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铁路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深化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总建设[2013]193号)及发包人的相关规定,建立工地建设标准;依据《铁路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和我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内业资料管理标准;依据《关于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制定相应的劳务用工管理标准,依据《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等制定试验管理标准。

按经发包人审查同意的标准化管理规划,组建标准化项目管理机构,编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严格按标准组织施工作业,推进标准化工地建设,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

根据发包人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配备相应的终端硬件设备,纳入发包人统一接口,并接受发包人统一管理;设置专人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按发包人要求的资料目录及格式通过信息系统按时如实提供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使之作为现场管理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支撑。

施工过程中根据有关施工规范、标准、指南的要求,采用成熟工艺、工法,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通过指导书落实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要求,按照质量要求规范现场操作方法、质量检查方法,达到指导和规范现场作业的目的,并通过试验不断优化。

1.工地建设标准化

⑴现场平面规划

挂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标明标段重点工程,各种生产、生活驻地、拌和站、制存梁场、铺架基地、取弃土场、施工便道及与既有道路接线关系,供电线路,监理、设计现场工作点,主要工程数量,工程概况等。

⑵生产区

①标识标牌

以工点为单位,在醒目位置设置“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

②路基工区

每个区段为一作业单元,一般在200m以上或以构筑物为界,施工作业区段、地基处理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路基整修区段有明显

的分区作业指示牌,无交叉作业。

③桥梁工区

桩基、基坑、制浆储浆池周围设置护栏,位于居民区附近时,夜间加设红色标志灯。桩基作业停止或完毕后用井盖盖好、设置围栏和警示标牌。墩台身混凝土浇注作业平台设栏杆,墩高超过2m时张挂安全网。

跨既有公路、铁路的立交桥梁,施工期间设置防护棚架和防护网,设置限高架和防撞设施,并设置警示标志。

④隧道工区

隧道洞口设置值班室,设立人员进出洞口登记制度,并设专人负责。隧道内水电管路分开布置,架设有线或无线通信设备,保持通信畅通。

隧道内外的台架、工作平台上满铺底板,周边设置栏杆。

洞口施工区,洞内机电室、料库等处设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标志,定期进行检查。

各类通风管路敷设平顺,接头严密,定期检查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

应急用品箱及应急管道按设计要求布设。

⑤铺架基地

铺架基地采取封闭管理,进出人员和物资进行登记;场地布置严格按照施组的铺架基地图进行布置队伍、材料存放和设备存放区域;各队伍和分区均有明显标示牌。

⑥制存梁场

根据设计硬化预制场地和制作预制构件台座;场地四周用砖砌围墙(或通透式围栏)封闭,设置出入口及大门,在大门一侧设置单位铭牌,在大门处设置门卫值班室;场内合理划分混凝土拌和站、制梁区、存梁区、构件加工区域,设置区域标识牌。

制梁场应有坚实的存梁台座和地面排水系统,梁片存放时应支垫牢固,不得倾斜,并设置防止梁体倾覆的措施。

龙门吊设置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满足最小安全操作距离要求,在龙门吊下方的相应位置,挂设“施工重地,注意安全”警示牌。

特种作业和各种机电设备操作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现场设置安全操作规程牌,其内容主要包括操作要领、安全事项、工前检查、工后保养、日常维护等。司机岗

位职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随机挂设。

张拉台座两端设置防护装置,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警示标志的设置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制梁场设有锅炉房的,锅炉房门口附近墙上悬挂“锅炉重地、闲人免进”的公示牌,房内醒目位置张挂安全操作规程牌和安全警示牌。锅炉房的各类管线布置规范整齐,符合安全要求,作业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⑶辅助生产区

①材料场地

材料分类堆放,设立标牌。砂石料分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并标识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检验情况、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金属线材存放时上盖下垫、平放堆垛,注意标牌的保管,避免混淆。水泥、掺合料按生产厂、品种、强度等级、批号分堆码放,严禁混存,在垛上设置标识,注明生产厂、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进库日期等,外加剂设置标识,注明生产厂、品种、出厂日期、进库保管日期等。

②拌和站

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内设试验室,并设骨料清洗池、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

⑷文明施工

现场采用封闭式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包括工班长)佩戴上岗证。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土方作业采取洒水防止扬尘。大型临时设施场地、弃渣场坡面按设计进行复垦绿化。

现场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洗车场、排水池、沉淀池,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按规定排放。

现场施工中注意大气、噪声污染、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

2.施工工艺标准化

⑴路基工程

地基处理采取的各种处理方法,按设计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路堤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路堑开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断面开挖、横向台阶开挖、逐层顺坡开挖、纵向台阶开挖等工艺。坡面防护按设计要求选用。

⑵桥涵工程

按设计要求施工明挖基础、陆域桩基础及承台等,按照成熟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深水基础采用搭设栈桥+施工平台或独立平台施工,深水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明挖框架桥涵框构采取满堂支架浇筑,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合理设置施工缝。

墩高小于15米的实体墩采用整体大块拼装式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墩高大于15米的墩身分次浇筑成型;空心墩采用翻模施工。

现浇梁采用支架现浇或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简支T梁采取集中预制、架桥机架设施工。

⑶隧道工程

根据各种围岩类别隧道采取相应的台阶法、台阶法+临时横撑、台阶法+临时仰拱法等开挖。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方法。衬砌采用衬砌台车进行整体一次性浇注。

⑷制架梁工程

T梁在制存梁场采取集中预制、架桥机架设施工。

⑸轨道工程

严格按照施工指南、设计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底砟铺设、机械铺轨、上砟整道、换铺长轨、单元轨节焊接、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等。

3.用工模式标准化

⑴主要人员配置

架子队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材料、领工员等主要组成人员由我单位正式职工担任。

⑵劳务合同管理

所有劳务作业人员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并与其签订劳务协议,签订劳务合同。

⑶行为控制

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踪作业,确保每个工序有领工员跟班作业。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对所有劳务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事技术工种的,上岗前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从事特殊工种的要有特种作业证书。

⑷项目部劳务管理

配备专门的劳务管理人员,建立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设立劳务作

业人员工资基金专户。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制度,并登记造册,记录其身份证号、执业资格证书号、劳动合同编号等。

4.物资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化

自行采购的物资材料由集团公司物资部门进行招标采购。工程材料、物资具有出厂合格证。进场物资、材料按规定进行复检。所有的进场物资对名称、规格、材质、产地、批号、批量、到货日期及使用工程部位进行标识,建立项目主要材料明细账,其它材料分类账,做到帐物相符。

5.试验室管理标准化

⑴资质

中心试验室资质文件符合要求,人员配备及资质符合要求,检测试验仪器设备清单齐全,仪器仪表的标定及检验合格有效。

⑵程序

检测委托及委托单、任务下达、原始记录、报告撰写、报告发出、资料管理、样品管理。

⑶检验内容

开工前对原材料的质量按要求进行检验,并提出检验报告送监理单位审核;材料使用前按要求完成本批、次的材料试验;收集整理、保管各项检验试验原始记录,提供隐蔽工程验收所必需的有关资料;将经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的试验成果、检测报告、检测资料报监理单位审核。

6.控制测量标准化

⑴建立控制网

开工前建立全线高程控制网。

⑵控制网复测

交接桩后,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启用。轨道施工前地面发生区域性沉降、地震后要进行全网复测。

⑶控制网维护

控制桩必须稳定符合规范要求,设置保护设施,每次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并作书面检查记录。对损坏的控制点及时修复补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