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开具《完税证明(表格式)》

会计实务:开具《完税证明(表格式)》
会计实务:开具《完税证明(表格式)》

开具《完税证明(表格式)》

一、业务概述

纳税人通过“财税库行计算机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后,取得银行(邮政)划转税款时开具的宁波市电子清算补充凭证,作为税款支付凭据。纳税人需要正式完税凭证时,向税务机关申请换开纸质完税凭证。税务机关受理、开具。

二、服务对象

需要正式完税凭证的纳税人。

三、纳税人办理时限

四、资料提供

(一)验证资料

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和经办人身份证明。

(二)报送主表

(三)附送资料

五、办结期限

当场办结。

六、政策依据

开发间接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开发间接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发生的开发间接费用如何归集,以及开发间接费用如何分摊,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同时还影响到土地增值税清算。 一、允许税前扣除的开发间接费用组成内容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开发间接费用,是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由此可见,土地增值税中的开发间接费用,与当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开发间接费用”的组成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规定:“开发间接费用指企业为直接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所发生的,且不能将其归属于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费用性支出。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工程管理费、周转房摊销以及项目营销设施建造费等。”从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各自对开发间接费用的表述来看,土地增值税中的开发间接费用并未包括企业所得税中列举的工程管理费,以及项目营销设施建造费。虽然土地增值税开发费用中并未列举“工程管理费”,但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应当允许扣除;

对房地产企业单独修建的售楼部、样板房等营销设施费,在土地增值税上应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小区内、主体外修建临时性建筑物作为售楼部、样板房的,其发生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应计入房地产销售费用扣除。售楼部、样板房内的资产,如空调、电视机等资产性购置支出不得在销售费用中列支。 二是房地产企业在主体内修建临时售楼部、样板房的,其发生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三是房地产企业利用规划配套设施(如:会所、物业管理用房),发生的售楼部、样板房的设计、建造、装修等费用,按以下原则处理:(1)建成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2)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3)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成本、费用。 借款费用是组成开发期间的一项重要费用,但在房地产企业财务制度、土地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列举的“开发间接费用”中均未列举“借款费用”这一项,是否意味着开发间接费用就不包括“借款费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含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所称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计入当期损益。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2、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 借:研发支出— 贷:

应付账款等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4、期末,转销费用化支出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新准则中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

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制度

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制度 编制: 审批: 批准

1、目的 为规范公司项目研发,加强研发项目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和研发产品的特点,特制订研发项目财务核算制度,望研究院及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2、适用范围 东莞市凯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 3、职责 3.1研发中心经办人负责编制《研发项目人员分配表》、填写《领料单》、《工作联系单》、《设 备(研发专用)使用汇总表》。 3.2研发项目负责人负责审核《领料单》。 3.3研发中心总监负责审核《研发项目人员分配表》、《设备(研发专用)使用汇总表》、《借用 设备统计表》。 3.4仓库主管负责收集、保管研发中心填制的《领料单》,月末将《领料单》提交财务部。 3.5生产部文员负责保管《工作联系单》,并依据《工作联系单》及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编制《设 备使用表》。 3.6生产部经理负责审核《工作联系单》及《借用设备统计表》。 3.7财务部会计负责计算各研发项目费用支出,并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4、制度内容 4.1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范围 4.1.1职工薪酬 包括参与研发中心参与研发项目的员工,以及研发过程中借调的其他部门员工的工资、奖金、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4.1.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等。 4.1.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1.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的摊销费用。 4.1.5设备调试费用

