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前言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在构造上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濒临太平洋板块,为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的陆缘活动带的一部分,是全球构造-岩浆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由此福建省的地貌地形特征也较为复杂,其地貌受邵武—河源、政和—大埔,以及长乐—诏安等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带切割,形成两列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山脉:西部为武夷山脉,亦称大杉岭,是闽、赣两省的界山,为闽江、汀江和都阳湖水系的天然分水岭;中部为鹭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该区各时代地层、岩石均有出露,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或剥蚀,并以中生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最为发育。各阶段建造、形变、变质等特征都有所差异,表明晚太古代以来,地壳运动频繁。

关于福建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长期以来,一直都作为争论的焦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和论述,对其归属各有所论。比较典型的观点有:李四光(1937)、水涛等(1988)认为整个东南沿海应归属于华夏古陆的范畴;黄汲清(1945,1959,1960,1979,1980)、任纪舜(1962,1964,1977,1984)则认为整个华南地区为加里东褶皱隆起带;霍敏多夫斯基(1953)认为该区可分为南侧属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广东复背斜及北侧的浙闽太平洋褶皱带;陈国达等(1975)从地洼学说出发将本区划为东南地洼区;张文佑(1959)认为该区属华夏台背斜,后期(1986)将该区划分为华南断褶系的武夷一云开加里东断褶带(西部)及东南沿海海西一印支断褶带;郭令智(1981)、乔秀夫(1981)、赵明德(1983)等提出本区存在不同时期沟弧盆构造,并划分出闽西南-粤东海西印支期弧后盆地和浙闽粤沿海燕山期火山弧系等构造单元;许靖华(1980,1987)、李继亮等(1992)提出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使印支期广泛存在的大洋盆地逐渐封闭的观点,闽西南地区则是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有力的证据之一是该区存在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这些研究为该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于本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上地壳范围内受到了多期构造事件强烈改造,某一时期的地质构造格局不足以全面概括该区的大地构造属性,因此从构造演化的角度来认识本区的构造背景似更能合理地阐释该区的区域构造特征。

一、福建省各地体构造划分及演化

福建地区受构造-岩浆活动影响强烈,构造裂隙(尤其是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并构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架。南平-宁化北东东向构造-岩浆带及政和-大埔北北东向断裂带相交于南平一带,将福建切割成:闽西北地体、闽西南地体、闽东地体、闽东南地体等四大地体(图1)。根据四大地体的沉积、构造特征亦能看出这些地体分别有着不同的地质历史和构造变形过程(韦德光等,1997;边效曾等,1993;张庆龙等,2008)。

闽西北地体晚太古界为天井坪组。天井坪组变质岩组合为变粒岩、片岩、夹斜长角闪岩的低角闪岩相变质岩,其原岩建造相当于类复理石中酸性火山质硬砂岩型,夹基性火山岩。早元古界为麻源群。麻源群变质岩组合为变粒岩、片岩的低-高角闪岩相变质岩,其原岩建造相当于类复理石型。中-晚元古界出露有交溪组和万全群。闽西北地体以晚太古代变质基底和元古代变质岩的广泛出露、以及自奥陶纪开始到中三叠世,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没有接受沉积为其主要特色。

闽西南地体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以南广大地区。区内最老地层为早元古代的桃溪组低角闪岩相的片岩、变粒岩等。且以缺失晚太古代和中元古代、志留纪和早、中泥盆纪地层和自晚泥盆世开始一直有连续的地层沉积为主要特色。

闽东地体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东的闽东地区,区内出露有早元古界迪口组。岩性以深灰、灰黑色黑云斜长变粒岩为主,夹薄层黑云斜长石英岩、石英片岩,变质程度达低角闪

岩相,原岩为砂泥质岩类。以缺失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早震旦世和古生代-中三叠世地层、晚中生代陆相酸-中酸性火山岩及燕山期花岗岩类大面积出露为主要特征。

闽东南地体的西界大致在福清-莆田-南安-龙海-云霄县城一线,宽度大于40 km。该地体内出露的澳角群为中浅变质岩系,主要由各内变粒岩、片岩组成,它的时代归属颇有争议,但最新资料证明应属于寒武-奥陶纪。

图1:福建省地体划分简图

各大地体相互之间的形成与演化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张岳桥等,2004;张达,2000)。闽西北地体自晚太古代以来开始褶皱隆起,加里东运动之后,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全面隆升、剥蚀。经印支运动与闽西南地体拼接后,中、新生代再度卷入造山、造陆运动。因晋宁运动与闽西北地体分离的闽西南地体,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处于广海盆地边缘,接受陆源碎屑沉积;晚泥盆世-中三叠世转为陆缘海海湾环境,形成了厚达7000m的海陆交互相-海相地层,印支运动使之褶皱隆起。自加里东早期与闽西北及闽西南地体分离的闽东地体,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处于隆起、剥蚀状态;因受闽台微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碰撞、拼贴作用的强烈影响,燕山期尤其晚侏罗世发生大规模岩浆强烈和频繁的喷发与侵入,酸性、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遍布全区;从白垩纪开始断褶、隆起,以致新生代福建处于整体隆升状态(李

根坤等,1987,1988;边效曾等,1993)。但因断裂活动,各块体隆升幅度仍有差异。概而言之,福建是个经历多旋回造山作用,并由不同地体、断块拼接而成的复合造山带。

二、福建省构造旋回的划分与演化

根据福建省境内地层不整合关系和沉积、岩浆岩建造及其形变、变质特征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五台-吕梁、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6个构造旋回(李兼海,1998;张达,2000;韦德光等,1997;许绳铭等,1992)。

1、五台-吕梁旋回

该地质事件发生于地槽早期阶段,由于岩石变质较深,变形复杂,构造运动性质很难确切查明,有的学者认为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变形变质程度及混合岩化作用等因素,将发生于古元古界与中元古界之间的地壳运动称迪口运动。由于迪口运动的强烈造山作用,岩石变质较深、变形强烈且多具混合岩化,地层体多呈韧性剪切断层接触或构造岩片产出,许多重要地质现象很难恢复查明。

2、晋宁旋回

为前震旦纪晚期构造旋回,现根据震旦纪与下伏中一新元古代早期地层的差异,其间的构造运动称晋宁运动。根据前人研究分析,晋宁运动是福建省内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除前震旦纪地层产生强烈而复杂变质变形外,岩浆侵人和混合岩化亦是其主要活动特征,其时限为800Ma左右或略早。

3、加里东旋回

为震旦纪至早古生代构造旋回,发生于地槽后期回返阶段,岩石具轻变质,变形简单,原始层理得以保存,据地层接触关系划分两幕即澄江运动和广西运动。杨逞和(1979)认为澄江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上升运动。广西运动是福建境内的一次重要构造运动,表现为晚泥盆世天瓦炼组底部砾岩与下伏早古生代及其更老地层的明显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早古生代及其更老地层遭受强烈的褶皱变形,地壳隆起成山,遭受剥蚀,从而结束福建境内长达约20亿年的地槽发展历史,开始进入准地台演化阶段。

