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损坏记录

体育器材损坏记录
体育器材损坏记录

体育器材损坏记录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篇一: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二、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三、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四、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逐年购置和自制,保证按省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 五、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盗工作。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员工作职责 一、器材管理员全面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及运动服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帐后使用,要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 二、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注意防火防盗,防霉变,搞好仓库卫生。 三、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四、为保证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体育器材一般情况下不外借,特别是易损的物品和器材,如:钉鞋、服装等。 五、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老师负责借还,如有丢失,负责追回或令其赔偿。

六、凡需购置的体育器材,应有体育组保管室提出购置计划,经体育组审查,由校长批准方可购置,一般每学期制定购置计划一次。 七、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对场地和场地内的器材要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场地内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八、保管人员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小学体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一、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管理者为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 1、运动场地及运动设施是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保证,因此,设立专人负责场地的维护。布局的调整,设施的更换,并保证群体活动有场地器材并能顺利开展。 2对室外体育设施每学年进行一到三次的检修、油漆,做好检修、更换工作,保证能服务与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展及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 3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场内防止伤害场地的现象发生。 二、体育课安全防范措施的规定 1严格杜绝无老师辅助的放羊式体育活动的现象出现。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用好多种体育器械,上课衣着我校制定以下要求;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

体育器材借用制度

1 体育器材借用制度 1、爱护运动器材,在指定运动场上活动。 2、由各班体育委员提前五分钟到体育老师或体育管理员处领取体育器材。 3、学生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违者视后果予以教育,严重者报体卫领 导小组处理。 4、活动课教师或体育教师应按课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用器材应清点登记后归还器材室,如有发现器材数量不齐,查明情况,酌情处理。 5、损坏器材、丢失器材应及时向体育组教师上报,视情况作相应的赔偿和 处罚。 6、体育教师不得擅自向外单位、个人出借体育器材,需以主管体卫领导同 意。 7、每次出借要登记,期初、期末体育组器材负责人要协同总务处清查器材。 2 体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一、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管理者为总务主 任和体育教研组长。 二、室内各类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有序,登记注册,便于借取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内器材,应由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小组长借取、存放,体育 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损坏的,管理者可根据损坏程度、性质作出赔偿决 定。 五、体育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室内器材完好情况,及时修补器材。剔除不能使用的器材须经管理人员同意。管理人员根据省器材标准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 及时补充器材。 六、室内保持干燥,经常清扫,做到器材摆放有序,整齐、整洁。 3 体育器材管理员工作职责 一、器材管理员全面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及运动服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固定资 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帐后使用,要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查。 二、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注意防火防盗,防 霉变,搞好仓库卫生。 三、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为使学校体育器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更有效地服务体育教学,制定如下制度: 1、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由专人负责。未经许可,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 2、建立体育器材的总帐和明细帐,做到帐物相符,如有变动及时做好记录,每学期期末核对一次,做到帐物相符。新添置的体育器材先入册登记后再使用。 3、室内各类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做到整齐、有序,登记注册,便于借取使用。 4、体育器材是为本校教学、训练、活动服务的。未经学校批准,不得随意外借。为保证活动时间,器材的借、还必须在课前课后进行,不在上课中进行,否则不予办理。 5、体育器材使用实行登记制度。凡借用的体育器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训练的情况下,应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借用期间一律不得转借。 6、体育教学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教师填写体育器材借用单,方可借用。下课后须按时归还,如有丢失或损坏,一律由任课教师负责追回或令其原价赔偿。 7、班级课外活动借用器材,由班主任领借,并做好登记手续,当日归还。器材不得随意借给学生,如有丢失或损坏应由班主任负责追回或令其原价赔偿。

