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烟区不同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昭通烟区不同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殷沛沛;董高峰;和智君;吴恒;卢伟;李忠任

【摘要】为昭通烟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C/MS法检测了昭通烟

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C3F等级烟叶的致香物质并将其分类后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酮类和酸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醛类、醇类、酚类、酯类、杂环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达显著(0.01<P<0.05)或极显

著水平(P<0.01),在致香物质总量上红花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品

种,PVH19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降

解产物总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上

的差异在各品种间达显著水平(0.01<P<0.05).结论:在昭通烟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中,红花大金元和云烟203致香物质总量较高.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01

【总页数】5页(P32-35,39)

【关键词】昭通烟区;烤烟;致香物质

【作者】殷沛沛;董高峰;和智君;吴恒;卢伟;李忠任

【作者单位】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

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

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烟草香气是指由烟草中直接散发或燃烧时产生的令人愉快的气味,是评价烟叶及其烟草制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1]。烟草香气产生的内在化学基础是烟叶中含有的致香物质,烟叶中致香物质的种类、含量和组成比例决定了烟叶的香气量、香气质和风格特征[2-4]。分析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对烤烟的品种筛选、布局以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5]。因此,烤烟致香物质的研究一直是烟草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6],目前国内烟草科技工作者主要从烤烟品种[7-8]、生态环境[9-13]、栽培措施[14]、储存和醇化时间及条件等方面[15]对影响烤烟致香物质形成的因子进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品种和生态环境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起着主导性作用[7-13]。

昭通烟区是云南省烤烟主要种植区,境内地形地貌复杂,融合有贵州和滇中主烟区的气候特点,是云南省气候立体性最突出的州市之一,其各品种、各产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从而造成昭通烟区烟叶致香物质的复杂多变[16-18]。为此,笔者以云南昭通烟区种植的8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品种烤烟的致香物质在昭通烟区的特征,以期为昭通烟区烤烟品种的筛选、布局以及昭通烟区烤烟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1.1 试验材料

选取云南省昭通市2012年生产的烤烟,品种为K326、PVH19、KRK26、红花大金元、云烟203、云烟87、云烟97、云烟99共计8个,按照试验要求同一天育苗同一天大田移栽,规范化种植、成熟采烤。按GB/T 18771.1将成熟采收的品种烟叶挂牌标记,分别装入试验烤房,采用散叶密集烘烤,3次重复。烤后烟叶按照GB/T2635-92烤烟标准统一分级定级,选取C3F烟叶进行致香物质分析。

1.2 样品的制备

将烟叶样品粉碎,过40目筛,称取50 g样品粉末放入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中,以

二氯甲烷为溶剂,蒸馏萃取2 h,所得提取物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1 mL,加入0.1 mol/L乙酸苯甲酯的无水乙醇溶液50 μL,摇匀,取样

并进行GC/MS分析。

1.3 分析方法

致香成分提取物添加内标后,采用气/质联用仪Agilent GC6890N/MS5973N对

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内标法计算。致香成分含量为内标校正峰面积相对含量,在不考虑仪器信号响应差异的情况下,即相对校正因子为1的时候,数值的单位为

μg/g。

1.4 色谱质谱条件

HP-5MS (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载气:He,流速为1 mL/min;程序升温:50℃保持1 min,以8℃/min速率升温至160℃,保持2 min,以1℃/min速率升温至260℃,保持15 min;进样量:2

μL,分流比25∶1,GC-MS 接口温度:280 ℃,电离( EI) 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35~455 aum。

1.5 数据处理

数据利用DPS7.05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小写字母表示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表示1%极显著水平。

2.1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致香物质的归类

由表1可知,所有试验样品均检测出71种致香物质,几乎所有致香物质的含量在品种间均有差异。

为了系统说明致香物质在品种间差异的特征,需对检出的致香物质进行归类后分析。烟草中不同的致香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按照致香物质化学官能团的不

同,通常可将其分为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酚类、氮杂环类、呋喃类、酰胺类、醚类及烃类。由表1可知,检出的71种致香物质包括21种酮类物质、15种醛类物质、9种醇类物质、3种酚类物质、7种酯类物质、3种酸类物质、11种杂环类物质和2种烯烃类物质。

此外,烟草中的致香物质还可以按照致香物质前体物质的不同进行分类,烟叶致香物质大多由这些香气前体物在烟叶烘烤、调制过程中降解转化而成,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烟叶香气成分,如苯甲醛可增添烟气樱桃香、杏仁香的柠檬香韵;苯乙醛具有强烈的玫瑰花香;苯甲醇有弱的花香;巨豆三烯酮具有可可香味;β-二氢大马酮可产生玫瑰花香和甜香;3-氧代-α-紫罗兰醇呈现柔和的清甜香和花香;香叶基丙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可增加烤烟香气;金合欢基丙酮可增烟香气的甜味和坚果味。按照香气前体物质的不同通常可将烟草致香物质分为美拉德反应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和检出的71种致香物质,选取相关致香物质按照香气前体物质的不同进行归类[8,19],具体如表2所示。

