电路的中断,将那些要从电源上脱开的零件与电源隔离。

3.4 微断开 micro disconnection

在长期限暂态过电压情况下,依靠触头开距来达到恰当的功能特性的一种断开。

3.5 电子断开 electronic disconnection

在长期限暂态过电压情况下,依靠半导体开关器件来达到非周期性的、恰当的功能特性的一种断开。

3.6 完全断开 full disconnection

在长期限和短期暂态过电压以及脉冲耐电压的情况下,依靠触头开距来达到恰当的功能特性的一种断开,与基本绝缘相当。

3.7 操作循环 operating cycle

相继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再经过所有其他位置(如有),返回到初始位置的连续操作。

3.8 型式试验 type test

为某种设计而对一个或多个开关进行试验以表明该设计符合某种要求。

4 试验的一般条件

4.1 按本部分进行的试验为型式试验。

4.2 除非本部分中另有规定,如果开关结构的原因使得某一项特有的试验明显地不适用,则可以不进

行该项试验。

4.3 除非本部分中另有规定,否则试样以交货状态在(25±10)℃的环境温度中试验。

4.4 带着不可拆卸导线一起使用的开关,要带着所连接的相应导线一起试验。

4.5 标有额定频率的开关以该频率试验,无额定频率的开关以50Hz试验,标有额定频率范围的开关以

该范围最不利的频率试验。

4.6 对带指示灯的开关,指示灯应与开关一起试验。

5 外观:

外壳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披锋、划痕、污垢、裂纹、气泡和明显的斑痕或凹痕;金属件应具有足够的防锈能力;各零件连接紧凑牢固,不得松动。

6 尺寸:

按技术图纸标准要求

7 标志与文件

7.1 开关制造厂应提供足够的数据资料,以保证:

——产品公司能选择和安装开关;

——最终用户能按开关制造厂要求使用开关;

——电路板电压范围和标准或图号;

——能按本标准进行相关试验;

7.2 开关本身应有以下标志:

——制造厂名或商标;

——型号;

——环境温度限值(如果与0℃~55℃不同);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

——频率或频率范围(如果不同于50Hz、50Hz~60Hz);

——额定电流;

——对于连接电源线的端子,可采用字母L、数字或箭头的形式加以标记,连接接地线的端子应标以保护接地符号;

——操作循环数;

——微断开,可用符号μ标示;

——电子断开,可用符号ε标示;

7.2.1 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可单用数字来表示,电流数置于电压数之前或之上,并用一直线隔开。例

如,对用于电阻性负载和电动机负载电路的开关,电动机负载的额定电流放在圆括号内,置于电阻性负载额定电流之后。电源种类符号置于电流、电压额定值之前或之后,电流、电压和电源种类可相应表示如下:

或或

7.2.2 有关额定环境温度的数据应以这样的方式标出:下限值置于字母T之前,而上限值置于字母T

之后,如果未标下限值,即指下限温度为0℃;如果没有标出数据,则开关的额定环境温度范围是0℃到55℃。

25T85(意即额定环境温度范围-25℃~+85℃)

T85(意即额定环境温度范围0℃~+85℃)

7.2.2.1 对于局部适用于额定环境温度高于55℃的开关,应标示如下:

T85/35(意即开关本体额定温度可达85℃,而操动件环境温度上限值为35℃)。

7.2.3 额定操作循环数应以科学方式采用幂的字母E作标记,对于操作循环数为10000次的开关,不

需要该标志。

1E3=1000 25E3=25000 1E5=100000

7.2.4 开关需要标出的标志应优先标在开关的主体上,允许标志不易拆卸的零件上,但不可标在螺钉、

可拆卸垫圈或其他在开关接线、安装时可能拆下的零件上。

7.2.5 开关需要标出的标志应清晰耐久

7.2.5.1 用一块浸透蒸馏水的脱脂棉在约15s内擦拭15个来回,随后,

7.2.5.2 用一块浸透汽油的脱脂棉在约15s内擦拭15个来回

7.2.5.3 试验期间,应用2N/cm2的压力将脱脂棉压在标志上。试验后,标志仍应易于辨认。

7.2.6 本身具有外壳并且不装在器具内的开关,应清楚地标出“断开”位置。对具有微断开或电子断

开的开关,不应以符号“O”标志其“断开”位置。对于单按钮的按钮开关,其“断开”位置不必标出。

注:符号“O”仅使用于完全断开的开关。

7.3 开关制造厂应提供以下数据资料:

——结构、尺寸图;

——认证证书;

——开关规格书;

——出厂检验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本标准所有项目;

——环保报告;

7.3.1 开关规格书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8 端子与端头

8.1 在夹紧和松开夹紧装置时,端子不应松动。端子的结构或位置应使开关在接线或按规定方式操作

时,导线不可能滑脱。通过7.1.1~7.1.5试验来检验。

8.1.1 将一根具有表4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截面积导线或制造厂规定截面积的导线,朝一个方向捻转,

在约2cm长度内均匀地捻转或使用规定的制备导线;

