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

完整word版,一例冠心病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冠心病病人的个案护理 【引言】: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最基本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堵塞。 【疾病分类】: 一、隐匿型 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 二、心绞痛型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三、心肌梗死型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四、心力衰竭型 (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五、猝死型 分类标准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 【好发群体】: 一、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二、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和伴有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冠心病护理常规

冠心病护理常规 【定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主要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冠心病围手术期护理的知识。 2.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出血、肺部并发症、肾衰竭等。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提供相关知识:对病人进行有关冠心病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告知进食清淡、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蛋白质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伴心力衰竭控制饮食中钠盐的摄入量。 2.加强观察:密切观察胸痛症状,判断其性质,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以及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3.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精神紧张影响睡眠者,给予适量镇静剂。便秘时给予开塞露。 4.加强用药护理: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 5.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着凉。有呼吸道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6.加强肾功能监护: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血钾、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等指标的变化;疑为肾衰者,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控制高钾食物摄入,并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若证实为急性肾衰竭,应遵医嘱作人工肾或透析治疗。 术后护理: 1. 加强观察:密切观察胸痛症状,判断其性质,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术后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以及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2.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精神紧张影响睡眠者,给予适量镇静剂。便秘时给予开塞露。 3..遵医嘱应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防止因术后冠状动脉痉挛而致心肌梗死。 4.加强护理用药:术后应用肝素等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搭桥的血管发生梗塞;密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5.预防手术部位出血:抬高取大隐静脉的肢体,局部加压包扎。 6. 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着凉。有呼吸道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7.加强肾功能监护: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血钾、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等指标的变化;疑为肾衰者,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水和钠的摄入,控制高钾食物摄入,并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若证实为急性肾衰竭,应遵医嘱作人工肾或透析治疗。 8.其他:(1)注意观察取大隐静脉的手术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足趾温度、肤色、水肿情况;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并适当活动该肢体,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护理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由于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 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根据受阻血管的情况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脏骤停等。 凡是在体力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有胸部闷痛,休息几分钟后可缓解者,都应做冠脉造影,以确定是否有冠心病存在,并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冠脉造影是将特殊的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上肢桡动脉穿剌后插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记录显影过程,用以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病变。 冠脉造影确诊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进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即所谓的PTCA治疗,是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在X线透视下,将前端带有球囊的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的病变部分,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病变扩张,从而达到改善心肌血供、缓解症状的目的。狭窄病变由气囊扩张后,40%的病变会发生再狭窄,部分病人会发生急性冠脉闭塞而导致急性心梗发作或死亡,所以在扩张血管完毕后,需再用冠脉内支架将病变处永久撑开。植入支架术是为了减少斑块撕裂后塌陷及急性闭塞,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再狭窄。 手术前病人应由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手术前夜根据医嘱用药并充分休息,手术当天早晨禁食,术前要排空尿液。手术是在装有血管造影机的

