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剁椒的发展现状以及加工技术

我国剁椒的发展现状以及加工技术
我国剁椒的发展现状以及加工技术

我国剁椒的发展现状以及加工技术

我国剁椒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加工技术

摘要:剁椒产业活跃于湘川两地,在调味料领域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在市场中有着忠实的消费者。并随着辣椒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所熟知,市场前景逐渐清晰,可预见的发展潜力巨大。而我国目前剁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加工技术与目前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剁椒产业;发展现状;加工技术

辣椒,又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红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秦椒,是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是目前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1]。辣椒含有十四种辣味成分,以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含量较高,同时含有壬酰香荚兰胺、辛酰香荚兰胺和丰富的隐黄素、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成分。辣椒种子除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外,还含有龙葵碱、龙葵胺、澳洲茄边碱、澳洲茄胺、澳洲茄碱等生物碱。辣椒中的辛辣成分可刺激食欲,增加消化。中医认为其味辛,性热,可用于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并可以治冻伤、瘀肿等。辣椒中的色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尤其是辣椒中的维生素C含量位居所有蔬菜之首。因此辣椒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开胃健胃、补肝明目、温中下气、抑菌止痒和防腐驱虫等作用[2]。

辣椒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一般人们将其加工成干辣椒或制成

辣椒酱、剁辣椒或以辣椒为辅料加工成具有辣味的复合调味产品等。由于辣椒生产的季节性强,加工剁辣椒的厂家较多,但加工区域基本集中在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河南等省市。其工艺一般是采用原料成熟时收购后直接加工成半成品,用高盐腌制,然后再脱盐或直接包装,这种加工方法可能会造成辣椒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或因含盐量太高不便于直接食用。辣椒加工制品主要包括:一是新鲜辣椒的鲜销;二是将辣椒干制;三是将辣椒利用油炸变成含辣椒的制品;四是将辣椒变成果脯及类似产品;五是进行腌制发酵变成剁辣椒、泡辣椒、辣椒酱及其类似发酵过程的调味品等。现就剁辣椒制品的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内剁椒产业现状

随着世界各国对辣椒产品的认识程度和对辣椒保健作用的研究和深入,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已经进入对辣椒及其产品的消费热。美国的加工技术、发酵菌剂、设备的配置、质量控制等都处于世界的前列,并且所有辣椒产品的辣度都有明显的标示数据。但我国辣椒加工制品的现状仍为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链的形成程度有限等[3]。

剁辣椒是湖南最常见的辣椒加工制品,据湖南省辣椒协会统计,湖南初具规模的剁辣椒加工企业200家以上,年销售额超40亿元。湘菜中的代表作品剁辣椒鱼头和湖南地方特产舜华临武鸭,每年的销售额达数亿元,这两种食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即是剁辣脱,剁辣椒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这些特色产品的风味好坏[4]。

1.1 技术方面

(1)剁椒生产技术相对不成熟

我国辣椒产业整体发展的趋势较好,各种各样的辣椒制品不断增加,但加工水平相当低下,辣椒鲜销制品的保存技术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辣椒加工品主要集中在干制、高盐腌制、高油泡制等,基本还是沿袭传统加工工艺,剁辣椒的盐含量超过10%,并且在产品保脆、护色、保鲜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技术难题。

(2)专用的剁椒微生物研究较少

利用纯菌种接种发酵剁辣椒,所得产品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杂菌污染少,安全性提高,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因此人工接种发酵逐

渐替代了自然发酵成为剁辣椒研究的热点。对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酸菜中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接种发酵酸菜中含酯类、醛类、酮类,醇类和一些杂环类化合物等,接种发酵的产品在风味上接近于自然发酵的产品[5]。发酵工序的微生物来源以乳酸菌和细菌数量较多,尽管发酵过程对产品口味、质量、风味有不可预计的作用,但由于对专用的辣椒发酵微生物研究较少,故依靠发酵微生物来控制发酵程度的工作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1.2 产业规模方面

(1)剁椒产业原料辣椒相对较少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著名的辣椒出口国,但是国内用于剁辣椒生产的原料占比较少。据统计,世界辣椒种植面积370万hm2,产量3700万t,我国辣椒种植面积133万hm2,面积仅次于白菜类蔬菜,占世界辣椒面积的35%,辣椒总产量2800万t,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而湖南剁辣椒的重要原料是线辣椒,在陕西凤翔种植面积达1万hm2,每年仅提供7万t左右的粗加工原料。

(2)剁椒企业规模较小

南方尽管是辣椒的消费地区,但并不是加工辣椒的原料基地,生产剁辣椒原料基本都来自于陕西等地,本地辣椒基本用于鲜食和干制。南方省市的剁椒厂家相当多,但规模小,牌子多,没有在市场上形成占较大份额的优势品牌。

1.3 标准规范方面

(1)产品本身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目前较多的辣椒加工企业,采用企业标准,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保脆剂、防腐剂的使用不能很好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使产品质量不稳定。

