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鱼雷方案对抗效能定量评价模型

反鱼雷方案对抗效能定量评价模型
反鱼雷方案对抗效能定量评价模型

鱼雷的几种形式

鱼雷作为海军的主战武器,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一、鱼雷的分类 1、按动力分类:电动力鱼雷、热动力鱼雷。 电动力鱼雷使用的动力通常有:硫酸电池、银锌电池、燃料电池等。 热动力鱼雷使用的动力通常有:煤油+高压空气,煤油+氧气,奥托燃料等。 2、按发射体分类:空投鱼雷、舰用鱼雷、潜用鱼雷。 3、按鱼雷自导方式分类: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 声自导鱼雷既可攻舰,也可反潜。尾流自导鱼雷只能攻舰。 4、按鱼雷的控制方式分类:直航式鱼雷、自导鱼雷、线导鱼雷 5、按鱼雷的直径大小分类:重型鱼雷、轻型鱼雷 目前国际上的鱼雷通用直径是533mm,重型鱼雷的直径多为650mm,轻型鱼雷的直径为320mm,如空投鱼雷,多为轻型。而潜用鱼雷多为标准型或重型鱼雷。 二、鱼雷的发展 鱼雷最初只能直航,即发射后走直线,因此要求鱼雷能很准确的瞄准目标。而对直航鱼雷的规避也很简单,只需转向就可轻松规避。同时,早期的鱼雷航程也很近,大多只有3000-4000米的距离。 随着时代的发展,鱼雷技术也大大提高。在二战未期,德国首先研制出了自导鱼雷,但当时由于太过仓促,技术没有完全过关,自导鱼雷也没有真正派上用场,德国就战败了。而德国的这些鱼雷专家被美国和苏联分别网罗至本国继续研究新式的鱼雷武器。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继续进行军事竞争,鱼雷也是其中的一项。但此时两国的研究方向却有不同。美国重点在鱼雷的声自导技术,而苏联却声自导与尾流自导并举。 随着鱼雷自导技术的发展,反鱼雷技术也不断进步。特别是对声自导鱼雷的对抗技术也越来越完善,自导鱼雷也越来越难以命中目标,为了对抗目标的机动,使鱼雷能更准确的捕获目标,发展了线导鱼雷。即同发射载体通过线导来导引鱼雷去捕获目标,这样大大加强了鱼雷的捕获概率,也可使发射体先于目标使用武器,因为线导鱼雷可以先发射,后跟踪目标进行导引。 无论电动力鱼雷还是热动力鱼雷,其航速都不可能太高,因为海水中阻力大,比空气中的阻力大上300倍。为了发展高速鱼雷,前苏联时期就开始研究超空泡鱼雷,即利用超空泡现象,可使鱼雷在海水中脱离与海水的接触而航行于空气中,这样鱼雷航速可达100节。(注:1节=1.85公里/小时)此时鱼雷就好像空气中的子弹一样,被攻击的目标几乎无法抵御。 三、鱼雷基本技术 1、动力 电动力鱼雷使用不同的电池技术,通过电动机来推动鱼雷前进,其特点就是噪音低,航速慢,通常最大不超过40节。其最显著的优点是没有航迹,隐蔽性好。 热动力鱼雷使用各种燃料与氧气燃烧后产生动力推动鱼雷,其特点是航速高,一般可达50节,航程远,但有航行尾迹。现代热动力鱼雷的典型型号是美国的MK-48,其航程达50000米,航速50节,使用的是奥托燃料,航深600米。

