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从各科室采集的4500例细菌标本进行临床实验。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临床病理证实,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优良为2412例,合格为1778例,不合格为310例,合格率为93.11%。结论规范管理程序,保证标本质量采集的质量,对提高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样本采集;检验质量;细菌学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细菌学检验逐渐成为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入院患者进行标本采集、研究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由于临床细菌学检验内容非常复杂,包括标本采集、运送、保存、药物过敏检验等多方面的内容,任一环节出错,都会对检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格外注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现对我院采集的4500例细菌标本的检验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从各科室采集的细菌标本4500例,其中559例血液标本,678例粪便标本,894例尿液标本,686例脓液标本,759例生殖道分泌物,924例痰液标本。

1.2方法将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同的标本进行临床细菌学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1.3临床评价标准参照医学微生物检验规范对本组实验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优良、合格、不合格作为评价等级。对不合格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

2结果

本组4500例标本,其中优良为2412例,合格为1778例,不合格为310例,合格率为93.11%。其中,以粪便标本和血液标本的检查合格率最高,见表1。本组310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6.89%,其具体影响因素见表2。

3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细菌学开始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中,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菌采集、运送、管理、检验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检验质量。

3.1影响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因素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 (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 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 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

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 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 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 (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 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 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

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 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人员数比例(%) 职称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及以下 学历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及以下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 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 题,继续第3 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 B 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 H 二 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民营医院 B 独立实验室 C 体检中心 D 门诊部 E 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 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 (医院信息系统)? A 有LIS 和HIS B 有LIS ,无HIS C 无LIS ,有HIS D 无LIS 和HIS LIS 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HIS 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2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 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11. 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 性别 年龄 学位 学历 职称 已任职时间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 %

您实验室 LIS 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 □是 □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 “未统计 ”,如数据为 0,请填写数字 “0” 1 月度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效果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效果 发表时间:2016-08-25T11:55:21.5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作者:高秋生 [导读] 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最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凤翔镇卫生院 154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对最终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最终有效将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进行提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将其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有关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标本的放置温度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最终检查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放置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都会对最终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比各个组别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最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标本放置的温度、采血的部位以及标本的放置时间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inspection and quality of the final blood cells impact,and ultimately will b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inspection quality of clinical blood cells. Methods:the study was selected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3,300 blood cell test specimen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placement time of blood samples,the placement temperature of the specimen and the specific blood sampling site,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nal results. Results:blood specimens were placed for too long a period of time,storage temperature did not reach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blood collecting location will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final blood cell inspection work,compared to the various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in clinical blood cell examination process,there are many factors will cause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inspection,parts of the specimens were placed in the temperature,blood and specimen storage time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results,so do every link control is crucial.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blood cell test;quality control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所实施的血液细胞检验又被称为血常规检验,其主要包括人体血液中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GB(血红蛋白)与PLT(血小板)等一系列数据的检验。此项检验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协助治疗医师完成患者所患病情的诊断工作并对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估。但是为了能够有效获得高质量的检验结果,分析对结果会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进行具体的研究,研究确保检验质量的有关方法,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30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150例,女150例;患者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为39±4.3岁。 1.2方法 1.2.1抗凝剂的有效使用。针对所有患者首先实施静脉采血的方法,最终有效获得实验的血液样本。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确定比例对其进行稀释,分别按照l:10000以及1:5000两种比例进行稀释。之后将选择同一稀释比倒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平均分成300份,完成检测。 1.2.2有效对血液进行储存。针对所有患者起初进行静脉采血,最终有效取得实验的血液样本。完成混合后平均分成600份,将300份血液样本放在室温下,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检测,具体为在30分钟完成100份的检测,在3小时内完成100份的检测,在6小时内完成100份的检测。之后将另外300份血液样本放在温度为22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同样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具体为在30分钟内完成150份的检测,在3小时内完成150份的检测。 1.3统计学方法。在进行本次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并统计,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在进行率比较的过程中利用卡方检验,α=0. 05。以P>O. 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凝剂的比例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具体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完全按照规定的比例对实验的样本有效稀释,如若不然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比采用比例有所不同抗凝剂的患者最终的检验结果发现,在患者体内的血液样本中,RBC、WBC、HGB以及PLT等相关指标的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 2.2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温度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比放置时间有所不同的血液样本,完成检验后最终的检验结果有所不同,放置样本的时间越长,最终获得检验结果具有的准确性越低.特别是对RDW的检验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分析造成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应该与血液细胞自身的形态出现了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样本放置的时间不同.最终获得的检验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而对于样本放置的温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4摄氏度~8摄氏度对检验的参数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同室温在18摄氏度与25摄氏度进行比较,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得出样本放置的温度不同,最终获得的检验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3.1准备进行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准备对血液样本进行准确测定之前,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有效将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②对检验报告单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管理。③对血液采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④对血液分析设备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3.2实施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对血液样本进行具体测定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观察准备使用的试剂与使用的设备是否相配套。②观察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无出现异常。③观察在进行具体检测的过程中,设定的温度是否满足要求。 3.3完成检验后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完成血液细胞检验后,要求工作人员不能够只通过最终得出相关指标的数值就对患者临床所患疾病