4、华力西-印支旋回

为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三叠纪)的构造旋回,发生于地槽结束之后的准地台发展阶段,地壳以频繁的升降运动为主,岩石变质、变形微弱。印支运动是福建省内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是大地构造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一幕。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及岩石组合特征,印支旋回可划为4幕:柳江运动(上升)、淮南运动(上升)、东吴运动(上升)、印支运动。

5、燕山旋回

为中生代中-晚期(晚三叠世晚期-白噩纪末)构造旋回,福建地壳由海转变为陆,结束准地台型沉积,进入活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大陆的挤压(俯冲),频繁的构造运动和大规模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和喷发)是燕山构造旋回的主要特征,并导致沿海及内地若干北东向热动力变质带的形成。根据地层间的接触关系,该旋回亦可分为4幕:南象运动(上升)、兰江运动、闽浙运动、燕山运动。

6、喜马拉雅旋回

为新生代构造旋回,是活动大陆边缘演化的后期阶段,表现为地壳缓慢地上升,逐步形成现今的地形地貌。岩浆活动微弱,构造以继承性断裂复活和断块隆升活动为特征。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分为3幕:龙海运动(上升)、台湾运动(上升)、喜马拉雅运动。

三、福建省主要构造-岩浆带及其演化

福建作为中国东南大陆边缘主要构造单元,在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中伴随着构造单元、构造型式、构造体系、构造发展阶段、大地构造环境、构造作用域的演化,在这些因素的影

响下,带动着该区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的演化(孟立丰,2012;张路,2008;陶建华,2008;张达,2000;韦德光等,1997)。该区多期多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北北东-北东东、北西及东-西、南-北向构造(断裂)带。它们将福建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块体(地体、断块),构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基本构造格架(李根坤等,1988),同时形成几条具省内一级构造单元的主要构造(断裂)带及次一级的区域性断裂带(图1)。

1、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

该构造带呈北东东向展布,于南平-宁化一线,长约140 km,宽20~30 km,往西进入江西境内。其东北端在南平一带被政和-大埔断裂带斜切,因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及岩浆侵入破坏而形迹不明。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呈北东东向带状分布其中的中-晚元古代变质岩原岩为陆源碎屑沉积-火山岩系。其早期火山岩为富钠的中酸性火山岩,可能为海底喷发产物;晚期震旦纪火山岩为陆相喷发的钙碱性酸性火山岩,且岩石化学图解显示其岩浆来源于碰撞构造环境。这表明中元古代晚期-晚元古代时该构造-岩浆带是条火山喷发带,且先是水下喷发,而后演化为南、北两地块发生碰撞,后转为陆上喷发(福建省地矿局,1985;陈耀安等,1982)。这充分说明了闽西南和闽西北两地体由原来的隔离状态(有海底火山喷发)到碰撞拼贴成为一个整体,且该构造-岩浆带中有幔源的基性、超基性岩存在,表明该断裂为超壳的深断裂。

2、政和-大埔断裂带

该构造带呈北东30°左右沿政和-南平-尤溪-漳平一线延伸,两端延入浙、粤两省境内。断裂带中分布的岩石地层比较复杂,其中以中生代沉积-火山地层及花岗岩类为主。断裂带由一系列走向北东25~35°,倾向南东或北西的断裂所组成(韦德光等,1997;聂童春,2004)。长期以来不同地质学家一直将其作为不同地质单元的分界线,但对其性质有几种不同的观点:郭令智(1981)认为其为加里东期板块俯冲带;许靖华(1987)认为其为早古生代华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的产物;翁世颇(1987)认为它是武夷地体和闽东地体的界线;而地质力学观点称其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一部分。断裂带内构造要素发育,有构造角砾岩带、构造破碎带、糜棱岩带、劈理化带、构造透镜体以及伸展构造、推覆构造等。有地球物理资料证明政和大埔断裂带为岩石圈级别的深大断裂;重力、航磁异常表现为地慢陡坡带、为深部地慢变异区带;深部热结构(汪屹华,1992)的特点表明岩石圈厚度在此处显示出突变带;地震测深结果显示出该断裂在壳内为南东向倾的破碎带。该构造带作为岩石圈断裂系统,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史。对其演化过程、起源时间虽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认同其多期活动性、复杂性,且控制着该区金属成矿带的分布(张达,1999)。

3、平潭-东山构造-杂岩带

该构造带呈北东向平行海岸线展布,其东北端没入海中,西南端往南延入广东。该带东南部为海水淹没,但在沿海诸多岛屿上仍可见其踪迹,推测其宽度大于40 km。该断裂带上侏罗纪-白垩纪的酸-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分布广泛,另外,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沉积地层以及中、新生代的辉长岩、橄榄岩、玄武岩等基性-超基性岩零星分布。分布于断裂带内的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的地层、岩石都卷入了断裂活动,并产生不同程度动力变形变质作用,诸如糜棱岩化、强烈片理化等现象;出露于断裂带西北边缘(闽东地体)的同时代地层、岩石以及出露于断裂带内白垩纪地层、岩石则未受强烈影响。说明该断裂带的形成与主要活动期下限应为晚三叠世-晚侏罗世地层形成之后,上限应在早白垩世石帽山群形成以前(韦德光等,1997;张克尧,2003;张达,2000)。

4、韧性剪切及逆冲推覆构造

据韦德光等(1997)的研究,福建省出现的韧性剪切带主要有3中类型:①面型韧性剪切主要见于晚太古代天井坪组及早元古代的大金山组、南山组变质岩中;②具推覆滑脱性质的韧性剪切带或韧性缓断层,在闽北变质岩,尤其前震旦纪变质岩中极为发育;③纯剪切韧

性剪切带特点是剪切面陡立或直立,拉伸线理与剪切方向平行,左旋或右旋剪切。但这类韧性剪切带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糜棱岩带宽仅几米至几十米。

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波及面广,研究表明:西至武夷山,东至戴云山的广大地区都有表现,并以冲断推覆为主要构造形式。推覆构造的分布从西至东表现的构造形式有如下规律性(陶建华,2008):西部外来岩系表现为大面积的推覆掩体,而原地岩系仅在沟谷中被剥露,多数形成小面积,零星分布的“构造窗”东部原地岩系则以较大面积出露地表,同时在原地岩系之上还分布着外来岩系的残留体形成“飞来峰”构造。总之由西至东“构造窗”的规模由小到大,而“飞来峰”的规模则由大到小(陶建华,2006,2008;关玉祥等,1989,1994)。

图2:福建地区构造演化模式图(据张达,1999改)

四、福建省区域构造发展阶段及演化模式

福建地区位于东南沿海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的外带,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其构造发展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影响,构造演化长期以来受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潘桂棠等,2009;林冬燕,2011)。根据上述研究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研究区地层沉积、岩浆岩建造及形变和变质特征差异,将本区构造发展阶段基本划分为若三个阶段(张达,2000;王培宗等,1993;福建地矿局,1985):基底形成阶段包括古陆核的形成、结晶基底形成、变质褶皱基底形成;盖层形成阶段包括闽西南坳陷的形成;大陆边缘活动阶段也有早期和晚期的演化。在地壳演化过程中有十次大的构造运动,其中包括:吕梁运动、武陵运动、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柳江运动、淮南运动、东吴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图2)。