8、运动队训练比赛所借器材、服装由主教练负责统一借用,统一收回,比赛结束后及时归还。 9、除带业余训练队的体育教师自行管理部分训练器材外, 大件器材随借随还,不得擅自保管。体育教师常用的器材(如秒表等),借用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学期,学期末办理借还手续,第二学期重新借用。 10、学校体育器材和设备原则上不向校外出借。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批准后,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并按时归还。借期内不得转借,如有损坏和丢失,均照原价赔偿。 11、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一般不外借,凡需借用的单位,应持介绍信与学校联系,经批准后方可使用。使用单位应付场地维护费,如需借用器材,则根据使用的多少和磨损程度,酌情增加收费。如有丢失或损坏一律照价赔偿。 12、所有借出器材借用过程中,若有人为损坏或丢失,须在一周内照价赔偿,逾期将双倍赔偿。 13、教师调离工作岗位,应按规定清理借用手续,交回借用器材,丢失或损坏者,照价赔偿。 14、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离开时切断电源,关闭好门窗,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5、器材管理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室内器材的完好情况,及时上报需要补充的器材。 16、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财产清理,做好新学期体育器材的补充预算工作。

体育器材借用登记表

体育器材借用登记表

中心街小学体育课时安排意见 为了学生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都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讨论决定特制定体育课课时安排意见: 1、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通知。 2、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确保体育课程。 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细账,做好账物相符。 二、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摆放整齐。 三、注意器材的通风及防火。 四、定期检查物品,对易耗物品及时办理注销、报修手续。对丢失物品及时登记、 报告工作。 借用制度 一、体育课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二、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害。 三、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进行赔偿,并有记录。 四、对学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是要予以注销。 偿制度 一、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设备。得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体 育器材造成损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有意破坏者,要根据损害成 度进行赔偿。 二、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其程度了以一次性赔偿。 三、外界的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映照价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 明。 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悄况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

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儿点: (-)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定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等。 2、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向教师说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3、规定师生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铃声响后,体育委员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 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任务、内容等。 2、学生上课时的服装、鞋帽等规定。 3、学生上课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体育委员的调动,努力完成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4、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关心全体学生,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完成的任务。 5、课后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锻炼的要求,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布置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节。 2、教师检查所布置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悄况。 二、课间操制度 课间操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学校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产生的疲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中去o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体育教师坚持只岗位制,教师统一指挥,其他教师到现场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二)、体育教师没有特殊悄况必须全部到位。课间操时间一律停止处理于无关的日常工作,配合值周教师完成组织工作。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二、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三、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 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四、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逐年购置和自制,保证按省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 五、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盗工作。

体育器材管理员工作职责 一、器材管理员全面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及运动服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帐后使用,要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查。 二、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注意防火防盗,防霉变,搞好仓库卫生。 三、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四、为保证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体育器材一般情况下不外借,特别是易损的物品和器材,如:钉鞋、服装等。 五、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老师负责借还,如有丢失,负责追回或令其赔偿。 六、凡需购置的体育器材,应有体育组保管室提出购置计划,经体育组审查,由校长批准方可购置,一般每学期制定购置计划一次。 七、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对场地和场地内的器材要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场地内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八、保管人员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体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一、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管理者为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 二、室内各类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有序,登记注册,便于借取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内器材,应由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小组长借取、存放,体育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损坏的,管理者可根据损坏程度、性质作出赔偿决定。 五、体育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室内器材完好情况,及时修补器材。剔除不能使用的器材须经管理人员同意。管理人员根据省器材标准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及时补充器材。 六、室内保持干燥,经常清扫,做到器材摆放有序,整齐、整洁。

体育器材保管制度

体育器材保管制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体育器材保管制度 1、每学期初清点器材,与原有清单核对,做到心中有数。 2、每件每类器材统一分类放置,明确数量,做到每天一整理,每周一清点。 3、认真做好器材分发工作,做到器材不无故外流。 4、易损器材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认真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5、损坏器材要及时上报,并及时添置新器材。 6、如因使用不当而导致器材损坏,当事人应负全部责任。 7、平时利用有利机会,进行正确使用器材的宣传与指导。 8、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大检查,核对清单,及时做好补差工作,确保下学期的使用。

体育器材借还制度 1、借还体育器材必须是上课教师或班主任,并做好登记,未经允许任何同学不准拿器材。 2、借还器材全部在课间完成,上课铃声响后不再借还器材。 3、借还器材时要填写清楚借还器材的名称、数目、日期、班级并签字。 4、归还器材要做到当日借当日还,归还器材要整洁有序,如有污迹应处理干净。 5、场地有积水时足球、篮球等不外借。 6、为确保学生安全,投掷器材原则上不借。 7、要做好器材的正确使用和分发工作。 8、体育器材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工作,做到每天一整理每月一清点。 9、损坏器材要登记,故意破坏器材要按价赔偿。

