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机械工程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

附件2

机械工程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43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职业特点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正确理解与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

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高效加工技术及计算机控制

2.数控技术和检测智能化

3.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自动化

4.机电系统建模、检测与控制

5.机电系统虚拟工程

6.计算机图形学及仿真技术

7.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

8.机械设备的振动、噪声控制诊断与控制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学习年限为2-5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28,其中必修20学分,选修8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基础性课程

(1)学校开设的公共课

PP0809001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2学分;

PP0891016科技英语(必修):3学分;

PP0819001工程数学(必修):3学分。

(2)专业基础课

其中应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专业必修课一般不少于3门,每门2-3学分;专业选修课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学分,如有必要可从列选的专业必修课中选取。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生必修课。补修课不计学分。

2、专业实践性课程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专业实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培养方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性课程,其中可包括实践必修课程、实践选修课程。实践必修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3学分。实践选修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学分,如有必要可从从列选的实践性必修课中选取。

六中期筛选

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由学科中期筛选领导小组对硕士生进行考核,获得考核合格以上成绩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具体实施办法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目的是使研究生在工程设计、工程开发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保证有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必须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既不能搞纯粹的学术研究,也不能是实际工作的简单总结,而是密切结合实际,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多种多样,如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等。学位论文字符数一般不少于20000字。

2、开题报告:在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经导师指导拟订论文题目,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第三学期完成,并在课题组和相应的学科专业内公开进行,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审查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并开展工作。在中期筛选中未获通过的硕士生不得进入开题阶段。开题报告通过者,正式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两个月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

3、中期检查:论文研究阶段每隔1~2个月硕士生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报告论文进展情况,由导师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的难点,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便论文工作顺利进行。认真进

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本页不够可加页

培养方案审批表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8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试验测试分析、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或机械车辆、土木建筑、核能风能等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与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二、规范与要求 1.知识架构 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掌握本专业所需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A6了解现代力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力学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力学作为现代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能力。 A7掌握工程力学的知识体系。 A8掌握力学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A9掌握某些计算机的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在力学学科领域内应用的技能。 2.能力要求 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B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复习课程

教学院长签字: 教学系主任签字: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 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8+5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 4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 (2)军体类 5.5+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合计+1或+1.5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2学年冬 03110021 军训+2 第1学年短学期 031E0020 体育I 1 第1学年秋冬 031E0030 体育II 1 第1学年春夏 031E0040 体育III 1 第2学年秋冬 031E0050 体育IV 1 第2学年春夏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 (必修) 其余6学分,一般情况建议修读: 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 (4)计算机类5学分 (4)计算机类5学分 建议修读第二组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生导师信息_(精)

姓名艾兴性 别 男 出生年 月 1924.08 学历本科学位学士 专业技术职务及任导师情况教授/博士生 导师 行政职 务 所在一级学 科名称 机械工程 所在二级学 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术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兼职中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山东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济南专家协会理事