1、基底形成阶段

福建地区前泥盆纪地层都属于基底地层,最早的基底地层可追索到晚太古代的古老陆核,它和早元古代的麻源群共同组成古老的陆内或陆缘沉积火山复理石建造,其变质变形程度较其上的晋宁一四堡期特征差异较大,经过吕梁运动作用形成初步的陆核,此后在晚元古代末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晋宁运动,使砂泥质复理石建造连同一早期的沉积-火山复理石建造一起发生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受粘塑性范畴内的区域改造而形成本区较稳定的结晶基底(福建地矿局,1985;王培宗等,1993;许绳铭等,1992)。

木区基底具双层结构模式,结晶基底以麻源群、楼子坝群为代表,变质褶皱基底则以震旦纪和上古生代地层为代表,共同构成华夏式双层基底模式,华夏古陆至此就形成稳定的块体。东西向的纬向构造体系及一些南北向构造也在此阶段形成(张达,2000)。

2、沉积盖层发育阶段

自加里东运动以来,福建地区处于华夏古陆稳定的构造发展阶段,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在晚泥盆世至早三叠世长期的地质发展期间,虽然有海西一印支运动多次幕式构造作用,但主要以地壳升降振荡作用为主,构成张性较为封闭的浅海半深海沉积裂谷环境,接受来自北部和西部的陆源碎屑,形成巨厚的海相沉积,以中石炭世和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为较显著,方向是北东至北东东(董榕生,1992;张达,2000;陈大桂等,2005)。此时形成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在印支期发生造山运动,海路闭合,构造环境由拉张转变为挤压。

3、大陆边缘活动阶段

大陆边缘陆壳的主要特点是拉伸断陷和盆地形成。因晚侏罗世西太平洋洋壳大力向西推挤,使武夷山以东的加里东基底受到强烈的花岗岩化,并可能出现陆壳深部的分层滑动。早白至世以后,上隆地区则因隆起拉伸,而形成对称排列的、以北北东方向为主的半地堑盆地,同时也有方向与之垂直的北西向裂陷盆地(舒良树,2012;胡受奚等,1994;郭令智等,1998)。上述图2是整个地区在以张裂为主导的应力条件下,在长期形成的沉降带上和隆起带上出现的不同断陷方式造成的结果。中三叠世的印支运动结束了该区的沉积历史,全面转入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阶段,以印支期未及燕山运动为主体,以强烈的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为特征,形成一系列岩浆岩带,火山岩带以及新生代断陷盆地。广阔的燕山期岩浆活动带的形成是陆壳下面地慢熔融造成的岩浆源与陆壳深部各层之间形成剪切错动和大规模水平滑动的共同结果。

五、结束语

福建自晚太古代以来经受了多次造山运动影响,尤以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和频繁,以致省内华夏古陆不断发生裂解及增生。省内的北北东-北东东、北西-东西及南-北走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形成大小不同的断块(地体)。不同地质历史的各地质体,有不同的沉积历史,也有不同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历史。每一次拼贴碰撞作用都会发生相应的构造、

变形和岩浆活动,即使是相同时代和相同性质的岩浆活动,由于与之相互作用的地质条件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会形成区内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构造形态,同时也会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正确地认识区内地体,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对于有效地、目标准确地在该区寻找矿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汲清,姜春发. 从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初步探讨地壳发展规律[J]. 地质学报. 1962(02): 105-152.

[2] 任纪舜.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02): 31-44.

[3] 任纪舜.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见解[J]. 中国区域地质. 1989(04): 1-12.

[4] 任纪舜. 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J]. 地质学报. 1990(04): 275-288.

[5] 任纪舜,牛宝贵,和政军,等. 中国东部的构造格局和动力演化[Z]. 199713.

[6] A. C. 霍敏多夫斯基,金则雍. 中国东部地质构造基本特征[J]. 地质学报. 1952(04): 243-297.

[7] 陈国达,陈家超,魏柏林,等. 中国大地构造简述[J]. 地质科学. 1975(03): 205-219.

[8] 郭令智,马瑞士,施央申,等. 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中-新生代弧后盆地的分类和演化[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02): 28-38.

[9] 许靖华,孙枢,李继亮.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J]. 中国科学(B辑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学). 1987(10): 1107-1115.

[10] 韦德光,揭育金,黄廷淦. 福建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J]. 中国区域地质. 1997(02): 51-59.

[11] 边效曾,褚志贤,周伟栋. 福建省古生代至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格架[J]. 福建地质. 1993(04): 280-291.

[12] 张庆龙,林奕源,徐士银,等. 福建省地体构造划分及构造演化[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8(03): 168-176.

[13] 张岳桥,赵越,董树文,等. 中国东部及邻区早白垩世裂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J]. 地学前缘. 2004(03): 123-133.

[14] 张达. 闽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锡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D].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0.

[15] 李根坤,梁诗经. 福建省区域地质特征[J]. 中国区域地质. 1987(03): 201-210.

[16] 李根坤,林亨才. 福建省同位素年龄及其区域地质构造意义[J]. 福建地质. 1988(02): 80-118.

[17] 李兼海. 福建省构造运动、构造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J]. 福建地质. 1998(03): 115-130.

[18] 许绳铭,蔡圣芬. 福建基底构造格局与火山活动关系[J]. 福建地质. 1992(04): 288-323.

[19] 孟立丰. 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D]. 浙江大学, 2012.

[20] 张路. 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8.

[21]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G]. 1985: 1.

[22] 陈耀安,王培宗. 福建省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及内生金属矿成矿特点的探讨[J]. 福建地质. 1982(02): 69-82.

[23] 聂童春,朱根灵. 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探讨[J]. 福建地质. 2004(04): 186-194.

[24]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J]. 地质与勘探. 1981(09): 2-6.

[25] 董榕生.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泥盆纪古构造格局[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2(02): 61-67.

[26] 王国平. 福建印支运动基本特征探讨[J]. 福建地质. 1983(02): 27-36.

[27] 张克尧. 福建省金矿控矿地质条件研究[J]. 福建地质. 2003(01): 21-32.

[28] 陶建华. 福建推覆构造研究与找矿突破[J]. 福建地质. 2008(02): 105-124.

[29] 陶建华,陈福龙. 福建推覆构造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03): 259-263.

[30] 关玉祥,黄耀明,陶建华. 初论福建推覆构造[J]. 福建地质. 1989(01): 14-34.

[31] 关玉祥,杨添水. 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J]. 福建地质. 1994(04): 248-277.

[32] 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等.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 中国地质. 2009(01): 1-16.

[33] 林东燕. 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34] 王培宗,陈耀安,曹宝庭,等. 福建省地壳——上地幔结构及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J]. 福建地质. 1993(02): 79-158.

[35] 关玉祥,杨添水. 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J]. 福建地质. 1994(04): 248-277.