DSA室完成,病人只需躺在手术台上并适时根据医生的嘱咐调整呼吸就可以了。病人本身无痛苦感觉,手术时,医生会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或手腕处,先局部麻醉后作穿刺,并通过该处将各种导管插入直达心脏进行造影或治疗,手术时出血很少,病人不会感到导管在身体内的移动。在做造影时病人有时会有心前区不适或发热感,进行治疗(扩张血管或放支架)时可能会有类似心绞痛发作的胸痛感.这些是正常的,但一有这些感觉就立即向医生说明。 术后病人应多喝水以利造影剂排出,24小时内尽量不吃高蛋白饮食,24小时内尽量勿移动做手术的腿并自已注意观察穿剌压迫的地方有无血 液渗出。术后务必遵医嘱口服抗凝药如阿斯匹林,用阿斯匹林时要注意随访白细胞水平。一般术后1周可以正常活动,1月内避免做核磁共振检查,出院后根据医生的医嘱回院随访。同时一定继续控制冠心病的诱发因素,治疗相关疾病。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技巧探索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技巧探索 发表时间:2016-03-04T09:22:18.5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喻菊华[导读]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经验,包括遵循有缓有急,有的放矢,与抢救同步原则,通过心理状态评估后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武汉 430022 摘要:总结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经验,包括遵循有缓有急,有的放矢,与抢救同步原则,通过心理状态评估后,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了解和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积极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应用稳定患者情绪,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非语言交流,消除依赖心理。运用放松训练减轻焦虑等方法,以减轻冠心病猝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获得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1]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干预 随着冠心病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由心理因素引发心脏猝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对46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实施程序和措施,通过与患者互相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了解和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心脏猝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6例冠心病患者,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给46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和一般处理,给予适当心理护理。 1.2结果:经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后,46例患者病情均有好转。(一)心理护理干预: 2.1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时遵循以下原则: 2.1.1有缓有急:患者在入院48H内焦虑水平较高,一般情况下,患者心理特点主要是:焦虑、恐惧、抑郁、依赖药物、悲观、绝望[2] 2.1.2有的放矢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多接触患者,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如对冠心病知识不了解导致的焦虑,对其进行有关知识的解释和教育,对住院感到不适应者,对其讲解住院环境及探视方面的知识。 2.1.3与抢救同步心理护理可以与救护处置同步进行:情况允许时,可以边观察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或边实施操作边扼要说明意图,以达到既消除患者疑虑又取得良好合作之目的,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换位”,想方设法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自己作为患者的角色。 2.2 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实施程序的应用: 2.2.1 心理状态评估护士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应采用观察法迅速评估其心理问题,以确保患者的严重心理失衡得到重点调控,病情稳定后再采用其他方法全方位收集患者心理状态的各种信息,确定其基本心理状态,早期大多数患者都会为患上冠心病而感到恐惧,就多向患者解释所患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出现症状原因,实施操作目的,是让其很快适应作为患者的角色,并消除因此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2.2.2 心理问题的确定及原因分析在对患者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患者消极心态的基本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因为个体遭遇疾病挫折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的强度及采取的应对方式,往往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类型及对冠心病的认知,只有了解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方矢进行心理干预。 2.2.3选择适宜对策干预:对策选择得当与否,是影响心理护理质量的关键,应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及病情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比如老年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故常不配合护理,有求死心态,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开导。 2.2.4 观察干预效果并制定新的方案:对干预效果的评定,应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其中有与患者身心康复有关的主观体验,以及与患者身心康复有关的一系列客观指标。 2.3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措施是在护理人员与患者交往中进行的,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与技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有利于康复。 2.3.1 稳定患者情绪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应尽快救治,同时这类患者情绪反应强烈,而情绪对疾病又有直接影响,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稳定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在抢救过程中应有条不紊,沉着冷静、稳重,使患者产生对治疗信心,稳定情绪。 2.3.2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如患者在胸痛时,能主动为患者解除痛苦,增加患者安全感和归属感。 2.3.3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应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帮着患者客观看待自己的病情。以较为客观合理的认知信念来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健康心理。 2.3.4加强非语言交流对危重患者不愿或不能说话时,看到他痛苦呻吟时护士应用语言加手势以确定其不适,并告诉患者“我正努力去办”以解除患者的焦虑,使患者放心。 3讨论 3.1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克服恐惧心理,指导病人合理自我暗示,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消除负性情绪。[3] 3.2心理问题一旦确定,应采取有效应对方式,除了应用常规的评估方法外,还根据不同患者的人格类型、主观体验、年龄大小、对所患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患者身心康复有关的一系列客观指标,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CAD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给予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安慰,鼓励和帮助患者逐渐接受现实树立信心。[4] 3.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积极因素。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皮下血肿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围术期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冠心病;心脏介入术;围术期;护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脏疾病[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及饮食方式的不断变化,冠心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因其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2]。临床研究指出[3],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同围术期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对冠心病心脏介入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7.3±4.4)岁;病程1.5~17年,平均病程(8.4±1.7)年。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1±4.8)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8±1.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因患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再加上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通过介绍成功治疗案例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让患者以理想的状态接受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差,且容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因此,术前应对患者的血

