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第二课《修身为本》教案

四年级《国学》第二课《修身为本》教案
四年级《国学》第二课《修身为本》教案

四年级《国学》第二课《修身为本》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这段文字中里论证的气势。

2、知道“八条目”是什么,知道“格物”“致知”等词语的意思,答题了解课文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3初步理解课文中提出“以修身为本”的意义,知道课文用了顺退和逆推两种论证方法论述“八条目”的逻辑关系。

教学过程: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

首先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语句:“八条目”和理解“以修身为本”的观点。

其次,播放音频范读,让学生把握停顿和语气等问题;

3、请生朗读课文,采用各种形式男生读、女生读、分组读等

4、熟读课文,体会全文的节奏,揣摩句意。

二、字词句理解和脉络梳理

(1)引导理解“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等词义,理解本文主旨“皆以修身为本”

(2)教师讲解王阳明“格竹公案“的故事

(3)话题讨论:今天还有没有必要提高道德修养,展开讨论

设置情景:公共汽车的让座、交往中的诚信

(4)、学生熟读并背诵。

三、诗歌赏读

陶渊明简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杂事十二首》第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