计算机房上机制度 1、学生进教室上课,要按编号定位入座,要保持安静,在老师发布命令前,不得擅自摆弄机器。 2、开机前,应先检查电源、电压、计算机设备是否齐全,并要查看使用情况登记册,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 3、学生上机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下课时要按程序关机,并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册。 4、学生用软盘要人手一盘,统一管理,专人使用,不准带出,也不准其它外来磁盘带入,以防病毒侵入。 5、一旦发现计算机有损坏,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若是人为事故,要照价赔偿。 6、个别师生要求在课外进入教室上机操作,除需经分管领导批准外,还应得到计算机老师的同意。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 1、体育器材的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各类器材由管理人员全权负责。 2、保持器材室要卫生整洁,各类器材设施要分类定位存放,根据各类器材相关要求作“十防”。 3、体育器材使用完毕要及时归还,进行调整、清洁等各种维修保养。 4、体育器材室要安装防盗门钥匙要严格由专人管理,不得随意丢放。 5、体育器材要定期进行检查,出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育器材维修保养,以确保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6、对于损坏已不能修复体育器材,要填写固定资产减损凭单,报有关领导部门批示后,调整帐面数字。 体育器械管理员安全工作职责 1、建立财产管理帐目,有严格的借用手续和赔偿制度,并认真执行。 2、熟悉各年级教学进度,根据教师上课需用器材,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上课使用。体育课后,要清点器材数量,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处理。 3、经常打扫器材室,保持室内整洁。器材存放要得当、有序、搬运方便,并备有灭火器材。 4、检查固定器械,发现损坏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维修,防止伤害

事故的发生。 5、加强对海绵垫等器材的防腐处置,应经常检查或更换存放位置。 6、定期清点器材,做到帐物相符,对损坏、低值易耗的器材填写单据,上报注销,根据器材的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和购置计划。 7、根据各项竞赛的要求,提前准备好器械,赛后及时收回并清点数目。 8、无教师指导,不出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投掷器材,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 9、体育器材原则上不外借,确需外借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签字,方可借出。 10、由于管理不当出现器材遗失的,由管理员照价赔偿。 体育器械领用借用制度 1、上课前,任课教师应将所需器材开一清单交保管员或提前10分钟和保管员联系。保管员应在课前准备好所用器材,任课教师或体育委员一次领出,并立刻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课中学生不得再领器材。体育课结束后,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将器材清点好,及时、如数归还器材室。 2、课外活动,各班体育委员凭体育器材出借卡到器材室领取有关器材,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归还,经清点无误归还出借卡,无出借卡者一律不予出借。 3、运动会或体育节需借用器材的班级或者个人,必须由班主任出具借条,体育教师签字,管理员方可将器材借出。使用完毕应及时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二、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三、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四、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逐年购置和自制,保证按省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 五、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盗工作。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员工作职责 一、器材管理员全面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及运动服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帐后使用,要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查。 二、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注意防火防盗,防霉变,搞好仓库卫生。 三、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四、为保证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体育器材一般情况下不外借,特别是易损的物品和器材,如:钉鞋、服装等。 五、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老师负责借还,如有丢失,负责追回或令其赔偿。 六、凡需购置的体育器材,应有体育组保管室提出购置计划,经体育组审查,由校长批准方可购置,一般每学期制定购置计划一次。 七、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对场地和场地内的器材要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场地内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八、保管人员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小学体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一、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管理者为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 二、室内各类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有序,登记注册,便于借取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内器材,应由各班体育委员及体育小组长借取、存放,体育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损坏的,管理者可根据损坏程度、性质作出赔偿决定。 五、体育教师有责任经常检查室内器材完好情况,及时修补器材。剔除不能使用的器材须经管理人员同意。管理人员根据省器材标准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及时补充器材。 六、室内保持干燥,经常清扫,做到器材摆放有序,整齐、整洁。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和补充机制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和补充机 制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和补充机制 为管理好本校的体育用品,让这些用品发挥更大的作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体质,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制定此管理办法: 1、根据教学安排,及时作好准备工作。师生借用,做好借用记录。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及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体育器材及设备入库,凭单据及时登记,做好帐册管理,每学期期末全面清查一次,做到帐物相符。 2、体育器材为学校公共财产,只限本学校学生借用,借用者要对所借用物品爱护好,人为损坏或遗失要按价酌情赔偿。 3、各类体育器材必须当天借,当天还。要爱护器材,如有损坏或丢失要照价赔偿。 4、体育课、运动训练等出借器材,原则上由任课教师、体育委员填写借物登记表借用,用后即还,如有遗失照价赔偿。 5、训练运动专用田径跑鞋由教练员统一借用;比赛服装由教练员在赛前统一借用,赛后一周内交还。训练服、比赛服必须清洗干净后归还,若有遗失,按单价的三至五