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二、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 您实验室LIS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是□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未统计”,如数据为0,请填写数字“0” 1. 月度指标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摘要】检验科重要工作是使用熟练的检验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装备,对多种标本施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医治供应精确的试验数据。为达到此目的,一定要对分析前、中、后经过施行全面质量控制。检验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愈来愈受到医院管理层的器重。本文就我院在检验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clinical med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uthor: xuqiqin yuhuilin room made ruler 【 abstract 】 daily work is an important use skilled inspec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the right to a variety of specimen analy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ure supply accurate test data. to reach this goal, must be opposit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through.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its importance is more and more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awards. this paper in our hospital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of do a little discussion.

2017年全国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初步质量规范-湖南临床检验中心

2017年全国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初步质量规范 备注:2017年全国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初步质量规范的建立是基于2016年全国多省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室间质评结果,其中最低质量规范基于第25百分位数(或第75百分位数),适当质量规范基于第50百分位数,最佳质量规范基于第75百分位数(或第25百分位数) 质量指标 初步质量规范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最低适当最佳最低适当最佳率(%)σ率(%)σ率(%)σ率(%)σ率(%)σ率(%)σ 标本类型错误率0.0657 4.70.0209 5.00.0036 5.50.1196 4.50.0252 5.00 6.0标本容器错误率0.0400 4.90.0151 5.10.0032 5.50.0749 4.70.0171 5.10 6.0标本采集量错误率0.0896 4.60.0334 4.90.0117 5.20.1702 4.40.0518 4.80 6.0抗凝标本凝集率0.2326 4.30.1004 4.60.0360 4.90.3081 4.20.1033 4.60.0164 5.1检验报告不正确率0.0244 5.00 6.00 6.00.0857 4.60.0046 5.40 6.0危急值通报率100 6.0100 6.0100 6.0100 6.0100 6.0100 6.0危急值通报及时率100 6.0100 6.0100 6.0100 6.0100 6.0100 6.0血培养污染率 2.3041 3.50.9091 3.90 6.0 2.7778 3.40 6.00 6.0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37.6190 1.259.0164 1.783.3333 2.531.5436 1.049.9206 1.572.4885 2.1室内质控项目CV不合格率8.3333 2.9 2.4390 3.50 6.013.3333 2.6 5.0000 3.10 6.0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83.0303 2.5100 6.0100 6.082.2785 2.4100 6.0100 6.0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4.5455 3.2 1.5385 3.70 6.07.6923 2.9 2.6316 3.40 6.0实验室间比对率00 4.7809020.00000.700 2.5000014.78260.5 质量指标 初步质量规范(周转时间)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 最低适当最佳最低适当最佳急诊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生化302415301510 自动化免疫302515301510 三大常规302011251510 凝血302015301510 常规(住院)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生化906040605030 自动化免疫906040605530 三大常规755330603020 凝血806030604030 急诊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生化604730604530 自动化免疫806035626030 三大常规302015302012 凝血463128403025 常规(住院)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生化1691208118012070 自动化免疫24015311021012090 三大常规684229603030 凝血12060461006039 报表打印时间:2018-01-031/1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浅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浅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2-09-28T11:23:51.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孙凯[导读] 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孙凯 (大连庄河市兰店乡卫生院检验科辽宁庄河 116400)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09-01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作为提高检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质量保证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成熟,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提高临床医学质量控制质量,提高临床检验水平,现就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1 对质控的正确认识 近年来,通过开展质量控制,我们深深地感到,过去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有三个误区:一是认为开展质控浪费试剂,增加成本;二是认为质控工作是检验科的事情,忽视临床科室的作用; 三是认为质控即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忽视开展室内质控。这些对质量控制的片面认识,导致了质控工作不能很好地、深入地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种包括患者、临床、实验室均参与在内的全面质量保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可靠,所以在抓实验室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和临床科室对质量影响的作用,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对医生、护士的质控知识的宣传,共同提高检验质量检验科作为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要认真地坚持做好室内质控,确保参加室间质评活动的效果,达到真正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目的。开展质量控制是医学检验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将要对临床检验管理立法,质控当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应该更新对质控的认识,重视质控工作的开展。 2 如何有效开展质控 当今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依靠一系列的复杂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控制。对于如何做好质控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多途径培训人员: 医院检验人员大多未经系统正规理论培训,质控知识存存空白点_急需讲行人才培训_培训的内客应包括提高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来, 开展系统的质控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为增强培训效果,可采取自学、互学、参加学习班及在实践中摸索提高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2)狠抓实验室的基础管理:一个实验室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除要有强烈事业心,高质量的检验人员外,还要健全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如实验室用水试剂质量、实验室的布局、环境、玻璃器械的清洁程度、正确的计量、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实验方法的选择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只有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质量的提高才会有所保证。3)从常规工作入手抓质控:首先抓常规工作的质控,如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质控及常规生化质控等等。4)坚持正确的参控程序,参加室间质量评论,质评成绩才会稳步提高,达到预期效果。5)正确对待室间质评,及时分析总结质评结果:每次室间质评都是对实验工作的一次综合考核,它是实验室精确度的具体反映,对于室间质评回报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总结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下一次参加质评积累经验.促进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3 工作经验小结 我院先后开展了生化、血液、免疫等室内质控。紧接着参加了市里的室间质评, 通过实践,有以下一些体会:1)通过质控,我院的检验质量得到了应有的提高2)通过质控,检验科的知名度扩大了,科室建设与管理得到了加强检验人员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这几年来,由于我们始终抓住质量控制这个龙头,质量得到了提高,赢得了临床医生的信任和院领导的支持,院领导每年都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对检验科给予了较大投入。3)通过质控,能总结出很多经验,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年来,通过质控不断总结写了一些经验,个人业务得到了提高 4 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近年来,通过质控工作的总结,看到了科室内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几年来室间质评成绩的分析,发现仪器成为影响质控总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现代化检测设备的投愈和运用。总之,临床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切实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1-附件一2019年全国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