2.2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致香物质归类分析

由表3致香物质按化学官能团归类后分析可知,试验的8个烤烟品种酮类和酸类致香物质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酮类致香物质均值以云烟203最高,云烟99最低;酸类致香物质以云烟97最高,KRK26最低。

醛类致香物质均值以红花大金元最高,云烟99最低。红花大金元显著(P<0.05)高于云烟87和云烟99。K326、KRK26、PVH19、云烟97、云烟203品种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述5个品种与红花大金元、云烟87和云烟99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醇类致香物质均值以红花大金元最高,K326最低。红花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K326、PVH19和云烟99。K326显著(P<0.05)低于KRK26和云烟87。

KRK26、云烟87、云烟97和云烟203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酚类致香物质均值以红花大金元最高,云烟97最低。红花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K326、PVH19、云烟87、云烟97和云烟99。K326、PVH19、云烟87、

云烟97和云烟99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红花大金元显著(P<0.05)高于

云烟203和KRK26。云烟203和KRK26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酯类致香物质均值以红花大金元最高,K326最低。红花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K326,其他6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红花大金元显著(P<0.05)高于PVH19。KRK26、云烟87、云烟97、云烟99和云烟203这5个品种与红

花大金元、K326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杂环类致香物质均值以红花大金元最高,PVH19最低。红花大金元和KRK26显

著(P<0.05)高于K326、PVH19和云烟99。云烟87、云烟97和云烟203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述3个品种与红花大金元、KRK26、K326、PVH19、云烟99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烯烃类致香物质均值和致香物质总量均值以红花大金元最高,PVH19最低。红花

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PVH19,其他6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红花大金元显著(P<0.05)高于K326和KRK26。云烟87、云烟97、云烟99和云烟203这4个品种与红花大金元、PVH19、K326、KRK26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

显著水平。

由表4可知,当按照致香物质前提物的不同选取相关致香物质进行多重比较时,

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总量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中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以云烟203最高,云烟99最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均以KRK26最高,K326最低。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以红花大

金元最高,K326最低;红花大金元、KRK26和云烟203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上述3个品种均显著(P<0.05)高于K326。PVH19、云烟87、云烟97和

云烟99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且上述4个品种与红花大金元、KRK26、云烟203和K326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对昭通烟区试栽的红花大金元、K326、KRK26、PVH19、云烟87、云烟97、云烟99和云烟203共计8个烤烟品种C3F等级烟叶的致香物质进行GC/MS分析,在检出的71种致香物质中,几乎所有致香物质的含量在品种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烤烟基因型的不同造成了烟叶香气物质的遗传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烤烟品种的香气特征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20]。其中新植二烯含量的不同是烤烟品种致香物质总量差异的主要原因[7]。

按照化学官能团,可将检出的致香物质归为酮类物质21种、醛类物质15种、醇

类物质9种、酚类物质3种、酯类物质7种、酸类物质3种、杂环类物质11种

和烯烃类物质2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个烤烟品种间酮类和酸类致香物质含

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红花大金元在醛类、醇类、酚类、酯类、杂环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均值上均高于其他品种。致香物质总量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红花大金元、云烟203、云烟97、云烟87、云烟99、KRK26、K326和PVH19。

按照香气前体物质的不同,对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及美拉德反应产物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在部分烤烟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外,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及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云烟203、KRK26、红花大金元、PVH19、云烟97、云烟87、

K326和云烟99。

烤烟中致香物质种类很多,含量也各有差异,对烟叶香气的贡献和影响各不相同,烟叶致香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各组分间的平衡协调性等综合影响了烟叶的香气特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红花大金元和云烟203在致香物质的总量上较高,单就致

香物质含量上,昭通烟区比较适合种植上述两个品种,但烤烟品种在该地区的种植

还需充分考虑烟叶的其他评价指标,如烟叶物理指标、感官质量及烟气常规化学指标等。

*通讯作者:李忠任(1978-),男,工程师,从事卷烟原料和产品研究。E-mail:

*********************

【相关文献】

[1] 唐明,朱会艳,陈永明,等.不同产区烤烟叶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比较分析[J].广东农业科

学,2012,21:44-46.

[2] Weeks W W.Chemistry of tobacco constituents influencing flavor and

aroma[J].Rec.Adv.Tob.Sci.,1985,11:175-200.

[3] 肖协忠,王放,贺英,等.烤烟致香成分与香气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6):1-6.

[4] 瞿娇娇,邹晓,张晓敏,等.枯草芽孢杆菌对烟叶主要致香物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

学,2014,42(6):150-153.

[5] 董高峰,张强,孙力,等.云南不同产区烤烟致香物质含量分析[J].南方农业学

报,2012,43(12):2045-2050.

[6] Lijun Wu,Qianqian Li,Chunzi Li,et al.Determination of Aroma Components in Chinese Southwest Tobacco by Directly Suspended Droplet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C-MS[J].J.Chromatogr.Sci.,2014,52(10):1317-1325.

[7] 谢已书,武圣江,向章敏,等.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性分析[J].广东农业科

学,2014(7):23-26.

[8] 周桂园,陈剑明,孔兰芬,等.云南主产烟区不同烟叶原料致香成分含量分析[J].西南农业学

报,2014,27(3):1058-1061.