冠心病的护理

查房时间: 查房地点: 查房内容:冠心病的护理 查房形式:护理业务查房 查房目的:掌握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及要点 熟悉关心病的相关知识 主持人: 参加人员: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主持人引言: 各位姐妹,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组织护理查房,查的是患者,目的在于熟悉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现在看他的基本资料。 现病史:患者自诉约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无胸痛,觉恶心,间有呕吐,非喷射性,无咖啡色样液体,觉头昏,无头痛,无视物旋转及视物模糊,晕厥1次,持续时间约数秒,无口吐白沫及肢体抽搐,无明显意识障碍,无大小便失禁,无口角歪斜,无肢体偏瘫,稍有咳嗽,无明显咳痰,无咯血不适,无气促,夜间平卧入睡,求诊当地诊所,予以输液治疗1天,病情无明显好转,今为求系统治疗遂来我院,入住我科住院治疗,起病以来精神、食纳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通畅,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T:366℃ P:92次/分 R:21次/分 BP:122/73mmHg,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颈软,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78次/分,律不齐,可及早搏,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明显水肿,病理征未引出,患者诉食纳差,间有上腹部疼痛,隐痛性质,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不适,精神食纳睡眠差,大小便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异常检查结果:血常规提示:WBC16.1*10E9/L,N96.9%,PLT91*10E9/L,凝血功能正常,电解质提示血钠130.2MMOL/L,肝功能提示白蛋白31G/L,血脂示大致正常,肾功能提示肌酐217UMOL/L,尿素氮17.16MMOL/L,CRP65.6mg/l,肌钙蛋白阴性,心肌酶谱提示LDH267IU/L,血糖正常。脑钠肽提示18565PG/ML,电解质示:钠(Na+),126.8mmol/L,钾(K+) ,4.64mmol/L,肌酐(CREA),452.0umol/L,尿酸(UA),634umol/L,C-反应蛋白(CRP),69.3mg/L,β2微球蛋白(B2_MG),18.0mg/L,尿素氮(BUN),35.70mmol/L,CO2结合力,19.8mmol/L,离子钙(iCa),0.96mmol/L,钙(Ca2+) ,1.92mmol/L; 入院诊断:1、冠心病心律失常型心功能III级2、脑动脉硬化症3、慢性支气管炎 现存护理诊断: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功能减退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3、活动无耐力:与疾病限制卧床有关 4、自理能力缺陷:与保持卧床休息及肢体乏力

一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病例

护理临床实习报告 一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患者一般情况 姓名:刑媚姗民族:汉 性别:女婚姻:已婚 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中专 职业:工人入院时间:2010-8-29 2、健康史: 患者既往冠心病三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毒物药物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家族遗传史。 3、身体状况: 患者主因“心前区疼痛” 10小时以急性心梗于2010年8月22日由急诊收入CCU。入院后查体,T:35.7 C,P:60次/分,R:18次/分,BP:150/70mmHg,日常活动过程中出现上腹不适,伴心悸,大汗,无胸闷憋气。伴反酸,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鲜血或咖啡样物。发病以来精神差,未进食,二便未排,自服“硝甘”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但仍觉不适,为系统治疗入院。入院予以扩冠,抗凝,营养心肌,降压等静脉补充治疗,皮下注射抗凝药,口服扩冠,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1.3-109/L, 钾离子记数:3.12mmol/L。 (2)血清检查:心肌酶血清 CK-MB :106 U/C, LDL 2.9mmol/L。 (3)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Hb 75次/分,ST段上斜行太高0.1-0.4mv。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4)彩超超声图检查:EF42% (二)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护理诊断1:疼痛与心肌梗死有关。 护理目标:短期目标:患者24小时内疼痛症状感减轻。

