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期末复习笔记

SPSS期末复习笔记
SPSS期末复习笔记

SPSS四种输出结果:枢轴表/轻量表、文本格式、统计图表、模型

SPSS四种窗口:语法窗口、输出窗口、数据窗口、脚本窗口

SPSS三种运行方式:命令行方式、批程序方式、菜单对话框

SPSS默认文件类型:

数据文件*.sav:此为SPSS软件默认的数据文件格式,双击可由SPSS直接读取。

命令文件*.sps:可在语法编辑程序(syntax)中先编写或贴上欲执行之分析指令,并将其存贮起来,供日后重复使用或检查之用。

输出文件*.spo: 允许直接加以编辑或转贴到其他编辑软件,SPSS 16.0版之后将输出文件的默认格式改为*.spv。

数据文件清洗——多余重复的数据筛选清楚,将确实的数据补充完整,将错误的数据纠正或删除。数据→标识重复个案标识异常个案

问题的答案被称作变量的取值。将答案转变成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需要经过一个被称作“编码coding”的过程。

数据阵/数据文件:n个案例、m个变量构成的阵列

SPSS对数据的处理是以变量为基础的。

所以,数据录入前一定先定义变量及其属性,包括指定名称、(存储)类型、宽度、小数、标签、值、缺失、列(宽)、对齐、度量标准和角色。这也被称作建立数据框架。

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汉字或字符@开头,数字不可以,其他字符可以是任何字母、数字或_、@、#、$等符号。变量名中不能有空白字符或其他特殊字符(如“!”、“?”、“*”等)。变量名最后一个字符不能是英文句号(.)。

在SPSS中不区分大小写。例如,HXH、hxh或Hxh对SPSS而言,均被视为同一个变量。

SPSS的保留字不能作为变量的名称,如ALL、AND、BY、EQ、GE、GT、LT、NE、NOT、OR、TO、WITH等。

SPSS中变量有3种基本类型:数值型、字符型(区分大小写)和日期型。

但根据不同的显示方式,数值型又被区分成:数值、逗号、圆点、科学计数法、美元、(用户)设定货币等6个子类型。不过,只有数值(N)最为常用。

默认状态下,所有变量的类型均为数值型,且宽度是8位、小数位是2位。

对话框界面可修改宽度和小数位,然后“确定”,但宽度必须大于小数位。

变量标签是对变量名的进一步描述,可长达120个字符

SPSS有两类缺失值:系统默认缺失值和用户定义缺失值。

对于数值型变量值,系统默认缺失值为圆点“.”,而字符型变量值的系统默认缺失值为空字符串(什么也没有)。

指定“列”实际上是设定变量的显示宽度,默认为8个字符的宽度。

统计学中,按照对事物描述的精确程度,将度量标准从低到高区分为4种类型:

定类尺度:仅能测定类别差,不能比较大小,各类之间没有顺序和等级,只能计算频数频率百分比,可以使用数值型变量,也可以是字符型变量。要符合穷尽和互斥的原则。

定序尺度:可比较优劣或排序,但数值不代表绝对数量大小,可以是数值型变量,可以是字符型变量。可以计算频数、频率和累计频率、累计频数。

定距尺度:不仅能区分不同类型并排序,还能指出类别之间的差距是多少,最典型的是温度。严格来说只能加减。其0值没有物理含义,没有绝对的“0”点,故不能做乘、除运算。

定比尺度:测算两个测度值之间比值,与定距变量相比差别是有一个固定的绝对“零点”。0在定距变量中仅是一个测量值,而定比变量真正表示没有。可以加减乘除。E.g.重量、年龄

可以将高层次测量尺度的结果转换为低层次测量尺度的测量结果,但不能把低层次的转化为高层次的。

半开放题的处理:指定变量时,可以使用两个变量,第1个变量中,“其他”作为一个选项;第2个变量将“其他”中“请注明”的内容作为一个单独的开放题,而将没有选择“其他”一项的案例在此变量上的取值作为系统缺失值。为使得变量名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可以考虑将第二个变量的名称设置为由第一个变量名称后直接加“a”之类的字符。

多选题的处理:

①多重二分法:编码时,将每一个选项定义成一个变量,有几个选项就有几个变量,且均以取值等于1表示选了该项、以取值等于0表示未选该项。(标准处理方式)

②多重分类法:也是利用多个变量来对一个多选题的答案进行编码。应该用多少个变量,取决于实际可能给出的最多答案的数目而定。这多个变量必须为数值型变量,所有变量采用同一套取值标签。

Excel、txt的文件读取之后要保存为SPSS的文件。插入终止线时,开始(即0列)处和结

尾(最后一列)处必须插入,否则会少变量

F4.0 A1 F是数值型A是字符串F4.0就是数值型宽度是4 小数是0

什么是固定宽度的,什么是分隔符等分开的?

数据管理

转换→变量级别的

—计算新变量:compute

—已有变量值的分组合并:recode(重新编码为不同/相同变量)

将度量变量重新分组为序号变量,或者将序号变量、名义变量的不同取值加以归类合并

“重新编码为相同变量”:对现有变量直接进行编码,保留该变量,只是根据设定的规则替换掉原来的取值。

“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根据现有变量的取值生成一个新变量来保存重新编码的结果。

包括端点!!