[9] 程恒,罗华元,杜文杰,等.云南不同生态因子对烤烟品种K326致香成分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

学,2013,34(3):70-73.

[10] 刘培玉,王新发,汪健,等.不同生态地区烤烟主要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J].浙江农业学

报,2010,22(2):239-243.

[11] 常寿荣,罗华元,王玉,等.云南烤烟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烟草科

学,2009,30(3):37-40.

[12] 任竹,张刚领,张方现,等.贵州不同生态烟区烤烟质量状况分析[J].贵州农业科

学,2009,37(10):51-54.

[13] 王超,程昌新,杨应明,等.云南烟区烟叶致香物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3):33-37.

[14] 王可,刘静静,刘强,等.调亏灌溉对成熟期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

报,27(19):105-109.

[15] 黄世杰,郭艳,周晓,等.贮存时间对卷烟烟气致香成分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3):373-375.

[16] 黄韡,杨晓鹏,杨军章,等.云南昭通烤烟大田期气候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

报,2010,26(21):312-317.

[17] 黄韡,查宏波,何湘华,等.昭通基本烟田气候适宜性评价分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4):115-120.

[18] 黄韡,杨晓鹏,杨军章,等.云南昭通烤烟大田期气候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

报,2010,26(21):312-317.

[19] 卢贤仁,陈芝波,向章敏,等.密集烘烤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2):66-69.

[20] 张双双,闰铁军,刘国顺,等.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研究[J].江苏农业科

学,2012,40(4):286-289.

昭通烟区不同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昭通烟区不同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殷沛沛;董高峰;和智君;吴恒;卢伟;李忠任 【摘要】为昭通烟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C/MS法检测了昭通烟 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C3F等级烟叶的致香物质并将其分类后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酮类和酸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醛类、醇类、酚类、酯类、杂环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达显著(0.01<P<0.05)或极显 著水平(P<0.01),在致香物质总量上红花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品 种,PVH19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降 解产物总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上 的差异在各品种间达显著水平(0.01<P<0.05).结论:在昭通烟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中,红花大金元和云烟203致香物质总量较高.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01 【总页数】5页(P32-35,39) 【关键词】昭通烟区;烤烟;致香物质 【作者】殷沛沛;董高峰;和智君;吴恒;卢伟;李忠任 【作者单位】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 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 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烟草香气是指由烟草中直接散发或燃烧时产生的令人愉快的气味,是评价烟叶及其烟草制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1]。烟草香气产生的内在化学基础是烟叶中含有的致香物质,烟叶中致香物质的种类、含量和组成比例决定了烟叶的香气量、香气质和风格特征[2-4]。分析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对烤烟的品种筛选、布局以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5]。因此,烤烟致香物质的研究一直是烟草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6],目前国内烟草科技工作者主要从烤烟品种[7-8]、生态环境[9-13]、栽培措施[14]、储存和醇化时间及条件等方面[15]对影响烤烟致香物质形成的因子进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品种和生态环境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起着主导性作用[7-13]。 昭通烟区是云南省烤烟主要种植区,境内地形地貌复杂,融合有贵州和滇中主烟区的气候特点,是云南省气候立体性最突出的州市之一,其各品种、各产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从而造成昭通烟区烟叶致香物质的复杂多变[16-18]。为此,笔者以云南昭通烟区种植的8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品种烤烟的致香物质在昭通烟区的特征,以期为昭通烟区烤烟品种的筛选、布局以及昭通烟区烤烟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1.1 试验材料 选取云南省昭通市2012年生产的烤烟,品种为K326、PVH19、KRK26、红花大金元、云烟203、云烟87、云烟97、云烟99共计8个,按照试验要求同一天育苗同一天大田移栽,规范化种植、成熟采烤。按GB/T 18771.1将成熟采收的品种烟叶挂牌标记,分别装入试验烤房,采用散叶密集烘烤,3次重复。烤后烟叶按照GB/T2635-92烤烟标准统一分级定级,选取C3F烟叶进行致香物质分析。

