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员疏散能力

组织人员疏散能力
组织人员疏散能力

组织人员疏散能力

一、疏散逃生能力建设的内容

?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就是通过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建设,督促单位进行定期的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单位员工都能了解自己在火灾时的职责,掌握火灾时安全疏散和引导在场人员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实现引导火场人员安全疏散的目的,尽可能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重点解决发生火灾时员工不会组织现场人员疏散逃生的问题。

二、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引导

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建设

? 1.惨痛的火灾教训;

如: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大火;

?吉林中百大厦大火;

?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大火。

三、影响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的主要因素

? 1.人们的逃生心里能力;

? 2.场所装修装饰材料燃烧产物的毒性;

? 3.场所疏散设施的疏散能力;

? 4.人们的逃生知识和技能。

(一)人们逃生心里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场场火劫以后,人们总是偏重于归纳总结失火的原因和教训,而对其中生者何以生,死者何以死的缘由则是需要我们探究的。

?在大多数火灾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不一,心理素质不稳定,不懂得如何在火灾中采取安全逃生行动,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灾难。由于我国国民的火场逃生意识和技巧比较薄弱和欠缺,所以,屡屡造成惨重伤亡。分析人们在火灾中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惊慌、恐惧,行为失控

?火灾中的惊慌是指人们接受异常灾难刺激表现出的一种焦虑状态或行为状态。这种在极度难忍、充满恐怖的环境中造成的心理反应大多不能自控;还有一些人在应急状态下则会变得意识狭窄、思维混乱,从而产生感知和记忆上的失误,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和种种异常举动,甚至无所适从。如火灾中,一些人只知道推门,而不知拉门;将墙当门猛敲猛击等。

?在火灾中,用于高温烟火的灼烤、高度紧张的情绪、混乱不堪的场面和伸手不见五指的极差能见度,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高度紧张等显著变化,并导致情绪产生高度的应激反应。在应激状态下,如果心理素质较差,则会表现出焦虑、恐怖、不能自控等现象。

2.群聚性

?火灾中的群聚是指因外界的压力和威胁凝聚在一起的行为,使个体对群体产生依赖性,在受到火灾侵害时,受灾者是一般不肯丢弃这个集体,往往使会个人失去主见和判断力,造成自我存在意识的降低,从而盲目地放弃原来进行的行为而“随大流”。

3.盲从性

?火灾中的盲从是指在个体受到诱导而产生的和其他个体一致的行为。如某高层建筑火灾中,部分人员已从着火层下到一楼,本已脱险。然而,由于其中一人发现楼梯边外门不开,便折身上楼,其他人竟也跟其上楼,在被火逼下楼后,门不开,又上楼,如此折腾,最后大部分遇难。其实他们只要转身通过一层楼道水平逃向大厅,便可脱险,然而竟无一人由此逃生。

(二)火灾中形成不良心理因素的原因

? 1.自身主观因素

?能否正确逃生,自身的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是很大的。通过一些火灾案例分析,自身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心理调节能力差

?处于火灾现场的人,当看到平常依赖并熟悉的环境,由于浓烟、热气流和毒气弥漫,熊熊烈火的燃烧变得面目全非时,便会失去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大难临头的感觉;

二是生理素质差

?由于起火区浓烟阻挡视线,温度升高,会使受灾者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氧气含量降低会使受灾者呼吸困难、反应迟钝;火灾中生成的大量有毒气体,会使受灾者中毒或神经系统受到麻痹等。

三是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

?由于烟雾和毒气的作用,使受灾者大脑供氧不足,思维活动受到限制,致使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

(二)火场客观因素

?影响人们火场心里的火场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火灾发生的突发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使环境转瞬面目全非,此时会使人们心理压力剧增,以致突破人们的承受能力,使行为个体失去理智的控制,造成行为失控;

二是火灾环境的感染性

在浓烟滚滚的火场上,当周围得人群拥挤在一起无所适从时,会产生异常的紧张情绪,这种紧张情绪反过来又会加剧个体情绪并达到情绪感染的高潮,从而造成一种大难临头的紧张气氛,使人的心理素质受到严重影响,以致出现对安全逃生产生惊慌失措、盲目从众等有影响的错误行动。