基于ADC模型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ADC模型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通信网络性能指标多、效能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DC模型的效能评估方法,并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实现。模型选取可用性行向量、可信赖性矩阵和通信保障能力作为关键指标,能够充分体现通信网络的特点进行科学评估。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复杂的网络性能指标,并给管理人员提出合理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效能评估;ADC模型;可信赖性矩阵;通信保障能力 0 引言 网络的故障情况及可靠性是网络性能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效能评估系统主要考核的指标[1]。但是现代通信网络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网络规模大、网络复杂性高和异构性,因此使得网络故障管理成为通信网络管理中的一个难题。目前针对网络性能分析和评估的研究并不多,且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因此,网络管理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网络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日益复杂化,迫切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网络保障体制和效能评估系统。 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传统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2-3]和神经网络方法[4]等。其中,将层次分析法用到栅格化信息网中效果不好,因为影响网络性能的指标参数数量多,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便定量分析,因此建立层次模型会有很大的难度;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又会造成训练过于复杂,从而导致评估的效率差,不利于针对现代通信网络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评估。 ADC模型源于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美国空军建立的模型,旨在根据武器系统的有效性(可用度) 、可信赖性和能力三大要素评价装备系统。该模型层次清晰, 易于理解和计算, 可以进行变量间关系的分析,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效能评估方法, 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8],但是应用在通信网络领域并不多。相比较传统的评估方法,基于ADC模型的评估方法更能够科学地分析影响网络性能的各个指标,智能分析结果并评估网络的可靠性,最后制定出包含网络运维、检查、服务、安全及设备维修等五类指标体系及考评策略,并对网元的扩充和调整给出合理建议,从而为网络维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本文根据通信网络的实际特点,设计了基于ADC模型的网络效能评估系统,并且采用了可视化的实现。整个系统结合了专家经验和客观指标值来设计,能够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基于ADC模型的效能评估系统 1.1 ADC模型 ADC评估模型的解析表达式为: E=A·D·C(1) 式(1)中,E为系统效能;A是可用性行向量,表示系统在任意随机时刻开始执行任务瞬间处于不同状态的概率,表达式为A=(a1,a2,…,an),其中n为状态数目;D为可信赖矩阵,用于描述处于不同状态的概率;C为能力向量,是系统效能在已知各个状态时系统完成任务的能力度量,是系统性能集中的体现,表达式为C=[c1,c2,…,cn]T,其中矩阵元素ci是装备系统在状态i时的能力。 根据通信网的实际特点,本文提出了的基于ADC模型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其中模型中的参数A、D、C分别表示可用性行向量、可信赖性矩阵和通信保障能力。 1.2 ADC模型参数定义 1.2.1 可用性行向量A 可用性行向量A是由系统开始处于所有可能状态的概率组成, 一般表达式为:A=[a1,a2],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李兵,房毅,杨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辽宁大连 116041) 摘要:在武器毁伤效能评估层次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爆破型鱼雷对典型水面舰艇目标的交汇条件计算、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及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的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可为其他型号武器装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鱼雷;水面舰艇;毁伤效能;效能评估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是指武器装备及其组合在作战运用中所具备的作战能力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军事效益,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工作可靠性、制导性能和毁伤能力等,其中毁伤效能是武器装备对目标毁伤能力与毁伤效果的量度,作为武器装备的终点作用目标和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效能指标,对于武器的毁伤效能评估方法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毁伤效能是战斗部对目标毁伤能力与毁伤效果的量度,是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前提下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1]。对于功能结构单一的典型目标,通常可直接用目标物理毁伤程度(如毁伤面积、子目标毁伤数量)来代替目标功能损伤程度。而作为鱼雷攻击的典型目标——水面舰艇,它是由一系列部件组成的,是由多类型、多层次、多用途的子目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可认为是一种系统目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评估通常采用二种方法:一种是将系统目标离散成较为典型的点、线、面等子目标,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或专家评估法[2-3]对各个子目标赋予权值,加权得到目标系统的整体毁伤效果;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目标功能分析构建毁伤评估指标体系对目标进行综合评估。但上述二种方法并未明确地区分目标的物理毁伤、功能损伤以及作战效能损伤三者的差异和联系,无法准确、系统地描述武器装备的毁伤效能。 作者在武器毁伤效能评估层次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爆破型鱼雷对典型水面舰艇目标的命中概率计算、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的综合评估方法,可为武器装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1 武器威力与目标易损性 任何一类攻击型武器的威力,是指一定弹目交互情况下,该武器系统对所攻击目标所产生的破坏效果的评估;而任何一类目标的易损性是指针对特定的攻击武器,在某一弹目交互情况下,该目标对毁伤敏感度的评估。所以,兵器威力和目标易损性二个术语分别从进攻和防御两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同一物理过程[4]。 武器毁伤效能评估是综合考虑战役战术目的、战场环境、火力力量、目标性质等因素,对实际毁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武器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可以从3个角度描述:① 目标的物理毁伤; ② 目标功能的丧失;③ 作战能力的减退[5]。由此,可从毁伤效能评估的角度对武器毁伤效能和目标生存能力研究确立自顶向下的层次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基于统计分析的作战行动效能评估方法