附件一2019年全国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 2019年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共包含20项必填质量指标和29项选填质量指标。 一、评价质量指标与数据采集时间 1)月度指标34项(12项必填+22项选填)12项(以月为单位统计): 必填项: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溶血率、标本丢失率、血培养污染率、检验前周转时间、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检验报告不正确率、危急值通报率、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选填项:申请单标识错误率、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非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门诊检验申请单无临床问题率、门诊检验申请单无法辨识率、住院检验申请单无法辨识率、门诊检验申请单不适当率、住院检验申请单不适当率、标本标识错误率、标本检验前储存不适当率、标本运输途中损坏率、标本运输温度不适当率、标本运输时间过长率、标本采集时机不正确率、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非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微生物标本污染率、信息系统录入结果错误率、手工抄写结果错误率、检验结果纠正率、检验报告发送超时率、解释性注释有效率。 第1次调查要求回顾采集和统计2018年12月份数据;第2次调查要求回顾采集和统计2019年6月份数据。 2)年度指标15项(8项必填+7项选填)(以年为单位统计): 必填项: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实验室间比对率(用于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分析设备故障数、国家级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三级公立医院)和国家级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三级公立医院)。 选填项:针刺伤害发生率、实验室人员培训合格率、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实验室人员培训次数、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故障数。 第1次调查要求回顾采集和统计2018年一整年数据;第2次调查不需要进行年度指标的数据上报。 二、回报方式 与常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相同,参加实验室通过在线EQA回报结果。用户以所在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室间质量评价用户名及密码登录“室间质评用户登录”,进入“室间质评”—“质评试验上报”上报结果。网上上报后请在“已上报数据”中核对数据。回报表分为三部分:(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二)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和(三)新增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其中前两部分为必填项,第三部分为选填项,前两项均填完才为上报成功。 三、调查对象 所有医院的检验科(包括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的独立实验室,厂家除外)