(2)剁辣椒的辣度还没有实现分级管理

目前辣度分级是根据辣椒中的辣椒素含量和品评人员通过口感对辣度的品尝分值,并进行数学统计的综合评价方法。国际上特别是一些欧美国家对辣椒产品的辣度均有明确的规定和显示指标,便于产品指导和引导消费。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3)生产水平有待提高,尚未实现规范管理

剁辣椒的大部分加工厂家基本还是小作坊式生产,生产环境恶劣,管理粗放。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模式才能发展真正的产业,应采用ISO9000和HACCP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

1.4 产品质量方面

(1)剁辣椒产品比较单调,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

剁辣椒制品的包装只有玻璃瓶和食用塑料桶等;从含盐量高低来分有8%~12%的“中盐”产品、高盐产品,低于8%的剁辣椒产品相对较少;从配料不同来说,有原昧、调味、豆豉昧、萝卜、菊芋等风味。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

(2)加强辣椒原料基地的建设,稳定产品质量

将辣椒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产业化、系统化,具有可跟踪和可追溯性的发展道路,同时加强对适合剁辣椒加工辣椒品

种的选育和栽培,实现辣椒产业的产业链。

二、国内剁椒产业发展趋势

2.1 企业的运作期待规范,质量标准体系要建立

目前有些省已经制订了辣椒产品的区域标准,对规范市场起到规范作用。如湖南省的技术质量监督局已经制订了“酱腌辣椒” 的湖南省地方标准,对产品的感官要求、辣度分级、盐度、食品添加剂(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的添加量作了严格规定,并制定了辣度分级。

具体辣度分级指标见下表:

表2-1辣度分级指标[6]

辣度猛辣中辣微辣

辣度指数>0.3 0.1-0.3 <0.1

2.2 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剁辣椒生产的加工条件及其设备配套,改革传统剁辣椒制作的作坊生产方式,加速对辣椒特种加工设备的研究,提高加工水平。同时要对企业进行HACCP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执行有关的技术规则和管理规范。使产品适应国际上对食品的基本卫生要求和质量要求。

2.3 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辣椒加工过程中的基础研究和降盐技术的研究,争取实现中盐产品的盐度6%~8%,同时保持辣椒本身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另外,对辣椒保脆技术和原料保鲜贮存技术的研究,争取实现产品保脆、中盐或低盐、不使用防腐剂的技术突破。对专用于辣椒发酵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制作专用的剁辣椒发酵剂,已经有相关的报道,如湖南农业

大学已经筛选出剁辣椒发酵专用乳酸杆菌组合发酵剁辣椒后,控制食盐含量10%、中低温产品保存期为6个月以上。同时复合性发酵剂在降低亚硝酸盐、增加风味、改善色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4 加强原料基地的建设

辣椒加工作为一个关联性和带动性比较强的产业,其企业规模的大小,产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一批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有帮助的。符合国家大力推动的农业政策,是扶贫脱困的经济作物。故而,真正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必将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

三、剁椒加工技术

目前,剁辣椒的生产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原味剁椒,即传统的自然发酵,得到的产品风味较好,但其生产规模小,产品品质不稳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第二种是接种发酵剁椒,即在鲜碎辣椒上接种一定比例的乳酸菌生产剁辣椒,这种产品质置稳定,但是剁辣椒的风味较单调;第三种是调味剁椒,即将新鲜辣椒剁碎采用高盐腌制成盐胚进行保存,后进行脱盐调味,最后灌装杀菌得到成品。目前大多数企业生产刹辣椒采用的就是第三种方法,但是滋味、风味物质在水洗脱盐过程中受到损失[7]。

现将3种工艺介绍如下。

3.1 原味剁椒的加工

(1)工艺流程

(2)工艺操作要求

采用新鲜辣椒,要求肉质厚实,辣度适中,色泽红、艳。将鲜辣鲜切拌腌 存调包装、

杀 检

成图3-1生产原味剁椒

清配料

椒去把、去蒂,同时将腐烂的和青皮辣椒挑出,用自来水进行清洗。将洗净辣椒放入消毒水中浸泡消毒,然后取出晾干;用剁椒机把辣椒剁成片状;按100kg 辣椒原料加入12%左右的食盐及一定比例的生姜、大蒜等香辛料搅拌均匀。装入洁净的瓷坛中密封进行厌氧乳酸发酵,盐浓度8%~l5%,直到发酵成熟。将发酵成熟的辣椒按照规定重量灌装到玻璃瓶中,及时封盖进行巴氏灭菌,产品检测合格后出厂。

3.2 接种发酵剁椒的加工

(1)工艺流程

(2)工艺操作要求

采用新鲜辣椒,要求肉质厚实,辣度适中,色泽红、艳。将鲜辣椒去把、去蒂,同时将腐烂的和青皮辣椒挑出,用自来水进行清洗。将洗净辣椒放入消毒水中浸泡消毒,然后取出晾干;用剁椒机把辣椒剁成片状;按100kg 辣椒原料加入12%左右的食盐及一定比例的生姜、大蒜等香辛料搅拌均匀。装入洁净的瓷坛中,接种活化后的乳酸拌调鲜切腌