—连续变量的离散化

如果想进行的分组是比较有规律的,例如,等距分组,或等样本量分组,可以使用SPSS提供的“可视离散化”过程进行分组。

SPSS提供了两种可视离散化:需用户自行判断设定的可视离散化和基本全自动的最优离散

化。

建议生成分割点的时候先填第一个分割点的位置和个数,然后自动生成宽度。

—变量的自动重编码与数值移动

自动重编码:自动按照原变量取值的大小或字符顺序生成新变量,而新变量的值就是原变量值大小的序号或先后序次。

个案排秩:变量的排秩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个变量的取值大小来对个案排次序,同时将得到的排序结果保存到一个新变量中。虽然效果同样都是基于某个变量对个案进行排序,但“个案排秩”过程比“自动重新编码”过程更为灵活。结:遇到相同取值如何给序号值

默认为最常用的秩:新变量的值等于原变量取值的序号

数值移动:在SPSS中,一种方式是以“计算变量”过程利用Lag( )函数、Lead( )函数来实现 lag函数是返回之前的,取前面的数(滞后),在杂项里面;lead函数是返回后面的,取后面的数(提前),但是计算变量里面没有lead函数了

转换→转换值

—“转换”菜单中的其他功能

“对个案内的值计数”过程用于标识某个变量中是否出现了某个值或某个范围的值,也可以计算一组变量中出现特定取值的变量个数。

数据→文件级别的

—排序个案

用户所指定的变量被称作排序变量

排序个案v.s.个案排秩区别:是否产生新变量;个案相对位置是否变动。

—拆分文件可以和选择个案达到同样的目的

按照不同组分别汇总统计结果“按组组织输出”

拆分文件一旦设定,除非另行取消,否则将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一直有效,而且会被

另存在数据集里。

—选择个案(筛选)

除了拆分文件的功能,还有并不想对全部个案进行分析,而只是想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分析,这也需要用到“选择个案”过程。

过滤掉未选中个案:默认未选中个案不包括在分析中,但保留在数据中;并在数据文件中生成名为filter_$的变量加以标识,取值1表示被选中,0表示未被选中;数据视图最左端未被选中个案处会标以反斜杠。

选择个案一旦设定,除非另行取消,否则将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一直有效,而且会被另存在数据集里。

随机个案样本精确后面的两个框框:

第一个框表示样本的容量。

第二个框表示样本的范围,也就是从第一个个案开始到第多少个个案

老师随机抽选同学回答问题就是这样做的。

—加权个案

给不同个案赋以不同的权重,以改变个案在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性。通常两种情况下会用到这一过程:以频数形式录入的数据;不等概率样本数据。

加权个案一旦设定,除非另行取消,否则将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一直有效,而且会被另存在数据集里。(同样的还有选择个案和拆分文件)

—分类汇总

按指定的分类变量对个案进行分组,并按分组对变量求指定的描述性统计量,结果可以另存为新数据文件,也可以直接(生成新变量)添加到当前数据文件。

个案数:定义一个新变量,其取值等于每一分组下的个案数目

上方、下方都是开区间

内部:取值大于等于a且小于等于b

外部:取值小于a或大于b

分类汇总与拆分文件两个过程有何异同:

分类汇总还对变量做了描述性统计,而拆分文件只是对变量做了分类汇总,对变量进行描述还需要进一步的操作。

—数据文件的重组(指的是长、宽格式之间的转换)

数据录入的默认格式每一案例占一行、每一变量占一列。这种数据被称作宽格式数据

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重复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采用长格式数据,即:按照每一观测(observation)占一行、同一个案占多行的格式排列的数据。(标识符变量、索引变量)

①长→宽将选定个案重组为变量

转换后原文件中的数据被直接替换,但文件名没有变。

②宽→长将选定变量重组为个案

—数据文件的合并

①纵向拼接/垂直合并添加的是个案

②横向合并/水平合并添加的是变量

若使用关键变量(指定横向合并时按照什么样的规则进行对应)进行横向合并,则各数据文件都必须事先按照关键变量取值进行升序排列,否则会出错。为便于以SPSS进行横向合并,各数据文件中,表示不同含义的变量尽量采用不同的变量名称。

单变量描述统计:

集中趋势测量(中心性、中心测量)→众数(适用于任何测量等级的变量:名义、序号和尺度变量)

中位数(只适用于序号、尺度变量,而不适用于名义变量,序号变量要还原到数字本来代表的意思,有一半的被调查对象的…在…以下/上)

均值(均值是数据分布的平衡点。只适用于尺度变量,而不适用于名义、序号变量。另外,均值对变量的取值大小很敏感,故,对于存在极端值的情形,均值不宜用作反映变量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更好的选择是中位数。)

左偏(负偏态):均值<中位数<众数

右偏(正偏态):众数<中位数<均值(平均数受偏高数值影响较大)

若要分析不同城市的中位数等的结果,可以先拆分文件再进行分析

离散趋势测量(尺度统计量)→方差(总体:(

)2

21N i

i Y Y N σ=-=∑样本:()2

211n i

i y y s n =-=-∑ 单位是变

量原始测量单位的平方 样本方差,也被称作样本修正方差,它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在计算样本方差时除以n-1的原因)、标准差、异众比例(1-众数组所占比例)、范围(全距/极差)

分布形状测量→峰态(峰点陡缓程度通过计算峰度kurtosis 系数来测量,多峰分布往往意味着群体内部存在分化)

偏态(分布是否对称通过计算偏度skewness 系数来测量,SK 是无量纲的量,

取值通常在-3到+3之间,其绝对值越大,表明偏斜程度越大。当分布呈右偏态时,SK>0,故也称正偏态;当分布为左偏态时,SK<0,故也称负偏态。)

统计学 = 描述统计 + 推断统计(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

推断统计 = 参数估计 + 假设检验(由样本来认识总体的两种方式)

参数估计 = 点估计 + 区间估计

描述统计的目的在于:简化或概括数据(信息)。采用何种描述统计工具取决于变量的测量水平。

数据分析的两个任务:描述样本 推断总体

判断是否正态(尺度变量):

方法一:通过考察偏度和峰度系数

方法二:通过考察正态P-P 图

方法三:通过正态性非参数检验(分析→非参数检验→单样本 “使用定制字段分配”) 除了考察变量取值分布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分布形状之外,还可以考察一些位置统计量,如: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等