长期目标:患者疼痛感减轻直至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1)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注意观察心律,血压,尿量变化等。 (2)控制输液速度,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严格记录患者出入量,保持出入平衡。 (4)遵医嘱及时给予硝酸脂类药物,注意有无心动过速,头疼,呕吐恶心, 血压降低等不良症状。 护理评价:患者在住院期间疼痛感缓解直至消失,未使用止疼药物。 护理诊断2:活动无耐力与心脏功能减退,氧的供养失调有关。 护理目标:短期目标:患者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生活需求的到满足。 长期目标:逐渐调高患者的机体耐力,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 护理措施: (1)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满足生活需要,减轻心脏负担。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活动耐力,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严格限制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3)持续吸氧2-4 L/min,增加心肌供氧。 护理评价:患者自理能力基本恢复。 护理诊断3: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护理目标:短期目标:患者在2日内能排成形软便。 长期目标:患者在治疗期间能规律排便并且无大便干燥。 护理措施: (1)消除或减少引起便秘的因素,向患者强调预防便秘的重要性,根据病情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及水果,腹部按摩,增加胃肠蠕动。 (2)准患者排便时避免太用力或者屏气,用力排便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缺血缺氧。 (3)遵医嘱给予麻仁胶囊,避免大便干燥。 护理评价:患者能规律排便,未出现大便干燥现象。 护理诊断4:知识缺乏缺乏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短期目标:患者在2日内能够了解自身疾病情况,配合治疗。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身康复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c420791.html,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身康复的影响 作者:张晓莉代雯雅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身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前进行SRHMS评分和SAQ评分的前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在自测健康的三个维度和总的得分上的差值及在心绞痛发作状态、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识程度三个维度及西雅图总分上的差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心理干预;冠心病;心身康复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44-02 冠心病作为是一种心身疾病已是医界和心理学界的共识。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和预防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是目前临床对冠心病治疗一般重视 药物治疗而经常忽视心理方面的治疗,并且专业的心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心身康复的实证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试图根据心身相互作用原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心理干预,从而为促进冠心病患者心身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尽量保证两组间的均衡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病情、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冠心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实施心理干预。 1.2.2 心理干预方案以身心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采用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支持性干预和放松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心理干预:○1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防治知识,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其正确认识身心疾病,以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行为干预——纠正患者不良的行为模式及应对方式,并指导他们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3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帮助患者分析处理疾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4放松治疗

冠心病PCI围术期护理常规

冠心病PCI围术期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属血管再通术的范畴,是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性最小的一种。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手术适应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术区循环情况。(二)评估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了解程度,有无紧张、恐惧情绪。 (三)评估急救用物是否备好,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抗心律失常及升压药物等。 二、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如做深吸气、屏气等。(2)指导患者完善各种常规检查如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术前三项等。 (3)术区备皮,根据需要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或上肢、锁骨下静脉穿刺处的皮肤清洁。(4)按医嘱用药,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5)手术当天可进食,但不宜进食太饱。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排空膀胱。 2. 术中配合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变化。 (2)重点监测导管定位时、造影时、球囊扩张时及有可能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时心电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3)维持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及时给药; (4)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和器械,以供急需。 3. 术后护理 (1)病人回到病房,护士应详细了解术中情况,如穿刺是否顺利,有无并发症。 (2)心电监护24h,对血压不稳定者应每15 ~20分钟测量1次,直至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h测量。 (3)注意穿刺部位及肢体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有无渗血、出血、血肿形成及感染等并发症,带鞘回病房者,应协助医生拔鞘,并注意迷走神经反射等情况发生。经股动脉穿刺应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平卧24h、术侧肢体制动10h、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4~6h等,可嘱患者自行曲伸足部关节,以避免制动的术肢出现静脉血栓甚至急性肺动脉栓塞。 (4)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一般指导病人饮水1000~2000ml;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多餐为原则,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 (5)术后抗凝治疗护理,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等。 (6)观察术后并发症,如腰酸、腹胀、穿刺部损伤、血管迷走反射、造影剂反应、心肌梗死等,并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引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1998年,我国脑血管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疾病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二)标准及分类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成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同时,必须排除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三)致病原因 1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其他: (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长期服用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 率30%。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空气负离子经呼吸道入肺,通过膜交换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以直接刺激、神经反射以及通过体液方式作用于机体各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当负离子进入血液后,释放出电荷,尽管微乎其微,但对于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却很敏感。它会直

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

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引言:心理社会因素对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冠心病更是如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由于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人类的第一杀手”[1]。大量研究表明,病人的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冠心病病人心绞痛的再发作有很大关系。因此,根据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身心状况,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本文综述近年来心理护理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对心理护理的认识。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抑郁不安 抑郁是冠心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影响冠心病病人的预后。抑郁不仅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也带来生理上的改变。抑郁发生原因可能为:病人对疾病本身感到恐惧,总是担心以后反复发作;多数病人不知道如何自我护理,不知道如何去寻求医疗帮助;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信心,担心丧失工作能力。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伴有抑郁冠心病患者,心脏压力的调节能力受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及猝死。抑郁的程度越重,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也越明显,经过抗抑郁治疗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有研究还表明,抑郁情绪使机体糖皮质激素持续低水平升高,诱发炎症过程,加速冠心病的进程。 1.2 烦躁焦虑 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一定的焦虑有助于提高机体的紧张度,增强对应激原的适应力,若过强可削弱这种能力。冠心病病人当胸痛