存包装、

杀 检

成图3-1生产原味剁椒

挑清配料 消活

纯种

菌,再密封进行厌氧乳酸发酵,盐浓度8%~l5%,直到发酵成熟。将发酵成熟的辣椒按照规定重量灌装到玻璃瓶中,及时封盖进行巴氏灭菌,产品检测合格后出厂。

3.3 调味剁椒的加工

(1)工艺流程

(2)工艺操作要求

此工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鲜辣椒到发酵成熟、贮存;第二部分为后期加工工序,即高盐坯料经过脱盐后调味而成成品。

采用符合要求的新鲜辣椒,肉质厚实,辣度适中,色泽红艳。将鲜辣椒去把、去蒂,同时将腐烂的和青皮辣椒挑出,用自来水进行清洗。将洗净辣椒放入消毒水中浸泡消毒,然后取出晾干;用剁椒机把辣椒剁成片状;按100kg 辣椒原料加入18%以上的食盐及香辛料搅拌均匀。装入洁净的瓷坛中密封进行厌氧发酵,直到发酵成熟。由于是高盐发酵,在制品加工时须先经过脱盐处理,将盐度降低,然后再加入味精、香辛料、保鲜剂等混合均匀,按规定重量灌装再进行真空鲜

切拌高盐存放

调包装、杀 检

成图3-3生产调味

挑清配料

消脱盐

封口,巴氏灭菌,检验,包装,出厂。

3.4 生产关键工艺

(1)保脆工艺

果蔬的脆性一般与果蔬表皮中的果胶含量和组织细胞的膨压有关。果蔬采摘后会由于自身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作用,原果胶含量会下降,细胞膨压也会由于细胞脱水而下降,这样果蔬的脆性就会随之减弱。传统工艺中,通过食盐腌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果蔬脆性下降的趋势。果蔬腌制前期,其中组织细胞脱水会使得其膨压下降,但腌制中后期,由于细胞原生质膜变为全透性,盐液会流向细胞内部,恢复果蔬细胞的膨压,从而又加强其脆性。另一方面,高盐浓度够抑制果胶酶的活性,保持果胶含量,维持果蔬脆度。

除了盐的作用外,钙盐类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有研究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0.05%的钙盐于腌渍金针茹中,保脆效果显著;运用浓度为0.2%的乳酸钙浸泡花椒芽菜,可取得不错的保脆效果;通过对比不同几种保脆剂对半发酵的萝卜干和红辣椒的脆度的影响,得出0.05%浓度的氯化钙能使得产品脆度保持较好;用0.2%浓度的氯化钙腌制黄瓜,亦得到不错的保脆效果;在山竹果中加入1%抗坏血酸,1%氯化钠,1%氯化钙能使得其脆度,色泽都保持较好。而钙盐与其他盐类配合使用,保脆效果亦很明显。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制成复合保脆剂,不同比例效果差异显著,得出当二者比例1:1时,添加3g/L于即食调味裙带菜中,脆度较好。钙盐的保脆原理主要是其中的Ca2+的作用,脆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会对果胶甲醋酶有激活作用,

使得果胶水解速度加快,而Ca2+会和果胶水解产生果胶酸生成果胶酸钙,一种具有凝胶作用的盐类,其凝结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使果蔬制品脆性加强。

有研究显示,低温漂烫处理能够配合金属盐的加入提高果蔬的脆度,认为果蔬中的果胶中的糖苷键在一定温度下断裂,使可溶性果胶分子量减少,同时预热处理会提升内源性果胶酶的活性,使果胶中自由羧基大量增加,从而加快与加入到其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的结合,形成果胶酸盐,加强果蔬的脆性。更有研究报道称蔬菜在50~80℃加热处理后,软化现象得到抑制。

(2)护色工艺

果蔬颜色的变化主要是其中色素类物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现在普遍认为抑制酶活,隔离氧气是抑制色变的主要方法。目前,腌制果蔬的主要护色手段为加入食品护色剂,在腌制品中常用的护色剂有柠檬酸、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极其盐类等,主要是利用它们的抗氧化和抑制酶活的能为。

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报道有很多:用柠檬酸处理芒果,得到了不错的护色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配得最佳剁辣椒最佳护色剂组合添加量为0.2%浓度柠檬酸、0.02%浓度EDTA-2Na和0.04%浓度的异抗坏血酸钠;在鲜红椒腌制液中添加3g/L异抗坏血酸钢、3g/L L-以半脱氨酸、0.2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护色效果较好;以菊芋为研究对象,发现腌制前使其在0.1g/LNaHSO3溶液中或0.3g/L柠檬酸溶液中浸泡5min,可起到不错的护色效果。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剁椒产业现状以及现有加工技术的分析,明确了我国目前剁椒产业技术有待进步,规模有待扩大,产品有待提升,尚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剁椒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则是由作坊式生产转型升级为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种植+销售”的综合型加工企业;对于保脆护色的关键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高翔.辣椒的保健功能及其产品的开发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115-116.