对于尺度变量的描述统计,可以采用 分析 → 描述统计 → 频率 过程,也可以采用 分析 → 描述统计 → 描述 过程,还可以用分析 → 描述统计 → 探索 过程

IQR :四分位距=第三四分位数-第一四分位数 中间50%案例的取值范围,反映取值分布的离散程度

样本均值的标准误SE n

s = 标准误:抽样分布(若重复抽样规模为n=N 的样本,将所有可能样本均穷尽,每一个样本统计量(如均值)的值便构成了一个新的分布,叫做抽样分布)的标准差

单总体均值(比例是特殊的均值)的假设检验:t 检验

~(1)Y Y Y Y t t n μσ-==-

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 检验

结论举例:因为95%置信区间并未包含0值,故应拒绝零假设。并无足够证据支持平均收入为20000美元的说法,故应认为收入不等于20000美元。

二总体均值差异的假设检验

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 检验

小样本,总体方差未知,两个方差不等,非参数检验。

小样本,总体方差未知,但已知两个方差相等:T 检验

大样本同样可以用T 检验,因为n 增大时,t 与Z 不断逼近,且更保守。

()~2A B Y Y t t n n +-

两独立样本t 检验的零假设为:两总体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即μ1-μ2=0

具体分两步来完成:

第一,利用F 检验判断两总体的方差是否相同【此为进行均值差检验的前提条件】 第二,根据第一步选择t 统计量和自由度计算公式,进而对T 检验的结论作出判断。 结论举例:表明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差别。“统计上显著”的含义:基于样本观察到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收入的差别并非是由随机抽样造成的,而是总体中两性间收入确实存在着差别。

①独立样本

②配对样本

针对同一样本收集接受“处置”前后两个时点上的数据。注意,这与前面两个独立样本时情况不同,这时属于配对样本研究。(配对样本T检验)

将差值作为新的统计量(两次观察来自正态总体,不要求方差相等),检验差值是否为0。

表明起始薪水与当前薪水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差别。

比例的话编码应该编成0和1,例如均值想表示男性比例,男性就是1;均值想表示女性比例,女性就是1。

多总体均值差异的假设检验:F检验方差分析(ANOVA)是对T检验的一般化

因素(factor):要检验的对象水平:因素的具体表现

线性回归是方差分析的一般化,方差分析是T检验的一般化

置信度小,会增大假设检验中犯I类错误(弃真错误)的风险

置信水平/置信度/置信系数 95% 99% 90% 求置信区间:探索或者单样本t检验

置信区间的含义:通常来说,95%置信区间的意思是我们估计的目标参数有95%的可能性落入某区间。而传统的统计和贝叶斯学派对置信区间的解释是有区别的。前者的95%置信区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重复抽样100次,大约有95次所估计的参数会落入该区间。而后者对置信区间的解释更接近于我们通常的理解。即有95%的可能落入该区间。

假设检验所依据就是小概率原理(统计上),只是把小概率α的标准定得更为具体和数量化而已,比如0.05、0.01等。逻辑上依据的是反证法。

可以将第一类错误记为“错杀好人”,把第二类错误记为“放走坏人”

方差齐性是方差分析ANOVA方法的基本假定之一

方差分析结果往往意味着:不同组别群体是否来自同一个更大规模的(正态)总体

应用方差分析,因满足以下假定条件:

被检验变量(因变量)为尺度变量

样本通过随机抽样得到(独立性)

尺度变量在分类变量各类别上服从正态分布(正态性)

尺度变量在分类变量各类别上具有相同方差(方差齐性) (如果不齐,如存在呈现出更大变异(方差更大)的大规模组,则组内变异(WSS )会被夸大 后果:犯I 类错误可能性变大)

方差齐性的假设 H0:三地index1的方差相等 H1:三地index1的方差不完全相等 方差分析的假设 H0:三地的均值相等 H1:三地均值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原假设是想反对的

Sig.=0.139 > 0.05,故接受零假设,即三地居民在消费信心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别。 单侧检验:

备择假设μ

备择假设μ>a 是右侧检验 计算出双侧sig 值之后除以2,再拿1减去这个数,再和0.05比较

左侧检验就是拒绝域在左边

误差=随机误差(因素的同一水平下各观测值之间的差异)+系统误差(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各观测值之间的差异)

组内方差只包括随机误差 组间方差既包括随机误差,也包括系统误差 SST=SSE+SSA

)(k n k F MSE

MSA F --=

,1~ 交叉表与卡方检验 针对分类变量(包括名义和序号)之间独立性检验的工作可以通过SPSS 的“交叉表过程”提供的“卡方检验”来完成。

分类变量间关系的统计描述

分类变量间关系的统计推断

分类变量间关系强度的测度

问题1:从(样本)数据来看变量间有关联吗? 查看SPSS 形成的交叉表回答 问题2:若有关系,那么这个关系是否也存在总体中? 执行χ2(卡方)检验回答

问题3:若变量间有关系,这个关系有多强?估计相应的关联测度指标来回答

交叉表:列边缘分布、行边缘分布一般自变量放在列,因变量放在行条件分布

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单元格

期望的计数:零假设成立条件下每单元格中的频数。

H0:总体中性别与学历无关 H1:总体中性别与学历有关

若H0为真的话,观测的计数与期望的计数应较为接近;反之,若两者差别较大,则H0很可能不成立。

卡方检验的自由度:(行变量的个数-1)×(列变量的个数-1)

分析关系强度:在统计量这一选项里面“相关”适合两个尺度变量;“名义”适合两个名义变量;“有序”适合两个序号变量;“按区间标定”适合一个名义变量和一个尺度变量。 和相依系数越大,表示关联越强。

Lambda:0-1,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效果,根据x去预测y可减少λ%的误差。

Tau与不确定系数的含义与λ相同,只是在误差的定义上稍有差别。

如果要控制地域:城市作为层变量

存在关联才会接着算关系强度,如果不存在就没有必要了。

对本地经济状况的预期与对本地就业状况的预期之间是否一致?(Kappa)原假设是不一致

P<0.05 一致 Kappa≥0.75 一致性较好;Kappa≤0.4 一致性较差中间的一致性一般

参数检验:单样本T、独立样本T、配对样本T、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二项分布检验

spss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

《统计分析软件》试(题)卷 班级 xxx班姓名 xxx 学号 xxx 说明:1.本试卷分析结果写在每个题目下面(即所留空白处);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每个试题20分。 一、(20分)已经给出某个班的学生基本情况及其学习成绩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学生成绩二.sav。要求: (1)将所给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与“学生成绩二.sav”合并,并保存为“成绩.sav.” (2)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成绩.sav”进行以下处理: 1)按照性别求出男、女数学成绩的各种统计量(包括平均成绩、标准差等)。 2)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 3)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85),良(75≤X ≤84),中(X≤74),并对优良中的人数进行统计。