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摘要:临床医学检查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加强医疗卫生 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准确,及时的临床医疗报告,随着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为此,本文主要思 考在临床医学测试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会 随着临床医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成熟,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检查的 质量控制(称为质量控制)已成为临床医学的建设和管理重要保证。在我国医院 等级管理工作中,室内质量控制结果和二级以上医院的室内质量评价结果被纳入 重要的评价指标。当前,国内外的大型医院在质量管理方面已经制度化,标准化 和系统化,并且通过跨境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强了质量评估活动。质检的提高有效 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去缺乏对质量控制工作的理解,检查人 员的素质不高,质量控制知识不足,难以适当地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为了提高临 床医疗质量控制并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现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 做好检验前的基本信息管控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之前,还必须执行质量控制。在检查之前,相关人员应 将患者带走,并在取样后应显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此项工作对后续检查工 作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各个环节而不会出错。通常,实验室 在收到患者的标本后,首先要检查患者的基本信息,然后进行准确性确认。因此,检查前的基本信息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需要进行空腹检查等。对于需要血糖和血糖测试的患者,他们应该能够合 理地控制饮食。(2)为患者采集标本时,必须按照采集标准和要求在患者现场 采集标本[1]。 2 做好检验设备与试剂质量控制 在临床医学测试过程中,测试设备和试剂也是测试过程中更重要的因素,因 此需要在测试过程中对这两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2.1检验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中,医学检测设备层出不穷,检测设备的合 理使用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为此,我们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计算 机系统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计算机系统和临床医学测试设备的结合有效地提高 了整个设备的准确性:第二,相关人员还必须定期维护和检查临床医学测试设备,以免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错误的检查结果。 2.2测试试剂的质量控制 测试试剂也会影响临床医学测试结果,并且此环节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两点开始:首先,使用计算机系统主动管理测试试剂。临床医学检查期间使用了更多试剂,并且计算机系统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科学管理,使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 试剂的使用量,用法等。此外,使用计算机系统可以有效地验证测试试剂的使用 和存储,支持赔偿责任和调查,并促进临床医学试验的合理发展。其次,在进行 临床健康检查时,可以合理选择测试设备以及测试人员用来选择试剂的实际患者 来选择试剂,从而确保临床健康检查的准确性[2]。 3 加强检验过程中的制度管理 在临床医学测试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管理可以进一步确保临床医学测试 结果的质量。因此,在执行质量控制时必须加强系统管理。首先,您需要改进临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docx

附件 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 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 n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 +X n/2+1) /2 , n 为偶数 注: n 为检验标本数, X 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LdL)磷靶值±10%靶值±L或靶值±%(取大者)葡萄糖靶值±7%靶值±L(6mg/dL)或±10%(取大者)尿素靶值±8%靶值±L或±9%(取大者)尿酸靶值±12%靶值±17%肌酐靶值±12%靶值±L(dL)或±15%(取大者)总蛋白靶值±5%靶值±10%白蛋白靶值±6%靶值±10%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总胆红素靶值±15%靶值±L(dL)或±20%(取大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6%靶值±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5%靶值±20%碱性磷酸酶靶值±18%靶值±30%淀粉酶靶值±15%靶值±30%肌酸激酶靶值±15%靶值±30%乳酸脱氢酶靶值±11%靶值±20%直接胆红素靶值±2s靶值±2s铁靶值±15%靶值±20%总铁结合力靶值±2s 镁靶值±15%靶值±25%锂靶值±L 或±20%(取大者)铜靶值±2s 锌靶值±2s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

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 酶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 值±30%靶值±30%肌红蛋白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 白-I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T靶值±30%靶值±30%肌酸激酶-MB(U/L)靶值±30% 超敏CRP靶值±30%靶值±30%同型半胱氨酸靶值±μ mol/L 或±20%(取大者) 脂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 ±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A1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B靶值±30%靶值±30%脂蛋白(a)靶值±30% 血气分析pH靶值±靶值±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靶值±5mmHg或±8%(取大者)pO2靶值±8%靶值±2SNa+靶值±4%靶值±4mmol/LK+靶值±6%靶值±LCa2+ 靶值±5%靶值±LCl-靶值±4%靶值±5%特殊蛋白IgG、IgA、IgE、IgM、C3、C4、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靶值±25%靶值±25%内分泌总T4靶值±20%靶值±20%叶酸靶值±30%靶值±30%皮质醇、雌二醇、FSH、LH、孕酮、催乳素、睾酮、C-肽、FT3、TT3、FT4、胰岛素、维生素B12、25-OH-VD2、25-OH-VD3、总25-OH-VD靶值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篇一: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 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医学检验体系也在日益成熟。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上相关人员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分析前、分析过程中以及分析后多做好相应的工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认识开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体系日益成熟。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不断运用,为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证,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是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强。人们对医学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控制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推动临床医学的快速、高效发展。但是,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此方面的知识和管理都不完善,致使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利,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下面笔者结合临床检验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看法。 一、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就需要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以往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当中,许多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误区。有些领导和医护人员认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容易造成试剂的浪费,增加相关的成本。有些医护人员认为,临床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是检验科的工作和责任,而自己作为临床科室和自己无关,而忽视了临床科室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些医护人员认为,开展质量控制是各个科室之间进行的质量评价,不注重在科室内进行质量控制。由于医护人员的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片面认识以及在认识上所存在误区,致使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一个患者、临床科室、实验室共同参与、全面提高的过程。不管是在哪个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都不能够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要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就需要把三者结合起来,促进三者的共同提高。医院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知识进行宣传,让患者和相关的医护人员都有所了解。同时,还要紧抓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工作,只有提高检

完整word版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4附件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 为奇数(n+1)/2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X)/2,n为偶数n/2+1n/2为检验前周转时间。为检验标本数,注:nX2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八、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 定义: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结果精密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九、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