[2]段旭昌.我国辣椒综合深加工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第三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暨北票市辣椒产销经贸洽谈会专集.2008,44-48.

[3]蒋立文等.剁辣椒的生产现状及技术进展[J].中国酿造.2006,115(2):6-9.

[4]罗凤莲.湖南刹椒腊制过程中风味及品扇变化规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5]王娟娟,王顺喜,马微.直投式发酵剂生产酸菜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4):82-86.

[6]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43/230-2004 酱腌辣椒.湖南省地方检测[S].

[7]周晓媛.发酵辣椒的风味物质和风味调配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

[8]文新昱.红剁辣椒降盐保坯方法及其效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学院:材料学院姓名:*** 学号:00000000 摘要:机械制造业已经熔入电子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生物学、管理科学等最新科学成就,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面:高精度、高效自动化和特种加工。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当代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最能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最能体现现代制造水平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均称为现代制造技术,它给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国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巳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 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它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首先在功能上,它包含了一个工厂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即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制造、管理至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它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的范围要大得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其次,在集成上,它涉及的自动化不是工厂各个环节自动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支持下的有机集成。这种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和功能为特征的技术集成,即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AD/cAM技术。 1.2 智能制造系统(IMS) 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造系统中,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并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保存下来,在实际的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 学生姓名:汪恒 学生学号: 090105045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年级专业: 09机电一班

浅谈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9机电一班 学生学号:090105045 学生姓名:汪恒 摘要: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于工业上的要求在不断的改变中,而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给工业上的要求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种加工应用范围广,能够为一些加工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什么是特种加工、特种加工的特点、种类以及发展趋势等作了描述。阐述了特种加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特种加工的必要性。 关键词:特种加工技术、特点、变革、发展趋势激光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 前言 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工程材料不断涌现和被采用,

工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刀具材料性能、结构、设备加工能力的限制,使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很难完成对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高脆性、耐高温和磁性等新材料,以及精密复杂、微细构件或难以处理的形状的加工。为了解决这些加工的难题,人们不断开发研究并成功采用“传统的切削加工以外的新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方法”解决了很多工艺问题,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引起了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的许多变革。特种加工是相对于传统的切削加工而言的,实质上是直接或复合利用电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光能、声能、热能、磁能、物质动能、甚至爆炸能等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的总称。 正文 一、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机床的种类 数控加工机床分类有两种方法: 1.按控制系统分类有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连续控制三种, 2.按伺服系统分类有开环、半闭环、闭环控制系统。 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主要依靠机械能来切除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利用其他能量形式进行加工的特种加工方法,主要是指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和光能等来进行加工的方法。在此,机械能以外的能量形式的应用是特种加工区别于传统加工的一个显著标志。 新的能量形式直接作用于材料,使得加工产生了诸多特点,例如,加

现代大型设备的现状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大型设备的现状和机械制造业的进展趋势 1、现代大型设备的现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大型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近十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它关于工业部门重要设备的治理维护、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保证安全生产、改进产品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效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众所周知,一切工业部门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机器和设备,它们运行是否完好直接阻碍企业的效益,其中一些关键性重要设备甚至起着决定企业命运的作用,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如何幸免机器发生事故,尤其是灾难性事故,一直是人们极为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无法预知事故的发生,不得不采取两种对策:一是等设备坏了再进行维修,该方法经济损失专门大,因为等设备运行到破坏为止,往往需要昂贵的维修费用,灾难性破坏需要更换设备,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定期检修设备,这种方法需有一定打算性和预防性,但其缺点是如无故障,则经济上损失专门大,而且定期检修的时刻周期也专门难确定。因此,合理的维修应是预知性的,即在设备故障出现的早期就监测臆患,提早预报,以便适时、合理地采取措施,因此故障诊断技术应运而生。 现代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特不广泛,在