分析: 描述统计量 性别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男数学477.0085.0082.2500 3.77492有效的 N (列表状态)4 女数学1667.0090.0078.50007.09930有效的 N (列表状态)16

注:成绩优良表示栏位sxcj 优为1 良为2 中为3 由表统计得,成绩为优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20%;良的同学有12人,占总人数的60%;中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40%。 二、(20分)为了解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情况,针对笔记本电脑的3种品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随机访问了30位消费者,让他们选出自己满意的品牌,调查结果见下表,其中变量“职业”的取值中,1表示文秘人员,2表示管理人员,3表示工程师,4表示其他人;3个品牌变量的取值中,1表示选择,0表示未选数据见Excel数据文件“调查.exe”。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将所给数据的Excel文件导入到SPSS中,要求SPSS数据文件写出数据结构(包括变量名,变量类型,变量值标签等)命,并保存为:“调查. Sav”。 (2)试利用多选项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来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电脑的满意度状况;分析不同职业消费者对笔记本品牌满意度状况。 分析:

应用统计spss分析报告

学生姓名:肖浩鑫学号:31407371 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报告(三)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变量间关系的度量:包括绘制散点图,相关系数计算及显著性检验; (二)一元线性回归: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 (三)多元线性回归: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著性检验等,多重共线性问题与自变量选择,哑变量回归; 三、实验内容 企业编号产量(台)生产费用(万元)企业编号产量(台)生产费用(万元) 1 40 130 7 84 165 2 42 150 8 100 170 3 50 155 9 116 167 4 5 5 140 10 125 180 5 65 150 11 130 175 6 78 154 12 140 185 (1)绘制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北京22460 7326 辽宁11226 4490 上海34547 11546 江西4851 2396 河南5444 2208 贵州2662 1608 陕西4549 2035

(1)绘制散点图,并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计算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并解释其意义。 (4)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5)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6)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航空公司编号航班正点率(%)投诉次数(次) 1 81.8 21 2 76.6 58 3 76.6 85 4 75.7 68 5 73.8 74 6 72.2 93 7 71.2 72 8 70.8 122 9 91.4 18 10 68.5 125 (1)用航班正点率作自变量,顾客投诉次数作因变量,估计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意义。(2)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3)如果航班正点率为80%,估计顾客的投诉次数。 4. 某汽车生产商欲了解广告费用(x)对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下面的有关结果: 方差分析表 变差来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 2.17E-09 残差40158.07 —— 总计11 1642866.67 ——— 参数估计表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Intercept 363.6891 62.45529 5.823191 0.000168 X Variable 1 1.420211 0.071091 19.97749 2.17E-09 (1)完成上面的方差分析表。 (2)汽车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广告费用的变动引起的?

SPSS教程中文完整版

SPSS统计与分析 统计要与大量的数据打交道,涉及繁杂的计算和图表绘制。现代的数据分析工作如果离开统计软件几乎是无法正常开展。在准确理解和掌握了各种统计方法原理之后,再来掌握几种统计分析软件的实际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的统计软件有 SAS,SPSS,MINITAB,EXCEL 等。这些统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大同小异,各自有所侧重。其中的 SAS 和 SPSS 是目前在大型企业、各类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中较为流行的两种统计软件。特别是 SPSS,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包含了几乎全部尖端的统计分析方法,具备完善的数据定义、操作管理和开放的数据接口以及灵活而美观的统计图表制作。SPSS 在各类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中更为流行。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自 20 世纪 60 年代 SPSS 诞生以来,为适应各种操作系统平台的要求经历了多次版本更新,各种版本的 SPSS for Windows 大同小异,在本试验课程中我们选择 PASW Statistics 作为统计分析应用试验活动的工具。 1. SPSS 的运行模式 SPSS 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 (1)批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把已编写好的程序(语句程序)存为一个文件,提交给[开始]菜单上[SPSS for Windows]→[Production Mode Facility]程序运行。 (2)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选择窗口菜单和对话框完成各种操作。用户无须学会编程,简单易用。 (3)程序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语句(Syntax)窗口中直接运行编写好的程序或者在脚本(script)窗口中运行脚本程序的一种运行方式。这种模式要求掌握 SPSS 的语句或脚本语言。本试验指导手册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试验教程,采用“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模式”。 2. SPSS 的启动 (1)在 windows[开始]→[程序]→[PASW],在它的次级菜单中单击“SPSS for Windows”即可启动 SPSS 软件,进入 SPSS for Windows 对话框,如图,图所示。 图 SPSS 启动

spss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

《统计分析软件》试(题)卷 班级XXX 班姓名XXX 学号XXX ____________ 1. 2.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 每个试题20分。 一、(20分)已经给出某个班的学生基本情况及其学习成绩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 ;学生成绩二.sav。要求: (1)将所给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 ”与“学生成绩二.sav ”合并,并保存为“成绩.sav. ” (2)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成绩.sav ”进行以下处理: 1)按照性别求出男、女数学成绩的各种统计量(包括平均成绩、标准差等)。 2)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 3)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 > 85),良(75 < X < 84),中(X < 74),并对优良中的人数进行统计