基于统计分析的作战行动效能评估方法 摘要:由于作战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作战行动效果数据表现出显著的随机性。为了探索效果数据背后隐藏的作战规律,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作战行动效能的评估问题。分析了作战行动及其效能的基本概念,针对增强最简半自治适应性作战神经网络工具箱(enhanced irreducible semi-autonomous adaptive combat neural simulation toolkit,einstein)产生的仿真数据采用单次、单组以及多组实验分析的手段,研究进攻行动效果数据的统计特征,发现对于具有作战优势的一方,相比通过增加作战人数而言,提高火力半径能够取得更好的作战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作战行动效能的评估方法,并结合仿真数据进行了验证,从而为基于实际训练效果数据的效能评估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作战行动;效果数据;einstein工具箱;统计;效能评估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perations cheng kai1*, zhang rui1, zhang hong.jun1, che jun.hui 2

1.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orps of engineers,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7, china ; 2. nanjing army command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45,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 data of actions show a significant randomness because of lots of uncertain elements in the course of a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ules of warfare which hide behind the data, research 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problem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nalyze the basic concept of action and its effectiveness. with the simulation data produced by enhanced irreducible semi.autonomous adaptive combat neural simulation toolkit(einstein), use a single, a group and multi group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study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ffensive actions and find that to a party who has a combat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increased number of personnel, the increased radius of firepower can achieve better operational results. on this basis,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action effectiveness is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方法论

收稿日期:2005-01-05 修回日期:2005-05-24*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4010701010101) 作者简介:吴朝晖(1971- ),男,湖南新晃人,副教授,博 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武器系统分析及总体优化设计、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等。 文章编号:1002-0640(2006)10-0033-04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方法论* 吴朝晖,宋保维,梁庆卫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摘 要:从作战实际出发,通过对鱼雷作战效能分析总体架构、定义度量、指标体系构成、分析评估方法等问题的系统分析和阐述,给出了鱼雷作战效能分析方法论的总体框架。提出了鱼雷作战效能分析的系统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据此给出了鱼雷作战效能的定义,并建立了新的效能指标体系。该体系在原有基础上明确包含了命中毁伤目标速率、作战平台生存概率等新指标,能更全面客观地分析现代鱼雷作战效能。 关键词: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中图分类号:T J 6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Methodology of Torpedo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Analysis W U Zhao-hui,SON G Bao-w ei,LIAN G Qing-w ei (College of Marine Engineering ,N 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 i ’an 710072,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 ith the metho dolo gy o f to rpedo o perational effectiv eness a nalysis,which includes the analysis fram ew o rk,definitio n,index sy stem and ev alua tion metho ds and so on.A new definition o f torpedo operational effectiv eness and co rrespond index system is given acco 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y stem and tim e limita tion .The new index sy stem can help to a naly ze the torpedo operational effectiv eness more com pletely. Key words :torpedo,w eapo n system ,opera tional effectiv eness 引 言 鱼雷是一种战术技术性能日趋先进、结构精密复杂、耗资很大的精确制导武器。如何综合分析评定鱼雷武器的优劣,如何高效率地使用、管理有限资源,为军方研制、配备高性能的鱼雷武器装备,一直是鱼雷界需要研究解决的具有方向性的重大课题。作为费效分析中重要而复杂的部分,鱼雷作战效能的分析,对于提高我国鱼雷总体水平、增强海军装备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关于效能、寿命周期费用和效费分析的概念是在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入。一些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相继开展了理论探讨与工程实践,有关武器装备的效能和费用分析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不断出现[1-18]。关于鱼雷作战效能的研究工作目前也已取得不少成果[4-11],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但在作战效能度量、指标体系构成等具体问题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确定鱼雷的发展方向是重要的。 1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的总体架构 作战效能分析是国防系统分析、军事运筹学及军事系统工程等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研究内容,其研究目的在于提供有关装备效能方面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作战效能分析结果及其它需要考虑的因 素在装备全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与该装备相关的 问题进行研究与决策,如新装备总体方案评估与决策、现役装备作战能力与战术运用研究,等等。作战效能分析一般包括确定目标和任务、建立假定和约束、定义效能度量、建立作战效能模型、求 Vol.31,No.10 Octob er,2006     火力与指挥控制 Fire Control and Com mand Con trol     第31卷 第10期2006年10月