清香型产区烤烟化学成分差异性分析

清香型产区烤烟化学成分差异性分析作者:董洪旭袁帅徐磊刘伟宋纪真 来源:《河南科技》2020年第11期

摘要:为探索用于表征不同产区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的化学成分指标,本研究采集制备了烟叶样品90份,比较了不同清香型产区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了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清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较高的总植物碱、总氮含量以及较低的糖碱比可表征云南曲靖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较高的糖碱比以及较低的总植物碱含量可表征四川凉山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较低的总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可表征福建三明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 关键词:烤烟;清香型;化学成分;感官质量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roma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fresh flavor type tobacco-planting areas, 90 samples of tobacco leaves were collected, the differenc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ensory quality wa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obacco leaves from different areas. The higher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total nitrogen and the lower ratio of sugar to nicotine can characteriz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Qujing tobacco leaves, the higher ratio of sugar to nicotine and the lower content of nicotine can characteriz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Liangshan tobacco leaves, and the lower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and free amino acids can characterize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Fujian Sanming tobacco leaves.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fresh flavor type;chemical composition;sensory quality 化學成分是决定烟叶内在品质的物质基础,通过化学成分评价烟叶品质已成为卷烟工业企业原料质量控制和质量目标设定[1-2]的重要内容。烟叶的风格特征可划分为清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众多学者对化学成分与烟叶风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7],但同香型不同产地烟叶风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也存在差异。当前,通过化学成分区别同一香型不同产地烟叶风格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清香型典型产区(云南曲靖、福建三明、四川凉山)为例,分析了不同产区清香型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合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相关性分析,探索了用于表征不同产区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的化学成分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产区质量梯度烟叶样品采集与制备 采集云南曲靖、四川凉山、福建三明3个典型清香型产区的中、上部调制后未分级烟叶,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由烟叶分级专家针对烟叶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色度指标,制备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样品90个,具体样品信息如表1所示。 1.2 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按照《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61—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162—2011)、《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连续流动法》(YC/T 217—2007)规定方法测定烟叶总植物碱、总氮、还原糖、氯、钾含量;按照《烟草及烟草制品试样的制备和水分测定烘箱法》(YC/T 31—1996)规定方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等21种氨

复烤温度对西南清香型烟叶质量的影响

复烤温度对西南清香型烟叶质量的影响 战磊;肖明礼;尹智华;古群辉;李利红;何岸 【摘要】The effects of redrying temperature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roma components and sensory quality of middle and upper leaves of tobacco C2F, C3F, B1F and B2F in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sugar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 in middle leaves and in B2F and ratios of sugar to alkali in C2F and C3F increased when redry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 while total alkaloid,total nitrogen and ratios of nitrogen to alkaloid were less influenced. When redrying temperature was in the range of 80 ℃ to 85 ℃, key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cluding plastid pigment degradation products, maillard products and cembranoid diterpenes were high, at the same time, sensory qualities of the fresh flavor style tobacco including aroma quality and quantity, irritancy, offensive odor, after taste and aroma note were better. Therefore, redrying temperatures for middle and upper leaves in the range of 80 ℃ to 85 ℃ was more appropriate.%研究了复烤温度(80、85、90 )℃对云南和四川烟区中、上部清香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烤温度升高,中部烟和B2F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中部烟的糖碱比升高,复烤温度对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和氮碱比的影响较小;复烤温度在80~85 ℃时,烟叶致香成分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较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余味及香韵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中上部烟叶的复烤温度控制在80~85 ℃为宜.

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统计学分析

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 统计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香烟消费者对品质的不断提高,成品烟品质的稳定性已经成为香烟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挥发性香气物质是影响香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烤烟还原糖含量也是众所周知的影响挥发性香气物质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通过对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关系的统计学分析,探究烤烟还原糖含量对香烟品质的影响,为香烟企业稳定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烟叶还原糖含量是衡量烟叶烟碱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香味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会对挥发性香气物质及烟叶生物活性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烟叶质量检测指标,以及烟叶特性指标,将烤烟还原糖含量分为三类,分别为低糖、中糖、高糖,分别对应于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0%以下、10%-15%之间、15%以上。基于上述分类,本研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 感官质量的关系。 根据中国香烟标准(GB/T 3721-2016),本文采用烟用碱、挥发性芳香性物质、烟碱含量、气态流速、气味香气等指标,统计分析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并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烤烟还原糖含量与烟用碱、挥发性芳香性物质、烟碱含量等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烤烟还原糖含量与烟用碱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5,上述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本文采用烟草芳醇醚、乙醛、丙醇、丁酮等挥发性指标,统计分析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烤烟还原糖含量较低时,其烟草芳醇醚含量较低,乙醛、丙醇、丁酮含量较高;当烤烟还原糖含量较高时,其烟草芳醇醚含量较高,乙醛、丙醇、丁酮含量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挥发性指标的含量,也是影响香味的重要因素。 此外,本文还采用感官质量分析方法,即由彩色丝片感官质量法和气味分析质量法,统计检测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增加,其彩色丝片感官质量和气味分析质量得分均有所提高。这说明烤烟还原糖含量高于一定水平可以提高香烟的感官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烤烟还原糖含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烤烟还原糖含量高于一定水平可以提高香烟的感官质量。因此,香烟企业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应注重烤烟还原糖含量,以保证香烟品质稳定。

烟草香味物质分析研究进展

烟草香味物质分析研究进展 烟草行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和争议的领域。随着人们对烟草产品的需求和认知不断提高,对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研究也日益受到。本文将阐述近年来烟草香味物质分析研究的主要进展,涉及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近年来,随着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可以用于鉴定烟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烟草中的非挥发性物质。电子鼻、电子舌等感官分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烟草香味物质的评估。 烟草香味物质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酚类、酯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烃类和微量元素等。这些物质在烟草中含量较低,但对烟草的香味、口感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烟草香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因烟草品种、生长环境、加工方式等因素而异。因此,对烟草香味物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有助于理解烟草的品质和特性。 除了上述分析方法的应用外,近年来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可以用于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例如,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