航天航空、能源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机械加工等行业都有应用[2][3][10]如: (1)航空发动机与飞机的故障诊断 (2)核反应堆的故障诊断 (3)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 (4)冶金设备的故障诊断 (5)石油化工设备的故障诊断 (6)船舶发动机及其汽轮机的故障诊断 (7)车辆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8)矿山机械与矿井设备的故障诊断 (9)大型结构的无损探伤及故障诊断 从以上叙述可看出,现代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关于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作用要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早期预报,防止事故发生 (2)预知性维修,提高设备治理水平 (3)提高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改进产品质量 (4)确定复杂机器的最佳工作参数,提高效率 (5)降低噪声、泄漏等污染,爱护环境 此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对促进其相关学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什么是特种加工、特种加工的方法、种类以及发展趋势等作了描述。阐述了特种加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特种加工的必要性。 一、概述 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工程材料不断涌现和被采用,工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 加工范围上不受材料强度"硬度等限制,特种加工技术主要不依靠机械力和机械能去除材料,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完成工件的加工*故可以加工各种超强硬材料"高脆性及热敏材料以及特殊的金属和非金属 材料 以柔克刚。特种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加工 过程中工具和工件间不存在明显的强大机械切削力,所以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的制约,在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薄壁元件"弹性元件时,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加工方法日新月异,向精密加工方向发展,当前已出现了精密特种加工,许多特种加工方法同时又是精密加工方法"微细加工方法,如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等就是精密特种加工;精密电火花加工加工精密度可达微米级,表面粗糙度可达镜面。 容易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宏观切屑,工件表面不会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以获得良好的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热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区及毛刺等表面缺陷均比机械切割表面小,尺寸稳定性好,不存在加工中的机械应变或大面积的热应变。 三、特种加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特种加工技术主要应用以下几个方面. ()l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如:金刚石、硬质合金等高硬度材料;陶瓷、玻璃、石英、玛瑙等高脆性材料的加工。 (2)各种模具的制造.冲模、挤压模、粉末冶金模等。 (3)可用于表面加工、装饰、尺寸加工,超精、光整加工、镜面加工等。 (4)以激光等高能量束流实现打孔、切割、焊接、热处理、刻蚀加工。 四、特种加工技术的种类 特种加工技术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种加工技术的内容也不断丰富 一般按能量来源"作用形式和加工原理可分为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弧加工"超声加工"化学加工"快速成型等。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又称作电蚀加工或放电加工,是将工具电极和工件置于绝缘的工作液中,工件和工具分别接直流脉冲电源正极和负极,加上电压,利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现象对材料毛坯进行加工,火花放电时,在放电区域能量高度集中,瞬时温度高达 1000度左右,足以使陶瓷材料局部融化而被蚀除,加工时工具与工件不接触,作用力极小因而可用于加工型腔模(锻模"压铸模"注塑模等)和型腔零件;加工冲模"粉末冶金模"挤压模"型孔零件"小异型孔"小深孔等。 电化学加工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工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自动化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的出现,都是当下机械制造工艺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还需要对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实现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趋势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6c18276211.html,ki.37-1222/t.2018.08.053 0 导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的生产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同时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生产力的重

要标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工艺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正在进行优化和改革。 1.1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是最为常见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也是机械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加工制造、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以及自动化制造工程三个方面。例如,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实施自动化生产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力,有效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误差,在每个加工环节中都能够按照初始设定完成机械的加工和制造,大大提高了加工制造的精准性,最终形成自动化性质的生产流水线。然而,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作用下,我国现阶段所应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机械制造工艺发展产生了局限性,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1.2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被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其主要包含激光热处理、快速成型技术等。激光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将机械部件的使用年限延长,实现零部件的最大化应用价值。在对部件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机械部件的耐磨性能,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特种加工技术特点与发展应用

特种加工技术特点与发展应用 摘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特种加工成为传统加工工艺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在模具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加工方法。同时,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在我国的许多关键的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概要描述了特种加工技术的工艺特点以及该技术在各个领域上的发展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特点;发展 引言:20 世纪以来,航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保证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和强腐蚀等苛刻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在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上大量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精密零件。鉴于对有特殊要求的零件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很难完成, 难于达到经济性要求,各种异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的新型特种加工方法应运而生。目前,特种加工技术已成为航空产品制造技术群中不可缺少的分支, 在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精细表面、低刚度零件及模具加工等领域中已成为重要的工艺方法。特种加工技术采用电磁声光等无形的能量,是科技进步的最大表现,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认识特种加工的优缺,更好的利用好特种加工技术,为未来的生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种加工技术概况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 特种加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有区别于传统切削和磨削的加工方法。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材料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尖端国防及科学研究的急需,不仅新产品更新换

代日益加快,而且产品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重量比和性能价格比,并正朝着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耐腐蚀、高温高压、大功率、尺寸大小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各种新材料、新结构、形状复杂的精密机械零件大量涌现,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例如,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各种结构形状复杂、尺寸或微小或特大、精密零件的加工;薄壁、弹性元件等刚度、特殊零件的加工等。对此,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加工。对此,人们冲破传统加工方法的束缚,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加工方法,于是一种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加工的特种加工便应运而生,并不断获得发展。后来,由于新颖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就从广义上来定义特种加工,即将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或其组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特种加工可以实现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加工,如高强度、高硬度、高脆性、高韧性、工程陶瓷、磁性材料和耐高温材料等难以加工的材料以及高紧密,特殊复杂表面和外形等零件的加工等。对于精密微细的特殊零件,特种加工有很大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在模具、量具、刀具、仪器仪表、飞机、航天器和微电子原件等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种加工的特点 1.不用机械能,与加工对象的机械性能无关,有些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弧加工、电化学加工等,是利用热能、化学能、电化学能等,这些加工方法与工件的硬度强度等机械性能无关,故可加工各种硬、软、脆、热敏、耐腐蚀、高熔点、高强度、特殊性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2.非接触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因此,