8.1.2 将导线插入并超出端子,超出长度等于规定的最短距离;如果未规定该距离,则一插到底,直

到碰上挡块,或插到导线从另一侧伸出,恰好使绞合导线最易散开的位置为止;

8.1.3 夹紧和松开各10次来检验。每次将导线夹紧后,用表3规定的拉力向外拉,共进行25次,每

次持续1秒,导线不能被拔出;

8.1.4 试验后,端子不应松动,夹紧构件不应变形;

8.1.5 供连接2根或2根以上导线的端子接上规定的导线,重复此项试验。

表2 端子承载的电阻性电流与相应的连接制备导线的截面积

8.2 夹紧导线用的螺钉和螺母不应用来紧固其他零件,但可用来将夹紧件保持定位或防止夹紧件转动。

8.3 端子应能夹紧导线而不能损伤导线,通过观察来检验。

8.4 插片应能承受插套的插接与拔脱,而不会使开关损伤,通过平稳施加表4规定的轴向力来检验,

不应出现明显的位移或损伤。

锡时间(5±1)s;烙铁作用时间:(5±1)s。

试验后,锡焊端头应不松动,不应有位移。

9 结构

9.1 旋转开关,旋轴与旋钮装配应配合紧密无错位,接插片应铆接牢固,用于安装的空位应防止螺

钉以歪斜状态旋入,旋转应灵活,定位准确,无卡住现象,开关动作应清晰有手感。

9.2 琴键开关,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住和失灵现象,开关动作应清晰有手感,同时按动二个以上按

键的,应不发生任何两对触点同是锁住和接触通路的现象。

9.3 微动开关和拨动开关,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住和失灵现象,开关动作应清晰有手感。

9.4 按键开关,按健应与开关其它零件配合良好,端子插片应牢固可靠,用于安装的卡位应能足够卡

位,并在安装后能防止30N以下的水平拉力拔出,按键应灵活,触点接触良好,开合可靠,动作时声音清脆。

9.5 倾倒开关

9.5.1 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住和失灵现象。

9.5.2 弹片和固定片间的陶瓷片厚度不少于4mm。

9.5.3 吊锤和固定支架为铆接结构,不能有吊锤脱落现象。

9.5.4 倾倒角度

9.5.4.1 吊垂式:触点完全断开吊垂倾倒角度不大于55度不小于35度;

9.5.4.2 万向式:前、后、左、右倾倒角度不大于45度不小于25度。

9.6 拉线开关,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住和失灵现象,开关动作应清晰有手感。拉线应与带电部分绝

缘,在装接或更换拉线时,应不需要拆卸那些一旦拆下即会导致触电及带电部分的零件。

9.7 自锁开关,动作力5N,开关声音清脆、灵活,锁定可靠无卡死现象。

9.8 如果开关装有指示灯,则应能按制造厂说明提供正确的指示。

10 防固体异物、防水和防潮:

10.1 防固体异物、防水:开关制造厂提供的规格书中,应具有标明的防护等级。

通过GB 4208规定的相应试验来检验。

10.2 防潮:将试件按GB/T 2423.3中的规定放入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的恒温恒湿箱内

48 h,符合电气强度、绝缘电阻、接触电阻要求;然后从箱内取出放置2h,检查工作温度变化及

零件无松动、绝缘物无裂纹、无鼓泡变形、金属件无明显锈蚀。

10.3 防固体异物、防水:开关制造厂提供的规格书中,应具有标明的防护等级。

11 接触电阻

开关触点接触电阻应不大于30mΩ,用微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

12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12.1 开关应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表5的试验电压施加在:

——工作绝缘:开关的不同极之间。为此。每个极的全部零件连接在一起;

——基本绝缘:连接在一起的全部带电零件与覆盖在基本绝缘易触及外表面上的金属箔以及与基本绝缘接触的易触及金属零件之间;

——加强绝缘:连在一起的全部带电零件与覆盖在加强绝缘的易触及外表面上的金属以及易触及金属零件之间;

——触头:开关每个极的分开触头之间。

金属箔不要压入孔隙,但要用标准试验指将其推入拐角处或类似部位。如果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不可能被分别试验,则所提供的绝缘应经受为加强绝缘规定的试验电压。

对于电子开关,对完全断开和微断开的试验,仅在具有与半导体开关器件串联的机械开关装置的

电子开关上进行。保护阻抗两端和由元件相互连接起来的极间不进行试验。

12.2 测量绝缘电阻时施加约500V直流电压,在电压施加1min后测量。

12.3 绝缘承受频率为50Hz或60Hz的实际正弦波电压,试验电压应在5s时间内从0V均匀地上升到表

6规定值,并保持该值5s。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放电可忽略不计。

表6 介电强度

13 耐久性

13.1 开关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出现的机械的、电气的和热应力而无过度磨损或其他有害后果。

13.2 电气耐久性试验。

13.2.1 通过对三个独立的开关进行试验来确定其是否合格;

13.2.2 每个开关独立连接标称最大额定电流和相对应的额定电压;

13.2.3 试验在额定最高工作环境温度T+05℃℃条件下进行;

13.2.4 以6次/分钟连续工作10000次操作循环,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开关能正常工作,无动作失灵,