海洋环境对潜艇作战效能的影响详解

【潜艇作战的地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潜艇以特有的隐蔽性、灵活性和续航力成为海军作战的核心力量,是用于探测、跟踪和与敌水面舰艇、潜艇进行交战的重要武器,是支援海上阻击和海上控制作战的主要力量。潜艇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能力。攻击核潜艇以鱼雷、水雷、反舰导弹、反潜导弹、陆攻导弹为武器,执行反潜、反舰、海上封锁和对地等作战任务,并在/兵力投送、发射巡航导弹打击海岸或远程内陆设施任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潜艇在靠近海岸线的海域可作为情报传输、监视和侦察平台,实时提供有关敌人的军力、部署、基本设施及敌人的意图等方面的情报。 装备高频舰载或舷侧扫描声呐以及遥控水雷探测设备(无人潜行器UUV)的潜艇,最适合进行隐蔽的反水雷作战。潜艇还一直用于秘密投放和撤回特种部队。在未来海战中,我国潜艇可在广阔洋域内灵活部署、广泛机动,遂行多种作战任务。潜艇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水下环境的重要性】 在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海战逐渐成为涉及太空、空中、海面、水下和海底/五层0三维空间的立体战争。作为战场空间的海洋环境,与敌我双方的军事训练、作战对抗、装备的适应性以至作战保障、后勤保障等均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海上军事装备体系所形成的各种海上作战能力均会受到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从海上作战角度看,掌握战场海洋环境与掌握敌情态势同等重要,是在作战准备和对抗行动中取得主

动权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战争状态水下战场态势实时评估或战场仿真都是为了发挥武器平台及武器装备在特定海洋环境中的作战效能。当潜艇处于近水面航行状态时,海面气象水文条件将会对潜艇正常巡航和作业产生影响;当潜艇遇到海洋内波时,会产生严重的振动和颠簸变得难以操纵和控制。海水密度跃变层形成的液体海底和液体断崖效应,对潜艇的上浮下潜操作产生很大影响; 潜艇可以借助温跃层和复杂海底地形隐蔽自己;声呐探测设备是潜艇的耳目,它是潜艇在水媒质环境中利用声波作为信息载体对水中目标进行探测、定位、识别、跟踪以及实现水下导航和通信、水声对抗等的主要设备。声呐信号的传播会受到季节、水域、内波、潮汐、海流、海面波浪、海底沉积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海洋气象、海洋水文、海洋地质等方面的海洋环境对声呐装备的作战效能、隐蔽性、适应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掌握海洋环境信息,建立完善的军事海洋环境保障体系,有效利用水下战场环境模拟仿真和效能评估,趋利避害,才能使潜艇以及艇载声呐、武器装备在水下战场环境中发挥最佳效能,才能使指挥员对作战海区环境一目了然,占据有利地形,使用最佳武器平台攻击对手, 才能使海洋环境效应成为我方作战武器装备效能的倍增器。 【海洋环境对潜艇效能的影响】 海洋环境就是指影响潜艇及艇载武器、探测设备的整体技术、战术性能的海洋气象、海洋水文和海洋地质等方面的自然条件,其直接影响潜艇战术行动的作战效能。如潜艇稳定性和操纵性会受到海浪、海流