机械制造业的前景论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论文 学院:机械学院 姓名:刘泽琳 班级:工业工程2班 学号:201302040309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前景 刘泽琳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2班学号201302040309)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名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机械制造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历史悠久,但长期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已经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展体系,几十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机械制造工业已成为一个规模宏大、门类齐全和工业部门,可以生产各种先进机床和刀具,能制造冶金、化工、纺织等工业的整套装备,能制造大型发电机组,能制造万吨巨轮和中型客机,能制造卫星、导弹、先进战机、航空航天设备以及先进武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可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致使国际间科技竞争的终点。本文对我过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述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Abstract: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a coun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but has been in a very backward state, it is known that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expanded,. After many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its own development system, for decad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come a large-scale, complete categories and industrial sectors, can in the production of a variety of advanced machine tools and tool, to make a set of equipment of metallurgy, chemical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to make a large generating units, million tons of wheel and medium-sized aircraft, satellite, missile, advanced fighter aircraft, aerospace equipment and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概念 微型机械加工或称微型机电系统或微型系统是只可以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甚至外围接口、通讯电路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其主要特点有:体积小(特征尺寸范围为:1μm-10mm)、重量轻、耗能低、性能稳定;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惯性小、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集约高技术成果,附加值高。微型机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缩小尺寸和体积,其目标更在于通过微型化、集成化、来搜索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开辟一个新技术领域,形成批量化产业。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是指制作为机械装置的微细加工技术。微细加工的出现和发展早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密切相关的,集成电路要求在微小面积的半导体上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元件,以形成功能复杂而完善的电路。电路微细图案中的最小线条宽度是提高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关键技术标志,微细加工对微电子工业而言就是一种加工尺度从微米到纳米量级的制造微小尺寸元器件或薄模图形的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微型加工技术主要有基于从半导体集成电路微细加工工艺中发展起来的硅平面加工和体加工工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在LIGA加工(微型铸模电镀工艺)、准LIGA加工,超微细加工、微细电火花加工(EDM)、等离子束加工、电子束加工、快速原型制造(RPM)以及键合技术等微细加工工艺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展。 微型机械系统可以完成大型机电系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微型机械与电子技术紧密结合,将使种类繁多的微型器件问世,这些微器件采用大批量集成制造,价格低廉,将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众多领域。可以预料,在本世纪内,微型机械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向适用化,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展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述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机械制造业基础设备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其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它的发展已经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必须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几个方面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基本上可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1 基础设备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p2 存在着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隐患,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制造大国,令世界瞩目。然而,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制造业的许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3 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

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综述

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综述 前言: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至今沿用的稻草增强粘土和已使用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20世纪40年代,因航空工业的需要,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从此出现了复合材料这一名称。5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了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量纤维。70年代出现了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构成各具特色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一种混合物。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代替了很多传统的材料。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①纤维复合材料。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②夹层复合材料。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通常面材强度高、薄;芯材质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刚度和厚度。分为实心夹层和蜂窝夹层两种。③细粒复合材料。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如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④混杂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分为层内混杂、层间混杂、夹芯混杂、层内/层间混杂和超混杂复合材料。 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大于4×106厘米(cm),比模量大于4×108cm。为了与第一代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相区别,将这种复合材料称为先进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不同,先进复合材料分为树脂基、金属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门高科技,它是机械 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技术,因此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传统制造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我国机械制造发展缓慢、效率低下,很难应对当前快速发展下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引入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以充分发挥其智能化、系统化的优势,以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使产品朝向多样化、精细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特点;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提供装备。我国以前经济发展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水平的加工业,以环境为代价来获取高速增长。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在未来创新和高科技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 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一、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 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

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等。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 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几年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总量还是制造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 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比例较低。 2.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 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并行工程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展望讲课教案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 和展望

《特种加工》课程论文 题目: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姓名:郭健朗 学号: 1 3 4 1 1 0 1 0 8 6 院系: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雷先明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摘要: 全面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指出了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化学机械复合加工、水喷射加工等加工方法; 探讨了各种加工方法的工作要素、加工特点及应用; 最后, 指出了特种加工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points out it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describes th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electron beam machining, ultrasonic machining, laser processing, chemical mechanical processing, water jet machining processing method; discusses the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work elements, all kinds of processing methods; finally,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ecial machining 关键词: 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 Key words: special machining; EDM;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electron beam machining; ultrasonic machining 1.引言 特种加工(又称非传统加工)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有别于传统切削与磨削加工方法的总称。特种加工方法将电、磁、声、光等物理量及化学能量或其组合直接施加在工件被加工的部位上,从而使材料被去除、累加、变形或改变性能等;特种