发作产生濒死感时,常伴发焦虑和紧张情绪,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加重病情。焦虑对冠心病病人的主要不良影响是引起心肌缺血,且常常是无症状心肌缺血。 1.3 敌视和愤怒 敌视和愤怒不是冠心病病人发病后出现的行为改变,而是造成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敌视情绪是更具心血管系统危害性的性格因素,愤怒可以使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3倍[2]。 1.4 乐观和合作 有些病人能客观对待病情,能自我保持心理平衡并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此型病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或文化层次。 2 冠心病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 影响冠心病病人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据相关研究报道,负性心理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并且它的发生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 应对方式 积极应对与应激引起的心身反应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应激引起的心身反应呈正相关。冠心病病人在遭遇疾病应激的时候多采取回避、屈服等消极应对方式,而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不利于病人疾病康复。 2.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体感受到的感情或实际上给予自己帮助的各方面的总称[3]。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冠

精选-冠心病的护理常规

冠心病的护理常规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胸骨后部压榨性疼痛感觉,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为诱发因素。 【常见病因】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等。 【观察要点】 1、有无胸痛、胸闷,胸痛时心电图有无ST-T的改变。 2、心率、心律情况。 3、有无呼吸困难及其他心衰变现。 4、大便通畅情况。 5、心里状态。 6、治疗措施。 7、病人对治疗的饮食、所用药物、诱因预防的掌握情况。 【护理措施】 1、提供相关知识:对病人进行有关冠心病护理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给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烟酒,多吃蔬菜水果,伴心力衰竭控制饮食中钠盐的摄入量。

2、休息:冠心病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应保持环境安静,精神紧张影响睡眠者,给予适量镇静剂。便秘时给予开塞露。 3、加强观察:密切观察胸痛症状,心率、心律,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以及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用药后是否好转;夜间应加强巡视,因冠心病常在夜间及清晨发作;。 4、加强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防止因术后冠状动脉痉挛而致心肌梗死。 5、用药后护理:观察抗冠心病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亚硝酸类用药后常有头痛、头胀、面红、头昏等血管扩张作用的表现。对此药物敏感者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6、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各种诱因,加强生活护理。 7、疼痛稳定后,可做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8、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着凉。有呼吸道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9、加强肾功能监护: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血钾、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等指标的变化;疑为肾衰者,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水和钠的摄入,控制高钾食物摄入,并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若证实为急性肾衰竭,应遵医嘱作人工肾或透析治疗。 【健康教育】 1、坚持长期服药,不突然停药,定期就诊复查。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_个案

案例: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二、治疗要点 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 2、活动与休息发病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24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第5~7天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患者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若活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增加20~30次/分钟或15~20次/分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血压降低10~15mmHg以上或血压异常增高,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失常或ST段移动,患者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2~4L/min持续或间断的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 4、保持大便通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而患者年老体弱,胃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1005 知识点:冠心病的概念及分型;各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冠心病患者用药指导;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抢救配合; PTCA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急性心包填塞的处理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PTCA; 急性心包填塞 患者,男性,75岁,小学文化,退休。因“反复胸痛10余天”入院,10余天前反复出现胸痛,开始均在活动后出现,位于胸骨下段后部,为压迫性疼痛,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近一周来患者症状加重,休息时亦有症状,胸痛持续时间延长,性质加剧,向左肩部放射,伴出汗、气促。近2天来患者感恶心,偶有呃逆。急诊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T改变。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达180/100mmHg,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血压未按时监测,控制不详。 体格检查:T 36.2℃,HR 52次/分R 18次/分,BP105/47mmHg。神志清楚,颈静脉无充盈,心率52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图1),Ⅱ、Ⅲ、aVF导联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1~0.25mv。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5%。肌钙蛋白3.8ng/ml。心肌酶谱:CK 850U/L,CK-MB 65U/L,LDH 471U/L。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 医疗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图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知识链接 心肌梗塞定位诊断 V1、V2、V3导联示前间壁心肌梗死 V3~V5导联示局限前壁心肌梗死 V1~V5导联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Ⅱ、Ⅲ、aVF导联示下壁心肌梗死 Ⅰ、aVL导联示高侧壁心肌梗死 V7~V8导联示正后壁心肌梗死 Ⅱ、Ⅲ、aVF导联伴右胸导联(尤其是V4R)ST段抬高,可作为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参考指标。 情境1 入院护理 患者由急诊室平车送入病房。医嘱予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绝对卧床休息,医嘱予氯吡格雷(波立维)、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肠溶阿司匹林口服。 问题1 如何接诊该患者? 1.立即将患者安置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进行监护,与急诊科护士进行床边交接(附危重患者转运单)。立即通知医生。