ATT拦截来袭鱼雷的有效发现态势要求及有关问题

第39卷第6期2017年12月 指挥控制与仿真 CommandControl&Simulation Vol.39 No.6Dec.2017 文章编号:1673-3819(2017)06-0022-04 ATT拦截来袭鱼雷的有效发现态势要求及有关问题 江禅志,高国兴,衡 军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 266102) 摘 要:按照反鱼雷鱼雷拦截来袭鱼雷的原理及其战术技术特点,提出保证反鱼雷鱼雷能够拦截来袭鱼雷的基本条 件是必须通过发射控制保证其能及时在规定的态势范围内发现来袭鱼雷,并建立了描述反鱼雷鱼雷有效拦截来袭鱼雷的发现态势模型。然后,通过对水面舰艇和潜艇遭受来袭鱼雷攻击在战术背景和技术特点上的差异研究,提出了两者使用反鱼雷鱼雷在战术技术上的难点及主要问题所在。相关的结论不仅可作为论证各类海上作战平台防御武器系统建设、配置的依据,也是ATT作战使用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词:防御鱼雷;ATT;水声对抗;发现态势;相遇原理中图分类号:TJ630.3+ 4;E917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17.06.005 DetectiveRangeandRelatedProblemsofATTInterceptingIncomingTorpedo JIANGChan-zhi,GAOGuo-xing,HENGJun (NavalSubmarineAcademy,Qingdao266102,China) Abstract :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interceptingincomingtorpedobyATTanditstacticalandtechnicalcharacteristics,thebasicrequirementforATTtointerceptincomingtorpedoesisthattheymustbelaunchedtoensurethattheycanfindin-comingtorpedoinaprescribedrange.AndadetectiverangemodelthatdescribingtheeffectiveinterceptionbyATTisestab-lished.ThenpointoutthedifficultiesandmainproblemsoftacticalandtechnicaluseofATTthroughthedifferencesofsur-faceshipandsubmarineattackedbytorpedointacticalbackgroundandtechnicalcharacteristics.Key word s :torpedodefense;ATT;underwateracousticcountermeasure;detectiveRange;meetprinciple 收稿日期:2017-09-12 修回日期:2017-09-26 作者简介:江禅志(1963-),男,山东青岛人,高级工程师,研 究方向为作战仿真。 高国兴(1971-),男,副教授。衡 军(1981-),男,博士。 鱼雷作为攻击方的一种致命水下杀伤武器,必然要激起防御方竭尽全力地采取各种措施对来袭鱼雷进行防御。因此,反鱼雷或防御鱼雷作战早已成为各类水面舰艇和潜艇的重要战术科目之一 [1] 。相应的,各 国海军也把消除鱼雷威胁的措施集中于对其实施软硬对抗上,从而使得各类反鱼雷装备的应运而生和大量发展。 水声对抗器材的大力发展和广泛使用,对声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效能提出了严峻挑战 [2] 。然而,针对 各类水声对抗器材的原理和战术使用方式,通过鱼雷自身的智能化识别和跟踪技术解决鱼雷的反水声对抗问题也日渐成熟,进而使当今声自导鱼雷的反水声对抗能力得到了重大发展。由此,对来袭鱼雷实施硬杀伤的反鱼雷鱼雷,又成为反鱼雷武器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那么,反鱼雷鱼雷的作战使用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类型战术平台装备和使用反鱼雷鱼雷在战术技术上又存在哪些差异呢?这是装备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问 题。正是为了这一目的,本文对反鱼雷鱼雷及其战术使用的相关问题开展初步研究。 1 ATT及其作战使用要求 反鱼雷鱼雷是一种具有动力、带有战斗部,能够通过水声信号对来袭鱼雷进行检测,并通过弹道控制对来袭鱼雷实施拦截和摧毁的轻型鱼雷武器,简称ATT(Anti-Torpedotorpedo)。 ATT作为一种主动搜寻并拦截来袭鱼雷的“硬杀 伤”武器,在技术原理上和其他鱼雷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由于ATT体积小、重量轻,其航程一般都比较小、航速也不可能大幅度超过其他鱼雷的水平。 尽管ATT所需要的功能和采取的技术和其他鱼雷类似,但两者的作战使命却是完全不同的:ATT是海上作战平台用于抗击敌方鱼雷攻击,通过硬杀伤摧毁来袭鱼雷,以保障装载平台安全为目的的防御型鱼雷;而大多数其他鱼雷则是用于主动对敌攻击,以达成消灭敌方水面舰船或潜艇为作战目的的攻击型鱼雷。 正是由于两者在作战使命(或者攻击目标)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作战使用要求上的显著差异:由于攻击型鱼雷的速度通常是被攻击舰艇目标的两倍或三倍以上,所以攻击过程中容许出现鱼雷尾追目标的情况;ATT的速度往往和其所攻击目标(来袭鱼雷)的速度相近,不可能成倍于来袭鱼雷的速度,所以防御过程中,万方数据

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分析

0引言 随着国外鱼雷装备技术和性能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对我海军水面舰艇造成的威胁日益增大。目前水面舰艇对鱼雷的近程防御主要采用声诱饵、声干扰器等软对抗武器,在舰艇近程范围内缺乏有效 的硬杀伤手段,一旦诱骗和干扰失败,舰艇将处于 极度危险之中。因此,急需研制一型末端鱼雷硬杀伤武器系统,在舰艇防御末端快速、有效地摧毁突防的来袭鱼雷。 随着对超空泡射弹技术持续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在小口径火炮发射的超空泡射弹技术研究方 Vol.44,No.4Apr ,2019火力与指挥控制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44卷第4期2019年4月 Calculate and Analysis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Effectiveness WANG Hai-chuan ,HONG Hao ,QIU San-feng (Jiangsu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Lianyungang 222061,China ) Abstract :Aim at the combat requirements of close-in anti-torpedo ,base on configuration of the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 -torpedo weapon system and typical assumption of engagement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system effectiveness at different combat situation ,the main request to sonar ’s performance is put forward.The resul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and the sonar. Key words :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itation format : WANG H C ,HONG H ,QIU S F.Calculate and analysis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 anti-torpedo weapon system effectiveness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19,44(4):1-5. 摘 要:针对水面舰艇末端拦截鱼雷的作战需求,在提出舰载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构成和典型作战想定 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声纳不同探测性能和来袭鱼雷不同攻击态势情况下系统对来袭鱼雷的命中概率,提出了对系统中鱼雷定位声纳的主要性能要求,可为舰载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及声纳的论证与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效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J63;TP391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9.04.001 引用格式:王海川,洪浩,邱三凤.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44(4): 1-5. 超空泡射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分析 王海川,洪 浩,邱三凤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61) 文章编号:1002-0640(2019) 04-0001-05专家论坛 王海川,男,1964年7月生,研究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技术专家,南京理工大学特种机械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面兵器学术委员会委员,《水面兵器》编委会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舰炮武器系统/火控系统、舰载综合火控系统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防专利授权十余项。先后主持或参与过十余项国防型号项目和预研课题的研制或研究工作,获国防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