分析: (2) 描述统计量

性别:rj sxcj 11391.0090.0061.00242.0D 1.00 r 214女91.0090.0061 Q0242,00 1.D0 31女95.0079.0065.00239.03200匸4Q女95.0079.0065 00239.00 2.D0 53立92.00B4.0062.00230.00200 S 4 女92.0084.0062 00238.00 2.00 79女眨00S2.0062.00236.00200 310女92.0002.0062 0023G.OO 2 DO 95男39.00S5.0D69 00233.03 1.00 10E男39.0085.0059 00233.00 1.00 1111立9U.OO SO.OO60.00230.0J200「1212女90.0080.0060 00230.00 2.00 1319立眨0075.0062.00229.03200 20女92.0076.00G2 00229.00 2 DO 1 1516男SB.00B2.0053.00220.03200 15男38.0077.0068 00223.00200 1 1717女91.0071.00 61 00223.00 3.00 女91.0071.0061 00223.03 3.00 1016 1 19 1女89.0067.0059 00215.00 3.00 202女39.0067.0069 00215.0J 3. DO 注:成绩优良表示栏位sxcj 优为1良为2中为3 由表统计得,成绩为优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20%良的同学有12人,占总人数的60%中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40% 二、(20分)为了解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情况,针对笔记本电脑的3种品牌,进 行了满意度调查,随机访问了30位消费者,让他们选出自己满意的品牌,调查结果见下表,其中变量“职业”的取值中,1表示文秘人员,2表示管理人员,3表示工程师,4表示其他人;3个品牌变量的取值中,1表示选择,0表示未选数据见Excel数据文件“调 查.exe ”。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将所给数据的Excel文件导入到SPSS中,要求SPSS数据文件写出数据结构(包括变量名,变量类型,变量值标签等)命,并保存为:“调查.Sav ”。 (2)试利用多选项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来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电脑的满意度状况;分析不同职业消费者对笔记本品牌满意度状况。 分析:

SPSS大作业-环境保护

当代大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 认知程度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排放的有害物质与日俱增,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也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在环境污染中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样方式为匿名方式随机投放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采用SPSS statistics软件分析采样数据,得到频率表以及考虑性别的交叉表。本文考虑性别、城乡等差异,分别从基本的环保知识到主动投身环保事业等各方面加以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认知程度的差异。 关键字:性别;气候变化;差异;SPSS 一、研究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要模式。由此而带来的就是高增长、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企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环境破坏的监管不力,睁一眼闭一眼,所以我国改革开放30年快速发展以牺牲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尤其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主要是以城市主力军,这样城市的环境恶化就很严重。同样,农村人口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恶化也不可小觑,我国高速发展的近几十年来,环境的恶化程度逐年增加,应该引起政府环保部门的重视。 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我们现在出门看到的最打眼的一景就是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空气污染对

自己身心健康的威胁,据统计,世界儿童死亡80%是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环境污染很大因素是由于企业恣意排放污染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民众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对生活污染——尤其是随处可见的污染——有较大的影响。性别、年龄等不同,对气候变化认知程度也会存在差异。本文考虑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城乡区别,分别从基本的环保知识到主动投身环保事业等各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不同性别对环境污染问题认知程度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描述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样方式为匿名方式随机投放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调查的方法,与2014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面向西安交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31份。 (二)样本特征描述 431位被访者中,女性209位,占48.5%;男性222位,占51.5%。如图1所示,样本主要来自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群体,总共381位,占88.4%;大四毕业生以及研究生占11.6%。被访者所读专业性质也有较大差别,文科生178位,占41.3%;工科生人数122位,占28.3%;理科生108位,占比25.1%,如表1所示。

spss的数据分析报告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years)N Valid 474474Missing 00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1、 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 (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 (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 资),salary (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 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2、 数据分析 1、 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 能够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 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Gender Frequency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Female 21645.645.645.6 Male 258 54.4 54.4 100.0 Total 474100.0100.0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5.6%和54.4%,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Valid Cumulative

spss期末大数据分析报告

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某大学学生对本校的满意度调查 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学号:201411000156 姓名:李平 2014年12月13日

目录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3)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3) (一) 研究内容 (3) (二) 研究方法 (3) 三、调查对象及人数 (4) 四、问卷分析 (5) (一)回收情况 (5) (二)信度分析 (5)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 (6) (一)数据输入 (6) (二)数据分析 (7) 1.描述统计 (7) (1)多选题描述统计 (7) (2)单选题描述统计 (9) 2.推断统计 (12) (1)独立样本T检验 (12) (2)单一样本T检验 (15) (3)单因素方差分析 (17) (4) X2检验 (21) 3.相关分析 (22) (1)变量间相关分析 (22) (2)维度间相关分析 (23) 六、结论 (27) 七、附录 (28)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他们的大学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希望能引起学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关注,最终希望大学生对其大学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越来越多人能够上大学。上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都憧憬着大学校园的生活,然而当他们进了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活并非所想的美好,取而代之的却是对校园生活的不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校园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与他们的更好的学习。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了解学生对于学校的师资水平、环境、日常管理等各方面的满意度。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共由两部分组成:基本情况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等,问卷主体部分包括师资水平、学校环境、日常管理三大维度,细分为12个三级指标(见表2-1),问卷采用五点制计分法,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 表2-1 某大学学生对本校的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一 级指标 二级指标(潜在变量)三级指标(观测变量) 对自己师资水平对教师教学方法、对教师工作态 度、对教师人品修养、对师资配备 学校的意学校环境对学习环境、对就餐环境、对居住 环境、对校园绿化环境 满度指数日常管理对专业课时安排、对收费标准、对 奖、助学金制度、对学校治安

spss期末作业

吉林财经大学 《SPSS统计软件分析》作业(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0806班 学生姓名王瑞霞 学号1403080616

1、对未分组资料频数分析 从中国统计局中获得从11月21日至30日国内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以该数据为例为例,进行频数分析。 首先输入数据: 选择Analyze中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打开Frequencies对话框;将需处理的变量键入变量框中

单击Statistics…按钮统计量子对话框12指标,选中所需要计算的指标: 单击Charts …按钮,选择需绘制的统计图: 单击OK按钮开始运行,运行结果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数据中缺失值为0,花生油的平均价格104.84是最高的,而巴氏牛奶的平均价格1.81最低,全部食品平均价格的平均数为16.5327,标准差为22.4668,各种食品的平均价格差距较大。