特种加工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其应用教学文案

特种加工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其应用 一、特种加工技术的现状发展 特种加工是各种利用物理的、化学的能量去除或添加材料以达到零件设计要求的加工方法的总称。由于这些加工方法的加工机理以溶解、熔化、气化、剥离为主,且多数为非接触加工,因此对于高硬度、高韧性材料和复杂形面、低刚度零件是无法替代的加工方法,也是对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并已成为机械制造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内容。目前,这一技术正向着自动化、柔性化、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最优化方向发展,在已有的工艺不断完善和定型的同时,新的特种加工技术不断涌现,如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等离子体熔射成形工艺技术、在线电解修整砂轮镜面磨削技术、实变场控制电化学机械加工技术、三维型腔简单电极数控电火花仿铣技术、电火花混粉大面积镜面加工技术、磁力研磨技术和电铸技术等。新的特种加工技术是在传统的特种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材料、控制和微电子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产品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正在形成面向快速制造的特种加工技术新体系。 1、特种加工技术的构成 近二三十年来,特种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其内涵已十分广泛而丰富。包括:.溶解加工、熔化加工、复合加工、综合加工、特种机械加工等多种加工形式。 2、人工智能技术为特种加工工艺规律建模奠定了基础 特种加工的微观物理过程非常复杂,往往涉及电磁场、热力学、流体力学、电化学等诸多领域,其加工机理的理论研究极其困难,通常很难用简单的解析式来表达。近年来,虽然各国学者采用各种理论对不同的特种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理论成就,但离定量的实际应用尚有一定的距离。然而采用每一种特种加工方法所获得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与加工条件参数间都有其规律。 因此,目前常采用研究传统切削加工机理的实验统计方法来了解特种加工的工艺规律,以便实际应用,但还缺乏系统性。受其限制,目前特种加工的工艺参数只能凭经验选取,还难以实现最优化和自动化,例如,电火花成形电极的沉入式加工工艺,它在占电火花成形机床总数95%以上的非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和较大尺寸的模具型腔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虽然已有学者对其cad、capp和cam原理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工艺数据的缺乏,仍未有成熟的商品化的cad/cam系统问世。通常只能采用手工的方法或部分借助于cad造型、部分生成复杂电极的三维型面数据。随着模糊数学、神经元网络及专家系统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利用这一技术来建立加工效果和加工条件之间的定量化的精度、效率、经济性等实验模型,并得到了初步的成果。因此,通过实验建模,将典型加工实例和加工经验作为知识存储起来,建立描述特种加工工艺规律的可扩展性开放系统的条件已经成熟。并为进一步开展特种加工加工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应用人工智能选择零件的工艺规程和虚拟加工奠定基础。 3、智能控制将成为特种加工领域主要的控制策略 加工过程和加工设备的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是特种加工工艺技术适应快速制造体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由于多数特种加工方法采用“以柔克刚”的非接触式加工机制,加工是伴随着物理、化学过程进行的,其加工的微观过程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仍不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而且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加工条件有时还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引起加工特性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在控制理论中属于典型的模型不确定非线性时变系统,很难用经典的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多年来人们尝试过很多种自适应控制策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加工条件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仍难以达到满意的性能。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机械加工,技术]论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

论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 前言 纵观近些年来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当今机械制造业的内涵与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世界各国俨然都将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展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因此,清楚的了解我国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对促进与提高我国机械加工技术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即从机械加工技术的特征入手,分析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内容与发展,以期为促进我国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有意的参考。 1 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特征 当今的机械加工技术其是多学科最高新技术的融合,并俨然成为一种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制造产业。如若我们对机械加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刨析,则可以看到,其基本特征如下:第一,现代机械加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其将机械、计算机、信息、材料、自动化等学科有机结合,并随着不同对象、不同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第二,现代机械加工系统具有信息密集性与多功能性,因此,其在加工生产中能够按照订单的实际需求,加工制造出成本与批量无关的机械加工产品,进而满足机械加工产品的个性化市场发展要求。 第三,现代机械加工技术呈现出智能化运转。所谓的智能化运转就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智能加工制造系统代替人为的手工操作。用智能加工制造系统去管理机械加工的整套流程,真正实现机械加工技术的自动化发展。在智能加工制造系统中,智能与集成是并列存在且相辅相成的,智能是集成的促进,而集成是智能的支撑。 第四,现代机械加工技术逐渐形成设计与工艺一体化。在传统的机械加工设计中,其机械加工设计与机械加工工艺往往是分步进行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工艺是从属于设计的。也正因如此,在机械加工中往往会出现设计与工艺相分离的情况,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机械加工设计往往就必须受制与机械加工工艺,无法满足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需求。因此,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们加大了对设计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工艺为突破口,逐渐在机械加工中将设计与工艺相结合,不断努力实现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提高机械加工技术水平。 第五,始终将精密加工技术作为机械加工技术的关键点,加强对精密、超精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大对其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机械加工技术水平。 第六,提出机械加工产品生命周期的全新理念。现代的机械加工技术不单单是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其更是一个产品生命的开始,而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制造业在机械加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形成与使用,更要考虑到产品的处理与报废。因此,现代机械加工技术要做好机械加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工作,特别是在报废处理环节上,应该能做到材料的再次循环利用,以此紧跟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 第七,逐步实现由技术支撑向人、组织、技术三结合的集成处理。而这一理念的本质,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教学提纲