《猎杀潜航3》全难度手动鱼雷进攻流程详解(图文并茂)

《猎杀潜航3》全难度手动鱼雷进攻流程详解 原文版本:GWX3.0 Gold 翻译及制作:深海独狼 记事本数据采集法 这种方法需要用到导航地图(F5键),攻击地图(F6),UZO,攻击潜望镜及观察潜望镜上显示的相关数据。 1.手动采集数据,在UZO或潜望镜界面,屏幕右上方的记事本上会显示 采集到的数据。 2.Erkennungsbuch为船只手册,按N键或者左键单击ESB也可以调出。 3.Erkennungsbuch为船只旗帜,帮助你识别船只。 总体来说,进行手动攻击时,要保持U艇位置稳定或者慢速前进,舵上

要有多余的动作,因为某些机动动作或者航向上改变会使敌我距离和预估航线发生过于明显的改变。最好用lock按钮或者键盘上的L键锁定好目标,这样当你进行其他测算或者鱼雷调教工作时,你就不用担心船只的运动所带来的观察困难了。 下面进入攻击流程: 主流进攻流程分为四步: 确认目标 预估敌我距离 预估AOB 预估航速 第一步:确认目标 水下潜航时你的听音官或者水面航行时你的瞭望官会告诉你船只的类型(是军舰还是货船),相对位置,速度(是快还是慢),是正在接近还是正在远离。这时,升起潜望镜或者打开UZO,观察所报告的方向的动静,调节放大倍数,并且锁定目标。有必要的话可以调出Flaggen工具来确认船只国籍。要是确认为友军或者是中立国的船只那就不要进行攻击了;但如果该船你造成威胁了的话就干掉它。准备攻击时也要不停地确认到底是不是敌舰,总之,不要攻击未确认身份的船只。 如果敌舰是货船,打开商船手册,找到你认为和你看到的船只外型一样的船只。如果是搜军舰的话,如果时间不够,你就得大概猜测一下这是哪个型号的,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艘尽量与其型号接近的军舰,这样你才能开始接下来的瞄准工作。 在这一步中你需要做的就是锁定目标,然后翻开识别手册,确定目