条形图、饼形图以及直方图是用不同的图形表示方法来说明数据的指标,其实质是一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价格在0—22元之间的食品是最多的,20—40元之间的食品数次之,接下来是40—60元之间的食品,不存在平均价格在60—100之间的食品。 2、以食品平均价格为依据对数据进行分组并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 Transform —Recode—Into same V ariables ,将要分组的变量放入Numeric 栏中,单击Old and new V alues分组:

分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到数据编辑窗,定义变量的V alue labels : 再对食品平均价格进行频数分析,分析结果如下截图所示

spss统计分析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专业实习报告 学校:商丘师范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年级:2012 姓名:亚慧 学号:121112015 时间:2015.09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 实习报告 专业实习题目: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实习目的 1.初步了解探索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掌握问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3.掌握统计分析软件实现这些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4.熟悉SPSS操作系统,掌握数据管理界面的简单的操作; 5.熟悉SPSS结果窗口的常用操作方法,掌握输出结果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使用方法。 6.掌握常用统计图(线图、条形图、饼图、散点、直方图等)的绘制方法;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7.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一般编辑方法。掌握相关分析的操作,对显著性水平的基本简单判断。二.实习要求 1.遵守学校实习纪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服从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实习安排、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安排 3.不得冒名顶替,否则严肃处理 4.按时上下课,不得缺席 5.掌握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分析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步骤 6.掌握对SPSS所分析的各项数据的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7.掌握工作中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的方法。 8.掌握相关关系的含义,并准确应用,熟练掌握绘制散点图的具体操作 9.掌握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目标、及具体操作。 三.实习任务 (一)下列表为数据处理所有表格和数据 信管12-1成绩表 学号性别计算机 网络 管理信 息系统 统计 学 市场营 销学 现代管 理学 运筹学 信息资 源管理 英语上 学期 英语 下学 期 大三 综合 成绩 121112001 女82.00 90.00 79.00 82.00 84.00 85.30 81.00 74 75 89.5

SPSS简明教程(绝对受用)

第一章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1.1.2 定义变量 1.1.3 输入数据 1.1.4 保存数据 1.2 数据的预分析 1.2.1 数据的简单描述 1.2.2 绘制直方图 1.3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1.4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4.1 保存文件 1.4.2 导出分析结果 希望了解SPSS 10.0版具体情况的朋友请参见本网站的SPSS 10.0版抢鲜报道。 例1.1 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如下, 问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卫统第三版例4.8)? 患者: 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健康人: 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解题流程如下:

1.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以防断电。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 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下面就按这几步依次讲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 请将鼠标在上图中的各处停留,很快就会弹出相应部位的名称。 请注意窗口顶部显示为“SPSS for Windows Data Editor”,表明现在所看到的是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这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软件界面,有菜单栏、

SPSS期末考试整理

●一。变量的赋值 1.乘方(**),例如二的三次方:2**3 2.不同规则的赋值:转换→计算变量(如果),每一个规则的赋值都要重新进行此步骤(但注意每一遍的变量名都不变,并且他都会问你要不要替换成新的变量,你选是就行了) 3.不同规则的赋值:(1)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输入变量,输出变量,要点击“变化量”才可保存输出变量→新值和旧值:值(直接选取取值)、范围(最大到最小的范围,包含端点值),点击“添加”成功保存新值和旧值→所有不同取值规则都完成后点击继续、确定,则在变量视图多出一个新变量(2)若不想包含端点值,可以采取小数的方式变换,eg. 899.9(小数位比该变量属性的小数位多一位就行了) (3)这种要先把BMI按照男女分开,然后再分组的,可以在对话框中点击“如果”选项进行设置,并且要分别对男女进行上述操作(一共做两遍)。 二。离散化 1可视离散化:转换→可视分箱,分割点:所以想生成几组,就定义几个分割点;填写第一个分割点的时候就必须填写最小值;一定要选中上端点排除。 三。排序 1.转换→自动重新编码:不分组,从头到尾排序 2.转换→个案排秩(1)多层次数据:基于A变量对B变量进行排序。(例如,基于职称对收入进行排序,就是不同职称各自组内排工资的高低)(2)设置秩1;绑定值 四。时间序列:转换→变动值 五。查找与计数:转换→对个案内的值计数(查找“基本工资800-900女职工”,生成新变量,满足这个条件的标为1,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标为0,男职工标为缺失。范围:包含上限下限) ●六。数据→个案排序:把变量顺序完全按照你想要的标准排序,所有的变量顺序都会改变 七。拆分文件:要分男女进行数据统计:数据→拆分文件→比较组/按组输出,分组依据。不分男女进行数据统计:数据→拆分文件→分析所有个案 八。选择个案(例如只选择三年级的变量进行分析):数据→选择个案→如果条件满足:如果;随机个案样本;基于时间或个案范围;使用过滤变量(例如要把身高为缺失值和值为0的剔除)→输出:过滤(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会画上“/”,原始数据并未删除);将选定个案复制到新数据集(形成一个新的SPSS数据文件,原始数据并未删除);删除未选定的个案(删除原始数据,不建议使用)→之后在分析的时候就只会分析三年级的变量。不想只分析三年及,记得重新做这一步。 九。加权个案:数据→加权个案(例。100分的有5人)。不想加权了,记得重新做这一步。 十。分类汇总(1)例如算不同年级的人的身高的均值、方差…(只能计算函数)(2)数据→汇总,分界变量(分类标准变量),变量摘要(计算变量),函数:选择计算变量函数,变量名称与标签:定义新生成变量的名称与标签 ●十一。长宽数据的转换 1.长数据变宽数据:索引变量消失变成score的尾缀 (1)数据→重组(重构)→个案重组为变量,标识变量,索引变量,电脑会自动帮你选出是xx xx要重构(不同疗程值不同的变量)。选完上述这些之后就一直点下一步&完成&立即重构&确定即可 (2)注意:当有多个变量需要重构时要自己决定“新变量组的顺序”。(A1A2B1B2;A1B1A2B2) 2.宽数据变长数据:score的尾缀消失变成索引变量 (1)数据→重组(重构)→变量重组为个案,个案组标识:使用选定变量,固定变量(手动选择,电脑不会自动帮你选出了),要转置的变量即值不固定的要重构的变量(手动选择,电脑不会自动帮你选出了)。选完上述这些之后就一直点击下一步&完成&立即重构数据&确定就行了 (2)当有多个变量需要重构时,这块的操作要特别注意:○1首先在“变量组数目”中选择“多个”○2然后在“选择变量”里要对于不同的“目标变量”分别定义“要转置的变量”(在本题中,即对于kidid目标变量定义一遍要转置的变量;对于age目标变量在定义一遍要转置的变量。其中,这两个要转置的变量必须是完全不同的)。但只需要定义一次“个案组标识”&“固定变量”(固定变量是相对于kidid & age都固定的那些变量;而不是说在对kidid进行转置的时候,age就是固定变量了;因此,固定变量只用定义一次且固定变量可以为空)。并且,你要特别注意,“个案组标识”里选择的变量& n个“要转置的变量”里选择的变量&“固定变量”里选择的变量都必须是完全不相同的。