研发支出的概念和会计核算

研发支出的概念和会计核算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淮安会计咨询网上公布相关研发支出的概念和会计核算等内容总结如下: 随着科技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从企业到政府都加大了对研发项目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我国2006年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943亿元,同比增长20.1%,占GDP的1.4%。 在新准则实施的条件下,研发支出有特别的规定,另外2008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也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将实行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研发支出的正确核算,对企业意义重大。 1、研发支出的概念 所谓研发支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关键。 2、研究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何将研发活动人为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研究开发项目很可能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研究和开发很可能是交叉同时进行的。在新准则的相关应用指南中,对可以计入研究阶段的活动,是以列举的形式说明的:“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会计人员在对属于这一阶段的支出进行判断时,一定要非常确定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因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计入损益的支出不能进行调整。 这一阶段的相关账务处理为:费用发生时记“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科目”;期末记“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初级会计实务》存货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月购进原材料1 000公斤,购买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 50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6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经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A.50.64 B.50.87 C.50 D.51 【答案解析】D: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50 000+360+130=50 490(元),实际入库数量=1 000×(1-1%)=990(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50 490/990=51(元/公斤)。 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从外地购入原材料1 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 200元,购买价款共为1 2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04 000元,另发生运输费50 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0 000元,途中保险费为10 000元。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则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1 266 500 B.1 270 000 C.1 474 000 D. 1 258 000 【答案解析】:A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另外,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应按7%扣除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 200×1 000+50 000×(1-7%)+10 000+10 000=1 266 500(元)。 3.下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 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答案解析】:A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应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4.下列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B.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D.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采购费用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答案解析】C: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5.工业企业下列存货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企业利得的是【】。 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 B.责任事故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答案解析】D:选项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计入管理费用;选项B,责任事故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其他应收款;选项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的成本;选项D,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8.东方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1年12月31日,东方司库存A材料的成本为35万元,该批材料专门用于加工生产甲产品,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甲产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11年12月31日,东方公司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A】万元。 A.2 B.4 C.9 D.15 【答案解析】: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甲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甲产品发生了减值,故A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万元),A材料的成本为35

研发支出会计分录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2、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等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期末,转销费用化支出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存货减值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存货减值 真题考点: 存货——存货减值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中,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1)无需加工直接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2)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对应试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存货减值的相关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A.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当一并结转 B.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 C.资产负债表日,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D.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选项BD不正确。

3 、研发经费财务核算管理办法

研发经费财务核算管理办法 编号:20180710-YF18 版本:2.0 生效日期:2018.07.10编制:审核: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公司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完善公司关于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研究开发经费是用于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专项费用支出。 第三条研究开发经费必须按计划统筹安排,节约使用,讲求经济效益。 第二章研发经费的来源 第四条国家、上级部门对重点研究开发项目的专项拨款; 第五条企业自有资金,主要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结余; 第六条其它方面筹措的用于研究开发项目的费用。 第三章研发费用的范围 第七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本公司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八条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 第九条企业研发费用(也称“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

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第四章研发经费的管理 第十条公司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为第三章中包含的相关费用,费用开支标准按申报项目预算限额一定范围内开支,并按照研发项目,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第十一条严格审批程序,费用发生时由相关人员按项目名称填写费用报销单据或付款申请书,由研发经理审核,并在报销单或付款申请书上签字后方可送达财务部。 第十二条财务部门经财务经理复核相关手续、单据的完备性、数据的准确性无误后送交公司总经理审批,出纳依由总经理审批后的凭证支付费用。 第十三条公司研发人员,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在职和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本公司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

研发费用核算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研发费用核算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研发费用核算综述 研发费用核算与普通的会计核算原理是一样的。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就是对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发生的这些费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确认解决的费用是性质问题,首先判断是不是研发费用,这个主要与研发项目的立项相关,是否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范围;这个领域选定要由技术部门牵头,通过申报立项、科技部门的鉴定来解决。 会计人员要核实实际发生的费用与研发计划和研发预算中的费用是否性质一致,将来能否加计扣除; 计量解决的费用是数量问题,所归集的费用与研发预算是否大体相等,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研发预算,所归集的费用中各成本项目的比例基本符合常理; 记录解决的是费用归集流程是否合理问题,会计记录是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发票、合同、单据等其他原始资料的统称。费用发生后,在确认和计量以后,记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使用研发费用归集的专用报账批准格式,要有研发负责人审核批准的签字,凭证摘要规范,要按对照研发项目的时间归集费用,。 报告解决的所列费用是对外反映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的问题,在研发经费明细表中规定的八项费用,要根据项目账面情况如实填写。 一句话,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要明确确认、分别计量、单独记录和专门报告。