?如一个挤满人的歌舞厅在夜间发生火灾,人们不顾一切,甚至踩倒他人,拼命向出口奔逃。在出口处,引起人们蜂涌而至,最后造成伤亡。消防部门清理灾后现场时,发现尸体堆积有1米多高。

三是火灾的瞬时性

?在建筑火灾中,往往经十分钟左右的燃烧后即可达到猛烈阶段。去除发现火情等延误的时间,能够提供人们掌握的时间并不多;有时尽管大火尚未及身但身处火场的人们就会被高温热浪灼伤,并立即陷身火海。另外,如果说火势延烧需要一个短暂的过程得话,而火灾中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则会在瞬间猛烈升腾,布满火场空间。

(四)场所疏散设施的疏散能力

?场所的疏散能力决定于以下因素:

?1.安全出口得数量和宽度;

?2.安全通道的宽度和防护程度;

?3.安全门的开口方向;

?4.疏散指示照明和标志;

?5.疏散设施的完好度。

(五)人们的逃生知识和技能

?人们的逃生技能决定于以下因素:

?1.逃生路线得选择;

?2.逃生防护的方法(湿巾捂鼻、猫腰等);

?3.逃生技巧的运用;

?4.自身的忍耐度和意志力等。

(六)火场上主要燃烧产物的毒害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饰装修已普及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更是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这些材料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直接威胁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种无色、无味而有强烈毒性的可燃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为0.97。一氧化碳是火场上的主要杀手之一,在火灾初期阶段,体积百分数约为1%,充分发展阶段可达到5%,最高时能够达到10%。

?一氧化碳的毒性较大,吸入人体后,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其结合力约为氧与血红蛋白的240~300倍。一氧化碳由于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而能将血液中的氧置换出来,造成人的肌体组织缺氧,出现窒息中毒状态。在火场烟雾弥漫的房间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0.1%时1h头疼、作呕、不舒服;浓度0.5%时2~3min有死亡危险;

1.0%的浓度时吸气数次失去知觉,2~3min死亡。

2.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为完全燃烧产物,是一种无色不燃气体,溶于水,有弱酸味,密度为1.52。有窒息性,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当人体内二氧化碳增多时,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频繁呼吸,使人的需氧量增多。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时,又会使含氧量相对减少,使人中毒或窒息。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1%时,呼吸感到急促;3%时呼吸量增加二倍,容易疲劳;5%时感觉迟钝、耳鸣、血液循环加快;10%时头晕、呼吸困难,发生昏迷;10%~20%时呼吸处于停顿状态、失去知觉;20%~25%时即可致人窒息死亡。火场上,在火灾充分发展阶段二氧化碳浓度可达13%左右,所以,很容易使人窒息身亡。

3.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含硫可燃物燃烧后的产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比空气重2.26倍,溶于水,在20℃时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20体积的二氧化硫。易被湿润的黏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和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二氧化硫的毒性具体如下:在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达到0.001%~0.002%的浓度时,气管感到刺激、咳嗽;0.005%~0.01%的浓度时,1h内无直接的生命危险;达到0.05%的含量时,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

4.氰化氢(HCN)

?氰化氢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含氮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为无色气体或液体,比重为0.6876,性极毒。其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氰离子发生的。氰离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甚至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它经口使人毙命的致死量为0.3mg/m3。氰化物能抑制细胞呼吸引起窒息。染毒浓度5~20mg/m3,少数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20~40mg/m3,接触几小时出现轻度症状:头痛、恶心、呕吐;50~60mg/m3,能耐受30~60min,无立即死亡或后遗症;120~150mg/m3,有生命危险,一般在1h内死亡;150mg/m3,吸入30min可致人死亡;200mg/m3,吸入10min可致人死亡;30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5.氮的氧化物