猎杀潜航2——手动鱼雷攻击教程

猎杀潜航2——?动鱼雷攻击教程 本?接触猎杀潜航2这?款游戏有3年了,?候到了时候就想开始探索更?层次,所以开始研究?动鱼雷攻击,猎杀潜航2的?动攻击相对其他版本较为简单,所以在准备探索其他版本的猎杀潜航的?动攻击时,可把猎杀潜航2的?动攻击作为?个过渡,当作是较为简单的训练。 ?动鱼雷攻击教程。 ?、认识T D C T D C是t o r p e d o d a t a c o m p u t e r(鱼雷数据计算机)的缩写,是?种机械计算机,?战中潜艇部队均?类似装备进?鱼雷的准确攻击,T D C的根本功能即为:设定鱼雷回旋?,所以回旋?度数是T D C中的核?数据。该种计算机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回旋?的??和鱼雷航线误差成正?。 ①?标?位&?标航向:这是?分重要的数据,?标?位直接决定回旋?的度数,?般来说,攻击最适宜的?位是在0-30度之间,再?的话,误差就会直接导致鱼雷脱靶。?标航向是需要进??动采集的数据,并不是简单的敌舰航向,?是要?到物理学上相对的思想。 ②偏置?度:这是?较重要的?具,直?来说就是进?回旋?的精确的调整,对我个?来说这是?个很?性化的游戏设置,这对我们进?扇形鱼雷发射带来了很?的便捷。 ③鱼雷&?标速度:鱼雷速度的调整?法在T D C上调整,必须在鱼雷室中调整,依据不同的距离设定不同的鱼雷速度。?标速度是最重要的数据,它的数据和?标?位、航向的数据?同计算并?动输?回旋?度中。 ④鱼雷发射管选择阀:?来进?攻击时鱼雷发射管的选择,并选择可攻击的鱼雷发射管。 ⑤回旋?显?仪:显?有艇艏和艇艉的回旋?度数,可供检查回旋?是否正确。 ⑥当前航向:显?U艇的航向。但作?不是太?,因为这种数据可以在领航室?得到更为精确的数据。 ⑦?标距离:次要数据,但对于鱼雷速度档位的选择?分重要。 ⑧?动&?动开关:游戏中的设定,但是?从笔者使??动攻击以来,这东西就被看做是T D C的界?锁了。 ⑨鱼雷发射按钮:?于发射鱼雷发射管选择阀当前选择的鱼雷管中的鱼雷。 ⑩鱼雷发射管状态显?灯:显?鱼雷管当前状态,绿?为可使?,红?为损坏或正在装填鱼雷,灰??为鱼雷管已完全损坏或鱼雷耗尽。 ⑾鱼雷计时器:?于估计鱼雷命中时间,在?动攻击中会有10秒以内的误差,在攻击后紧急下潜后?分有?。 ?、数据的采集

基于益损分析的鱼雷战术效能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估_彭鹏

第32卷第3期指挥控制与仿真V ol.32 No.3 2010年6月 Command Control & Simulation Jun.2010 文章编号:1673-3819(2010) 03-0054-04 基于益损分析的鱼雷战术效能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估* 彭鹏1,张韧1,李佳讯1,庞云峰1,石颜青2 (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211101;2.91604部队气象台,山东龙口 265700)摘要:针对不同海洋环境中海水阻力系数和声线传播的变化特性,根据鱼雷航行及自导过程中的守恒原理,提出了一种评估海洋水文环境对鱼雷战术效能影响的新方法,并根据海洋水文环境对介质参数的影响,结合战术效能益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海洋环境对鱼雷战术效能影响的评估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对该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而发展运用于鱼雷作战使用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估和保障决策之中。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水阻力;声线传播;鱼雷战术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E211;TJ630.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10.03.016 Influence Assessment of Torpedo Campaign Efficiency in Marine Environment Based on Benefit-Harm Analysis PENG Peng1, ZHANG Ren1, LI Jia-xun1, PANG Yun-feng1, SHI Yan-qing2 (1.Institute of Meterology of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Technology,Nanjing 211101; 2.Weather Station of No.91604 Troop, Longkou 2657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water drag index and sound propagation in different sea environment, a new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law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hydro-influence of torpedo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a model to calculate is established under this idea. This model considered both torpedo performance indexes and the main hydro-parameters, So that it can do evaluation more precisely. At last,the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and model is tested by an emulational example. Therefore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in assitant decision-making of torpedo using. Key words: sea environment; seawater resistance; sound transmission; torpedo campaign efficiency; evaluation 鱼雷是水下突防、攻击和毁伤敌方目标的海军主战武器,具有航速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破坏性大和成本较低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鱼雷性能也在不断地提高,现代鱼雷不仅有更强大的爆炸威力,而且采用了先进的动力推进装置、航行控制系统和探测导航系统,强化了弹道机动和电子对抗能力,使鱼雷能够更有效地追踪和捕获目标。但是随着高精度鱼雷武器中制控元件的增加,使得其对海洋环境更加敏感,鱼雷战术效能的发挥更加受海洋水文环境变化和要素特性的影响。因此,准确地获取海洋环境信息,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评估环境要素对鱼雷作战和战术效能的影响,进而给出科学、准确的保障决策,是军事气象水文保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鉴于海洋水文环境影响要素众多、影响机制复杂,加之鱼雷环境参数和环境影响试验资料短缺,海洋水文环境对鱼雷战术效能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算法技术研究尚不多,相关研究鲜见于文献,仅有部分针对单项性能指标的影响评估,如鱼雷声自导作用距离的水文环境影响评估[1-2]和大气影响雷达传播效能评估[3] 收稿日期:2009-12-01修回日期:2010-01-02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4036012) 作者简介:彭鹏(1986-),男,安徽萧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水文保障研究。 张韧(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佳讯(1984-),男,博士研究生。 庞云峰(1983-),男,硕士研究生。 石颜青(1985-),男,助理工程师。等。为此,本文从影响鱼雷效能的关键海洋水文要素的影响过程和机理分析出发,以鱼雷的效能指标为评价目标,开展海洋水文环境对鱼雷战术效能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算法模型研究。 1 效能指标与评估模型 鱼雷战术效能指鱼雷战术技术性能在特定作战任务中的表现和发挥。现代鱼雷的关键技术性能包括[4]:鱼雷的速度和航程、鱼雷电子对抗能力、鱼雷的爆破威力、复杂多变的鱼雷弹道。也有学者认为[5],衡量鱼雷战术效能的关键战技性能应包括:装药量、最大航速、最大航深、最大航程、抗干扰能力、自导作用距离、搜索扇面角等七项指标。 上述性能指标中,鱼雷的爆破威力主要由装药量、炸药当量系数、海底反射系数和炸点距舰船的距离来决定;鱼雷的电子对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是指鱼雷能够对抗反鱼雷技术,排除目标干扰,识别诱饵欺骗的能力,一般与鱼雷自身的技术构造有关;最大航深反映的是鱼雷的抗压程度,取决于鱼雷壳体材料;搜索扇面角取决于鱼雷探测装置的技术构造。这些性能指标的实现和发挥与鱼雷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技术含量有关,受海洋水文环境变化的影响不显著。为此本文选取与海洋水文环境关系密切的最大航速、最大航程和自导作用距离等关键战技性能指标作为海洋水文环境影响鱼雷效能的评价指标。定义武器装备的海洋环境战术效能益损指数为武器装备在一般海洋环境下的战术性能发挥水平相对理想海洋环境下战术性能