(完整版)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时间:2013年02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张晓玲 参加人员:内科全体护士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本病可分为5种临床类型: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冠心病。上述5种临床类型可以合并出现,现仅就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予以阐述. 病情观察 患者发作心肌缺血常有胸前区的压迫感、针刺感、疼痛、心慌、心悸,眩晕、胸闷、气短、乏力、四肢酸软、血压不稳等症状。要进行心电监护,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等体症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及心率、心律的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或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

2、安慰病人,及时解除紧张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3、必要时给氧,以4-6L/min为宜。 4、指导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药物,若服药后3-5min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必要时按医嘱微泵注射硝酸甘油,要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嘱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免发生低血压。用药后可出现颜面潮红,头胀痛,跳痛,心悸等副作用,如疼痛不缓解,应通知医师,并描记心电图。 5、帮助分析诱因,采取措施,予以防止(指导病人避免诱因)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如避免过劳:绝对不搬重物,适当体育活动,避免激烈比赛等;陶冶性格,克制不良情绪;避免暴饮暴食,尤其进食大量高脂高热量饮食;避免寒冷刺激,以诱发冠脉痉挛;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戒烟酒,不饮浓茶咖啡;洗澡要特别注意,饱餐或饥饿不宜洗,注意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 6、坚持按医嘱正确服用抗心绞痛的药物,防止再次发作,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7、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用药效果等,严密观察bp、心率、心律变化,警惕心梗的先兆,必要时给心电监护。 一般护理 恢复期或缓解期的病人仍需充分休息,居室应清静,避免噪声;可适当活动,如床旁洗漱、如厕等,但不能做剧烈运动,要避免疲劳。心肌缺血症状发作时,应嘱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也可坐位休息。有发绀、呼吸困难表现时应给予吸氧。

浅谈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浅谈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 随着介入医学应用范围的扩展,介入医学以安全、有效、便捷、微创等特点,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接受。介入护理学对介入医学的辅助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介入护理人员除需要掌握介入手术室基本的护理配合外,还必须熟悉疾病的术前、术后护理理论及危急情况下的抢救知识。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针对患者的担忧详细解释介入治疗的过程、所需时间、需做的配合等,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进行病友间的交流,解除疑虑、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术前准备 1.2.1完善术前检查 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如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时间、HIV、胸部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重点是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

查。 1.2.2术前用药 认真询问过敏史,做青霉素、碘过敏实验,术前一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按医嘱给予抗凝、扩冠、控制心衰、调节血压等药物;术前晚酌情给予镇静剂,术前半小时根据医嘱使用术前针。 1.2.3皮肤准备 双侧腹骨沟周围和双侧手掌至腕关节上10CM处清洁皮肤并备皮,标记股动脉、桡动脉波动点。 1.2.4详细了解并记录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及桡动脉的搏动情况,以便术后对比。 1.2.5术前晚8:00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提前行床上排便训练,指导患者术中有效咳嗽。 2术中护理 2.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手术室环境及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并指导患者运用深呼吸等放松方式,缓解恐惧紧张心理,取得患者合作。 2.2仪器及药品准备抢救器材如除颤仪、监护仪、主动脉内反搏仪、氧气、吸痰器、临时起搏器处于备用状态。备齐抢救药品、造影剂、盐水、术中用药等。备齐一次性材料如:各型号鞘管、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 2.3患者准备调节导管室内温度,摆好手术体位,局部常规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