长。曾先后任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国际杂志《Key Engi neering Material》顾问编委等职。 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研究领域 高速、高效切削加工与刀具技术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大型航空整体结构加工变形机理及精密保障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大、山大、西工大合作课题,山大课题负责人 型号工程数控高速刀具研制,国防横向课题,课题负责人 基于多尺度高阶理论的纳米复合梯度功能陶瓷刀具及其可靠性研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作为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为负责人之一 航空发动机典型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性研究,企业横向课题,课题负责人多场耦合强作用下超高速加工的切削学行为,973子课题,主要成员 超高速切削刀具的跨尺度设计理论,973子课题,主要成员 高速高效刀具切削性能评价与设计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成员 近期主要的代表性论文、著作、专利 艾兴,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主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艾兴、邓建新等,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二卷第十章(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艾兴等编著,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 (一级学科代码:0801 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科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具有基础性和必不可少的作用。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的作用。 工程力学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工程师6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密切联系矿山开采、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实际,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从事岩土体力学与工程、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岩土体的渗流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目前,承担国家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生应掌握数学、力学及有关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初步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实验方法以及编写程序进行研究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独立地承担采矿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中较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任务和工程设计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岩土力学与工程 (a)“岩土力学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应用现代测试技术,解决岩土工程中的有关力学测试问题,包括测试仪器的研发、测试方法的改进,测试结果的分析技术等;(b)“岩土、结构工程数值模拟”研究方向:在现有相关数值模拟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应用,解决岩土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设计优化问题。(c)“岩土工程稳定性相似模拟理论与试验技术”研究方向:应用目前先进的岩体相似模拟系统,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土体破坏失稳规律、位移、应力演化过程等研究。 2 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 针对地震导致的自然灾害、岩体凿岩爆破开挖、地基强夯处理等工程问题,研究冲击应力波在混凝土、岩体和土体中的传播规律,指导相关工程实践。(a)岩体力学参数测试:基于应力波在岩体中的衰减规律,分析岩体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为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岩体力学参数;(b)岩石冲击动力学方向:该方向在应力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c)应用强夯理论,结合实验方法,研究土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耗散特性,指导工程实践;(d)应用实验和监测手段,结合应力波理论,研究混凝土材料或混凝土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3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 采用现代数理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工程地质力学有关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并指导工程实践,如岩体结构面分布规律及其对工程岩体稳定性影响等。建立地质灾害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Cultivating Schem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201) 一、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是一个宽口径的机械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采取“成果导向(outcome-based)”认证标准,使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逐步与国际接轨。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机械工程领域里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还应具有以下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职业道德; 7、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 8、知识面宽广,并具有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知识,客观认识机械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 四、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精度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80学分(其中平台95学分,模块76学分,课程群9学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工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八、学分、学时汇总表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述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本科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生,当时属于机械工程一系。1985年创建工程力学系。1998年学校院系调整后归属于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2013年12月26日,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自2014年开始在航空航天学院招生。本专业目前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力学重庆市重点学科。本专业有一支出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自1978年设立工程力学专业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们正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企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工科院校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适应航空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需求,加强工程力学专业向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扩展,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服务,工程力学专业增设航空航天工程方向。 二、标准学制 四年。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专门人才,注重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强调科学计算、实验与工程软件应用兼容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学习并行的培养模式,注重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基本工程训练,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的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与力学相关的各领域如机械、土木、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造船、水利、化工等的企业、设计和科研院所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 A 知识 A1、工具性知识 具有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文献检索等知识。 A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文学、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健康教育、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A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方程、大学物理等知识。 A4、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知识。 A5、专业知识

机械工程专业版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版本科培养方案(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现代设计、制造、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具有从事机械工程专业所需的机械制图、设计计算、工艺制定、实验测试以及结果分析技能; .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能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液压等专业知识进行通用机械和煤矿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自动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了解与机械工程专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究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竞争与合作;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要业务范围 毕业生主要面向有关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和车辆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学、液压传动、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学分为学分 六、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总学时为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总周数为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2011山东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附件2 电气工程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07 )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基本要求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1.电机与电器:电机电器理论与设计、电机调速与运动控制、电气设备的动态仿真 与故障诊断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经济与管理 3.高电压及绝缘技术:高压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高压电力电子技术、 高压电磁兼容环境技术、脉冲功率及等离子体技术、高压输电技术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 力传动与控制、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的应用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新技术、电工技术中的科学计算及应用、磁悬浮轴承理 论与应用、新型发电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32学分,其中必修20学分,选修12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的主要环节 1、基础性课程 (1)学校开设的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2学分; 科技英语(必修):3学分 工程数学(必修):3学分。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3门,每门2~3学分; 专业选修课4门,每门2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生必修课。补修课不计学分。 2、专业实践性课程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 (1)实践必修课2门,每门2学分; (2 )实践选修课2门,每门2学分; 六中期筛选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后,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七学位论文 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半年,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 1、论文选题与开题 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分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 (1)、论文选题 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a)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b)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c)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d)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e)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机电产品大赛报名表

山东高校机械工程教学协作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组委会 鲁机教协[2010] 6号 关于公布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参加决赛作品名额及参赛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院校、协作组成员: 按照鲁机教协[2007] 09号关于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作品名额的分配办法规定,组委会秘书处根据举办场地的情况,分配了各单位的决赛参赛名额(包括工业设计作品、五征主题作品),现予以公布(见附件1)。 请各参赛学校按照“竞赛主题”及作品等相关要求,认真推选出代表本单位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决赛的作品,同时搞好参赛准备工作: (1)新的报名表及汇总表(要电子版和打印版两种,见附件2、附件3;电子版须以学校为单位,使用本校组委会成员或竞赛负责老师的邮箱发送,秘书处不受理其它邮箱所报材料,一经发送将不能作任何改动,打印版须加