[36] 陈大桂,韦德光. 闽西与闽东晚中生代火山地层及火山作用特征的对比研究[J]. 福建地质. 2005(04): 207-216.

[37] 张生辉,石建基,狄永军,等. 闽中裂谷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J]. 现代地质. 2005(03): 375-384.

[38] 陈润生,林东燕. 福建早中生代火山作用研究进展[J]. 福建地质. 2006(04): 169-179.

[39] 舒良树.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地质通报. 2012(07): 1035-1053.

[40] 胡受奚,赵乙英,胡志宏,等. 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演化和发展[J]. 岩石学报. 1994(04): 370-381.

[41] 中科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初步探讨[J]. 地质科学. 1974(01): 1-17.

[42] 葛肖虹,马文璞,刘俊来,等. 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J]. 中国地质. 2009(05): 949-965.

[43] Mao jing wen andChen yu chuan, 1995, Seientia Geologica sinica, SeieneePress, Beijing China

[44] Rick Valenta. Syntectonic Discordant CoPPer Mineralization in the Hilton Mine, Mount Isa,Economie Geology, 1994, Vol.89.

[45] E,G. ImeokParia. Tin Content of Biotites from the Afu Younger Granite Complex, Central Nigeria, EeonomieGeology, 1982, Vol.77.

[46] W.E, Elston. Evolution of Voleanic and Tectonic Features in Caldera Settings and Their imporeance in the Licalization of ore Deposits. Eeonomie Geol. 89, 1662-1686(1994).

[47] J.L. Walshe, P.S. Heithersay and G.W. Morrison. Toward an Underrstanding of the Metallogeny of the Tasman Fold Belt System . Eeonomie Geol. 90,1382-1401(1995).

[48] S.F.Cox, S.-S.Sun, M.A.Etheridge, V.J.Wall, and T.F.Potter. Struetural and Geoehemical Contro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urbidite-Hosted Gold Quartz Vein Deposits, Wattle Gully Mine, Central Victoria, Australia. Economic Geol.90,1722-1746(1995).

[49] Wu Gan guo, ZhangDa. Physieal and Chemieal Conditions of Struetoral Control of Minerals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996, Vol.2. English Supplement.

[50] Tissot B P, Califet-Debyser Y, Derco G Oudin J L,1971;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hydrocarbons in Early TOarcian Shales Paris Basin[J] AAPG Bulletin,55:2177-2193.

[51] Tissot B P, Weite D H, 1978; Petroleum fonnation and oceurence[M]. NewYork: Springer-Verlag, 1978.

[52] Tmaki K, Honza E. Global tectonics and formation of marginal basins: role of the western Pacifie[J]. Episodes ,1991, 14(3):223-224.

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

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

绪论 (1)大地构造研究内容及基本思想 狭义(传统)概念:研究地壳构造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侧重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史的研究,研究方法以地质历史分析法为主,涉及范围限于地壳(表面)和大陆. 概念(广义):研究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结构、组成、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学、动力学的科学。大地构造学的广义概念摆脱了单纯的构造发展历史分析(狭义),以地球动力学作为立论基础,研究方法注意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结合;同时注意了地球动力作用的制约下的构造运动与地质(沉积、岩浆、变质、变形等)作用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研究涉及的范围更广(全球)、更深(岩石圈)。 研究对象:地球表面——固体岩石圈(构造)的各种构造(广义)类型、特征 研究内容:地壳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岩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成矿作用以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重塑各构造单元大地构造性质及发展历史;划分不同岩石圈构造类型。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阐明一个地区(单元)乃至全球构造运动规律、成因、地球起源与演化,天体演化与成因等。 实践意义——矿产资源形成及分布规律、地震预报、区域稳定性评价等。 (2)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地质历史分析法(又叫历史-构造比较分析法)是以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按地史发展的顺序,探讨不同阶段大地构造的特点。 1.沉积岩相、建造分析沉积岩占大陆及其邻近海域的大部分。地层发育、岩性、岩相、厚度、接触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恢复古地理面貌、古气候、隆起、拗陷、地壳沉降幅度与速度、构造状况以及演化历史。通过对地层沉积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推断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环境)、性质和演化,相应的方法称之为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方法,相应的学科称之为历史大地构造学构造沉积作用与构造-沉积组合(沉积建造) 研究思路:沉积组合→古构造环境→大地构造作用 构造-沉积作用(容纳沉积物的堆积地都是构造变动的产物)沉积作用的内因是沉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制约;外部控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大地构造,大地构造的升降运动造成海平面的升降,使沉积岩相、厚度、层序和岩性方面呈现出构造作用痕迹来。 1) 岩相(单一岩性组合,反映某种沉积环境) 岩相的更替是地壳拗陷和隆起的一种表现,隆-拗造成某种沉积环境的变迁,从而导致同一地区的岩相发生改变。 岩相本身只与拗陷速度有关,与拗陷幅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拗陷速度对相带宽度具有控制作用: x=h/s (h:剥蚀区上升速度,s:沉降区沉降速度)拗隆速度(s、h)越快,宽度(x)越小,反之亦然。

市场分析报告模板_0

市场分析报告模板 篇一:市场分析报告模板 市场研究报告 前言 原理与思路: 市场研究与市场推广是市场营销的两个步骤,二者相互关联,不可或缺。前者通过详尽的市场调查,采集相关市场数据,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宏观市场及区域市场的供需状况,深入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科学的预测市场走向、竞争对手及竞争形式,最终确定准确合理的市场定位;而后者则根据前者的研究成果——市场定位——解决市场推广中的具体措施,如价格策略,销售策略,广告宣传策略,促销手段的组合策略等。简言之,前者是基础,后者为前者逻辑结论。体系与方法: 市场调研报告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方面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向导,房地产项目开发、销售情况,产品自身与市场营销的所处阶段与具体特征;微观方面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及人文状况,区域市场的供应及需求分析。 第一部分宏观区域分析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区域概况(网上资料或统计局) (1)(2)(3)(4) 地理位置(位置、所辖区域、面积、市区面积) 城市性质及地位(城市的历史、文化、所占的重要地位)城市规模(城市用地规模、人口规模) 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格局、所含区、规划方向、突出特色) 2、区域经济发展概况(数据来源统计局) 列柱状图