接触不良或电气绝缘损坏的现象。

13.2.5 若相应国家、国际产品标准有规定开关操作循环次数的,按标准要求执行,但不得少于10000次;注:倾倒开关为导通-断开一次为一个操作循环,其它开关见3.7。

14 机械强度

14.1 开关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预料得到的野蛮操作。

14.2 将三个样品分别从200mm高,自由跌落在水泥地、石或钢板等坚固的水平面上,分别作上、下、

左、右、前、后各落下一次,试件无破裂、脱开、脱落等异常现象,试验后开关能正常工作。

14.3 按GB/T 2423.10把试样固定在有充分强度的板上,对上下、前后、左右各方向,以频率20~50Hz、

振幅3mm来回时间5min。历时各1 h的振动,其性能正常,通过耐压、绝缘电阻、接触电阻要求。14.4 不可拆卸零件,应以可靠方式固定,且应承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出现的机械应力;

14.4.1 开关外部零件应受到一个平稳施加的推拉力,先朝正常方向推、拉1min,然后朝偏离正常反向

不超过450角的方向推、拉1min。推拉力最小值应如表7的规定

14.4.2 按钮、按键、转轴等操作件应按表7规定进行推力、拉力试验;

14.4.3 前后壳、拉线等其他结构固定件应安表7规定进行拉力试验;

14.5 对于旋转开关,对于两终止端强度必须承受0.7~1N.m(7~10Kgf.cm)的力矩试验。

15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固体绝缘

15.1 开关的结构应使其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固体绝缘和硬印制电路板部件的涂覆层在考虑环境影响

因素应足以承受在开关预期寿命期内可能出现的电气的、机械的和热的应力。

15.2 为了测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取下易拆卸零件,把装配在不同方位的活动零件置于最不利位置;

——测量时,为了力图减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对裸导体和易触及表面加力。该力为:2N(对裸导体);30N(易触及表面)。通过GB4208 图1所示铰接试指尺寸相同的无铰接试指施加。

15.3 开关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按表8的规定值。

15.3.1 电子断开无电气间隙规定,爬电距离按表8工作绝缘的规定值;

15.3.2 微断开对触头开距无电气间隙规定,其它由于开关动作而分离的载流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等于

或大于相关触头开距的实际值。但是,对于额定脉冲电压不小于1.5kV的开关,电气间隙至少

0.5mm;

15.3.3 微断开端子和端头爬电距离,完全断开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按表8工作绝缘的规定值;

15.4 固体绝缘应能持久地耐受在开关预期使用寿命期内可能出现的电气和机械的应力以及温度和环

境的影响。

易触及固态附加绝缘穿通距离应至少为0.8mm;

易触及的固态加强绝缘穿通距离应至少为以下值:

——对额定脉冲耐电压不大于1500V者:0.8mm;

——对额定脉冲耐电压不小于2500V者:1.5mm。

16 着火危险

16.1 耐热性:非金属材料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热性。

16.1.1 以下零件经125℃,1h球压试验后,压痕直径≤2.0mm。

——接触、保持电气联接件或将电气联接件夹住定位的零件,包括那些将电气联接件保持在弹簧力作用下的零件(例如开关内部一个依靠弹簧保持定位的电气联接件,而弹簧是与非金

属零件结合在一起的,如果该非金属零件变质可能引起过热);

——接触或支承热源(例如散热片)的零件。

16.1.2 除15.1.1以外的其它所有零件经(75±2)℃,1h球压试验后,压痕直径≤2.0mm。

16.2 耐不正常发热:非金属材料的部件应能承受不正常发热。

16.2.1 接触、保持电气联接件或将电气联接件夹住定位的零件,包括那些将电气联接件保持在弹簧力

作用下的零件(例如开关内部一个依靠弹簧保持定位的电气联接件,而弹簧是与非金属零件结合在一起的,如果该非金属零件变质可能引起过热)。

——850℃,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火焰或灼热熄灭,并且紧裹娟纸的铺底层没有点燃;

——750℃,在试验期间产生的火焰持续不超过2s。

注:若850℃灼热丝试验期间不起火或起火累积时间≤2s,则直接判定为合格,不需要进行750℃灼热丝试验。

16.2.2 所有其它零件进行650℃灼热丝试验,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火焰或灼热熄灭,并且紧裹娟纸的

铺底层没有点燃。

17 防锈

17.1 通过16.2或16.3试验来检验。

17.2 盐雾试验:盐溶液浓度为(5±0.1)%,试验箱温度(35±2)℃,试验时间为24小时,试验后

检查,弹片和接插片上没有发生用布擦不掉的锈蚀。

17.3 将被试零件放在三氯乙烷或类似试剂中,浸泡10min,以除去被试零件上的全部油脂,然后将零

件放入温度为(25±10)℃、浓度为10%的氯化铵水溶液中浸泡10min。甩去所有液滴后,不经干燥处理。即将零件放入温度为(25±10)℃、相对湿度至少为95%的箱中10min,然后将零件放在温度为(100±5)℃的加热箱中干燥10min,零件表面不应出现锈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