鱼雷纯方位攻击提前角优化分析

图1鱼雷攻击基本原 理图 收稿日期:2013-05-15修回日期:2013-08-17作者简介:董严红(1967-),男,山西屯留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潜艇作战仿真研究。 摘要:鱼雷纯方位攻击是潜艇因无法解算目标运动要素时,依靠方位变化对目标实施快速鱼雷攻击的一种方法。鱼雷命中概率是武器装备研究和作战使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鱼雷武器作战效能评估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自导鱼雷纯方位攻击的使用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和仿真模型,并采用大样本仿真的方法,得出不同情况下鱼雷攻击提前角的最优解。 关键词:命中概率,鱼雷攻击,纯方位攻击,潜艇作战 中图分类号:TJ630文献标识码:A 鱼雷纯方位攻击提前角优化分析 董严红,卫翔,孙春生 (海军潜艇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Optimization of Torpedo Bearing-only Attack Angle in Advance DONG Yan-hong ,WEI Xiang ,SUN Chun-sheng (Navy Submarine Academy ,Qingdao 266071,China ) Abstract :The bearing-only torpedo attack is a method that submarine attack only based on the change of target bearing.The hitting probability of torpedo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weapon research and operational use ,and it is also a necessary basis of the torpedo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ocess of bearing-only torpedo attack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 up ,performing the large sample simulation ,the optimal solutions of torpedo attack angle in advanc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could be taken out.Key words : hitting probability ,torpedo attack ,bearing-only attack ,submarine battle 引言鱼雷纯方位攻击是潜艇因无法或来不及解算目标运动要素时,根据目标的方位变化,给鱼雷装定概略提前角而对目标实施快速鱼雷攻击的一种 方法。 目前,研究鱼雷攻击和计算鱼雷攻击提前角的 方法很多,但大多都是建立在目标要素已知条件下 的。如文献[1]研究了声自导鱼雷提前角的显式计 算方法,文献[2]给出了基于目标要素概率分布的 声自导鱼雷射击有利提前角优化模型,文献[3]研 究的是纯方位攻击问题,但它是基于鱼雷连续攻击 时的互导问题进行的。 对于军事指挥员来说,最关心的是在紧急情况 下,如何装定鱼雷提前角才能使命中目标的概率最 大,这是一个优化决策问题,目前研究的较少。下面 通过建立鱼雷纯方位攻击的数学模型,采用大样本 仿真的方法,得出在一定目标方位变化率时,不同 的鱼雷提前角与命中概率的对应关系,从而找出最 优化的结论。1鱼雷攻击基本原理文章编号:1002-0640(2014)08-0121-03Vol.39,No.8 Aug ,2014 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39卷第8期2014年8月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