(2)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消费性支出及增长、平均工资 二、区位分析 1、项目区域位置与自然概况 (1)项目所在区域概况(项目所在区域是大区域的什么地带、占有什么地位、起到 什么作用)附:项目地块位置图 (2)区域位置(项目具体位置、占地及位置优势)(3)区域景观条件(项目所在区域景观) 2、项目与城市主要商业区及就业区的联系分析 (1)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情况(项目周边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项目 周边的公交线路;项目到达市中心的乘车路线及时间) (2)主要商业区、就业区的分布及与项目的关系 A、 CBD(中央商务区)(所处位置与项目距离、时间) B、 CRD(中心商业区)(所处位置与项目距离、时间) C、 CID(科技商务中心区)(所处位置与项目距离、时间) D、分析项目与上述区域的关系 3、城市规划对项目开发的影响 (1)区域整体规划概况(2)项目周围规划概况(3)规划对项目的影响 三、区域分析结论 1、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及支出消费 2、项目的区位优劣势 3、项目的交通优劣势 4、大规划与项目周边的小规划对项目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区域房地产的市场分析 一、区域住宅(商业)市场的发展状况 1. 区域住宅(商业)市场的发展回顾及概况 (1)起步兴起期(时间、首批代表作、产品特征) (2)平稳发展期(时间、代表作、产品特征、需求状况)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模板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格式 特点: (1)侧重以房地产市场分析为主,在分析中得出结论。 (2)围绕项目进行,为项目的市场定位做准备。 (3)关键是把握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和市场空白点。 市场分析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宏观区域分析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区域概况(网上资料或统计局)。 2)地理位置(位置、所辖区域、面积、市区面积) 3)城市性质及地位(城市的历史、文化、所占的重要地位) 4)城市规模(城市用地规模、人口规模)。 5)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格局、所含区、规划方向、突出物色。 6)区域经济发展概况(数据来源统计局)。 7)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比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比。 8)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消费性支出及增长、平均工资。 (2)区位分析。 项目所在区域概况(项目所在区域是大区的什么地带、占有什么地位、起到什么作用)。 区域位置(项目具体位置、占地及位置优势) 区域景观条件(项目所在地区域景观) (3)项目与城市主要商业区及就业区的联系分析。 1)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情况(项目周边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项目周边的公交线路;项目到达市中心的乘车路线及时间)。 2)主要商业区、就业区的分布及项目的关系。 (4)分析项目与上述区域的关系。 1)城市规划对项目开发的影响。 2)区域整体规划概况。 3)项目周围规划概况。 4)规划对项目的影响 (5) 1)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及支出消费。 2)项目的区位优势劣势 3)项目的交通优劣 4)大规划与项目周边的小规划对项目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区域房地产的市场分析 (1)区域市场的发展状况。 1)区域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概况 起步兴起期(时间、首批代表作、产品特征); 平稳发展期(时间、首批代表作、产品特征、需求状况)。 整合提升期(时间、代表大盘、产品及战略理念、需求状况)。 2)近年来区域住宅(商业)市供求分析。 市场供应方面(近几年来的施工面积及增长)、市场需求方面(近几年来的销售面积及增长,

GB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7年12月31日) 代码名称 110000 北京市 110100 市辖区 110101 东城区 110102 西城区 110103 崇文区 110104 宣武区 110105 朝阳区 110106 丰台区 110107 石景山区 110108 海淀区 110109 门头沟区 110111 房山区 110112 通州区 110113 顺义区 110114 昌平区 110115 大兴区 110116 怀柔区 110117 平谷区 110200 县 110228 密云县 110229 延庆县 120000 天津市 120100 市辖区 120101 和平区 120102 河东区 120103 河西区 120104 南开区 120105 河北区 120106 红桥区 120107 塘沽区 120108 汉沽区 120109 大港区 120110 东丽区 120111 西青区 120112 津南区 120113 北辰区

120114 武清区120115 宝坻区120200 县 120221 宁河县120223 静海县120225 蓟县 130000 河北省 130100 石家庄市130101 市辖区130102 长安区130103 桥东区130104 桥西区130105 新华区130107 井陉矿区130108 裕华区130121 井陉县130123 正定县130124 栾城县130125 行唐县130126 灵寿县130127 高邑县130128 深泽县130129 赞皇县130130 无极县130131 平山县130132 元氏县130133 赵县130181 辛集市130182 藁城市130183 晋州市130184 新乐市130185 鹿泉市130200 唐山市130201 市辖区130202 路南区130203 路北区130204 古冶区130205 开平区130207 丰南区130208 丰润区130223 滦县130224 滦南县130225 乐亭县

广东省行政区划

广东省行政区划 截止2008年11月,广东省内辖19个地级市2个副省级市(广州、深圳),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市从化市 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有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功能区)】 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高新区,横琴区,万山区,高栏港经济区(功能区)】 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 韶关市: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 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 江门市: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 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遂溪县徐闻县 茂名市:茂南区茂港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电白县 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 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 梅州市: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 汕尾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 河源市:源城区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紫金县东源县 阳江市:江城区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县 清远市:清城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清新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 东莞市:南城街办莞城街办东城街办万江街办〖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滘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头大岭山望牛墩〗(省略“镇”)【东莞和中山都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另外两个是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亚市)】 中山市: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火炬区五桂山区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东升镇港口镇沙溪镇大涌镇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三角镇民众镇南朗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 潮州市:湘桥区潮安县饶平县枫溪区

太原市场调研报告(分区域数据分析)

太原市场调研报告 第二部分分区域数据分析 一、前言: “孙记包子”品牌从筹建创立至今已有19年历史,随着2010年旗下第一家中式快餐品牌连锁店的开业,到今天的成功运作,市场带来的反馈充分证明了此类餐饮模式的存在需求。但随着中国餐饮行业的全新变革与发展,想要真正打造餐饮知名品牌,树立餐饮百年老年,就离不开冲出本地市场,向区域化、全国化市场发出冲击。 现阶段我们的企业正处于二次创业阶段,多年的经营积淀让我们已在大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固守自封的资本,每时每刻我们都应该感受到外界市场给我们带来的危机感,为了使企业能够良性且健康的发展,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本着居安思危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局势。随着“蒸一元”等品牌的崛起,对我们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视,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去用当年创业时的精神去努力拼搏,除了以我们多年总结的经验去提升自我实力,在节流与内部管理上大力出拳,还应该在开源上完成创新性思维转型。 孙记这个品牌如果想真正的成为全国知名餐饮品牌,走出去这一步是不可避免的,而作为四线城市孕育的品牌,直接去一、二线大城市有种揠苗助长的成分在于其中,去年品牌走入呼市市场,其中映射出的种种问题为我们总结了大量经验,就当前大局势而看,如果想下一步进驻北京、西安及华南等城市,省会太原是一个必经历程,正如西贝等餐饮企业,也是从地方企业先入驻省会级城市,待到不管是产

品结构,还是人员配置都达到了成熟的地步,才吹响了大范围扩张的号角,而从地方到省会城市这一步的跨越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他不但有着试金石的意义,更是能为今后的品牌扩张打造基地化复制的模式。而此次的太原市场考察也正是以这种创新思维为基准,结合当前太原市场的特点提炼相关数据,进一步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找到最适合孙记品牌走向全国的第一步。 二、数据收集方式与周期: 1、各相关品牌数据来源于店内实地考察、潜入式走访员工、周边其他行业人群调查等方式; 2、区域及地段大数据来源于地毯式走访调查,咨询第三方合作商、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方式。 3、数据调查收集周期为5天。 三、数据收集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直接反应出太原市场餐饮行业现阶段的地段区域、人员、产品、顾客群等客观因素,对下一步进驻太原市场做预判式分析; 还可通过此数据间接的反映出我品牌如果进驻太原,目前内部存在的问题隐患,并且可以根据太原同行业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制定改进方案,为太原市场品牌拓展提供有效依据。 四、数据收据所存在的问题: 1、调查区域分散度较大,调查周期较短导致数据精确度与精准性不足;