?燃烧产物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硝酸和硝酸盐分解,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炸药的爆炸过程,硝酸纤维素及其他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燃烧时都会产生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棕红色气体,都具有难闻的气味,而且具有较强毒害性。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达到0.29 mg/L时,短时间内气管即感到刺激;含量在1.20 mg/L时,短时间内可迅速致死。其中,二氧化氮对肺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即刻死亡以及滞后性伤害。6.醛类

?主要有丙烯醛(CH=CHCHO)、甲醛(HCHO)等。在火场上,是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材料的燃烧产物。丙烯醛是具有窒息性臭味的毒性气体,对人眼的刺激性强,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为0.3mg/m3。甲醛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毒性气体,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为5mg/m3。7.氯化氢(HCl)

?氯化氢是含氯可燃物的燃烧产物。它是一种刺激性气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成为酸雾,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会强烈刺激人们的眼睛,引起呼吸道发炎和肺水肿。氯化氢的含量在0.5~1ppm时感到轻微的刺激;在5ppm时,对鼻子有刺激,有不快感;在10ppm时强烈地刺激鼻子,不能坚持30min以上;在35ppm时,短时间内刺激喉咙;50ppm是短时间内能坚持住的极限。

8.五氧化二磷(P2O5)

?五氧化二磷是含磷可燃物的燃烧产物。它在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粉末,能溶于水。燃烧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气态,而后凝固。纯五氧化二磷无特殊气味,但由于磷不纯时常常含有三氧化二磷(或六氧化四磷),因而磷燃烧时会闻到蒜味。五氧化二磷具有毒性,会刺激呼吸器官,引起咳嗽和呕吐。

四、火场烟气的蔓延特点和规律

根据实际火场的分析,建筑火灾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1.烟气竖向比横向蔓延速度快,上部比下部浓度高,着火点附近可燃物起火阶段,易形成“烟囱效应”而迅速蔓延

?据有关实测,在建筑火灾的猛烈阶段,烟气横向扩散速度约为0.5~0.8m/s,在楼梯间、电梯井等竖向管井中的垂直扩散速度约为3~4m/s。实践观察还发现,在房间的上部往往烟气较浓,而房间的下部空气较多一些,若在地面上,新鲜空气相对还要多一些。

?例如,洛阳东都商厦的“12·25”特大火灾:按烟气在楼梯间、电梯井等竖向管井中的垂直扩散速度为3~4m/s计算,该火灾的烟雾从负二层至四层(高约24m)的时间仅需要6~8s;烟雾充满舞厅【通向四层舞厅开口的面积为4m×1.4m;舞厅体积约为24500m3(700m2×35m)】也只需200s左右。

?按该最高值测算,处于该大楼四层的顾客,从发现起火开始,必须在2min分钟左右逃离大楼。由此可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和极其复杂而混乱的火场上,一个未经过消防学习和训练、不具备基本逃生常识和技巧的人,是很难顺利脱险、绝处逢生的。

2.在起火部位周边可燃物着火阶段,易发生轰燃,使高温烟气迅速布满火场空间形成整体燃烧

?随着火势发展,起火部位周围空间内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整个空间内的可燃物表面会同时卷入燃烧而发生轰燃。发生轰燃时,尽管大火尚未及身,而身处火场的人们往往会被高温热浪灼伤,而火灾中生成的高温毒性烟气,则会在瞬间猛烈升腾,充满火场空间。

3.在整体燃烧阶段,易发生爆燃

?室内火灾的大面积整体燃烧,火焰会成旋涡状向整个空间弥漫,热量的累积增加,温度的急剧上升,室内氧气的继续减少,会使燃烧材料难以充分氧化而形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一氧化碳、氰化氢、丙烯醛、甲醛等毒性可燃气体和炭粒等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