spss课后作业答案

SPSS课后作业 第一章 1-1、spss的运行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答:SPSS的运行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批处理方式、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方式、程序运行方式。1-2、SPSS中“DataView”所对应的表格与一般的电子处理软件有什么区别? 答:与一般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相比,SPSS的“Data View”窗口还有以下一些特性:(1)一个列对应一个变量,即每一列代表一个变量(Variable)或一个被观测量的特征;(2)行是观测,即每一行代表一个个体、一个观测、一个样品,在SPSS中称为事件(Case);(3)单元包含值,即每个单元包括一个观测中的单个变量值;(4)数据文件是一张长方形的二维表。 第二章 2-1、在SPSS中可以使用那些方法输入数据? 答:SPSS中输入数据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1)通过手工录入数据;(2)可以将其他电子表格软件中的数据整列(行)的复制,然后粘贴到SPSS中;(3)通过读入其他格式文件数据的方式输入数据。 2-2、对于缺失值,如何利用SPSS进行科学替代? 答:选择“Transform”菜单的Replace Missing Values命令,弹出Replace Missing Values 对话框。先在变量名列中选择1个或多个存在缺失值的变量,使之添加到“New Variable(s)”框中,这时系统自动产生用于替代缺失值的新变量。最后选择合适的替代方式即可。 2-3、在计算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时,如何对变量进行加权? 答:选择“Data”菜单中的Weight Cases命令,出现如图2-22所示的Weight Cases对话框。其中, Do not weight cases项表示不做加权,这可用于取消加权;Weight cases by 项表示选择1个变量做加权。 2-4、如何对变量进行自动赋值? 答:变量的自动赋值可以将字符型、数字型数值转变成连续的整数,并将结果保存在一个新的变量中。具体操作的过程如下:选择“Transform”菜单中的Automatic Recode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从左边的变量列表中选择需要自动赋值的变量,将它添加到Variable -> New Name框中,然后在下面New Name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新的变量名称,单击New Name 按钮,将新的变量名添加到上面的框中。从Recode Starting from框中有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然后单击OK按钮,即可完成自动赋值运算。 3-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百分位、频数、峰度、偏度等方面描述。 3-2、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答:均值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平均数。平均数可应用于任何场合,比如在简单时序预测中可用一定观察期内预测目标的时间序列的均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中位数的作用与算术平均数相近,也是作为所研究数据的代表值。在一个等差数列或一个正态分布数列中,中位数就等于算术平均数。在数列中出现了极端变量值的情况下,用中位数作为代表值要比用算术平均数更好,因为中位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它主要用于定类(品质标志)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作为定序(品质标志)数据以及定距和定比(数量标志)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 3-3、

应用统计spss分析报告

应用统计s p s s分析报 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学生姓名:肖浩鑫学号: 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报告(三)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变量间关系的度量:包括绘制散点图,相关系数计算及显着性检验; (二)一元线性回归: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着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 (三)多元线性回归: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着性检验等,多重共线性问题与自变量选择,哑变量回归; 三、实验内容 企业编号产量(台)生产费用(万 元)企业编号产量(台)生产费用(万 元) 1 40 130 7 84 165 2 42 150 8 100 170 3 50 155 9 116 167 4 5 5 140 10 125 180 5 65 150 11 130 175 6 78 154 12 140 185 (2)计算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的显着性进行检验(),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2.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 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北京22460 7326 辽宁11226 4490 上海34547 11546 江西4851 2396 河南5444 2208 贵州2662 1608 陕西4549 2035 (2)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计算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并解释其意义。 (4)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着性() (5)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6)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3. 随机抽取10家航空公司,对其最近一年的航班正点率和顾客投诉次数进行调查, 航空公司编号航班正点率(%)投诉次数(次) 1 21 2 58 3 85 4 68 5 74 6 93 7 72 8 122 9 18 10 125 系数的意义。 (2)检验回归系数的显着性()。 (3)如果航班正点率为80%,估计顾客的投诉次数。 4. 某汽车生产商欲了解广告费用(x)对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下面的有关结果: 变差来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 残差—— 总计11——— 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Intercept X Variable 1 (2)汽车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广告费用的变动引起的? (3)销售量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4)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5)检验线性关系的显着性(a=)。 5. 随机抽取7家超市,得到其广告费支出和销售额数据如下

spss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

《统计分析软件》试(题)卷 班级xxx班姓名xxx 学号xxx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成绩成绩 说明:1.本试卷分析结果写在每个题目下面(即所留空白处);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每个试题20分。 一、(20分)已经给出某个班的学生基本情况及其学习成绩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学生成绩二.sav。要求: (1)将所给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与“学生成绩二.sav”合并,并保存为“成绩.sav.” (2)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成绩.sav”进行以下处理: 1)按照性别求出男、女数学成绩的各种统计量(包括平均成绩、标准差等)。 2)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 3)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85),良(75≤X ≤84),中(X≤74),并对优良中的人数进行统计。

分析: (2) 描述统计量 性别N 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男数学 4 77.00 85.00 82.2500 3.77492 有效的N (列表状态) 4 女数学16 67.00 90.00 78.5000 7.09930 有效的N (列表状态)16