二、研发费用核算中的具体要求 1.人工费用,核算的为项目部整体正式工的工资及部分合同工工资,工资要与研发项目参与人员及研发期间相符;项目要根据研发计划和研发预算合理确定研发人员。注意:架子队劳务费是不能认定为研发费用支出的。 2.直接投入材料,领用单要明确列示研发领用,研发项目中不得将设备直接计入,不得一笔记入研发费或者直接由工程施工调整记入,要按照研发进度分次分月计入; 3.设备租赁费主要核算研发所用设备的租赁费用,不是项目部租赁车辆的费用; 4.其他费用不包含部门招待费及食堂等费用。 5、研发项目辅助明细账名称要与事实相符,有研发项目的项目会计要按照年度科技研发计划及时向财务部申请加设科目,通过集团公司加设研发项目辅助明细核算科目。工程技术部门在研发立项名称调整后,要及时的通知财务部门。 6、研发费用凭证摘要明确写明为研发所用费用,严禁“架子队工资”、“施工用材料出库”等字样出现,今后一律以研发项目名称(简写)加费用名称列示。 三、可核算的研发费用与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关系 (一)人员人工 公司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研发人员)的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出勤奖、奖金、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021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预学专题--存货

2021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预学专题 专题 3:存货 考点 1: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内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二)存货成本的确定 1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 1)存货的采购成本 存货采购成本 =买价+相关税费+运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合理费用(含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小新点】外购成本 =价 +费 +税(不可扣) ( 2)存货的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 =加工过程中的追加费用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 3)存货的其他成本 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提示】产品设计费用: 2 .存货的来源不同,其成本构成内容也不同 ( 1)购入的存货 成本 =买价+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费(不可抵扣的)和其他费用(包括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2)自制的存货 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各项实际支出 (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成本 = 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 + 加工费+装卸费 +保险费 +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 +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费(不可扣) 【注意】采购入库后的仓储费(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的仓储费)是计入当期损益的。 【提示】增值税是否计入存货成本

新准则下研发支出如何核算

研发支出的概念所谓研发支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 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关键.研究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何将研发活动人为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研究开发项目很可能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研究和开发很可能是交叉同时进行的。在新准则的相关应用指南中,对可以计入研究阶段的活动,是以列举的形式说明的:“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会计人员在对属于这一阶段的支出进行判断时,一定要非常确定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因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计入损益的支出不能进行调整。 这一阶段的相关账务处理为:费用发生时记“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科目”;期末记“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新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 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 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计入当期损益。这一阶段的会计处理为:支出发生时记“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后记“借:无形资产—XX,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细则

一.研发费用按以下八大范围进行归集: (1)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检测、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包括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产品进行的创意设计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

发生的费用。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归集范围。 试验费用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田间试验费等。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研究开发活动成果为委托方企业拥有,且与该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 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 20%,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会计科目设置 研发支出可以作为一级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在管理费用下面设研发费用进行核算。如果财务软件支持项目辅助核算,建议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1、研发费用作一级科目进行核算,按研发项目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科目级次辅助核算项目 科目一级科目代二级三级科四级科 代码科目码科目目目XX 研发 项目 (RD01 ) XX 研发项 目(RD02) XX 研发 项目 (RD03) 工资

新准则下研发支出如何核算

新准则下研发支出如何核算 随着科技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从企业到政府都加大了对研发项目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我国2006年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943亿元,同比增长20.1%,占GDP的1.4%。 在新准则实施的条件下,研发支出有特别的规定,另外2008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也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将实行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研发支出的正确核算,对企业意义重大。 研发支出的概念 所谓研发支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

计处理的关键。 研究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何将研发活动人为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研究开发项目很可能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研究和开发很可能是交叉同时进行的。在新准则的相关应用指南中,对可以计入研究阶段的活动,是以列举的形式说明的:“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会计人员在对属于这一阶段的支出进行判断时,一定要非常确定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因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计入损益的支出不能进行调整。 这一阶段的相关账务处理为:费用发生时记“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科目”;期末记“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 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