?同时,由于火场上建筑物的玻璃往往因温差较大而破裂,以及开启门窗、砸烂玻璃逃生等,都会使大量新鲜空气涌入。此时,火场上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或炭粒遇新鲜空气会迅速达到燃烧浓度范围而发生爆燃,从而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例如,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在发生火灾的楼体负二层东北角、西北角楼梯口的钢制铁栅栏和角钢向楼梯间方向严重弯曲;火灾前用近1cm厚水泥层封堵的负一层与负二层东西两侧采光夹层相连的窗子,均被向内冲开;正对门的椅子上有数人呈坐姿死亡,正对门的舞池内有数人相扶跪地而亡,还有部分人员虽冲出舞厅但也死在了过道上,这些迹象表明,是瞬时内爆燃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浪波冲击所致。

三、建筑疏散设施的要求

?(一)防火门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阻止或延缓火灾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门。防火门除应具有可靠的耐火性能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设防火门的空调机房、库房、客房门等除外),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2.需要防火分隔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下列防火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1)用于疏散走道上的防火门。

?(2)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火门。

(3)地下商店防火门的要求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商店需要进行防火墙分隔的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防火隔间相邻区域的防火门;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的有关规定外)局部连通处墙的防火门。甲级防火门

3.常开式防火门的要求

?常开式防火门应具有当发生火灾时能够自行关闭和信息反馈的功能,并可人力随时开启。如设置与防火门释放开关配套使用的闭门器,当防火门释放开关动作以后,闭门器应立即将门推至关闭位置,以阻止火势通过门洞蔓延。

?4.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闭门器。

?5.防火门上部的缝隙、孔洞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实充满,并应符合相应的耐火极限要求。(二)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卷帘。?下列需设置防火分隔设施的部位应当设置防火卷帘:

?①消防电梯前室、②自动扶梯周围、③中庭与每层走道、过厅、房间相通的开门部位等。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代替防火墙场所的防火卷帘,应确保达到规定的耐火极限或设置必要的自动喷水系统保护,门扇各接缝处、导轨、卷筒等缝隙,应有防火防烟密封措施,以防止烟火窜过。

? 2.设在疏散走道和消防电梯前室或其他部位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具有在降落时短时间停滞并能从两侧手动控制的功能,以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同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 3.防火卷帘帘板上应当醒目标注手动开启和机械应急开启卷帘的操作方法。防火卷帘的下方地面上应喷涂黄色警示标志。

(三)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敞开楼梯间的楼梯间,在首层处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距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 2.公共建筑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 3.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四)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应当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场所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和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3)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建筑;

?(4)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

?(5)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通廊式居住建筑、建筑层数超过6层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居住建筑;

?(6)室内疏散楼梯防火等级低于乙级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的住宅的楼梯间。2.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2)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

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设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五)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 2.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6m2;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六)室外疏散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使用。其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 1.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应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

? 2.在楼梯周围2m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 3.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角一般不宜大于45°,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七)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再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内走道,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必经之路。疏散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走道要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尤其不要往返转折,否则会造成疏散困难,产生不安全感。在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

?2.必须保证耐火性能。走道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走道与房间之间的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所有空隙应全部用不燃材料填实。

(八)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建筑物除应按要求设置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外,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易于寻找,并应有明显标志。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0m。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九)疏散门

?疏散门是指设置在建筑内各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门或安全出口上的门。为避免在发生火灾时由于人群惊慌、拥挤而压紧内开门扇,使门无法开启,必须对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提出严格的要求。

?公共建筑(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的观众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其内部每个厅室或房间)每个防火分区及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或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的疏散门,其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m的居住建筑单元,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

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体育馆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0m处。

?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但对使用人员较少且对环境及门的开启形式较熟悉的场所,其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甲、乙类生产房间除外)。?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这是因为,电动门、侧拉门、卷帘门或转门在人群紧急疏散情况下无法保证安全、迅速得疏散。如英国建筑规范还规定:“门厅或出口处的门,如果起火时使用该门疏散的人数超过60 人,则疏散门合理、实用、可行的开启方向应朝向疏散方向。对危险程度高的工业建筑物,人数低于60 人时,也应要求门朝疏散方向开启”。

?3.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和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疏散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