(RAMAN)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烟草中的有机物质;核磁共振(NMR)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烟草中的有机分子结构;X射线衍射(XRD)技术可 以用于分析烟草中的无机物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更多手段。 总结起来,近年来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分析方法和新技术,深入探讨了烟草香味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烟草的品质和特性,也为烟草育种、加工和产品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烟草香味物质的种类繁多且含量较低,现有的分析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揭示烟草香味物质的全部信息。对烟草香味物质的形成机制和相互作用规律仍需进一步研究。面对日益严格的吸烟限制和监管政策,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烟草的有害成分,提高其安全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相信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研究将取得更大进展。研究者们可能会将更多新型的分析技术应用于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例如基于和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方法、多维光谱技术联用等。对烟草香味物质形成机制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也将更

红花大金元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感官质量预测分析

红花大金元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感官质量预测分析 张梦楚;王龙;朱波;王迅;闫凯龙;吕鹏辉;李佳;于建军 【摘要】以42个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等分析了感官质量指标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感官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成团性的预测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范围在0.998 4~0.999 8,留一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范围在0.823~0.937.其中预测模型y1(香气质)=-2.501 4x1+0.9377x8-0.069 3 x120.681 5x14-0.154 7x15+2.802 4x16-0.152 4x19+1.860 1x23+2.554 7x27+1.339 0 x29+17.316 3,R2为0.999 8,q2为0.937,这为利用中性致香成分针对红花大金元预测感官质量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②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醇和苯乙醛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中2-乙酰基吡咯和5-甲基糠醛含量与香气量和杂气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法尼基丙酮和6-甲基-5庚烯-2酮含量与回甜感得分之间、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含量与成团性得分之间、其他类芳樟醇含量与香气质和杂气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醛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2-乙酰呋喃含量与杂气、香气量、回甜感、干燥感、成团性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β-紫罗兰酮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新植二烯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53)022 【总页数】5页(P5438-5441,5445)

四川雪茄烟叶理化指标和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析

四川雪茄烟叶理化指标和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析 李浩;韩利红;杨兴有;李爱军;靳冬梅;代羽;史宏志;周开绪 【摘要】为了明确四川雪茄烟叶的品质特点,分析了四川省达州万源、德阳什邡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并与印尼雪茄烟叶进 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烟叶理化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有差异.茄芯品种GW-3的单叶重较高,含梗率较大,拉力较高,化学成分含量与其它两个茄衣品 种差异不大.品种GH-1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较高,品种GW-3的新植二烯、茄酮、苯丙氨酸转化产物含量较高,品种GH-1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略高于GH-2.各品种 上部叶的大部分质致香物质及其总量高于中部叶.与印尼雪茄烟叶相比,四川烟叶偏厚,总植物碱含量偏高,氯含量低,氮碱比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万源雪茄烟 叶的茄酮含量、非酶棕化反应产物总含量、苯丙氨酸转化产物含量较高,质体色素 降解产物总量也高于什邡烟叶. 【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6(000)010 【总页数】5页(P48-52) 【关键词】雪茄烟叶;品种;理化指标;致香成分 【作者】李浩;韩利红;杨兴有;李爱军;靳冬梅;代羽;史宏志;周开绪 【作者单位】四川省烟草公司达州市公司,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烟草公司达州 市公司,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烟草公司达州市公司,四川达州635000;四川中烟 工业公司长城雪茄烟厂,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烟草公司达州市公司,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烟草公司达州市公司,四川达州635000;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

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四川省烟草公司达州市公司,四川达州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雪茄烟叶是卷制雪茄烟的基础原料,国内雪茄用高档茄衣烟叶基本全部进口,严重依赖国外原料 [1,2],中国烟草行业高度重视“中式雪茄”的发展[3、4]。烟草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受品种、生态和栽培调制措施的综合影响,国内多个产区开展了雪茄烟叶的种植研究[4-11]。四川省有发展雪茄烟叶的优势[3],其中,德阳什邡、达州万源是主要的优质雪茄烟产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雪茄烟由于特征特性、理化指标、致香物质含量和工业可用性存在较大差异。关于四川烤烟质量特色和致香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四川雪茄烟叶质量研究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分析了达州万源、德阳什邡不同品种雪茄烟晾制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并与印尼进口优质雪茄烟叶进行了比较,以期掌握四川2个主 要雪茄烟产区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质量特点,为雪茄烟叶生产选择适宜品种和“中式雪茄”卷制工业企业选择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2年在万源市、什邡市开展,试验田地力中等偏上。供试品种有茄衣品种GH-1(长城1号)、GH-2(长城2号)和茄芯品种GW-3(万毛3号)。每个品种按照本地生产技术方案推荐施肥量和方法分别进行施肥,GH-1、GH-2施纯氮 8kg/667m2,GW-3施纯氮14kg/667m2,肥料种类包括农家肥、饼肥、烟草专用复混肥等。 1.2 样品采集 达州万源雪茄烟品种GW-3、GH-1、GH-2分上部叶、中部叶取样,什邡雪茄烟 品种GH-1、GH-2 取中部叶样品,印尼雪茄烟叶由四川中烟工业公司长城雪茄烟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总体实施方案 一、项目意义 我国是世界烟叶生产第一大国,每年种植烟草140多万公顷,烟叶年产量达170多万吨。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主要的税收来源。实现烟草区域化生产是稳定我国烟叶种植规模,提高总体烟叶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烟草区域化布局研究和烟区区划研究,有目的、有依据、有步骤地调整我国烟草种植布局,便成为实现我国烟草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历史上已经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的烟草区划,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部门根据地域分布将我国分为六大烟区。第二次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期,根据烟草的生态适宜性对全国烟草进行了适宜类型区划,将全国所有地区分类成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四个类型,同时也进行了烟草种植区域划分,将全国划分成七个一级区,27个二级区。这些工作,给我国的烟草种植工作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不合理的布局得到了很大改变,区域化生产得到了明显增强,植烟县基本上分布在最适宜区、适宜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烟草区划明显地已经落后于时代了。首先,农业区划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种植区划的周期越来越短,目前一般农作物的区划周期大约为10~15年,由此推断在当今时代重新进行一次全国烟草区划是必然趋势;其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烟草区划中适宜性评价只是运用了指标法,类型之间的过渡过于跳跃,容易产生片面化的错误,也很容易将适宜地区划成不适宜地区;第三,随