盖本校/院公章后寄报),2010年7月15日前上报至秘书处,注意报名表与汇总表中参赛者姓名、参赛者顺序等信息应完全一致,一旦上报将不能更改; (2)作品简介(电子版,要求见附件4),2010年7月15日前上报至秘书处;承诺书(打印版,要求见附件六,加盖院校公章后寄报); (3)作品制作(作品样机或实物模型,参赛时带来); (4)作品展板(要求见附件5,自制,参赛时带来,布展用); (5)“优秀组织单位”申报材料(要求见鲁机教协[2007] 07号关于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奖”等奖项评定办法),2010年7月20日前上报至秘书处; (6)协调好本单位“机电产品作品”、“工业设计作品”及“五证奖学金主题作品”的比例,组织好师生参赛队伍。 (7)提前准备好一面校旗(3号),参赛报到时交给会务组,在决赛会场悬挂。 (8)请各组织好本校创新实践教育征文,并尽快发至组委会秘书处。 参赛作品报名费:200元/件。请在报送报名资料的同时,缴纳报名费:汇款时一定注明:学校+机电竞赛+作品数量 银行汇款:(汇款后通过邮件或短信告知) 单位名称:山东大学 银行名称:中国银行济南历城支行山大南校分理处 银行帐号:4123001 邮局汇款:(汇款后通过邮件或短信告知)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疲劳与断裂; 2、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3、力学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4、计算流体力学及应用; 5、非线性系统识别。 详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在校学习年限2年。 2、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在职人员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4、硕士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实行学期注册制度,未注册者终止其下一阶段各培养环节内容的登记备案。 5、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两者并重的原则,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的培养模式,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在研究生入学后的1个月内组织完成确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 培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注意提高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修养。 2、指导教师确定后,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指导硕士生制定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的培养计划。为了保证论文工作的时间和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尽早安排研究生进入论文工作,并在第一学年安排研究生完成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选题、开题报告撰写等环节。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应贯彻启发式讲授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实验研究活动,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2015山东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复试 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试题

2015山东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复试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试题(回忆版) 总体介绍: 试卷分两份,通信原理和数字电路是分开的,共两小时,难度中等,能做完。 通信原理(我用的书是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 一,选择题(1-10) 题目没有按顺序,我按章节回忆的1,信息量的计算,比较题。2,高斯随机过程(书上52页的结论)。3,辨别AM调制波形(课本88页)。4,辨别FM调频式子。5,给R B求奈奎斯特速率(书151页)6,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书212页表)。7,辨别PPM,PAM, PDM的波形(书-263的三个图形原题) 8-10 忘啦,以后想起来再补上。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门限效应,举例 2,给个三角形,利用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求奈奎斯速率,及可能的R B(书149,151,类似例题书176,6-11,6-12)。 3,维特比解码算法的原则或原理(书上359页,360页)。 三,计算题 最佳接受和匹配滤波器(参考书325页例题10-10,10-11) 共两问题 1,求输入和匹配滤波器的波形的卷积。 2,最佳判别准则是什么 四,我的评价,总体难度一般,个别比较偏.

数字电路(我用的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 一,选择填空 都是基本的题目,仔细看看课本就行,就是个别比较偏,比如CMOS的一些基本问题。大家不要担心!二,简答题 1,求,类似例题(书502页10.13)的频率 2,化简ROM表达式,类似例题(书440页8-1,8-2)和(书381-7.5.2原理必须会) 3给个时序电路分析,类似例题(书346页6-2,6-3) 三,设计题 1,记不清啦,以后想起来在补吧! 2,设计ROM类似例题(书440页8-1,8-2)和(书381-7.5.2原理必须会)不过是反过来,给你式子让你画出阵列图。 3,时序电路设计题,类似例题(书319页例题6.4.2)不过难度比这个简单,类似于求(书346页6-2,6-3)的问题,让你自己设计。 四,总体评价:难度一般,个别比较偏,所以要全面复习!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初稿) 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30日 引言 2003年3月19日在全校各院系教学负责人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机械工程学院各系在2004年入学新生实施按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平台计划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3次召开有各系系主任、系党委书记参加的院务扩大会议,对机械大类教学平台,特别是对机械大类的平台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进行了讨论,就机械大类平台课程结构框架取得了共识,成立了由各系教学负责人组成的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规划小组。12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任课教师大会,学校领导进行了大类平台建设的工作动员,规划小组向大会介绍了教学平台建设和机械大类平台课程规划的情况。 为了能够在2004年入学新生中实施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计划,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听取有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的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制定本方案,希望能在2004年4月提交学校审批。 一、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属有关系和本科专业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的主动性机制,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组及任选课的学分最低要求。因此,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及大类培养方案,也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 实行“按系招生、按系管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尊重学生志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保证学生的入口与出口基本一致。但学生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可以有序的改选专业。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407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32 学时 总学分:2 开课学期: 5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化工原理后续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大纲执笔人:FGFG 参加人:FGFHHH 审核人:FGFD 编写时间:2012 年8 月 编写依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 )年版 一、课程介绍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综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机械设计》、《化工容器与设备》多门课程的部分内容,是一门多学科、理论与实用并重的机械类教学课程。这门课程有利于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又无须设置多门课程,比较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所以继化工工艺专业之后,像轻工、食品、制药、环保、能源等非机械类专业,也在开设类似或相同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杆件、平板、回转形壳体的基础力学理论和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具备设计、使用和管理中、低压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的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杆件弹性变形的一般规律。它不仅是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能够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化工、生物、轻工、食品及制药等工艺过程需要由设备来完成物料的粉碎、混合、储存、分离、传热、反应等操作。化工设备是化工、生物等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课程是化工、生物等专业的专业课的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它们在石油,化工中的基本应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内、外压容器的设计原则,掌握中、低压设计的一般方法,能准确为容器选配法兰、支座、人孔等零部件及标准件,了解塔设备、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具备对塔设备和换热设备进行机械设计及校核的能力。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机械基础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课程如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过程、化工工艺学的重要基础。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物理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条件(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如何从构件所受的已知外力求取未知外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第一步是通过受力分析,确定未知的约束反力力线方位;第二步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平衡规律,利用这一规律求取未知外力。 2、教学内容: (1)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2)刚体的受力分析 (3)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4)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定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知识。可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事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文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业代码 070101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修学年限 四年 一级学科 理学