福建龙岩市区域竞争力的定量研究

福建龙岩市区域竞争力的定量研究 储梁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空间格局中地位的提升,城市-区域关系发生重构,城市发展愈发需要站在区域整体尺度上、通过协同合作及优势塑造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本文借助SPSS和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工具,采用一套多维度、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内置7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识别龙岩市在海西经济区内的竞争力现状;揭示其区域竞争力不足突出表现为人口-就业、土地-空间、产业-经济三方面问题。其中,人口-就业方面是人口吸引力不足、就业空间分布不均、县城就业岗位匮乏、中心城外就业结构能级偏低;土地-空间方面是适宜建设的土地总量较少、有限的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相对粗放、农村建设用地大多分散低效;产业-经济方面是支柱产业单一且初级、科技创新动力缺乏、人才培育和吸引力不足。为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区域,制定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竞争力评价,龙岩市 1.绪论 1.1 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涵 区域竞争力是研究区域资源的稀缺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包括短期、长期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政策等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其核心是创造竞争优势。故而,区域竞争力的本质是如何优化配置及资源,是区域在从属大区域中的资源配置能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过程的统一,取决于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条件、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等要素。通过对区域若干经济指标的比较研究,探索各在宏观区域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SWOT),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提供依据。 1.2 区域竞争力的已有研究 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城市竞争力影响要素的研究和城市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段治国(2004)、周群艳、田澎(2005)、王立成(2006)等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影响要素、优化策略和路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陈德宁(2003)、鲁继通(2008)、税伟(2010)、线实、陈振光(2014)等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的剖析和解读,认为区域竞争力具有从国家到地方不同区域的多维的地理层次,并且有生产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区域财富和提高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资源吸引、配置和转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笔者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通过分析可知: 南北纬50°与0°经线、120°E经线所围成的区域以及南北纬50°与120°W经线、60°

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范文:2005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1、行业整体综述 2、行业焦点事件 3、区域市场分析 3.1区域热卖品牌 3.2区域市场分析 3.3分类市场分析 4、龙头企业动态 5、新品动态回顾 6、发展趋势预测 1、行业整体综述 时值4月,本月饮料市场表现并不热烈,饮料厂商们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旺季预热。厂家忙着完善在前期开发出来的新品,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经销商则忙于市场的前期铺货,因此市场的促销行为相对较少。但是,茶饮料已在本月显示出高昂地发展势头。养生堂为今夏准备的“农夫汽茶”已在热身,而统一在“茶里王”已逐渐被消费者接受,“雀巢冰爽茶”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娃哈哈在茶饮料行业的雄心壮志在本月可见一斑。碳酸饮料在本月相对沉寂,果汁饮料则依然强调口味和营养。从各大企业为今夏市场准备的新品来看,功能饮料已并非重点,茶和果汁饮料才是厂商们争夺的焦点。沉寂了两年之后,茶饮料有望在这个夏天热一把,养生堂的首个茶产品“汽茶”,统一的新品“茶里王”以及可口可乐和雀巢联手推广的“雀巢冰爽茶”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些巨头企业的带动下,其他中小企业必将跟进,越来越多的茶产品将在市场上出现,而在前两年红极一时的功能饮料则可能因为消费的理性化而在今年遭遇滑铁卢。 2、行业焦点事件 张海4月30日被正式批捕 4月30日,是张海被刑事拘留37天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佛山市检察院正式批准逮捕张海,并由检察院侦察监督科的负责人将批准的卷宗送至公安局经济侦察支队。张海究竟对健力宝做了些什么,目前仍然是迷雾重重。健力宝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局面,究竟谁应该负责也还在纷纷扰扰地争论当中。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 陈培阳,朱喜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以人均GDP 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以及泰尔指数的组内组间分解对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沿海内陆差异以及地市间差异进行动态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呈现缩小而沿海内陆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并通过县市人均GD P 数据与图形数据相结合,分析了1990 2006年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提出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形成 核心-边缘 的嵌套结构,即形成由5个亚 核心-边缘 结构组成的大 核心-边缘 结构的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127.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 2363(2009)01 0053 05 收稿日期:2007-11-12;修回日期:2008-12-05 作者简介:陈培阳(1983-),男,福建泉州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 m a il)cpy1983@yahoo .co https://www.360docs.net/doc/6c8436666.html, 。 1!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1] 。研究区域 经济差异对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福建作为中国沿海开放省份以及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其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众多学者通过选取不同的历史时段,采取不同的差异测度方法与研究基础单元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张辉鑫(2000)采用人均GDP 数据,对1978 2000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 的经济发展进行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动分析,并采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对区域总体差异进行分解,得出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呈逐年扩大的变动趋势,其组间差异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区之间的差异[2] ;黄茂兴、黄晓芬(2005)运用库兹涅茨不平衡系数和经济区位商分析了1989 2003年福建省67个县市单元的人均GDP 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并通过分形理论中的R /S 分析法预测了未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3];黄晓峰,黄跃东(2006)通过空间马尔可夫链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同性进行分析,认为1992 2004年福建省区域趋同存在着 俱乐部趋同 现象,但1992 1998年间的 俱乐部趋同 现象比1998 2004年间更为显著 [4] 。 该文以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的空间尺度,通过对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将福建省区域总体 差异分解成沿海、内陆间差异和城乡间差异,并通过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相结合以分析区域 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研究中研究地理单元过大、忽略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与缺乏对区域差异进行分解的缺点。 2!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文章以福建省67个市县作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的基本研究单元,其中县指县域(包括县级市),市指地级市市区,并根据自然、人文地理条件将整个省域划分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两个区域单元,由于宁德市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上较为迟缓,且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故将其划入内陆地区,即沿海地区包括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5个地级市(含30个县市),内陆地区包括宁德、南平、龙岩、三明4个地级市(含37个县市),研究的时间序列为1990 2006年。选取县市历年人均GDP 作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数据资料取自?福建统计年鉴#(1991 2007)。 2.2 分析方法 在统计学方法上,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系数有变异系数(c oefficie nt of variation)、基尼系数(G i ni coeffi cie nt)、泰尔指数(Theil i ndex)、艾肯森指数(A tki nson i n de x)等 [5] ,该文采用变异系数C v 与泰尔指数(公式(1), (2))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两个综合指标,差异系数值越小,区域经济差异程度越大。其中,泰尔指数具有将区域总体差异分解成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的优点,从而可以考察和揭示区域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区域总体差异中的重要 !第28卷!第1期!2009年!2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 L RESEARC H AND DEV ELO P M ENT V o.l 28!N o .1 Feb .2009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对领土进行分级分区域划分,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把国家疆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古往今来,我国各个朝代都有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范围和不同行政区划的名称。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郡(后增至郡),郡下设县。汉时设州,唐时初设州、县,后又在州上加设道,全国分道(后增至道)。宋时改道为路,全国分路(后增至路)。元朝是建省的开始,直隶中央的一级政区称中书省,其他地区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以下设路、府、州、县。明时行省又称布政使司。清时沿用了省级行政区划,并简称为省,年新设新疆省,年将福建省的台湾府改设为台湾省。民国时期沿袭清代省制,区划数量多次调整,并增设直辖市建制。年抗战胜利后,台湾省回归祖国版图,东北三省改划省。至民国末期,全国共个省,个院辖市,地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曾按不同方位,设立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管辖所属的省级行政单位。年撤销大行政区。多年来,在沿袭民国时期省级行政单位基础上,也有不少调整变化。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等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年设立海南省,年设立重庆直辖市,年和年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现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和盟。 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年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年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也是与邻国陆地边界最长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年设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僮族自治区(年僮更名为壮);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西藏通往尼泊尔的樟木口岸是我国著名的一级边境口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对原英国占领的香港和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但仍然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一级行政区,是国家版图的一部分。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多个岛屿和附近海域,陆地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多万。使用汉语和英语,通行广东话和客家话。香港在秦朝时已纳入中国版图。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以五个不平等条约逐步占领香港。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接壤,东与香港隔海相望。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及附近海域组成。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使用汉语和葡萄牙语。年在澳门海域活动的葡萄牙人以货物受潮需要晾晒为由,贿赂当地官员,登陆取得居住权。年葡萄牙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占领了澳门地区。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1967年,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成为地球科学史上的革命。 (1)大陆漂移 (2)海底扩张 (3)板块构造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 1.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2.全球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 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3.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证据:大陆边界的吻合、岩石和构造的拼合、生物学、古地磁学、古气候 早在1620年,培根(Bacon, F)就发现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相似性 北大西洋两岸山脉可对比性 阿帕拉契亚山脉向北消失于纽芬兰海滨,但年龄与地质构造均相当于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 岩石和构造的拼合 北美、非洲和欧洲的古老岩石-构造线可以很好的对接 南美与非洲古老岩石(老于20亿年)分布区可以很好的对应 非洲西部高原的片麻岩年龄、构造线方向与南美洲巴西高原片麻岩的年龄、构造线方向一致。 古生物 南美、非洲、印度、澳洲和南极洲在晚古生代期间生物具有相似性,表明他们连为一体,组成冈瓦纳(Gondwana)大陆 动物变异性同样说明三叠纪后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并各自漂移,逐渐形成现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古气候 南澳大利亚Hallet Cove基岩上的冰川擦痕,指示冰川的运动方向 古地磁学 英国学者布莱克特和朗科恩通过测定已知时代岩石古地磁,进而推算其古地理位置,发现一些大陆的古地理位置与现今位置相差较远,证明古大陆曾发生漂移。 通过测定某大陆不同时代岩石的古地磁所反映的对应时代的磁极位置,并标示在地图上,并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古地磁极移曲线。极移曲线反映了古大陆漂移轨迹 海底扩张 一、洋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1、洋脊是软流圈上涌出口,地温较高,密度小、波速低; (1)高热流异常区;(2)重力负异常区;(3)低速区。 2、沿洋中脊向两侧,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具有对称性; 基岩的风化程度向两侧逐渐加深; 沉积层在洋中脊部位最薄,向两侧逐渐加厚; 洋脊两侧正负磁异常条带具对称性; 二、海沟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0区域市场分析报告