卷烟工业对烟叶需求的变化,应逐步将烟叶品质指标纳入烟草种植区划指标体系中,烟草种植区划的指标体系也有必要进行补充完善;第四,没有提供高效的检索方法,成果没有得到广泛普及,许多地方主管领导的种植布局决策往往是根据种烟历史、烟农积极性等社会因素决定,而非科学地依据烟草的生态适宜性做出决策。 综上所述,进行烟草区域化布局研究与烟草种植区划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生产问题。本项目拟通过对我国烟叶主产区生态环境、烟叶品质、工业可用性以及烟叶生产相关因素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普查和典型样品的分析评价,确定表征烤烟品质的主要指标,明确主烟区和具有典型风格地区烟叶的主要品质特征;同时,从各生态环境因素对烟草产质量关系入手,辅以社会经济状况对烟草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筛选能够正确表征优质烤烟生产的生态环境指标,建立烟草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定量评价模型;在综合分析气候适宜性分区、土壤适宜性分区、地形适宜性分区和烟叶类型及品质分区的基础上,形成烟草种植综合区划;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采用组件式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建立融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模型技术及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中国烟草生态适宜性及种植区划信息系统”,为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指导烟草布局调整,稳定烟草种植规模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关键 2.1 主要研究内容 1.我国烟草品质指标确定及品质分析与评价 通过收集、整理烟叶品质历史数据并对近年来主产区烟叶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表征烤烟品质的主要指标,明确我国各烟区烟叶品质状况、主烟区

不同产区香料烟香味物质组成特点及质量差异研究

不同产区香料烟香味物质组成特点及质 量差异研究 摘要:研究了我国不同产区香料烟香味物质组成特点及感官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不同部位 香料烟香味物质各组分所占比例差异较大,香味物质总量以云南最高,上部叶含量最高。不同产区香料烟高 级脂肪酸含量接近,但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差异较大,感官质量以浙江、云南较好。 关键词:香味物质;产区;部位;有机酸; 烟叶的香气和香味是衡量烟叶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构成烟叶香味的成 分很多,这些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受烟草类型、生态因素、品种、栽培调制措施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烟草类型间香气存在明显差异,以及同一类型不同生 态区之间烟叶香气和香味的丰富多样性[1~3]。目前,国内关于不同产区烤烟烟叶 香味物质研究报道较多[4~7],而有关香料烟香味物质研究报道较少。张燕等[8]采 取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研究了国内外香料烟中性和酸性香味物质的差异,发现不同产地香料烟内含有的致香物质成分大体上一致,但在含量上却有明显的 差异。张永红等[9]研究表明,云南保山香料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湖北十堰 的次之,新疆的稍差。赖百当类化合物为香料烟所独有,是产生香料烟特征香气 的关键成分之一[10],但张燕和张永红的研究没有检测出香料烟的特征香气物质类 赖百当类化合物。本研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不同产区香料烟香味物质的 组成特点、含量以及质量的差异,旨在为产区进一步提高香料烟品质以及卷烟工 业进行烟叶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取样 按照GB5991.1-2000 香料烟分级技术要求选取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巴斯马、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察布查尔县巴斯马、浙江省新昌县沙姆逊和湖北省郧西县杰 尼克香料烟的A1(上一)、A2(中一)、A3(下一)级烟叶进行分析。样品粉碎 后过40目,用于香味成分测定。