5.?商务人员 1.?BI工程师 2.?教师 3.9开设学院 4.10专业大学排名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程序; 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 能力;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6.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主干学科 数学。 主干课程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相近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试点班. 从业领域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

2016级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工程能力,能够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工业过程自动化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经管和社会科学素质; 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较强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较好的综合素质; 7、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具体实现途径见下表。 培养要求实现途径 知识基本知识 自然科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 计算机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 外语大学英语、英语口语、外语类公选课、专业英语 专业知识 力学知识 工程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产品建模与分析、有限元方法、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电学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实习 机械设计知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 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机械基础实验、逆 向工程技术与应用、有限元方法、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人机工 程概论、虚拟样机技术等 机械制造知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特种加工、金工实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类课程、生产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机电控制知识 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系统 单片机应用、机电系统实践、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测试 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能力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产品建模与分析、机械CAD技术、逆向 工程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2011山东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07 ) 培养目标 应修总学分数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 具备职业要求 的知识 结构的主要环节 1、基础性课程 (1)学校开设的公共课 附件2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基本要求 是: 1. 2. 3.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 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所从事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承担 专业技术 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掌握一门外国语。 研究方向 1. 电机与电器:电机电器理论与设计、电机调速与运动控制、电气设备的动态仿真 与故障诊 断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电力系统 调度自动化、电力经济与管理 3. 高电压及绝缘技术:高压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高压电力电子技术、 高压电磁 兼容环境技术、脉冲功率及等离子体技术、高压输电技术 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 力传动与 控制、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的应用 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新技术、电工技术中的科学计算及应用、磁悬浮轴承理 论与应 用、新型发电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 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 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应修总学分:32学分,其中必修 20学分,选修12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2学分; 科技英语(必修):3学分 工程数学(必修):3学分。 (2)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3门,每门2~3学分; 专业选修课4门,每门2学分。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补修 1-2门本 学科本科生必修课。补修课不计学分。 2、专业实践性课程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充分的、高质量 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年,可 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 (1)实践必修课2门,每门2学分; (2 )实践选修课2门,每门2学分; 六中期筛选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后,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时间由各培 养单位自行确定。 七学位论文 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半年,论文字数不少于 10000字。 1、论文选题与开题 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分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 选题和开题工作。 (1)、论文选题 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 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 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 方面选取: 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a ) b ) c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考研复试方案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考研复试方案今天为大家提供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考研复试方案,希望大家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参加考研复试!祝你考研复试成功! 1.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笔试成绩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面试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加试课程均采用笔试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复试笔试科目 080200机械工程:复试笔试内容包含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2门课程,每门满分50分。 087200设计学:命题设计与CAID(上机操作),满分100分。 3.面试内容 080200机械工程:面试包括与机械工程专业相关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等,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实验技能、综合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0分),考核其外语听力及口语水平(10分)。 087200设计学:面试包括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面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0分),考核其外语听力及口语水平(10分)。 4.拟录取排名 (1)按照一级学科根据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2)不接受一志愿报考校内其他单位的考生调剂。

(3)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校外考生按照一级学科单独排名,单独录取。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4)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5)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5.复试笔试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冯维明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xx 年5月;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郑文纬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第七版 命题设计与CAID:《产品设计快速表现》,刘和山等著,国防工业出版社xx年版; 1.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笔试成绩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面试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加试课程均采用笔试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复试笔试科目 085201机械工程、085234车辆工程、085236工业工程:复试笔试内容包含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2门课程,每门满分50分。 085237工业设计工程:命题设计与CAID(上机操作),满分100分。 3.面试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