倍赔偿。保管员应对服装经常整理、晾晒。日常管理中,作好防潮、防霉工作。 6、做到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如有损坏,应及时填写“体育器材及设备损坏报告单”,按有关规定报损。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无损。 7、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下班前关闭水、电、总开关和门窗。 8、器材检查:认真管理好器材,做到每天一小查(当天器材点数归类),一周一大查(清点与整理),每月一次整理,修补并配齐器材,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9、体育器材补给机制:每年6月末,学校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体育组一起根据下一年度招生人数、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的活动、艺体2+1项目和各级运动会等实际情况,拟定下一年度体育器材和设备采购清单。

体育器材借用登记表

体育器材借用登记表 中心街小学体育课时安排意见为了学生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都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讨论决定特制定体育课课时安排意见: 1、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通知。 2、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确保体育课程。

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细账,做好账物相符。 二、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摆放整齐。 三、注意器材的通风及防火。 四、定期检查物品,对易耗物品及时办理注销、报修手续。对 丢失物品及时登记、 报告工作。 借用制度 一、体育课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 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二、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 无损害。 三、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 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进行赔偿,并有记录。 四、对学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是要予以注 销。 赔偿制度 一、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设备。得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 体育器材造成损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有意破坏者,要根据损害成度进行赔偿。 二、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 三、外界的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映照价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 说明。 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定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等。 2、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向教师说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3、规定师生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铃声响后,体育委员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任务、内容等。 2、学生上课时的服装、鞋帽等规定。 3、学生上课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体育委员的调动,努力完成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4、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关心全体学生,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完成的任务。 5、课后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锻炼的要求,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布置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节。 2、教师检查所布置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 二、课间操制度 课间操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学校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产生的疲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中去。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体育教师坚持只岗位制,教师统一指挥,其他教师到现场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二)、体育教师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全部到位。课间操时间一律停止处理于无关的日常工作,配合值周教师完成组织工作。

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优选.)

体育器材管理员工作职责 一、器材管理员全面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及运动服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帐后使用,要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查。二、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注意防火防盗,防霉变,搞好仓库卫生。 三、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需要。四、为保证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体育器材一般情况下不外借,特别是易损的物品和器材,如:钉鞋、服装等。五、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老师负责借还,如有丢失,负责追回或令其赔偿。 六、凡需购置的体育器材,应有体育组保管室提出购置计划,经体育组审查,由校长批准方可购置,一般每学期制定购置计划一次。 七、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对场地和场地内的器材要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场地内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 一、各类体育器材均应登记造册,台账清楚,新购器材及时登记,物品实际数量与记录相符合。易损耗器材要定期补充,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二、可移动器材要有专室存放,专人保管。器材存放规范、有序,特殊器材有专用设备存放,贵重器材可由教师负责保管。保管室要做到安全、方便、整洁。 三、各种器材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容易造成伤害的器材不要让学生搬运。正常使用器材要登记,有器材借还和损坏赔偿制度。 四、室内体育场地有固定开放时间,按时开放使用。使用后要及时整理,保持清洁卫生。五、室外场地、设施符合有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六、场地、器材应定期检查,按时保养,及时维修,确保安全。 体育器材借用制度 1、爱护运动器材,在指定运动场上活动。 2、由各班体育委员提前五分钟到体育老师或体育管理员处领取体育器材。 3、学生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违者视后果予以教育,严重者报体卫领导小组处理。 4、活动课教师或体育教师应按课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用器材应清点登记后归还器材室,如有发现器材数量不齐,查明情况,酌情处理。 5、损坏器材、丢失器材应及时向体育组教师上报,视情况作相应的赔偿和处罚。 6、体育教师不得擅自向外单位、个人出借体育器材,需以主管体卫领导同意。 7、每次出借要登记,期初、期末体育组器材负责人要协同总务处清查器材。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 1、体育器材的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各类器材由管理人员全权负责。 2、保持器材室要卫生整洁,各类器材设施要分类定位存放,根据各类器材相关要求作“十防”。 3、体育器材使用完毕要及时归还,进行调整、清洁等各种维修保养。 4、体育器材室要安装防盗门钥匙要严格由专人管理,不得随意丢放。 5、体育器材要定期进行检查,出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育器材维修保养,以确保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6、对于损坏已不能修复体育器材,要填写固定资产减损凭单,报有关领导部门批示后,调整帐面数字。