云南省新烟区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致香成分比较分析

云南省新烟区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致香成分比较分析 逄涛;邓建华;孔光辉;卢秀萍 【摘要】对云南省新烟区(文山、保山、临沧、普洱)与津巴布韦(马龙德拉、宾杜拉、奇诺伊)烟区生产的KRK26烟叶的致香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烟区 上部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津巴布韦烟叶挥发性酮类、挥发性醛类、杂环类含量高于新烟区烟叶.新烟区中部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津巴 布韦烟叶挥发性酮类、挥发性醛类、挥发性醇类、杂环类含量明显高于新烟区烟叶.新烟区下部烟叶多元酸及高级脂肪酸、新植二烯含量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津巴布韦 烟叶挥发性酮类、挥发性醇类含量高于新烟区烟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 普洱烟叶与马龙德拉、奇诺伊烟叶更加相似,中部烟叶临沧烟叶与马龙德拉烟叶更 加相似,下部烟叶新烟区烟叶与马龙德拉烟叶更加相似.%Comparison of flavor related compounds between Yunnan new tabacco growing areas ( Wenshan , Baoshan , Lincang , Pu ' er) and Zimbabwe( Marondera, Chinoy, Bindura) flue-cured tobacco KRK26 was carried out in our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ophytadiene content of Yunnan new tobacco growing areas upper leaf ia higher than that of Zimbabwe leaf, while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ketones . volatije aldehydea 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lower than Zimbabwe leaf. The neophyladiene content of Yunnan new tobacco growing areas cutter leaf is higher than Zimbabwe leaf and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ketones, volatile aldehydes, volatile alcohola 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ue lower than Zimbabwe. The content of polyatomic acids, higher fatty acids and neophytadiene are higher in Yunnan new tohacco growing areas lower leaf than Zimbabwe

不同品种初烤烟叶短期醇化过程中质体色素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不同品种初烤烟叶短期醇化过程中质体色素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张清明;张瀛;林建麒;蔡富龙;靖军领 【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烤烟烟叶的醇化过程,对翠碧一号、K326、云烟87三个烤烟品种初烤烟叶(C3F)进行了醇化试验。结果发现:随着醇化的进行,所有品种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绿素相似,但变化幅度较平缓。醇化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品种间存在差异,翠碧一号总氮、烟碱含量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总糖含量增加;而K326和云烟87的总氮和烟碱含量呈现小幅增加,总糖含量下降。所有品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均随醇化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增幅有所不同,翠碧一号增幅最高,云烟87次之,K326增幅最少。烟叶pH值在醇化过程中均逐渐降低。翠碧一号烟叶醇化速度明显快于 K326和云烟87。%To further optimize the alcoholization process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an alcoholization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C3F of three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CB-1, K326 and Yunyan 87).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of all varieties decreased before reaching a stable level as the alcoholization went. The similar change was observed for carotenoid content but change more slowly. Changes in main chemical component of three varieties varied. The total nitrogen and nicotine content in CB-1 showed a sharp fall, while the total sugar content increased;however, the total nitrogen and nicotine content in K326 and Yunyan 87 increased slightly, while the total sugar content decreased. The reducing sugar content in all varieties increased as alcoholization processed, but CB-1 increased the most, followed by Yunyan 87 and then K326. The pH value of tobacco leaves gradually decreased in

大理特色烟叶与不同生态烟区烤烟香型风格的差异研究

大理特色烟叶与不同生态烟区烤烟香型风格的差异研究 作者:王洪云等 来源:《中国烟草科学》2015年第03期 摘要:以云南大理生态特色烤烟为重点,采用李章海等提出的烟叶香型指数辅之感官评吸验证方法,研究了生态条件迥异的4个烤烟产区烟叶香型风格及相关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取样范围内,云南大理烟叶属典型清香型,福建南平烟叶为福建清香型,山东潍坊烟叶属中间香型,河南平顶山烟叶属浓香型。不同产地烟叶香型指数的高低,可能主要受烟叶中茄酮、大马酮、异戊酸、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含量差异的影响。不同产区的生态条件差异是烟叶香型风格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年际间的气象条件变化是影响烟叶香型风格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对烟叶香型风格特色差异也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特色烟叶;生态产区;香型风格;香型指数 中图分类号:TS41+1文章编号:1007-5119(2015)03-0008-05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5.03.002 Abstract:The scent styles of tobacco grown in 4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were studied by tobacco leaf aroma index proposed by Li Zhanghai et al, supplemented bysensory verific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range of sampling of this study, tobacco grown in Yunnan Dali belongs to the typical fresh aroma type, in Fujian Nanping belongs toFujian type of fresh aroma, in Shandong Weifang belongs to the neutral aroma type,and in Henan Pingdingshan Luzhou belongs to the typicalrich aroma type. The aroma indexe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Solanone, damascenone, isovaleric acid and dihydrokiwifruitlactone. Diffe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are decisive factors, annual change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bacco leaf aroma styles, with tobacco varieties also having certain effects on aroma styles. Keywords: tobacco with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areas; aroma type; aroma index 众所周知,发展绿色生态烟叶,贵在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生态循环”的原则,充分体现当地自然农业资源,形成特色优势。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栽培保障特色[1-2],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打造绿色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品牌的基础[3]。就烟叶香型风格特色而言,我国烤烟香型通常分为清香型、中间型和浓香型三大典型类型[4],进一步细分,其中则含:清偏中、中偏清、中偏浓、浓偏中,以及清透浓、浓透清等偏型。但烟叶香型风格类型的确定,迄今仍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感官评吸,既存在人为因素差异影响,又费工费时,效率较低。香气物质是反映烟叶质量的重要内在品质因素,烟叶的香型风格是由多种香气成分的组