特种加工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电火花加工技术在民用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不仅在模具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而且在一般机械加工企业中逐渐普及.电火花加工技术是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一门技术,用户既要掌握电火花工艺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熟悉电火花机床的功能与编程知识。目前,我国的电火花机床操作者中,大多只经过短期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只能进行简单加工的程序编制,严重影响了加工设备的高效使用。为适应现代化加工技术的要求,电火花机床操作者,要全面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从事电火花加工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企业也急需一批电火花加工方面懂工艺、会编程,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机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针对上述现状,作者对高职高专目前常见的电火花加工技术方面的教材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国内数十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根据电火花加工技术人才知识结构的市场需求,从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出发,汇集多年的教学和在企业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本书由电火花加工技术基础,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加工工艺及编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加工工艺及编程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学过“机械制造技术”和“数控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并已进行过金工实习或生产实习,对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已有初步了解。关键字:电火花加工技术 1.激光加工技术原理 1.1激光加工技术简介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微加工等的一门技术。激光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冶金、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无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1.2激光技术分类激光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传统上看,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 1)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 2)激光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打标、划线、微调等各种加工工艺。 3)激光焊接:汽车车身厚薄板、汽车零件、锂电池、心脏起搏器、密封继电器等密封器件以及各种不允许焊接污染和变形的器件。目前使用的激光器有YAG激光器,CO2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激光器。4)激光切割:汽车行业、计算机、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苏生荣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办公室712000 摘要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机械 制造 业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我国 大型企业合资改制的案例,揭示了我国 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概括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展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现状;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 业 的发展前景 一、机械制造业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例如:海尔、海信、TCL等企业的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 , 但去商场买空调时,导购会告诉你压缩机来自日本,去买冰箱时,导购还是会告诉你压缩机也是来自日本。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机械制造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将近30年。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资带来的忧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大量引进技术和 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2006年4月,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之牛耳的徐工集团与 美国凯雷投资公司的并购计划基本敲定。 美国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以3.75亿 美元收购了徐工集团下属企业— —徐州工程机械集 团有限公司——85%的股份。虽然6月份 由于三一重工的介入使得控股过程出现波 折,但这宣告我国很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 “卡特彼勒通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计划 暂告一段落。 2005 年3月,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 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低得“令人 意外”的价格收购了山东重工的40%的股 份,此后工程机械业中传出,强硬的卡特比勒 已制定了庞大的收购计划,目的是“蚕食中国 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业中稳居 “老大”多年的 徐工集团当然是它的既定目标之 一。 2007年卡特彼勒公司在徐州成立卡特 彼勒路面机械徐州工厂,主导产品:压路 机、冷铣刨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路面冷再 生设备/稳定土拌和机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 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主要集中 在汽车、电工电器、文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这几个行业约 占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0%。 外国投资者的经营策略是:“基本前提 是对华投资活动中必须保持其控制权”, 当 前跨国企业特别热衷于并购我国高成长性 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目前已经能看到的是:油 嘴油泵行业、轴承行业等。 2 .存在着许多技术黑洞中国的机械 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 之外,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曾几何时, 企业的进口机械成了宣传的噱头。广东一 家食品企业这样炫耀自己: “公司引进多台 日本、台湾自动化生产设备,工艺精湛,优异 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样 的例子俯拾皆是。国人也都在潜移默化中 接受了这一现实:只有外国进口的生产线 和生产设备是可靠的,是产品的 保证。“振兴民族”产业的口号兴起之 后, 国内逐渐打造出一些著名品牌,例如家电 里有海尔、海信、TCL 等。品牌虽然已经“国产 化” , 但说到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大都 来自国外。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 个巨大的技术“黑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 外技术依存度高。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用 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 60% 以上是引进的。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 的技术源自国 外。在冶金机械中,最近几年我国板、 带 材生产线上了三、四十条,型材线就更多 了,总投入大得惊人,但是这些设备和系统 几乎全部来自德国、日本及意大利。例如河 北一家大型钢铁(邯郸)厂,冷轧设备来自 德国西马克公司,镀锌设备来自意大利达 涅利公司。 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目前工业 发达国家新产品贡献率为52%, 我国仅为5. 9%。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知识 产权的产品较少,克隆产品较多。这样 的结果除了自主创新能力削弱之外,还容 易遭到侵权指控。即使出现了自行研制的 技术,也很容易被指责为“剽窃”。中 国不久前自行研制的“C M1 海豚”磁悬 浮列车还没有试运行,就被德国一些媒体 和企业指责为“抄袭了德国磁悬浮 技 术”。整个工业制造设备的骨干都是外国 产 品,这暴露了我国工业化的虚弱性。机械制 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椎和脊柱,中国今后 如果不把腰杆锻炼硬了, 挺直了,那么整个经 济和国防都是虚弱的。 3.机械制造业落后近30 年有人在网 上发起“中国的机械制造业 落后欧美发达国家多少年” 的讨论,很多人认为 “至少30年的差距” 。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 发动机上。发动机作为机械的 “心脏”, 怎么评价它 在机械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尤其是对于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汽车制造 业而言。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了多年,直到 现在使用上自己设计的“心脏”的却很少,这 让很多汽车业内人士都为之伤神。不过现 在已经有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关注设 计自己的发动机。奇瑞是其中之一,它研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