体育器械管理员安全工作职责 1、建立财产管理帐目,有严格的借用手续和赔偿制度,并认真执行。 2、熟悉各年级教学进度,根据教师上课需用器材,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上课使用。体育课后,要清点器材数量,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处理。 3、经常打扫器材室,保持室内整洁。器材存放要得当、有序、搬运方便,并备有灭火器材。 4、检查固定器械,发现损坏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维修,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5、加强对海绵垫等器材的防腐处置,应经常检查或更换存放位置。 6、定期清点器材,做到帐物相符,对损坏、低值易耗的器材填写单据,上报注销,根据器材的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和购置计划。 7、根据各项竞赛的要求,提前准备好器械,赛后及时收回并清点数目。 8、无教师指导,不出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投掷器材,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 9、体育器材原则上不外借,确需外借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签字,方可借出。 10、由于管理不当出现器材遗失的,由管理员照价赔偿。

体育器材使用登记表

学校体育物品借还登记册20 —20 学年度学期 X X X 学 校 器材使用登记表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室是学校正常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各项体育竞赛的后勤保障部门。安全可靠的体育器材是在体育活动中杜绝和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因此制定器材室管理制度,加强体育器材管理对提高器材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体育器材验收入库 1、对新进的器材要核对凭证。 2、检查器材的数量与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总务处联系。 3、登记入册。 二、体育器材帐务管理 1、做到入库登记,帐务相符。 2、器材损坏、报废及时登记备案。 3、经常清点与定期清点相结合。学期结束清点器材,做好帐面记录。 三、器材的保管与维护 1、合理分类、存放整齐,便于器材计算清点与借还。 2、每周检查器材,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总务处。 3、要进行维护与保养。(海面垫的防潮、器械的防锈) 四、体育器材的出借与回收 1、借用者必须填写借用单,使用人签名,才可发放器材。 2、体育课由体育委员负责借还,并做好使用记录。 3、兴趣活动小组活动课,由带班教师确定使用器材的数量到器材室填写借用单并签名,才可领取。 4、课后立即收回清帐。 5、如借用者长期使用,期限为一学期,须有体育教研组长批准方可借出,并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必须收回。如损坏照价赔偿。 6、发放班级的器材必须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前收回。 五、保管员岗位职责 1、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2、器材室要有专人管理,进出必须随手关好门窗。 3、严格按照出借制度借、收器材。 4、定期检查器材,保证教学的使用安全和使用率。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总务处。 5、做好器材室管理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每学期要与财产保管员核对帐物