注:成绩优良表示栏位sxcj 优为1 良为2 中为3 由表统计得,成绩为优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20%;良的同学有12人,占总人数的60%;中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40%。 二、(20分)为了解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情况,针对笔记本电脑的3种品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随机访问了30位消费者,让他们选出自己满意的品牌,调查结果见下表,其中变量“职业”的取值中,1表示文秘人员,2表示管理人员,3表示工程师,4表示其他人;3个品牌变量的取值中,1表示选择,0表示未选数据见Excel数据文件“调查.exe”。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将所给数据的Excel文件导入到SPSS中,要求SPSS数据文件写出数据结构(包括变量名,变量类型,变量值标签等)命,并保存为:“调查. Sav”。 (2)试利用多选项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来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电脑的满意度状况;分析不同职业消费者对笔记本品牌满意度状况。 分析:

SPSS调查报告期末作业

S P S S调查报告期末作业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装--------------------------------- --------- 订 ---------------------------------------- -线----------------------------------- -- - --

上表表明,5中不同年级形式下共有80个样本,大一的均值最高,大二的均值次之,接着,大四的均值排第三,而大三的均值是最低的。由于在录入数据当中,选择调查问卷中选项A“是”,身边有请人带过课的同学,则录为1:;选择调查问卷中选项B“否”,身边没有请人带过课的同学,则录为2。所以,均值的结果表明,数值越大,则身边出现代课同学越少,数值越小,则表明身边出现的代课同学越多。因此,大三中的代课同学是最多的,大四次之,大二次之,大一最少。 上表表明,不同年级下代课情况的方差齐性检验值为,概率为,。如果显着性水平为,由于概率值大于显着性水平,不应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年级下代课情况的总体方差无显着差异,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要求。 上表分别显示了两两不同年级下代课情况均值检验的结果。通过两两比较,最终可以得出,大一的均值>大二的均值>大三的均值,大四的均值大小情况不能确定,基本上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五、建议 在以上对数据的分析过程当中,我们提到了逃课现象严重,收费代课行为愈发普遍的原因,这里稍微再做一下总结。原因如下: a.一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循规蹈矩,考试题目照本宣科,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b.学校管理有较大漏洞,上课学生中“替身”大量潜伏而不知; c.学生自身自制力不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能静心学习; d.社会就业压力大,导致学生青睐于早点实习; 针对以上这些导致收费代课产生的原因,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师的互动性教学、知识的创新性和灵活体现、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应反思,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高校则应该实行自主办学措施,在课程设置、专业方向设置上应当有自我特色。与其大张旗鼓地对“收费代课”现象进行大力批判,还不如放开手来,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如何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倘若不加以反思,做出课程设置、教师互动性教学的改进,而是纯粹地一味加强考勤管理,必然会扼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在心不在”的上课状态恐怕也难以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大学生。 (二)学生应该分清楚学习和工作的不同意义,学习是一种能力的提高过程。大学生应当学会对自己的现在以及未来负责。大学四年,是相当宝贵的青春年华。我们年轻,我们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虚度时间,不学习的理由。调查结果中显示,大三的收费代课现象是最为严重的,这样的结果确实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了。我们都知道,大三是专业学习的主要一年,很多的专业课都在大三进行安排。可是大三的同学的不认真学习专业课,选择请人代课,这不是明显浪费了学习专业课的机会吗所以,这里,我想提醒本部的同学们,要合理地定位自己的身份与任务,不要在该学习的阶段去实习或娱乐。另外,也要明确自己上大学的初衷,不要因为大学生活的闲适,而慢慢丢失了自己的理想。 (三)政府要给大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打击不规范的就业行为,消除掉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服务系统,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安心学

spss统计分析报告

目录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3) 二、研究方案 (3)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4) 三、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4) 科技投入 (4) 科技产出 (5) 经济发展 (7) 小结 (7) 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模型分析 (8) 模型假设 (8) 符号说明 (8) 信度与相关性分析 (8) 因子分析 (9)

回归分析 (10) 五、结论 (13) 附录: (14)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而科技作为创新的重要引领者和实践者,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学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和全球化加速的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着,科技进步成为生产力水平的首要决定因素,是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都需要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考核有效地促进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使科技促进经济杜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升。

SPSS教程1数据文件

一.数据文件 SPSS所处理的数据文件有两种来源:一是SPSS环境下建立的数据文件;二是调用其它软件建立的数据文件。 1 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建立数据文件 当用户启动SPSS后,系统首先显示一个提示窗口,询问用户要SPSS做什么时,把鼠标移至“Type in data”项上单击左键选中,然后单击“OK”按钮;或者该窗口中单击“Cancel”按钮进入SPSS数据编辑窗屏幕,如图所示。 图进入SPSS数据编辑器 (1) 数据编辑(SPSS Data Editor)界面介绍 窗口名显示栏:在窗口的顶部,显示窗口名称和编辑的数据文件名,没有文件名时显示为“Untitled-SPPS Data Editor”。 窗口控制按钮:在窗口的顶部的右上角,第一个按钮是窗口最小化,第二个按钮是窗口最大化,第三个按钮是关闭窗口。

SPSS主菜单:在窗口显示的第二行上,有:File文档,Edit编辑,View显视,Data数据,Transform转换,Analyze分析,Graphs图形,Utilities公用项,Windows视窗。 图 SPSS窗口界面 常用工具按钮:在窗口显示的第三行上,有:打开文档,保存文档,打印,对话检索,取消当前操作,重做操作,转到图形窗口,指向记录,指定变量操作,查找,在当前记录的上方插入新的空白记录,在当前变量的左边插入新的空白变量,切分文件,设置权重单元,标记单元,显示价值标签。 数据单元格信息显示栏:在编辑显示区的上方,左边显示单元格和变量名(单元格:变量名),右边显示单元里的内容。 编辑显示区:在窗口的中部,最左边列显示单元序列号,最上边一行显示变量名称,缺省为“V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