2.0 区域环境分析 区域环境对房地产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本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严格而准确的归纳分析,将为本项目的市场定位及总体规划等后期策划工作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从宏观角度来讲,区域环境应该包含:区域自然环境、区域人文、社会环境和区域市场环境几大部分。但由于区域市场环境部分的重要性,我们将它分为几个单独部分在随后阐述。因此,本部分将着重就区域人文状况、区域交通状况和区域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调研后的整合分析。 2.1区域2005年经济环境分析 ?截至4月底,全区累计新批三资企业157个,同比增长 44.0%,1月份以来利用外资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43.9%,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1-4月,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5.7亿元,同比增长 64.3%。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 总量增长的贡献明显,贡献率分别达到37.7%和73.9%。 ?1-4月,全区财政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30.0%,增速比 1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区级固定税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1.7%;共享税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34.0%。 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13.6%、39.8%和 41.9%。1-4月,全区财政支出12.4亿元,同比增长 20.4%。 ?1-4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9.3亿元,同比增长 16.2%,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吃、穿、 用、烧四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36.2亿元、18.6亿元、46.8亿元和7.7亿元,同比增长7.4%、31.9%、12.5%和 63.5%,用类商品所占比例最大,烧类商品增幅最高。 ?4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171.8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878.0亿元,同比增长 27.8%;储蓄存款余额1063.4亿元,同比增长20.5%。4月 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08.1亿元,同比增长 32.6%。 ?1-4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6元,同比增长 1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290元,同比增长6.5%。 2.2 区域2005年房地产市场分析

福建省空间格局分析

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分析 (一)我国目前城镇体系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1)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2)城市偏集中纬地带 城市空间分布测度的另一形式是经纬网内分布状况。我国疆域辽阔,所囊括的经纬度跨度较大(自南而北跨纬度49度多,从东到西跨经度60多度)。从我国城镇体系的地域分布看,城市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度及东经105—125度的地区。 全国城镇空间结构将朝着“一带、七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演变,其中一带是沿海城镇发展带,七轴是京广线等主要交通干线,多中心就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关中等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城镇群。 (二)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特点

我省城镇体系空间发展布局,将以沿海城市带为脊梁,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为支撑,六条城镇发展轴为网络,构筑“一带三区六轴”的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带”将是沿海城市带,是覆盖福厦泉三大中心城市,漳州、莆田、宁德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及众多沿海经济发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镇密集地带。这条沿海城市带,包括了6个设区市、23个县(市)和413个镇,总人口2491万,总面积约5.55万平方公里。该带具有便捷的海陆空联合交通体系,将串联三大沿海城市圈、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一批经济较发达县市,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脊梁”。 “三区”即三大城镇密集地区,是以福州为核心,包含了长乐、连江、罗源、福清、闽侯的闽江口城镇密集地区,将依托福州港,形成“一城两翼双轴线”的空间形态。以厦门为核心的厦门湾城镇密集地区还包含了漳州、龙海、长泰,将依托厦门湾,形成以厦门本岛为中心的“众星拱月”空间形态。以泉州为核心,包含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的泉州湾城镇密集地区,则以泉州湾为依托,形成“一心三翼、向心聚集、面海环湾”的空间形态。 “六轴”即六条与高速道路并行的城镇发展轴,则将构成“二纵四横”发展形态。其中,“二纵”是指福鼎—诏安(沈海高速)城镇发展轴沿线,串联了6个设区市和15个县(市);松溪—武平(长深高速)城镇发展轴沿线,串联了6个设市城市和5个县城。“四横”包括了福州—邵武(福银高速)城镇发展轴,该轴东接福州港,西至江西,是三明、南平连接福州的主要通道。泉州—宁化(泉南高速)城镇发展轴东接泉州港,西至江西,成为连接三明与泉州的主要通道。厦门—长汀(厦成高速)城镇发展轴东接厦门港,西到江西,是闽西通往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福安—武夷山(宁上高速)城镇发展轴东接三都澳,西到江西,成为连接闽东、闽北的主要通道。“四横”连接了港口和内地,可拓展我省各港口的腹地,强化了东进西出。 沿海城市带将重点构建产业功能带、快速交通带、滨海旅游带和基础设施走廊,逐渐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密集地区。 闽江口城镇密集地区,要以福州中心城市沿江向海拓展为依托,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地和产业基地,以产业聚集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升城镇密集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厦门湾城镇密集地区,要从海湾型城市整体布局出发,立足海岛,跨出海岛,将不适宜岛内发展的产业移至岛外和周边地区,推动城市发展由海岛型向海湾型迈进。泉州湾城镇密集地区,要淡化行政区划界限,加快泉州市行政中心外迁。 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主要是从在规划末期(2010年)使福建省成为全国经济大省、海洋强省的目标出发,通过协调、整合、提升三方面进行。在规划中,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和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主要着眼于空间的整合和小城镇和开发区的整合。 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四方面选取17项指标构建了评价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