体育器材借用及损坏赔偿制度

体育器材借用及损坏赔偿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的体育器材的管理,更加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材,延长体育器材寿命,保证体育课、课外活动等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同时教育学生珍惜和爱护学校公物,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上体育课借用体育运动器材,由体育教师布置上课班级的体育委员,由上体育课班级的体育委员到体育运动器材保管老师处领取,体育运动器材保管老师进行登记之后方可领出。下课后,再统一由体育委员如数归还,体育保管老师进行验收。 二、每班体育课上课时间可以借用体育器材,其余时间一律不借用。 三、每位学生最多只能借用一件体育器材。 四、借用人员必须认真填写体育器材借用归还登记本。 五、学生必须爱护体育器材、设备。如对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而造成损害,要进行批评教育。如有损坏,应自觉赔偿,具体办法如下: (1)篮球、排球、足球等大型活动器材学生若损坏,视其情节处理,已有损坏但还能使用的按正常损耗处理。如有丢失,学生应自行购买实物上交器材室,或按原价进行赔偿。(2)小型活动器材(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球拍、象棋等)如有损坏、丢失者,学生应自行购买实物上交器材室。或按原价进行赔偿。 (3)如有意损坏体育器材的,加倍赔偿。 (4)以旧充新,私自调换学校器材的,发现后收回原有器材,并没收私有器材。 六、如所借运动器材发现遗失,一律由所借人或班级按原价进行赔偿。 七、器材丢失,任课教师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除加强教育外,按实际情况处理,通报全校。 八、凡本校教师借用,一律凭借条并注明归还日期,如有丢失或损坏一律照价赔偿。 九、设立体育器材报废、损坏、遗失的登记簿,记录其器材的种类、规格和价值,事故的责任及赔偿情况,每学期汇总一次。如属自然损耗物品的在账册中注销;如属不耐用器材而一时无法修复的要办理报废手续。 十、器材的自然损耗、报废要由体育器材保管员提出申请,体育组组长和有关教师共同鉴定,确认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方可作自然损耗,报废处理。价值一千元以上的器材的报废要写出鉴定报告,经主管领导审批,并填好器材报损单备案。 附注: 体育器材赔偿价目明细表 篮球:50元/个 排球:50元/个 足球:50元/个 乒乓球拍:35元/付 羽毛球拍:35元/付 呼啦圈:20元/个 小呼啦圈:10元/个 短跳绳:8元/条 长跳绳:15元/条 毽子:5元/个

体育器材室使用情况登记表

体育器材室使用情况登记表

体育器材借用制度 1、爱护运动器材,在指定运动场上活动。 2、由各班体育委员提前五分钟到体育老师或体育管理员处领取体育器材。 3、学生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违者视后果予以教育,严重者报体卫领导小组处理。 4、活动课教师或体育教师应按课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用器材应清点登记后归还器材室,如有发现器材数量不齐,查明情况,酌情处理。 5、损坏器材、丢失器材应及时向体育组教师上报,视情况作相应的赔偿和处罚。 6、体育教师不得擅自向外单位、个人出借体育器材,需以主管体卫领导同意。 7、每次出借要登记,期初、期末体育组器材负责人要协同总务处清查器材。 体育器材赔偿制度 1、所有体育器材,因本身质量问题或正常消耗而造成的损坏,免于赔偿。 2、在使用体育器材过程中,因使用者不慎或使用不当造成损坏或遗失的,按有关规定酌情赔偿。 3、在使用体育器材过程中,因使用者故意损坏或遗失的,按有关规定加倍赔偿。 4、在归还体育器材时,如有损坏,视情节轻重由借用者或借用班级照价或加倍赔偿。 5、上课、训练和比赛丢失的器材,任课教师要迅速查明原因,告知器材室管理教师,并按有关规定酌情赔偿。 6、赔偿办法:由体育器材管理老师核填《损坏、遗失器材赔偿单》,由损坏或遗失器材者签名,经主管校长批准,由体育器材保管员收款后,上交学校财务科。 7、器材室管理老师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8、对体育器材保管员要加强安全管理知识的教育,严格防范措施,经常检查体育器材保管室的安全状况, 发现隐患及时向学校报告。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专人管理。 二、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三、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四、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逐年购置和自制,保证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 五、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盗工作。

最新体育器材报损制度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 1 2 3 1、体育器材的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各类器材由管理人员全权负责。4 5 2、保持器材室要卫生整洁,各类器材设施要分类定位存放,根据各类器 材相关要求作“十防”。 6 7 3、体育器材使用完毕要及时归还,进行调整、清洁等各种维修保养。 8 4、体育器材室要安装防盗门钥匙要严格由专人管理,不得随意丢放。 9 5、体育器材要定期进行检查,出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每学期要进行一10 次全面的体育器材维修保养,以确保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11 6、对于损坏已不能修复体育器材,要填写固定资产减损凭单,报有关领导部 门批示后,调整帐面数字。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体育器械管理员安全工作职责