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烟叶化学成分和致香成分差异分析

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烟叶化学成分和致香成分差异分析逄涛;宋春满;张谊寒;方敦煌;邓建华;卢秀萍;邓云龙 【摘要】采用夹角余弦、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烟叶中26种主要化学成分和78种致香成分从整体上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相似性较高,致香成分的相似性稍差;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品种'KRK23'和'云烟96'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较接近;引起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总糖、还原糖、非还原糖、蛋白质、苹果酸、茄酮、新植二烯、、西柏三烯二醇a、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45)001 【总页数】11页(P62-71,76) 【关键词】烤烟;品种;云南;津巴布韦 【作者】逄涛;宋春满;张谊寒;方敦煌;邓建华;卢秀萍;邓云龙 【作者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41+1

烟草及其制品的品质与烟草品种密切相关[1-3].津巴布韦烤烟品种以其独有的品质,在国内高档卷烟配方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局组织的部分替代进口烟 叶开发工作为解决国内烟叶进口需求矛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烟草的品质是由其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的[4-6],烟草化学成分的分析工 作一直是烟草科研工作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7-10],而且对不同烟叶的差异分析也有研究报道[11-14],但是,从整体上考虑化学成份间的相似性对不同品种烟叶的影响的研究则尚未见报道.云南烤烟品种的烟叶品质 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如何利用云南优越的生态环境种植出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较 为相似的烟叶是烟草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集了2007年试验的8 个云南烤烟品种,从主要化学成分和致香成分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烟叶进行了差异 性分析,以期为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开发工作和中式卷烟原料的特色研究工作提供理 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云南省烤烟品种样品8个,取自2007年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实验品种‘KRK26’、‘KRK28’、‘KRK22’、‘KRK23’、‘T27’、‘云烟96’、‘云烟97’和‘K326’.每个品种分别取上部(B2F)、中部(C3F)、下部(X2F)初烤烟样品各1个. 津巴布韦烤烟品种样品 3 个,分别为‘T26’、‘T29’和‘KR26’,取自同年度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初烤烟烟叶,相当于国内烤烟B2F、C3F、X2F的样品. 1.2 样品分析 收集到的样品分别进行常规成分、有机酸、多酚和致香物质的分析检测.其中,常规 成分分析用自动化学分析仪进行;有机酸分析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多酚分析用液相色 谱法进行;致香物质分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

初烤烟叶自然醇化过程中内在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初烤烟叶自然醇化过程中内在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刘红光;胡玲;颜克亮;龙明海;单晓云;资文华 【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烤烟烟叶的醇化过程,对昆明地区种植的红大、云烟87、K3263个烤烟品种初烤烟叶B3F、C3F、C4F进行了醇化试验。结果发现:不同 指标在醇化过程中变化程度有所不同,初烤烟叶醇化过程中还原糖变化趋势较为平缓,而醇化使烟叶内多酚和致香成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3个品种不同等级初烤烟叶在醇化过程中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烟叶烟碱、总氮、叶黄素、β-胡萝卜素、多酚总量和新植二烯呈下降趋势,总糖、还原糖和其余致香总量(醇、醛、脂、酸类)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alcoholization process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 we carried out an alcoholization experiment for the B3F, C3F and C4F leaves of three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 Hongda, Yunyan 87 and K326) which were planted in Kunming .It was found that various indicators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had different changes in the alcoholization process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 showed a smooth changing trend , while the contents of polyphenols and aroma components changed sharply .In the process of natural alcoholization , the conten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various grades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of three varieties had the same changing trend , but their changing ranges were different;the contents of nicotine , total ni-trogen, lutein,β-carotene, total polyphenols and neophytadiene revealed a decline trend , while the contents of total sugar ,reduc -ing sugar and total aroma components ( except for

云南文山烟区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

云南文山烟区烤烟品种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 夏时波;周冀衡;李鹏飞;殷红慧;周炼川 【摘要】The aroma components from leaf samples,including K326,Yunyan 87 and KRK26 cultivars in Yunnan tobacco-growing areas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aroma components from 3 cultiva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re wer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3 cultivars.In Yunyan87 the contents of indo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KRK26 and K326,aldehydes,ketones,alcohols,dihydroactinidiolide,geranyl acetone and 5,6-epoxy-β-ionone,linoleic were higher.The content of polyphenols in K32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KRK26 and Yun-yan87.In KRK26 the contents of megastigmatrienone and citri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K326 and Yunyan 87,the contents of Oxalic acid was higher,the contents of malon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Yunyan87 and K326.%为了解不同烤烟品种香气物质含量的差异,对云南文山烟区3个主栽品种KRK26、K326和云烟87的多酚、有机酸、挥发性香气物质等致香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文山3个烤烟主栽品种的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云烟87烟叶的杂环类化合物含量突出,显著高于K326和KRK26,醛类物质含量最高,酮类和醇类物质以及质体香味成分的二氢猕猴桃内酯、香叶基丙酮和5,6-环氧-β-紫罗兰酮、亚油酸含量最高;K326烟叶的多酚含量最高,显著高于KRK26和云烟87;KRK26的质体香味中的巨豆三烯酮和柠檬酸含量突出,显著高于K326和云烟87,草酸含量最高,丙二酸含量则显著低于K326和云烟8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