普通地质学 第9章 板块构造

第9章板块构造 一、名词解释 磁条带极移贝尼奥夫带转换断层洋隆冈瓦纳古陆劳亚古陆特提斯海 离散(扩张)板快边界汇集(俯冲)板快边界消减带扩张极蛇绿岩套构造混杂岩席状岩墙裂谷海沟岛弧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日本海型大陆边缘安第斯型大陆边缘陆壳洋壳大陆岩石圈大洋岩石圈剩磁热点地幔柱 三连点克拉通地槽地台构造形迹构造体系 二、是非题 1.本世纪六十年代板块构造理论的兴起成为地质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2.板块构造学是德国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 3.尽管磁轴可以变换其指向,但它总是保持与地球旋转轴非常接近的位置。() 4.各种板块边界都有非常类似的构造特征。() 5.沿板块扩张边界频繁的地震活动是以强震及深震为其特征。() 6.沿板块的汇聚边界频繁的地震活动是以强震及深震为其特征。() 7.转换断层是海底扩张不均衡的产物。() 8.转换断层也可以是板块的边界,所以其地震活动也是频率高且震级很强为特征.() 9.迄今为止已记录到的最深的震深在大约700km左右。() 10.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线的一段。() 11.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各个部分都以同样的线速度运动。() 12.每个岩石圈板块都有一个叫做扩张极的参考点,至少在理论上应该有的。() 13.每个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可以说是围绕扩张轴在旋转。() 14.板块的扩张速度可以借助于洋壳的磁条带的研究而算计出来。() 15.板块运动的驱动力的问题已走出猜测的迷雾。() 16.软流圈可能有一种缓慢的对流运动。() 17.热柱是从地幔深部上升的热而较轻的物质柱体。() 18.热柱可能是夏威夷群岛等持续长时间火山作用的原因。() 19.现在尚无任何结论性证据说明地球岩石圈以下正在进行任何形式的对流。() 三、选择题 1.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来解释。() a.大西洋两岸大致平行 ; b.澳大利亚独特的有袋类动物群表明了该大陆已被分隔很久了 ; c.深海钻探发现的最老沉积物的时代是侏罗纪 ; d.欧洲和北美的侏罗纪岩石的古地磁测定表明磁北极有不同的位置。 )(下列哪种现象通常不会沿洋中脊出现。2. a.安山岩喷发; b.玄武岩喷发 ; c.浅源地震 ; d.高热流值。 3.下列哪种现象通常不会沿汇聚带出现。() a.安山质火山作用 ; b.玄武质火山作用 ; c.浅源地震 ; d.深水碳酸盐软泥的堆积。 4.近200年以来,北大西洋的宽度大约增大了多少米?() a.1m ; b.10m ; c.100m ; d.1000m 。 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大洋蛇绿岩套的成分。() a.燧石 ; b.安山岩 ; c.浊积岩 ; d.枕状熔岩。 6.下列三个三联点构造已在自然界中发现,但哪一个在几何学上是不可能成立的?

某区东北部地区市场调查报告 真心瓜子沈阳地区市场调查报告

某区东北部地区市场调查报告真心瓜子沈阳地区市场调查 报告 xx区东北部地区市场调查报告一、区域概况近几年由于北京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CBD商圈的形成,尤其北京市将通县定为重点建设发展的卫星城之一,使通县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加快了通县地区的建设发展速度。 通县东北部地区区域范围为:西起北关环岛,东至潞邑地区,南起京哈高速路,北到丛林庄地区。此区域属于通县的郊区,因此人文环境较差,文化水平、人均收入偏低,商业和交通都很不发达。近年来随着通县地区整体的快速发展,有了一定的改观。区域内目前已有多条线路可直达市区,虽然大多路面较窄,且维修保养不当,路面情况较差,但解决了人们出行的问题。此区域的房地产项目启动较早,早在1995年,华龙小区、富河园就已开始销售,并吸引部分城区人口在此落户,使此地区的整体人口素质有所提高。此地区的市政配套建设速度较慢,故此缺少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 二、区域市场分析此区域内现有普通住宅、高档别墅等十余个项目,其中9个项目尚有市场表现,分别为:富河园、西潞苑、枫露皇苑、枫露花园、华龙小区、新潮家园、上潞园、丛林庄小区、天润别墅。

因为此区域的项目分布比较分散,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所以将以上项目按地域划分(项目聚集地),可分成三个部分,区域内的南区、西区、北区。 1. 西部地区(北关地区)西部地区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富河园、西潞苑、枫露皇苑、枫露花园4个项目。 项目情况表项目名称富河园西潞苑枫露皇苑枫露花园发展商北京开原房地产开发公司北京正圆房地产开发公司北京五龙新村开发公司民望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商无个人 3、4期信达行代理无地理位置北关环岛西北角北关环岛正北2公里东潞路西侧东潞路东侧建筑规模 17万㎡共32万㎡一期20万;二期8万一、二期158栋;三、四期97栋,10万㎡ 7栋楼,10万㎡规划类型多层多层别墅多层配套情况四期有会所超市运河文化广场、网球、足球场、泳池超市、小学、幼儿园、医院价格(元/平方米)二期2650-2980;三期均价3000 均价2200 精装8500;毛坯6000-7000 起价1780;最高2150 优惠比例 98折 95折未定无工期情况一期现房;二期年底;三、四期在建一期现房、二期xx年1月一、二期现房;三期在建;四期未建现房开盘日期 1995年 1998年 1995年 2000年销售进度一期100%;二期95%;三、四期未开盘一期100%;二期40% 一、二期80%; 三、四期未开盘 90% 潜在供应量 6万㎡ 10万㎡ 280栋 3000㎡

中国地区划分

中国地区区域划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台港澳地区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一、中国有23个省 1、河北省(冀) 2、山西省(晋) 3、辽宁省(辽) 4、吉林省(吉) 5、黑龙江省(黑) 6、江苏省(苏) 7、浙江省(浙) 8、安徽省(皖) 9、福建省(闽) 10、江西省(赣) 11、山东省(鲁) 12、河南省(豫) 13、湖北省(鄂) 14、湖南省(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