1、建立财产管理帐目,有严格的借用手续和赔偿制度,并认真执行。 22 23 2、熟悉各年级教学进度,根据教师上课需用器材,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上课24 使用。体育课后,要清点器材数量,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处理。 3、经常打扫器材室,保持室内整洁。器材存放要得当、有序、搬运方便,并 25 26 备有灭火器材。 27 4、检查固定器械,发现损坏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维修,防止伤害事故的发28 生。 29 5、加强对海绵垫等器材的防腐处置,应经常检查或更换存放位置。 30 6、定期清点器材,做到帐物相符,对损坏、低值易耗的器材填写单据,上报31 注销,根据器材的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和购置计划。 32 7、根据各项竞赛的要求,提前准备好器械,赛后及时收回并清点数目。 33 8、无教师指导,不出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投掷器材,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 34 9、体育器材原则上不外借,确需外借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签字,方可借出。 35 10、由于管理不当出现器材遗失的,由管理员照价赔偿。 36 37 38 39 体育器械领用借用制度 40 1、上课前,任课教师应将所需器材开一清单交保管员或提前10分钟和 保管员联系。保管员应在课前准备好所用器材,任课教师或体育委员一次领出, 41 42 并立刻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课中学生不得再领器材。体育课结束后,教师应

6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东方红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二、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三、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四、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逐年购置和自制,保证按省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 五、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盗工作。 2018年3月

东方红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员工作职责 一、器材管理员全面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及运动服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帐后使用,要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 二、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注意防火防盗,防霉变,搞好仓库卫生。 三、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四、为保证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体育器材一般情况下不外借,特别是易损的物品和器材,如:钉鞋、服装等。 五、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老师负责借还,如有丢失,负责追回或令其赔偿。 六、凡需购置的体育器材,应有体育组保管室提出购置计划,经体育组审查,由校长批准方可购置,一般每学期制定购置计划一次。 七、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对场地和场地内的器材要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场地内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八、保管人员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小学体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2018年3月

东方红小学体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一、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管理者为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 1、运动场地及运动设施是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保证,因此,设立专人负责场地的维护。布局的调整,设施的更换,并保证群体活动有场地器材并能顺利开展。 2对室外体育设施每学年进行一到三次的检修、油漆,做好检修、更换工作,保证能服务与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展及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 3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场内防止伤害场地的现象发生。 二、体育课安全防范措施的规定 1严格杜绝无老师辅助的放羊式体育活动的现象出现。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用好多种体育器械,上课衣着我校制定以下要求;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学生应该穿着运动服。 2体育课前学生认真做好准备运动,课后做好放松运动。带有器材的

最新体育器械管理制度

体育器械管理制度 1、学校一切体育器械必须进行登记造册,指定专人管理。新购置的器材要及时登记入册,分类入帐,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器材室的器械和运动服,一律分项建帐。损坏的器材要登记注销,每学期末清点一次,每年底与总务处对账一次。 2、体育器械应分类存放,定位定橱,摆放有序。要保持室内整洁,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照射等工作,保证器材使用率在90%以上。要经常进行定期保养维修。损坏的器材要及时维修,同时要做好记录,使器材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体育教师使用时必须提前一天填交“体育器材使用通知单”。保管人员应按时准备好器材,并作必要的检查。下课后体育教师协助将器械归还原处。教师上课所用器材,课前、课后要进行清点,严防器材丢失。 4、所有器材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对于损坏、丢失的器材应按有关规定处理。师生借用的体育器械,只限在校园内使用,不能随意将学校器材赠送他人或带回家中自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长期占用。对私人一律不外借。 5、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场地器材,如有损坏,要及时维修。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懂得保管使用器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6、体育器材管理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妥善保管器材,防止器材