研发费用会计科目设置

研发费用会计科目设置 研究开发费是核算归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研究开发费明细科目设置事关研究开发费用准确核算。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研究开发费支出,可以享受所得税前加计扣除50%的税收优惠。而能否准确核算和归集研发费支出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的重要条件。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归集,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科发火[2008]362号)中有相关的说明:企业应该按照认定中的样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照《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 随着我公司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认定,技术研发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技术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改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简单查询相应的资料后,现提出两个较为符合现实的科技科目设置方案。 方案一:根据高新技术认定的要求设置 一、研究开发费明细科目设置(一)设立研发支出一级科目 建议设立研发支出一级科目,根据需要再进行3级明细核算,同时针对具体研发项目进行项目核算(财务软件)或手工辅助核算。以下为9大研发支出二级明细科目: 1、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下设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试验试制费

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租赁费、试验试制费。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折旧费用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 4、长期费用摊销: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5、设计费: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6、设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7、无形资产摊销: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8、委外投入: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9、其他费用:下设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成果评鉴费(指:研发成果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用)、专利申请维护费、其他(办公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益阳会计咨询网上公布相关会计实务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等内容总结如下: (一)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会计的计量总是依托于会计确认,确认的不同也决定了计量的差异。可以看出,企业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处理时,有以下三种方法:(1)全额费用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全额资本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待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时列作无形资产,分期摊销。(3)成果决定法,即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期内,设置多栏式账户专门记录其相关支出,最后按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成果来决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倘若已经取得成果并预计能够产生收益时,就将相关支出全部资本化;反之则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就我国来说,各类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但需强调的是同行业应该采取大致相同的方法,在不同行业,则可以酌情选择:(1)若研发费用支出较小,可以采取全额费用法。这一般应用于传统产业,它遵照了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即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适当简化核算并反映。(2)研发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则采取成果决定法。这主要应用于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宣告失败的开发活动,由于时间长且成本大,采用全额费用法使得当期利润的波动过于剧烈时,可以考虑列作“待摊费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分期摊销,并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该项目的有关内容、失败成本处理方法及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等,以便有关方面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3)目前,有的企业专门以研究开发或是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主,在这些以研究开发为主要业务活动的单位,可以采用全额资本法,将研发费用全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如果研究开发活动失败,则应将失败成本全部、及时地转入管理费用。 由于全额费用法是传统的记账方法,且在会计制度上与会计准则上有明确的规范,本文不作更多的阐述。而全额资本法,其实质就是把研发时发生的所有支出都列作资产,这种方法简单且适用面不广。所以,下文将重点讨论成果决定法。 成果决定法,笔者认为当今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用此方法。高科技产业其本身的制造费用相对较低,间接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包含在间接费用内的研发费用就有必要按照相关的作业分别进行归集,然后,再根据最后的研发结果,来决定费用的分配。这是作业成本思想的体现。 由于研究开发并不一定能最终取得成果,所以,在处理研发费用时,应该分别对待开发不成功与开发成功两种可能。当然,不管研究开发是否成功,在最初的研发期间并不能知道未来的结果,但是研究开发费却发生了,所以需要有一个过渡账户来登记这笔费用。笔者认为较为合适的账户是“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即在费用发生期,作会计分录: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贷记相应科目。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企业研究开发某项产品、技术、设备,初衷是认为会成功的,会获得收益的,而不是相反,而且,企业毕竟是一个营利性的组织,所以预期研发收益高于成本是我们继续讨论的前提。 研发是否取得成功,在最初阶段无法确知。此时可以设置一个类似于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坏账准备”一样的备抵账户,建立一个“研发费用备抵”与研发的“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相对应,期末以技术分析其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来决定各期应该提取和实际提取的“研发费用备抵”(以下简称费用备抵)。企业每期期末应该计提的费用备抵=总的投资额×(1-期望成功率),而每期实际计提费用备抵应为当期应该计提的减去其账户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借方余额)。当期计提的费用备抵,计入管理费用,予以费用化,待研发成功时,计提的费用备抵一次转回。 (二)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 基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实质重于形式”和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企业应将研究开发费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单独披露。“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备抵”的期末余额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以向报表使用者明示企业在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提示报表使用者对研发进程的关注。对于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