?这是因为公共建筑中一些通常不使用或很少使用的疏散门,可能需要处于锁闭状态,为保证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疏散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4.库房的疏散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库房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这是因为库房内的人员一般较少且门洞较大,所以,当库房的疏散门设置在墙体的外侧时,允许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但不允许设置在库房外墙的内侧,以防止因货物翻倒等原因压住或阻碍而无法开启。还由于甲、乙类库房所储物品火灾荷载大,火灾时的火焰温度高、蔓延迅速,甚至会引起爆炸,故强调甲、乙类库房的疏散门不应采用侧拉门或卷帘门。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安全出口及房间疏散门的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当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安全出口及房间疏散门的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确定;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的建筑面积按1.0人/平方米计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的建筑面积按0.5人/平方米计算确定;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十)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是供消防人员进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时使用的专用电梯。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

?目前,都是单位的工作梯作为专门的消防电梯。

1.前室的要求

?(1)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面积要求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m2。

?当消防电梯间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2;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不应小于10m2。

?(2)设在库房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前室。?(3)消防电梯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5)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墙隔开;如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6)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7)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轿厢内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4m2。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1min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9)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十一)避难层(间)

?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供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如果作为避难使用的不是整个楼层而只有几个房间,则这几个房间称为避难间。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旅馆、办公楼、综合楼等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

?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按5人/平方米计算。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为保证避难层下部楼层起火时不致使避难层地面温度过高,在楼板上宜设隔热层。为保证避难层具有较长时间抵抗火烧的能力,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宜低于1.5h。

?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但其他客货电梯均不得在避难层开设出口。避难层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消火栓和消防卷盘。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h,照度不应低于1Lx。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严禁输送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穿越避难区域。避难区域的装修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材料。避难层内外均应设有便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十二)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1.应当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的场所

?除住宅外,下列场所都应当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1)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

?(3)观众厅,建筑面积超过4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多功能厅、餐厅,建筑面积超过200m2的演播室;

?(4)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以及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上,均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

2.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

?普通场所疏散走道和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3.疏散应急灯宜安设得位置

?疏散应急灯宜设在墙面或顶棚的上部。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上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面上。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其中,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4.应增设可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对于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m2的展览建筑;

?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m2的地上商店;

?总建筑面积超过500m2的地下、半地下商店;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

?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5.火灾应急照明电源的要求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除应采用正常电源外,还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基本要求

?从火灾分析情况看,造成人员密集场所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位员工不会组织现场群众逃生。因此,有效组织人员安全疏散逃生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非常重要的有效措施。所以,除了群众应当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外,在场的工作人员(包括在场的负责人、管理人员、保安人员、服务人员)应具备组织引导现场群众疏散逃生的能力。

(一)人员安全疏散的程序及要求

?由于在火灾现场的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所以,火灾现场的指挥者,首先应当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其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并根据不同火灾现场的特点正确组织安全疏散。组织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程序及要求如下: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的组织应当按照所示的程序进行。

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安全疏散的组织程序

1.通报火情

?确认火灾后,应当首先按下报警按钮报警,同时打“119”报警。消防值班人员应根据火情迅速启用消防广播系统、火灾警报系统等设施,及时向有关人员告知火灾情况。火灾发生初期具体告知范围如下:二层及以上的楼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如发现火灾时火势已发展迅速则应立即告知建筑内所有人员。

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报警

2.按职责分工引导疏散

?各房间、各分区、各楼层员工为本区域引导人员疏散逃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引导并帮助在场人员及时疏散至安全地带。如有人员受伤或有人员被困,现场救护组应立即组织实施救援救护。

3.保证疏散照明

?除电气设备线路火灾外,在火灾初期一般不应立即切断正常照明,以方便人员安全疏散。但当照明设备线路发生火灾或扑救火灾需要切断正常照明时,应能立即接通事故照明,提供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照度。

4.稳定现场人员情绪

?火灾现场往往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在夜间或断电的情况下,还会漆黑一片,给人一种非常恐惧的感觉。此时,没有经过心理训练的人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因此,现场的组织者,首先自己应当沉着冷静,果敢机警,采取喊话的方式稳定现场人员的情绪。告诉大家,现在是什么位置的什么物质起火,请大家不要慌乱,积极配合,听从指挥,按指定路线尽快撤离火灾现场,组织现场人员安全有序疏散出去。