散失,严格遵守信息制度,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7、器材保管人员如有变动,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应当场监交,按帐点物,逐件交接。遇有帐物不符时,要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8、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要经常检查室外体育器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体育器材领用借用制度 1、上课前,任课教师应将所需器材开一清单交保管员或提前10 分钟和保管员联系。保管员应在课前准备好所用器材,任课教师或体育委员一次领出,并立刻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课中学生不得再领器材。体育课结束后,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将器材清点好,及时、如数归还器材室。 2、课外活动,各班体育委员凭体育器材出借卡到器材室领取有关器材,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归还,经清点无误归还出借卡,无出借卡者一律不予出借。 3、运动会或体育节需借用器材的班级或者个人,必须由班主任出具借条,体育教师签字,管理员方可将器材借出。使用完毕应及时归

体育器材的使用、借用及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的使用、借用及管理制度体育器材的使用制度 1、体育教师要爱护器材~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 2、器材整齐要常排列。器材室内保持清洁干燥。 3、对不经常使用的器材要做到一月一大查~一周一小查~严防器材丢失和受潮。 4、使用器材时~体育教师负责安排~严禁拖、拉、扔~注意减少器材的磨损~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5、器材用完后~体育教师负责将器材放回原处排列整齐~不准乱扔乱放。 6、对已损坏的器材要报明情况~做到及时修补。对消耗快的器材,如球类,~要及时与学校领导商量研究增补添臵。 7、被用的器材~如有损坏~根据情况酌情赔偿。 8、负责人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清查。 9、对违反制度的的任何人~不论老师、学生~都按制度追究其责任 2011年10月1日 体育器材借用制度 1、爱护运动器材~在指定运动场上活动。 2、由各班体育委员提前五分钟到体育老师或体育管理员处领取体育器材。 3、学生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违者视后果予以教育~严重者报领导小组处理。 4、活动课教师或体育教师应按课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用器材应清点登记后归还器材室~如有发现器材数量不齐~查明情况~酌情处理。 5、损坏器材、丢失器材应及时向体育组教师上报~视情况作相应的赔偿和处罚。

6、体育教师不得擅自向外单位、个人出借体育器材~需以主管体卫领导同意。 7、每次出借要登记~期初、期末体育组器材负责人要协同总务处清查器材。 2011年10月1日 中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二、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 三、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四、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逐年购臵和自制~保证按省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 五、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盗工作。 2011年10月1日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设备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课外训练的正常进行。 二、体育器材设备要按标准目录进行分类,入账、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每学期清点一次,没年底和总务处对账一次。 三、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定位定橱,陈列有序,要保持室内整洁,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到防尘、防潮、放压、放照射等工作,损坏的器材要及时维修,使器材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四、各种器材设备一般不外借,外单位借用,应经分管领导审批,出据借条,定期归还,对私人一律不外借。 五、一切器材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对于损坏、丢失的器材应按有关规定处理,任何人不的以任何理由长期占用。 六、任课教师使用时必须提前一天填交“体育器材使用通知单”。保管人员必须按时准备好器材,并做必要的检查,确保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七、所借器材设备在使用时,任何人不的擅自转借或持物离开教练场地,如发现保管人员有权收回,并提出批评。 八、保管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应当场监交,按账点物,遂件交接。遇有账物不符时,要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最后应由三方签字方能生效。

为了保证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群体活动的需要,加强体育器材的管理,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借用体育器材,做好记录,当日借用单日归还,拖延时间以一天二元进行罚款,如有特殊情况,经体育器材保管员批准,可适当延长,如有损坏、丢失照价赔偿。(丢失器材者必须五日内赔偿,逾期将按双倍赔偿) 二、教师上课所用的体育器材,必须有任课老师事先通知报关员,向保管员办理借用手续,并指定学生借取,课后如数归还,如有丢失,课任老师和学生一起照价赔偿,教师赔偿金额是学生赔偿金额的二倍。 三、凡体育教师长期借用的体育器材,最长不超过一学期,学期末清理借用手续,第二学期重新借用,无故损坏或丢失的,视情节或新旧程度进行赔偿,配发给教师的秒表、哨子属学校固定资产,如有丢失照价赔偿。 四、运动训练比赛所借用器材,服装有主教练负责收回,比赛结束总结后及时归还。如有丢失,主教练按标家赔偿。 五、教师调离工作岗位,应按规定清理借用手续收回借用器材,丢失或损坏者,照价赔偿。 六、校内各部门和校外单位借用器材,需持介绍信,经体育器材保管员批准方可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