5.作好必要的疏散准备

?为确保火灾现场人员安全疏散,现场组织者还应当把安全疏散注意事项告诉现场人员。需做准备的,还应当告诉必要的方法。如把干毛巾或身上的衣服弄湿捂住自己的口鼻等。对于老弱病残人员、婴幼儿等火灾高危群体,还应当做好背、拉、抬、搀扶等帮扶准备,尽快组织疏散。所有被困人员逃离房间时,应当关闭好已逃离房间的门窗,以防止因空气流通造成火灾蔓延。

6.引导疏散

?准备就绪后,应当按照平时制定的火灾应急预案,选择正确的路线疏散。在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应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带领下,迅速撤离起火点。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

?在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围困时,应当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应当设法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迅速撤出烟雾区。如果没有防毒措施,千万不要急跑,因为急跑会加大呼吸量,增加中毒窒息的危险性。

?公众聚集场所的服务人员,应具备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负责善于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火灾时,要利用音响设备通报和指导按一定程序疏散,防止因拥挤影响疏散或造成踩伤事故。当烟雾弥漫走道或楼梯间时,要及时启动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并尽可能地引导客人从远离着火区的疏散楼梯疏散。

7.清点人数

?在组织人员逃生到安全地点后,应当清点人数,防止有遗漏未逃出的人员。对于婴幼儿、学生、老弱病残者等火灾高危群体,要详细清点

8.保护好已疏散人员的安全

?火场上脱离险境的人员,往往因自己的亲人还被围困在房间里,急于救出亲人;怕珍贵重财物被烧,急切地想抢救出来等心理原因的驱使,不顾一切,想重新回到原处,这不仅会使他们重新陷入危险境地,还给火场扑救工作带来困难。所以,火场指挥人员应组织人安排好这些脱险人员,做好安慰工作。

(二)员工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基本要领

?一旦遇到火灾,员工应当根据火场情况,利用熟练掌握的逃生自救技能和组织疏散逃生技能组织引导在场群众安全疏散。重要场所员工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自救的基本要领是:1.人员密集场所员工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基本要领

?人员密集场所员工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基本要领可以归纳为“六要六忌”:一要保持火场镇静,忌惊慌失措;二要优先引导疏散,忌不顾公众;三要及时通报火情,忌延误通报;四要指

引疏散路线,忌人员拥堵;五要提示逃生方法,忌方法不当;六要劝说快速撤离,忌重返火场。(1)要保持火场镇静,忌惊慌失措

?员工对工作场所所在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胸有成竹,要熟悉建筑物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熟悉消防设施操作使用及自救逃生方法。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自救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2)要优先引导疏散,忌不顾公众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员工要熟记建筑物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发生火灾时,迅速决定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的办法,及时引导场所内的群众疏散,严禁不顾在场群众的生命安全自行逃生。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在场群众人身伤亡的,要依法追究行政或者刑事责任。

(3)要及时通报火情,忌延误通报

?发现火灾时,应立即呼唤,向周围员工和在场群众通报火情并报警,尽快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和扑救期起火灾,切忌只顾盲目救火或擅自逃生,延误报警时间。

(4)要指引疏散路线,忌人员拥堵

?发生火灾时,要引导现场人员按照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角处设置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以及逃生方向箭头,通过楼梯间、安全出口有秩序地撤离逃生;提醒现场人员不要相互拥挤、不要乱冲乱跑。要帮助老、弱、病、残或行动不方便的现场人员疏散逃生。

(5)要提示逃生方法,忌方法不当

?在引导人员疏散时,应提醒群众注意疏散逃生方法,不要乘坐普通电梯,要使用湿毛巾或衣服护住口、鼻,不要直立行走,要猫腰低姿撤离,防止吸入毒性烟雾,穿过烟火封锁区时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6)要劝说快速撤离,忌重返火场

?在突发火灾时,应劝说群众迅速撤离,不要因所穿衣服较少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对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要劝阻并防止其重返险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